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括很清楚李牧命令的意义所在,元里城和秦军大营虽然互为犄角,但是相互之间毕竟还是有着好几里地的距离,只要操作得当的话,赵军完全可以利用这个距离将秦军元里城之中的五万人马给一口吃掉。
  只不过……赵括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出声说道:“大都督,想要全歼元里城之中的守军,似乎希望不大啊,不如让具装甲骑兵冲一下,或许能够抢先一步分割出一片战场来。”
  不管怎么说,秦军大营距离元里城毕竟是更近一些的,秦军接应的速度也显然会变得更快。
  而出于迷惑王翦的需要,李牧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将具装甲骑兵派到了王翦的面前,就是为了让王翦以为秦军大营才是这一次赵军袭击的主要目标。
  从现在的效果来看的话,李牧的计策无疑是完美达成了。
  李牧笑了一笑,看了赵括一眼,然后说道:“具装甲骑兵此刻应该已经在转场之中了。”
  拿下元里城,吃掉元里城之中的五万秦军,这就是李牧今天这一战的最终目标。
  之前所有的一切配合、计策和烟雾弹,统统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作掩护的。
  要知道为了今夜的事情,李牧可是已经算计和准备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李牧又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呢?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斥候突然来到了李牧的面前,朝着李牧禀告了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情报。
  “大都督,秦军大营之中有一支部队突然出击,具装甲骑兵已经被缠住了!”
  话音一落,李牧的脸色就立刻发生了变化,直接追问道:“如今具装甲骑兵的动向呢?”
  斥候答道:“具装甲骑兵已经在友军的掩护下正在撤退,重新组织阵型!不过秦人好像打定了主意要缠住具装甲骑兵,一直朝着具装甲骑兵的方向猛攻不休!”
  李牧的脸色变幻不定,足足过了好一会之后才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具装甲骑兵撤退下来吧。还有,立刻派三万人去接应一下具装甲骑兵,只要把秦军打退即可。”
  赵括闻言就是一惊,忍不住失声道:“大都督,三思啊!”
  赵括可是太清楚李牧的这个命令意味着什么了。
  李牧的这个命令一下,就代表着赵军这边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全歼元里城秦军的打算了。
  这么大的一块肉,明明都到了嘴边却要放弃,这也太可惜了。
  李牧笑了笑,对着斥候挥了挥手,斥候立刻得令而去。
  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李牧转过头来,静静的看着赵括。
  赵括心中一惊,整个人低下了头:“赵括妄议军机,还请大都督恕罪!”
  要知道赵括刚才几乎应该是当面反对李牧的意见了,在这个主帅等于天的军营之中,顶撞主帅可不是一件能够轻松过关的事情。
  只要李牧愿意的话,他甚至可以用刚刚的那句话来治赵括的死罪。
  李牧沉默着并没有说话,赵括整个人的心跳无比的剧烈,滴滴汗珠从额头流下,心中许多想法纷至沓来。
  难道说大都督今天真要的借着这个理由治自己的罪?毕竟自己和义渠胜那个家伙一直以来就不对付,而义渠胜又是大都督的心腹爱将……
  就在赵括七上八下的时候,李牧的声音再一次的响起了:“赵括将军,汝刚才的那番话也是为了大军胜利着想,吾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一听到这句话,赵括整个人立刻就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很显然,李牧并没有想要治罪赵括的打算,这对于赵括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赵括重新抬起头来的时候,李牧已经继续开口了:“吾听说汝和王翦曾经多次交手,说说汝对他的看法吧。”
  赵括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自己和王翦好像就真的是一对冤家,从来都是在各种各样的战争之中会面,但是却偏偏都不能够杀死对方。
  说起来赵括心中也有些不爽,现在的王翦都混到了秦国主帅的位置了,可自己却……
  赵括很快就收拢了心思,答道:“回大都督,以吾来看的话,这个王翦其实是一个很难缠的家伙。”
  “没错。”李牧微笑道:“吾也曾经研究过王翦的战例,发现其人的指挥风格异常的坚韧,无论是在面对任何对手的时候都能够坚持下来,即便是屡屡失败,也能够在失败之后重新奋起。”
  “这样的人,或许在别人看来只是一个败者,但是他却总是能够在失败之中吸取教训,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有时候吾在想,若是这个王翦能够生在赵国,或许今日之成就,也当能和吾不相上下吧。”
  赵括有些惊讶的看着李牧,显然并没有想到在自己心中那个只是运气好的王翦,竟然能够得到李牧这么高的评价。
  又一匹快马赶到:“大都督,秦军疯狂拖住了具装甲骑兵,大营之前的我军陷入了苦战!”
  李牧愣了一下,道:“援军赶到了吗?”
  “刚刚赶到,正在投入战斗!”
  李牧点了点头,道:“无妨,就这么打下去吧,秦军很快就会撤退的。”
  果然又过了半个时辰,又一次的回报来到了李牧的面前:“大都督,秦军的所有部队都已经回撤大营,请问是否追击?”
  “不用了。”李牧摇了摇头,看了一眼依旧漆黑如墨,但是在东方却已经开始发生丝丝缕缕变化的天空,道:“今日之战,就到此为止吧。”
  在下达了终止战斗的命令之后,李牧转头看着赵括,意味深长地说道:“对付王翦这样的对手,想要一下子就将其彻底的打垮,那是非常不实际的。不过王翦的弱点在于他的兵力和装备实在都太差,所以吾完全可以用一次次的小胜来慢慢的蚕食他的部队,直到他的力量再也无法和吾为敌,那么到时候他的落败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第966章 退无可退的王翦
  咸阳宫。
  “这个王翦,竟然敢公然违抗寡人的命令,寡人要杀他的头!”秦王楚的怒吼之声在大殿之中不停的回荡着。
  秦王楚很生气,后果严不严重现在似乎还看不出来。
  赵国伐楚之战到现在已经马上就要进入第三个月了,春天眼看着都要过去了。
  在过去的一个月之中,秦王楚可是朝着前线的元里方向派去了十几个信使,催促着王翦做出决定。
  但是偏偏王翦却一直犹豫不决,既没有选择撤退,也没有选择出战,这无疑让秦王楚十分的不满。
  因为在之前的那些分析之中,老将军们已经十分明确无误的指出一点,如果想要决战的话就必须是越早越好,因为越早打的话秦军的士气越高,那么胜利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一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王楚对于王翦心中的怨念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如果处在这个被抗命的“君”的立场上来说,这时候的秦王楚无疑是非常尴尬的。
  作为一个君王,竟然连发布出去的命令都不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这国家到底谁说了算?
  无数恐怖的念头在秦王楚的脑海之中不停的来回,连带着他的脸庞都变得漆黑了不少。
  片刻之后,秦王楚一字一顿的对着面前的两名秦国重臣,吕不韦和蔡泽说道:“寡人欲撤换王翦主将之位,让老将司马信取而代之,不知两位觉得如何?”
  这并不是一次大朝议,而是一次非常隐秘的核心首脑会议,所以在场的也就只有吕不韦和蔡泽两个人。
  秦王楚的这一番话说出来,蔡泽和吕不韦的脸色就是同时一变。
  蔡泽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开口说道:“大王,王翦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治军有道,一直以来颇得军中将士之心。若是轻率换将的话,恐怕会让军心动荡,实在不妥呀。”
  “不妥?”吕不韦冷笑一声,说道:“这个王翦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敢公然违抗大王的命令,将大王的威严置于何地?大王,臣以为必须要将这王翦拿下,然后诛其全族,以儆效尤!”
  虽然说一开始在平定阳泉君芈宸叛乱的时候吕不韦和王翦曾经共同携手有过一段蜜月期,但是这段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王翦身为王氏一族的成员,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家族的影响,而王氏一族当时的两位大佬王龁和王陵都并不买吕不韦的帐。
  更何况从现在的角度来说,王翦作为秦军的领兵大将,更是处在吕不韦的必杀名单之中第一名。
  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够弄死秦军一员大将,天下还有比这来得更加容易的功劳吗?
  蔡泽一听吕不韦这么一说,整个人的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恶狠狠的盯着吕不韦说道:“武成君,汝难道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以大局为重吗?”
  吕不韦还以一声冷笑:“纲成君,吾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在大秦之中,只能有大王一个声音!”
  “够了!”秦王楚制止了两人的争吵,然后宣布了决定。
  “寡人会再一次的派出使者前往元里城前线,如果王翦做出了选择也就罢了,要是他还是执意要抗命的话,那么说不得寡人就要更换一名新的前线大将了!”
  ……
  元里,秦军大营。
  天色渐白。
  王翦坐在大营之中,脸上的神色看上去颇为平静,但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他眼底深处那一丝浓郁得完全无法散去的隐忧。
  在经历了昨天那么一个夜晚之后,没有任何人能够若无其事。
  就在王翦的面前,尉缭有些艰难的汇报着战损:“将军,五万元里城守军只有不到三万被接应回了大营之中,剩余的将士们想来应当都……”
  尉缭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无论是王翦还是尉缭都很明白,那两万多秦军将士要么就是已经成为了赵军刀剑下的亡魂,要么此刻就已经身处在赵军的战俘营之中了。
  王翦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还有其他部队的损失呢?”
  要知道在昨天晚上和赵军交战的可不是只有元里城的秦军而已。
  为了让元里城之中的秦军顺利的撤退,王翦可是出动了秦军大营之中的一大部分部队,和赵军结结实实的来了一场大混战。
  看着尉缭的脸色,王翦有一种预感,尉缭即将要说出来的那个数字,肯定是让自己非常难以接受的那种。
  果然只见尉缭沉声道:“回将军,在昨夜的大战之中,大约有一万五千名将士为了接应元里城之中的友军而战死战场或者被俘。”
  尉缭的这句话一说出来,王翦的身体就不由自主的颤动了一下。
  考虑到王翦的麾下可是有着二十五万人,所以这一万五千人似乎也算不得什么。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要加上元里城之中的秦军损失数量的话,那么王翦麾下的这支秦军,在过去的一个晚上就损失了三万多、将近四万将士!
  这对于任何一个统帅来说,都绝对是一个不可小觑,并且让人无比肉疼的数字。
  王翦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沉默不语。
  尉缭静静的站在那里,也同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大帐之中陷入了一片沉默。
  良久之后,王翦终于缓缓开口道:“尉缭将军,吾必须要承认,如果一开始的时候吾要是用汝那个主动出击的策略,或许现在的情况会更加的好一些。”
  尉缭苦笑一声,道:“也有可能吾等现在已经成为败军之将了。”
  事实上尉缭当然也不是不清楚全力出击的后果是什么,只不过尉缭觉得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是唯一的出路罢了。
  王翦目光炯炯的看着尉缭,沉声道:“那么尉缭将军,以汝看来的话,在现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军可还有什么选择?”
  尉缭仔细的思考了一下,然后道:“大将军,吾认为如今之局面,无非是决战和撤退之选择而已。”
  所谓的决战,当然就是指将现在大营之中的这二十万最后的秦军部队给拉出去,和赵国人实打实的来一场大战,只要能够胜利,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如果失败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其实也就不用操心了,因为那时候在场两人可能都已经到地底相会去了。
  至于撤退的话,自然就是依照秦王楚的命令想办法渡河撤退,然后退到咸阳城之中,凭借着咸阳城的高大城墙做最后的坚守和决战。
  王翦想了片刻之后,否决掉了其中的一个提议:“尉缭将军,如今撤退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二十万大军想要渡河原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加上如今赵军又占据了元里城,我军的一举一动完全都在赵军的眼皮子底下,根本就没有办法隐藏自己的踪迹。更何况就算过了河,庞煖的五万骑兵也都随时有可能出现在我军背后,配合李牧所部对我军进行夹击。撤退一策,有死无生啊!”
  尉缭默默的点头,对于王翦的分析表示了赞同。
  事实上尉缭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王翦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脸上带着几分怪异的神色看向了面前的尉缭:“尉缭将军,都到了这个时候,汝还要想办法和赵军决战吗?”
  既然撤退是不可能撤退成功的了,那么决战就成为了唯一的选项。
  尉缭笑了笑,双眼之中突然闪过了一丝精芒,道:“将军,虽然眼下我军在各个方面均处于劣势,但是赵军也并非就一定是无懈可击,不是吗?况且赵军乃是入侵者,并非正义之师,而我军之中的老秦人都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士气之盛远非赵军可比。所以即便是以少敌多,我军也并非就一定是败局已定!”
  王翦摇了摇头,缓声道:“话虽如此,但是你应该清楚,若是这一战失败之后吾等会是什么结果,大秦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王翦的军事才能完全不比尉缭差,甚至可以说要更加的优秀一些。
  所以尉缭三番两次所陈述的这些东西,难道王翦自己就真的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吗?
  当然不是。
  王翦之所以一直在不停的犹豫和纠结,只不过是因为王翦的心中非常清楚的知道一点——自己输不起。
  那可是整整一个大秦的国运啊!
  如果自己真的输了的话,那么恐怕很快的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什么秦国了。
  但是,现在王翦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没有什么选择了。
  李牧昨天晚上所发起的突袭不但大量的杀伤了王翦的部下,同时也因为元里城的失守而直接断掉了王翦的退路。
  既然退无可退,继续守下去又注定只会在赵军的震天雷和火油弹之中成为炮灰,那么王翦还有其他更多的选择吗?
  沉默良久之后,王翦突然拿过了纸笔,刷刷刷的写了一封战书。
  “让人送去赵军大营,就说三日后,吾和李牧决一死战!”


第967章 王翦的自信
  “王翦竟然要和吾决战?”李牧看着面前的这封战书,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几分笑意:“有意思……”
  李牧拿过纸笔,刷刷刷在上面写了一个“战”字,然后盖上了自己的大都督玺印,交给了面前的秦军使者:“且回去告诉汝的王翦大将军,三日后便是吾等决战之时!”
  坐在李牧下首的赵括显然对此就有些不以为然,等到秦军使者离去之后,赵括就忍不住开口了:“大都督,王翦此计,只不过是死中求活罢了,大都督又何必答应他?”
  在赵括看来,现在赵军的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元里城被攻克,等于是将秦军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
  口子被撕开了,那么秦国人就再也无法阻挡赵军前进的脚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军只需要继续不停的冲击秦军的防线就行了,又何必再给秦军三天的喘息机会呢?
  毕竟这个年代可不是春秋乃至是更早的时代了,不宣而战早就是各国心照不宣的规矩了,给这三天的时间,真的好么?
  李牧看了一眼赵括,似乎是明白了赵括的意思,笑着做出了解释:“赵括将军,汝觉得王翦到时候会出兵和我军决一死战么?”
  赵括想了想,道:“应当是会的,毕竟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作为赵军这边的高级将领,赵括自然知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军情,比如说庞煖所部已经开始包抄到位的事实。
  如果王翦这个时候选择撤退的话,那么秦军就会一头撞上来自庞煖的五万骑兵,再加上李牧这边的衔尾追击,到那个时候的秦国人一定会死得非常凄惨。
  李牧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用一场决战将秦国彻底的埋葬,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否则的话,若是让王翦逃了,将来说不定又生出一些麻烦。”
  赵括倒抽了一口凉气,突然明白了李牧的企图。
  这位赵国的北方大都督,竟然是想要把王翦的二十万兵马统统都全部歼灭在此地啊!
  “好了。”李牧笑着伸出了手,制止了赵括接下来要说的话:“且下去准备吧赵括将军,三天之后,便是你我亲手埋葬秦国之时!”
  ……
  王翦走在秦军的大营之中,脸色严肃。
  这里是秦军的伤病营,一股混合着伤口的腐烂味、草药的臭味以及汗味等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种让人绝对笑不起来的味道。
  一种濒临死亡的味道。
  就在王翦的面前,一名秦军的伤兵脸色木然的倚着一块树桩,他的身下是一张破旧的草席,一些说不出名字的小虫子围绕在他腹部的伤口处飞来飞去,看上去似乎在享受着一场难得的盛宴。
  王翦走到这名士兵的面前蹲了下来,挥了挥手,赶走了大部分虫子。
  仍旧有几只虫子顽强的附着在伤口处不肯飞起,王翦皱了皱眉,从袖口之中拿出了一块小小的丝巾,轻轻的按在了那已经开始散发出腐烂味道的伤口上。
  白色的丝巾被染成了黑色,上面躺着几只小虫子的尸体,以及一些黑乎乎的不明物质,还有一些白色的脓液。
  似乎是因为被触碰到了伤口的缘故,伤兵的身体猛的颤动了一下,原本木然的眼眶之中突然恢复了几分神采,目光聚焦在了王翦的身上。
  “大、大将军?”伤兵的声音十分嘶哑,还带着几分惊讶:“勇,见过大将军。”
  这个伤兵的名字就叫做勇。
  没有姓。
  王翦按住了勇的肩膀,和声道:“汝是为何而受伤?”
  勇的思维看上去似乎有些迟钝,足足过了好一会才道:“吾、吾乃是在防备赵军进攻的时候被赵军的箭矢射伤的。”
  王翦点了点头,又问道:“汝这一战杀了几个赵国人?”
  勇嘿嘿一笑,脸上突然露出了几分神采,道:“大将军,吾这一次可是射死了足足五个赵国人呢!”
  但随后他又叹了一口气:“只可惜军令不得出营,这五个赵国人的战功,也不知道能不能记到吾的头上啊。”
  王翦想了想,继续问道:“汝可有人证?”
  勇正色道:“吾的那一伍皆可为吾作证!”
  王翦点头,道:“很好,好好养伤,吾会派人查证此事,等到汝恢复之时,汝便是一名百将。”
  勇哈哈一笑,道:“大将军,这话吾可记下了。”
  王翦的嘴角微微一动,露出了一丝笑容,道:“吾为主将,自然绝无戏言。”
  王翦拍了拍勇的肩膀,然后站了起来,继续向前走去。
  他并没有看到的是,就在他的身后,勇先是露出了一丝笑意,但很快的,当王翦从勇的视线之中消失的那个瞬间,这位受伤过于严重的伤兵就缓缓的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昏睡之中。
  即便是说几句话的力气,对于勇的身体来说负担也过于沉重了一些。
  像勇这样的士兵,这座伤病员之中其实并不只有一个。
  一路走来,王翦看到了不少帐篷之外的秦军伤兵,他们或坐或躺,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茫然的神色,而有些人则已经闭上了眼睛。
  他们在等死。
  他们已经死去。
  一小队秦军士兵拖着板车从这些伤兵之中走过,每见到一个闭上眼睛的伤兵,就会伸手探一探鼻息,然后将其中那些已经彻底没有呼吸的秦军士兵放上板车。
  这些秦军士兵的脸庞非常的平静,平静到看上去似乎已经有些麻木的地步。
  在板车之上已经躺着好几具尸体了,他们将会被带出大营,然后随便找个地方挖个坑,胡乱的埋掉。
  这些尸体不是他们收敛的第一具尸体,更不会是最后一具。
  王翦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突然开口道:“医官何在?”
  一名中年男子出现在了王翦的面前,点头哈腰:“大将军。”
  王翦看着面前的这名医官,语气十分平静地问道:“为何不将这些伤兵们都带入帐篷之中?”
  医官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大将军有所不知,在外面的这些……都是没法医治的人了。”
  王翦的脑海之中突然闪过了刚才的那个名叫“勇”的伤兵。
  王翦摇了摇头,道:“有多少伤兵能够活下来?”
  医官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人会听到之后才轻声道:“大将军,在这些天之中受伤的士兵共计一万五千余人,但药物和医者如今都极为紧缺,吾估计这些人之中能活下来者……恐怕不到两成。”
  王翦默然。
  限于时代的束缚,王翦并不知道其实卫生和感染才是杀死这些体魄强健的老秦人健儿的罪魁祸首,他只知道在这个风寒就会死人的年代,受了伤几乎就已经是一只脚踏入鬼门关了。
  只是王翦还是有些不甘心。
  这些伤兵们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只要熬过去,他们的战斗力一定会都更上一层楼,这是过往的经历所明示的。
  只是啊,这十成之中要死去八成的数字,是否太多了一些呢?
  王翦的脑海之中突然又闪过了一个传闻:“听说赵军之中有着某些秘方,能够让伤兵的存活率超过五成……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王翦并不知道的是,自从邯郸保卫战之后,赵军就已经组建了一支拥有着完整编制的医疗护理队伍,并根据赵丹的要求坚决的执行着卫生制度。
  虽然这只队伍比起后世的医疗队伍来说自然是简陋到了极致,但是对于两千多年前的这个时代来说,却又超前了太多太多。
  王翦突然感觉到一点,那就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差距似乎并不只有在表面上的这些军队数量或者战斗力,更在于深层一些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
  王翦最终还是没有责怪医官,而是缓缓地说道:“三日之后此处大战将起,汝等准备一下,从明日起开始西撤过河去吧。”
  王翦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决战将至,作为主将的他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去做,太多太多的人需要他去安排,伤病营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站罢了。
  “大、大将军!”
  就在王翦准备离去的时候,一名秦军伤兵突然开口唤住了他。
  王翦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看着这名有些惶恐的伤兵,十分温和地说道:“何事?”
  说起来,这名伤兵的年纪其实和王翦相差无几,但两人一个是普通士伍,一个是大军主将,身份之间却是天差地别。
  伤兵看着王翦,带着几分期待和忐忑地问道:“大将军,这一仗我军能胜否?”
  王翦愣了一下。
  他原本以为这名士伍会问自己会不会被治好,却没想到问的竟然却是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好像一声清脆的鸣钟声,让附近不少伤兵都一下子抬起了头,包含期待的看着王翦。
  王翦沉默了一下,往前走了两步,在这名士兵的面前蹲了下来,轻轻的抓住了士兵的肩头,用并不高昂但却十分肯定的语气说道:“这一仗,我军必胜无疑。”


第968章 大战起
  “秦军毫无胜利希望。”这是李牧对赵括说的原话。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这位赵国大都督的脸上同样带着无与伦比的自信。
  虽然说话的语气和表情都非常相似,但毋庸置疑的是,鉴于两位主将的过往战绩,李牧说的这番话看上去显然更加的靠谱一些。
  时间就这么无波无澜的过去了三天。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赵军果然恪守了战书之中的约定,并没有对秦军发动进一步的进攻,而秦军也借助这自从开战以来难得的三天喘息机会好好的休整了一番,算是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
  在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决战日终于到来了。
  这一天清晨天刚刚放亮,两支军队的将士们就纷纷起床,在吃过早餐之后,一支又一支的部队开始陆续的从两座大营之中开了出来,在各自的大营面前集结成一个又一个的方阵。
  王翦今天站在一座战车之上,整个人的身形显得分外的提拔,一双虎目如电,看上去颇有几分不怒自威的感觉。
  在王翦的身边是几十名秦国将军,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王翦的身上,等待着王翦的发号施令。
  王翦并没有先开口说话,而是环视了一圈面前的这些秦国将军。
  从这些秦国将军的脸上,王翦看到了许多种不同的表情。
  有的跃跃欲试、有些貌似镇定却心中惶恐、有的一脸悲壮、而有的则是面无表情。
  王翦缓声开口了:“诸位将军,吾知道汝等许多人的心中对于这一战都并不抱有太过乐观的态度。但是吾希望汝等记住,战争从来都不是因为人数而决定的。哪一方能够取胜,乃是取决于这一方将士们的信心是否坚定,是否能够团结一心!”
  “如今赵军兴不义之师而来,妄图灭亡我大秦,将我大秦的子民们尽数奴役,汝等告诉吾,这样的事情,汝等答应不答应!”
  几息短暂的沉默之后,一阵吼声爆发了:“不答应!”
  大家都是军人,别管心中害不害怕,这一声吼都是为了脸面必须要吼出来的。
  王翦满意的点了点头,沉声道:“记住吾的话,今日吾等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军功而战,吾等是为了吾等自己的父老乡亲,是为了大秦,是为了所有的老秦人而战!现在,大声的告诉吾,吾等这一战的结果会是如何?”
  一阵更大的吼声随之响起:“万胜!万胜!万胜!”
  吼声犹如浪潮一般不停的传播着,许多秦军的将士纷纷举起了武器高声跟着怒吼起来:“万胜!万胜!”
  王翦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片刻之后,吼声缓缓停息,而王翦也正式开始了分配任务。
  “尉缭将军,这一次汝负责率领两万人的部队前去阻拦住来自元里城之中的赵军部队,不要让那边的赵军部队和赵军的主力形成对我军的夹击之势。敌军是汝的两倍之多,但是吾已经不能够给汝更多的兵力了,汝能不能够将敌人给拦住?”
  尉缭深吸了一口气,整张脸庞因为兴奋和激动变得微微发红:“请大将军放心,吾一定誓死拦住赵军,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