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王圉所担心的只不过是怕赵丹不守信用,在攻下了河东郡之后不愿意把安邑归还给魏国。
这倒不是说魏王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主要是之前的那位战国霸主秦国,那可是一直以来就以说话不算话而著称的。
魏无忌想了一下,随后开口说道:“大王,以臣之见,那赵王丹既然如此重视三晋之盟,当不可能会在此事上出尔反尔。”
虽然说和赵丹只见面了一次,但是凭借着魏无忌的聪明才智,他当然可以感觉出来赵丹对于这个三晋之盟其实是非常重视的。
既然是如此的重视,那么赵丹就没有必要应为一座对赵国来说并不算多么重要,但对魏国来说是十分具备象征意义的安邑城而让赵国和魏国之间的同盟分崩离析。
魏无忌继续说道:“如果臣所料不错的话,那么赵王丹一定也已经许诺了韩王然,会将平阳城归还给韩国。因此若赵王丹出尔反尔的话,那么赵国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魏国一个盟友,而是魏韩两国也。”
魏王圉一听这话之后,才算是安心了下来,又对着魏无忌说道:“既然如此,那么这次出战,便由信陵君领军吧。”
让魏王圉出乎意料的是,魏无忌居然毫不犹豫、干净利落的拒绝了魏王圉这个要求。
“大王,恕臣不能在此战领兵,随同赵军一起出征。”
魏王圉看上去十分的惊讶:“这是为何?”
魏无忌微微一笑,左右看了看,突然压低了声音,对着面前的魏王圉说道:“臣有一计,若大王愿意采纳,则必能令魏国复强并称霸于诸侯!”
魏无忌的语气斩钉截铁,透出无比的自信。
第254章 郁闷的司马靳
公元前259年12月5日。
郢都。
无论是对于整个华夏文化,还是对于楚国来说,郢都都是一个非常地位特殊的城市。
从春秋时期开始,这座城市就已经是楚国的都城,一直见证了楚国这几百年以来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楚国是如何在晋国的压迫下不屈不挠的继续奋斗,直至成为赵国时代南天霸的故事。
可以这么说,郢都就代表着楚国的崛起和辉煌。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这座城市在19年前被天下无敌的秦国大将白起率领秦军所攻破的时候,所有人的心中都蹦出了这么一个想法——
楚国,要衰落了。
这样的想法确实是一点错都没有。
自从楚国被迫将都城迁到陈城之后,原先的南天霸楚国就沦落成为了战国七雄的二流国家,在后来的十八年中一直充当着配角的角色,淡出了战国时代的中央舞台。
直到去年,楚国大司马景阳趁着秦军主力在长平和赵军激烈交战的时候,率领二十万万楚军彻底收复了东南两郡,让郢都再一次的回到了楚国的手中。
郢都回归的消息,让楚王元和所有的楚国大臣欣喜若狂。
东南两郡、尤其是郢都的回归,不但让楚国的领土又一次的反超秦国,成为截至目前为止战国时代最大的国家,并且还让楚国人觉得自己终于迎来了再度崛起的希望。
如果不是因为群臣的极力劝谏的话,那么楚王元几乎打算马上将国都在迁回这座城市之中。
当然啦,就算是楚国群臣如何的劝说,告知楚王元郢都因为久经战乱而且远离中原已经并不适合成为国都,都无法改变楚王元迁回郢都的决心。
在下定决心之后,楚王元就派来了大量的工匠,要将郢都进行一次彻底的修缮。
等到修缮完毕之后,这座曾经承载了楚国数百年荣光的城市,将会再一次的成为楚国的首都!
一切进行的似乎都很顺利,直到六天之前。
公元前259年11月30日,在攻克了夷陵城之后,王陵几乎没有任何的停顿就率领着五万秦军沿江而下,在三天的航行之后突然出现在了郢都城外的江面上。
对于王陵的出现,郢都城之中完全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
夷陵城陷落的时间实在是太短,短到郢都城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收到这个消息,秦国人就已经抢先一步到来了。
好在郢都城比起夷陵城来说有着一个巨大无比的优势,那就是——视野。
夷陵城位于长江中部,武陵山和大巴山在这里隔江相望,夷陵城外尽是崇山峻岭,整座城池就在山脚下不远处。
因此在突破了三峡水道之后,从鱼复城东进的秦军刚刚从被无数高山遮挡的长江水面中出现就能够迅速登陆,对夷陵城发动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
而郢都则位于云梦泽的上游,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江汉平原”的腹地,这里的海拔高度平均只有27米,是整个中国大地之中海拔最低的平原,可以说是一马平川,无遮无挡。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王陵所率领的秦国船队还浩浩荡荡的在十几里外的江面上行驶的时候,郢都城之中的楚国守军就已经发现了敌人的存在,并且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所以虽然仍旧是猝不及防,但是这一次王陵所率领的秦军并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攻破郢都城,将这座回到楚国手中还不到一年时间的城池重新归入秦国麾下。
在经历了整整五天的苦战之后,秦军仍旧没有攻下郢都,城内城外的双方陷入了对峙之中。
老实说,这种情形让秦国先锋将司马靳非常不满。
更让司马靳愤怒和无法理解的是,自己明明是攻克夷陵城的头号功臣,但是自从郢都攻防战开始以来,司马靳就没有得到过哪怕一次上战场的机会。
如果司马靳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那么或许他的心中还会为此而感到庆幸。
但司马靳的心中不但没有任何对战场的惧怕,反而充满了对战场的渴望!
所以郁闷的司马靳这几天把手底下的士兵们操练得极狠,几乎每一个司马靳手下的士兵都被操练到一结束训练就累得几乎要马上趴下的地步。
但就算是这样,也仍旧无法消去司马靳心中的不爽。
如果不是秦军军中严格禁酒,司马靳早就来一个一醉方休了。
这一天,早早就已经入帐休息的司马靳刚刚准备入睡,一个传令兵却突然出现在了司马靳的面前。
“将军,请往帅帐一行。”
司马靳心中疑惑,但是看着来人的手中确实是王陵的调令,于是便穿戴好衣甲,跟随着来人一路来到了帅帐之中。
王陵果然就在帅帐之中等待着司马靳。
司马靳不敢怠慢,朝着王陵行礼:“见过将军。”
王陵看着司马靳,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看上去颇为特别。
“司马靳,汝这几天心中是否怪罪于吾?”
司马靳闷声闷气地说道:“末将不敢。”
“不敢?”王陵嘴角的笑意更加的浓厚:“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对吧?”
司马靳干脆闭上了嘴巴。
王陵哈哈大笑,从桌案之后站了起来,来到了司马靳的面前,重重的拍了拍司马靳那宽厚的肩膀。
“今日召汝前来,便是要给汝这个破城的机会!”
司马靳闻言身体一震,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将军此话当真?”
王陵将面色一板,佯怒道:“自然当真!否则的话,汝以为本将军为何要让汝在这几天养精蓄锐?便是为了今日一战!”
“今日?”司马靳咂摸着这个词,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对。
现在可是晚上啊!难道说——王陵要夜袭?
果然王陵接下来的话就证实了司马靳的猜测。
“司马靳听令!”
司马靳一下子挺直了身体:“末将在!”
王陵目光炯炯,闪烁着异样神采:“本将命汝率一千精兵,于子夜时在郢都北门外等候,一旦城中有火光出现,立刻开始攻城,务必要攻下北门,为大军开出一条通道!”
“喏!”司马靳下意识的应了一声,随后兴冲冲的离开帅帐,开始回去点兵去了。
看着司马靳兴冲冲离去的身影,王陵的嘴角也缓缓的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虽然郢都是楚国经营了数百年的故都,城中绝大部分人都仍旧忠于楚国,但是秦国占领这座城市已经将近二十年,对这里的经营也有二十年的时间了。
二十年的时间或许并不足以改变这个地方的民心,但却足够培养出一支忠诚于秦国的秘密力量了。
一直潜伏在郢都城中,随时准备和城外秦军里应外合的秘密力量!
在经过五天的攻城战之后,郢都城之中的楚军应该会从刚开始时刻紧绷的状态中慢慢松懈下来,并且做好持久守卫郢都的准备了。
也正是因此,王陵才精心挑选了这个夜晚,作为郢都在楚国人手中的最后一夜!
想着想着,王陵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浓郁了,他很快又叫来了账外的亲卫,发布了另外一个命令。
“速速召集全军将领,准备开始作战!”
第255章 夜袭郢都
这是一个黑夜。
黑夜让司马靳有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他缓缓的在黑暗之中走动着,小心翼翼的靠近着远处的郢都城墙。
如果不是城头有着隐约的灯火,司马靳甚至怀疑自己可能会在黑暗之中迷路,因为在这样的黑暗之中,司马靳的视力被削弱到了极致。
高大的郢都城在黑夜之中就好像一座立在大地之上的庞然大物,虽然看不清楚轮廓,但是那黑黝黝的影子极有压迫力,猛一抬头看到这么大一个黑影会让人情不自禁的心跳加速。
砰砰几声连续的摔倒声带着低低的痛呼在司马靳的身后响起,司马靳似乎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只是低低的转头说了一句:“小心些。”然后就继续赶路。
对于这些士兵来说,黑夜会让他们失去视力,必须要手拉着手才能够避免迷失,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行军缓慢而且容易摔倒。
又过了片刻,司马靳在大约城墙一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个距离并不近,但是已经可以在短短时间内就冲到城下了。
司马靳开始了等待。
等待永远都是一件难熬的事情,尤其是在不知道还要等待多久的时候更是如此。
虽然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大致预估过了时间和距离,但是当司马靳站在这一片漆黑的天穹之下时,心中仍然忍不住有些焦急。
“娘的,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始。”
司马靳低声的嘀咕了一句,静静的蹲伏在草丛之中,注视着远处郢都城头那一道道火把发出来的光芒,等待着王陵所说的那道“战机”的来临。
一阵秋叶的寒风吹过,让司马靳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浑身的皮肤上起了许多鸡皮疙瘩。
为了保持作战的轻便,司马靳并没有穿多少衣服,至于盔甲这种东西,那是从来都起不到任何保暖作用的。
等到战斗开始的时候就好了,司马基在心中默默的安慰着自己。
在司马靳的身后,时不时传来一声声被刻意压低的喷嚏之声。
也不知道等待了多久,就在司马靳都开始忍不住被这秋夜的寒风吹得发起抖来的时候,一阵喊杀声和兵器相交的声音突然从司马靳面前的郢都北城墙之后响起。
紧接着,通红的火光在城中出现。
仅仅是看了一眼,司马靳就知道至少有三座以上民宅被点着了。
放火这种事情,司马靳很有经验。
在听到火光和喊杀声之后,司马靳精神一振,没有任何犹豫,这位秦军先锋大将从藏身处一跃而起,口中一声低吼。
“二三子,随吾一起上!”
还没说完,司马靳的身体突然咔一声失去了平衡,重重的砸到了地上。
“他妈的!”吃了一嘴土的司马靳有些恼怒的再次站了起来,顾不得去理会那块把自己绊倒的石头,甚至都顾不得去擦拭自己脸上的灰尘,就继续在黑暗之中往前冲去。
在司马靳的身后,砰砰的摔倒声不绝于耳。
城墙背后的厮杀声越发激烈了。
司马靳迈着大步在黑暗之中奔跑,他的双眼里只有城墙上的那一道道跃动的光明。
城头上似乎有人发现了司马靳这边的动静,呼喊声隐约传到了司马靳的耳中,但这些呼喊很快就被城头上那激烈的喊杀声给淹没了。
终于,司马靳成功的摆脱了黑暗,冲进了城头火把照耀的范围之内。
在司马靳的身后,一名又一名的秦军士兵接连冲出。
高大的郢都城墙和北城门,就在他们面前!
司马靳快步冲向北城门。
就在这个时候,喊杀声突然明显的减弱了。
司马靳心中一惊,难道城中的那支秘密部队失败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司马靳所率领的这一千精锐,又该如何攻破这座坚固的城池?
还没等司马靳的念头在脑袋里转完,一阵极其尖利,让人听了只感觉无比牙酸的摩擦声在司马靳的耳边响起。
司马靳面前的北城门,就在这阵声音之中缓缓的打开了。
司马靳大喜过望,几乎是在城门的缝隙刚刚能够容纳一个人进入的时候就冲了进去。
在城门之后是一片惨烈的战场,上百具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刺鼻的血腥味冲击着司马靳的鼻腔。
除此之外,还有数十个手持武器的人站在城门之外。
在他们的身后,一条街道正在燃烧。
司马靳下意识的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就在这个时候,司马靳面前的人群之中有人说话了。
“莫动手,自己人。”
字正腔圆的老秦人口音。
司马靳终于放心了,立刻将目光看向了刚刚说话的那个人。
“快,楚军军营位于城中何处?”
那人也不废话,直接道:“二三子随吾来,吾给尔等带路!”
司马靳大喜,转头下达了命令:“留三百人在此把守城门,其余人都跟上!”
就在司马靳冲入城门,开始准备大杀特杀的时候,郢都城的四面八方,同时亮起了无数的火把。
成千上万的秦军高声呐喊着,在手中火把的照耀下朝着面前的郢都城发起了攻击。
天空被这无数的火光映得通红,明亮的郢都城在黑暗之中无比的显眼。
这一幕,被位于秦军大帐之中的主将王陵尽收眼底。
源源不断的情报开始传到了王陵的耳中。
“将军,先锋将司马靳所属已经突入郢都城之中!”
“将军,后续部队已从郢都北门入城!”
“将军,正在和郢都守军在城中激战!”
“将军,已将郢都城守军击溃,正在追击!”
一个又一个好消息传进了王陵的耳中,让这位秦国大将原本严肃无比的脸上开始渐渐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根据事先查探的情报,郢都城之中虽然有着超过十万民众,但是却只有一万不到的守军罢了。
在秦军没有攻破城池之前,这十一万军民能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抵挡住王陵的攻势,但等到精锐无比的秦军入城展开白刃战之后,再多的数量在这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秦国精锐面前,那都只不过是一个笑话。
看着郢都城之中冒出来的滚滚浓烟和通天火光,王陵嘴角的笑容越发的浓郁了。
郢都,在今夜之后,将再一次的成为秦国的领土!
第256章 赵国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
公元前259年12月3日。
邯郸城外,南大营。
有北大营,当然就有南大营。
不过比起北大营来说,南大营距离邯郸的路程要更远一些,因此平日里赵丹是很少来到这座南大营的。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今天就是这么一个例外。
正午时分,赵丹的王驾就在两千名羽林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南大营之外的一片平原上。
在这片平原之中已经集结了整整十万赵国军队,静静的等待着赵丹的来到。
由于北军中郎将庞煖受赵丹之命在北方五郡之中暂时主持军务,再加上这一次赵国的主将廉颇指名希望让南军中郎将乐乘作为副手,因此南军就成为了这一次出征的主力,这片平原之中的十万赵军便是以南军三校尉作为班底扩充而来。
南军所镇守的赵国南长城原本就是为了防备魏国的突然进攻而设立的,这一次魏国和赵国一起出兵,因此抽调走大部分南军主力也并不需要担心。
十万人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平时两三千人聚集在操场上那便已经是人头耸动了,这一次十万人聚集于此,可以说放眼过去全是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根本望不到头,极为震撼。
赵丹才刚刚从马车上走下来,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廉颇就带着身后的众将军迎了上来,齐声向赵丹行礼:“大王。”
赵丹微微点头,对着廉颇说道:“将士们是否都已准备完毕?”
廉颇高声答道:“回大王皆已准备完毕。”
今天的廉颇浑身披甲,头顶红缨,腰间带钩,脚下踏靴,整个人威风凛凛,典型的大将风范。
在这十万将士的最前方早就已经盖好了一座木制的简易高台,赵丹一路前行,走上了高台,和这十万大军正面相对。
在赵丹的面前,一名名赵国士兵持剑而立,每一个人的腰身都挺得直直的,身上的盔甲程亮,腰间的刀剑锋利,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无比的自信。
他们当然有自信,自从十年前赵国在阏与之战中雪耻以来,这十年间赵国从未在任何一场战争之中失败过!
秋天的风吹来,将赵丹的衣袖微微吹起,带着几丝寒冷的意味,但是赵丹看着面前这支10万大军之时,心中却是充满火热的神情。
这是一支军容严整、战斗力强悍、能够接连击败两次强秦的军队。
一支公认的天下强军。
更是寡人的军队!
而今天,这支天下强军就将在赵丹的见证下,从这里开始开拔出发,奔向太行山的另外一侧,誓要为赵丹夺回又一次的胜利。
无数双眼睛聚集在了赵丹的身上,静静的等待着赵丹的开口。
赵丹开口了。
“赵国的儿郎们。
百年来,天下苦秦久矣。
自商鞅变法起,秦国便一直致力于东进,谋夺晋国之地!
安邑、平阳、宜阳、曲沃,此皆晋国之土,皆为秦国所夺!
赵国继承晋国之正统,历代先王无不殚精竭虑,欲要从秦国手中收复故土,然而秦人狡猾无常,此事一直难成。
寡人自继承王位以来,日夜操劳,更不敢忘历代先王之教诲,如今,便是从秦国手中收复晋国故土之时,使赵国子民得享荣光之时!
寡人在此宣布,即日起,发兵十万讨伐河东,河东不归,战争不止!”
赵丹的这番话一说出来,他面前无数的赵军士兵就开始振臂高呼。
“河东不归,战争不止!”
“河东不归,战争不止!”
“河东不归,战争不止!”
……
这声音汇聚成一股巨大无比的声浪在天地间回荡,让每一个听到的人心中都忍不住感觉到心情激昂,心中战意熊熊!
过了片刻,赵丹伸出了手,作出了下压的姿势。
声浪缓缓的平静了下来。
赵丹继续开口道:“寡人已经作出了决定,此次夺回河东之战,凡在战争中立功者,战后在原本的基础上多升爵一级,土地奴隶等待遇悉数提升!若是愿意在将田地分在河东郡,那么土地还可再加两成!”
赵丹这番话一说出来,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赵军立刻就激动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当然就是土地!
如今赵丹已经亲口承诺,只要打赢了这场仗,那就能够有土地,而且这份土地还是在富饶无比的河东郡平原之中!
河东郡啊,那可是秦国的粮仓啊。
如今大王已经答应下来,只要好好为大王打仗,那么自家就能够在河东郡那个富庶的地方分到一块肥沃的、比邯郸这边还要多出两成的土地!
这简直是太值了!
这一次,不需要赵丹的任何鼓动,无数的欢呼声就在赵丹的耳边响起。
“赵国,万胜!赵国,万胜!”
这声音是如此的高昂,显示出了赵国十万士兵满满的战意。
这些士兵们的士气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被激发了出来。
这些好男儿们要用一次胜利,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土地,来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来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更好的延续下去,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可比什么忠君爱国之类的口号是实际太多,也有用太多了。
在这个谈利而不重礼的时代,还有什么比田地爵位这种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好处更加动人的吗?
绝对没有!
作为普通人,这些士兵们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给我百亩田,我这条命就任你驱策!
然而很可笑的是,战国时代的许多国君和贵族们,就连这么一点田都不肯付出。
但秦国肯,商鞅肯,法家肯!
所以秦国笑到了最后,法家笑到了最后,成为了天下最终的统治者。
赵丹,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看着面前群情激昂的赵国士兵,赵丹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高台之下已经策马等候的廉颇说道:“大将军,寡人在这里祝汝凯旋归来!”
廉颇在马上朝着赵丹行了一个军礼,随后转过身来,对着面前的十万赵军高声发出了第一个命令:“全军出发!”
廉颇这一声令下,传令官们立刻飞快的策马跑动了起来。
片刻之后,赵国的大军开始缓缓开动,朝着西边而去。
赵丹看着自己面前的这支大军,心中的激动之意,越发的火热。
如果说长平之战让赵国拥有了和秦国并称霸主的机会,那么这一次的河东之战,赵丹就要将秦国从联席CEO的位置上拉下来,让赵国成为这个年代独一无二的霸主,唯我独尊的最强国!
第257章 突如其来的刺杀
十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再加上这缓慢的行军速度,整支大军完全离开这个地方没有一个时辰怕是不可能。
赵丹当然不会有那个闲工夫在这里傻傻目送,所以在发表了这么一番激励人心的演讲之后,赵丹很快就起驾回宫了。
南大营距离赵丹比起北大营来说要远了不少,路上花费的时间也不少,足足两个多时辰。
赵丹坐在马车上,身体随着车轮的滚动而上下起伏,很颠簸。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非常的不舒服,让赵丹无比的怀念起自己穿越之前那个世界的汽车。
就算是来个QQ、F0之类比较便宜的,那也比这马车要强多了啊!
于是赵丹觉得,自己应该很有必要考虑一下修建驰道的事情了。
如果赵丹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秦始皇在统一全中国之后,就曾经修建过一个遍及全国的驰道网络。
据说这个驰道能够让马匹在上面达到日行千里的速度,而且还能够加快军队的调动速度,同时减小补给的消耗。
听起来似乎还挺给力的样子。
但是赵丹又想了一会,最后还是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原因也非常简单——没钱。
别看赵国如今商业发达,但是由于连年用兵的缘故,钱财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在去年的长平之战和齐国“借”粮食的时候,赵国就为了这些粮食付出了大笔的金钱。
等到长平之战得胜归来之后,赵丹又从赵国国库之中花费了不菲的钱财给将士们作为封赏。
紧接着赵丹又成立了南北两军,这南北两军待遇也是相当丰厚的,整整十万将士的军饷这又是一笔大开销。
如果不是前几个月在三晋之盟的时候赵丹因为高基一事而从魏王圉那边敲诈了一笔的话,赵国的国库现在都有些维持不下去了。
不过现在好了,只要把河东郡打下来,那么以河东郡的富庶,想来河东郡那些城市府库之中的金钱应该又能支撑个两三年。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以战养战。
当然了,除了开源,节流也是有必要的。
赵丹已经想好了,等到这一战打赢了,把河东郡拿下来了,原本应该封赏下去的金钱完全可以用田地来冲抵。
比如说,只要愿意放弃金钱奖励的,直接多分一成、或者两成的田!
当然了,鉴于如今赵国本土的田地已经被瓜分得基本不剩什么了,所以这些新田只能是在河东郡之中。
赵丹觉得,这种交换方式应该是很多赵国士兵可以接受的。
毕竟钱这种东西花了就没了,而土地这种东西却是长久保值的。
如果要在土地和金钱之中选一个,大部分的赵国将士应该是会选土地的。
中国人对于土地这种东西可是非常喜欢的,这一点不分什么赵国韩国,也不分什么汉朝明朝,历史书上都写的明明白白着呢。
每一次封建王朝的兴替,其背后往往都是因为土地兼并而导致流民四起,最后产生大规模的暴乱起义,然后就是新朝上位旧朝退场。
如果说在后世金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那么在如今这个古代社会,土地也同样是万恶之源啊!
赵丹坐在马车之上想得出神,一时间连颠簸的苦楚都有些忘却了。
不知不觉间,邯郸城已经遥遥在望,马路两旁的行人和马车也开始多了起来。
这条道路乃是连接着邯郸和大梁这两座中原大都市的主干道,而邯郸和大梁又是此时此刻中原最为繁华并且远离战乱的两座大城市,因此路上的行人车马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当然了,在赵丹的王驾仪仗面前,什么行人车马统统都得靠边站,不然的话两千羽林军会直接用腰间的利剑和手上的劲弩教他做人。
阻拦、冲撞仪仗这种事情可是死罪。
许多路人站在路旁,远远的围观着赵丹的王驾仪仗,口中议论纷纷。
一名齐国士子站在路边望着马车上的赵丹,脸上带着震惊的神情,忍不住嘀咕道:“这便是那位赵王丹吗?没想到这位名震天下的赵国大王竟然如此的年轻。”
一名正好站在旁边的赵国汉子听了这话就有些不爽了,立刻就开口反驳道:“年轻怎么了?年轻就不能干大事了吗?咱们赵国的大王,就是这么年轻有为!”言语之中颇透露着几分自豪的神色。
也不仅仅是这名赵国汉子,在一旁的许多赵国民众和商贩在听了这个汉子的话之后,也同样对此纷纷表示了赞同。
“就是就是,汝也不想想,那秦王稷是如何的一位雄主,险些将汝齐国打得灭国!不也一样在和大王的对阵之中败下阵来。”
“比起汝齐国的齐王建来说,吾等之大王却不知道要强得几倍去了。”
这一番抢白下来,将这名齐国士子说的是哑口无言,脸色阵红阵白。
好在等到赵丹的马车过去之后,马路上也就自然恢复了秩序,大家继续上路,没有人再去管这名愣在一旁的齐国士子了。
齐国士子心中暗自想道:“看这位赵国大王如此年纪轻轻便得享盛名立此功业,想必是一名难得的雄主,若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