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阳一听自然是不可能示弱,直接道:“有何不敢?尽管道来便是!”
  黄歇点了点头,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狡狯的光芒,缓缓说道:“上柱国,如果吾没有记错的话,汝景氏一族单单是门客就要超过三千,再加上景氏一族封地众多,子民和奴隶至少也得有五万人,这五万人里面抽调个一两万人出来参军,想必是不难吧?”
  景阳没想到黄歇说的竟然是这个,整个人涨红了脸,对着黄歇怒道:“那些可都是景氏一族的家产,并不仅仅是吾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
  “是吗?”黄歇十分轻蔑的冷笑了一声,对着景阳说道:“难道汝不是现在的景氏一族族长吗?这么说来,汝这个族长根本就是摆设了?如今国难当头,景氏一族身为公族,竟然连出兵救楚国于危难之中的这份勇气都没有了吗?”
  黄歇的这一连串炸弹抛出来,直接让景阳面无人色,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开口对着黄歇说道:“春申君,汝也不要光说景氏一族!汝的封地可是足足有十二个县,比景氏一族的所有封地加起来都要大!汝怎么绝口不提自己出兵?”
  黄歇轻蔑的一笑,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景阳:“上柱国难道忘了,吾的封地可是通通都在九江和会稽郡之中啊!只要上祖国能够派人联系到九江郡或者会稽郡的话,那么吾即便将封地里的所有人都征调入伍,有又何妨?”
  景阳哑口无言。
  黄歇也不再去管景阳,而是转头向上首的楚王元行了一礼,言辞十分恳切地说道:“大王,臣能够理解大王之前的犹豫。但是臣想告诉大王的是,如今时机就在眼前,若是大王再不出兵的话,那么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能够收回九江郡和其他丢失给韩魏两国的国土了。”
  楚王元原本还有些犹豫,可一听到黄歇说有机会收回丢失的国土之后精神就是一振,连忙对着黄歇问道:“春申君这是何意呀?”
  黄歇正色道:“如今赵军大破韩国人于上党郡之中,证明了韩国人根本不足够和赵国匹敌。而且根据间谍们的情报来看,如今魏国前线也是危在旦夕,随时都有可能会被赵军突破。如此一来的话,那么赵国这一次的胜利已经是成为定局。大王若是想要让赵国在战后命令韩魏两国归还大楚失地的话,就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加入战局了。”
  景阳嘿然道:“汝刚刚还在说赵国危在旦夕!”
  黄歇哼了一声,道:“那是在大楚不参战的前提下!而且即便大楚不出兵,赵国也不是必败无疑!”
  黄歇的话显然有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楚王元的确是已经听进去了。
  如果现在楚国出手的话,那么还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但是要是再等等的话,等到赵国胜局已定之时,楚国再出手就只能是锦上添花了。
  雪中送炭的情意是无疑是非常重的,但是锦上添花嘛,那就是可有可无了。
  话虽如此,楚王元仍旧有些犹豫,对着黄歇说道:“春申君,汝也应该明白,现在的大楚可是经不起任何一场败仗了。”
  看着面前一副惊弓之鸟模样的楚王元,黄歇心中不由暗叹,但还是打起精神对着楚王元说道:“大王,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必须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看着言辞恳切的黄歇,楚王元心中的动摇更加的剧烈了。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楚王元突然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景阳,对着景阳沉声说道:“上柱国,若是寡人需要出兵的话,不知上柱国能否招募勇士相助呢?”
  在场的人都非常的明白,所谓的勇士,其实就是黄歇刚刚所说的那些景氏一族的门客以及奴隶、子民罢了。
  景阳虽然有心想要拒绝,但是眼下他已经被黄歇逼到了墙角,如果现在开口说个不字的话,那么一定不知为国效力的大帽子绝对是立刻就被黄歇扣到脑袋上了。
  所以景阳将心一横,对着面前的楚王元说道:“大王若是要出兵的话,那么臣愿意征发所有能够征发的力量相助大王,务必大王一臂之力!”
  就在景阳话音落下之后,旁边其他两大家族的家主也纷纷开口,表示昭氏和屈氏也要为国效力,只不过这话里明显透着别扭。
  楚王元也不管那许多,目光之中居然焕发出了几丝神采,对着面前的诸臣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以春申君为主将,上柱国为副将,召集所有兵力攻伐魏国!”
  说完之后楚王元竟然站了起来,对着黄歇和景阳深深行了一礼,用无比恳切的语气说道:“楚国的生死存亡,就拜托两位了!”


第712章 转折
  邯郸。
  又是一次非常紧张而严肃的御前军事会议。
  赵丹刚坐主位之上,注视着面前的几名赵国大臣,语气十分沉稳地说道:“平原君,向诸位通报一下这些天以来的战况吧。”
  和上一次的表情相比,这一次赵丹的表情明显放松了不少。
  受命通报情况的平原君赵胜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将最近得到的情报对着面前的几名赵国重臣娓娓道来。
  这些大臣们毕竟天天有自己的一摊子事要忙,尤其是现在战争时刻更是事务无比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天天关心战局。
  “先说说齐国方面吧,自从廉颇大将军败退之后,齐国人并没有任何渡河的企图,而是衔尾追击廉颇大将军到了聊城,现在聊城也已经被包围了。”
  话虽如此,但是在场的其他赵国大臣们并没有任何的异样表情,只有虞信问了一句:“聊城还没有被攻下吧?”
  赵胜苦笑一声,心道这廉颇明明打了败仗,怎么一个两个都摆出一副淡定无比的姿态?
  不过赵胜还是说道:“聊城并没有被攻破,不过齐国平陆大夫率领一支偏师把东阿给攻破了。”
  赵丹沉吟半晌,道:“只要聊城能够迟滞齐国人一段时间就行,廉颇大将军虽然被敌人奸计所趁,但是寡人还是相信他能守住聊城的。现在的重点还是魏国方向,庞煖有没有什么好消息报来?”
  此言一出,在场的诸多赵国大臣们纷纷向赵胜投来了期盼的目光。
  赵胜苦笑连连,过了好一会才道:“回大王,魏国战场仍旧在激战之中。”
  此言一出,整座大殿之中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虞信冷哼一声,道:“大王早在七天之前就已经下达了严令,让庞煖务必要尽快突破,可是现在呢?简直白费了麾下的十五万主力!”
  再过去对于虞信的指责,赵胜一直以来都是尽力为庞煖辩护,但是此刻他张了张嘴巴,却没有发出任何的话语。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好了,虞卿也不必纠结这件事情了,庞卿的主将乃是寡人任命的,寡人相信他能够胜任这个职位,打败魏国人!”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似乎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话,又多说了一句:“这才刚刚两个月呢!”
  是啊,才刚刚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对于现在的赵国来说却已经是太过漫长了。
  如果是在之前,庞煖完全可以慢慢用兵,稳步前进用堂堂正正之师将魏国人给击败,而赵丹也完全等得起。
  依照常理来说,像魏国这样的国家,尤其是在如今这种魏国倾尽全力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在一年内打败魏国人就足以让赵丹满意了。
  可是现在赵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所以别说是一年了,就算是两个月赵丹都已经无法忍受了。
  大殿之中的气氛瞬间有些凝固。
  赵胜咳嗽一声,继续说道:“接下来再来说说韩国方面吧,在如今的上党郡战场之中剧辛和许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现在靳黈虽然仍旧占据着故关和长平关,但是长子县城已经被我军重新收复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韩国人应当是很难再踏入北上党盆地之中了。”
  赵胜的这一番话说完,刚刚因为魏国战局不利而带来的凝固气氛瞬间就减轻了不少,在场的所有人或多或少脸色都有了松动。
  要知道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上党郡战场可是在场的赵国决策层们最为担心的一个战场。
  但是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这个曾经最为让人担心的战场,反而成为了如今最稳妥的一个战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原本以为必胜无疑、至少也能够把一个平手的廉颇大将军却在齐国人的手下吃了一个大亏,差点就全军覆没。
  由此可见,每一次的战争其实都是从零开始,即便之前有着多么辉煌的战绩,都不应该小看对手。
  赵丹心中感慨完毕,开口说道:“说实话,剧辛将军这一次的表现非常出乎寡人的意料。传寡人的命令,剧辛将军官复原职,继续配合许历将军统领着上党郡所有部队和韩国人作战。至于其他有功将士,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寡人再另行封赏。”
  剧辛原本是赵国中央军北军中郎将,如今官复原职就等于是再一次的进入了赵国的军队高层之中。
  在场的所有人对于赵丹的这个决定都没有任何的意见,毕竟保住上党郡这个功劳的确足够消灭所有的异议了。
  似乎是受了刚才的那个消息的影响,整个气氛瞬间就变得活跃了许多,赵丹又继续问道:“那么秦国战场现在是情况如何了?”
  赵胜说道:“在河东郡方面,乐乘如今已经稳稳守住了安邑,秦国人虽然拿到了小半个河东郡,但是他们应该是没有办法拿下安邑的。至于李牧的话,那么情况就不清楚了。”
  就和之前的那两次一样,李牧执行的可是敌后骚扰作战的任务,在这个没有卫星和电波通讯的年代,想要知道敌后作战的李牧所部动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点在场的赵国君臣们都习惯了。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李牧这都是第三回,所以大家还都是比较放心的。
  总不可能廉颇出事,李牧也跟着出事吧?
  在说完了这些消息之后,赵胜微微抬高了音量,脸上的笑容开始变得浓郁起来,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说道:“今天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那就是燕国人在两天前已经出兵,开始对齐国进行攻击了。”
  赵胜的这番话一说出来,整个气氛终于开始变得完全活跃起来。
  燕国的出兵对于赵国来说可是一直盼望已久的事情了。
  以燕国的实力来说,其实并不是一支足以改变战局的力量,但是燕国的出兵就能够让齐国人有所顾忌,由此齐国人就不能够把全部兵力都放在赵国这边,从而为赵国分担走一些压力。
  而且燕国虽然说的确是弱,但毕竟也是有好几万兵马的,如果燕国也加入了进攻赵国行列的话,那赵国的麻烦不用说自然是变得更大了。
  现在燕国不但没有为赵国造成任何麻烦,反而加入赵国这一边,这一来一去之间对于赵国的利好来说就是大赚特赚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一点,赵丹也没有那么痛快就交出武阳城。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赵丹也是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正准备多说些什么,却突然又闭上了嘴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丹突然看见毛遂急匆匆的手捧着一封急报从大殿的门口走了进来。
  根据常理来说,能够让毛遂如此行色匆匆的出现,那么就一定代表着某一处的战场上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这让赵丹的心脏不由得剧烈的跳动了起来,心中顿时就泛起了许多的想法。
  “难道说是庞煖获得了胜利吗?还是说在秦国方面取得了什么进展?老天保佑,最好不要是什么战败的消息才是啊。”
  最近的战况实在是让人纠结,以至于赵丹都有了要抱老天爷大腿的想法。
  思考间毛遂又走近了一些,赵丹仔细的盯着毛遂的脸庞,竟然从毛遂的脸上看到了几分激动的神色。
  赵丹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顿时就放松了下来。
  毛遂大步走到了赵丹的面前,喜滋滋对着赵丹说道:“大王,好消息,好消息呀,楚国人出兵啦!”
  “楚国人出兵了?”赵丹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脸上立刻就浮现出了笑容。
  说起来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一场大战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楚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而引发的,但是战争打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楚国这个当事人却还没有发过一兵一卒呢。
  对于这一点,赵丹无疑是大为光火的。
  早在刚刚开战的时候,赵丹就已经派出了使者,用严厉的措辞要求楚王元必须要立刻出兵作战。
  然而由于楚王元的瞻前顾后,楚国一直没有出兵,导致了赵国一直都处于一个孤军奋战的局面。
  而且又由于随后韩国人的背叛,赵国到楚国首都之间的道路被完全阻断,赵丹也无法继续派出使者催促楚王。
  说实话,赵丹本来都已经做好了在没有楚国的情况下打完这一仗的心理准备了,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楚国人竟然又出兵了。
  赵丹有些激动的接过了毛遂手中的紧急军情一看,随后整个人的眉头都完全的舒展开来,对着面前的几名翘首以盼的赵国大臣说道:“诸卿,楚国人如今已经正式攻入魏国控制的领土之中了!!”
  赵丹这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的气氛顿时攀上了顶峰。
  兴奋之下的赵胜甚至一拳直接狠狠的砸在了桌案之上,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魏国战场应该很快就能够得到突破了!”
  对于赵胜的意见,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都表示了赞同。
  楚国发兵攻击魏国之后,已经将几乎所有兵力都派去和庞煖作战的魏国就会瞬间陷入被动之中。
  因为魏国已经再也没有任何一支像样的兵力去阻止楚国人的进攻了。
  在众臣兴奋而热烈的交谈之中,赵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没有人知道,在过去的那些胜负难料的夜晚里,他是承担了多么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很多时间都彻夜未眠。
  而如今,随着楚燕两国的相继出兵,这场战争最难熬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了。
  这是自从开战以来,赵丹第一次感觉到,胜利距离自己和赵国是如此之近。


第713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
  不知不觉间,这场让诸国都卷入其中的战争已经进行到了第三个月。
  和前两个月相对而言有些僵持的局面相反,当战争刚刚进入第三个月的时候,两个堪称爆炸性的消息在短短几天之内摆到了参战各国的国君桌案之上。
  第一个消息是燕国正式召集了八万兵马,打着收复失地的旗号对着齐国人发动了反攻。
  齐军主力如今远在千里之外的高唐作战,因此燕国的这八万兵马虽然只能够算得上是乌合之众,但仍旧没有遇到什么对手。
  而且由于齐国占领区域之内的燕国人对于齐国的统治向来极为不满,所以燕军出兵之后齐占区内立刻就出现了大规模的骚乱,有些小城之中的燕国民众直接就聚众杀死了齐国官员,然后宣布回归燕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过短短数日时间,原本齐国连年苦战才占领的燕国土地,仅仅在几天内就已经丢掉了三分之一。
  但这还并不是结束,燕军乘胜进军,又包围了齐占区之中最重要的一座城市——临乐城。
  一旦临乐城被攻破,那么齐国占领的督亢之地立刻就失去了拱卫,整个北易水以北所有的土地将重归燕国之手。
  当然了,这或许对于齐国来说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是考虑到临乐城距离中原各处战场的路程都在千里之外,所以一时半刻燕国参战这件事情倒还真的是影响不了整个战争的大局。
  所以还是另外一件事情更加的能够吸引诸侯们的眼球。
  楚国突然出兵,以十万兵力北上渡过颖水,仅仅用了短短五天的时间就攻克了巨阳城,朝着更北方的城父城前进。
  考虑到如今魏国几乎举国的兵力都在和庞煖所率领的赵军主力对阵的这么一个事实,城父的陷落可以说也是必然在最近会发生的了。
  随后楚军只要再渡过睢水,然后绕过睢阳城继续前进两天的路程,就能够抵达魏军防线的正后方,和赵军主力来一个南北夹击!
  众所周知,如今战况之所以焦灼,乃是因为魏军一直在死死的顶着赵军主力,不让赵军主力有机会去找其他国家的麻烦。
  一旦赵国人击溃了魏国,那么十五万赵军主力解放出来投入到其他战场的话,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在知道了巨阳失陷之后,魏王圉当时就摔了桌子。
  “混账、蠢货、都是一群无能的东西,辜负了寡人的信任!”
  魏王圉破口大骂,唾沫星子喷了下首的段干子满头满脸。
  段干子的心中也是非常无奈,只好杵在那里让魏王圉给骂个够。
  其实段干子还觉得自己很无辜呢。
  在段干子看来,如果魏王圉在一个月之前不是把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到和庞煖的正面战场,而是将魏军主力撤回陶邑的话,那么局面可能就要好很多。
  首先,魏军主力有了陶邑的城防帮助防守,这就能够更好的抵挡赵军的攻势。
  其次,这样也不用抽调魏国仅有的那几万预备军队,这些预备队留着的话,在楚国人来袭的时候还可以抵挡住楚国人的攻击。
  要知道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魏国和楚国可是一直交战,所以段干子对于楚国人的底细是心知肚明。
  楚国所谓的十二万大军,绝对都是东拼西凑出来了,能够有两万人具备战斗力那就不错了!
  如果这十二万楚军都是精锐的话,那么上一次战争之中楚国人又怎么可能被韩魏两国按在地上暴打?
  四五万魏国的预备队去抵挡这样的乌合之众,虽然看似数量悬殊,但守住那是绝对没问题的,甚至反过来打败楚国人都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现在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晚了。
  但是出于一个臣子的本分,段干子还是想要劝谏一下。
  好不容易等到魏王圉骂够了骂累了,开始停下了嘴巴,段干子立刻就抓住机会开口了。
  “大王,以臣之见,不如……还是让前线大军退守陶邑吧。”
  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魏国把整个国家的力量都押了上去,前前后后派出了将近二十五万人的部队,但是仍旧抵挡不住赵军的攻势,而且看上去一天比一天要更加的靠近失败。
  魏王圉眉毛一挑,看上去似乎又想要骂人,段干子见状把心一横,抢在魏王圉之前说道:“大王,如今国内已经无兵可派,若是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不用等到楚国人来包抄,现在就已经要守不住赵国人的攻击了啊!”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段干子直接跪在了地上,整个人砰砰砰的不停磕头。
  魏王圉见状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正准备从手中抄个什么家伙狠狠的教训一下段干子这个扫兴的东西,然而一伸手才发现自己面前桌案上所有的东西刚刚都被扔的扔砸的砸啥也没有了。
  找不到东西出气的魏王圉心中怒火更盛,干脆站了起来朝着段干子走去,原本想要踹上这个不识相的家伙两脚出气,但是走到段干子面前的时候才发现段干子这磕头磕得地上都有血迹了,于是心中的气好像一下子就被堵住了。
  大殿之中突然陷入了安静,只有段干子不停的磕头砰砰声在回响。
  过了半晌之后,魏王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整个人无精打采回到了自己的坐位上。
  “行了,别磕了。”
  段干子有些惊讶的抬起头来,正好对上了魏王圉那张有些灰白的脸。
  突然间,魏王圉再一次的咆哮了起来。
  “寡人绝对不会容许自己再一次的被赵国人包围,绝不!”
  段干子一听这话,心就立刻沉到了谷底。
  就现在这个情况,如果不撤军的话,又拿什么来抵挡赵国人的攻势呢?
  魏王圉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整个人似乎又一次的恢复了神智,缓缓地说道:“段卿,汝立刻派人去找匡梁吧。”
  “匡梁?”段干子有些疑惑。
  魏王圉点了点头,道:“事到如今,只有匡梁率领齐军主力南下支援寡人的前线部队,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
  说起来这的确也是一个解决方案,毕竟现在齐军主力就在聊城,距离鸿沟以南的魏赵战场并不算远,也就五六天的路程。
  段干子有些犹豫,道:“可是大王,这事情如果不经过齐王的点头,怕是很难做到吧。”
  人家匡梁可是齐国的将军,为啥要听你的啊?
  魏王圉再一次的怒吼了起来:“那就马上派人去找田建,让他命令匡梁率军南下!告诉田建那个家伙,如果他要是不出兵支援寡人的话,那么寡人一旦完蛋了,他田建也落不到什么好处!”


第714章 忐忑
  临淄。
  齐王建坐在宫殿的最上首,整个人看上去有些无精打采,一副纵欲过度的模样,看着面前有些坐立不安的相邦后胜说道:“后卿,寡人觉得,现在这个战争局面似乎对寡人有些不利啊。”
  后胜就坐在齐王建的面前,闻言脸色微微一变,随后对着齐王建说道:“大王说笑了。我军勇士已经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廉颇,更将高唐城夺了回来,这可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啊。如今局势正佳,随时都有可能一鼓作气击败燕国,何来不利之说呢?”
  齐王建揉了揉太阳穴,对着后胜说道:“后卿啊后卿,寡人说的不是赵国……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燕国人在出兵攻击寡人的领土,汝说说看这件事情怎么办吧。”
  对于燕国的突然出兵,齐王建的心中多少也是有些窝火的。
  要知道在之前齐王建可是想要完成当年齐宣王没有完成的遗志,一举吞并掉整个燕国。
  但是后来由于出师不利,齐国人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并没有如齐王建事先所预想的那样能够以闪电般的速度吞并掉燕国,反而在燕国之中遭到了十分强大的抵抗,最终齐王建也不得不和燕国停战。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齐王建的心中对于赵国是很有怨气的。
  在齐王建看来,如果赵国愿意支持自己的计划,两国一同继续出兵攻击燕国的话,那么燕国早就已经被灭掉了,哪里还有现在这么多事?
  这也是齐王建加入到反赵联盟之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齐王建来说,被赵国压制绝对是一件非常不爽的事情,所以当得知前线的匡梁竟然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廉颇之时,齐王建的狂喜之情就可想而知了。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齐王建却听到了燕国人出兵的消息。
  这就好比刚刚和一位美女缠绵到日上三竿,然后出门就踩到一坨那啥一样,让齐王建的心情瞬间就不美丽了。
  更让齐王建不爽的是,这才几天时间,燕国方面的战局就如此迅速的糜烂掉了。
  齐王建当初用了两年时间才打下来的地盘,现在不到十天已经丢掉了差不多一半了。
  “这些家伙都是干什么吃的?寡人白白相信他们了!这一座座城池就这么被燕国人给献出去了,他们竟然一点办法都没有!”
  齐王建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怒气,很显然对于那些齐国官吏不能够掌控局势的失职行为,而感到十分的不满。
  后胜一听到齐王建这么一发火,心中也是有些打鼓。
  要知道这一直以来齐国的人事权就被把持在后胜这个相邦的手中,当获得了燕国的领土之后,后胜家的大门那真真是门庭若市,许多人争相向后胜送礼,想要让自己或者自家的子弟们去那些新占领的土地当官。
  后胜这个人,那是出了名的收钱好办事。
  所以在笑纳众人所送来的礼物之后,后胜自然就是大笔一挥将这些出手十分大方的家伙送到了齐国的新占土地之中,让他们去帮助齐国来治理这些土地。
  当然了,后胜还是很公平的,官职的高低基本上来说参考了送礼的数量以及贵重程度,以及送礼人的关系地位等等,相当的“公平”。
  俗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虽然这句话是后世才出现的,但是在这个年代,却已经有人身体力行的实践了这句话。
  那些向后胜行贿才当的官的家伙自然是不可能让自家亏本的,所以他们就变本加厉的去盘剥自己治下的那些刚刚成为齐国人不久的原燕国民众。
  正是在这般严酷的盘剥之下,这才让燕国的民众们忍无可忍不停的发动叛乱,并且在燕军回归的时候完全形成了一片野火燎原之势。
  究其原因,现在的燕国战场局面之所以如此的糜烂,其实还真和后胜离不开关系呢。
  只不过向这样的事情,打死后胜都是不可能会告诉齐王建的,他只能够赔笑道:“大王,其实这件事情臣觉得主要还是因为现在主力部队都在和赵军作战,燕齐边境那边都是一些普通边军,而且刚刚占领的地方人心未定,一个个都心怀故国,所以有此战局倒也并不算是太过奇怪。”
  齐王建一听这句话,立刻就不开心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寡人齐国的官吏就比不上他们燕国的官吏不成?寡人可是宣布过,对所有的燕国人免税三年!就算他们回到燕国,难道还有这种待遇?除此之外,寡人不是还让你们给他们重新丈量土地和分田了吗?又有土地又免税,他们为什么还要和寡人对着干呢?”
  看得出来,齐王建有些苦恼,也十分的疑惑。
  没道理啊,明明掏心掏肺了,但是却卖不了好,这是为什么呢?
  从这些收买人心的措施就能够看得出来,其实齐王建虽然平庸,但是基本的治国能力还是有的。
  但是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措施固然是好措施,可是再好的措施,那也得得力的官员去实施才行啊。
  后胜一听到齐王建的这番话之后,脸上顿时有几滴冷汗悄悄的滴落。
  没错,虽然齐王建的确颁布了这样的政策,但是在后胜和那些贪婪的齐国官吏们阳奉阴违之下,这些收买人心的政策早就成为了废纸,根本没有任何一项得到实施。
  只不过这些统统都被后胜和那些齐国官吏们瞒住了,并没有上报让齐王建得知罢了。
  由于后胜自己也牵扯其中的缘故,他自然是不会实话实说的,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大王,臣觉得大王的政策确实是非常好的,但是燕国和齐国毕竟这么多年来都是死敌,燕国人肯定是不愿意就这么臣服于大王的。”
  齐王建沉吟半晌,脸上露出了愤怒的神情:“这些该死的燕国人简直是不知好歹!罢了罢了,寡人也懒得和他们计较,等到这一战打败了赵国之后,寡人再让这些燕国人好好的领教领教寡人的厉害!”
  很显然,齐王建这么说,就是暂时不打算去理睬北方的战局了。
  事实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齐国要对付的可是赵国这个当世第一强国啊,自然是必须要将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