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一间并没有其他人的密闭房间之中,一头白发的候静静的躺在榻上,整个人的脸庞上遍布褶皱和老人斑,双目之中已经完全是一片浑浊。
  任凭谁都能够看得出来,他的离世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随后是询问的声音:“人呢,还活着吗?”
  “回大王,还有一口气。”
  “还愣着干什么,快把门打开!”
  似乎是因为听到了这个声音,候的身体轻微的一震,双目之中的光芒似乎又迅速的变得清明了起来。
  很快的,秦王楚就出现在了候的榻前。
  “汝等都给寡人出去!”
  在喝斥走了宮医以及其他闲杂人等之后,秦王楚在候的塌边坐了下来。
  候的嘴唇微微的颤动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大……大王。”
  秦王楚抓起了候苍老的右手手掌,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寡人来晚了。”
  对于面前的这个老人,秦王楚其实并没有和他有太多的交集,毕竟秦王楚的登基时间也不过才这么些年而已。
  但是早在秦王楚的老爹秦孝文王赵柱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告诉过秦王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个真真正正对秦国忠心耿耿之人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是候。
  所以秦王楚信任这个老人。
  但现在,这个人却要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他效忠的秦国和秦王楚了。
  任何一个国君当发现一名绝对忠于自己的臣子离世之时,心中都会泛起和秦王楚一般的伤感。
  候努力的扯动着脸部的肌肉,勉强露出了一个笑容,道:“大、大王言重了,老臣这一般岁数,早就已经是活、活够了,老臣如今只恨不能够再多几年寿命,能够继、继续随侍大王身边,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秦王楚叹道:“汝可还有什么心愿未了的吗?”
  候想了想,开口道:“臣入宫前曾有一幼弟,如今幼弟之长孙方才及冠,在咸阳为吏,名唤章邯。若是大王垂怜能够照拂此子一二,便是臣之万幸了。”
  “章邯?”秦王楚点了点头,道:“寡人记住了。这样吧,前线征战也是危险,寡人就让他入少府为王家做事好了。”
  候露出了感激的神情,道:“多、多谢大王。”
  突然,候一阵剧烈的咳嗽,整个人猛翻白眼,险些就背过气去。
  秦王楚吓了一跳,下意识的为候伸手拍背,正想要呼唤房间之外的宮医之时,他的手却一下子被候抓住了。
  “大、大王,不必了。臣,已经无碍了,对了,臣还有要事要禀告大王。”
  秦王楚看了候一眼,确认他一时半刻还不会死掉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道:“何事?汝不必这般辛苦,尽管慢慢道来便是。”
  候勉强的笑了一下,道:“此事不说出来,臣、臣死也不瞑目啊。”
  又是一番剧烈的咳嗽之后,候终于缓缓的开口说道:“大王,先前调查的咸阳城内应之事,其实臣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什么?”秦王楚一听起来顿时就有了精神。
  对于秦王楚来说,咸阳城两度被李牧攻破,这无疑就是一件奇耻大辱。
  而更让秦王楚愤怒不已的是,在这咸阳城两度被破的经历之中,都有人跟赵国人里应外合,才最终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
  一开始秦王楚将这件事情交给自己的亲信吕不韦去调查,但是吕不韦调查下来也并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结果,加上吕不韦作为相邦事务繁忙,秦王楚也不可能一直让吕不韦盯着这件事情。
  于是秦王楚就将这件事情的调查权交给了候。
  说起来事情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就连秦王楚自己其实都已经差不多要忘记这件事情了。
  直到现在被候这么一说,秦王楚才再一次的回忆起了这件事情来。
  所以秦王楚立刻就开口问道:“汝可查到是谁幕后指使了?”
  候咳嗽了几声,随后缓缓的开口说道:“大王,从臣、臣的调查来看,这两次破城的幕后主使者,其实应该都是同一人。”
  “同一人?”秦王楚眼中的寒芒更盛了,十分愤怒地说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寡人的大秦之中竟然出了这么一个败类,汝快说说此人究竟是谁,寡人这就发兵诛其全族,以儆效尤!”
  候苦笑一声,道:“大王,其实这个人究竟是谁,臣现在也没有找到切确的证据证明。不过从现在臣所掌握的线索来看的话,此人必定是在大秦之中位居高位,而且拥有一批死士可用,并且能够插手到调查之中,借助调查之名消除一切对其不利的证据。”
  秦王楚闻言皱起了眉头,过了片刻才道:“这样的人,在大秦之中似乎不多啊。”
  “是的。”候有些艰难的点了点头,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大王,臣以为,武成君吕不韦,便是这内应的最大嫌疑人!”
  “什么?”秦王楚整个人的身体猛的一顿,一下子就完全愣住了:“武成君?”
  要知道武成君吕不韦,那可是秦王楚的大恩人啊。
  更重要的是,秦王楚一直以来都将吕不韦看成是头号亲信,即便会因为帝王权术的原因而暂时疏远吕不韦,但是秦王楚却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吕不韦对自己和秦国的忠诚。
  可现在,候竟然却在告诉秦王楚,就是这个吕不韦,很有可能是那个和赵国里应外合,导致李牧两度攻破了咸阳城的头号内奸?
  秦王楚心中的震惊之色可想而知。
  候十分艰难的点了点头,一字一顿的对着面前的秦王楚说道:“大、大王,一定、一定要注意武成君哪!”
  在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候的脑袋突然重重的一顿,双眼之中彻底的失去了生命的光彩。


第931章 蔡泽的机会
  秦王楚在这个房间之中坐了很久。
  直到天色落下之后,秦王楚才终于离开了这个房间。
  很快的,咸阳城之中的一个名叫章邯的年轻小吏就被调入了少府之中,并且官职升了两级,让许多人都为之羡慕不已。
  蔡泽走在咸阳宫的长廊之中,步履颇为轻快。
  要知道秦王楚已经很久没有独自召见过蔡泽了。
  毕竟从秦王楚的角度来说,吕不韦显然一直都是比蔡泽要更加靠谱,也更加值得信任的人。
  对于这一点,蔡泽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
  不过蔡泽对于自己在秦国政坛的前景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蔡泽现在怎么说也是三朝老臣了,而且秦王楚还需要他来对吕不韦进行制衡。
  虽然说前阵子蔡泽被吕不韦打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但是这不,秦王楚不就马上要召见蔡泽,给蔡泽一个翻身的机会了吗?
  在秦国这么些年,蔡泽也算是起起伏伏,什么样的局面都见识过了,心态也早就已经被锤炼得淡定了不少。
  只要还没有彻底的被击垮,那么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带着这样的希望和喜悦,蔡泽进入了咸阳宫偏殿之中,见到了正在这里等候着他的秦王楚。
  刚刚一见面,蔡泽就十分敏锐的感觉出了一点——秦王楚的心情很不好。
  虽然说这阵子以来秦王楚的心情一点都不好,但是能够让今天这样直白的在脸上露出这般阴云密布的表情,其实还是很少见的一件事情。
  这让蔡泽不由得心中一跳,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蔡泽恭恭敬敬的朝着秦王楚见礼:“臣见过大王。”
  秦王楚看上去似乎有些神思不属,十分随意的应了一声,道:“纲成君坐吧。”
  蔡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静静的等待着秦王楚接下来的话。
  但是让蔡泽惊讶的事情发生了,秦王楚竟然好像直接就把蔡泽当成了空气,整个人一直默默的坐在那里也不说话,大殿之中陷入了一阵尴尬的沉默。
  蔡泽的心中开始变得有些忐忑不安了。
  这情形和蔡泽之前预想的剧本完全不一样啊,难道说蔡泽这一次的猜测是完全错误的,其实秦王楚叫蔡泽过来,根本就不是为了扶持蔡泽一派,让蔡泽重新获得和吕不韦抗衡的力量?
  就在蔡泽七上八下,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秦王楚终于缓缓的开口了。
  “纲成君,寡人知道,汝和武成君一直都是不对付的。”
  蔡泽愣了一下,连忙干咳了一声,道:“大王误会了,臣和武成君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少成见,只不过乃是政见不合而已。”
  蔡泽说的这句话,既对,也不对。
  说它对,是因为蔡泽和吕不韦的确是没有什么私人恩怨,的确就是因为双方的立场而成为政敌而已。
  说它不对,是因为在官场之上,政见不合可是比私人恩怨要更加容易置人于死地的。
  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能够弄死吕不韦并且不引起秦王楚的反感,那么蔡泽是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去这么做的,反过来对于吕不韦来说也是如此。
  秦王楚哼了一声,道:“纲成君,在寡人面前就不要说这些废话了。寡人问汝,汝是不是一直都想要取代武成君的位置?”
  秦王楚的这番话一说出来,蔡泽就开始有些额头见汗了。
  虽然说整个秦国都知道蔡泽的确是想要取代吕不韦的位置,但是大王你也没有必要这么直接说出来吧?
  谁不知道吕不韦是你大王的头号亲信,我蔡泽要是真的在你面前这么说了,那么你大王还会给我好脸色看吗?
  但是现在秦王楚当面问出来了,蔡泽也不可能不回答吧?
  场面顿时就变得有些尴尬。
  秦王楚久久得不到蔡泽的回应,顿时眉头就是一皱,用十分不满的语气说道:“怎么,寡人的问题真的就这么难以回答吗?”
  蔡泽心中一突,知道这是秦王楚准备发火的前兆了。
  怎么办?
  蔡泽觉得自己有些进退两难。
  就在这个时候,蔡泽突然心中一动,一丝灵光从脑海中闪过。
  说起来,蔡泽自己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难道秦王楚就不知道吗?
  既然秦王楚也知道他刚才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对于蔡泽来说是很难回答的,但却还是偏偏问了出来,这代表着什么?
  难道说,秦王楚的心思其实已经发现了变化,他其实已经不是很排斥蔡泽取代吕不韦了?
  蔡泽仔细想想,发现似乎……还真有这个可能啊!
  毕竟这阵子都是吕不韦压着蔡泽在打,蔡泽这边完全处于守势,自顾尚且不暇,根本就没有空去搞事。
  也只有吕不韦那边搞出了什么事情来,才能够惹得秦王楚如此的大动肝火。
  管他呢,赌了!
  蔡泽深吸了一口气,霍然抬头,对着秦王楚十分坚定地说道:“大王,臣对于武成君本人并没有什么意见,臣只是觉得如果真的依照武成君的那一套来治理大秦的话,大秦迟早会亡在武成君的手中!所以臣的确是想要把武成君从相邦之位上拉下来,但那并不是出于臣的私心,而是因为臣对大王,对整个大秦的一片忠心!”
  蔡泽的这一番话抑扬顿挫感染力十足,颌下的白须随着嘴巴的翕动在不停的飘荡着,整个人的演技可以说是发挥出了十成十。
  在说完了这番话之后,蔡泽有些忐忑的等待着秦王楚的表态。
  现在的蔡泽势力已经被吕不韦打压到了极致,如果这一次再赌错了,引发了秦王楚的怒火,那么很有可能蔡泽就再也没有什么翻身的机会了。
  秦王楚静静的看着蔡泽,足足过了片刻之后才道:“纲成君,寡人有一件事要告诉汝。”
  蔡泽忙道:“大王请说。”
  秦王楚道:“寡人怀疑之前李牧两次攻破咸阳,那些内应都是来自大秦内部重臣的指使。根据寡人最新查到的线索,这件事情或许和武成君有些关联。现在寡人把这件事情交给汝,汝一定要把它给寡人查个水落石出!”
  秦王楚的这番话让蔡泽大吃一惊。
  但是在吃惊过了之后,蔡泽的心中顿时又涌起了一阵狂喜。
  这,可是扳倒吕不韦的绝佳良机啊!


第932章 濒临绝境的高宛
  高宛城外,赵军大营。
  李牧静静的站在自己的战车之上,注视着十几颗震天雷穿过天空,然后在齐国人的城头和城中轰然炸响。
  一阵阵的烟尘从齐国人的城头冒起,李牧甚至还能够看到城头那一片片的火光。
  在发现了能够用投石机将震天雷投入城中的这种方式之后,赵军的工匠们好像一下子就发现了新大陆。
  这些天来,赵军的工匠们又开发出了另外一种名为火油弹的武器,这种东西的罐子里装得是一种黑色的、名唤猛火油的东西,这种猛火油只要一碰到火就会剧烈的燃烧起来。
  在这之前,猛火油主要是用来赵军作为火箭的引燃物品之一来使用,但是现在,赵军却找到了使用它的新方式。
  猛火油虽然不能够炸毁城墙,但是它却能够和抛射的震天雷一样,对城墙上的齐军士兵造成大量的杀伤。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些天来赵军对于高宛城头的攻势虽然仍旧进行得不是那么顺利,但是李牧能够感觉到,城中的齐军战斗力也正在被迅速的削减之中,看上去破城的时间已经不会太远了。
  “已经差不多四个月了啊……”李牧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刚刚包围这座城池的时候还是春天,而现在夏天都差不多要完全过去了。
  攻城,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
  “若是将来有一天能够直接用震天雷轰塌这些城墙便好了。”李牧的心中暗自想道。
  李牧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预感,那就是自己的这个愿望迟早有一天是会实现的。
  而在高宛城之中,则是另外的一番景象。
  齐军的主将、齐国相邦周奋坐在房间之中,满脸都是无比疲惫的神情。
  他的对面是早就已经养伤完毕的匡梁,匡梁看上去似乎刚刚从战场之上撤下来,整个人的脸庞上有好几次地方乌黑乌黑的,身上还带着几分硝烟的味道。
  “今日战况如何了?”周奋开口问道。
  话语一说出口,周奋突然有些悚然,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声音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无比的嘶哑,几乎低到让人听不清楚的地步了。
  匡梁耸了耸肩膀,脸上露出了几分无奈的苦笑:“周卿,赵国人的震天雷和火油弹实在是太……太有威力了,现在我军的军心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挫折,众将士都将上城防守视作畏途。如此下去,局面对吾等十分不妙啊。”
  周奋一拍桌子,怒道:“这些个胆小怕事的东西!震天雷和猛火油又不是无限的,难道赵国人每天发射个几十颗,就把他们的胆子都给吓破了不成?”
  虽然周奋并不知道赵国人的大营之中究竟有多少震天雷和火油弹,但是周奋却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赵国人的震天雷和火油弹都是有限的,否则的话赵国早就会对高宛城的城头进行无差别覆盖打击了。
  既然不是无限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匡梁苦笑一声,道:“周卿,话虽如此,但是那震天雷爆炸之时的威势实在是过于骇人,军中许多士兵至今都以为那是来自泰一神的神罚,每见震天雷炸响之后便是战战兢兢,根本连一丝战斗力都没有。除此之外,赵军的火油弹更是狠毒,一旦附到身上便会将人烧成黑炭让人死无全尸,更是让众将士恐惧不已啊。”
  周奋嘿了一声,怒声道:“全都是借口!吾等既然身为齐国臣子,那么在此国难之际为国赴死便是应有之义!如何能够如此畏首畏尾贪生怕死,以致战局衰退如斯!”
  匡梁缩了缩脑袋,不再说话了。
  在和周奋共事了这么一段时间之后,其实匡梁也知道周奋这个家伙的毛病在哪里了。
  周奋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由于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几次战争,所以在想事情的时候多少都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匡梁毫不怀疑周奋对于齐王和齐国的忠心,也不怀疑如果真的到了最后时刻周奋会为齐国慷慨赴死。
  可是问题在于你周奋的觉悟高,你也不可能要求别人的觉悟都和你一样高啊。
  众所周知,齐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在太公吕尚建立齐国的时候齐国就是依靠着商业发家,齐桓公时候的名相管仲更是导演了华夏史上的第一次商业战争。
  这就让齐国人的脑子比起其他国家人的来说,相对就比较的活络一点。
  众所周知,脑子比较活络的人,打仗的时候就会比较惜命。
  虽然在一开始国破家亡的悲惨前景刺激下齐国的将士们的确是雄起了一波,但是等到这几个月的守城下来,那股激情早就已经被磨灭的差不多了。
  等到了现在,赵国人更是搞出了震天雷和火油弹这样的东西,让齐国的将士们只有挨打之功而无反击之力。
  想想吧,一个齐国士兵经过一夜的养精蓄锐,身披皮甲手持刀剑背着长弓雄赳赳气昂昂踏上城头,正准备给城外的赵军敌人一些终生难忘的教训。
  就在他刚刚踏上城头的时候,迎面飞来一个震天雷。
  BOOM!
  士兵卒,尸骨无存。
  这还不是最差劲的结果。
  更加差劲的结果是当这名士兵踏上城头之后抬头一看,然后发现迎面飞来的是一颗火油弹。
  下一刻,这名士兵就会变成一个火人,他会浑身冒火的在地上打滚,发出凄厉无比的痛呼声,最后在附近那些幸免于难的同僚们的见证下变得面目全非,痛苦无比的死去。
  亲眼目睹自己的一名又一名的同袍以这种痛苦无比的死法而死去,那种场面对于人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
  更加让齐军士兵们意志消沉的是,齐军到了现在也想不出来任何能够阻止赵国人这两种武器的办法,导致齐军的将士们每日里都会因此而白白付出许多条性命。
  大家来拼命,是为了死中求活,但是这样下去的话,那就只能够是白白送死。
  当齐国将士们的面前除了死路一条别无出路的时候,齐军的士气也就可想而知了。
  匡梁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房间之中没有其他人,终于还是把心一横,直接说道:“周卿,若是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吾等只有败亡一途啊!”
  别看是副将,但是匡梁实际上才是这支军队之中最懂军事的首脑人物,各种作战措施的具体执行也一直都是由匡梁来负责的。
  所以匡梁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周奋这个事实,不然的话等到将来真的打输了,匡梁身上的一口大黑锅是肯定跑不了的。
  周奋嘿了一声,深深的看了匡梁一眼,道:“匡梁将军,战争还未到最后一刻,汝如何能够轻言失败?须知吾等肩负着大齐最后的希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弃的!”
  匡梁叹了一口气,走出了房间之外。
  一声闷雷突然在匡梁的头顶响起,匡梁下意识的抬头望天,才发现自己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竟然已经是阴云密布。
  “难道说……要下雨了?”匡梁愣了一下,随后嘴角开始出现了一丝笑容。
  这对于现在高宛城之中的齐军来说,还真的就是一场及时雨啊!


第933章 急需正名的何华
  “下雨了?”李牧看着天空,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这场雨对于攻城方的赵军来说,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刚刚有了起色的攻势,很有可能就要因为这场雨而推迟了。
  李牧的预感一点错都没有,这场雨一下就是好几天,滂沱大雨覆盖了整个战场,让这处已经激战了好几个月的战场暂时的平静了下来。
  又是一个白天,在倾盆大雨之中,十几个人影十分艰难的在雨中前行着。
  百将何华吃力的将自己的一只脚从泥泞的地面之中拔了出来,口中愤愤地骂道:“呸,这该死的雨,下得实在是太大了!哎,当卢你说说,这时候出来真的有立功的机会?”
  在何华身边的自然就是他的老搭档当卢了,当卢听到了何华在说话,看了何华一眼,然后摇了摇头,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大雨所带来的噪音让当卢已经完全听不清楚何华的话了。
  何华嘿了一声,不再继续开口说话。
  对于何华来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经历战争了,但这却是一次对他来说十分残酷的战争。
  作为一支纯骑兵部队,何华的五百人理所当然的被编入了斥候部队之中,毕竟骑兵在攻城战之中毫无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何华一开始其实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自从包围了高宛城之后,何华就一直率领着自己的五百人侦察部队多次绕过高宛城,进入到临淄一带进行侦查。
  但是何华的运气显然很不好,就在一次短暂的休息之中,何华所部被突然冒出来的一支人数大约四千左右的齐军给伏击了。
  虽然说何华当时十分镇定自若,立刻就组织起了防御挡住了齐国人的进攻,并且坚持到了附近其他援军的到来。
  只不过在这一场激战之后,何华原本的五百人小队就只剩下一百人了。
  虽然说在这一战之中赵军总共击杀和俘虏的齐军总数超过了一千人,仍旧是被算作一场胜利,但是何华的这支部队却是基本废掉了。
  于是何华就这么从五百主变成了一名百将。
  这件事情无论是对于何华还是对于他麾下仅剩的一百多名士兵来说都是一件奇耻大辱,这些人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向齐国人复仇的机会。
  否则的话,何华也不至于在这么大雨的天气依旧执着的带人出来侦查了。
  一行人艰难的在雨中行走,大雨遮蔽了他们的视线,面前的一切都被雨幕所遮挡,他们只能够沿着道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着。
  突然间,走在何华身边的当卢停了下来,手中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样事物,塞到了何华的手中。
  何华看了一眼手中的这样事物,随后精神突然一振,凭借着这些天来的作战经验,他当然能够认得出来这是一顶齐军士兵的制式皮头盔。
  当卢嘿嘿一笑,朝着前方一指。
  何华振奋起精神,立刻率领着部下们继续朝着前方走去。
  片刻之后,在他的视线之中出现了一座小树林。
  让何华激动的是,在小树林的边缘处,他竟然看到了被拴住的两匹马!
  何华深吸了一口气,朝着身后的属下们做了一个分散搜索的手势,然后拔出了自己手中的武器,十分警觉的走入了树林之中。
  树林之中到处是杂草和灌木丛,树枝在狂风暴雨之中不停颤动着,时不时有树叶被吹落在地。
  何华绕过了一个又一个灌木丛,踩过了一团又一团的杂草枯枝,搜索了半晌之后仍旧没有见到任何敌人的踪影。
  雨渐渐的变小了。
  何华和自己的所有属下们再一次的聚集到了小树林的边上。
  “没有。”
  “无人。”
  “并未发现任何人。”
  无论是进入林中搜索还是在林子外面盯梢的人,他们反馈过来的信息没有任何一个是值得欣喜的。
  大雨消除了一切的踪迹,让循踪追寻成为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有人提出了质疑:“会不会齐国人只是用这两匹马来吸引我等的注意力,其实他已经沿着大路继续朝着临淄的方向去了?”
  也有人质疑:“说不定其实那人是朝着高宛城的方向去的,我等早就已经在路上错过他了。”
  何华心烦意乱,看向了身边的当卢,希望能够从自己的老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帮助。
  当卢毕竟是当过万夫长的人,决断显然是要胜于何华的,所以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就做出了决定:“继续搜!想想吧,如果人在这片树林之中的话,那么我等还有希望抓住他。但无论是往临淄还是高宛的方向搜索,抓住他的可能性都基本没有!”
  何华一听之后点了点头,发狠道:“好,那就再搜一次!”
  于是众人再一次的散开,进入小树林之中搜索。
  雨势已经变小了,这对于何华来说有着不小的帮助。
  小树林并不大,不到两刻钟的时间,何华就再一次的将小树林搜索了一遍,但仍旧一无所获。
  何华有些丧气的站在小树林的中央,难道那个所谓的齐国人真的已经跑路了?
  就在这个时候,头顶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给何华注意到了。
  何华抬头,发现一个人影从自己头顶的树枝上跃下,剑尖的寒光在何华的面前急速放大。
  何华下意识的一个翻滚,滚到了几步之外。
  手臂一阵剧痛,原来还是没有完全躲过对方的偷袭。
  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
  对方显然也是个高手,加上何华又率先被偷袭,因此仅仅过了几个回合,何华持剑的手腕就被刺中,手中长剑落地。
  对方持剑上前,准备取下何华性命,却见何华突然张开嘴巴,露齿一笑。
  一把匕首自空中划过,无声无息的没入了对方的后心之中。
  看着面前的敌人缓缓倒地,何华叹了一口气,对着及时出现的当卢说道:“你不应该杀他的,应该抓活的。”
  自从失去了一只手而无法射箭之后,当卢便练就了一手神出鬼没的投掷功夫,对于这一点何华自然是知情的。
  “那样死就会是你。”当卢从地上尸体的后心之中拔出了自己的匕首,然后在尸体的怀中掏摸了一下,摸出了一个小小的包袱扔到了何华的手中:“这一趟能不能捞点功劳,就全看这个了。”
  何华拆开了包袱,看着里面那封依旧漆着火漆的帛书,仔细的辨认了一下上面的印章,随后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第934章 赵国内部的分歧
  “齐王建的信?”当李牧从何华的手中接过了这封信的时候,这位赵军的统帅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在仔细的、翻来覆去的查看了一番之后,李牧终于确认了一点——这确实是一份来自临淄的密信。
  李牧想了想,问道:“送信之人的武功是不是很强?”
  何华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道:“他事先受了伤,不然的话等不到当卢出手吾就已经死了。”
  李牧看了一眼何华,突然笑道:“莫不是这两年汝给匈人女子掏空了身子,导致武艺大不如前?”
  何华嘿了一声,下意识的就挺直了胸膛:“大都督说的哪里话!吾可是养精蓄锐,就为了现在跟着大都督建功立业呢。”
  李牧上下打量了一下何华,道:“汝先出去吧,这个功劳吾记下了。”
  何华嘿嘿一笑,摸了摸后脑勺,欲言又止。
  正准备拆开信封的李牧看到何华这般模样,忍不住笑骂道:“有话快说,不然就给吾滚出去!”
  何华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道:“大都督,不是吾多嘴啊,就是想问一下,这功劳能有多大?”
  李牧没好气的瞪了何华一眼,道:“吾都还没有看过这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