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十分发达,所以才能够为齐国源源不断的创造税收。其实齐国之强盛,和齐国之富庶是有很大关联的,汝应该知道吧?”
“是的。”赵恒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儿臣这阵子已经查阅过齐国的财政卷宗,发现齐国在五国伐齐之前国势强劲国库丰盈,五都技击之士的赏金皆能够按时拨付,故此齐军每每作战时无不用命。但自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国库开始空虚,加上后胜此人巧立名目自国库之中拿走了许多钱财,导致技击之士的赏金每每无法足额发放,这才让齐军之战斗力每况愈下。”
赵丹点头道:“不错,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汝不要小看金钱经济、更不要小看商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商业良好运转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会不停的成长,可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商业陷入了困境,那么这个国家的麻烦之时也就到了。说起来汝可能还不知道,去岁寡人的国库之中所收到的税收之中,商税其实已经有了将近两成。”
“两成?”赵恒不由得愕然出声。
要知道一直以来,这个时代对于商人的看法都是比较的片面、比较歧视的,从主流的看法来说,商人根本就不创造任何东西,只是囤积居奇、倒买倒卖并且从中赚取利润罢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生产东西的行业,竟然却能够为赵国供应两成的税赋?
考虑到赵国如今的疆域和人口,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
可以这么说,这简直就是一件在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毕竟一直以来,诸侯国的财政收入基本都是来自于农业,或者说是农民们上交的税赋,即便是商贸发达的中原诸国,商税所占的比例也从未超过一成。
“是的,两成。”赵丹十分肯定地说道:“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许多官员在暗中为自己家中的商人们隐瞒收入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提高到四成,甚至更多!”
要知道商业活动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和官府离不开关系的。
而赵国作为山东六国之中商业活动颇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许多大贵族们其实早就已经暗中插手了许多商业事项。
比如说郭纵就是大名鼎鼎的铁商,还有吕不韦的家族是赵国最大的粪肥商人,随着这些年的赵国对煤炭的开采,煤商也开始出现,赵国最大的煤商背后就有郑朱和虞信等人的影子,而李牧的边骑军团也同样在暗中插手着来自边境的牛、羊以及奴隶贸易。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有很多应该收的税被隐瞒掉了,并没有被收上来。
如果能够将这些商税统统收上来的话,那么赵国的国库收入还能够更加的增添许多。
在听完了赵丹的解释之后,赵恒年轻的脸庞上充满了愤怒,怒道:“这些大臣们也太可恶了,父王给了他们地位和权力,他们却是这样回报父王的信任吗?”
赵恒当然有理由愤怒,作为赵国的太子,将来的这一切可都是要被赵恒所继承的,现在这些大臣们挖赵国的墙角,那完全就是在挖赵恒的墙角嘛!
赵丹笑了一笑,对着赵恒说道:“汝要记住,作为一个君王,无论何时何刻都要沉住气,否则的话汝就会十分容易的被怒火所干扰,然后做出错误的判断,明白了吗?”
赵恒愣了一下,然后才低下了头,道:“儿臣明白了,其实儿臣只是气不过……”
赵丹伸手拍了拍赵恒的肩膀,道:“汝明白就好。其实这些事情,也未必就是这些龙台重臣们授意操办的。人的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而作为君王,我们要分清楚的就是究竟哪些人的心中是只想着家族而不想着国家的,哪些人的心里是忠于国家但是也想要为家族谋一点福利的。对于前者我们自然是要坚决的打击,但是对于后者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
赵丹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中闪烁着异样的神采。
“另当别论?”赵恒忍不住追问道:“父王,究竟是怎么一个另当别论法?”
赵丹看了一眼赵恒,目光之中带着几分让人捉摸不定的笑意:“以后每隔七天,就会有一份密报送到汝的案头。汝可以从这份密报里看看寡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再想想汝可能是怎么做的。”
说话间,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在前面驾车的毛遂敲了敲车门,道:“家主,地方到了!”
赵丹停止了话头,对着自己的大儿子笑道:“好了,且和寡人一起去看看,今年寡人的子民们又是如何耕种的吧。”
第963章 充满希望的赵国民情
父子两人一前一后的走下了马车,朝着不远处的一处稻田走去。
这一处稻田其实是赵丹精心选定的,就是之前曾经来过几次的那位老者的田地。
然而让赵丹有些意外的是,当他来到这处田地的时候,却只看到了一名年纪大约在三十岁左右的农夫,带着几名十来岁的孩子在田地之中耕作。
说是耕作,其实就是在牛的身上套着曲辕犁,然后掌控一下方向罢了。
孩子们主要是负责在一旁观察大人们是如何操作的,不过从现在这个架势来看,很显然这些大孩子们亲自掌控曲辕犁的时间已经不会太遥远了。
那名中年农夫显然注意到了赵丹父子的存在,朝着身边的孩子们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将掌犁的位置交给了其中一名最大的男孩子,然后朝着赵丹等人走了过来,先是行了一礼,然后十分客气地说道:“贵人可是有事需要帮助?”
虽然说是白龙鱼服,但是赵丹和赵恒父子身上穿着的丝绸袍子还是非常显眼的,就更别提他们身后那辆虽然算不上豪贵异常但是也非同小可的马车了。
赵丹笑了一笑,语气十分温和的对着农夫说道:“是这样的,吾想要请问一下,这些年来一直耕作这片土地的那位老丈何在?”
中年农夫闻言不由得疑惑的打量了赵丹和赵恒一眼,突然间恍然大悟:“原来贵人就是家父曾经提到过的那位。”
赵丹含笑点头。
农夫叹了一口气,说道:“好教贵人得知,家父在去岁冬天就已经离世了。”
赵丹愣了一下,显然完全没有想到这个结果,足足过了半晌才道:“抱歉,还请节哀顺变。”
农夫笑了笑,道:“家父去世时已经六十有二,乃是喜丧,倒是没有什么哀不哀的。家父曾言贵人对于墒情和收获颇有兴趣,每每到来必询问之。不知今年是否也是为了此事而来?”
赵丹收拾了一下心情,笑道:“正是,吾看汝如今的耕作,似乎比汝父之前要轻松不少啊。”
农夫笑道:“那是自然。如今用这曲辕犁和耕牛配合,耕作速度可是比往日要快上太多了,而且也更加的省力了。”
赵丹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面前不远处在那名半大孩子的操控下稳稳前进的耕牛和曲辕犁,看着一片片的土地在曲辕犁的行进之中被划开,心中对于曲辕犁这种工具的效率也是有着更直观的了解。
不过想想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自从曲辕犁发明之后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华夏国之中的某些没有应用机械化的农村地方,曲辕犁都还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呢。
赵丹又看了一眼面前的农夫,发现他和他的孩子一样,虽然身上的麻布衣衫都是比较不起眼而且充满了泥土的点子,但是却并没有看到有什么补丁。
于是赵丹忍不住开口道:“看来汝的生活不错啊,都能给全家买得起新衣裳了。”
“新衣裳?”农夫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身上的麻布衣,忍不住笑了起来:“贵人说笑了,谁家的人会穿着新衣裳下地哦,怕不是要给婆娘闹死。”
“哈?”赵丹愣住了,感情这衣服还不是新的?
农夫颇为自豪的抬起了头,道:“贵人有所不知,如今的日子好了,以前哪一年只能够买上几尺布,也就马马虎虎的给全家一人一套新衣裳,有时候可能还不够。但是现在的话,别人家不好说,吾家里每年每人都能有三套衣裳,这还不包括过年的羊毛衣呢。”
赵丹这下是真的震惊了。
按照这个农夫的说法,那么这户家人每个人一年竟然有四套衣服?
虽然赵丹也很清楚,自己接触的这一户农民其实是赵国之中比较富裕的,也就是所谓的“上农”,但是再富裕的农民也还是农民,能够做到这一点,绝对是让人震惊的。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在八十年代乃至是九十年代,后世华夏国的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一年买四套新衣服。
但是现在,在两千多年之前的赵国,却有农民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赵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身后的毛遂,只见毛遂朝着赵丹眨了眨眼睛,显然这位农夫并没有撒谎。
作为赵国的大王,任何和赵丹接触过的人都会被监察卫在事后暗中调查一遍,更遑论是这农夫的老父亲已经和赵丹聊过这么多年的天了,监察卫对于这家人可以说是连家里有几只耗子都查得清楚明白了。
在得到了毛遂的回答之后,赵丹心中更加疑惑,忍不住问道:“所以汝家里的这些钱是从哪来的?”
农夫忍不住笑了起来,掰着手指头就给赵丹算了一笔账。
首先,随着农耕效率的提升,再加上农夫过去参与战争之时军功封赏的一百亩土地,现在的农夫手中足有两百亩土地之多。
要知道这两百亩土地大部分是上田剩下的都是中田,可不是那些产量低下的下田能够相提并论的。
除去粮食之外,农夫一家在收获之后还会抢种一季大豆。
由于粪肥的存在,所以无论是粮食还是大豆的产量都要胜于往年。
除此之外,蚕桑方面也有一笔收入。
租借的农具和耕牛在前两年就已经付清了钱,如今地里的这头牛和曲辕犁都属于农夫的了。
除此之外,这牛还生了三头小牛,农夫除了留下一头之外,将其他的两头小牛又卖给了其他农夫,这又是一笔收入。
最后,农夫的老婆每年在农闲之时还会进城去给城里的私人羊毛纺织厂干活,这也是一笔收入。
零零总总一算下来,赵丹愕然发现这农夫一家在过去的一年里竟然有了四种不同的经济来源,也难怪他家的日子过得如此红火了。
“原来如此……”赵丹点了点头,忍不住问道:“像汝家这样的家庭,在汝的村庄之中很多吗?”
农夫挺了挺胸膛,自豪道:“那自然是不多的,某可是村中最为殷实的家庭之一呢。不过不瞒贵人,村中这些年来的生活确实是一年比一年好了,往年都还有饿死人的情形,但是去岁一年竟然没有任何一人是因为冻饿而死,实在是不得了,不得了啊!”农夫说着说着发出了啧啧赞叹的声音。
似乎是说到了兴头上,农夫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说实在的,能有这样的生活,那可是全依仗大王啊!若不是大王将这些曲辕犁和耕牛以极低的价格租给吾等,吾等的生活也不可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那羊毛衣的出现据说也是大王命人研制的,还有……”
农夫滔滔不绝的说着,话语之间满是对于那位邯郸龙台宫殿之中大王的景仰之情。
赵丹也不阻止他,就这么笑吟吟的看着农夫不停的说下去。
说实话,这种被人当面吹捧的感觉……真的好爽!
其实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赵国这么多年以来对外发动战争,当然不是没有红利的。
领土的扩大就代表着资源的增多,而资源的增多就可以让国内的产业和经济活动更加的发达,从而起到反哺国内的作用。
具体的说,草原方面的战争可以为赵国带来的是大量的牛羊以及奴隶,这些对于纺织、畜牧以及农业、乃至是需要许多苦力的冶炼业都能够起到帮助。
而冶炼方面的进步不但能够为赵国出产更多的武器装备,同时也能够生产更多诸如曲辕犁这样的铁具,极大的压低了铁具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民众购买铁农具的负担。
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之中,赵国又能够掠夺到大量的工匠以及优质的农田,工匠们可以促进赵国各方面手工业的进步,而农田可以让赵国的粮食有效的增加,同时又是封赏有功将士,激发将士们开拓进取参与战争的最佳捷径。
这些东西并不是单独一条线存在的,而是好像一个蜘蛛网一样相互影响、共同促进,让赵国的国力随着战争而变得越发的强大。
农夫说了好一会之后才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有些尴尬的停下了嘴巴,对着赵丹赔笑道:“让贵人见笑了。”
赵丹温和的笑了笑,道:“无妨,倒是吾打扰了汝的耕作呢,对了,汝家中可有人参军?”
农夫一说到这个顿时就有些沮丧,道:“吾原先也是郡兵之一呢,只不过家父去世之后,吾的长子又没有成年,现在只好先在家务农了。贵人是不知道啊,原本吾才是吾村中最为富庶的一家人,可是去岁的伐齐之战后,好几家同村人回来都有了爵位和封赏,倒是一下子把吾给超过了,嘿!不过后年吾的长子就要成年了,到时候吾还说不定还能够赶得上伐楚之战呢!”
说着农夫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竟然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取参与到战争之中了。
片刻之后,赵丹和赵恒父子和农夫话别,重新坐上了马车。
看着身边有些激动的赵恒,赵丹微笑道:“看到了吗恒儿,战争,其实并非是只有穷兵黩武一途的。只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战争能够为赵国带来的收益和发展,是汝远远想不到的。但是汝一定要记得,任何时候都应该让战争所带来的恩惠能够惠及到所有的、至少要惠及到大部分的国民。否则的话,一场对于国力和国民有害无益的战争,只会让国家走向灭亡!”
赵恒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道:“父王,儿臣明白了!”
第964章 抉择和惊变
元里,秦军大营。
王翦坐在帅帐之中,静静的看着面前这份刚刚由信使从咸阳城带来的,来自秦王楚的旨意。
上面说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但是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要么撤退回援咸阳,要么便找机会和李牧决战,并且将其击败!”
这就是秦王楚在听取了包括司马信在内的几名老将们的建议之后所做出来的决定。
在秦国,秦王楚的决定,也就是最终决定。
所以无论王翦愿意或者不愿意,他都必须要执行这样的决定。
良久之后,王翦才放下了手中的信,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心中充满了郁闷和纠结。
“大王……为何会如此的急躁啊!”
想不通。
真的想不通。
在王翦看来,秦国作为防御的一方,理所当然的就是应该想尽办法和赵国周旋,然后在赵国的境内散布点谣言、搞搞离间计什么的,说不定就能够让赵国人出现什么问题,从而让秦国获得喘息的机会甚至是反败为胜的机会。
可是秦王楚的这个命令一下来,王翦就不能够继续在这里和李牧耗下去了,否则的话王翦就是抗命。
违抗王命,这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足以杀头甚至是诛全族的大罪啊!
说起来,秦王楚给出的这两个选择,王翦的心中其实觉得撤退回咸阳的决定其实更好一点。
但问题在于,现在就算秦军想要撤退,那就真的能够撤退得了的吗?
要知道在一开始的时候,王翦就已经做好了在这里和赵军僵持几个月的准备,就连粮草物资都在一直加紧让人运送过来,就是为了想要在僵持之中寻找机会。
现在这一仗才刚刚开打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秦王楚竟然就想要急吼吼的开战了?
王翦想着想着,忍不住狠狠的一巴掌就拍在了桌子上。
“该死,难道有人在蛊惑大王?不行,吾一定要告知大王如今的真实军情,免得让大王被人所误导!”
王翦下定决心,开始奋笔疾书了起来。
过了片刻之后,一份出自王翦的急报就已经出炉了。
在这份急报之中,王翦十分详尽的介绍了如今秦军所面对的艰难战局。
赵军的震天雷对于秦军来说造成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而在没有震天雷的情况下,王翦完全没有任何把握能够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李牧。
其实就算没有震天雷,王翦也同样没有什么太大的把握来击败李牧,震天雷的存在只不过是把双方原来三七开的局面变成了二八开而已。
两成,甚至更少的取胜概率,这就是王翦现在所要面对的情况。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翦却接到了来自咸阳的出击命令!
王翦摇了摇头,用火漆将手中的这封信给封了起来,正准备把自己的亲卫队长叫起来,突然帐外一声禀报:“尉缭将军求见!”
王翦愣了一下,随后说道:“请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满脸兴奋的尉缭出现在了王翦的面前。
刚刚一出现,尉缭就忍不住开口说道:“听说将军已经接到了来自咸阳方面的命令,马上就要率领二三子出击,和赵国人来上一场大决战了?”
王翦身体一震,惊讶的看着尉缭:“汝是如何得知的?”
要知道王翦这也才刚刚收到来自咸阳的信没有多久,然后尉缭竟然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难道说尉缭也有自己的情报渠道?还是说这信使走漏的风声?
王翦的心中顿时掀起了无数的惊涛骇浪,甚至还有一丝隐约的杀机。
尉缭对此全然未觉,而是脸上露出了十分激动的表情,道:“军营之中都传遍了啊。”
“军营之中都传遍了?”王翦的心中那种不妙的感觉越发的强烈了。
这是什么操作,主将都才刚刚接到消息,小兵们就已经知道了来自咸阳之中密旨的内容了?
王翦的脸色渐渐的变得阴沉了下来。
有鬼,肯定有鬼。
就在王翦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一阵剧烈无比的震动突然传来,王翦一个立足未稳,直接就摔倒在了地上。
“不好!”王翦脸色一变:“赵国人在发动进攻!”
王翦冲出了帐篷之外,果然看到帐篷之外无数火光涌动,一颗又一颗的震天雷被投入秦军的营地之中。
尖锐的鸣钲之声在秦军的营地之中回荡着,无数秦军将士们急匆匆的从营帐之中奔出来,拿着武器装备开始进入防守阵地。
不过很显然,秦军事先并没有想到赵军会突然发动这样的一次夜袭,所以应对得多少有些仓促。
好在王翦平时治军有方,所以仓促归仓促,却并没有多少的混乱。
“火油弹!”耳边突然传来了尉缭的惊呼声。
王翦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一颗火油弹落在了距离自己二三十步的某座营帐之中,轰的一下瞬间就把这座营帐点燃了。
一股热浪迎面而来,让王翦甚至有些睁不开眼睛。
但是他这个时候可没有时间去理睬这些事情,而是朝着尉缭怒吼道:“斥候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竟然没有发现赵军的调动?”
尉缭苦笑一声,摊开手表示自己也是一脸懵逼。
就在这个时候,大地又一次开始了隐隐的震颤,王翦刚刚下意识的想要找一个地方隐蔽起来,突然一下子又回过神来:“不对,这不是震天雷,是骑兵!”
尉缭同样也想起了什么,脸色同样大变:“这是具装甲骑兵!!”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一丝惊慌。
如果真的让具装甲骑兵冲营成功的话,那么就真的完蛋了!
王翦也顾不得多说什么,急匆匆的朝着不远处的高台奔去。
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够真正搞清楚现在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王翦快步的奔跑着,不停的有震天雷落下来,这让王翦的心中充满了愤怒。
要知道在之前的战斗之中,很显然,赵国人是接着夜色的帮助,悄悄的将震天雷投石机的阵地前移了。
能够在秦军斥候不被发现的情况做到这一步,赵国人究竟准备了多久?
还是说,在这场战争开打的第一天起,赵国人就已经想到这个办法了?
王翦三步并作两步登上了高台。
让他松了一口气的是,虽然说赵国人的震天雷和火油弹已经在秦军大营之中炸响,但是秦军的阵地仍旧没有被突破。
两条火龙正在急速的朝着寨墙逼近,那显然是赵军的王牌部队具装甲骑兵,但是从现在这个情况来看的话,寨墙面前的壕沟应该是足以阻止具装甲骑兵的进攻。
更让王翦稍微放松一些的是,秦军大营之外的黑夜中除了那两道赵军具装甲骑兵所拉出来的长龙之外,就看不到任何的火光了,这也就代表着赵军的步兵大部队至少眼下还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王翦沉声朝着尉缭下令:“立刻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抗击赵军的夜袭!还有,让元里城那边也注意一下,一旦赵军出击,元里城方向要给我军一点策应,绝对不能够让赵军大摇大摆、毫无顾忌的攻击我军营地!”
王翦在元里城之中放了五万兵马,就是为了能够在这种时候牵制住赵国人,否则的话一旦让赵国人集中兵力突破,秦军大营这边的压力就太大了。
至于为什么不将所有的部队都放在元里城之中,一方面是因为这座小城并不足以容纳如此之多的人,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王翦对于赵国人震天雷威力的担忧。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仗王翦都不想输。
李牧的突袭似乎失效了,直到这个时候,王翦才看到了从赵军的大营之中蔓延出一条由火把组成的长龙。
凭借着多年纵横沙场的眼力,王翦轻而易举的就可能判断出来,这一次赵军出动的人马应该在两万左右。
王翦并不认为仅仅凭借着两万先锋军就能够让赵国人攻破自己的阵地。
所以在这位秦军的主将看来,自己的对手李牧,似乎在这一次的大战之中产生了失策。
具装甲骑兵们已经被秦军的拒马和壕沟给挡住了,两轮密集的弩箭射过去之后,黑暗之中的具装甲骑兵们似乎有了要撤退的迹象。
“或许,是时候阻止一次小规模的反击,来尝试杀伤一下赵国人的有生力量?”
具装甲骑兵需要速度才能够发挥出足够的力量,这一点王翦是非常清楚的。
眼下,这群停留在秦军大营之外静止不动的具装甲骑兵,简直就是一堆在砧板上的肉啊!
只要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出营,王翦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将赵国人的这支具装甲骑兵部队收拾干净,安排得明明白白。
只不过王翦又有些犹豫:“如果这是李牧的埋伏,那么吾轻易出击,岂不是中了他的计?”
两种想法在王翦的脑海之中纠缠着,让他显得十分的争扎。
然而战场之上的战机向来都是一瞬即逝,又哪里容得下那么多的犹豫和纠结?
片刻之后,王翦终于一咬牙,下定了决心:“来人……”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声突然响彻整个夜空。
第965章 李牧的真正目标
王翦的话也被一声突如其来的声音给打断了。
他下意识的看向了某个方向,那个方向也正是声音所传来的方向。
在那里,一阵耀眼无比的光芒刚刚消散,即便是在黑夜之中,也能够看到大量的浓烟正在不停的冒出。
“这、这是……”王翦注视着面前的情形,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直到这个时候,王翦才终于回过神来。
自己被李牧给耍了!
什么震天雷、什么火油弹、什么具装甲骑兵,那统统都是障眼法,都是用来吸引王翦注意力的。
从一开始,李牧所真正瞄准的攻击对象,就是在秦军大营几里之外的那座元里城!
而刚刚所传来的那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正是来自于赵军的震天雷在引爆的时候所发出来的巨响声。
元里城的东城墙,塌了!
王翦看着从赵军阵营之中蔓延出来的那道犹如火海般的长龙扑向元里城,心中就是一阵冰冷和无力的感觉。
到了这个时候,王翦的心中已经非常清楚的明白一个事实——元里城,守不住了!
没有了城墙,元里城之中的守军拿什么来抵挡赵军?
站在王翦身边的尉缭同样也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脸上满是惊骇的神情,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大将军,得个办法才行啊!”
要知道秦军之所以能够在这之前牢牢的锁住赵军前进的路线,正是凭借着秦军大营和元里城两处据点的相互支援才能够合力做到。
如今一旦失去了元里城的话,那么秦军防线的互为犄角之势就被打破了,接下来的战局对于秦军来说就变得更加的不利了。
王翦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对着尉缭说道:“尉缭将军,汝速速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去支援元里城,务必要争取道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尽可能多的友军撤退到大营之中来!”
尉缭心知事态紧急,当下也不废话,拿了军令就快步离去。
等到尉缭离去之后,王翦又接二连三的下达了众多命令,都是针对如何去帮助和撤离来自元里城之中的秦军。
就在王翦的眼前,那支举着无数火把的赵军长龙已经开始通过那道刚刚炸出来的缺口涌入了城墙之中。
激烈的街巷战正在展开之中,王翦心知肚明元里城之中的秦国守军一定不是赵军的对手,而被攻破了的元里城也已经完全失去了防守的价值。
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先保住更多的秦军将士们的性命,再去考虑其他的事情了。
王翦深吸了一口气,突然一把抓住了面前的一名秦军将领,沉声道:“一刻钟之后吾会打开营门,汝立刻去点齐一支万人队,等到开营之后出去冲击一下营外的赵军!记住,如果汝碰到了很激烈的抵抗,那么就一定不能后退,马上让人来通知吾,吾会派人去接应汝的,明白了?”
……
李牧站在高台之上,注视着面前的战场,脸上平静得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倒是站在一旁的赵括,此时此刻脸上充满了佩服之情。
一名斥候快马来报:“大都督,前锋军已经全部都进入了元里城之中,正在和城中秦军交战,秦军似乎有弃城的迹象!”
“弃城?”李牧的脸色微微一动,然后缓声道:“汝立刻传令下去,让前锋军用能够用到的所有办法,一定要将秦军撤退的脚步给拖住!还有,后续部队也要加快速度,不要让秦国人给逃了!”
在李牧的面前,一个个赵军方阵举着火把正在不停的前进着,朝着面前的战场逼近。
赵括很清楚李牧命令的意义所在,元里城和秦军大营虽然互为犄角,但是相互之间毕竟还是有着好几里地的距离,只要操作得当的话,赵军完全可以利用这个距离将秦军元里城之中的五万人马给一口吃掉。
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