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八牛弩之外,腹真这些年来潜心研究,又对于具装甲骑兵的武器和盔甲,赵军的制式蹶张弩,运粮的车辆等等作出了改进,对于赵国可以说是有着很大的功劳。
  赵丹自然也不会亏欠了这位赵国如今最出色的大匠,一挥手直接就给了腹真一个大夫的爵位。
  虽然只是下大夫,但是这个下大夫也已经属于不折不扣的高级贵族了。
  腹真以工匠的身份而得授大夫之爵,在赵国之中可是引起了一番很大的争议,甚至几名赵国重臣对此或多或少都表达了不满。
  但是赵丹并没有理睬这些反对的声音,以极其强硬而不容拒绝的态度通过了这个提议,让腹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工匠大夫。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啊,作为一名穿越者,赵丹对此心知肚明。
  俗话说得好,千金买马骨。腹真就是赵丹要用千金来买的这个马骨,赵丹就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情告诉整个天下的人,不是只有打仗和读书才能够当官授爵的,只要你科研搞得好,一样的有出路!
  腹真听见了赵丹的问题之后微微一笑,脸上突然露出了神秘的笑容:“大王请随臣来。”
  说着腹真也不废话,直接就朝着后面走去。
  赵丹愣了一下,心道这小子居然还敢和寡人卖起关子来了?
  如果是别人的话,那么肯定是不敢在赵丹面前这么装逼的,但是问题在于腹真可是赵国的首席大匠,是赵丹最为重视的人才,所以赵丹想了想,决定还是暂时放过腹真竟然公然装逼的这种恶劣行为。
  先看看他到底捣鼓出了什么东西来再说,实在不行还可以秋后算算账嘛。
  片刻之后,赵丹和腹真一起来到了工坊之中的一个校场,整个校场如今已经被清空了,只有一道墙壁矗立在那里。
  可以看得出来,这墙壁绝对是临时修建的。
  腹真摆了摆手,然后几名大匠立刻就消失了。
  片刻之后,两名大匠小心翼翼的提着一个大包,然后将这个大包放入了墙壁下事先埋好的一个坑洞之中。
  赵丹看着面前的这一幕,眼睛不觉亮了起来,心脏也开始了砰砰的跳动,难道说……
  腹真见这些大匠们将此埋藏完毕之后,立刻就对着赵丹说道:“大王,此物十分危险,臣请大王先上高台,远观即可。”
  赵丹点了点头,跟着腹真一起走到了几百步之外的高台上。
  腹真见万事俱备,直接大吼一声:“点火!”
  一名大匠立刻打响了火折子,然后点燃了引信,接着立刻就朝反方向没命的奔跑了起来。
  长长的引信很快燃烧完毕。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过去之后,浓烟腾空而起,高台之上的赵丹即便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下意识的后退了两步,而赵丹身边的毛遂更加的不堪,竟然一屁股直接坐到了地上,脸上满是惊惧的神情。
  浓烟渐渐散去,刚刚爆炸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坑,原先矗立在那里的墙壁已经在爆炸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赵丹静静的注视着这一切,一丝笑容缓缓的自脸上泛起。
  火药啊……你终于出现了!
  腹真挺直了身躯,脸上满是得意的神情:“大王请看,吾将此物命名为——震天雷!”
  腹真当然有理由得意。
  在他成为赵国的大将作之后,腹真就接到了一个来自于赵丹的最高级别秘密命令,那就是投入到火药的研发之中去。
  一开始腹真对此还有些不以为然,但是鉴于这是来自于赵丹的命令,所以腹真才不得已的投入了进去。
  然而腹真万万没有想到,当他看到那些炼金术士向自己演示了一下火药的效果之后,他直接就完全沉迷了。
  经过了几年的研究,腹真终于成功的将火药调到了一个十分合理的配比,这才有了赵丹今天所看到的这一幕场景。
  赵丹心中的愉悦再也无法抑制,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足足过了良久之后,赵丹脸上的笑容才慢慢的止歇,用力的拍了拍腹真的肩膀,只觉得腹真此刻怎么看怎么可爱,如果不是腹真这家伙身上的异味实在过于浓重,甚至赵丹都想要狠狠的给腹真一个大大的拥抱了。
  赵丹按捺住内心的冲动,对着腹真问道:“这震天雷如今产量如何,可否轰破城墙?”
  腹真想了想,道:“大王,说实话这种震天雷的配方是刚刚才调制出来的,所以产量的话暂时还颇为有限,但很快就会达到可观的水平了。至于威力的话,臣其实也已经试验过了,一般的小城邑城墙只需要火药量足够的话,那么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但若是像咸阳和郢都那样的大城,可能暂时还起不到什么太大的效果。不过请大王放心,只要再给臣一些时间,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任何的城墙在震天雷的面前都将变得不堪一击!”
  说白了,这个火药虽然比起一开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毕竟也仍旧处于运用的初级阶段,无论是材质还是运用手法都仍旧需要大量的改进,还不能够像后世的什么TNT那样厉害。
  不过赵丹对此同样也是满足了,只见他笑道:“很好,非常好。寡人宣布,腹真即日起升为中大夫,其余大匠各有封赏!”
  看到腹真的表现之后,赵丹彻底的放心了,所以在离开工坊的时候,赵丹十分珍重的拿出了一个小本子,交到了腹真的手中。
  “蒸汽机?”腹真有些疑惑的看着赵丹。
  赵丹拍了拍腹真的肩膀,正色道:“腹真大夫,不要小看这个东西,寡人今天可以在这里向汝承诺,当汝造出这个蒸汽机的时候,便是汝腹真成为赵国封君之时!”


第834章 这个春天有点冷
  又是一年冬天过去了,公元前252年的春天姗姗而来。
  树木抽条发出新芽,小草在春风中摇曳着舞姿,农民们从窝了一个冬天的房子里走出,开始擦拭农具准备新一年的春耕。
  一切看上去都十分的生机勃勃,那么的让人欣喜。
  但是对于华夏大地的各国高层们来说,春天的到来则是另外一番意义了。
  又一场大博弈即将开始。
  赵国又一次的开始调兵遣将了。
  这个消息并没有瞒过任何人,事实上赵丹和他的赵国大臣们也并不打算去瞒过任何人。
  现在的赵国,和八年前长平之战时的赵国已经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了。
  在八年前,赵国只是一个被秦国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够拼死一搏以求爆发,否则就只能够在沉默中灭亡的万年老二。
  所幸的是,赵国的拼死爆发成功了。
  正是因为有了长平之战的胜利,所以赵国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用整整三代君王几十年的时间苦心孤诣殚精竭虑的治理终于取得了最大的回报,让赵国自立国以来第一次成为了天下第一强国。
  但即便是那个时候,号称天下第一强国的赵国其实也仍旧是如履薄冰,因为哪怕是任何两到三个国家联合起来,赵国都有失败甚至是败亡的可能性。
  好在赵国一次又一次的熬了下来。
  经历了多次的合纵连横,经历了多次的诸国伐赵,赵国终于一步步的成长了起来,成为了如今东到朝鲜半岛,西到祁连山脉,北到漠南草原,南到淮河岸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超级大国。
  这个时候的赵国,终于成长为了一个让所有国家都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当这样的庞然大物又一次的将战争机器给开动起来之时,整个华夏大地都将为之震颤和恐惧!
  当得知赵国又一次的调兵遣将之后,如今还剩下来的秦、齐、楚、韩四国高层顿时就慌了,许多使者和书信开始在诸国之间来回,已经完全被魏国和燕国的教训所刺激到的诸位国君们深切的领会到了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的意思,开始有了又一次打算联合对抗赵国的意图。
  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齐国国都临淄城中,齐王建面前的头号红人,齐国相邦后胜的府邸之上来了一个客人。
  对于这个客人,后胜无疑是十分重视的,他亲自守在了府邸的侧门处,然后一路将这名客人带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郑卿请坐,请坐。”后胜胖乎乎的脸上满是笑容,不但让人送上了美酒蔬果,说话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和气:“不知郑卿千里迢迢从邯郸而来,究竟有何事啊?”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赵国的外交部长,大行郑朱。
  郑朱看着面前谄媚的就差摇起尾巴的后胜,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说实话,郑朱干外交也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这些年的时间里郑朱可以说是什么样的气都受过,尤其是在长平之战的时候给秦王稷和范睢当猴耍的那一次更是让郑朱记忆犹新,至今引以为恨。
  但是现在不同啦。
  现在的郑朱,无论是去到哪个国家,只要通报上去,那么这个国家的国君就必定会第一时间召见郑朱,然后客客气气的和郑朱说话,甚至只要郑朱愿意的话还可以享受一番在他国国君面前颐气指使的感觉,欣赏一番他国国君虽然很生气但是却还要保持微笑的苦逼模样。
  之所以有这样的一番变化,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赵国变强了!
  弱国无外交,这五个字绝对是真理。
  如果自己的国家是个弱鸡,那么任凭郑朱再把话说得如何花团锦簇天花乱坠,那也没有人会把郑朱当回事。
  但要是自己的国家像赵国这般强大,那么郑朱不管走到哪里,那都必须要被人奉为上宾,再如何的嬉笑怒骂,其他人也都必须得忍着。
  因为郑朱代表着赵国,而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敢得罪赵国!
  后胜的态度,无疑就是这种道理的最好体现。
  郑朱收回了思绪,看向后胜的态度之中显露出了一丝笑容。
  “后卿啊,郑朱今日之所以冒昧来访,其实是想要和后卿商量一些事情。”
  后胜眼珠一转,忙笑道:“还请郑卿说来,只要是后胜能够办到的,绝对不会推辞!”
  郑朱笑了一笑,十分淡然地说道:“想必后卿应该知道,最近韩王突然派兵‘接管’了洛邑,废黜了西周君和东周君之事吧。”
  这里的西周和东周,说的可不是历史上的两个朝代,而是如今仍旧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两个封国。
  别看如今的周天子只有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事实上就连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方都不是周天子自己的,这里还分成了两个国家,一个是西周国一个是东周国,对应的就是西周君和东周君了。
  至于如今名义上的那位周天子嘛,早就已经被这两位封君给架空了,甚至西周国和东周国还会时不时的来上几场大战,战争的规模通常以几百到一千人不等,可以说是相当的激烈了。
  但不管怎么说,西周国和东周国都是周王室的血脉,如今韩王然悍然入侵灭掉了西周和东周国,事实上就等于是将周天子的地盘给彻底的吞并掉了。
  也就是说,如今的周天子是真真正正一点地盘一点部下都没有,完完全全的名存实亡了。
  后胜点了点头,道:“此事吾亦有所听闻。”
  “砰!”郑朱突然用力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把后胜给吓了一大跳。
  只见郑朱一脸严肃,正色对着后胜说道:“这韩王然简直岂有此理,竟然如此冒犯天子,必须要得到惩罚!后卿汝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听完了郑朱的这番话之后,后胜的心中也是非常想要吐槽的。
  谁不知道几年前你们赵国人把洛邑洗劫一空,甚至连九鼎都搬回了邯郸去,现在又跑来装什么道德卫士,这谁信啊!?
  后胜咳嗽一声,连连点头道:“郑卿所言有理,这韩王然做的实在太也过分了一些!”
  虽然知道郑朱完全就是扯淡,但是……批评是不可能批评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批评的。
  郑朱正色道:“后卿,所以吾王已经决定了,应周天子的请求,吾王已经准备发大兵讨伐韩国,为周天子讨回一个公道!”
  一听到这里,后胜终于完全明白了郑朱的意思,微微瞪大了眼睛:“赵王准备讨伐韩国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后胜的心中既有些紧张,又有种放松的感觉。
  紧张是因为赵国果然并没有停止扩张脚步的意思,仅仅在一个冬天之后就继续出兵了。
  而放松当然是因为……这一次赵国攻击的不是齐国。
  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郑朱点了点头,对着后胜道:“所以这一次郑朱前来齐国,就是希望齐国能够和吾国一同出兵,共伐无道之韩国!”
  “咳咳,咳咳咳!”正在喝水以掩饰自己紧张的后胜一下子就被呛到了。
  过了片刻之后,后胜才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郑朱:“赵王真的是这样想的?”
  “那当然!”郑朱正色道:“难道后卿不是这么认为的吗?”
  “这个嘛……”后胜想了想,道:“郑卿应该也知道,这种军国大事必须要吾王同意,后胜自己是无法做出决定的。”
  “无妨。”郑朱十分豪迈的摆了摆手,道:“天下谁人不知后卿极得齐王之信任?只要后卿愿意配合吾说服齐王,那么此事想必不成问题!”
  后胜是真的有点无语了。
  现在全天下都知道要防着你赵国,你还跑来让我齐国跟着你赵国一起去打韩国,这不是扯淡呢么?
  没奈何,后胜只好开口推辞道:“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吾王深感齐国连番大战导致民生凋敝,所以现在大王其实已经不希望再发动什么战争了。而且以赵国之力去攻伐一个韩国的话想必应该是马到功成,也就不必齐国参与其中了!”
  后胜的话说得十分的果断。
  反正不管怎么说,齐国是肯定不会参与到赵国伐韩这件事情的,就算参与,那也是一定得站在赵国的对立面才行,怎么可能和赵国同盟?
  郑朱看了一眼后胜,有些不满地说道:“所以后卿的意思是,齐国这一次并不打算参与到战争之中了?”
  后胜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咳嗽了一声之后十分勉强地说道:“的确是如此……”
  郑朱深深的看了后胜一眼,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明日吾求见齐王之时,也希望后卿到时候说话不要出尔反尔才是啊。后卿要知道,对赵国出尔反尔的人,那可是从来都没有好下场的!”
  在说完了这句话之后,郑朱就站了起来,扬长而去。
  后胜呆坐半晌,突然一拍大腿:“完了,被这个郑朱用话给套住了!”
  直到这个时候后胜才明白过来,郑朱之所以来找自己,就是为了从自己口中得到“齐国不会参战”这个承诺。
  只要明天郑朱求见齐王建的时候,后胜的立场是“齐国不会参战”,那么齐王建很有可能就会受到后胜的影响,最终做出不参战的决定。
  说实话,后胜对自己的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齐国不出兵,赵国就少了一个对手。
  如此一来,后胜岂不是等于帮助了赵国?
  这好像不太好……
  但正如郑朱刚才所说,如果不劝齐王建置身事外的话,那么后胜岂不是就要成为一个对赵国出尔反尔的人了?
  上一个得罪了赵国的人,好像叫做乐间……
  一想到乐间的下场,几滴冷汗就从后胜的额头缓缓滴落。
  一阵春风自刚才被郑朱打开的房门吹入,初春的寒风拍打在后胜的脸上,让这位齐国相邦突然觉得——
  这个春天,有点冷。


第835章 我们就是来送死的
  春天才刚刚到来,河套郡之中无数的骑兵们又开始在定西城之中集结了。
  义渠胜站在定西城外的大营的营墙上,目光注视着脚下一队队不停的进入营墙之中的匈奴骑兵,心中总感觉有哪里不对。
  “等等,为什么这一次我们需要用这么多的匈奴人?”义渠胜忍不住开口对着身边的李牧问道。
  李牧有些奇怪的看了义渠胜一眼,那种让义渠胜非常痛恨的嘲讽眼神又一次的出现了:“这当然是因为匈奴人是很好的骑兵人选。”
  义渠胜十分不服气的叫了起来:“可是林胡人和楼烦人也同样是非常好的骑兵人选!”
  李牧摇了摇头,道:“你难道没有发现吗?林胡人和楼烦人其实在这些年里已经开始慢慢的退化了。”
  “退化?”义渠胜一下子就愣住了。
  “没错,退化。”李牧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自从武灵王开始到现在,林胡和楼烦已经投靠了我们赵国几十年的时间,这几十年的时间已经让他们从纯粹的游牧民族变成了半游牧半农耕的民族。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可能再过五十年的时间这些家伙就会彻底的退化成农耕民族了。这就是为什么本都督会启用匈奴骑兵的原因。”
  说完了之后,李牧就从院墙之上走了下去。
  义渠胜注视着李牧的背影,嘴里突然嘀咕了一句:“他没有说实话,至少没有全部说实话。”
  就在义渠胜的视线之中,两名和义渠胜有过一面之缘的匈奴贵族跳下了马匹,正在恭敬的朝着李牧行礼。
  “贤掸(屠斜)见过大都督!”
  李牧微微一笑,伸手十分亲热的拍了拍面前这两名匈奴人的肩膀:“一路行来,辛苦了。”
  虽然作为匈奴的单于,但是贤掸看上去并没有任何单于的傲气,面对着李牧的时候笑容也显得十分的谦卑:“回大都督,不辛苦。能够为赵国和大王作战,乃是吾等匈奴人的福气。”
  “是匈人。”李牧十分认真的纠正了贤掸的口误。
  在这个时代乃至更前的时代,通过名称来贬低其他民族是华夏文明经常采用的做法,比如说“夷狄”就是一个带着贬义的词语。
  但是这其实还并不是最过分的,在周朝前中期,也就是所谓的西周朝代的时候,关中以北和以西的地区活跃着一个强大的民族,它的名字叫做戎族。
  戎族有很多个国家,比如说什么狄戎、镕戎、翟戎,以及义渠胜所在的义渠戎等等。
  但最著名的,无疑就是犬戎了。
  犬,狗也。
  犬戎这个词可以简单的解释为“狗戎人”,本身就是一句脏话。
  为何遵从礼法的周朝人会以如此不雅的词语来称呼犬戎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很久以前周人也是高原上游牧民族的一员,后来打不过犬戎,被犬戎从高原上赶到了关中平原。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周朝才给这个种族起了这么一个难听的名字“犬戎”。
  “匈奴”这个称呼,由于有一个“奴”字,所以和犬戎一样也带着强烈的歧视感。
  所以在贤掸投诚了赵国之后,“匈奴”这个词语之中明显带着贬义的奴字就去掉了。
  如今这些已经被视作赵国子民的草原人,他们的新名字叫做“匈人”。
  当然了,那些依旧在漠北游荡、不肯归附中原的残部,他们的名字依旧是“匈奴”。
  大抵来说,就是“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的具体表现了。
  虽然很痛恨匈奴人,但是李牧对于这些已经成为自己人的匈奴将领还是非常客气的。
  在几句不疼不痒的寒暄之后,李牧召来了一名赵国军官:“汝速速带两位将军去他们分配好的营地,好让两位将军带来的属下速速安营歇息!”
  贤掸和屠斜告别了李牧,跟在了这名赵国军官之后而去。
  两人一边走,一边在低声的交谈着。
  屠斜道:“你知道吗?其实这位大都督对于我们匈奴人可是有着很深的成见,这一次竟然对你我如此和气,还真是让人惊讶啊。”
  贤掸不置可否的唔了一声,看了一眼面前正在行走的赵国军官,确认没有人能够听到己方两人的对话之后才开口道:“他仇恨匈奴人这一点都不奇怪,你要知道他已经和我们匈奴人作战了很多年了。对了,是那些该死的漠北匈奴,不是我们,我们现在可是赵国的匈人了。”
  “匈人,匈奴人。”屠斜耸了耸肩膀,笑道:“听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
  贤掸哼了一声,道:“这里面的区别大了去了,记住我的话屠斜,以后你就是一个匈人,再也不是什么该死的匈奴人。忘掉匈奴这个词语吧,否则的话它迟早会为你带来灾祸的。”
  屠斜嘿了一声:“你是单于,你说了算。”
  “单于?”贤掸又哼了一声,道:“从今天开始,你得叫我君上,明白吗?在任何的赵国人面前,我就是赵国的匈君!”
  匈君,是赵丹封给贤掸的封号,也是证明贤掸是赵国臣子的证据。
  “好的君上。”屠斜笑嘻嘻的,看上去并没有把贤掸的话太当一回事:“话说君上,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亲自前来,难道你就不担心漠北那些家伙南下攻击我们的安平城吗?”
  贤掸摇了摇头,道:“你不明白,那些逃到漠北的家伙已经被李牧给吓破了胆子,他们很有可能会选择西进或者东进,但绝对不会选择南下的。而且这一次是我们作为赵国的臣子第一次参加到对外战争之中,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表现。”
  顿了一顿之后,贤掸突然低声说道:“听着,这一次,我希望我们匈奴、不对,匈人的好男儿战死得越多越好。”
  “什么?”屠斜瞪大了一双牛眼,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的贤掸:“是我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
  “你没有听错,我也没有说错。”贤掸正色对着屠斜说道:“这一次我们一共带来的八千人,我不希望有超过三千人能够跟着我们一起回归安平城。”
  “你疯了吧?”屠斜死死的盯着贤掸,就好像看着一个怪物一样:“他们可是我们的族人,而你作为单于,竟然只想着让他们去死?”
  贤掸恶狠狠的瞪了屠斜一眼:“你这个蠢货,难道你以为这是我希望看到的事情吗?但是我告诉你,一个强大的匈人是赵国大王所不会允许的,如果我们还想要继续活下去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不停的为赵国流血,流的越多越好!只有一个虚弱的、忠诚的匈人部族才是赵国大王和李牧这个北方大都督所希望看到的。不然的话,你以为李牧为什么会对我们那么客气?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个道理,他也明白我也知道这个道理!”
  屠斜整个人都呆住了。
  虽然说屠斜的确是非常希望能够加入赵国成为具装甲骑兵的一员,但是不管怎么说屠斜毕竟是一个匈人,他对于匈人这个部族也是有着很深感情的。
  所以当得知这一次那些前来参战的、自己的同族兄弟和勇士们大部分人所要面对的命运是死亡之后,屠斜是无论如何也淡定不下来。
  “为什么,为什么大王和大都督不愿意相信我们?我们明明已经向他们投诚了,整个漠南草原明明已经都成为了赵国的地盘!”
  屠斜的声音之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悲愤。
  贤掸叹了一口气,道:“话不是这样说的,事实上我能够出任单于,这就是大王和大都督对我的信任了。但是你要明白,忠诚这种东西不是喊喊口号就出来的,它必须要通过战争和鲜血才能够证明。我们匈人为赵国流的鲜血不是毫无价值的,只有流的血越多,我们才能够越快的融入赵国之中,被赵国真正的接纳。”
  说到这里,贤掸拍了拍屠斜的肩膀:“你现在不是已经成为了赵国的偏将军了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你和我都明白,我们匈人是草原上的狼群,但是赵国却是威震天下的雄狮!为了这样的雄狮流血,是我们匈人的荣幸!当我们用鲜血证明了我们的忠诚之后,我们终将会融入这个强大的国度,真正成为这个国度的一份子!而你和我,我们的后代将会世世代代的歌颂着我们的英明决定。不要畏惧流血,因为我们的鲜血将会是我们子孙后代最好的护身符!”
  屠斜沉默半晌,目光复杂的看着贤掸,突然间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用无比认真的语气对着贤掸说道:“君上,我突然觉得大王和大都督选用你来作为单于,实在是太他妈英明无比的决定了。”
  贤掸哈哈一笑,十分坦然的接受了屠斜的称赞:“其实我有一个想法,一直以来单于都相当于中原国家的大王,我感觉这里面的称呼有些问题。或许我们应该在这一战之后向邯郸上表,建议大王加冕为‘天单于’。”
  “天单于?那就是比你这个单于要更大?”
  “你这简直就是一句废话!天单于,当然要比单于更大,而且越大越好!”
  贤掸笑骂一声,和屠斜对视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的放声大笑了起来。


第836章 各怀鬼胎的义渠人
  义渠城。
  在这座城市之中,有着一间金碧辉煌,看上去绝对一眼就能够让人联想到诸如土豪之类词语的宫殿。
  这座宫殿是义渠胜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将自己从羌人、乌孙人、匈奴人乃至秦国人那边抢来的财富所建成的,而且根据义渠胜心中的规划来说,这其实还仅仅是一个半成品而已。
  义渠胜给这座宫殿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金宫”。
  然而义渠胜心中的宏伟宫殿还没有真正建成,这座宫殿就已经换了主人。
  两个主人。
  在之前,义渠国有着两万骑兵,这两万骑兵被义渠胜分为三个万骑,他自己掌管一个,他的两个弟弟分别掌管一个。
  在义渠胜看来,这样的分配方式应该是非常合理的了。
  然而义渠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去年某一天的晚上,他的两个弟弟突然联合起来控制了义渠国内的所有兵力,并且对义渠胜的宫城发动了猛攻。
  一番大战之后,失败的义渠胜被迫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逃出了这座城池去北边投靠了李牧,然后又跟着李牧去打了辽东。
  “义渠胜马上就要回来了!”在金宫的上首左侧,一名面目和义渠胜有几分相似、但是年纪比义渠胜要更加年轻的男子阴恻恻地说道:“而且这一次他还带来了李牧!”
  说话的这个人正是义渠胜的弟弟义渠勃,而坐在义渠勃对面那个看上去要更加魁梧强壮的家伙,则是义渠胜的另外一个弟弟义渠烈。
  义渠烈闻言哼了一声,有些不爽地说道:“去年的时候我就已经告诉过你了,我们应该第一时间进攻定西城,把那个该死的义渠胜给除掉!”
  义渠勃哈哈一笑,有些不屑的摇了摇头:“义渠烈,麻烦你用用你的脑子!那时候的定西城里可是有着李牧!我们可是都跟随着李牧打过仗的,你真的觉得你自己是李牧的对手吗?”
  义渠烈闷哼了一声,过了半晌才道:“那么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义渠勃站了起来,对着义渠烈说道:“我决定了,我是不可能在这里等死的,我会带着我的族人们去西边,在阴山脚下和羌人的地盘上寻找新的草场!”
  义渠烈闻言不由一愣:“你不要义渠城了?”
  要知道在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