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靳黈露出了吃惊的表情,说话的时候语气也带上了几分惊讶:“将军欲出城决战?”
司马梗哼了一下,看上去对于靳黈的吃惊有些不爽:“这是自然。”
靳黈摇了摇头,道:“传言信陵君熟读兵书,得兵家鬼谷子一脉真传,若出城决战,恐难以胜之。”
司马梗目光凌厉的看了靳黈一眼:“将军莫非以为吾不如那魏无忌?”
靳黈轻轻摇了摇头:“并无此意。”
司马梗道:“既如此,则明日将军且率军至河水以南,于吾并肩作战便是。”
靳黈应了一声,但是仍然有些不放心,然而看着司马梗信心满满的模样,却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沉默的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明日吾领军前来便是。”
靳黈站了起来,慢慢的走出了大厅之外。
司马梗静静的坐在哪里,一动不动的盯着靳黈的背影,目送着靳黈慢慢的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
司马梗并没有看到的是,当靳黈走出大厅的一瞬间,这名韩国上将军嘴角微微一扯,露出了一丝几不可查的笑容。
片刻之后,一名身材高大相貌威猛、颌下留着齐胸长须的秦军将领走了出来,来到了司马梗的身边。
这名和司马梗年纪相差无几的秦军将领叫做蒙骜,乃是司马靳的副手,也算是司马靳的老搭档了。
“将军,靳黈已出城。”
司马梗微微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蒙骜顿了一顿,有些不放心地说道:“将军明日真要出城与那魏无忌一战?”
司马梗看了一眼蒙骜,笑道:“怎地,汝亦以为吾乃急功冒进之徒不成?”
蒙骜摇了摇头,道:“骜并无此意,但魏无忌麾下拥兵十万,野王城之中不过五万兵马,实乃敌众我寡也。且靳黈之流亦不可轻信,此战胜负难定,不如固守城池方为上策。”
司马梗哈哈一笑,站起来走到蒙骜面前,重重的拍了拍蒙骜的肩膀:“骜兄多虑也,待明日一战,骜兄且随我大败魏无忌便是!”
蒙骜有些疑惑的看了司马梗一眼,显然不知道自家的这个老上司到底哪里来的自信,但最后还是识趣的道:“既如此,那骜便先巡营去矣。”
司马梗笑道:“去罢。”
等到蒙骜也离去之后,大厅之中又只剩下司马梗一人。
直到这个时候,司马梗脸上的笑容才渐渐的消失了。
他离开了大厅,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之中,点亮了灯火,又吩咐门口的亲卫们小心守卫。
在这一切都做完之后,司马梗回到了房间中的桌案前,从怀中小心的拿出了一封密信,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这封密信其实已经不是司马梗第一次阅读了。
但是不知为何,司马梗此时此刻还是忍不住将这封密信拿出来,仔细的又一次阅读了一遍。
良久过后,司马梗长出了一口气,将这封密信投入了面前的油灯之中。
密信很快在火焰之中被烧成灰烬,在跃动的火光之中闪露出密信的一角,上面隐约可见一个用魏国文字签上去的名字。
“钟成。”
第149章 初遇
公元前260年12月26日,晨。
这一天清晨,野王城中的秦军士兵们和往常一样早早的集合了起来。
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每一名秦军士兵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激动和期盼的神情,就连行走之时的速度似乎也要比平时快上几分,将军和军官们的嗓门一个个更是比平时要大上好几分,喝令时候的那挥手动作都颇有虎虎生风之感。
每一个人都很激动,每一个人都很兴奋。
之所以如此,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战争就要来了。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样东西能够得到老秦人的衷心喜欢,那就绝对是战争。
自从商鞅变法,确立军功爵位制以来,经过四世秦王的励精图治,如今的老秦人可说一个个都是“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一个个都是不折不扣的战争狂魔。
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存在的。
想要豪华大宅?请去战场,用敌人的头颅来换。
想要广阔土地?请去战场,用敌人的头颅来换。
想要加官晋爵?请去战场,用敌人的头颅来换。
在这个时代,想要为自己和家人搏一搏富贵,不需要你去找什么关系,也不需要你多么胸有韬略,只需要你手中有武器,能杀人的武器就行。
商鞅当年可是明确规定过“战斩一首即为公士,享岁俸五十石,宅一处,蓄隶一人。”
对,你没有看错,不要九九八,也不要六六六,一颗敌人的脑袋就能让你成为军功爵二十级之中的最低一级爵位“公士”,然后还有岁俸、宅邸和奴隶。
什么你说这点不够?来来来,咱们下面还有。
“战斩敌首二,可为上造之爵,得两宅地,三头牛,蓄隶两人。”
这是第二级“上造”的好处。
好,继续杀,再杀几个头,又能到第三级“簪袅”。
到了簪袅这一级,田宅奴隶增加就不说了,还能够“以组带马”,在马上系个丝带,显示老子是有身份的人了,你们什么公士啊上造啊,那都是没有滴。
接下来又到第四级别“不更”。到了不更这一级别,上面的待遇统统都有而且还要增加,然后呢这个不更还可以“免充更卒”,不用像上面三级那样去轮流服役啦。
……
简单的说,这个军功爵制度就相当于一个VIP制度,什么公士上造这些就是VIP1级,VIP2级……直到VIP20级的列侯。
想要白手起家封候拜将?少年,咱们的商君已经为你指好路了,去战场上砍下那些该死的、敢和我们大秦帝国作对的敌人头颅,然后再拿着他们的脑袋回来领取你的VIP称号吧!
充钱,哦不……充人头,你就会变得更强!
以前在你面前趾高气扬的邻居,现在见了你都要恭恭敬敬的行礼。以前村里面那些屁股大好生养但却对你不屑一顾的女孩,现在见了你那都是媚眼连连,脸泛春光。
有了军功,你就能够拥有一切!
所以当敌人到来的消息传来之时,不仅仅是司马梗这个主将很激动,事实上整个野王城之中的秦军将士们都要沸腾了。
苍天啊,大地啊,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一波敌人哪。
就是在这样高涨的热情之中,秦军将士们一个个井然有序的完成了集结,然后再浩浩荡荡的开出了野王城外,在野王城外的平原上摆开了阵势,准备迎战魏无忌所率领的十万大军。
而就在司马梗率领着秦军士兵们开出野王城外的同时,从野王城外的南边同样也开来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在这支大军的最前方,一面颜色极其鲜艳的绿色大旗迎风招展,上书一个大大的“韩”字,正是靳黈所率领的五万韩军到了。
也不仅仅是旗帜,韩国士兵们的士兵盔甲绶带和内衬之中也同样可以见到红色和绿色这两种颜色,红色代表着三晋对晋国的传承,绿色则是韩国人自己推演出来、或者说是被五行家们忽悠出来的所谓“木德”。
很快的,秦军和韩军就合兵一处,组成一支整整十万人的大军,缓缓列阵等待。
秦韩联军并没有等待太久时间。
大约一刻钟之后,联军脚下的大地突然传来了隐隐约约的震动。
随着这股震动的出现,远方的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黑压压的人潮。
一名又一名的魏国骑兵自地平线之下跃出,中间还掺杂着数量不多的战车,数千匹骏马同时奔腾,马蹄卷起无数烟尘滚滚而来,充斥着每一个人的视线。
在最中央的一辆战车之上,一面颜色鲜红如血的旗帜烈烈飞扬,上书一个大大的“魏”字。
当最前方的骑兵和兵车部队都出现之后,魏国大军的步兵主力也随之登场。
这些魏军士兵们一个个身上都穿着黑色的外甲和红色的内衬,黑红相间的颜色乍一看倒和秦军衣甲的式样颇为相似,但是魏军士兵们头上所带的皮盔却清楚的说明了两者之间的不同。
魏国大军犹如一道汹涌而来,无边无际的黑色潮水,缓缓的朝着秦韩联军涌来。
即便知道敌人还有很远一段距离,但是秦韩联军之中的不少士兵们还是忍不住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睛紧紧的盯着面前的敌人。
由于并没有得到命令,所以秦韩联军也没有选择马上出击。
联军的主将司马梗双眼盯着那面飘扬着的魏国军旗,虽然距离尚远,但是司马梗的心中非常的清楚,魏军的主将魏无忌一定就在那面军旗之后。
司马梗的脸上缓缓浮现出了一丝冷笑。
“信陵君?吾今日便要让天下人得知,吾大秦雄师,无人可当!”
司马梗十分耐心的等待着魏国军队的到来,他并不着急,因为如今魏军还没有开始进入到秦韩联军的攻击范围。
正所谓望山跑死马,因此虽然魏国大军早就出现,但是足足过了差不多两刻钟之后,这支大军才缓缓的来到了秦韩联军的面前。
就在魏国大军刚刚停下来,准备摆开阵势的瞬间,司马梗突然开口了。
“挥旗,擂鼓进军!”
第150章 魏武卒
这个进攻时机,可是一开始司马梗就已经想好了的。
司马梗就是想要趁着魏军立足未稳的时候打一个短短的时间差,率先发动进攻,从而利用这点时间来取得一定的优势。
别小看这么一点小小的优势和先手权,对于这样的一场大战来说,任何一次小小的变化都很有可能导致最终战局结果的不同。
司马梗命令一下,他身边的掌旗官立刻就挥动起了大旗。
“通,通,通!”在力士们的奋力敲击之下,隆隆的战鼓声随之响起,犹如自天外而来的怒雷,重重的敲击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在这片隆隆的战鼓声之中,秦军率先发起了第一波进攻。
一百五十辆兵车自秦军的最前方突出,五百名骑兵和整整八千名秦军士兵紧随其后,排成一个极其整齐的攻击阵型,朝着魏军的右翼而去。
这个先锋阵型的最中央并不是像之前所配置的那般以一个秦军校尉来指挥,而是直接由秦军的副将蒙骜亲自指挥。
很显然,司马梗这一次并不打算有任何的试探,上来就要和魏无忌玩真的。
由于这一次是秦韩联军共同作战,所以秦军并不是正面和魏军相对,而是和韩军形成了一个左右夹攻的态势。
通常来说,侧翼都是比较薄弱而且很容易被突破的位置。
当然了,司马梗非常清楚的知道,以魏无忌的名声和能力应该是能够察觉到自己的意图,并且能够非常及时的做出应对的。
司马梗所想的一点错都没有。
就在秦军先锋集团冲出去的瞬间,魏军的阵地上同样响起了隆隆的鼓声,那面在司马梗眼中显得颇为刺眼的红色魏字旗也开始有规律的挥动了起来。
魏军的阵型开始了变动。三个魏军先锋军团整齐的从魏军的本阵之中涌了出来,一个在前两个在后,形成了“品”字形,毫不示弱的朝着蒙骜所率领的秦军先锋迎了上来。
每一个魏军先锋军团之中都是五十辆战车冲前,旁边辅以三百名骑兵,骑士们之后是整整四千名步兵。
这四千名魏军步兵并不是依照大雁阵或者方形阵这样前进,而是排成了前后左右四个单独的千人方形阵,以一个菱形的模样前进,四个方形阵各构成菱形的一个角,菱形的中部则放空。
这便是原创于魏国的“魏舒阵”,平时行军之时魏军便是以此阵型一路前进,虽然看上去样式古怪,但是在迎敌之时却能够极为迅速的展开阵型开始作战,正好应了眼下的情况。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可以发现第一个魏军先锋军团的最前方那个千人方阵,和其他的三个方阵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这方阵之中的魏军士兵每一个人身上都穿着铁制重甲,头戴珵亮铁盔,双手中拿着的是十二石的魏国劲弩,背后的箭囊里放着整整五十支弩矢,除此外还背负着一根长戈,腰间挂着一把长剑,一个个眼神凶悍神情冷厉,脸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机但却又无比冷静,望之便知是一支精锐之师。
这便是曾经由大军事家吴起一手创建并且训练出来的,让战国初年的魏国曾经赖以称霸天下的精锐部队——魏武卒!
魏武卒,战国四大王牌部队之一,也是四大部队中唯一的重甲步兵部队。
这支魏武卒在创立初期,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尤其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更是如此。
吴起率领着这五万魏武卒,大大小小历经了六十四场战役而不败,成功的夺取了秦国河西的六百里地,将秦国的疆域压缩到了整个战国时代的最低点。
在著名的秦魏阴晋之战中,吴起率领着五万魏武卒、五百辆战车和三千骑兵大破秦国五十万举国之师,令天下为之震动,也是战国时代最为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之战。
正是在霸主魏国数十年如一日的强大压力下,面临亡国危机的秦孝公不得不孤注一掷起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才终于从那个被压在关中喘不过气来的小弱鸡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的战国第一强国。
如果不是英明神武的魏文侯魏斯去世过早,继任的魏武侯又听信谗言赶走了吴起,那么秦国甚至都撑不到商鞅变法的时候,就应该要被吴起率领着这支魏武卒踏平关中,将秦国彻底灭亡。
在吴起离开之后,魏武卒也仍旧长时间的活跃在战国初年的舞台之上。
公元前350年,魏国大将庞涓在著名的“围魏救赵”一战中便是先率魏武卒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然后才挥师南下和齐军决战,并在接下来的桂陵之战中败于田忌和孙膑这对黄金搭档之手。
也正是从桂陵之战开始,魏武卒和魏国一起走向了衰落。
九年后的马陵之战,庞涓所率领的魏军又一次在田忌和孙膑手中吃到了一场超级大败,庞涓战死,魏武卒主力一战损失殆尽,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到五万人的规模。
但即便如此,每一代的魏国君主仍然竭尽全力的想要重建魏武卒,因为那象征着魏国曾经的辉煌和天下无敌的荣光。
然而当时间来到公元前294年,魏国历经数十年时间好不容易再度培养出来的两万魏武卒又在伊阙之战中和主将公孙喜一起尽没于白起之手,魏武卒由此再度式微,几近消亡。
到了今天,曾经名震天下的那支无敌之师,已经仅仅只有这一千人的规模了。
但即便如此,这一千名魏武卒士兵还是在今天的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大战中,被魏军主帅魏无忌派到了最前方,成为了十万魏军的先锋。
魏无忌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们是魏武卒。
是曾经北吞中山,西拒秦戎,东打齐夷,南抗楚蛮,奠定了魏国霸业的魏武卒!
在整整一百年后的现在,那支天下无敌的魏武卒,又一次宛如宿命般的遇上了秦国人。
这一次,他们还能够像一百年那样取得一场让天下震动的胜利吗?
在如雷的蹄声和漫天的烟尘之中,两支军队的前锋骑兵开始了接触。
第151章 激烈的战斗
几乎是在进入射程的第一时间,两边的骑兵就开始了射击。
秦国方面是五百名骑兵加上一百五十辆战车,而魏国方面则是一百五十辆战车加上九百名骑兵。
从人数上来看,魏国骑兵和车兵无疑占据了优势,但等到实际打起来的时候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双方飞矢如蝗,在半空中密集无比的来回射击,然而在一轮箭雨过后,至少有上百名魏军骑兵和车兵中箭倒地,反之秦军这边中箭倒地的骑兵和车兵却明显少了很多。
在魏军的中军本阵之中,主帅魏无忌见状脸色微微一沉,用鼻孔狠狠的哼了一声:“胡骑!”
没错,虽然说在秦国的战车之上很明显是那些身材高大的老秦人车兵,但是跟在车兵身边的那些秦国骑兵却一个个身材颇为矮小,圆平脸长高鼻,头戴宽沿折帽,身着左衽交领袄,下穿紧身皮裤和长筒靴,明显并不是秦国人,而是来自于秦国北方的义渠和林胡部落。
义渠和林胡,都属于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学的就是林胡和楼烦,因此说这些秦国骑兵是胡骑,还真就一点错都没有。
很显然,像义渠人和林胡人这种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来说,无论是骑术还是射术都要远远的超出魏国的骑兵好几条街。
只见这些胡骑左手持缰右手握着短弩,一边在马背上作出各种躲闪动作,一边轻松无比的将手中的短弩击发,十箭里往往能够命中五六箭,命中率奇高无比。
好在这些胡骑短时间内只能发出一轮齐射,否则的话要是像步兵那样能够发出几轮齐射,那魏军的骑兵怕是要被直接碾碎了。
就在双方骑兵激烈交火的时候,车兵们也没有闲着。
在双方战车之上的车左纷纷弯弓搭箭,朝着对方战车的驭手射去。
然而驭手都是身着重甲,寻常箭矢根本无法穿透,再加上诸多车右纷纷举盾相护,于是双方车兵的这一轮齐射看似热闹,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造成什么战损。
哦,如果要把那几辆因为道路过于颠簸而把车轮跑飞出去然后直接翻车的战车算上的话,这一轮车兵冲锋下来造成的战损倒是能够勉强超过个位数……
随着战国时代的不断推移,原本举足轻重,甚至能够代表着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车兵,基本上已经完全边缘化了。
在热热闹闹的射了一轮之后,双方的战车开始有意识的放慢了速度,等待着身后的步兵大队跟上。
密集的脚步声开始响起,双方的步兵犹如两道迎面而至的汹涌潮水,距离开始变得越来越近了。
一千步,八百步,五百步……
就在这个时候,冲在魏军最前方的那个魏武卒方阵,突然间就停了下来。
魏武卒的减速出人意料的快,不过短短的几秒钟时间,整个千人魏武卒方阵就已经完全停止了下来。
几乎是在停止下来的瞬间,魏武卒们的前三排就整齐无比的举起了手中的劲弩,瞄准了面前的秦军。
魏武卒们手中的劲弩,是十二石弩,属于天下闻名的强弩之一。
“射!”一名五百主声嘶力竭的大喊着。
“嗖嗖嗖!”三百名魏武卒整齐无比的射出了手中的劲弩。
就在魏武卒们射出手中弩矢的瞬间,对面的秦军弓弩手们才刚刚排开了阵型。
当秦军弩手才刚刚完成瞄准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弩矢已经从天而降,将最前方的数排秦军弓弩手给吞没。
一片惨叫声从秦军的阵地之中响起,几十上百名秦军的弓弩手当场倒下,不少人在地上翻滚痛呼。
在发射完这一轮弩矢后,最前方的三排魏武卒没有任何迟疑的丢下了手中的弩,然后从后背拔出了长矛,疾步朝着面前的秦军冲了过去。
就在这三排魏武卒离开之后不过短短数秒钟,又是三排魏武卒继续接上,在同样的位置,依照同样的号令,发出了近乎同样的一波远程弩矢攻击。
迈步,瞄准,发射,弃弩,拔矛,冲锋。
流畅而整齐,百人如一人。
短短两分钟之内,整整十二排魏武卒就全部完成了发射,将一千支弩矢全数倾泻在了秦军的阵型之中。
而另外一边的秦军却是一步慢步步慢,在这场远程火力的较量下彻底的落了下风。
虽然秦国在对魏韩的征战之中获得了两国的许多技术和工匠,论起弩的性能来说秦弩并不逊色于魏弩甚至可能还稍微超出一些,但是这些秦军的普通士兵比起魏武卒来说,还是差得太多了!
这一幕落在了秦军主帅司马梗的眼中,登时就让司马梗眉头大皱,狠狠的哼了一声:“魏武卒?想不到如今魏国竟还有魏武卒之存在!”
但是很快的,司马梗的眉头就再一次的松开了,因为司马梗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魏武卒虽强,但是看起来魏无忌的手上,似乎也就只有这么一千名魏武卒而已。
一万名魏武卒和一千名魏武卒,这其中的差别可真的不止十倍。
更何况魏武卒再强,也还不是在秦军手中吃过大败仗?
短短片刻时间,司马梗那因为魏武卒的出现而提起来的心又放回了肚子里。
在一番远射之后,激烈的白刃战终于展开了,双方的士兵犹如两股潮水般重重的拍在了一起,溅起了无数血色浪花。
战斗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达到了最高潮。
站在最前方的士兵们几乎是成排成排的倒下,然后他们后方的战友又立刻冲上来,紧接着又是一场残酷的厮杀,然后再倒下,然后再继续有人填补上来。
这个激烈无比的战场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无数来自双方的士兵的性命源源不断的填了进去并被飞速的消耗,看上去似乎永远都不会挺直。
司马梗舔了舔嘴唇,目光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
老实说,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出乎司马梗的意料之外,甚至可以说司马梗就是故意想要制造出这种情况的。
当前线的双方陷入如此激烈的苦战之时,魏无忌大部分的注意力都一定会放在战场上。
这就会给司马梗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将会让司马梗彻底的击败魏无忌,夺得这场大战的胜利!
司马梗唤来了传令官,说道:“且去命人击鼓,五声。”
第152章 目标——秦军!
司马梗之所以如此信心满满,他的信心到底来自于哪里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司马梗的信息便来自于他昨天晚上刚刚看过,并且亲手烧掉的那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是从大梁城之中传过来的。
确切的说,是从大梁城之中正在劝说魏王圉对赵国作战的秦国使节,专门派人快马送来的一封密信。
虽然说信是使节派人送来的,但是这封信却并不是使节写的。
写这封信的人名字叫做钟成。
便是此时此刻,正在魏无忌麾下作为先锋大将的钟成。
钟成送来的信上说明的意思非常简单而明确,那就是这支魏国大军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魏无忌作为主帅的。
虽然说魏无忌在掌权的时候已经清除掉了一批晋鄙的部下,但是仍然有不少忠于晋鄙的人正在暗中等待着机会,想要给魏无忌反戈一击。
当秦军和魏军在野王城外展开决战之时,便是钟成这晋鄙一派之人对魏无忌反戈一击的最佳时刻。
这就是司马梗之所以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击败魏无忌的原因所在了。
如果是钟成单独派人送信来,那么司马梗可能还会有所疑虑,但是这封信可是大梁城之中的秦国使节派人送来的,又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内贼永远都是比外敌要更加难以防范的。
而内贼一旦做起乱来,往往伤害也比来自外部的敌人要更加的大,更加的深刻,更加的猝不及防,也更加的容易成功。
而钟成和司马梗所约定的暗号便是五声鼓声。
一旦五声鼓声响起的时候,潜伏在魏国阵地之中的晋鄙一派之人便会开始掀起乱潮,让魏军不战自乱,从而使得秦军能够趁势击败魏军,并且获得最终的胜利。
而就在刚才,司马梗刚刚让人下达了奏响五声五声的命令。
“通,通,通,通,通!”
五声连续而富有节奏的鼓声,在秦军力士们的奋力锤击下,很快就响彻了整个战场。
司马梗看着面前的魏军本阵,满怀期待的等待自己脑海中早已经盼望的那一幕的到来。
司马梗其实并不需要一场能够让魏军直接溃散的那种超级大混乱。
只要那些忠于晋鄙之人能够在魏军的本阵之中掀起一阵不算太小的混乱,让魏军稍微乱一下阵脚,那么司马梗就有信心能够从正面彻底的击溃这支魏军。
司马梗觉得,既然钟成是曾经晋鄙麾下的心腹将军,那么掀起这样一场混乱的能力应该还是有的。
是的,一场不大不小的混乱就行。
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梗身边的一名幕僚开口道:“将军,韩军为何仍未有反应?”
司马梗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看向了不远处的南方。
在那里,五万韩军早已经整队列阵完毕,却并没有出击魏军的迹象。
他们到现在甚至都没有加入战场。
司马梗的神情立刻变得难看了下来:“这个靳黈竟然如此拖拉!来人,速去韩军阵中,命靳黈速速出兵助战!”
司马梗很恼火。
在这个时候,胜利对于司马梗来说基本已经是近在眼前了。
只要钟成等人如约制造出一场混乱的话,那么秦韩联军并力向前,就一定能够送给魏军一场大败,说不定还有希望全歼对方。
但就在这个时候,靳黈竟然在那里隔岸观火,有种坐视秦军和魏军拼个你死我活之后再进场的味道。
开什么玩笑,靳黈还真以为他所在的韩国和秦国是盟友之间的关系不成?
要知道,此时此刻的韩国对于秦国来说,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弟。
大哥有令,小弟竟敢拖拖拉拉的,你靳黈是不是活腻了?
司马梗下定了决心,等到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司马梗就会要求韩王然将靳黈这个韩军主将给撤换掉,换另外一个肯配合的韩军将领过来。
不过司马梗觉得靳黈就算敢拖延时间,那也绝对不可能拖延太久,除非靳黈真的希望看到韩国迎来秦国大军的报复。
如今的韩国,可以说已经是史上最弱的韩国了,只需要一只五到六万人的秦国大军,就已经足够将这个韩国踏为平地。
靳黈最多动动小心思,但却绝对不可能不配合。
过了好一会之后,司马梗所派出来的使者就快马赶到了韩国军中,对着靳黈提出了要立刻出兵的要求。
今天的靳黈全副戎装的坐在一辆兵车之上,注视着面前的秦国使者十分平静地说道:“司马将军欲要命吾出兵?”
秦国使者十分傲慢的点了点头:“不错,请将军切勿拖延,速速出兵,否则的话……”
这名秦国使者的话并没有说完,因为就在这个时候,靳黈已经开口了。
“杀。”
靳黈的话非常的平静,但是又非常坚定。
就在靳黈话音落下的瞬间,几十名韩国亲卫一拥而上将这名秦国使者以及使者身后的随从们瞬间乱刀砍翻。
靳黈面无表情的看着地上滚动的几颗人头,唤来了传令官,发出了今天战争中的第一道命令。
“命全军出击,目标——秦军!”
靳黈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神情十分的严肃,他的语气非常的认真。
很显然,这位五万韩军的主帅并不是在开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