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括脸色一变,立刻举剑格挡。
  双方连过几招,一阵金铁交鸣的响声过后,赵括只感觉一股大力自对方的剑上传来,身不由己的连退了几步。
  好不容易稳住身形的赵括心中吃惊:“此为何人,竟有如此武力!”
  虽然说在带兵方面赵括是个菜鸟,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赵括在兵器搏杀一道上也是初哥。
  事实上赵括的武力值是相当高的,这主要是归功于邯郸城、或者说是赵国的游侠风气。
  赵括五岁开始习武,八岁开始学骑术,十六岁开始在参与邯郸城之中的游侠斗殴,十七岁就杀过人,到现在为止死在赵括手下的游侠也有那么几个了。
  除此之外,在这几个月的操练之中,赵括手下的这一千名赵国士兵,没有一个人能够在赵括的手下走过五个回合的。
  正所谓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仅仅是一招之下赵括的心中就明白了过来,对面绝对也是个高手!
  但在这一招交锋之下,对方其实也并没有讨得好处,同样踉跄后退,脸上同样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种惊讶的神色立刻就刺激到了赵括,因为赵括感觉到被人小看了。
  不就区区一个小兵吗,吊什么吊!
  赵括一咬牙,登时便是一声怒吼:“军中哗变,罪当诛!”
  赵括说的确实是事实。
  赵括挺身继续扑上,和这名赵军士兵斗成一团。
  几个你来我往的回合过后,赵括终于找到机会,一个侧身险之又险的闪过对方的攻击,然后将手中的剑刃送进对方的胸膛。
  砰的一声响,赵括的对手瞪着不甘心的眼神倒在了地上,鲜血自胸膛流淌而出,染红大地。
  解决了对手的赵括以剑拄地,站稳了身形,大口的喘着气,脸上全是汗珠。
  这样的激烈拼杀对于一宿没睡的赵括来说,实在是非常累人。
  但就在这个时候,赵括的目光突然落到了对手刚刚拿着的那柄长剑上。
  这是一柄青铜剑,非常锋利的杀人利器。
  而且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都绝对属于上等,几乎已经和赵括的佩剑不相上下。
  可赵括是什么人,赵括可是一名将军!区区一个小兵的剑,居然能和将军的佩剑相提并论?
  赵括心中一动,立刻捡起了这把剑,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看了几秒钟之后,赵括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情。
  这柄青铜剑并不是赵军的制式武器,而是秦国生产的!
  赵括猛然抬头,果然发现那些正四处杀人的“赵军士兵”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这样的秦制青铜长剑。
  下一瞬间,赵括终于明白过来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哗变,而是一群换了赵军衣甲、正在浑水摸鱼的秦军士兵!
  如果不及时阻止这些该死的秦军,再被这些家伙乱杀一阵,那么故关就要落入秦军的手中了。
  醒过神来的赵括猛然发出了一声怒吼:“此乃秦军入侵!二三子听令,随吾一同诛杀此秦军,为国建功!”
  说完赵括立刻就朝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名秦军士兵扑了过去,口中同时高喊:“武器,二三子,凡持秦军武器者皆为敌人!”
  赵括一边喊着,一边狠狠地挥动着手中的长剑,几个回合之下便又再杀死了两名秦军。
  在赵括的呼喊组织以及身先士卒杀敌的模范作用下,不少赵军士兵纷纷集中到了赵括的身边。
  原本被秦军冲杀得已经十分混乱的赵军,竟然开始慢慢的有了重整旗鼓的迹象。
  这一下立刻就吸引了率领这支秦锐士前来的司马靳的注意力。
  老实说,由于在昨天晚上已经经历过了一场长平关的战斗,然后又走了整整一个晚上的夜路,如今的司马靳和麾下的五百名秦锐士都已经是十分疲劳,一个个体力几乎都要接近极限了。
  如果不是如此的话,以秦锐士之能,故关这边的守军又不是什么精锐,岂能在秦锐士手下坚持如此之久的时间?
  事实上如果不是赵括突然站出来稳定了一下军心,那么猝不及防的故关守军此刻也已经要重演长平关的一幕了。
  所以司马靳一看到这副场景,二话不说就直接朝着赵括冲了过来。
  司马靳虽然不认识赵括,但是司马靳却很明白,眼下只要杀了赵括,赵军刚刚有所好转的势头就会被打压下去,长平关就能够为秦军所有了!
  司马靳一声怒吼:“赵国小儿,吃耶耶一剑!”手中的长剑重重的朝着赵括的脑袋劈落。
  赵括双目一凝,同样是一声不甘示弱的大吼:“秦蛮子,死去!”
  两人瞬间就战在了一起,一个连夜奔袭,一个彻夜未眠,两个人的体力都属于即将见底,一时间倒是斗了个旗鼓相当。
  就在两人翻翻滚滚斗了差不多十个回合的时候,司马靳的身体突然微微一顿,露出了一个破绽。
  赵括心中大喜,立刻不假思索的就是一剑,直接朝着司马靳的破绽攻去。
  但就在赵括的剑即将刺中司马靳的时候,赵括突然从司马靳的眼神之中发现了一丝计谋得逞的狡狯。
  “不好,有诈!”赵括心中大惊。
  然而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司马靳的拳头不期而至,重重的一拳命中了赵括的腹部。
  这一击所带来的剧痛瞬间让赵括的脑海都出现了片刻空白,他的身子被这一击打得弯曲了起来,手中的长剑瞬间落地,整个人踉跄后退。
  司马靳目中凶光一闪,不由分说上前就是一脚,直接将赵括踹翻在地。
  赵括只感觉眼前一黑,整个人已经被司马靳踩住胸膛,动弹不得。
  司马靳厉声道:“命部下投降,耶耶饶尔一条狗命!”
  赵括虽然呼吸困难,但仍旧忍不住大小几声,然后狠狠的啐了一口。
  “秦蛮子,妄想!”
  司马靳勃然,一剑朝着赵括的脑袋劈落。
  “嗖!”
  就在此时,一支箭矢带着尖利的破空声突然从旁而至,正中司马靳持剑的右手小臂。
  司马靳一声惨叫,整个人不由自主的后退两步。
  正好让赵括缓了过来,一个懒驴打滚闪了出去,重新站起。
  赵括和司马靳几乎是同时转头,朝着箭矢射来的方向看去。
  只见一名赵军将军骑着战马朝着两人所在方向飞驰而来,双手还保持着弯弓射箭的姿势。
  这将军年方四十,神情坚毅,有一种泰山崩而不倒的镇定,正是赵军副帅——乐乘。
  更让赵括大喜过望的是,在乐乘的身后同样是烟尘滚滚,至少两百名赵军骑兵紧随其后从故关的关门处鱼贯而入,开始加入战斗。
  虽然慢了整整一刻钟的时间,但是援军终究还是来了!


第103章 超人的失败
  当乐乘率领着身后的骑兵们冲入故关之中时,这场战斗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要知道包括赵括带来的一千名护粮队在内,此刻的故关之中足足有着将近三千名赵军士兵,比起司马靳所带来的五百名秦锐士来说具有压倒性的人数优势。
  当然了,人多有时候也未必有用,毕竟只要开始崩盘的话,那么三千士兵其实也和三千只绵羊差不了多少,长平关之中的五千赵军士兵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故关这三千守军的幸运之处在于,当他们被司马靳所率领的秦军第一波突袭打得几乎要崩盘的时候,年轻的裨将赵括以英勇的表现为故关守军续了一波命。
  而在司马靳及时调整目标干趴了赵括,眼看就能再次把故关守军的士气打散之后,乐乘又率领援兵及时赶到了。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连续两波志在必得的攻势都被赵军抗下来之后,司马靳所率领的这支秦锐士,终于迎来了体力和士气上的最低点。
  别忘了,司马靳和他的五百秦锐士,可是在爬了整整三天的大山,在刚刚过去的那个晚上先通过一场干净利落的战斗攻占了长平关,然后又不眠不休的奔波了一个晚上出现在了数十里之外的故关,紧接着马不停蹄的朝着故关发起了进攻。
  先打一场激烈的战斗,然后再跑一晚上的马拉松,接着再打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
  这样高强度的作战频率,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极限,放眼天下恐怕也只有这支堪称个个超人的五百秦锐士才能够做到这个程度。
  但秦锐士再超人也好,他们毕竟也还是人,不是神!
  所以当司马靳被及时赶到的乐乘一箭射伤之后,司马靳和他麾下的五百超人秦锐士,终于疲态尽显。
  中箭的司马靳身不由主的踉跄后退两步,只感觉无与伦比的痛楚自小臂中箭处传来。
  更加糟糕的是,司马靳中箭的部位正是他的右手,这就意味着司马靳已经失去了战斗能力。
  司马靳看了一眼自己中箭的小臂,然后又看了一眼面前不远处已经拿到武器再度跃跃欲试的赵括,最后看了一眼马上就要赶到的乐乘,心中只感到无比的愤怒和遗憾。
  就差那么一点点,司马靳就完全成功了!
  如果乐乘所率领的援军再晚来十分钟,司马靳就有把握杀散故关之中的赵军,控制整个关隘,关闭故关的关门,让乐乘和赵国援军不得其门而入。
  然而就是这一步之遥的距离,司马靳却不可能再跨过去了。
  大势已去。
  司马靳一咬牙,转身朝着来时的道路狂奔,一边跑一边高声下令:“秦锐士,撤退!”
  即便再如何不甘心,司马靳都必须要下达撤退的命令。
  因为此刻整个战局形势已经逆转,如果司马靳不立刻撤退的话,那么就必定是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虽然秦军副帅王陵所率领的秦国援军也在路上,但根据王陵事先的交待,等到王陵赶来,那至少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
  如果攻下了故关,那么司马靳自认为坚持半个时辰不成问题,但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靳根本不可能坚持半个时辰,甚至可能连一刻钟都坚持不了。
  司马靳这一声令下,秦锐士们便立刻开始了撤退。
  但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司马靳想走就能走的了。
  乐乘不会答应,赵括不会答应,故关之中的三千赵军更不会答应。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是你家啊?
  更何况司马靳这一声撤退,可是被在场的所有人清清楚楚的听在耳中的。
  既然敌人都要撤退了,那么不趁这个时候追杀一番捞几个秦国老的人头来冲战功,更待何时?
  司马靳的这一声撤退,不但是宣布了这一次故关之战中秦军的失败,更是直接让赵军的士气瞬间暴涨!
  此刻赵军面前那些正在交替掩护着撤退的秦锐士们在赵军心中的形象,已经从刚才所向披靡的杀神,变成了闪闪发光的猎物和战利品。
  激动人心的呼喊声开始不停的在故关之中响起:“莫要让这些秦蛮子跑了!”“二三子,拦住秦蛮子!”
  这一追就从故关之中直接追到了羊头山的山脚,眼看就要追上百里石长城去了。
  这一路上每隔几步就倒着一具秦锐士的尸体,许多锐士们在交替撤退的时候为了掩护同伴而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赵括挥舞着武器将一名秦锐士的脑袋斩了下来,整个人双目赤红看上去杀气腾腾,正欲继续追击,冷不防从后方传来了鸣金声。
  赵括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决定继续追击。
  然而赵括才刚刚迈开步子,又是一阵鸣金之声响起。
  赵括再次停下了脚步,这一次,赵括没有继续向前。
  军令如山,如果再继续追击下去,就算赵括能够将面前的这些秦军全部斩杀,回来也是要被军法处置的。
  赵括盯着不过百步之外的司马靳看了一眼,心中满是遗憾之情。
  如果可以的话,赵括是很希望将司马靳永远留在这里的。
  恰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司马靳也回头看了赵括一眼。
  赵括嘿了一声,朝着司马靳吼道:“秦贼,下次见面,便是尔人头落地之时!”
  司马靳皱了皱眉头,刚毅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
  “尔便是那个草包赵括?记住司马靳耶耶之名,下次见面,耶耶保证再无人能从耶耶剑下救尔一条狗命!”
  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司马靳带着剩下的秦锐士,消失在了赵括的视线之中。
  在一番激战之后,司马靳带着大约两百名秦锐士成功的撤离了故关,退到了羊头山上的百里石长城之中。
  但仍旧有三百名秦锐士永远的留在了故关之中。
  赵括盯着司马靳的背影,嘴角发出了一声冷笑:“败军之将,何敢言勇?下次见面,本将军便要让你这秦蛮子知道本将军的厉害!”
  片刻之后,赵括带着身后的赵军士兵回转故关,见到了刚刚将他从司马靳剑下救出的赵军副帅乐乘。
  在见到了乐乘的时候,赵括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不管怎么说,在刚刚的战斗中,最终还是以赵军打退秦国人而告终了。
  虽然过程出了一点小小的波折,但是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嘛。
  但是乐乘显然就没有赵括这么好的心情了,刚刚一见到赵括,乐乘就把赵括拉到了一边,问道:“吾记得汝带有上万民夫,对否?”
  赵括点了点头,道:“均在关外民夫营中。”
  毕竟故关只是一座不大的关隘,不可能容纳那么多民夫。
  乐乘道:“汝速去下令,命所有农夫速速入关修筑工事,抵御秦人进攻!”
  虽然乐乘并没有告诉赵括发生了什么,但是赵括还是从乐乘的态度和语气之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看来司马靳所属,恐怕只是秦国人的第一波攻势而已啊。
  故关方向的战斗,怕是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呢。


第104章 廉颇的应急反应
  直到这个时候,赵括才来得及想起一个问题。
  乐乘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
  要知道乐乘的身份可不一般,他可是四十五万赵军之中地位仅次于廉颇的人,是镇守韩王山防线并且多次充当赵军前线总指挥,击退过秦军多次攻击的赵国大将。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远离前线的故关,并且还是正好在故关遭受攻击的时候到来,这也未免太巧合了吧?
  通常来说,太过巧合的巧合,那就一定不是巧合。
  所以乐乘的到来当然也不是巧合。
  事实上在乐乘的身后,还有一万赵军精兵正在极速赶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万一故关失陷,那便不惜一切代价趁着秦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夺回故关!
  能够发出这些命令的人,当然就只有赵军的真正主帅——廉颇。
  由于长平关和大粮山位于赵军防线最南和最北的客观原因,再加上秦军突然发动的全面攻势极大的阻碍了赵军信息的沟通流畅度和正确性,所以当廉颇知道长平关失陷的时候,已经是事情发生后差不多两个时辰了。
  这事情就得从廉颇得知消息的时候说起。
  就在那个时候,廉颇还站在大粮山的最高点,居高临下的俯瞰着整个战场。
  由于黑夜的缘故,廉颇此时此刻只能够看到黑暗中那遍布丹河两岸,犹如星光一般星星点点、几乎无处不在的火光,以及伴随着火光而直上云霄的喊杀声。
  自从秦军开始突袭以来,整个战斗已经持续了小半个晚上的时间,廉颇的心情也从一开始的紧张和担忧,慢慢的变得放松了下来。
  根据各处赵军的回馈,虽然秦军一开始的攻势极为猛烈,但是在及时的调兵遣将之后,赵军凭借着完备的防御体系所带来的地形优势牢牢的挡住的秦军的攻势,没有让秦军在任何一个战场上取得突破。
  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军看上去对于大东仓河谷似乎的确很有执念,即便廉颇已经从容的布置好了层层防线,但是秦军对于大东仓河谷的攻势仍然一浪高过一浪,完全没有停歇的迹象。
  就算是廉颇现在站到大粮山之巅,都能够看到成百上前的秦军士兵从黑暗中蜂拥而出,杀到赵垒壁防线之下,然后再成批成批的倒下。
  看上去白起似乎打定主意,要一头撞死在大东仓河谷之中了。
  一想到这里,廉颇的嘴角就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位赵国老将军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但廉颇的好心情其实并没有保持太久时间。
  又过了一会,当又一次收到秦军仍在狂攻大东仓河谷的时候,廉颇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不正常,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风格,根本就不应该属于白起。
  白起的指挥风格,一直都是出其不意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头铁了?
  难道这里面有诈?
  如果白起真的有什么诈的话,这岂不是意味着廉颇现在都还被蒙在鼓中?
  一想到这里,廉颇嘴角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大将军,大将军!”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名叫齐凌的赵国将军急匆匆的出现在了廉颇的面前,大声道:“大将军,韩王山急报,长平关失守了!”
  “什么?”廉颇闻言神情大变,整个人如遭重击,身体猛的晃动了一下。
  长平关,白起进攻的竟然是长平关??
  不得不说,白起的这个进攻方向,完全出乎了廉颇的意料之外。
  毕竟在廉颇看来,由于地形的限制再加上赵军的重重守卫,长平关是完全不可能陷落的。
  但偏偏白起就这么做了,更重要的是——白起还成功了!
  长平关的失陷代表着什么,廉颇的心中可是再明白也不过了。
  要知道赵军的整个防线,原本是类似于一个“工”字,前方是韩王山…泫氏城…大粮山,后方是长平关…羊头山…故关,中间是小东仓河谷将两道防线相连。
  可如今长平关失守,那么赵军原本完备的防御体系后方就出现了一个缺口,从“工”字形状变成了“T”字形状。
  而且廉颇甚至都不用想就知道,只要长平关失守,那么白起的下一步攻击方向绝对就是故关!
  在长平关失陷之后,故关就进入了秦军的攻击范围,秦军攻占故关的可能性已经极大的增加了。
  要是连故关也被截断的话,那么赵军就从“T”便成了“一”,整个韩王山…泫氏城…大粮山一线的所有赵军主力,就通通都要落入白起的这个超级包围圈之中了。
  到了那个时候,白起就可以凭借着优势兵力步步压缩赵军的生存空间,直至彻底的将赵军击溃并消灭!
  廉颇脸上的血色瞬间褪了个干干净净。
  上当了!
  秦军之所以如此不惜一切代价的在廉颇的眼皮子底下猛攻大东仓河谷,其实只是为了要吸引廉颇和赵军的注意力罢了。
  声东击西,声东击西啊!
  站在廉颇面前的齐凌见廉颇沉吟不语,心中也是有些着急,毕竟眼下军情如火,可不是在这里发呆的时候啊。
  就在齐凌想要冒死开口催促的时候,廉颇终于回过神来。
  老将军的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坚毅的神情,显然已经有所决断。
  “传令官何在!”
  廉颇叫来了几名传令官,一个个的发下了命令。
  “尔速去韩王山,命乐乘率五百骑兵先行救援故关,辅以一万精兵随后!若故关未失,则乐乘率部死守之;若故关已失,则不惜一切代价将故关夺回!”
  “尔速去大东仓河谷,命许历务必领所部死守阵地,若有闪失,提头来见吾!”
  “尔且去泫氏城,命邕辄全力却秦军,而后率军出击,渡河攻光狼城,若可攻,则攻之,若不可,亦使秦人首尾不得相顾!”
  ……
  廉颇的语速极快,一条又一条的命令从他的口中极速的发了出去,一名又一名的传令官得令离开,过了片刻之后,原本聚集在廉颇身前的十几名传令官已经四散离开,急急忙忙的朝着赵军的各个阵地去了。
  廉颇在将全部命令都发布下去之后,想了一想,头也不回的就朝着山下走去。
  一直在旁边呆呆站着的齐凌登时急了,喊道:“大将军欲往何处?”
  廉颇的脚步顿了一顿,头也不回:“移帅帐于韩王山!”
  突然间廉颇好像想起了什么,转身快步回到齐凌的面前,从手里拿出一样事物塞进齐凌的手中,然后低声开口:“尔且快马回报大王,告知大王长平战局已危,令大王速速求援于他国,若无援兵速至,则我军兵败撤出上党之时不远矣!”


第105章 拍桌子的赵丹
  公元前260年10月14日,夜。
  邯郸宫城,龙台。
  “当!”的一声响,一尊青铜爵被扔到了地上,滚了好几个圈才停了下来。
  赵丹面色铁青,盯着面前这名风尘仆仆的赵国裨将齐凌,一字一句地问道:“所以长平战场处,寡人交给廉颇的四十五万大军败局已定了?”
  齐凌低头不言,实在是这位裨将只是一个传信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赵丹心里这叫一个气啊,他的胸膛剧烈的起伏着,眼中寒光闪闪,显然愤怒已极。
  尼玛的,寡人辛辛苦苦坐镇邯郸运筹帷幄,啥都帮你廉颇弄好了,只要你好好的守住长平那就屁事没有,打赢了这场仗就给你加功晋爵,圆你一个封君梦。
  结果你廉颇倒好,现在居然派人跑来告诉寡人,说这仗守不住了,打不赢了。
  EXO ME??
  特么的,早知道这样,寡人还不如让赵括上呢!
  说不定在提醒了赵括之后,不会上当的赵括还能够杀白起一个措手不及呢。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毕竟这个时候该发生的都已经全部发生了,赵丹的心中很清楚,就算是这个时候再去换帅,也已经来不及了。
  赵丹深深的吸了几口气,竭力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平静一些,过了好一会才对着面前诚惶诚恐的齐凌说道:“汝且和寡人说说,到底长平是怎么一个情况!”
  是的,这齐凌才刚刚通报了廉颇说的话,赵丹就已经气得拍了桌子发了火,都还没来得及听齐凌汇报具体情况。
  更可气的是赵丹原本打算砸个酒杯出出气,结果这青铜爵还砸不烂……
  赵丹现在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可能需要砸烂那么一两个人头出出气了。
  齐凌显然也被赵丹的怒火给吓了一跳,老实说齐凌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赵丹了,因为在赵军从邯郸开拔长平战场的时候赵丹就出面为大军激励送行过。
  但是不知为何,齐凌突然觉得面前的这位大王,似乎远比几个月之前见过的那位大王要更具威严了,仅仅是这么一个充满怒火的眼神,就让齐凌有一种情不自禁想要发抖的感觉。
  齐凌被赵丹吓得不轻,赶忙开口一五一十的将所知道的所有事情一一道来。
  但老实说,齐凌知道的情况也比较有限,毕竟齐凌只不过是一名裨将,地位说低不低说高不高的。
  赵丹听着听着,眉头渐渐的皱了起来:“长平关失守?这怎么可能?”
  虽然并不懂军事,但是赵丹也明白长平关失守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赵军的侧后方已经被秦军占领,接下来白起的下一步目标就必然是故关,等到截断了故关之后,廉颇的赵军似乎就可以打出GG了。
  为什么赵丹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在历史上的那个长平,白起就是这么干的!
  这让赵丹对廉颇的怨念值又再次上升了一些。
  要知道白起可能突袭长平关的这件事情,赵丹可是早就已经在书信里告诉廉颇了,廉颇也早就在回信中信誓旦旦的表示长平关绝无问题,秦军就算是会飞都飞不过长平关。
  可现在呢?
  现在赵丹的心里只想说一句MMP,而且还是特别大声的那种。
  强忍着骂人冲动的赵丹沉吟了好一会,突然开口问道:“大东仓河谷和小东仓河谷是否失守?”
  齐凌忙道:“回大王,大东仓河谷虽遭遇秦军猛攻,但臣动身之时,尚未有被秦军攻占的迹象。”
  赵丹又问道:“故关是否失守?”
  齐凌摇了摇头,道:“臣正是从故关归来,当臣经过故关时,见乐乘将军正率军布置防线。听闻故关兵士所言,已打退秦军数次进攻。”
  直到听到这句话之后,赵丹的脸色才总算是稍微缓和了一些。
  历史上的白起,乃是把赵括诱出之后,一路奇袭长平关,另外一路突击大小东仓河谷,然后两路会师故关,将赵军包围在韩王山一线的狭小地带之中,最终完成了一场举世震惊的超级大胜。
  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白起仅仅是突破了长平关,威胁到了赵军的故关后路,但是并没有完全切断赵军的故关后路。
  而且就算秦军占领了故关,整个长平前线的赵军也仍旧拥有着韩王山…泫氏城…大粮山这么一道连成一体的完整防线,比起历史上只能困守韩王山的赵括所部处境要好得太多,辗转腾挪的空间也大得太多了。
  而且不仅如此,白起所构建的这个包围圈,也比历史上的那个包围圈要大了好几倍。
  越大的包围圈,就越容易被突围,这是非常浅显易懂的军事常识。
  换句话说,现在廉颇所率领的赵军,虽然局势相当不利,但是至少还没有被白起逼到绝境。
  一想到这里,赵丹的脸色才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老实说,对方的主帅毕竟是白起,被白起打成劣势,这赵丹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
  这毕竟是一个赌局,在决定全面开赌之前,赵丹就已经做好了有可能失败的心理底线。
  现在赵国也只是劣势而已,廉颇也说了要尽快搬救兵,这就说明只要搬来救兵的话,那胜负犹未可知呢。
  一想到这里,赵丹心中对于廉颇的怨气也稍微消了一些。
  毕竟廉颇现在虽然说处于下风,但至少还没有把赵丹的四十五万大军给全部赔进去。
  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的话,就算是赵军最终不敌,应该还是能够撤退出至少一半的部队,那就还有着东山再起的本钱。
  要知道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赵军四十五万人可是全被白起杀了,只留下两百多个未成年赵军士兵回邯郸报信……那可是赵国整整一代青壮都被屠了,根本翻不了身,毕竟青壮不是麦子一年就能长出来,怎么也得十几二十年。
  总的来说,劣势,但并未绝境,尚有翻盘机会!
  一想到这里,赵丹心中就不觉有些郁闷。
  这个白起果然不愧一代战神之名,千防万防,结果最后还是没防住啊。
  赵丹沉默了片刻,最终朝着齐凌挥了挥手:“寡人知了,汝先回去休息吧。”
  齐凌下去之后,赵丹独自一人坐在殿中,久久不言。
  即便是身为穿越者,即便事先早就已经对所有结果都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赵丹才发现,想要带领着赵国在这场不占优势的大赌局之中翻身,真的有种难如登天的感觉啊。
  “砰!”赵丹突然重重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