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楼昌嘛……
  经过了这件事情,楼昌在赵丹心中的地位已经是跌到了谷底,底得不能再底的那一种。
  赵丹敲了敲桌案,缓缓开口了。
  “既然诸卿都已经同意了,那么寡人宣布,从今天开始便将‘围秦救楚’列入国家机密,一应事项皆需保密,诸卿不得将此事泄露于他人,否则寡人必严惩不贷,明白了吗?”
  众大臣纷纷俯身,恭敬道:“唯。”
  但气氛热烈的赵国君臣们并没有发现的是,今天被当成反派来批斗的上大夫楼昌神情显得有些阴鸷,俯身的时候双眼乌溜溜的转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229章 楼昌的决心
  赵国上大夫楼昌是带着一副要吃人的神情回到自己的府邸之中的。
  刚刚回到自己的书房,楼昌就忍不住大发雷霆,将面前一切所能够砸的东西统统的扔到了地上,狠狠的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赵胜、赵豹,尔等安敢如此欺吾!”
  楼昌的牙咬得紧紧的,满脸的愤恨,满心的不甘。
  对于虞信这个政敌,楼昌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见,毕竟大家都是不同派别,有机会就肯定会打压一下对方,这也算是比较正常的。
  但是赵胜和赵豹,原本可是和楼昌一派的,却在这种关键的时候背后狠狠的捅了楼昌一刀,让楼昌丢尽了脸!
  经过了这一件事情之后,楼昌可以说是颜面大失,对楼昌的声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还好是赵丹要求对今天的事情保密,否则这事情要是传出去的话,楼昌以后还怎么在赵国政坛混?
  楼昌端坐在书案之后,咬牙切齿神色狰狞,双眼之中不时闪过道道寒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门突然被敲响了,门外传来的是楼昌管家的声音。
  “家主,老主人使者到了。”
  楼昌一听这句话,下意识的就皱了一下眉头。
  老主人,说的当然就是楼昌的父亲,如今在秦国为官的楼缓。
  楼缓的使者来干什么,楼昌的心里可是非常清楚的,无非就是希望替秦国打探一些关于赵国的情报。
  楼昌的脸色变幻不定,足足过了片刻才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几分钟之后,一名年纪看上去比楼昌大约要小几岁,面目相貌和楼昌颇为相似的中年人走进了已经被重新收拾过的书房,朝着楼昌恭敬行礼:“见过伯兄。”
  楼昌看清了来人的面貌,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仲弟?竟然是汝来了。”
  伯仲叔季,伯为长,伯兄即是长兄,仲弟则为二弟,所以这个使者便是楼昌的二弟,楼盛。
  楼盛在楼昌的面前坐了下来,小心的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密信,恭敬的放到了楼昌的面前:“弟此次携父亲之信而来,还请伯兄过目。”
  正所谓长兄如父,再加上楼昌又是如今赵国楼氏的家主,因此楼盛对于自己的这位伯兄自然是不敢怠慢,礼数十分到位。
  楼昌也没有多说什么,接过了信,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楼昌的眉头渐渐的皱了起来。
  上面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秦国因为即将发兵伐楚的缘故,希望查探一下赵国高层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
  毕竟这年头打仗都是几十几十万的调动兵力,这么大规模的秦军调动想要瞒过赵国的眼线其实是很不现实的,从楼昌这里探探口风,看看赵国决策层的动向就是必须的了。
  楼昌看完之后,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半晌不语。
  赵国的态度,楼昌当然是相当清楚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想帮秦国说说话而因此夸大了匈奴的威胁,楼昌今天说不定还不会在廷议上遭受这一番羞辱呢。
  一想到这里,楼昌的心里又变得十分不爽了。
  作为一名臣子来说,楼昌的心中当然是倾向于赵国的。
  但是偏偏楼昌的父亲楼缓在被赵武灵王搞没了秦国相邦之位后对赵国恨之入骨,巴不得让赵国早点晚点。
  这样一来的话楼昌夹在君主和父亲之间,处境就是比较尴尬的了。
  楼昌看完了这封密信之后,不动声色的将信收了起来,对着面前的楼盛说道:“父亲可有何言?”
  楼盛显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答道:“父亲命吾转告伯兄,若赵国灭亡,则伯兄可封邯郸君。”
  “邯郸君!”楼昌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不得不说,秦国人开出来的这个封赏,的确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邯郸可是如今的赵国首都,更是整个华夏大地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如果真的能够以邯郸为封地,这奖励的确是没的说了。
  要知道如今的秦国相邦范睢,他的封地也不过就是应城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地方而已。
  考虑到楼昌现在只不过是赵国的上大夫,距离赵国封君还有下卿、中卿和上卿三级爵位的事实,这个秦国的封君就更显得珍贵无比。
  楼昌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自从长平之战后,赵丹就已经失去了对楼昌的信任,不但许多本该由楼昌经手的事务被移到了缪贤和虞信手中,而且楼昌想要升任中尉的提议也被赵丹驳回。
  再加上今天刚刚在龙台大殿之中所发生的事情,一切的一切都让楼昌有一种预感,自己在赵国政坛继续风光的日子恐怕是不多了。
  想着想着,楼昌的脸色渐渐的阴沉,心中的想法也慢慢的坚定了起来。
  罢了罢了,既然赵王丹不喜吾,那吾便投了秦国,又如何!
  秦国虽然两次败给了赵国,但是楼昌觉得只要有自己做内应,那么秦国的翻盘也是迟早的事情!
  事实上在长平之战的时候,楼昌就已经暗中指使楼氏族人楼兵做过一次内应了,只可惜那一次内应显然并没有成功……
  更让楼昌忧心的是,最近似乎隐约有一些风声,说是赵丹正在命监察卫调查长平关莫名失陷一事。
  如果真的被查出来是楼氏一族干的,那楼昌可就真的是完蛋了!
  楼昌计议已定,当下不再犹豫,拿过纸笔刷刷刷的写了一封密信,心中将今天赵国君臣们在会上所商议的“围秦救楚”之事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将这份信用火漆封好,郑重的交给了楼盛。
  “汝立刻动身回咸阳,将此信当面交给父亲,明白了吗?”
  楼盛见楼昌这般郑重其事,哪里不明白事关重大?立刻接过了信,小心翼翼的在怀中藏好,然后朝着楼昌作出了保证:“伯兄放心,弟必不辱命!”
  楼昌长出了一口气,道:“很好,既然如此,那便去罢。”
  片刻之后,一辆看上去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马车从楼昌府邸的后门悄悄驶出,汇入了邯郸城的大街之中。
  但是马车之中的楼盛并不知道的是,两名看上去似乎是某个家族出来办事,走累了停下来乘凉的家仆一边在路边随意说着话,一边却将目光紧紧的盯在了楼盛所在的这一辆马车上。
  “快去告诉大人,马车已经离开了,那人应当就在马车之上!”
  一名家仆快步消失在了街角。


第230章 乱贼臣子,且静候大王处置罢
  楼盛坐在马车之中,看着热热闹闹的邯郸城,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只要大事可成,那么等到秦国一统天下之日,邯郸城就将是楼氏的领地了!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土地更加迷人的东西吗?至少楼盛不觉得有。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无论是秦国也好赵国也罢,封君们都不可能像当年周朝乃至春秋时期的卿大夫那样拥有对自己封地的完全统治权,而且大部分封君的爵位甚至是身死爵收。
  但是这并不妨碍楼盛对于土地的向往。
  这种战乱之事,就连一国国君都是朝不保夕,更别提楼盛这样的贵族了。
  只要在活着的时候土地是自己的就行了,死了以后的事情,谁还去管他呢!
  老实说,作为楼氏一族的中坚人物,楼盛早就对楼氏在赵国的处境感到不满了。
  别看楼氏和如今赵国的王族赵氏同出一源,但是这些年来楼氏其实在赵国混得不咋地,这从如今楼氏的家主楼昌只不过是一个区区上大夫就能够看得出来。
  就比如说虞信吧,虞信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寒门布衣士子,结果第一次拜见赵丹就被赏赐了黄金百镒,白玉一对,第二次见到赵丹就被任命为赵国中尉,爵位更是直接就到了上卿,比起楼昌整整高了三级。
  这让楼氏一族如何能够满意?说好的赵国望族应该有的优待呢?
  更让楼氏一族不爽的是,自己得不到优待也就算了,反而赵胜和赵豹却被赵丹十分信任,给了相邦和司寇这么位高权重的职位。
  我楼氏也是公族,凭什么赵胜和赵豹就能够封君,能够当相邦司寇,我们楼氏的家主就只能够当一个六大臣之中地位最低的御史,而且爵位还只是上大夫,连个卿都不是?
  人比人,气死人啊。
  所以楼氏家族之中,对于赵国的不满和怨恨是一直都存在的,并不是单单楼昌、楼缓或者楼盛这么几个核心人物而已。
  整个楼氏家族虽然名义上是赵国公族,但实际上早就和赵国离心离德了。
  马车一路行驶,很快沿着邯郸的南门出了城,然后一路向南。
  按照之前就已经定好的行程,楼盛将会南渡黄河,然后经过魏国、韩国的领土,最终通过函谷关进入咸阳,将这封信交到早已等待多时的父亲楼缓手中。
  赵国的宫城就在邯郸郭城的西南边,因此楼盛出城之后,正好能够看到华丽大气的赵国宫城宫殿群。
  楼盛看着这座宫殿群,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在心中轻轻的哼了一声。
  “终有一天,吾楼氏将成为此宫城之主!”
  就在这个时候,楼盛的目光突然微微一凝。
  因为他突然发现有一队大约上百人的骑兵从宫城之中驶出,朝着楼盛所在的北方而来。
  “羽林军?”楼盛看清了这些骑兵的头盔式样,忍不住轻轻的嘀咕了几声。
  赵丹建立新军可是一个大新闻,常年秦赵两国来回跑的楼盛当然不可能不知道。
  蹄声如雷尘烟滚滚,不过片刻时分羽林军便已然逼近。
  众多路上的百姓纷纷避让,楼盛的马车也让到了一旁。
  但是下一刻,让楼盛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这支百人羽林军骑兵队,居然停了下来,然后将楼盛所在的这辆马车给团团包围住了。
  楼盛瞬间在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上百匹马的马蹄溅起了无数烟尘,完全遮蔽住了楼盛的视线,但是楼盛仍然能够隐约听到喝斥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命令周围的路人速速离开。
  楼盛心中的不安越发的严重了。
  要知道这一次为了避人耳目,楼盛的身边可是仅仅有一个车夫和几名侍卫而已,根本不可能是这上百名羽林军的对手。
  烟尘渐渐散去,一名面无表情的羽林军军官策马来到了马车面前。
  楼盛走下马车,佯装镇定的和对方对视开口道:“不知这位……”
  楼盛的话刚开口就被对面的羽林军军官给打断了:“汝便是楼盛?”
  楼盛心中一跳,但还是点了点头。
  羽林军军官看了楼盛一眼,语气毫无波动的下达了命令:“拿下!”
  楼盛周围的几名护卫闻言一惊,立刻下意识的拔出了刀剑护在了楼盛的身旁。
  “嗖嗖!”
  一阵密集的箭矢声响起,羽林军骑兵们用一次快速而简单的手弩齐射,将楼盛身边的所有护卫全部格杀。
  楼盛脸色大变,整个人下意识的后退了两步,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在颤抖:“汝,汝等可知吾是谁?吾乃上大夫楼昌之仲弟!”
  羽林军军官的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了一丝嘲弄的神情。
  楼盛这才猛然惊醒,对方刚才可是一口叫出了自己的名字,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在这一瞬间,楼盛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两名黑衣人出现在了楼盛的面前,不由分说将楼盛五花大绑,开始搜身。
  楼盛虽然想要挣扎,但是黑衣人显然早有准备,几记老拳就让鼻青脸肿的楼盛安静了下来。
  “撕拉”一声,楼盛内衣中的夹层被撕开,那封由楼昌郑重写就的密信重见天日。
  两名黑衣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的神情。
  后面的羽林军军官似乎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见状开口问道:“找到了?”
  黑衣人答道:“找到了。此信事关重大,还请阁下立刻派人护送吾二人入宫。至于此处,也劳烦阁下处置。”
  羽林军军官点了点头,看着已经被揍成猪头的楼盛一眼:“此人如何发落?”
  黑衣人道:“烦请阁下先将其押回宫城,稍后监察卫自然有人前来交接。”
  被揍得好像一个猪头一样的楼盛这时候才如梦初醒,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的两名黑衣人:“汝是监察卫?这不可能!”
  两名监察卫嘲讽的看了楼盛一眼,朝着楼盛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乱臣贼子,且静候大王处置罢!”
  ……
  一刻钟之后,缪贤拿着这封刚刚从楼盛身上搜来的密信,快步的走进了龙台偏殿,见到了正在伏案工作的赵丹。
  “大王,楼氏一族密谋叛赵之事,已有证据也!”


第231章 赵丹听了想杀人
  “哈?”还没有从眼前奏折之中回过神来的赵丹愣了好几息时间,这才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快,给寡人看看!”
  缪贤恭敬的将信送到了赵丹的手中。
  赵丹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就读了起来。
  看着信上的内容,赵丹脸上的神情渐渐的变得阴冷了下来。
  楼昌在这封密信之中主要写了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关于赵国的“围秦救楚”计划所有的详情,可以说是详细得不能再详细了。
  第二件事情则是告诉楼缓长平关之事随时都有可能泄露,楼昌将会在近段时间内将楼氏一族的精英族人秘密的从赵国转移到秦国,以防万一。
  “砰!”赵丹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脸上的愤怒一望可知。
  “这该死的楼昌,该死的楼氏!”
  虽然说作为一个穿越者,赵丹早就知道这楼氏一族是相当不靠谱的,但是当事情摆在眼前的时候,赵丹同样还是非常的不爽。
  楼氏啊楼氏,作为赵国的公族,不想着怎么去帮助赵国强大起来,却要反咬赵国一口,简直罪大恶极!
  没错,赵丹当然知道楼缓因为秦国相邦位置的缘故对赵国不满,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的赏识和推荐,楼缓能当得上秦国的相邦?做梦去吧!
  让你楼缓去秦国当相邦,不说全心全意为赵国服务吧,起码你也得为了秦赵之间的友好共处做点贡献吧?
  结果你楼缓去了啥也不干,成天鼓动着秦国东进,东进。
  秦国的东边就是赵国好吧!
  这赵武灵王能忍?换哪个赵国君主也忍不了啊。
  在赵丹看来,这楼缓之所以被赵武灵王从秦国相邦的位置赶下来,那压根就是楼缓自作自受!
  而且不仅如此,赵丹还知道在历史上的楼缓不但让楼氏一族暗中扯了赵国不少后腿,更在最后彻底和赵国撕破脸时还狠狠的坑了那位赵孝成王一把,让赵孝成王成了诸国的笑柄。
  也不提历史上了,就现在这个时空,楼氏也没少给赵国和赵丹扯后腿。
  长平关就不说了,要不是赵括这个历史注定的命衰仔如有神助的话,那么说不定长平之战赵国也是要重走一回历史路,高唱一首凉凉了。
  到了现在,楼昌居然还要把围秦救楚这么一个赵国的秘密国策给泄露出去。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秦王稷的能力,要是提前知道了赵国的计划,不搞个圈套往死里坑赵国才怪!
  这就是叛国!
  彻彻底底,再明显也不过的叛国!
  一直以来,赵丹之所以隐忍没有对楼氏一族动手,就是为了要等待这么一个人赃俱获的时刻。
  如今,这个时刻终于到了!
  赵丹想也不想,立刻对着缪贤道:“给寡人传令下去,立刻召集所有大臣,寡人要召开一次大朝议!把所有能够上朝的大臣们统统都给寡人找来,一个都不能少!还有,今日负责执勤的羽林军校尉是谁,马上让他来见寡人!”
  ……
  一个时辰之后,众多赵国大臣齐聚龙台殿之中。
  老实说,绝大部分赵国大臣对于为何突然召开这么一次大朝议,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
  趁着赵丹还没有到场,疑惑的赵国大臣们开始纷纷朝着那些认识的人们打听。
  作为赵国六大臣之中的一位,楼昌当然也已经到场。
  也有人朝着楼昌问道:“大夫可知道大王为何突然召开朝议?”
  楼昌唔了一声,看了一眼大殿之外已经开始西斜的太阳,摇了摇头:“吾亦是不知也。”
  不知为何,当看到这黄昏落日的时候,楼昌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就在众大臣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时候,一阵脚步声突然传来。
  早就已经有了经验的赵国大臣们立刻闭上了嘴巴挺直了身躯,刚刚还好像菜市场一样的龙台正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一袭红色王袍、头戴黑色王冠、脸色极其严肃的赵丹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在接受了众臣子们的礼节之后落座。
  看着面前一个个神情疑惑的大臣,赵丹并没有让大臣们等待太久时间,而是直截了当的开口。
  “今日突召诸卿,实为一国家大事也!”
  话音刚落,赵丹的手突然狠狠的砸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在座的各位之中,出了叛徒!”
  不少大臣们被赵丹这突然拍桌子的动作和怒吼给吓了一大跳,叮叮当当的掉了好几块芴板到地上。
  但是赵丹现在可懒得看这些赵国大臣们的笑话,而是直接看向了一旁的缪贤:“缪卿,汝来说明罢。”
  缪贤会意,立刻来到了大殿中央,先是朝着赵丹一礼,随后娓娓道来。
  “监察卫日前调查发现,长平一战中长平关之战,乃是有人故意为之。若非是有人暗中出卖并刺杀长平关守将,那么长平关本不至于陷落入秦人之手!”
  缪贤此言一出,殿上的众位赵国大臣就是一片哗然。
  要知道长平之战,秦赵双方参与进来的人数超过了一百万,可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旷世大战。
  这样的大战对于胜利者一方的赵国来说,那自然是津津乐道的,甚至还有不少小说家根据此战创作出了许多小说,为赵国和赵丹歌功颂德。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长平大决战的具体情况,赵国几乎是上到六十老人下到三岁小孩都很清楚。
  所有的赵国人都知道,秦国在整个大决战之中距离胜利最近的一刻,无疑就是拿下长平关的那一刻。
  如果长平关没有被拿下的话,那么赵国也不至于到要以魏无忌的一支奇兵才能够逼迫秦国让步的地步。
  但就是这个时候,缪贤竟然说——长平关之战里,赵国出了内奸?!
  再结合到赵丹如今突然召开这么一次大朝议的事实,但凡是脑子活络一些的人都能够立刻将这两件事情联想到一起。
  就连相邦赵胜和司寇赵豹都是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缪贤刻意的停顿了一下,等到诸位大臣们都有了一个心理缓冲之后才继续开口道:“这个叛徒,便是来自楼氏一族的楼兵!”


第232章 楼昌的自我辩解
  缪贤的这句话,犹如一颗巨石投入湖面,瞬间激起了一阵惊呼浪潮。
  等到众人回过神来之后,所有的目光瞬间就聚集在了坐在大殿最前面的楼昌身上。
  都已经点名是楼氏一族的,这不就是指名道姓说的楼昌了吗。
  楼昌的身体也是猛然一震,不可思议的抬起头来,却正好迎上了赵丹的目光。
  不知为何,赵丹的目光明明看上去异常的平静,但是里面似乎蕴含着某种东西,某种让楼昌心惊胆颤的东西。
  一股寒气瞬间从楼昌的头顶蔓延到了脚底。
  紧接着,一个念头不可遏制的在楼昌的脑海之中跳了出来。
  “暴露了?”
  在这一瞬间,楼昌的心急速的跳动了起来,整个人的血液似乎都因此而停止了流动。
  但是楼昌的心中虽然无比的震惊,脸上却是完全不露声色,反而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一丝愕然的神情。
  不得不说这丝愕然的神情表演的非常到位,看上去就好像是刚刚才知道这个消息一样,显得十分的无辜。
  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楼昌起身出列,带着几分“惶恐不安”的表情朝着赵丹行礼:“大王,此事臣也是刚刚得知,此楼兵身为赵国之人竟然背秦,实在是罪不可赦、死有余辜!”
  赵丹眯着眼睛看着面前的楼昌,心中也是冷笑连连。
  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跟寡人在这里演戏呢!
  不过说实话,这楼昌的演技,似乎是真的不错啊……
  楼昌的演技似乎迷惑了不少人,当下便有一名大臣出列奏道:“大王,这楼氏一族家大业大,人口成千上万,且楼大夫平日事务繁忙,疏于监管也是情有可原,还请大王明鉴。”
  赵丹眯着眼睛看了这名在这个时候还敢站出来的赵国大臣一眼,认出这乃是一名楼昌的铁杆小弟。
  毕竟楼昌虽然是赵国六大臣之中排名垫底的,但那也是数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是不折不扣的赵国大人物,有几个铁杆小弟的确一点都不奇怪。
  果然,很快又有几名大臣出列,都是楼昌的铁杆小弟,语言之中也纷纷力挺楼昌。
  如此一来,大殿之中的气氛不免就有了些变化,不少公族派赵国大臣开始蠢蠢欲动。
  毕竟楼昌可是公族派三巨头之一呢。
  不过蠢蠢欲动归蠢蠢欲动,到底动不动可不是这些个小弟们能决定的,还得看大哥的脸色行事。
  大哥是谁?
  当然就是相邦赵胜和赵豹了。
  赵胜和赵豹对视一眼,显然都在探寻着对方的意见。
  赵豹朝着赵胜轻轻的点头。
  赵胜沉吟半晌,同样轻轻的摇了摇头,神情坚决。
  赵豹愣了一下,看上去显然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没有站出来。
  赵胜和赵豹不动,那么众多公族派小弟们自然也就不会轻举妄动。
  另外一边的布衣派大臣们同样也纷纷将目光投到了唯一在场的布衣派巨头虞信的身上。
  然而虞信稳坐如山,根本连一丝动弹的欲望都没有。
  开什么玩笑,这事情不管是不是真的,那都能够让公族派和楼昌一阵手忙脚乱了。
  虞信现在看热闹还来不及,谁会去趟这浑水啊。
  于是布衣派自然也毫无动静。
  赵丹高坐上首,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之所以刻意的停这一下,就是要给楼昌这么一个自辩的机会,顺便看看到底楼昌这个家伙在赵国之中有多少同党,又有多少人有可能跟随楼昌背叛了赵国!
  不动则已,这一次既然下定决心搞掉楼昌,那么自然就要将所有楼昌一党统统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叛国,这是原则问题,绝对不可能姑息。
  无论是谁,只要牵涉到其中,赵丹就要让这个人认识到错字到底怎么写,知道死字怎么写!
  看着站在大殿之中摆出一副惶恐无辜神情的楼昌,以及楼昌身后的小猫三两只,赵丹的心慢慢的落回原地。
  情况总算是没有赵丹所想象的那么坏。
  眼下这个情况,比赵丹所想的要好太多了。
  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大部分的同志都是好的,是进步的,是拥护赵氏王族英明领导的,但是却有那么一小撮人总是喜欢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楼昌和楼氏一族,就是这该死的一小撮人!
  赵丹看了缪贤一眼,示意缪贤继续。
  缪贤会意,继续开口说道:“经监察卫调查,楼兵自从长平之战后便下落不明,想来要么已经随秦军撤退,要么便已经战死。”
  楼昌一听这话,眼睛就是一亮,赶忙说道:“臣领导族人无方,请大王惩罚!”
  说是请大王责罚,实际上却是楼昌在借机给自己开脱。
  在楼昌想来,既然没有抓到楼兵的活口,那么就不可能有证据直接证明楼兵的背叛是受楼昌指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丹如果贸然对楼昌施以重罚,群臣肯定对此有意见。
  如果能够以被略施惩戒而揭过此事,那么楼昌心中可是再欢迎不过了。
  然而下一刻,楼昌的希望就被无情的粉碎了。
  缪贤似笑非笑的看了楼昌一眼,继续说道:“自楼兵一事暴露之后,监察卫便怀疑上了楼氏一族。经过监察卫上下的努力,果然于今晨发现一辆马车秘密自秦国而来,后又在楼大夫归府半个小时之后秘密自后门而出。监察卫所属将此马车在邯郸城外拦下,却发现马车之中的人乃是楼大夫的仲弟楼盛,并且在楼盛的身上发现了一封密信!”
  缪贤说着一挥手,沉声道:“把人带上来!”
  一阵脚步声响起,几名赵国羽林军将被五花大绑并且揍成猪头的楼盛带了上来。
  楼昌见了楼盛之后神情大变,身体开始颤抖起来,几乎不能自持。
  缪贤又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密信,高高举起:“这便是那封从楼盛身上缴获的密信!楼大夫,可需要吾念念这密信上的措辞?”
  楼昌的身体颤抖得更加的厉害了,整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恐惧的神情。
  过了几秒钟后,楼昌终于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朝着赵丹拼命的磕头。
  “大王,臣知错了,求大王饶命,求大王饶命啊!”


第233章 叛国者,死!
  看着在面前磕头如捣蒜、血流满面痛哭流涕的楼昌,赵丹的心中非但没有任何一丝同情,反而还有点想笑。
  现在知道求饶了,早你特么干嘛去了?
  你楼昌出卖赵国和寡人的时候,就应该要想过今天你会有这样的下场!
  楼昌这么一认罪,所有在龙台大殿之中的赵国大臣们完全都呆住了。
  这情节转变的如此突兀,让人有点意想不到啊。
  楼昌是谁?那可是赵国六巨头之一,名副其实的赵国核心领导层啊!
  这样的一个核心人物,竟然在长平之战最关键的时刻背叛了赵国,并且险些将赵国送进了无底深渊?
  这种事情也就是如今当面目睹楼昌认罪了,不然的话就算是小说家去写出来,都会觉得太扯淡了啊。
  但就是这种小说家写出来都觉得扯淡的事情,却偏偏就在赵国众臣的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
  用一个词就能够形容如今在场赵国大臣们的心情,那就是“一脸懵逼”。
  不对,应该是“众脸懵逼”。
  懵逼的不仅仅是赵国的普通大臣们,就连赵胜、赵豹、虞信这样和楼昌同为赵国重臣的大佬们,同样也是无比的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