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起看了司马靳一眼,十分平静地说道:“正是。”
  大帐之中又是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
  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大帐之中的秦国诸将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很显然,白起这是打算把魏韩联军从狭窄无比的太行陉之中放出来,放到南上党盆地里,然后再想办法将这支魏无忌统领的军队给一举歼灭!
  没有给众将任何消化的时间,白起就开始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尉裨将王陵何在?”
  王陵出列:“末将在!”
  白起手指点在地图上南上党盆地的西侧一座名为子山的山峰,目光炯炯直视王陵:“吾与汝八万兵马,汝且率军埋伏于此,待魏无忌大军路过,立刻杀出,直取其中军!”
  王陵大声道:“末将领命!”
  白起又道:“裨将司马靳何在?”
  司马靳立刻出列:“末将在!”
  白起看了一眼司马靳,将手指点在了子山对面另外一座名为公山的山峰上,对着司马靳道:“吾亦与汝八万人,汝且率军埋伏于此,待王陵发令后杀出,共击魏无忌中军!”
  司马靳大声道:“末将领命!”
  白起顿了一顿,眼中闪过一道奇异的光芒,过了好几秒钟之后才道:“校尉王翦何在?”
  一个年轻的身影自众将的最后方越众而出,来到了白起的面前:“王翦在!”
  随着白起这一声令下,众将的目光纷纷落在王翦身上。
  如果说白起之前的两个安排让人毫不意外的话,那么这第三个人选就让人相当的惊讶了。
  王翦这个名字,在场的诸将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
  在屯留城一战中,王翦不但击退了赵军的夜袭,更在其后的攻城行动中身先士卒攻上屯留城头,差一点点就为秦军带回了一场胜利。
  所以在原校尉斯齐被问罪斩首之后,王翦就被提拔为新任校尉,也是如今秦军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校尉之一。
  白起并没有马上发号施令,而是深深的看了王翦一眼,足足好几秒钟之后似乎才下定了决心,缓缓说道:“王翦,吾与汝一万人,汝且率这一万人埋伏于南山之后,待王陵司马靳两军齐出,汝便率汝之兵马杀出,断魏无忌之后路!”
  王翦脸色一阵潮红,看上去颇为激动,显然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任务会落在自己的身上,高声道:“王翦定不辱命!”
  ……
  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从白起口中分派了出去,大帐之中所有的秦军将领都领到了自己的任务。
  足足过了小半刻钟,所有的任务才都分配完毕。
  白起看着帐中诸将,正打算说几句勉励的话语然后散会,突然大帐之外传来一声禀报。
  “大将军,大王使者求见!”


第172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剧本有点不对
  “大王使者?”白起愣了一下,随后看了一眼面前的众将,沉声道:“吾之令,汝等想必皆已知之,且都回去准备,切记不可走露风声!”
  像埋伏这样的事情,最重要的无疑就是保密,如果保密工作做不好让敌人察觉了,这埋伏自然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秦军上千名中高层将官之中只有这么点人被白起召集而来的原因。
  之所以提前这么多天告知这些将官们计划,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秘密将部队调出长平战场,到南上党盆地去。
  要知道如今长平前线的最高点大凉山可是掌握在赵军手里的,秦军的动向原本就很容易被赵军察觉。
  加上这一次白起可是要调动整整十七万部队,规模非常大。
  再考虑到如今的隆冬天气,要是在开战之前才开始调动的话,那么被居高临下的赵军发现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白起才这么早就提前告知部下们这一计划,为的就是让他们趁着这段时间内将部队化整为零,慢慢的将部队在不引起赵军注意的情况下调出去。
  要知道白起手下虽然有六十万军队,但这六十万这里面也不是个个都是很能打的精锐部队,能打的其实就那么二三十万。
  由于议和的缘故,白起已经向北上党盆地派出去将近十万精锐秦军,而如今马上要派出去的这十七万部队,基本上已经是白起手下所有能打的部队了。
  当这十七万部队离营之后,白起的手下虽然仍旧有着二十万以上的兵马,但那基本上就是一些民夫所组成的民兵部队,战斗力非常低下,属于渣渣部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赵军察觉了这一事实并且发动猛攻,白起能不能靠手底仅有的这些渣渣部队守住,那还真不好说。
  一旦秦军长平主战场这边被突破,那么秦军就会立刻兵败如山倒,什么南上党盆地北上党盆地都没有任何用处了。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
  十七万秦军主力必须在赵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悄的离开长平主战场去南上党设伏,然后又要在魏韩联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埋伏成功并取胜,接着还要在取胜之后即使赶回长平主战场。
  这怎么看都是一个非常走钢丝,甚至根本就容不得一丝差错的计划。
  但是白起对于这个计划非常的有信心。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具备白起个人风格的计划。
  白起本人,不就向来以“出奇无穷”而名震天下吗?
  有谁敢在以十五万秦军对二十四万韩魏联军的时候仍然主动发起进攻的?
  白起敢,而且还赢了,这一战的名字叫伊阙之战。
  谁敢在率领八万秦军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楚地,并且直向重兵把守的郢都和鄢都?
  白起敢,而且他一战水淹鄢都,再战攻克郢都,三战而下夷陵,以八万人斩楚国三十万首级,焚烧楚国宗庙与先王陵墓,令楚人胆寒,天下震动。
  谁敢在命令士兵在几日几夜的急行军之后不顾体力已达极限的事实,直接投入对敌人的疯狂进攻?
  白起敢,在这场名为华阳之战的战斗中,白起一战突袭而斩首十万魏军两万赵军,直接打没了魏王圉的所有雄心壮志。
  在历史上,又是谁以绝大的魄力直接在长平围歼了整整四十万赵军的?同样也还是白起。
  这一场场一仗仗,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都会被认为太过冒险。
  但白起偏偏就这么去做了,而且还全部成功了。
  一次两次的成功可能是偶然,但是每一次都成功的话显然就和偶然扯不上关系了。
  所以这一次,白起仍旧采用了一个极为冒险的打法。
  和之前所有的大战一样,白起对于这一次自己的胜利毫不怀疑,并有着绝对信心。
  只需要这些手底的将领好好的执行白起的计划,白起就绝对能够为大秦帝国带来又一次胜利!
  白起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目送着自己的这一干将领离开帅账的。
  然后白起才对着帐外吩咐道:“且令使者进来吧。”
  从语气上来看,白起对于这名所谓的大王使者显然缺乏尊重。
  不过这也很正常,老实说以白起如今的身份地位和在秦国之中的声望,除了秦王稷和未来即将成为秦王的安国君赵柱之外,白起根本不需要尊重任何人。
  这里所说的“任何人”,当然也包括如今的秦国相邦范睢。
  至于即将出现的这种所谓的大王使者,白起基本是每隔几天就要见上一次。
  通常来说,这些使者会在见到白起之后摆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然后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和白起说两句话,然后再拿出秦王稷的信交到白起的手里,接着自觉的离开白起的视线。
  在白起看来,今天这个所谓的大王使者,想来和过去的那些也是差不多的货色。
  但是白起很快就会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今天到来的这个使者,他的地位相当的不一般。
  几个人走入了帅帐之中,出现在了白起的面前。
  “王稽?”白起皱起了眉头,朝着来人道:“汝为何会在此处?”
  今天到来的这名使者名叫王稽,有一个很显赫的身份——秦国河东郡郡守。
  堂堂一个郡守,怎么跑来当使者了?
  王稽哈哈一笑,对着白起道:“武安君,是否对吾之出现颇感意外?”
  白起哼了一声,脸色沉了下来,道:“有事便说!”
  很显然,白起非常不喜欢这个名叫王稽的家伙。
  原因也非常简单,这个王稽乃是当今秦相范睢的恩人。
  而王稽之所以能够当上河东郡郡守,也是因为范睢在当上秦国相邦之后知恩图报的大力保举。
  白起和范睢原本就是政敌,自然不喜这个范睢一派的王稽。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让白起有些惊讶,那就是王稽的身边居然还有两个人,分别是秦军副将王龁和校尉郑安平。
  这两个家伙为何出现在王稽的身边?
  不知为何,白起的心中突然有种不妙的预感。
  下一刻,这种预感得到了证实。
  只见王稽朝天打了个哈哈,然后用一副极为倨傲的神情对着白起道:“武安君,大王有令,命汝即刻交出兵权,回返咸阳!”


第173章 武安君,还不交出兵权?
  “什么?”当听到了王稽的这句话之后,白起的瞳孔就情不自禁的微微一缩,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秦王稷居然在这个时候就要下手夺兵权了吗?
  白起对于兵权被夺是有着心理准备的,毕竟这种遭遇也不是第一次了……
  但是在白起看来,就算是秦王稷要收回兵权,那也应该是在长平之战结束之后。
  眼下在长平之战还没有打完的情况下就要收回兵权,这的确是出乎白起意料之外的事情。
  白起看着王稽,脸上的神情并没有显得慌乱,说话的时候也相当的平静:“汝可有何凭证?”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白起的脸上已经悄然浮起了几丝杀机。
  如果说王稽不能够拿出证明他话语真实性的信物的话,那么白起完全不介意让这位河东郡太守血溅当场。
  王稽似乎对于白起的冷淡态度并在意,听到了白起这句话之后立刻就从怀中拿出一物,得意洋洋的在白起面前晃了一下:“武安君汝且看看,此到底为何物?”
  在王稽手中的乃是一封信。
  一封来自秦王起的谕令。
  王稽朝着身边的郑安平看了一眼,郑安平立刻上前从王稽的手中接过了这封谕令,然后快步来到了白起的面前,将这封谕令放在了白起面前的桌案上。
  白起拿起了谕令展开一看,果然发现上面明确的写着要白起即刻交出兵权回归咸阳,并且在谕令的末尾处还加盖着秦王稷的宝玺。
  这封谕令和之前白起所接过的诸多谕令完全毫无二致,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上面书写着的文字罢了。
  这是一封真的谕令。
  白起缓缓的放下了这封谕令,目光再度抬起,落在了面前王稽的身上。
  很显然,王稽看上去相当的得意。
  白起能够理解王稽的这份得意。
  白起的目光又扫了一眼站在王稽身边的王龁和郑安平。
  这三个人虽然地位不同,官职不同,但是他们都具有一个完全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范睢的人。
  正因为王龁是范睢的人,所以在方才的那一次军事会议之中白起并没有招来王龁。
  到了这个时候,白起不用问也知道,这件事情一定和范睢脱不开关系。
  白起轻轻的出了一口气,继续开口说道:“王稽,汝当知欲要接手兵权,须有兵符在手。汝之兵符何在?”
  是的,想要接掌兵权,光有谕令还不行,还得有兵符。
  有人就要问了,这完整的兵符不是一直都在白起的手里吗?
  其实并不是。
  通常来说,右半边的兵符是保存在国君手里,和左半边的兵符才是常驻在白起这样的前线领兵大将手中。
  在之前的换将过程中,白起带来了秦王棋手中的右半边兵符作为信物替换下了王龁,也因此保有了一段时间的完整兵符。
  但仅仅过了几天之后,来自咸阳的使者就将白起手中的右半边兵符给带回咸阳,重新交还到秦王稷手中。
  所以现在白起的手里只有左半边兵符。
  想要从白起手中接过兵权的话,那么右半边兵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兵符的出现才能真正的代表着秦王稷的意志。
  即便站在白起面前的不是王稽而是其他任何人,那白起也同样是要要求对方出示兵符的。
  王稽闻言忍不住哈哈一笑,说道:“武安君,吾早便知汝必有此一问,汝且看好了。”
  说着王稽从手中拿出来一样事物,此物乃是一青铜老虎,做工精巧无比,但却仅有右半边。
  这便是白起所要求的那枚右半边兵符。
  王稽拿着这右半边兵符走到了白起的面前,对着白起示意了一下。
  白起默不作声的从怀中拿出了自己的左半边兵符。
  啪的一声脆响,两半兵符在空中,合二为一,浑圆一体,天衣无缝。
  王稽哈哈一笑,收回了手,兵符再度一分为二。
  “武安君,汝现在还有何话说?”
  白起沉默了。
  现在白起的心中已经百分之百的肯定,那位正在清河大营之中和赵王丹议和的秦王稷,是真的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夺走自己的兵权了。
  足足过了好几秒钟之后,白起才突然开口说道:“莫非清河之会中议和已成?”
  王稽笑了笑,带着几分自得的神情对着白起说道:“不错,数日前大王已与那赵王丹议和成功,此番便是……”
  就在王稽还想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站在王稽身边的王龁突然一声咳嗽,打断了王稽的话。
  王稽愣了一下,随后才发觉自己似乎因为得意而有些失言了,赶忙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朝着白起道:“武安君,还不将汝之兵符交出?”
  白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挫败的神情。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白起还布下了一个充满了雄心壮志,旨在导演一场惊天大翻盘的计划。
  然而随着王稽拿着兵符和谕令的到来,白起的计划恐怕是要落空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白起显然是非常不甘心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知道自己的意见秦王稷根本听不进去的话,白起早就已经上书秦王稷要求暂缓议和了。
  在白起看来,既然能够打赢的话,那又为什么要议和呢?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秦王稷并不会听从白起的意见。
  虽然说秦王稷此时此刻并不在这座光狼城大营之中,但是白起却仍然十分清楚的明白了秦王稷的想法。
  既然议和已经成功,那么长平方向的战事就已经完全结束了。
  战事结束了的话,那白起这个主将自然也就不需要继续当下去了。
  一想到这里,白起的嘴角忍不住微微扯动了一下,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
  大王呀大王,吾为大秦征战沙场如此多年,却连以主将身份领兵回国都不行吗?大王汝如此着急的和赵国人议和,又可曾知道此刻的长平,其实还远未到失败之时呢?
  白起缓缓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趾高气昂的王稽,然后又将目光缓缓的移到了王龁的身上。
  王龁就站在王稽的身边,此刻这位秦军的副将也同样是一脸平静的看着白起,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白起摇了摇头,十分淡然的开口了。
  “来人,王稽、王龁假传王令,通通拿下!”


第174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机会
  白起此言一出,王稽顿时就是一惊,整个人下意识的往后一退,正好踩在了他身后的郑安平脚上险些摔倒在地,好在另外一边的王龁及时出手扶住了。
  王稽感激的看了王龁一眼,随后转头看向面前的白起,眉毛一阵乱跳,喝道:“白起,吾乃大王使者,汝竟敢扣押大王使者,莫非是想要造反不成?”
  白起哼了一声,看着王稽的眼神之中不免多了几丝不屑。
  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还在这里问这种废话问题。
  没错,白起这就是打算抗命了!
  在白起看来,秦王稷之所以在这个关头撤下自己的主将之位,其可能性无非只有两点。
  第一,秦王稷认为白起这个主将对于如今的长平之战负有明显的责任,所以是时候让白起来背锅了。
  第二,白起不败战神的威名不能够被玷污,此刻换下白起让王龁成为主将,就可以让王龁去背这个黑锅,以保全白起的不败威名。
  鉴于王龁一直以来都是秦王稷和范睢所竭力培养的,希望能够用来取代白起的新一代战神候选者,所以白起觉得王龁来替自己背锅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那么就只有第一种可能,那就是秦王稷和范睢终于抓住了这个机会,要对白起动手了!
  老实说,白起有些时候是真的不太明白秦王稷的选择。
  明明这位大王能够忍魏冉四十年,为何却偏偏就忍不了白起呢?
  要知道白起现在也已经是一名老者了,甚至有可能先秦王稷一步而离开这个世界。
  难道秦王稷就真的不能够给白起一点时间,让白起安度晚年然后死去吗?
  白起虽然的确和魏冉关系甚密,但是白起却从来都对秦国,对秦王稷没有任何二心啊!
  魏冉是白起的大恩人,又是白起的重要盟友,如果在秦王稷铲除魏冉的时候白起站在魏冉这一边,说不定魏冉就有了活命甚至是翻盘的可能。
  可是白起支持魏冉了吗?并没有。
  在秦王稷和范睢发动雷霆夺权行动的时候,白起什么都没做,没有给魏冉任何支持,而是保持了中立,眼睁睁的看着魏冉和四贵一系被秦王稷和范睢赶尽杀绝。
  在魏冉被毒死,四贵一系被清除殆尽之后,白起本以为自己的中立能够换来秦王稷的信任,但事实证明白起还是太天真了。
  失去了魏冉这个盟友的白起并没有等来任何的信任,所等来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打压。
  在秦王稷和范睢的竭力打压下,白起甚至都不能够回到自己的封地,也不可能够和外界、和老部下们有任何的接触,过上了看似自由但实际上却相当于被软禁的生活。
  对于这一切,白起也并没有太大的怨言。
  因为秦王稷和范睢仍然给了白起领兵的机会。
  虽然这是这样的机会往往是在那些妄想取代白起的家伙们碰得头破血流,浪费了许多秦军将士生命之后才会降临到白起身上的,但是白起仍旧非常珍惜。
  虽然远交近攻这个策略是范睢提出来的,但可笑的是在远交近攻的第一次大战——伐韩夺上党的战争之中,几乎所有的重要目标都是白起攻下的。
  当攻克了野王城之后,领命回转秦国的白起其实心中并不慌张,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表现的机会。
  但是当这一次长平之战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当白起发现王稽带着王龁和郑安平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白起就知道自己再也没有任何退路了。
  如果真的按照王稽所带来的命令交出兵权然后返回咸阳,那么白起非常肯定,等着自己的绝对只有死路一条。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失败,但是白起不行。
  别人的失败或许还会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但是白起败了,就是死。
  虽然白起并不是一名政客,也缺少对于这些政治上尔虞我诈的判断力,但是这一点白起还是看的非常清楚的。
  白起不想死,更不想背负着失败者的骂名死去。
  想要活下去,那么白起就必须胜利。
  只要白起还在不停地胜利,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夺取白起的性命,就算是秦王稷和范睢也不行。
  所以白起必须要争。
  他争的不是兵权,而是一个自己活命的机会。
  白起不想造反,他只想活下去。
  活下去的机会,就要从拿下王稽和王龁开始。
  对于王稽的问题,白起并没有回答。
  白起甚至都懒得回答。
  只要把这三个人都拿下并且囚禁起来,再加上一些小小的计策和手段,白起就能够为自己争取到几天的时间。
  这几天的时间足够白起去击败来自南方的魏无忌了。
  白起现在急需胜利,而击败魏无忌便是这样一场能够让白起从鬼门关之中重新回到阳间的胜利!
  白起冷笑着坐在帅帐之中的主位,看着惊慌失措的王稽,等待着帅帐周围听到自己呼唤的亲卫冲进来擒住这三个家伙。
  白起的亲卫,那可都是从数十万秦军之中精挑细选,以一当百的精锐之士。
  即便王龁是秦军之中有名的猛将,但是对付王龁这样的猛将,也只需要五个亲卫就够了。
  而在帅帐之外,可是有着整整五十名亲卫日夜待命!
  白起心里想着,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王龁的身上。
  刚刚到来的夺权三人组之中,最为趾高气昂的王稽如今已经被吓成了一只乌龟,而另外一名郑安平也是满脸的慌乱,只有王龁的脸上还保持着镇定。
  老实说,王龁似乎有些太过镇定了,镇定到白起都忍不住有些疑惑起来。
  难道王龁就不害怕白起的亲卫们吗?
  王龁可是亲眼见过白起亲卫们的武艺,应该是知道这些亲卫们有多难缠的。
  但很快白起就知道王龁为何而镇定了。
  因为就在白起看向王龁的时候,王龁也看向了白起,并且以那副十分镇定的神情开口了。
  “武安君不必呼喊,汝之亲卫,皆已被吾命人缴械。”
  ……
  白起的笑容突然僵住了。
  白起突然发现,从自己出声呼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息的时间,却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名亲卫出现在帅帐之中。
  难道王龁说的是真的?


第175章 最后的挣扎
  大帐之中的空气好像突然间就凝固了,所有人都保持着原先的动作,或坐或立宛如一尊尊塑像,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又过了几息时间,大帐之中仍然无比的平静,没有任何一名白起的亲卫出现在这座大帐里。
  白起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已经过了这么久,却仍然没有任何一名亲卫出现,这已经足够说明王龁的话是真的。
  白起的目光再一次的落在了王龁的身上。
  老实说,虽然一直以来白起都知道范睢和秦王稷想要把王龁打造成下一代秦国战神,但白起对此向来都是嗤之以鼻的。
  在白起看来,王龁此人勇猛有余沉稳不足,根本不可能成为下一个像白起这样的秦国战神。
  以正合,以奇胜,短短六个字便是白起一直以来无敌于天下的法宝,但是放眼天下又能够有谁能做到?
  白起就是白起,是不一样的烟火,是任何人都无法复制的战神!
  就凭王龁?不可能。
  但白起完全没有想到,正是这个被白起一直以来看不起的王龁,让白起的续命计划彻底落空。
  白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沉声问道:“吾之亲卫对吾乃是忠心耿耿,为何能够被汝如此不发一声的缴械?”
  这是白起想不通的地方。
  照理来说,就算是王龁能够调动部队,那么白起帐外的五十名亲卫也不可能在一瞬间就被全部制服。
  只要发生哪怕是一小场打斗,大帐之中的白起都能够得到消息。
  但眼下的情况却是王龁在白起完全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控制住了白起的五十名亲卫。
  白起第一次发现自己似乎小看了这名副将。
  王和刚毅的脸庞微微一动,说道:“武安君,这帐外之兵确是汝之亲卫,但也请武安君莫要忘了,他们亦是老秦人!老秦人,自当唯王命是从。”
  白起终于明白了过来。
  王龁并没有用任何的心机手段或者阴谋诡计,他只是走到了这些白起亲卫的面前,出示了来自秦王起的兵符,这些亲卫们就乖乖的放下武器,选择了听从王龁的命令。
  没错,虽然说这些亲卫们几乎全都是来自于白起的封地,更有不少人曾经跟着白起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本该对白起忠心不二,誓死效忠。
  但首先,他们都是老秦人。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这是老秦人的歌谣,也是老秦人的精神。
  为国而战!
  对于这些真正的老秦人来说,在他们的心中至高无上的并不是自己的主君白起,而是这个国家的真正统治者——秦王稷。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念头早已深入人心,在秦国的这片大地上周朝的旧制度早就已经被摧毁,所有人效忠的对象已经从原先的主君变成了如今的国君。
  秦王稷的命令,才是所有老秦人心中至高无上的最高命令!
  白起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心中突然变得一片平静。
  是的,如果连身为武安君的自己都无法违抗秦王稷的命令,那么又怎么能够要求自己的亲卫们以牺牲性命为代价来违背秦王稷的命令呢?
  白起明白,自己输得不冤。
  但是白起仍然想要做最后一次尝试。
  白起的目光盯着王龁,缓缓说道:“王龁,汝可知大王与那赵王丹之议和内容?”
  王龁摇头。
  白起道:“吾亦不知。但若吾之猜想不错,大王定然已将上党郡割于赵国,以求赵魏韩之和。王稽!吾之所言,是也不是!”
  站在王龁身后的王稽显然被白起突然的这一声暴喝给吓了一大跳,过了好几息时间才回过神来,怒道:“武安君,汝如今已经无人可用,还敢如此猖狂?来人,给吾将……”
  王稽的话突然被一只极其有力的大手给打断了。
  确切的说是给捏断了。
  王龁右手捏着王稽的喉咙,将王稽好像一只小鸡一样提了起来,话语之中带着寒意:“果真如此?”
  被王龁用手掌捏住喉咙的王稽艰难的点了点头,道:“的、的确如、如此,将军,放、放手……”
  一旁的郑安平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不知道为何面前的这两位大佬突然之间就内讧起来了。
  王龁哼了一声,将王稽扔到了地上,然后转头看向了白起。
  白起看着面前的场景,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隐秘的笑意,继续道:“王龁,汝亦曾为主将,当知晓五年来才为此上党之地老秦人付出了何等伤亡,难道汝就愿意这样坐视着这些老秦人的尸骨白白葬送于此不成?”
  王龁的瞳孔微微一凝,缓缓说道:“不知武安君此言何意?”
  白起伸出了手,敲了敲面前桌案之上的这幅地图,说道:“吾方才已然召集众将,将命十七万军队南下,欲数日之后于南上党盆地中歼灭魏无忌所部。若此事可成,则上党之优势便重回大秦之手,非但不必割地求和于赵,更可乘势直捣邯郸,晋阳!”
  白起目光之中第一次出现了热切之意,看着王龁说道:“王龁,今诸事齐备,汝只需配合于吾,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