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恩此德,臣粉身碎骨也难报之!既然如此,那么便让臣为大王坚守咸阳,以此来报效大王之恩德吧!”
  说到最后,吕不韦已然是泪流满面。
  秦王楚同样也是红了眼眶,颤抖着声音说道:“不,武成君。汝乃是寡人肱骨之臣,寡人怎能够让汝一个人留在此地?若是没有了汝的辅佐,寡人又如何能够复兴大秦?”
  “大王不必再说了!”吕不韦满脸坚决的打断了秦王楚的话,沉声道:“臣为相邦,却不能辅佐大王成就霸业,让大秦复强于诸侯,本便是失职已极,又如何能够再逃避臣的责任?还请大王成全于臣,让臣为大王、为了大秦尽最后一次忠吧!”
  吕不韦的声音斩钉截铁,透出了一股无比的决心。
  面对着眼前这一番“感人”的情形,蔡泽的嘴巴张了又张,竟然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
  据后世史官记载:“……帝命李牧为将伐秦,破王翦军于河西。李牧趁势进军咸阳,秦王楚大恐,率众南逃巴蜀,留相邦吕不韦独守咸阳。”


第975章 兵临咸阳
  虽然秦王楚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但是当他做出决定之后,这位秦国的大王又变得十分的果断。
  就在做出决定的当夜,秦王楚就连夜带着自己的一家老小,以及五万秦军逃离了咸阳城,朝着南边而去。
  这几万人的大动静自然是瞒不过别人的,当秦王楚离开咸阳的时候,他身后的咸阳城已经是哭声震天。
  虽然已经尽可能的做到最快速逃离,但是秦王楚一行的动静还是没有瞒过赵军的斥候。
  在撤离咸阳的第二天下午,秦王楚一行大军的踪迹就已经被赵军的斥候发现了。
  第三天,开始陆陆续续有赵军的骑兵在秦军的身后出现,由于秦军缺少骑兵,加上撤退时候的人心惶惶,所以秦军并没有对赵军发动任何的反击,反倒是加快了逃跑的脚步。
  第四天的上午,一支两万人的骑兵部队就在义渠胜的率领下追了上来。
  秦王楚以五千秦军将士作为弃子留在原地拖延赵军骑兵追击的脚步,主力部队继续向南撤退。
  在经历了一场极为激烈的战斗之后,当天黄昏时分,义渠胜终于将这五千名十分英勇的秦国断后部队全歼。
  第六天,义渠胜连破秦军三支断后部队,眼看就要追上秦王楚。
  第七天,就在义渠胜抵达的前两个时辰,秦王楚带着三万残兵败将撤入了褒斜道之中。
  由于褒斜道的谷口实在是易守难攻,而且这里的峡谷道路也完全不适合大队骑兵作战,所以义渠胜在试探性的发动了几次进攻之后,还是不得不扫兴的接受了秦王楚撤退成功的事实,决定放弃追击。
  就在义渠胜和秦王楚上演着追击和逃跑的好戏之时,李牧率领的赵国大军也已经来到了咸阳城,并且将这座雄城给团团包围了。
  看着面前的咸阳城,庞煖老将军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想当年吾随吾师云游诸国之时,也曾经来过此地。昔日之咸阳虽居西陲,但此地之一举一动却能够震慑天下,乃是不世霸主之威也。想不到啊,如今之咸阳竟然却落到了这般地步。”
  李牧就没有庞煖这么多的心思了,面对着面前的这座城池,李牧只是对着面前的斥候队长问了一句话:“秦王楚既逃,那么城中何人为主将?”
  斥候队长答道:“回大都督,根据吾等所擒获之秦人所言,如今的城中应当是武成君吕不韦作为主将。”
  “武成君吕不韦?”李牧的嘴角微微的扯动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咸阳城那高大巍峨的城头,然后十分肯定的对着身边的庞煖说道:“庞卿,破咸阳便在今日矣。”
  “哈?”庞煖闻言不由得一愣。
  就在李牧看着咸阳城头的时候,咸阳城头的吕不韦也在静静的看着城下的赵国大军。
  跟着吕不韦在一起的,还有吕不韦的几个绝对心腹。
  如果站在吕不韦的位置朝着四周望去,就会发现偌大的一片将近十里长的咸阳东城墙,竟然只稀稀拉拉的站着大约一千左右的守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守军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秦国军队,而是吕不韦个人府邸之中的门客舍人以及奴隶等等,属于吕不韦的私人武装。
  至于原本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守军嘛……
  吕不韦十分平静地问道:“城中尚有多少人?”
  一名心腹低声说道:“君上,自从大王逃……移驾之后,城中的军民多有脱逃,如今尚在城中的恐怕已经不足十万之数了。”
  作为一国君王,秦王楚的逃跑对于秦国军民的打击是致命的,许多秦国贵族纷纷跟随着秦王楚西撤,而剩下的平民们也惊慌的逃离了此地,想要躲避战火的侵袭。
  吕不韦继续问道:“大王给吾的那一万守军,是不是也已经逃得差不多了?”
  心腹答道:“回君上,臣刚刚去看过了,眼下军营之中已经是十不存一。”
  吕不韦听着这一切,心中毫无任何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看着城外的赵军,吕不韦也没有任何害怕,反而还有点小小的激动。
  十年了。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
  想当年就因为赵丹的一席话,吕不韦就不得不孤身一人来到了秦国,为了赵丹的统一大业奋斗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在这十年里,作为间谍的吕不韦几乎每一天都是在提心吊胆之中度过。
  在很多个夜晚,吕不韦闭上眼睛之前甚至会觉得可能第二天醒来就会发现自己的府邸被候率领大队人马给包围了,然后被满门抄斩。
  尤其是在最近这一两年里,无论是候还是蔡泽,他们暗中对于咸阳城破的调查都给了吕不韦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些时候直接让吕不韦夜不能寐,整夜整夜的失眠。
  好在这一切终于要结束了。
  今天,就是结束这该死的一切的时候!
  吕不韦可是非常清楚的记得一件事情。
  当年的吕不韦之所以愿意来到秦国,除了因为培养秦王楚的计划被赵丹发现而不得不从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赵丹的那个承诺。
  赵丹当时可是已经说了,只要吕不韦功成归来,那么赵国的相邦之位就是吕不韦的!
  一想到这里,吕不韦的心又砰砰的跳动了起来,既期待、又有些忐忑。
  毕竟吕不韦也很清楚,平原君赵胜可是自从赵丹登基以来就一直掌控着赵国相权,辅佐了赵丹十几年,是赵国的三朝老臣、德高望重的存在。
  赵王真的会遵从当年的承诺,给吕不韦相邦的职位吗?
  “君上,君上?”心腹们的呼唤将吕不韦给拉回了现实。
  只见这名心腹说道:“君上,这赵国军队已经到城下了,想来……也是时候了。”
  吕不韦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自从十年前跟随着秦王楚一起踏入秦国境内以来,吕不韦从未露出过像今天这样的笑容。
  一个解脱的笑容,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
  只见这位秦国的相邦,此时此刻咸阳城的最高守备长官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然后用极为坚定的语气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打开城门吧。”


第976章 破城
  打开城门。
  这个命令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吕不韦的心腹,所以事先也全都被告知了这个消息。
  也并不是没有人对此表示反对,否则的话吕不韦这十年来也算是培植了不少亲信,也不至于就只有这几个人和他一起站在这里。
  老秦人的气节,终究还是要更强一些。
  留下来的这些心腹们也看得很清楚,既然秦国大势已去,那么也就是时候投入赵国的怀抱了。
  虽然说这其实属于投敌的行为,但是说起来战国时代士人们的价值观原本就和后世的大一统王朝不太一样。
  这个时候的士人们更加重视的不是自己的祖国,而是自己能够在哪个国家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君王的重用。
  现在秦国既然已经是大厦将倾,那么赵国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于是在吕不韦的一声令下之后,咸阳城的东城门缓缓的打开了。
  城外的赵军本阵之中,庞煖看着这一幕情形,有些惊讶的挑起了眉毛:“秦人竟然降了?”
  庞煖毕竟也在西北坐镇过一年多的时间,对于秦国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说秦王楚现在已经跑路了,但是这可是秦都咸阳啊,理论上来说秦王楚应该还是会派出一名比较得力的大臣在此守卫的。
  结果这赵军才刚刚来到咸阳城下,秦国人竟然就投降了……
  李牧轻轻的出了一口气,对着庞煖说道:“庞煖将军有所不知,其实——这咸阳守将武成君吕不韦,其真正身份乃是大王派来秦国的卧底。”
  吕不韦卧底的事情一直以来在赵国之中都是绝密,虽然也有几名龙台重臣得知,但是庞煖并不是其中之人。
  不过都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了,因此李牧自然也就没有隐瞒庞煖的必要了。
  庞煖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不出李牧意料之外的露出了震惊无比的神情,足足过了好一会之后才消化了这个消息,发出了一声感慨:“想不到大王竟然在十年前就已经埋下了这个棋子,实在是、实在是令吾叹服也!”
  李牧微微一笑,对着庞煖道:“庞卿,且随吾一同入城吧。”
  在两人的眼前,一队队的赵军已经开始井然有序的开入了咸阳城之中,并且迅速的接管了咸阳城的城防。
  一切都非常的顺利。
  两刻钟之后,当整个咸阳东城门都已经彻底的被赵军所掌控之后,李牧和庞煖在三千亲卫骑兵的簇拥下,策马入城。
  看着面前大开的咸阳城门,庞煖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
  原本以为还需要一番苦战和许多时间才能够拿下这座城市,却没有想到胜利来得如此轻松。
  而李牧的脸色就显得正常许多了,他的目光落在了城门处早就已经等待了一群人身上,缓缓的一拉马缰,停了下来。
  “武成君,好久不见。”
  吕不韦带着一群亲信站在那里,朝着李牧拱了拱手,同样露出了客气的笑容:“大都督,好久不见。”
  两人相视一笑。
  李牧挥了挥手,让亲卫们牵过一匹马,对着吕不韦笑道:“还请武成君上马,与吾一同入城吧。”
  一旁的庞煖看着这幅情形,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奇异的神情,若有所思。
  吕不韦哈哈一笑,也不推辞直接翻身上马,对着李牧笑道:“既然如此,那么吾今日便为大都督做这一次向导好了。”
  李牧笑道:“不瞒武成君,对于这座咸阳城吾还是颇为熟悉的。”
  吕不韦大笑:“将军,请吧。”
  三人策马,自大道而入城。
  这是一条非常宽阔的大道,在大道的两边有着许多的坊市民居,然而此时此刻家家户户门窗紧闭,看上去显得格外的冷清。
  三千骑兵的马蹄声十分密集的敲打在青石板上,发出了沉闷的声音,李牧坐在马上左顾右盼,能够感觉到从窗户里有不少目光正在偷偷的打量着自己。
  李牧侧过头,对着一旁的吕不韦说道:“武成君,如今咸阳城之中还有多少居民?”
  吕不韦摇了摇头,道:“自从大王……秦王楚离去之后,咸阳城之中十去其七,多人逃入骊山之中,更有不少逃亡雍都,至于具体数量倒是无法估算了。”
  自从秦王楚逃跑之后,秦国在咸阳城之中的所有政府机构就已经全部瘫痪了,对于咸阳城的掌控力基本为零。
  事实上这也是吕不韦有意纵容和推动的结果,否则的话咸阳毕竟是秦国都城,这里的人们对秦国自然是最有感情的,要是换一个大臣来坐镇此地,只要封闭城门再掌控军队,至少也能够拖延赵军很多时间。
  但现在人都跑得七七八八了,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人来反对吕不韦献城的举动了。
  李牧嘿了一声,说道:“这些个秦国人,宁愿跑到骊山去当野人也不愿意成为赵国子民?何其愚也!”
  庞煖哈哈一笑,道:“终究只是一时之策,吾想等到日后他们还会回来的。”
  三人的心情看上去都很不错。
  又过了好一会,三人在亲卫骑兵们的护卫下来到了秦国宫城面前。
  虽然这座宫城已经遭遇了多次战火的侵袭,虽然这座宫城的主人已经仓皇离去,但是这片雄伟的宫殿群依然沉默的坐落在这里,飞起的檐角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
  李牧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终于还是褪去了最后的荣光。
  就在这个时候,一骑快马突然疾奔而至,语气有些激动的朝着李牧说道:“大都督,吾等在咸阳城大牢之中,发现了王翦!”
  “王翦?”李牧有些惊讶的看了一旁的吕不韦一眼。
  要知道依照李牧的想法,王翦这个时候应该掩护秦王楚撤退才是,怎么会出现在这座咸阳城之中呢?
  吕不韦摊了摊手,道:“王翦……大都督见一下他就知道了。”
  李牧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将他带来吧。”


第977章 王翦亡
  当王翦再一次出现在李牧面前的时候,李牧吓了一跳。
  “此人真是王翦?”李牧忍不住朝着身边的吕不韦问道。
  虽然和王翦多次交手,但是李牧毕竟没有和王翦打过照面。
  而且现在出现在李牧面前的王翦,未免也太过狼狈了一些。
  头发散乱的遮挡住了面容,衣物看上去显然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洗了,整个人好像死狗一样躺在担架上,散发着浓浓的臭味。
  更让李牧惊讶的是——这家伙的两条腿都没了。
  吕不韦叹了一口气,对着李牧说道:“自从上一战失败之后,秦王楚因此而大怒,将王翦施以膑刑。”
  李牧这才明白了过来。
  事实上,由于秦王楚决定逃跑和处罚王翦都是在同一天,所以当时仓促离开的秦王楚根本就没有顾得上王翦,而那些负责处刑的禁卫军在将王翦砍去双腿扔入大牢之后就急匆匆的跟着秦王楚一起撤退了,所以赵军才能够在大牢之中发现王翦的踪影。
  在这之后,吕不韦也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并没有想起王翦这个已经废掉的家伙。
  如果不是因为冲进大牢之中的那一队赵军士兵刚好抓住了几个牢头作为俘虏的话,那么他们还真不知道赫赫有名的秦国大将军王翦竟然已经被秦国人自己投入了大牢里。
  几天的牢狱生活加上被砍断双脚所带来的重伤给王翦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此刻的王翦已经完全昏迷了。
  李牧皱了皱眉头,蹲下来翻看了一下王翦的伤口。
  “来人,速速把医官叫来!”
  ……
  王翦的伤势很重,所以当王翦和李牧下一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
  李牧坐在了王翦的榻前,十分温和的对着刚刚清醒过来不久的王翦笑了一笑:“王翦将军,幸会。”
  王翦眨了眨眼睛,看着面前这个年纪和自己相差不多的同龄人,过了好一会之后才叹了一口气,声音有些嘶哑地说道:“李牧将军,幸会。”
  李牧看着王翦,说道:“说实话,吾原本以为秦王楚会将汝带到巴蜀之中,让汝去负责汉中和巴蜀的防务。不过看起来他显然并没有这样的胸襟,也没有识人之明。”
  这还真的就是李牧的真心话。
  李牧其实是一个很骄傲的人,能够让李牧看得起的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几个。
  这种骄傲和自信,是随着李牧一场一场的胜利而培养出来的。
  对于李牧来说,秦国之中除了王翦外,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了,所以秦王楚抛弃了王翦,在李牧看来还真就是一种自毁长城的行为。
  这句话显然刺激到了王翦,王翦闭上了嘴巴,并没有想要接话的意思。
  李牧注视着王翦一会,突然开口说道:“王将军,既然秦王不识英才,那么王将军为何不改旗易帜,投入吾王麾下?”
  王翦身体一震,有些惊讶的看着李牧:“李牧将军,汝这是在劝降?”
  “正是。”李牧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王翦将军,汝也是一个难得的名将了,以吾征战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片大陆上能够和汝相提并论的将军其实不多。汝在秦国之中,其实乃是明珠蒙尘,不如来吾王麾下,定能受到重用。”
  王翦沉默片刻,然后叹了一口气:“吾如今已经是废人一个,将军又何须在吾身上多费口舌?”
  话语之中的拒绝之意颇为明显。
  李牧不为所动,继续耐心的劝道:“王翦将军,昔年孙膑亦曾受膑刑,但其人后来奋起,亦能够辅佐田忌、齐威王成就一代霸业,将军又何必如此自暴自弃?想你我大好男儿,来这世上便是为了遂自己的凌云之志,难道将军真的就甘心就此沉沦下去吗?”
  李牧是真的动了爱才之心。
  对于李牧来说,他觉得王翦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够辅佐自己的对象。
  如果能够让王翦成为自己的幕僚军师,扮演当年孙膑的那种角色,李牧其实是比较乐意看到的。
  面对着李牧的劝说,王翦看上去似乎有些动心,沉默不语。
  半晌过后,王翦突然开口说道:“李牧将军,吾的家人都已经被大王给贬为奴隶,不知他们现在何处?”
  李牧显然早就已经料到王翦有此一问,闻言笑道:“王翦将军不必担心,汝的家人如今都在咸阳之中,虽然受了一些惊吓,但是都很安全。”
  王翦松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说起来,是吾连累他们了,唉。多谢将军施以援手。”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王翦将军客气了。”
  房间之中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王翦躺在榻上,双目无神的盯着天空,看上去显然有些失神。
  良久之后,王翦才慢慢的收回了眼神,对着李牧十分认真地说道:“很抱歉,吾不能够答应将军的要求。”
  李牧的脸色微微一动,看上去多少有些失望:“为何?”
  王翦缓缓说道:“吾乃是土生土长的老秦人,更是大秦的大将军,不能够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原本便是吾的失职,实在是罪孽深重百死莫赎。如今事已至此,王翦厚颜苟活于世,原本便已经是为臣子的大不敬,又如何能够再厚颜投奔赵王?”
  李牧张了张嘴巴,正准备再说些什么,却被王翦打断了:“李牧将军不必多说,吾意已决。”
  李牧沉默了一会,站了起来,说道:“等会王翦将军的家人就会到来,将军也不必冲动,不妨和家人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说完了这句话之后,李牧就走了出去。
  王翦静静的躺在榻上,静静的看着头顶的天花板,脑海之中却在回想着许许多多过去的片段。
  曾几何时,王翦也是那支虎视六合横扫中原的大秦雄师之中的一员。
  曾几何时,王翦的心中坚定的以为自己一定能够看到秦国一统天下的那一天。
  曾几何时,王翦带着老秦人的希望苦苦支撑,为的就是想要等到大秦否极泰来的那一天。
  但是现在,王翦的心里非常的清楚,大秦的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
  也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王翦的目光缓缓的移动着,突然落在了榻旁的桌子上。
  上面摆放着一些糕点,以及一套餐具。
  王翦在这套餐具之中看到了一柄小小的铜匕首。
  王翦奋力用手将自己撑着坐起,然后有些勉强的伸出了手,好不容易才将匕首抓在了手里。
  “既不能与国同兴,那么,便与国共亡吧。”
  王翦默默的说完了这句话,然后解开了自己的衣裳,抓着匕首,狠狠的朝着自己的胸口刺了下去。
  鲜血一滴一滴的落下,王翦的身体微微一歪,然后重重的倒在了地上。


第978章 南下战略
  王翦自杀了。
  这个消息当然第一时间就传到了离开不久的李牧耳中。
  重新回到房间之中的李牧看着面前王翦的尸体,沉默不语。
  一群妇孺急匆匆的踏入了房间之中,房间里顿时哭声震天。
  李牧默默的走出了房间。
  闻讯赶到的庞煖脸上同样也带着几分惊讶和惋惜的神色,最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可惜了。”
  作为曾经在王翦手下吃过亏的将军,庞煖的这一声惋惜十分的真实。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他毕竟是一个老秦人。”
  庞煖点了点头,道:“他的家人怎么办?”
  李牧想了想,道:“从胡衣卫的情报来看,他的几个儿子倒还不错,吾刚刚去看过了,有一个叫王贲的小子虎头虎脑的,吾很喜欢。吾之三儿如今的年纪和王贲相当,若是能够做个玩伴,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庞煖道:“能够得到大都督的教授,这是那小子的福气,或许将来振兴王氏一族的重任就要落在他的肩上了。”
  李牧摇了摇头,突然道:“这座城池似乎很不平静。”
  庞煖笑道:“这里毕竟是秦国的都城咸阳,虽然很多人都已经逃跑了,但是留下来的人也未必就一定是真心想要投降的。”
  李牧想了想,觉得庞煖的这番话说得非常的有道理。
  所以李牧又继续说道:“吾听说从入城开始到现在,我军将士已经在这座城池之中遭受了不少次的刺杀。”
  庞煖道:“是的。虽然说此刻的咸阳城之中并没有大规模的秦人反抗时间出现,但是一些悄悄摸摸的刺杀却是不少,而且也有不少被他们得逞了。”
  李牧道:“刺客都抓到了?”
  庞煖道:“有些抓到,有些没有抓到。”
  李牧沉默了一下,道:“让那些刺杀地附近百户秦人参与到检举之中来,若是三天后检举无效,十抽一杀。”
  顿了一下之后,李牧又改变了主意:“五抽一杀。”
  庞煖愣了一下,忍不住说道:“将军,若是如此的话,恐怕会激起秦人的反抗心理啊。”
  李牧转过头来,十分平静的看着庞煖:“包庇罪犯,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抗。既然有反抗,那么吾就要消灭这样的反抗。”
  庞煖沉默了。
  过了片刻之后,李牧又继续说道:“其他方面的战况如何了?”
  李牧当然不可能将自己的三十多万大军白白的停留在咸阳城,事实上早在入城的当天乃至更早的时候,李牧就已经派出了多支部队出动,目的就是为了尽早的平定关中。
  庞煖答道:“义渠胜的信使刚刚抵达,秦王楚率领三万残兵败将逃入了褒斜道。”
  李牧皱了皱眉,看上去显然不太满意这个结果:“义渠胜竟然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庞煖耸了耸肩膀,说道:“义渠胜此人勇猛有余而心计不足,所以才会为秦王楚的弃子之计所欺瞒。”
  李牧摇了摇头,道:“错就是错。传令下去,义渠胜降职一级,仍率领本部兵马将功赎罪。”
  庞煖并没有对李牧的话表示反对,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大都督,雍城也已经被包围了,根据情报,雍城之中如今只有数千守军,想来将其攻克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雍城,乃是秦国的故都,位于渭水的上游,关中平原的最西部,也是关中和陇西的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拿下这里,那么就代表着整个关中都已经尽数落入了赵国的手中。
  李牧沉吟片刻,道:“既然雍都即将拿下,那么也是时候继续南下了。”
  对于这场灭秦之战来说,拿下关中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但是单单拿下关中却还并不代表着秦国就此灭亡。
  秦国毕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拿下关中之后,李牧还需要继续南下,攻克如今依旧在秦国掌控之中的汉中以及巴蜀。
  对于李牧的意见,庞煖表示了赞同,道:“不错。只不过如今夏季将至,这蜀中道路崎岖气候闷热,恐怕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李牧摆了摆手,道:“无妨,既然能够去得辽东苦寒之地,那么巴蜀又何足道哉?吾等身为大王麾下将士,理当为大王征伐天下,又岂能因为这区区气候而驻足不前?庞煖将军,吾等还是来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进军路线吧。”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型宫殿,这里也是现在赵国伐秦大军的临时指挥部。
  一副巨大的地图就摆在两人的面前。
  想要进军巴蜀,首先得拿下汉中。
  汉中位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是一块集合了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的复杂地块。
  在古代这里有一个国家叫做褒国,被史家们大力批评的西周末代王后褒姒就出自此国。
  在历史上,这里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发家地,刘邦就是从这里北上灭了三秦,占据了关中,才有了后来建立汉朝的霸业。
  当然了,作为刘邦的“先人”,李牧和庞煖自然是不知道这个人物的,此刻他们所关注的要点在于如何才能够拿下汉中。
  从关中南下汉中,一共有三条路。
  在一番商议之后,李牧和庞煖决定分兵。
  李牧道:“吾率领主力走褒斜道吧。”
  褒斜道是秦国为了南下而开凿的道路,联通了关中、汉中和巴蜀,和金牛道一起组成了秦国和巴蜀之间最为主要的交通大干道,当年秦国大将司马错南下灭蜀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
  庞煖想了一下,说道:“大都督,吾可以率领一支偏师走故道。”
  故道,乃是位于关中最西侧,从雍城南下,先西南后转向东南抵达关中的道路。这条道路相较于褒斜道来说更为偏僻,相较于褒斜道来说在通行大军方面就并没有那么适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故道后来又名陈仓道,也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中汉军大将韩信率军北上奇袭关中时走的线路。
  两人一番商议,最终决定李牧率领十五万主力,庞煖领兵五万,剩余的大军则镇守关中,提防关中生变。
  商议完毕之后,李牧长出了一口气,突然道:“不知道赵括如今情况如何了,如果赵括能够成功的话,那么我军平定汉中,或许就能够少费一些手脚了。”
  庞煖皱起了眉头,思考了一会之后道:“大都督,说实话,赵括……还是有些冒险了。”
  李牧笑了起来。
  “无妨,吾对他很有信心。”


第979章 赵括南下
  自关中入汉中,共有三条道路,其中以褒斜道最为宽阔,可容纳大军数目最多;其次则是故道,可容纳大军通行数量逊于褒斜道,且地理位置也更为偏僻。
  还有一条道路,它位于关中东侧,距离咸阳、西河都不算太远,因其南北朝向,取子午二时之向而得名——子午道。
  这是一条崇山峻岭之中的小路,它蜿蜒盘旋在秦岭的重重大山之中,山林密布人迹稀少,一路上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