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丹面无表情的看着蔡泽的这一脸慌乱模样,心中暗自好笑。
  对于蔡泽那一开始的装逼范,赵丹的心中其实多少是有些不爽的。
  想要跟寡人耍心机?
  还想把寡人当成冤大头,最终成为汝蔡泽上位的大推手?
  做梦!
  汝蔡泽的那点小小图谋,寡人早就看得清清楚楚的啦!
  现在不敢再跟寡人装逼了吧?哼哼。
  不过既然蔡泽现在也已经认怂,那么赵丹倒也不为己甚,便道:“若先生无事,那便先行到馆驿之中歇息,稍后自有人将先生需要之物送到,只希望先生莫要忘记寡人今日之言才是。”
  蔡泽不敢多说,唯唯诺诺的站了起来,径直出殿而去,却是再没有了刚才在赵丹面前指点江山的风范。
  直到走下龙台的台阶,双脚踏在了大地之上后,蔡泽才敢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这座高大无比的宫殿,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心中暗自感慨。
  “都说这赵王丹英明神武,如今一见果然不凡!有此明君,何愁赵国不能称霸于诸侯?”
  蔡泽突然有些犹豫。
  要不——就干脆留在赵国算了?
  左思右想,蔡泽最终还是一咬牙,发狠道:“罢罢罢,既然吾早有谋划,那么又何必如此前瞻后顾?只管入秦,等到他日再做打算便是!”
  蔡泽衣袖一挥,登上早已在龙台殿下等候多时的马车,朝着赵国的馆驿去了。


第286章 心烦意乱的楚王元
  楚国都城,陈城。
  和一年之前收复郢都之时那欢呼雀跃的热烈氛围相反,此时此刻的楚国宫殿之中满是凝重的气氛。
  楚王元坐在上首,眉头紧锁,语气中也带着几分阴沉。
  “如今秦军两路夹击,景阳大军形势危急,如之奈何?”
  不是楚王元不够坚强,实在是如今的情况对于楚国来说,真的是相当的不利。
  在攻克了郢都之后,王陵所率领的这一支秦国骑兵先沿长江西进攻占竟陵,然后从这里渡过汉水北上,一路上先后攻占了新市、随,接着翻过桐柏山北上,在垂沙以东大约一百里的地方渡过泚水,进入楚国南阳郡。
  到了这里,王陵这一支部队实际上已经插入景阳所率领的楚国宛城前线大军和都城陈郢之间了。
  如今连接宛城和前线的三条主干道之中的象禾,重丘都已经被王陵占领,只剩下方城还在楚国的手中。
  这个方城并不是楚国的方城防线,而是方城防线之中一座名叫“方城”的城市。
  以如今的情况来看,方城陷落基本上也就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对于如今的楚国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一旦方城陷落,那么楚国首都陈郢和前线景阳大军之间的联系就完全被切断了,也就代表着楚国前线的大军即将陷入断粮的危机之中。
  一只没有粮草供应的部队,是绝对不可能打胜仗的。
  秦国人在切断了楚国大军的粮道之后,甚至都不需要发动任何的进攻,就能够高枕无忧的坐等前线楚国大军的自动溃败了。
  楚王元有些愁眉不展的对着大殿之中的诸多楚国大臣们开口问道:“诸卿,如今秦军攻势凶猛,前方战事难以为继,寡人该当如何是好?”
  楚王元话音一落,立刻就有一名楚国大臣跳出来,对着楚王元高声说道:“大王,吾楚国地大物博,乃万乘之国,更有人口百万,区区王陵五万之军,又何足道哉?大王只需调拨十万兵马于臣,臣必定能够击破王陵部,取王陵之首级献于大王之面前!”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感染力十足,当即就博得了楚王元一个大大的白眼。
  如果楚王源此时此刻真的还能够凑出一支战斗力足够胜过王陵的十万大军的话,那么这位楚国的大王还至于在这里发愁吗?
  事实上别说十万了,就连五万部队现在楚王元都拿不出来!
  虽然说在收复了东南两圈之后,如今的楚国从疆域面积来说已经是恢复到了全盛时期的水平,但是现在的楚国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准霸主级国家,距离当年鼎盛时期的南天霸楚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这份差距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军队的战斗力,国家的财政,以及能够充当兵源的人口等等。
  兵源不足,就是此时此刻楚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这之前为了应对秦国和齐国的入侵,楚王元已经整整调集了四十万部队,这四十万万部队就已经是楚国眼下所能够动用的最大数量了。
  四十万人这个部队数量,其实已经是当时世界上除了秦赵两大强国之外其他国家所能够动用的最高数量了。
  但是对于现在的楚国来说,这四十万甚至都还不够!而且也没有办法弄更多的兵马出来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那便是如今的楚王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陵率领五万秦军好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面一样在楚国南阳郡之中来回翻江倒海,却对此完全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楚王元冷笑一声,道:“寡人何来十万兵马?卿此言不足取也,且退下罢。”
  提议的那名楚国大臣被楚王元这一番斥责说的满脸通红,讪讪退下。
  很快又有楚国大臣出列奏道:“大王,不如令上柱国和令尹主动出击,若是能够在正面战场上击败秦齐主力,则王陵所率五万兵马根本不足为患。”
  此言一出,不少楚国大臣纷纷附和。
  楚王元想了想,觉得这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个可行之策。
  的确,如果说能够在正面战场上击败秦军主力或者齐国大军的其中一支,那么楚国就凭空多出来二十万大军能够对付王陵。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王陵断景阳的后路,而是景阳直接反过来要把王陵给包饺子了。
  只不过这个主意也并不是没有反对者。
  楚王源还没有作出决定,另外一名楚国大臣就立刻出言反驳道:“此言差矣,秦国乃当世霸主,齐国亦是东方强国,若轻率出击,不但难以得胜,恐反而欲速不达,被敌人有机可乘。”
  这个发言也同样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楚王元一听,又觉得好像也挺有道理的。
  这几十年来秦国一直是楚国的苦主,齐国也曾经对楚国取得过垂沙之战这样的大胜,虽然说楚国也分别在长平之战和五国伐齐中对这两个国家还以颜色,但是如果真的全面开战,楚王元心底其实信心不足。
  所以当被人这么一说之后,楚王元又开始有些举棋不定沉吟不语。
  就在楚王元犹豫的这段时间里,两派大臣围绕着是否出兵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大殿之中一时间喧闹无比,犹如菜市场一般。
  “够了!”终于无法继续沉默下去的楚王元心情烦躁的一拍面前的桌子,怒喝道:“吵吵嚷嚷,成何体统?都给寡人闭嘴!”
  整座大殿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看着面前的这一张张大臣们表情各异的脸庞,楚王元的心中没来由的就是一阵心烦。
  连出个主意都出不好,寡人要这些臣子有何用!
  楚王元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勉强压制住了自己心中的怒气,沉声道:“诸卿可还有其他计策?”
  在楚王元看来,出击过于冒险,稳守等于慢性死亡,这两者其实都不可取。
  既然都不可取,那么当然就只能够另寻他法。
  不得不说,楚国有主意的臣子,其实还是不少的。
  在沉默了片刻之后,就又有楚国的大臣出列奏道:“大王,臣闻三晋联军主力日前已经在廉颇的率领下开始进入河东郡之中,此刻秦国亦是腹背受敌,若是河东落入三晋联军手中,则联军既可西进攻击咸阳,亦可南下断王龁后路,秦国不得不防,则战局必有转机也。”
  楚王元一听之下,眼睛就是一亮。
  这个主意听起来,似乎就很不错的样子嘛!


第287章 楚王元的野心、愤怒和拼命
  坚守待援,牵制秦军主力,等待赵国率领三晋联军给秦国来一个背刺,这其实就是楚王元一开始的想法。
  说实话,到了现在这种情况,楚王元突然觉得这一场战斗似乎有点像去年进行的那一场长平之战。
  在去年进行的那场长平之战中,赵国和楚国所组成的联盟也同样是一个在前面牵制秦国主力,另外一个在后方对秦国进行疯狂无比的背刺。
  不过这一次的大战之中赵国和楚国的角色进行了一次互换,负责牵制秦军主力的变成楚国,负责对秦国进行背刺的国家则变成了赵国。
  除此之外,相同的地方还有不少。
  当时的赵国除了正面的秦军主力之外,还被燕国在背后疯狂偷袭。
  而如今的楚国除了要面对来自西边的秦国大军,同样也有来自东面的齐国在后方虎视眈眈。
  既然在长平之战中赵国能够从这般逆境里坚持下来,最终重创了秦国得到了上党郡,那么楚国完全也是有可能如同赵国那般坚持下来,守得云开见月明。
  楚王元想着想着,先前心中的那股恐惧和沮丧渐渐的消失无踪。
  寡人的楚国,论底蕴、论国土、论人口、论过往战绩,那都不比赵国差,甚至还要胜出不少!
  既然如此,凭什么赵王丹能够率领赵国所做到的事情,寡人就不能够率领楚国去做到?
  楚王元心中非常清楚,这一次秦齐伐楚之战,对于楚国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门槛。
  迈过去了,楚国就可以再度崛起,成为华夏南方大地的真正主宰,恢复当年威震天下的荣光!
  一想到这里,楚王元的心就忍不住砰砰的跳动起来。
  作为一名国君,哪个不希望国家在自己的手中强大起来,又有哪个不希望自己能够青史留名?
  沉迷酒色那是废物才会喜欢的事情,开疆拓土雄霸天下才是一个真正男人所应该去追求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赌博,但是在这个战乱频仍的时代,又有哪一场战争不是赌博呢?
  秦王稷不正是因为赌赢了伊阙之战所以才赢来了河东地,赌赢了鄢郢之战才赢来了东南两郡吗?
  再说了,那秦王稷就算是老谋深算又如何?不也一样在齐魏韩三国联军的手下吃过大亏,更在赵惠文王和赵王丹这一对父子的手中接连赌输了阏与之战和长平之战。
  既然如此,那凭什么说这一场大战寡人就一定会输,秦王稷就一定会赢?
  而且寡人在面对秦王稷的时候,又不是没有赢过!
  长平之战中寡人就选择了押注在赵国一方,结果不就是成功的赌来了秦国的东南两郡?
  秦王稷,寡人的手下败将罢了!
  年轻的楚王想着想着,整个人慢慢的放松了下来,心中也下定了决心,拿好了主意。
  但是虽然楚王元是下定了决心,可他面前的楚国群臣们却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楚国群臣们所看到的是楚王元在听到了坚守赌赵国能够背刺成功的主意之后沉吟不语,似乎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就连那位出主意的楚国大臣心中都有些七上八下的。
  所以当楚王元刚刚下定决心之后,就有另外一名大臣出席道:“大王,臣有奏。”
  刚刚打算开口宣布自己决定的楚王元顿了一下,将目光投向了出列的大臣。
  这名大臣身材颀长浓眉大眼,正是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的亲信朱英。
  于是楚王元便道:“卿尽管道来。”
  朱英微微一直身体,正色道:“大王,不如割地以退秦兵。”
  此言一出,整座大殿之中顿时一片哗然。
  割地求和?
  这可不是现在楚国政坛的主流声音。
  然而朱英显然并没有要照顾其他人情绪的意思,而是继续说道:“大王,如今景阳大军被困,正是危在旦夕之时。若是大王能够在此刻割地求和,则景阳大军尚能保存,若是待到景阳兵败之时方才求和,则届时大王所割让与秦国之地必定数倍于今日矣!”
  朱英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石破天惊,让楚王元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也不仅仅是楚王元,其他在场的楚国大臣们一时间也都有些呆住了。
  这个朱英是真敢说啊!
  这战局如今尚未尘埃落定,朱英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已经在说楚国是必败无疑,最好早点割地赔款,免得到时候不但吃了败仗死了人,还要割更多的地赔更多的款。
  朱英的这个说法实在是——太不中听了!
  因此楚王元的脸色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变得阴沉了下来,就连说话的时候嘴里都带着几分寒意:“难道以卿之见,景阳必定会败于那王龁王陵之手不成?”
  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够听得出来此刻楚王元蕴含在话语之中的愤怒。
  然而朱英却好像完全没有听出楚王元的意思一样,直接正色对着楚王元说道:“大王,王龁王陵二人,虽声名不如武安君白起,但亦是秦国宿将,怎能轻易小看?上柱国虽然有收复郢都之功,但当时并未和秦军主力交手,并不能够以此断言上柱国必胜。而且如今上柱国又是腹背受敌,如何能够坚守不败?是故以臣之见,还是效仿秦国林下之战,割地以救上柱国大军方才是上策。”
  林下之战是在五国伐齐时期出现的一场大战,秦王稷派遣出来的部队被名将乐毅给围困在林下动弹不得,最终被迫割地求和才得以脱身。
  所以从这番话之中不难听出朱英的意思,那就是如今的景阳所部其实就像是当年被林下的秦军已经被完全团团包围,如果不求和的话就必败无疑了。
  楚王元的太阳穴突突直跳,看见朱英还打算继续说话,终于忍不住喝斥道:“够了!”
  朱英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楚王元狠狠的瞪了朱英一眼,喝道:“那秦国与寡人之楚国乃是世仇,如今先王之仇恨尚未昭雪得偿,却还要让寡人向那秦王稷割地赔款?此事绝无可能!”
  楚王元越说越是激动,忍不住伸出了手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
  “此战,寡人必定要和那秦王稷决战到底!谁若再提及和秦国割地求和一事,便以国贼论处!”
  朱英被楚王元这一番训斥骂的面如土色,讪讪的退了回去。
  楚王元这一发火,整座大殿之中瞬间就是一片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楚王元看着面前的诸多楚国大臣,脸上的神色极为坚定,语气之中更是透着无比的决心,一字一顿的发布了自己的命令。
  “传令下去,命景阳务必坚守阵地,不可使秦人有任何可乘之机!”
  “再传寡人命令,凡是陈郢方圆百里之内年十五岁以上者悉数征发入伍,随同寡人赶赴方城,务必要守住此地,让王陵不得切断景阳的后路!”
  楚王元的这个亲征命令一下,在场的楚国大臣们立刻就是大惊失色,纷纷想要劝阻。
  然而楚王元只是硬邦邦的说了一句话:“去年长平之战中赵王丹亲征而令赵国得胜,此战寡人亦是同理!寡人如今意下已决,诸卿不必多言!”
  楚王元的这一招,其实还是和赵丹学的。
  在楚王元看来,既然赵丹能够在长平之战最危急的时刻亲征,那么现在的楚王元同样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而且不仅如此,楚王元还要比赵丹做得更加的出色,证明楚王元才是那个真正有资格成为天下第一霸主的国君!
  这一次,楚王元也要拼了!


第288章 意想不到的会师
  曲沃。
  对于晋国来说,这是一座非常特别的城市。
  当年晋国小宗就是以这里为根据地起兵造反,最终篡了大宗的王位,也埋下了晋国内乱乃至是后来分裂亡国的隐患。
  当晋国最终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的时候,这里也随之成为了魏国的土地,如今则是秦国河东郡的一部分。
  在艰苦的数日急行军之后,赵国大将乐乘率领着自己麾下的四千多名赵国精锐将士来到曲沃城下。
  一路的行军让乐乘看上去有些疲惫,但是他的身形仍旧挺得笔直,目光炯炯的看着面前的这座大城。
  曲沃城里的守军看上去显然已经有了准备,城墙之上到处是人头耸动,可以看见许多秦军弓箭手的身影。
  乐乘的目光盯着面前的这座大城,心中也是十分的感慨。
  想当年,在这里定都的晋国是如何的威风,就连秦国和楚国这样的强国联手,也只不过将将能够低档霸主晋国的扩张罢了。
  但现在这一切都被风吹雨打而去,霸主晋国早已经消亡,曲沃这座曾经的晋国故都也早就已经不复当年的荣光,成为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城市。
  但即便如此,那高大厚重的城墙和辽阔的城池,仍然证明了当年的这里是如何的繁华。
  乐乘盯着曲沃城的城墙注视了好几分钟,终于果断的一挥手:“传令下去,全军绕过曲沃城,继续南下!”
  对于现在的乐乘来说,攻城其实并不是他的目的,而且凭借着手中这点兵力想要攻下曲沃这样的坚城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急速南下去接应赵括,帮助赵括彻底的掌控住那五万秦国郡兵,从而奠定整个河东郡战场的大局,方才是乐乘现在应该要做的事情。
  至于这座曲沃城,自然会有廉颇所率领的三晋联军主力去对付。
  不过让乐乘心中感到安心的是,只要赶到了这里,那么距离安邑秦军大营就只有一两日的路程了。
  胜利近在眼前啊。
  但是也就在这个时候,斥候突然快步赶来,朝着乐乘汇报了一个消息。
  “将军,南边出现一群秦军,似乎是溃兵!”
  “什么?”乐乘一下子就愣住了。
  要知道此时此刻冲锋在最前方的就是乐乘这一支部队,其他任何一支三晋联军的部队都在乐乘的屁股后面,距离此地少说也有两天路程。
  难道还有一支赵国军队出现在乐乘的前方,并且击溃了秦军不成?
  不可能吧。
  乐乘立刻追问道:“秦军人数有多少?”
  斥候答道:“大约在三千左右。”
  一听到这个数字,乐乘总算是安心了不少,立刻果断下令道:“命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敌!”
  顿了一顿之后,乐乘又补充道:“同时也要戒备曲沃城方向,免得被曲沃城中的秦国守军出兵夹击!”
  乐乘毕竟是军中宿将,他率领的这些士兵又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因此在这一声令下之后,整个部队迅速就排起阵型亮出武器,准备迎接敌人的到来。
  就在赵国士兵们紧张列阵的时候,乐乘也率领着自己的亲卫们登上了附近的制高点,一座小小的山丘,开始观察敌军动向。
  乐乘很快就看到了斥候所说的这支秦军。
  就在距离乐乘大约几里地之外的平原上,一支秦军正在乱糟糟的奔逃着。
  这支秦军看上去相当的狼狈,队伍十分散乱,跑起路来乱哄哄的好像无头苍蝇一样,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的确如同斥候所说,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溃兵。
  在确认了这一点之后,乐乘的心中就真的惊讶了。
  难道真的有一支赵国的精兵在乐乘不知情的情况下奇袭到了安邑城外,击溃了在那里的秦国部队?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乐乘身边的一名部下突然说道:“将军快看,这支秦国的溃兵背后,还有一支队伍在追击他们!”
  “什么?”乐乘一听立刻将眼光投向了这支溃兵的背后,果然发现这支溃兵的背后烟尘四起,显然有骑兵正在追逐。
  让乐乘更加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他突然发现追逐着这支秦军溃兵的骑兵,竟然也是秦国骑兵。
  秦国的骑兵追杀秦国的步兵,这是什么套路?
  “难道秦国人内讧了?”乐成有些不解的摸了摸脑袋,突然间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难道是赵括?”
  其实情况非常的明显,在乐乘之前确实是有一支赵国的部队,这支赵国的部队不是别人,正是赵括率领的那上百名赵军。
  结合之前的情报来看,很有可能就是赵括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秦军部队,并且和另外一部分秦军部队发生了冲突。
  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如今这种“秦军追击秦军”的这一情况。
  既然如此,那么现在乐乘所需要关注的就只有一个问题了。
  到底这一追一逃的两支秦军之中,哪一支才是赵括率领的军队?
  乐乘思索间,两支部队已经渐渐的拉近了和乐乘所部的距离。
  路程十分镇定的一挥手,下达了命令。
  “弓弩手准备!”
  乐乘这一声令下,赵国的士兵们纷纷从身后取下了弓弩,然后立刻上弦,准备给面前的敌人一次狠狠的箭雨打击。
  乐乘想了想,然后继续下达了命令。
  “升旗!”
  一面赵国的红旗立刻就被升了起来,高高的飘扬在乐城所在的这座小山丘之上。
  奔逃在最前方的这支溃兵在发现了高高升起来的这一面赵国红旗之后,原本想要绕过山丘的逃亡方向立刻就发生了改变,变成了直接朝着乐乘所在方向而来。
  看到了这种情况之后,乐乘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口中喃喃地说道:“情况不妙啊……且莫放箭,等待吾的命令!”
  又过了片刻,奔跑在最前面的那支秦军溃兵已经进入到了赵军的弓箭射程范围之内,而一直在这支军溃兵背后追赶着的秦军骑兵也马上就要追上他们,并且已经开始在马上弯弓射箭,射杀奔逃的溃兵。
  气氛突然变得紧张,战斗一触即发。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乐乘前方的那支秦军溃兵之中突然有人高声喊叫起来。
  “莫要射箭,吾乃赵国上党郡郡尉赵括!前方领军者何人?”
  “赵括?”乐乘的眼神微微一动,顺着声音的来源看去,果然在这支溃兵之中发现狼狈不堪的赵括。
  乐乘长出了一口气,忍不住摇了摇头,下达了另外一个命令。
  “将面前的这支秦军溃兵放过去,准备迎击他们身后的秦军骑兵!”


第289章 解围
  老实说,乐乘根本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在乐乘看来,这场战斗原本应该是不会发生。
  乐乘觉得自己原本应该会率领着麾下的这四千名赵国精锐一路奔袭到安邑城外的秦军大营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协助赵括一举夺得五万秦国大军的兵权,从而一举平定河东,获得不世功劳,被大王和赵国无数民众所称赞并留名青史。
  然而此时此刻,当乐乘来到距离安邑还有至少一天路程的曲沃城外之时,却突然发现原本应该坐镇安邑大营的赵括,如今却被追的好像一条丧家之犬一般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
  这剧本不对呀!
  但是即便如此,乐乘还是下意识的就做出了极为正确的判断,那就是先接应赵括,击退追击赵括的秦国追兵再说。
  乐乘一声令下之后,赵军原本一字排开的弓箭手阵地立刻就从中间撤出了一个口子,正好能够供赵括所率领的这些溃兵通过。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风险的选择,因为一旦这些溃兵进入到赵军的阵地之中,就有可能将赵军的阵型也一并冲散。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紧追其后的那支秦军骑兵只要冲上来一阵掩杀,乐乘这一仗就一定会大败亏输。
  所以乐乘在下达了让出一个口子的命令之时,同时又下达了另外一个命令。
  “凡事不从缺口处通过的溃兵,一律直接射杀!”
  和这些溃兵的性命相比,乐乘觉得其实还是这场战斗的胜利要更加的重要一些。
  好在乐乘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赵括率领的这些秦国溃兵虽然溃散跑路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狼狈,但是跑路时候的素质居然还算可以,见到了赵国军队让出一个出口并且又得到了赵括的命令之后,大部分的秦军溃兵都纷纷朝着赵军让出的出口冲了过去。
  当然了,也不免有那么几百个不开眼的秦军士兵情急之下没有选择从缺口挤入,而是直接朝着缺口两旁严阵以待的赵军士兵冲了过来。
  看到这副景象之后,乐乘的瞳孔就是微微一缩,发出了一声冷哼:“自寻死路!”
  在射死了至少一百名这样愚蠢的莽夫之后,大部分的秦军溃兵终于都在无情的箭矢和一地尸体的威慑下而被迫冷静了下来,用最快的速度从赵军所让出来的缺口之中冲过。
  乐乘站在小山丘之上冷眼旁观着这一切,最后还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眼下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了,但即便如此,赵军的阵型也已经被这些秦军溃兵带得有些动摇。
  如果换上一支并不是如何精锐的赵军在这里的话,说不定整条防线都已经给这些秦军奎兵给全部冲散了。
  但是乐乘其实并没有多少时间去感慨这些,因为就在最后一名秦军溃兵仓皇不已的从赵军所让出来的缺口中通过时,那些追击而来的秦军骑兵也已经开始进入了赵军士兵的射程之中。
  蹄声如雷,烟尘漫天,许许多多秦军骑兵的身影在烟尘之中时隐时现,朝着赵军的阵地冲杀而来。
  乐乘微微的眯起了眼睛,仔细的打量着面前的这支秦军骑兵。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这个世界上若是论到骑兵之强,除了赵国之外绝对不做他人之想。
  作为赵国大将,如今在赵国军中地位仅仅次于武信君廉颇的乐乘,对于骑兵这种兵种当然是毫不陌生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论到对骑兵的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过乐乘。
  如果不是因为太行八陉的道路实在是过于崎岖难行让战马根本无法通过的话,乐乘早就带着一支骑兵奇袭安邑了。
  也正是因为对骑兵的熟悉,所以虽然被滚滚的烟尘给遮蔽了视线,但是乐乘还是能够凭借着自己眼中所看到的这番景象,迅速的做出了判断。
  “来者不过五百秦国骑兵罢了,弓箭手立刻射击!”
  在乐乘看来,对面秦国骑兵者指挥官一定是坏掉了脑子。
  他真的以为本将军所率领的这支赵国精锐和赵括率领的那支溃兵一样不成?
  居然还敢如此轻率的纵马冲阵,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乐乘的命令立刻就被一层层的发了下去,传到了每一个赵国士兵们的耳旁。
  短短几息时间过后,赵国弓弩手们或弯弓搭箭,或举弩瞄准,在自家长官们的命令之下朝着面前的秦国骑兵射出了箭矢。
  “嗖嗖嗖!”
  铺天盖地的箭矢化成一团铺天盖地的箭雨,瞬间就没入了那片滚滚声势逼人的烟尘之中。
  烟尘之中立刻就传来了无数人仰马翻的声音。
  在一阵惨叫声之后,原本气势十足的那团滚滚烟尘在赵军的士兵们看来,似乎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于是乐乘毫不犹豫,继续下达了命令:“弓箭手不要停止,继续射击!”
  从常理来说,在轻骑兵冲到步兵阵地之前,步兵们其实也就来得及发出那么几波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