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衣卫总部已经将近两个月没有联系上咸阳的胡衣卫分部了。
更加糟糕的是,由于如今还处于冬季,所以胡衣卫总部也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换句话说,咸阳之中一定发生了某些事情,某些对于胡衣卫来说非常不利的事情。
赵丹的思绪很自然的就联想到了一个人——吕不韦。
难道说吕不韦出事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
说实话,对于吕不韦这个人,赵丹的心中是颇为矛盾的。
一方面,吕不韦的确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一点无论是从历史上的记载,还是从这些年吕不韦的表现都能够看得出来。
但是赵丹也很清楚,吕不韦其实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
这样的人如果驾驭得好,让他的野心用在为了国家方面的话,那么对于国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驾驭得不好,让他的目光完全落在了争权夺利之上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对于皇权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了。
虽然现在并不知道咸阳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赵丹隐约有一种预感,如果真的想要帮助吕不韦的话,那么对秦开战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赵丹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的敲击着,多少有些举棋不定。
过了片刻,赵丹突然忍不住哑然失笑。
自己的麾下也不是没有像平原君赵胜、像虞信、像廉颇李牧这样的名臣大将,这些人不都一样被自己治得服服帖帖的么?
就算他是吕不韦又如何,不管吕不韦愿意或者不愿意,将来一个秦国降臣的名号是肯定要安在吕不韦身上的。
有了这个名号在那里,吕不韦想要做些什么事情,其实是要受到很多限制的。
再说了,寡人可比吕不韦年轻多了,就算是吕不韦有些什么野心,寡人难道还压制不住他?
想到这里,赵丹终于有了答案。
赵丹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正在争吵的两派大臣:“好了,既然诸位卿家如此争执不休,就依照过往的惯例,投票表决吧。”
……
片刻之后,虞信看着郑朱和李斯,眼中的惊讶神色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这两个家伙明明是对头,怎么会在同一件事情上持相同立场呢?
虞信的目光突然落在了一直沉静无比,除了投票之外从未发言过的李牧身上。
难道说……
赵丹缓缓开口了:“这一次,就由李牧大都督作为主将,庞卿作为副将,率领寡人的大军西进伐秦吧。”
第954章 大兵伐秦
春天到来了。
这一年,赵国的战争脚步比起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来得更早一些。
冬天才刚刚度过,许多地方的雪甚至都还没有完全融化,大量赵国的军队就已经纷纷在河东郡之中集结。
由于已经习惯了这种战争的节奏,所以赵国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之时十分的流畅,一切都是那么的按部就班。
这样大规模的调兵遣将自然是不可能瞒得过秦国方面的,秦国对此十分的警惕,在得到情报的第一时间就集合了大量的兵力在河西地之中,准备防备来自赵国的攻击。
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蔡泽紧锣密鼓的调查也被迫叫停,这位秦国的御史大夫不得不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赵国伐秦之战中去。
于是吕不韦的这一难,总算是暂时性的度过了。
但吕不韦的心理非常的清楚,这也只是暂时的而已。
因为在大军刚开始调动的时候,所有的事情千头万绪,那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投入的。
等到大军已经完全调动完成之后,一应事宜基本上都已经是有例可循,到那个时候蔡泽就能够重新腾出手来,继续调查吕不韦的案子了。
套在吕不韦脖子上的绳索虽然放松了一些,但是还远远没有到完全松开的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吕不韦也终于和赵国胡衣卫派来咸阳的新首领联络上了。
直到这个时候,赵丹才终于明白了在过去的那个冬天之中,咸阳城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咸阳城之中的胡衣卫首领在和吕不韦最后一次见面之后带着密信离开,但是却在这之后遭到了蔡泽带人的突然袭击。
在这次袭击之中,咸阳城分部的胡衣卫首领被杀身亡,吕不韦写的那封密信也被随之搜走。
好在蔡泽并不能够破译密信上面由阿拉伯数字所组成的密文,而且也并没有人看到胡衣卫首领的确是从吕不韦的府邸之中走出,所以蔡泽依旧缺少足够的、决定性的证据来说服秦王楚对吕不韦下手。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吕不韦才能够十分艰难的度过这个冬天,撑到了赵国伐秦的这个时刻。
半个月后,集结完成的赵国大军开始从蒲津渡出发,渡过了黄河,朝着秦国逼近。
而秦国方面显然也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是生死存亡的时候了,所以秦王楚也是疯狂的将整个秦国的战备提高到了最高等级,更是将秦国几乎所有还能够行动的成年男子都征集了起来,组成了一支二十五万的军队,由王翦作为主将,在河西地的元里城和李牧所部进行对峙。
但赵国的兵力并不仅仅有李牧所组成的这三十万军队而已。
这一次战争的副将庞煖已经开始受命集结赵国边骑军团的五万骑兵,准备从河套、朔方两郡南下,自义渠地直扑关中,狠狠的在秦国人的背后来上一刀。
不过由于这个时候和中原不同,北方的冰雪尚未融化对于行军的影响很大,北方诸郡兵马的调动也需要颇多时日,所以庞煖的骑兵并不能够像李牧的步兵主力一样发动进攻,还需要最少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才能够发动。
赵国向秦国开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楚国的境内。
如今的楚国基本上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东部主要是以景通为首的昭景屈三大家族的地盘,而西部以郢都为中心的半个楚国则位于李园的影响之下。
在过去的那个秋天里,双方虽然并没有爆发什么大战,但是小规模的摩擦倒是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冬天的到来让楚国的双方都不得不停止了军事行动,也各自拥有了一些休养生息的时间。
说实话,在这之前,楚国的两派心中其实都是非常担心的。
毕竟谁都能够看得出来现在的楚国实在就是史上最弱的楚国了,而且还分成了两半,如果赵国人趁虚而入的话,那么这个事情还真的就是不好办。
但是现在赵国并没有派兵来攻伐楚国,恰恰相反的是赵国人却去打了秦国。
这无疑让李园和景通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李园坐在宫殿的主位之上,看着面前谦卑的秦国使节,脸上虽然面无表情,但是心中却多少带着几分快意。
当年你们秦国人不是很牛逼吗,不是根本没有把我们大楚看在眼里吗?怎么样,现在还不是要乖乖的来跟我们大楚求援。
是的,在开战的第一时间,秦国就已经分别派出使者来联络李园和景通,希望这两人之间能够暂时的放下各自的恩怨,联合起来跟着秦国一起抵抗赵国。
只见秦国使者言辞十分恳切地说道:“会稽君,若是秦国一亡的话,那么到时候这个世界上便只剩下楚国一个国家了。到时候楚国的命运不必吾说,想来会稽君也应当能够了解。所以还请会稽君一定要放下成见,以抗赵为第一要务啊。”
李园闻言不由得轻轻的哼了一声,道:“就算是吾愿意停战,景通那人也是肯定不愿意停战的。汝可能并不知道,景通可是已经对天发誓,要用吾的血肉来祭祀景阳和他的那些族人们的在天之灵呢。”
由于心中对赵国的愤恨,李园是愿意暂时放下仇恨的,但问题在于李园的心里清楚,三大家族不愿意啊。
说起来,李园在郢都之中的那一场杀戮的确也是惹毛了三大家族。
包括景阳在内,三大家族的家主以及诸多核心成员都死在了李园的府邸之中,景阳嫁给李园的那个妹妹也同样被李园处死。
在自家的至亲被杀死在李园手中的情况下,景通发下这样的誓言,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秦国使者咳嗽一声,道:“这一点还请会稽君不要担心,只要会稽君答应了吾王的要求,三大家族那边吾王也已经派去了使者,一定会斡旋成功的。”
李园哈哈一笑,道:“吾当然知道秦王已经给景通派去了使者,但是汝看着吧,景通是不可能答应和吾停战的。吾刚刚才听说景通已经集结了五万人马,很快就要前来进攻郢都了。如果景通不能够停战的话,那么吾也只能够将这场战争给继续打下去了。”
李园所说的还真的就是一点都没有错,仅仅过了三天之后,景通就已经率领着五万兵马越过了双方的边界线,攻入了李园的控制区之中。
之所以如此,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或许李园能够意识到联合抗赵的必要性,愿意和三大家族之间议和并且共同抗赵,但是问题在于——三大家族不同意啊。
毕竟三大家族可不是景通一个人说了算了,更不是景氏一个家族说了算的。
所以只要三大家族之中的主流舆论依旧是灭掉李园,那么即便景通再怎么深明大义也好,他都不可能违背三大家族共同的意志,他都必须要以消灭李园作为最高目标。
至于什么秦国,什么将来楚国可能会独自面对赵国这种事情,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在三大家族之中甚至有一种没有宣之于口的观点在暗自传播着,这种观点就是——赵国是迟早都要打过来的,如果不能够趁着赵国打过来之前消灭李园的话,那么恐怕将来就没有任何报仇的机会了。
所以在三大家族的心里,这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也是最好的一次能够向李园复仇的机会了。
毕竟现在的赵国肯定是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灭秦之上,是不可能再像去年那样,派廉颇带着一支大军来给三大家族添乱,让三大家族在已经看到成功曙光的情况下功亏一篑了。
于是三大家族理所当然的就压上了所有的筹码,调集了能够调集的所有精锐倾巢而出,务求要灭掉李园这个该死的叛徒!
三大家族要灭掉李园,李园当然也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李园本人已经组织好了一支三万五千人的兵马,所以在得知了景通来袭之后,李园也同样率领兵马前往迎战。
双方在寿春城以西大约一百里的平原之上陷入了对峙,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虽然说来自秦国的两名使者已经是十分尽职尽责的相劝了,但是很显然三大家族根本就没有放弃复仇的打算,所以这样的劝告自然也就只能够无功而返。
在离开三大家族军营的时候,一名秦国使者忍不住发出了一声长叹:“秦若亡,则楚必不存也。如此目光短浅,真真是……唉!”
两名秦国使者最终还是不得不带着十分扫兴和沮丧的心情回到了秦国之中。
既然秦国的使者们并没有帮助秦国取得任何的帮手,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也就只能够独力来面对和赵国之间的战争了。
对于这一战,秦国人完全没有丝毫的退路,因为他们的心中都很清楚,失败就代表着死亡。
而在赵国这一边,已经横扫了中原四国的赵国精锐大军也是士气正盛,他们也很清楚秦国多半就是在这一次统一六国之路上的最后一块硬骨头了。
消灭秦国,这就是来自赵国总共三十五万大军,自统帅李牧到所有小兵心中共同的愿望!
第955章 秦国骑兵的踪迹
义渠胜的心情很好。
此时此刻,义渠胜正在率领着来自赵国西北部集结的一万五千骑兵东进,准备前往义渠人的故都义渠城,和已经在那里等候着自己的庞煖会合。
义渠胜这一次所率领的这支骑兵,他的成分其实是颇为复杂的。
在这支骑兵之中,有乌孙人、有羌人、有匈奴人、有义渠人、当然也有赵人,这么多种来自不同部族,拥有着不同生活习惯和语言的部队凑在一起,还真的是让人有点头大。
不过好在义渠胜头大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了,因为他已经训练了这支部队整整一年的时间,将这支骑兵已经完全捏合了起来。
在李牧离开的这一年里,义渠胜十分聪明的听从了李牧的劝告,根本就没有回到河套或者朔方郡,去给赵括或者庞煖找自己麻烦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一直呆在了自己的西宁城之中。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义渠胜每天除了训练自己的部队,然后监督那些羌人俘虏建城之外,其他的时间就是率领着这支部队外出捕奴。
要知道羌人的主力虽然被击败了,但是在这片河湟之地上依旧有些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羌人部落,总人数加起来也足有几十万之中。
这些羌人虽然对于西宁城敬而远之,但是却并不希望放弃河湟这片水草丰美,并且祖祖辈辈放牧了这么多年的土地。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羌人躲进了祁连山的南麓,这些山中羌也同样给赵国的西部边境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义渠胜这一年以来,主要就是在解决这两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义渠胜带着自己的骑兵部队纵横河湟,击溃并且俘虏了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的羌人,让西宁城之中的俘虏营一度人满为患。
当然了,仅仅凭借着一个西宁城是肯定养活不了这数以万计的羌人俘虏的,所以这些羌人俘虏的下场就是被来自赵国内地的奴隶商队源源不断的运走。
在这之后,他们的命运要么就是会被押送去赵国的工场之中干苦力,要么就是去修建其他几座赵国的西北边境城市,比如说酒泉武威这些,还有许多人会被带到赵国内地,成为许多赵国贵族和士人们家中的隶臣隶妾。
义渠胜用捕奴来捏合并且树立自己军心的办法看上去颇为有效,毕竟羌人悍勇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义渠胜捕奴的过程之中打了大大小小上百场的战斗,也让他的这支骑兵在这些战斗之中迅速无比的成长了起来。
而且捕奴给义渠胜所带来的好处并不仅仅如此,要知道根据赵国的规定,作为抓捕到奴隶的军队,义渠胜是有权从这些奴隶贩卖之中获取到一成半的收益。
可别小看这一成半的收益,要知道义渠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可是整整抓了十多万的羌人奴隶呢!
所以义渠胜的钱包很鼓,相当鼓。
自从经历了金宫梦想的破灭之后,义渠胜突然觉得钱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还不如找个女人干点为爱鼓掌的事情更加的让人愉悦。
所以义渠胜十分慷慨的大手一挥,将这些钱统统都投入到了改造自家部队的战斗力之上。
有胜仗打,又有钱拿,这对于一支部队来说绝对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好事。
现在义渠胜的这支部队别看成分混杂,但是战斗力那是相当不错的,论起装备的话也是人人都标配一把好弓和一把上等弯刀,身上穿着的皮甲也是统一制式的,看上去十分的精神。
除此之外,在这一年多的捕奴行动之中义渠胜还缴获了大量能够作为战马的马匹,所以义渠胜这一万人那是一个个都一人双马,义渠胜的一千人亲卫队更是夸张的一人三马。
这种配备即便是对于骑兵天下第一的赵国来说,那也绝对是一个非常夸张的配置了。
而且当义渠胜知道这一次指挥灭秦的竟然是自己的老上司李牧的时候,义渠胜整个人可以说是喜不自胜,憋足了劲就打算好好的在李牧的面前表现一下。
虽然说李牧这一次指挥的主要是来自赵国中原腹地的步兵主力,庞煖才是义渠胜的直接上司,但是庞煖其实也镇守西北一年多了,和义渠胜之间也算是颇为熟悉了,沟通和协调倒是也不存在什么问题。
在义渠胜看来,庞煖这位老将军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说有不少的胡人将军在庞煖的手下被闲置甚至撤职,但是义渠胜却是一直都没有被调动过,始终都在好好的镇守着自己的西宁城。
义渠胜并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因为李牧和赵胜打过招呼,然后赵胜又转告给庞煖的缘故。
毕竟现在李牧这个势头实在是太猛了,在李牧明确说出要保义渠胜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因为义渠胜这么一个胡人将领和李牧结仇啊。
义渠胜现在经过的土地正是陇东高原的西部,往前大约十里地就是鸡头山,鸡头山下就是一个颇为有名的要塞——焉氏塞(又称乌氏塞)。
在焉氏塞之中有一支赵国的千人步兵在此镇守,也正是从这支千人步兵的口中,义渠胜得到了一个让他非常提神的消息。
“一支大约在四五千人左右的秦国骑兵昨天刚刚进攻了此地?”义渠胜瞪大了眼睛,有些急迫地问道:“此事属实?”
站在义渠胜面前的赵国二五百主苦笑道:“将军这话说笑了,某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胡乱编造军情啊。”
义渠胜一想倒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便继续问道:“汝可知道率领着这支军队的秦军骑兵将军究竟是何人,尉缭吗?”
二五百主摇了摇头,道:“是何人属下就不知道了,不过这支秦军骑兵的组成多为义渠人,而且他们打出来的旗帜也有着义渠两字,看上去应该是义渠氏的某位将军。”
义渠胜一听这话,双眼之中顿时就放出了光芒:“我明白了,肯定是他!!!”
他是谁?
这个义渠胜口中的“他”,当然就是当年联合了义渠勃,趁着义渠胜不注意的时候发动了政变,最终让义渠胜不得不从义渠王的位置上退下来,狼狈无比的逃到赵国去寻求李牧庇护的那个义渠胜的好弟弟——义渠烈。
在义渠胜跑路赵国之后,义渠烈和义渠勃两个人就平分了义渠国之中的人口和兵力,达成了短暂的、对义渠国的联合统治。
但是等到义渠胜带来赵军之后,这个短暂的统治就立刻结束了。
义渠勃选择向西逃亡到河湟之地,但是这样的逃跑并没有为义渠烈带来太多的生存空间,几年之后李牧率军西进,在西海一战中击败了义渠勃和羌人联军,为赵国拿下了河湟之地。
打败并且搞死了义渠烈之后,义渠胜的这个仇可以说是报了一半,但也仅仅是一半而已。
毕竟另外一个罪魁祸首义渠烈则投降了秦国,成为了秦国之中的一名骑兵将领。
这些年来,义渠胜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打听着义渠烈的消息。
从打听到的消息来看的话,义渠烈并没有被秦国人给边缘化。
这主要是因为秦国最新的主将王翦非常的注重骑兵这个兵种,但是自身呢又并没有多少的骑兵指挥经验,因此对于义渠烈这个秦国义渠骑兵的首领、并且又在赵国边骑军团之中带过兵的人颇为看重。
在知道义渠烈混得不错之后,义渠胜的心中这别提就有多难受了,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赵国能够赶紧进攻秦国,然后好让自己找到并且抓住这个该死的弟弟,然后砍下他的人头来洗刷自己当年的耻辱。
原本义渠胜还以为可能要打到咸阳之后才会发现义渠烈的踪迹,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集合赶路的半路上,自己竟然就发现了义渠烈的踪迹!
在十分仔细的询问了一番面前的二五百主之后,义渠胜的心中已经有了八成把握,那名昨天率军刚刚试探性的对着焉氏塞发动了一次进攻的家伙,绝对就是自己的好弟弟义渠烈无疑!
一想到这里,复仇的怒火顿时就在义渠胜的心中熊熊的燃烧了起来。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今天啊!
义渠胜深吸了一口气,对着身边自己的副将屠斜吩咐道:“立刻传令下去,全军集合,一刻钟之后出发,南下追击秦国骑兵!”
屠斜愣了一下,忍不住低声提醒道:“将军,之前收到的命令乃是去义渠城旧址会合,若是因此而误了军机……”
屠斜的话突然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发现义渠胜正在用一种非常让屠斜陌生的冰冷目光盯着屠斜。
这种目光让屠斜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如果自己不听从义渠胜命令的话,下一刻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
所以屠斜立刻就将身子一挺,高声道:“喏!”
片刻之后,一万五千名赵国骑兵开始集合起来,并且井然有序的朝着南方而去。
这将是一场来自赵国骑兵和秦国骑兵之间的战争!
至于战争的结果?义渠胜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
他已经等不及的想要杀人了!
第956章 犯我强赵者,虽远必诛!
义渠胜的运气看上去还不错,因为仅仅在一天之后,义渠胜就又发现了一处秦国骑兵们的踪迹。
这是一处距离焉氏塞大约几十里的一座游牧民营地,此刻的营地之中横七竖八的倒着许多的尸体,还有几处帐篷被点燃了,缓缓的飘荡着丝丝缕缕的青烟。
义渠胜看着面前的这一切,心情很沉重。
这是一座义渠人的营地。
严格的说,是一座赵国境内的、赵国义渠族人的营地。
从营地的规模来看,这里应该是一个人数在三四千左右的义渠部落营地,但是现在义渠胜却看不到一个活人。
义渠胜静静的策马立在营地的正中央,这里也是尸体最为密集的地方。
这里有很多的义渠人,或者说是赵国人的尸体。
一名赵国男子被箭矢钉在了地上,他的双眼睁得大大的,伸手向前似乎想要抓住什么东西。
看得出来,他一定非常想要保护这样东西,以至于到死都不肯闭上眼睛。
可惜的是,无论他想要保护什么东西,他都已经注定不可能做到了。
义渠胜的视线顺着男子的目光看过去,突然脸色微微一动,跳下了马。
在距离男子尸体大约十几步的地方,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小的牛角玩具。
玩具的顶部有一个小小的孔洞,上面有半截红绳残留。
看得出来,这个玩具一定很受它的小主人喜爱,所以它的表面才会被摩挲得如此光滑。
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让它的主人惊慌失措,甚至连红绳都被扯断了呢?
义渠胜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向前。
在前方大约几十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溪水的旁边横七竖八的倒着上百具尸体,显然都是在想要逃离此地的时候被射杀的。
就在小溪的旁边,义渠胜看到了一对母女。
母亲很年轻,看上去应该只有不到三十岁,高原上的风霜让她的脸色变得有些黧黑。
她紧紧的抱着怀中的小女孩,后背上扎着好几根箭矢,看上去颇为触目惊心。
她没有保护住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即便是在皱着眉头的时候都那么可爱。
义渠胜慢慢的蹲了下来,轻柔的稍微扳开了一些小女孩的右手掌心。
在那里,他看到了他想要看到的东西。
一小截红色的绳子孤零零的被小女孩握着,原本被红色绳子系住的小牛角,现在就在义渠胜的手中。
义渠胜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从小女孩的手中拿出了那小半截绳子。
红绳再度连成了一片,虽然新打的结看上去并没有那么美观,但是义渠胜觉得,这就已经足够了。
义渠胜将小牛角郑重的收了起来,对着面前的小女孩说道:“他们会付出代价的。”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一名赵军斥候军官疾驰而至,对着义渠胜高声禀告:“将军,南方二十里处发现秦军大队骑兵踪迹!”
义渠胜的嘴角微微的勾动了一下,露出了一个非常残酷而冰冷的笑容:“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还在等什么?传令下去,全军出击!”
“可是将军,这些尸体……怎么办?”
义渠胜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草原的子民,向来是天生天养,如今既然已经逝去,那么就让天把他们带走吧。”
一万五千名赵军一路滚滚南下,在目睹了这么一场无情的杀戮之后,整支军队似乎都多出了一些异样的东西。
杀气。
三个时辰之后,一路急追的义渠胜终于追上了自己的对手。
看着远处那面飘扬的“秦”字大旗,义渠胜冷冷一笑,发出一个十分平静的决定:“全军出击,一个不留!”
义渠胜一声令下,整个赵军骑兵大阵立刻就犹如汹涌的潮水,铺天盖地的朝着面前的秦军骑兵压了上去。
义渠胜猜想的并没有错,正在率领着对面这支秦国骑兵的,正是他的弟弟义渠烈。
之所以义渠烈出现在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秦军的主将王翦考虑到正面战场上难有让义渠烈这支骑兵发挥的余地,所以就让义渠烈进入义渠国故地,在这里对赵国进行骚扰。
在王翦看来,义渠烈毕竟是一个义渠人,对于这片土地是非常熟悉的,即便是赵国人发现了义渠烈,估计也很难讲义渠烈给包围。
所以王翦很大方的给了义渠烈五千骑兵,就是希望义渠烈能够发挥出一些作用,帮助迟滞赵军在北方高原战场上的进攻。
然而王翦并没有想到的是,义渠烈的运气非常的糟糕,因为他才仅仅刚深入到义渠故地几天时间,就碰到了同样是对于这片土地极为熟悉的义渠胜。
更让王翦没有想到的是,义渠胜的这支部队由于配备了远远超出秦军的战马数量,所以在持久性和机动性上,都远远的超出了义渠烈的部队。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义渠胜带领着自己的一万五千名赵军仅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追上了义渠烈。
虽然明知道自己的部队无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都远不如赵军骑兵,但是秦军骑兵的主将义渠烈还是一咬牙下达了命令:“迎战!”
如果这个时候下令逃跑的话,那么就真的是一点活路都没有了,只有勇敢迎战,或许还能够觅得一线生机。
箭矢犹如飞蝗一般在空中飞过,然后又犹如雨点一般密集无比的落下来。
许多骑士中箭落马,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完整的惨叫,就被如雷一般的马蹄声和震天的烟尘给完全淹没了。
双方的骑阵在迅速的接近。
上百个手雷从赵军的最前线抛出,准确无误的落在了秦军骑兵的行进路线之上。
轰隆的爆炸声接连响起,秦军最前方的骑士们人仰马翻。
义渠胜砸了砸嘴,似乎在回味着什么,他的右手之中不知何时已经高高举着一把马刀,在春日的阳光下反射着一缕夺目的光芒。
“杀!”
两道洪流轰然相撞。
……
这一场战斗仅仅用了一次冲阵就已经决出了胜负。
秦军的骑兵们或许足够的英勇,或许并不缺少和敌人死战的勇气,但是他们无论是战术、装备、武器各个方面,落回对面的赵军都实在是太多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