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鬼才(梦与)-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时代,不要说玩弄女人这种小事,即便是易子而食,又何曾没有发生过?无论是世家大族也好,还是穷苦百姓也罢,生存,永远是第一要务,既然生活的好了,做起事情来就会无所顾忌,或者说已经在死亡线上挣扎着,他人的评价又何必在意?
于是乎,最是怪异的一种现象在继续着:生存优越之人一面做着各种挑战人道德底线之事,一面为自己标榜上一个儒雅、正值的形象,浑然不觉自己所作所为有多么的令世人吃惊;而生而弥艰之人,一面同情着与他们一样的弱者,一面却又亲手将与他们一样之人当作了口粮,恣意的放纵着。刘岱,正是这芸芸众人中的一个。
那一双双小巧的纤足,那暴露在空气中柔嫩肌肤,那羞涩带怯的神情,那玲珑稚嫩的面庞,那新荷初开般娇红的花苞,那一切一切未曾开垦过的青涩之地,都让他那样的着迷。
若单单只是这般便也罢了,偏偏他性格中有着不为人知的暴虐和占有欲,每一个被他糟蹋过的**,之后的命运便是被其残忍的杀害,他总是会小心的将每一处他喜欢的地方肢解开来,遭受他毒手之人的惨叫,成为了他心中永久的“珍藏”。这原本是他心中最为隐秘的事情,如今为人广而告之,顿时将这个所谓的汉室宗亲推到了世人的面前,随之而来的便是种种声讨之声。
“宗亲刘岱,行为恶劣,人神共愤,今革除其宗亲之名,以正天下。”面对着疯狂传播的流言,曹操最先忍受不住,毕竟刘岱有着宗亲的名头,所作之事均会给汉室带来不好的影响,对汉室原本就不是很高的声望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这,恰恰是曹操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错,只是若天下诸侯皆不将天子放在眼中了,他还要这个天子来做什么?
“畜生之举,天道昭昭,定然会降下报应惩治这畜生一样的东西。(/)”青州,蔡邕、孔融、王肃等举世大儒发出同样一个声音,刘岱的作为,让得已经很多年不曾动怒的几人大怒不止。
“昔有董卓为害朝政,今有刘岱肆虐百姓,两者相较,刘岱更百死而莫能赎。”袁绍同样不甘示弱,一面积极准备着要与刘备开战,一面让陈琳写下一片檄文,将刘岱骂得天上地下,独一无二,檄文具体没有传出,只是传出消息说,刘岱见到檄文之后,被气的吐血晕倒,直至第三日方才再次苏醒过来。
若是不为人知,事情的真相便会被用远掩埋起来,可惜,经此一事,刘岱的名声彻底的完了,诸葛瑾用此策确实毒辣,顿时将刘岱推向了风口浪尖。
之后不久,孙坚、马腾、吕布等诸侯纷纷加入了声讨大军,及至最后,同为宗亲的刘焉、刘表、刘备、刘繇也扬言与其断绝开来,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怜的刘岱,比之当年袁术称帝时的境况还不如,连个声音也没发出,便被淹没了下去。
刘勋也算是有些本事,趁着刘岱一病不起,手下将士人心惶惶之际,大军自阳夏突然而出,经圉(yu)县、雍丘,直扑陈留,又遣其副将分统五千兵马,左右两路同时出兵,扶沟、尉氏、己吾、襄邑等地相继而下。陈留郡,转眼便丢失了大半,一时间张勋军声势无两。
时间转眼便到了五月,袁绍大军终究是准备了妥当,袁绍领郭图、审配、荀谌等人,自为中军,袁尚为左路统率,逢纪为监军,袁谭为右路统率,许攸为监军,总计发兵二十五万,诈称为三十万大军,对着刘备压了上去。
与此同时,刘岱的事情酝酿了良久之后,诸葛瑾不甘寂寞的发下檄文,其文曰:天地君臣,自有纲常,五伦之德,岂敢妄废?然宗亲刘岱,德行败坏,罔顾生灵,残酷暴虐,惹得治下民不聊生,君君、臣臣、民民,缺一何以成国?悲呼,实不敢相信,周身之地竟会存在有这般人等,所谓天理昭昭,因果循环,宵小之辈竟敢如此?百姓何辜?幼童何辜?瑾不才,欲伸大义于天下百姓,事若成,不求名流千古,事若不成,自是该瑾遭此一难,百死莫悔。
檄文不长,却将诸葛瑾欲要兴兵之意表露无疑,短短几日间,檄文遍传中原之地。
东风已起!
泰山,自上次诸葛瑾召集议事之后,准备已有月余时间,虽然是两线开战,对于诸葛瑾来说好像已经有些习惯了。对于手下几大谋士而言,诸葛瑾能放权,是对他们的信任,他们自然要好好表现,田丰不必说,多年来镇守后方,成为诸葛瑾军中名符其实的大管家,田丰的成长十分显著,此时的他单论内政,比之曹操手下的荀彧也丝毫不弱。
戏忠也同样,总揽泰山大权多年,尤其是在其独自承担过对袁绍的战役之后,在战略上眼光更是宽阔了些,虽然后来有着贾诩、程昱、陈宫、李儒四人帮忙,对戏忠而言,仍旧是受益匪浅。一个人的先天资质决定了其所能取得的成就,但是光有着先天之姿,并不一定就能够成长为一个耀世之才,就好比赵括,好比孔融等,后天的实践也很是重要,更何况戏忠他们先天之姿比之他人并不差,此时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比之历史上同一时期的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不知是他们的幸运,还是诸葛瑾的幸运,命之一图实在是不可言明。
“主公,诸事已经准备妥当,大军随时可以出发。”屋中,诸人再一次聚集在一处,檄文已发,战事已经不可避免,诸人看着上首的诸葛瑾不由得面露炙热。
“我已知晓,志才先坐吧。”诸葛瑾看着戏忠泛着一丝白发的两鬓,心中不由的感叹莫名。无论是谁,无论他再是才智不凡,终究是抵挡不住岁月的催促,如今才刚刚三十出头,如今竟然显出些老态了。
诸葛瑾也是无奈,其手中大才确实不少,比之其他诸侯来说,可算得上是优越不少,只是随着地域的扩大,每每说及用人之时,总显得捉衿见肘,真要论起来,还是手中的人才太少了,尤其是二线人才。偌大的一个青徐二州,按理说不应该这般人才稀缺的,怪只怪他知道如今,也未曾下定决心沿用何种官制,单靠着手下人举荐,人才够用才奇怪了。
“一直以来,瑾虽自认算不上什么好人,却也决不会罔顾百姓生死,刘岱所为之事,实在是人神共愤,瑾看之不惯,如今既已事发,我等正好借此机会,将其灭杀,也好还得那些冤死的幼童一个公道。”屋中所坐之人,俱是其心腹,诸葛瑾说话便没有那么含蓄了。刘岱之事,皆是贾诩一手策划的,当日贾诩将这些消息整理告知诸葛瑾之时,生生将其震慑的呆了半晌,他真不敢相信,这世上竟然真会有这种人物,震颤过后,便是大怒,有着后世观念的他,绝对不允许自己纵容妥协,更何况一直以来,诸葛瑾心中也着将兖州拿在手中之意,可怜刘岱的命运,便这般被决定了。
“请主公下令,与末将五万兵马,定然将刘岱狗头取来,以祭惨死之幼童。”诸葛瑾话音刚落,原本一直低头不语的关羽霍然间抬起头,咬牙切齿的对着诸葛瑾请令道。
其实不仅是关羽,诸葛瑾手下多是寒门士族之士,更有着不少人起于微末,曾经为了不公之事大打出手,甚至一怒杀人的不知凡几,刘岱所做之事,已经超出了道德的底线,让得他们情何以堪?关羽心中虽然疙瘩尚未完全去除,刘岱之事却也让他看明白了许多事情,虽说观念一时转变不过来,对诸葛瑾来说,可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关羽的变化,诸葛瑾自然看在了眼中,心中暗自欣喜,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云长勿急,今既然将诸位召集过来,便是想要商议一下出兵之事,诸位还是先商议一下,也好想个万全之策,决不能轻饶了刘岱。”一提起刘岱,诸葛瑾心中也是愤怒不已,穷苦人家卖儿卖女虽然是在正常不过,对于此诸葛瑾暂时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人有力穷之时,天下百姓千千万万,以他如今的实力,又能帮得了多少人,即便是如此,他却也不允许有人触及一个道德的底线,人毕竟是人,不是畜生,怎可恣意妄为?
“以宫看来,若是要取兖州,五万大军足矣,若是想要袁绍安心,还是十万大军稍显妥当。”看着上首一脸怒气的诸葛瑾,再看看身边闭目不动的贾诩、李儒,转眼扫向不动声色的戏忠、程昱,陈宫一时间有些挠头,心中却是暗自咒骂,几人一到最后决定之时,便是这般一种模样,暗自叹息一声,只好当先出列说道。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一百八八章:战鼓擂,于禁将兵
/日头渐升,气温也变得燥热起来,似乎是为了与天气相呼应,屋中的气氛越来越浓烈起来。/
“如今兄长欲要出兵,小弟怎可落后于人,典愿为先锋,直取东平。”屋中,自平原赶回来的李典不敢寂寞的出列说道。这么多年过去,李典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一个稚子幼童了,他却是习惯了叫诸葛瑾为兄长,虽然真要论起来,诸葛瑾要比他还小上一岁。
“曼成,怎么又鲁莽起来,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刘岱手下虽无大将,然其手中十几万大军难道是摆设不成?”冷兵器时代,武将们最为在意的便是自身的武艺,一身好武艺,天下之大尽可去的,骨子里面铸就着无尽的傲性,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无数名将死于冷箭之下的缘由。诸葛瑾不只一次的对手下诸将嘱咐,就是害怕他们重蹈覆辙,以免落的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只是道理谁都明白,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是,兄长。”李典撇了撇嘴巴,心中犹自有些不服气,有些委屈的答应下来。
“虽说为将者当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如若是亡于小人冷箭之下,岂不痛哉?诸位当勉之。”对于李典的怪异,诸葛瑾不再理会,对着诸人再一次强调说道,见气氛有些冷场,随即转移话题道:“出征之事我心中已有定论,如今迷惑袁绍乃在首位,此次出征由我亲自统领,李典为先锋,统兵三千先行。”说道这,诸葛瑾故意顿住了。
“主公,为先锋者,当勇力出众,慈不才,愿与曼成比划一番。”乐陵毗邻渤海,诸葛瑾一直计划着要找一个时机,突袭渤海,抄了袁绍的老巢,可惜天不遂人愿,去年冬季那场雪来的早了些,让得他后面一连串的计划付诸东流。乐陵之地乃是一个关键之处,诸葛瑾自然不会将此处搁置,驻守此地的,正是太史慈。
随着年龄一年年成长起来,太史慈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代名将之姿,自泰山外放出乐陵短短半载时间,其进步速度可谓是飞速。可惜,战将终究是好战,每日安逸无事,对于太史慈而言简直是一种煎熬,当然,在其心中所谓的无所事事,却是没有战争可打,不战,便不痛快,眼看着诸葛瑾竟点了李典作为先锋,太史慈顿时便坐不住了。()
“呵呵……”年已二十的诸葛瑾已经开始蓄须了,听了太史慈之言,不由地抚须而笑:“子义不必着急,既然此次乃是为了安袁绍之心,声势自然要大上一些,此次出兵,我欲兵分三路,子义为右军,统兵两万,至于左军……”诸葛瑾故意将声调拉的老长,其实其心中早已有了人选,看着阶下诸人忍不住拉的老长的脖颈,心中暗笑不已:“文则何在?”
静,诸葛瑾突入其来的一声大喊,顿时让屋中寂静了下来,好似一场华丽的乐曲盛宴,最后一个音节落下,万籁俱静。听到叫自己名字的人是呆住了,而听到所呼叫的名字不是自己的诸人却是自顾伤神,让得屋中顿时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哦?既然文则不在此处,那我们便另选他人吧。”诸葛瑾努力保持着脸上的镇静,将心中的笑意强自压着,语气中装作很是意外一般,轻轻出声说道。
“在,在,于禁在此!”多少年了,盼了多少年了,于禁不知道,好似已经记不得很清楚了,自从他投奔诸葛瑾以来,几乎便没有出过泰山,善于练兵,性子沉稳,这原本应该是他的长处,偏偏于禁却对此很是怨愤,有的时候他宁愿自己性子急躁一些,也好能够有机会上得前阵,挥动手中的长枪杀敌建功。
对于于禁的心情,屋中诸人很是理解,为将者,谁不愿冲在阵前?即便是于禁从来不将自己当做是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将,他心中其实也有着热血的一面。
“主公……”于禁上前一步翻身跪倒在地,一句话未曾说完,便已凝噎。
见于禁浑身颤抖不停,诸葛瑾心中也是莫名感叹,真要说起来,他的这些手下中,他亏欠戏忠、于禁二人的最多了,尤其是于禁,更是从来没有带兵出战过,若是换做其手下别的将领,估计早已忍受不住这份寂寞了。
“文则,这些年来,却是苦了你了!”诸葛瑾自阶上走下来,弯腰将于禁自地上扶起,带着些许唏嘘感叹道,随即不待于禁做出反应,便接着说道:“文则为左路统帅,统兵五万。”
“诺!”于禁心中激动莫名,统兵五万,这在之前乃是一个他从来不敢想象之事,慌忙大声叫着应喏下来,话说的太急,叫的尖锐异常,却是情急之下破音了。
诸葛瑾没有再说话,用力的拍了拍于禁的肩膀,五万人马,比之他准备带着的中军都要多上不少,他相信,于禁肯定能明白他没有说出的用意。
“此次出征,戏忠、程昱、陈宫、贾诩、黄忠皆随军而行。”转身回到座位上,诸葛瑾也不忙着坐下,对着屋中诸人再次说道。可以说,这一次被诸葛瑾点到之人,皆是已经名动一方之人,既然决定为袁绍演上一出戏,他自然要配合着演到位,不然岂不是浪费了他诸多精力。
“诺!”几人心中基本上也知晓是怎么回事,皆是面容沉稳的应道。
“主公亲征,泰山之地该如何来治?”泰山一地位置重要非常,戏忠更是在此处经营了数年之久,听着诸葛瑾一连串的将诸人皆点了一遍,心中不由有些打鼓的出言问道。他原本以为自己要与之前一样,仍旧会在泰山留守的,听到诸葛瑾点了其名,心中既喜且忧起来。
“志才放心,此处有文优、元常在此,定然无恙,况且我已遣人去往琅琊,不须多久鲁肃便会前来此处,政事上便由三位先生商议,此次出征之后,兵事上由赵云接手,子龙沉稳、忠勇,有其四人在,我心无忧矣。”诸葛瑾虽说是在为戏忠解说,双眼却是定定的看着李儒、钟繇二人,目光中露出殷殷期望。
“诺!”二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激动,他们二人,一个乃是董卓旧部,一个乃是刚投奔不久,这么快便被委以重任,显然诸葛瑾对他们二人很是信任,他的他们心中第一次萌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受,此时此刻,诸葛瑾哪怕是让他们二人立即死去,二人心中只怕也不会升起丝毫不愿。
单从表面看来,二人强压着心中的激动,简简单单的将事情应下显得有些托大了,细心之人却能发觉,在这般强自镇定之中,二人藏于身后的双手却是颤抖个不停。
“恩……蒋钦、韩当二人手中的水军若是用的好了,也不失为一招妙棋。”想了想,诸葛瑾还是忍不住对着二人点拨道。他心中十分明白,即便是二人心中知晓有着水军的存在,如非必要,二人也不会擅自调派使用,古人最为忌讳的,便是“自由”二字,有些地方,是属于雷区的,如果不是诸葛瑾许诺,他二人绝对不愿自己拿下主意。
二人再次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好,有诸位相助,定然是无往不前,大军过处,当闻风而降!”诸葛瑾忽然间再也不去约束自己的心情,放开之后的他,顿时显得十分昂扬,一种莫名的气质自其身上散发而出。
屋外艳阳高照,屋中也是斗志高昂:“大军过处,无往不前……”
茌县之南,毗邻卢县,两地相距不过数十里,一日间的路程也是不到,两地之间地势开阔,卢县之西,黄河自此蜿蜒而过,稍稍向南,丘陵纵壑连绵。若是在平日里,济北之地其实与泰山联系更为密切一些,只是后来刘岱出兵泰山,本欲要将泰山一地收归手中,怎料到为戏忠、黄忠所乘,杀得大败而回,自此之后,卢县与泰山关系逐渐淡了下来。
这几年间,戏忠一直经营泰山奉高以北之地,位置偏远的茌县好似是被遗忘在角落中,淡出了泰山人的眼中,这也造成了诸葛瑾对刘岱宣战之后,在刘岱尚未作出反应之前,于禁左路大军以着极快的速度突进至刘岱领地腹地的缘由,因为在卢县人看来,茌县未失,他们可以接着泰南之地作为缓冲,好从容布置他们精心准备下的“礼物”,可惜,这注定是一个白日之梦,遥遥不可触及。
卢县乃是济北国治所所在,卢县陷落的太过迅速,让的济北国中的将校士卒,无一人侥幸,尽皆做了于禁手中的俘虏,后于禁利用计策,自降卒中挑选出一位机灵之人,用济北国郡守府的符印派了两封假的求援信,分发到平阴、古城二地。
不过两日,在于禁将卢县完全控制下来之后,两地的守军终于是……姗姗来迟……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一八十九章:巧用心,连环两策
/卢县之南约二十余里之处,有一处山谷,名曰下马谷,山谷旁边,一条河流轻绕而过,名曰**。这个山谷原本名叫荫谷的,取义余荫之意,可惜后来,山谷之中连连出现怪事,不管人多人少,只要是骡马打此处经过,必定会出现受惊之事,不久之后便纷纷毙命,而行人却是无事,后人为了记住此事,便将此地改名为下马谷。
**与黄河毗邻,却最终没有注入其中,而是由着此处的地形一路流向南方,与其他几支水系一道,在巨野附近汇集成一个湖泊。兖州境内,若是论起来,也算得上是土壤肥沃,良田无数了,可惜,没有遇得上一个好的州牧。这些年间,刘岱迫于周边袁绍、袁术、诸葛瑾等人的压力,大肆扩充着手下,让得原本还算过得下去的百姓突然间变得难以生存,纷纷迁往他处,出去泰山之外,有着三百多万人口的兖州,渐渐只剩下了一百余万,陈留一地经过曹操、刘岱两人的折腾,更是十室九空,方圆百里之地罕见一个村庄。
此时,下马谷两侧山峰之上,正埋伏着一队士卒,细看之下,竟然是诸葛瑾的手下。
“将军,俺们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蹲了半天了,连个敌军的影儿也没见着,要俺说,咱们还是回去吧,不就是一个刘英吗?俺一棒子下去,保准砸他个稀巴烂。”原来,于禁突袭拿下卢县之后,便设计将阴平、古城二地的守军给调了出来,自然不会放着这样好的机会不用,便亲自带了人马埋伏在了下马谷中。
“你个憨子,那刘英脑袋坏了给你锤打?给我闭嘴,要是实在忍不住,就给我躺倒那里睡着,再来烦我,定要让你尝尝板子。”对于周仓这厮,于禁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皮糙肉厚的,打的轻了没效果,重了他又不舍得。周仓为人豪爽,没有心机,就是性子急躁了些,打仗总是冲在最前面,立下不少功劳,于禁刚来之时,很是看不起于禁一副小白脸的样子,挑衅之下被于禁用巧劲儿给揍了一番,被打服之后与于禁成了朋友,让得于禁又是喜欢,又是无奈,禁不住其再三请求,出征之时便将其带在了身边。
“这大日头的,晒得俺浑身难受,怎么能睡得着,算了,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躺着,就你们这些人歪歪道道多,要俺说,一个冲锋之下,那刘英哪能挡住俺手下那些兄弟,麻烦。(”周仓摇摇头,对着于禁做出一副很是不屑的表情,咧着嘴嘟囔着走了。
“这憨货……”于禁有些无奈,他心中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早在清早之时,探子便来回报,说刘英已经带着大军拔寨,一个时辰左右便可到此,谁成想,一直等到日上三竿,也没见着一个影子,他心中早已将刘英骂了N遍。
说起刘英,就不得不提及刘氏宗族,自汉桓帝之后,后辈之中,除去刘备之外,竟然没有一个可成大事之人,刘焉、刘表、刘虞、刘岱、刘繇,可以说是宗室之中中流砥柱之人,可是便官三国这段时期的历程中,几人的成就都十分的有限,几人后辈,刘焉、刘琦、刘琮等,也是最终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而这刘英,便是刘岱本家之人,平日里仗着刘岱之名,在兖州境内为非作歹,嚣张跋扈。曾经有一次,一个挑着干柴的老农路经其身旁,只因其看那老农不顺眼,嫌那老农穿着碍着其心情了,便将人给活活打死;东平城的街头,只要其出现在街上,无论是良家女子,还是已经嫁人的媳妇儿,只要是有着几番姿色的,纷纷不敢出门,一旦躲之不及,便会被其强拉入家中,一番玩弄之后,随手便赏给其手下之人,如此等等。这刘英的罪行可谓是书之不尽,城中百姓敢怒不敢言,谁挨着了,也只能自认倒霉。之后刘岱出兵陈留,放心不下济北,这才将其遣来济北驻守。
诸葛瑾出兵之前,早已将兖州之地的情况大致摸了一下,于禁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身为卢县守将的刘英没有身在卢县,对面军中大大的刘字旗却是迎风摆动,很显然,这一次的来敌中,刘英赫然身处其中。
其实也怪不得刘英,刘岱对其很是宠信,他所犯下的罪错皆被其揽了下来,也造成了刘英越发的嚣张,前些日子,卢县城郊那惊鸿一瞥,他实在是没法形容那是怎样的一张容颜,接连几天下来,他便知道,他已经为了那未曾看的清晰之人害了乡思病,不能自拔,将卢县城中的一切事情全部撂给了县丞后,便带了几个随从轻装出发,寻觅那一抹惊鸿去了。
古城位于阴平之南,于禁的书信传到古城之时,正赶上刘英寻觅未果,古城守将不敢怠慢,忙将书信交到了其手中,闻及诸葛瑾已经出兵,急惶惶之下,刘英根本没有去留意信件的真伪,调集了古城中的守军之后,望着卢县进发。途经阴平,正好阴平守将还在犹豫着,是否要出兵前去,毕竟,阴平城中的士卒也是不多,若是带着去了卢县,阴平怎么办?作为阴平本地士族中的一员,他所做之事,定然要将家族的利益摆在前面。
等其大军过了阴平之后,于禁让俘虏的县丞再次写了一封书信,言及仍未发现诸葛瑾大军的影踪,安心之下,刘英的行军速度简直可以用龟爬来形容,一日间行进不足十里,走走停停,他却不知,如此这般之下,生生将自己给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来了!”山谷中,一声低沉的声音响起,只见于禁神色郑重的对着身边之人说道:“传令下去,不见令起,乱动者,杀!”
“轰……轰……”随着时间的推移,于禁之前模模糊糊听及的响动声越发的大了,细心感受之下,地面上偶尔便会传来嗡嗡的震颤,显然有着大股部队在行军,山谷两侧,早已埋伏下来的士卒纷纷屏住呼吸,静静的等候着敌军迈步走入埋伏。
“终于要打起来了,这次俺要杀个够……”就在气氛开始变得凝重的时候,周仓咧着大嘴咋呼呼的奔了过来,顿时让原本肃然的气氛为之一顿,顷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闭嘴!”这一次,于禁是真的有些发怒了。这也难怪,苦苦蹲守了半日,若是让周仓一句话暴露了出来,岂不是得不偿失,这一刻,于禁真的有种想要抓狂的感觉。
“好了,俺不说就是了,你们这些人,还真是麻烦。”周仓觉得自己很是委屈,以前当山贼那时候,什么事情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可怜投降了诸葛瑾之后,境遇确实比之前好了,可这自由却也少了,他性子野,不是一时半伙可以收敛起来的。
“嘘……”周仓的嘟囔,于禁自然也听到了,正要开口再说,忽然却将一根手指放到嘴边,做出了一个让人静声的动作,周仓正好再说,却好似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戛然一声止住了声音,顺着周仓的目光看去,只见一队队士卒开始向着谷中走入。
期盼了已久的刘英大军,终究是到了。
“将军,我等还是加快速度前进吧,这下马谷实在是邪门了一点,此地不宜久留啊。”刘英下令,让士卒排成队伍,一列一列的进入谷中,这样一来,每一次身处谷中之人便只有几百人,实在是少的可怜,也让于禁之前布置的埋伏,全都没了用途,不得不说,刘英,还真是一员福将,误打误撞之下,躲开了于禁布置下的致命一击。
在刘英看来,他出身高贵,乃是一个娇贵之人,让其带兵行军,对他来说简直是折磨,为此,他亲自将古城中的所有战马集中到一处,挑选出了四匹体格健硕,毛发一样的马匹,而后吩咐城中木匠为其铸造了一个宽敞的马车,车中垫了厚厚的几层被子,一手一个搂着古城县丞给其献上来的女人,对其来说,真乃是人生一大快事,连带着多日来寻人未果的沮丧之心,也淡去了不少。
“什么邪门?老子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了,传令下去,让后面的士卒动作快一些,都给老子进来站着别动,我就不信了,能有什么东西将老子的人吃掉不成?”显然,对于下马谷的传闻,刘英心中也很是清楚,古人迷信鬼神,刘英也不能免俗,只可惜,刚刚差点就可以上手了,却被手下将领打断,顿时让刘英的心情变得憋闷。
“妈 的,真是晦气……”刘英口中骂骂咧咧的说道,随即再次将眼光掠到了身边的两个女人身上,对于手下人所提出的建议,刘英直接便忽视了。春光无限好,他哪里还会在乎其他!
原本刘英大军每次只是进入谷中很少一部分,于禁在山峰上看的明白,心中暗暗焦急,他还以为刘英已经看破了他的计谋,心中对刘英正自赞叹呢,却忽然见到刘英前队临出谷时倏然顿住,而后只见后面的士卒迅速的走了进来,与之前走入之人拥挤在一处,于禁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放箭……”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一百九零章:伏兵起,旗开得胜
/山谷不大,五千人堆积其中,远远看去满满的到处都是人,于禁在这一瞬间,双眼亮的犹如灯笼一样,急吼吼的下令放箭,顷刻间,埋伏在山峰两侧的万余士卒分作几组,箭雨毫不停歇的接连射出了几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