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魏军的主力不溃败的话,那么原本和赵国还在相持甚至占据了一些优势的秦国和韩国就不会突然转变立场向赵国求和。
  如果赵军没有击败魏军,那么赵军主力也就不会得到北上反包围齐军的机会,而原本击败了廉颇的齐军甚至可能会攻破聊城,将大名鼎鼎的廉颇给活捉或者杀掉!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魏王圉的这一次指挥失误导致魏军溃败的话,那么现在的局面应该是秦军对河东郡猛攻不舍,韩军在上党郡相持不下,齐军对聊城狂轰乱炸。
  秦军假如攻克了河东,那么就可以沿着河东继续东进,一鼓作气配合韩军拿下上党东出邯郸。
  韩军假如拿下了上党,那么既可以配合秦军拿下河东,也可以直接东出包围邯郸。
  齐军如果拿下了聊城,那么廉颇无论是战死还是被俘,对于赵国的军心都是致命的打击,而且在那之后齐军既可以北上包围邯郸,又可以南下配合魏军对赵国发动反击。
  换言之,只要这三处战场的任何一处战场在魏军溃败之前取得突破的话,那么赵国人就会立刻陷入完全的被动之中,整个战争的天平就会瞬间朝着四国联盟重重倾斜,甚至称之为大局已定都不为过。
  但就是这样的大好局面,却因为魏王圉的固执而统统葬送了!
  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魏军的失败所导致的正是四国联盟在所有外交和军事战场上的接连崩盘。
  这种国际联盟就是这么一回事,大家都各怀鬼胎,如果是优势情况的话那么不用说肯定都是全力痛打落水狗,但要是变成劣势局面的话那一个个就只想着提前求和保证实力了。
  一想到这里,段干子就忍不住想要站起来痛骂魏王圉一番:“大王,正是因为汝的固执,所以才导致了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被吾等魏国给葬送了!”
  段干子的心中是真的悔啊。
  要知道段干子其实和赵国的胡衣卫私底下是有些联系的,而这些联系一直以来也都被赵国所暗中利用着。
  但是在这一次的四国伐赵战争之中,因为段干子觉得魏国赢面很大,所以他十分果断的拒绝了赵国胡衣卫的要求,选择了和赵国站在对立面上。
  段干子很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是一定会遭到胡衣卫的报复,毕竟段干子本身的屁股就算不上干净。
  不过段干子当时觉得,只要能够打赢了赵国人,自己这个在其中出力甚多的相邦肯定是有功之臣,还是大功臣。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胡衣卫再如何拿出证据,魏王圉想必也是不会相信那些对自己这个大功臣的“污蔑中伤”。
  如此一来,段干子既能够成为功臣,又能够借机摆脱掉胡衣卫这个心腹大患,从此不再和赵国间谍机构接触,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然而段干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押错了宝,错误的判断了形势。
  赵国竟然在以一敌四、而且还被韩国算计了的这种根本不可能赢的情况下,打赢了这一场大战!
  是的,虽然说这一场大战并没有就此结束,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胜负的结果其实已经出炉了。
  秦国和韩国向赵国求和的消息早在前几天就已经传到了陶邑之中,如今齐国求和的消息也刚刚传到,魏王圉惊慌之下急召诸大臣入宫商议,这才有了刚刚魏王圉怒骂诸臣无用的那一幕。
  只是……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段干子又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但魏王圉的两道视线可都还在段干子身上呢,不管段干子乐意还是不乐意,这个问题他都必须回答。
  不知为何,段干子突然想到了先前胡衣卫去府邸之中寻找自己的那一幕。
  “段卿,若是能够依计行事的话,那么这一次吾等可保汝一次富贵,若是段卿不愿意的话,那么……”
  段干子很明白那些胡衣卫没有说完的话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胡衣卫将会把手中的黑材料捅给魏王圉!
  此刻的魏王圉正是最为仇恨赵国的时候,一旦被魏王圉知道段干子竟然和赵国间谍机构悄悄的在暗中勾搭,段干子这条命就肯定完蛋了,甚至全家老小乃至是全族都要一起遭殃。
  一想到这里,段干子终于下定了决心,慢慢的抬起了头来,开口了。
  “大王,为今之计,只有两条路能够选择了。”
  “哪两条路?”魏王圉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追问道。
  段干子定了定神,说道:“第一条路,那便是发动举国之力,和赵国死战到底!”
  魏王圉愣了一下,随后说道:“现在和赵国人作战?恐怕……难有胜算吧。”
  魏王圉气归气,但是最基本的理智还是有的,自己家的这些残兵败将想要打赢赵国,那难度和登天也差不多了。
  段干子抬起胸膛,高声道:“大王何必妄自菲薄?想那赵国虽强,但是毕竟是侵略者!大王只需要登高一呼,自然有无数仁人志士云集大王麾下,为抵挡赵国侵略者献出力量!”
  魏王圉沉默半晌,开口道:“另外一条路呢?”
  段干子看了魏王圉一眼,没有从魏王圉的脸上发现任何能够让自己做出判断的细节,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一声,继续道:“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向赵国求和了。”
  “求和?”魏王圉这一次愣神的时间更久了,足足过了好一会之后才用不无嘲讽的语气说道:“段卿莫非觉得现在的赵王还能够容得下寡人的求和不成?”
  “当然!”段干子肯定地说道:“臣请大王仔细想想,这天下乃是功利之天下,赵王也是个功利之人。只要大王愿意付出一些东西,那么赵王自然是会答应大王求和的。”
  魏王圉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他当然很清楚段干子所说的“付出一些东西”指的是什么,不就是向赵国割地求和么。
  又要割地求和吗?魏王圉陷入了无比的纠结之中。
  一阵轻风吹来,大殿之中的空气缓缓的流动,无处不在的热意也散去了一些,但是魏王圉却仍旧觉得心中焦躁得似乎有一团火焰在不停的燃烧着,随时都有可能喷薄而出。
  良久之后,魏王圉才停止了思考,盯着段干子缓缓说道:“以段卿之意,寡人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呢?”


第730章 魏王圉的艰难决定
  段干子闻言就是一愣,随后再一次的想起了昨天那位自称是魏国胡衣卫分部首领的家伙所说的话。
  “段卿,魏王素来多疑而少断,若是段卿将这番话告知与他的话,那么魏王必定不会当场作出决定,而是会先征求汝的意见。”
  段干子此刻回想起来,心中就是一股寒气缓缓冒出。
  像这样的判断,一般是要基于对一个人比较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得出来的。
  像段干子这样的魏国重臣,天天和魏王圉接触,能够清楚的明白魏王圉的脾气和心思倒也不算难事。
  但问题在于,一个来自赵国的间谍头子,是怎么能够对魏王圉的脾气了如指掌,准确的预测出了魏王圉的做法,并且根据这些预测作出相应判断的?
  “难道说……在这座王宫之中其实有胡衣卫的人?!”
  段干子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在两三年前,那位曾经一度极为得宠的赵国歌姬,就是在段干子和胡衣卫的合作下成功进入魏国王宫,成为了魏王圉的枕边人。
  当时段干子之所以和胡衣卫合作,是因为他想要利用那位赵国歌姬来扳倒那时候还如日中天的信陵君魏无忌。
  而那位歌姬也的确不复段干子的期望,正是因为她以死来栽赃魏无忌,这才让魏王圉和魏无忌之间原本修复如初的关系再次破裂,最终导致了魏无忌被魏王圉赐死的结局。
  现在想想,或许正是因为那位歌姬夫人,所以胡衣卫的爪牙才得到了潜入魏国宫城的机会吧?
  如果有一天宫城之中的赵国奸细们暴露了,那么岂不是就能够顺藤摸瓜的查到段干子身上了?
  想着想着,段干子突然大汗淋漓。
  魏王圉等了片刻不见段干子回话,心中顿时就有些不耐烦了,加重了语气说道:“段卿!”
  魏王圉的这一声把段干子从沉思之中拉了回来,他定了定神,朝着魏王圉告了一声罪,然后说道:“大王,以臣之见,其实……还是求和方为上策啊。”
  魏王圉唔了一声,不置可否地说道:“为何?”
  段干子道:“大王,如今的赵国实在是过于强大,单单以魏国一国之力恐怕是难以与之匹敌,因此不如先向赵国求和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今后在找机会徐徐图之。”
  魏王圉哼了一声,并没有立刻开口说话。
  其实早在问出那个问题之前,魏王圉就已经知道自己会从段干子的口中得出什么答案了。
  段干子这个家伙,本来就是最有名的求和派啊。
  当年秦国还强大并且屡屡攻击魏国的时候,段干子就经常充当求和使者的角色在咸阳和大梁之间来回奔波,促成了魏国对秦国的一次次割地求和,并由此博得了诸如“段秦子”“跪秦子”之类的外号。
  如今秦国虽然衰落了,但是赵国又兴起取代了秦国的位置,段干子让魏王圉向赵国求和,那就是一个非常段干子的主意了。
  只是在得知了这个主意之后,魏王圉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说实话,魏王圉已经受够了割地求和这种事情了。
  在魏王圉小的时候,他就目睹了魏国被迫割让河东郡给秦国的惨状,他至今都还记得当时大梁宫城之中是如何的愁云惨雾,记得自己的父王是如何的愁眉不展,大臣们是如何的悲愤无奈。
  而等到长大了之后,魏王圉作为国君,非但没有洗刷父王的耻辱,反而和自己的父王一样不停的一次次割地给秦国,以换取短暂的一年半载和平。
  好不容易通过几次大战干翻了秦国,觉得这样割地求和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没想到却又来了一个赵国。
  更让魏王圉糟心的是,以魏赵两国的边界来看的话,赵国对魏国的威胁甚至还要远远大于秦国!
  魏王圉虽然并非什么不世明君,但是他仍旧敏锐的察觉到了一点,那就是赵国不倒,魏国注定难以复强。
  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下,魏王圉一次次的参与和策划了对赵国的攻击。
  本以为会凭此让赵国陷入失败,但却没有想到赵国竟然越打越强,反而让魏王圉丧失丢土,狼狈不堪。
  又一次,难道寡人又一次要向赵丹小儿屈服,向赵丹小儿割地求和?
  魏王圉一想到这里,就有一种心痛得无法呼吸的感觉,整个人的右手不知不觉的慢慢握紧,手指的骨节高高鼓起,青色的血管极为显眼。
  有心想要骂人,但是这骂人的话到了嘴边,却是如何也说不出口去。
  要知道现在可就一个段干子能够出主意了,再把这段干子骂跑了,又还能有谁来给自己意见了?
  段干子察言观色,见魏王圉并没有开口骂人,心中顿时就有了底了,悄悄的做了几个深呼吸平息了一下心情,然后才开口道:“大王莫要忘了,现在可不只是一个赵国对大王虎视眈眈,楚国人也是一直在大王的身后捅刀子呢!”
  段干子此言一出,魏王圉顿时身体就是一震。
  是啊,怎么把楚国人都给忘了?
  要知道这两年来,魏国可是从楚国的手中夺得了大片的土地,魏楚之间的原本就是仇敌的关系如今更是已经激化了。
  别的不说,现在楚国的主力部队还在黄歇和景阳的率领下在魏国淮北地中横冲直撞,打算收复淮北地和九江郡呢。
  以现在的魏国来说,一旦丢掉了淮北地和九江郡,那么就是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国土没了!
  想到这里,魏王圉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和三分之二的国土相比的话,这割地求和的事情似乎又算不得什么了。
  虽然说赵国打不过,但是打楚国魏王圉还是很有信心的,之所以一直不让陶邑城中的魏军主力南下,只是担心赵国人在魏军南下之后偷袭陶邑而已。
  如果能够和赵国和谈的话,那么不就可以专心致志的掉转枪口去对付楚国人了吗?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的话,赵国实在势大,想要继续向北在中原地区和赵国抗争怕是很困难的了。
  不如以后还是一路向南,先从楚国手中夺得一些土地再做打算吧。
  “罢,罢,罢!”魏王圉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段卿,既然如此,那么汝便前往邯郸一趟,和赵王说说这个议和之事吧。”


第731章 魏国的条件
  邯郸,龙台。
  赵丹看着面前诚惶诚恐低着头的段干子,心中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幸福来的太突然的感觉。
  要知道在不久之前,赵丹的赵国看上去还是风雨飘摇,颇有几分四面楚歌的味道,偌大的霸业就好像是一座很不稳固的空中楼阁,有一种被人一推就倒的感觉。
  但是仅仅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之后,整个战场形势就瞬间改观了,各个原先和赵国作对的国家也都争先恐后的派出了使者前来邯郸求和,只为了能够将赵国的注意力引向其他的国家。
  秦国、韩国、齐国,然后现在又到了魏国,这可真是现世报来的快啊。
  赵丹目光注视着段干子,十分平静地说道:“既然想要求和,那么就得拿出一些诚意来。寡人想要问一下,魏王的诚意究竟是什么呢?”
  不知道是因为压力太大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段干子的额头上此刻已经微微见汗,闻言忙对着赵丹说道:“回大王,吾王已经说了,只要大王愿意和魏国休兵言和的话,那么魏国愿意献出大梁城,以作为求和的条件。”
  “大梁城?”赵丹的眉头微微一皱,有些好笑的对着段干子说道:“所以魏王是想要用一座鬼城就打发了寡人是吧?”
  虽然说距离李牧水淹大梁城已经过去了好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魏国一直没有抽出人力物力在将那一处缺口给堵住并且清理城中的尸体,所以至今大梁城仍旧是一片水乡泽国,每到夜晚更是鬼火森森,吓死了不少想要去里面寻宝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座大梁城实际上就是一座废墟罢了。
  段干子赔笑道:“回大王,不仅仅是大梁城,就连大梁城周边的所有土地、包括修鱼城在内都通通割让给赵国。”
  赵丹脸色微微一动,随后开口说道:“也就是说,魏王打算将整个济水以北的土地都割让给寡人吗?”
  段干子愣了一下,下意识的就想要开口反驳。
  根据魏国君臣们的事先设想,只要将大梁城以及大梁城西部的修鱼城交出去给赵国就行了,这样还能够留下东部一小片地方作为将来应对赵国攻击的缓冲。
  但是没有想到赵丹的胃口居然这么大,一上来就要的是整个济水以北的土地。
  那可是魏国准备割让的土地面积的整整两倍啊!
  但是段干子看着上首的赵丹,心中却根本兴不起任何想要开口反对的念头。
  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
  段干子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勉强挤出了几分笑容,对着赵丹笑道:“大王果然料事如神,吾王正是准备将整个济水以北的土地通通割让给大王,以换取魏国和赵国之间的停战。”
  段干子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心中那叫一个痛啊。
  不过说起来,向这样的场景段干子其实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了。
  毕竟他曾经多次以求和使者的身份前往秦国,和秦王稷那个老狐狸都曾经多次见招拆招,并且每一次都能够求得和平归来。
  所以段干子觉得这一次自己应该也还是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的。
  段干子和赵丹的接触并不多,仅仅是通过几次会盟罢了,而且基本也没有说的上话,但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些接触和搜集的情报,段干子自认为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经验。
  这个经验就是赵丹和秦王稷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对秦王稷有用的招数在赵丹身上根本就不适用。
  面对这样年纪不过刚刚三十就已经名震天下成为当世第一的英主,耍什么滑头都是自己找死,只有一开始就将所有的条件全盘托出,坦诚和赵丹进行对话,这才能够有希望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从现在看来,段干子觉得自己的策略执行的似乎还不错。
  赵丹点了点头,又开口说道:“也包括卫君的土地,对吧?”
  这里所说的卫君,实际上来说就是指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诸侯国——卫国。
  现在的卫国已经沦为魏国的附庸,为了避祸甚至都还把自己主动降格成了封君,本身也只有一小块土地,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
  段干子心中十分无奈,连连点头道:“大王所言不错,就连卫君的土地也都全部割让给大王。”
  其实这个卫国的土地由于位于黄河以北的缘故,段干子和魏国就算是不想割让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赵国军队拥有着绝对的地利,想要攻占这片土地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反正连济水以北这么大片的土地通通都割让了,总不可能因为这么一小块的土地而和赵国闹翻吧?
  赵丹听到段干子的这个答复之后,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了,对着段干子说道:“很好,既然如此的话,那什么时候可以交割土地呢?”
  段干子一听心中那叫一个高兴啊,忙不迭的对着赵丹说道:“大王只要愿意的话,那么可以立刻下命令给庞将军,让庞煖将军率领军队前去接受土地。”
  由于齐国已经和赵国议和,所以如今的庞煖也是解放了出来,率领着已经增兵到二十万的赵国军队刚刚抵达济水北岸,随时都可以南下攻击魏国首都陶邑。
  如果赵丹这个时候命令庞煖去接收土地的话,那么庞煖连河都不用渡,直接西进就行了,可以说是非常轻松。
  赵丹点了点头,对着面前的段干子笑道:“段卿啊,老实说,这样的条件寡人是非常满意的。”
  段干子一听到这句话,整个人心中的那一块巨石立刻就放了下来,千钧的重担瞬间解脱。
  从现在这个情形来看,段干子的这一次出使之行显然是已经得到了成功,这让他心中不由的有些得意,嘴角也不由得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丝笑容。
  赵丹看着段干子的这番模样,脸上同样闪过一丝玩味的笑容,然后继续对着段干子说道:“但很抱歉的是,这样的条件寡人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段干子的笑容瞬间就凝结在了脸上。
  赵丹看着段干子,悠悠地说道:“段卿啊段卿,如果是在一个月之前汝来跟寡人说出这样的条件,那么寡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同意汝的条件。但是……现在的情况和当时就不是一回事了呀,段卿!”
  “现在的情况是,寡人只要愿意的话随时都可以派出一路偏师扫荡整个济水以北,将什么大梁城修鱼城之类这些所有汝刚刚说的土地通通都纳入寡人的之下,而且完全不费吹灰之力。明白了吗?”
  “既然这些土地对于寡人来说唾手可得,那么寡人又为什么要因为这样的条件和魏国停战呢?”
  段干子这个时候才终于从愣神之中回复过来,心中无比的震惊。
  直到这个时候段干子才发现了自己的失误,千算万算,他还是低估了赵丹的胃口!
  仅仅是一个济水以北的数百里肥沃土地,已经远远不能够让赵丹满足了!
  段干子忙道:“大王……”
  赵丹摆了摆手,直接就打断了段干子的话:“段卿不必多言,汝可以先回去好好想想,顺便再派人回去和汝的那位大王商量一下,看看究竟要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寡人才会满意。等什么时候想明白了,那就什么时候再来和寡人谈议和的事情吧。”
  段干子有些失魂落魄的站了起来,离开了龙台正殿。
  这位自诩是谈判专家的魏国相邦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这些条件都是按照赵丹之前和其他国家的谈判结果所制定的,算起来魏国割让的土地还比其他国家要更多一些,怎么赵王就不领情呢?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只是段干子有,就连赵国的几名重臣同样也都是有着这样的疑惑。
  李伯就忍不住开口道:“大王,其实魏国的这个条件已经算是颇为丰厚了,大王又为何不答应呢?”
  赵丹哈哈一笑,对着面前所有的赵国大臣们说道:“诸卿都是这么想的吗?”
  有人点头,有人摇头,也有人一言不发,若有所思。
  赵丹点名道:“平原君,汝来说说汝的看法。”
  赵胜愣了一下,随后开口道:“臣觉得,大王是不是仍旧在考虑继续攻打魏国?”
  赵丹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平原君此言,深得寡人之心也。”
  一直在旁边旁听的虞信这时候终于忍不住了,开口说道:“大王,如今将士们经过数月的鏖战都已经有些疲惫了,大王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暂时休兵?”
  赵丹摇了摇头,说道:“虞卿此言差矣。寡人早就已经说过了,在这一次的战争之中一定要有一个国家能够付出代价,来让其他国家看看和寡人作对是什么样的下场!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是按部就班的割地求和,是根本不足以将他们的心思给打下去的。”
  虞信说道:“可是大王若是再继续对魏国用兵下去的话,恐怕魏国将来会和大王作对的路上走得更远。”
  赵丹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寡人其实也看明白了,除非魏国能够换一个国君,不然的话这魏王是一定要和寡人进行作对的。”
  “况且如今魏国可是占领了楚国的鄢都寿春,又将楚国的九江郡都拿下来,寡人观魏王圉如此作态,若是再给他一些时间的话,将来肯定又要卷土重来继续和寡人作对。”
  “既然如此,那么寡人不如直接就把魏国给打残,让他再也没有任何和寡人作对的力量!如此一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寡人就只需要专心应付其他国家就行了。”
  赵丹其实还有一番心思没有说出来,因为他觉得目前时机还不到。
  这一番话说得赵国大臣心悦诚服,纷纷点头称是。
  赵丹见没有任何人再继续对自己的话提出异议了,这才摆了摆手,对着面前的赵国大臣们说道:“好啦,都给寡人忙汝等自己的事情去吧!对了平原君,且先留下来一下,寡人有件事情要和汝说说。”


第732章 别无选择的段干子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于段干子来是非常难熬的。
  在离开了龙台之后,段干子第一时间就写了一封急信,让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往魏王圉的桌前,希望能够劝说魏王圉付出更大的代价,以向赵国求和。
  这一次段干子算是已经看清楚了,明白了赵国一定要让魏国大出血,否则的话是绝对不可能轻易让魏国过关的。
  但问题在于,魏王圉看起来很显然就并没有这么想。
  仅仅四天之后魏王圉的回信就到了,在这份回信之中魏王圉不但没有同意段干子的请求,反而措辞十分严厉的谴责了段干子竟然违背私自将济水以北的土地割让给赵国的行为。
  在信中将段干子一番大骂之后,魏王圉再度重申一点,那就是济水以北的全部土地的确都可以割让给赵国,但是这条件也就到此为止了,赵国人如果想要更多的东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对于魏王瑜的这份固执,段干子只能报以一声苦笑。
  虽然段干子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自家的大王每次到了对赵国的时候就变得这么固执,但是段干子隐约能感觉到赵国其实已经成为了魏王圉的一块心病,一块不能够触摸的龙之逆鳞。
  任何人触及到这一逆鳞的话,那么魏王圉做出什么样失去理智的判断都不让人意外。
  在想通了这么一点之后,段干子也就接受了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想要让魏王圉再继续让步是不可能的,段干子只能够想办法以目前的条件来说服赵王并且自救了。
  于是没奈何,段干子只好舍弃了自己的老脸,想要去说服赵国的各个大臣,让这些赵国的大臣们能够站在自己一边。
  然而让段干子失望的是,他前后去好几个赵国大臣的府上递上拜帖,但是许多人都是直接闭门不见。
  只有虞信因为和当年的魏国相邦魏齐是好友的缘故,接见了一下段干子,但是和虞信的这次见面也并没有改变任何的事情,因为单单从虞信的话语之中就不难听得出来,虞信本人其实也是非常支持对魏国作战的。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前线的情况也不断的传回邯郸之中。
  赵军主力部队在庞煖的率领下已经渡过了济水南下,到达了陶邑城下,完成了对陶邑的合围。
  值得一提的是,魏王圉并没有像所有人所想的那般死守陶邑城,相反他却带着将近十万魏国军队直接放弃了陶邑,向南边撤退到了魏国的另外一座大城睢阳城之中。
  在魏王圉逃离之后,陶邑之中的留守军民士气大丧,仅仅抵抗了几天时间之后就开城投降了。
  形势对于魏国越发的不利,而魏王圉看上去显然也是一天天的失去了耐心,写来给段干子的信上措辞也越来越严厉,甚至都能够看得出来魏王圉动了杀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段干子觉得自己根本就是一个热锅上的蚂蚁,明明心急如焚,但是却完全找不到任何解决的方法。
  就在段干子自己都已经有些绝望的时候,段干子的心腹告诉了段干子一件事情。
  “家主,外面有一个人求见,自称能够解决家主现在的困境。”
  段干子闻言愣了一下,随后赶忙说道:“可问清楚这来人的姓名?”
  心腹摇了摇头,对着段干子说道:“家主,臣觉得这个男人十分的古怪,明明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却用面具遮挡面容,看起来并不想表明自己的身份。”
  段干子一听顿时就有些恼火,心道什么阿猫阿狗都敢上门来装逼了?
  段干子正准备发火,话到嘴边突然心中一动,说道:“来人是不是有什么信物?”
  心腹从怀中拿出了一枚小小的令牌,恭敬的递给了段干子。
  段干子接过这枚令牌一看,果然在令牌的正面看到了一个赵国篆字——“胡”。
  胡衣卫的胡。
  段干子盯着这枚令牌看了半晌,随后整个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对着心腹叮嘱道:“去将这位贵客给请进来,切记一定不要失了礼数。”
  心腹愣了一下,显然并不知道为什么段干子会如此郑重其事的对待这个连脸都不敢露出来的神秘来客,但还是应了一声,走了出去。
  片刻之后,一前一后两个脚步声传进了段干子的耳中,随后心腹的声音在房门之外响起。
  “家主,贵客已经带到了。”
  早就已经在室内正襟危坐的段干子闻言立刻扬声说道:“快将客人请进来吧。”
  片刻之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