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换句话说,这就意味着后胜必须要为齐国立下大功,才能够名正言顺的获得封君之位。
  但是说实话,后胜这个人既不会领兵作战,对于内政的处理也只能说是一般般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想要让他立下什么大功,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就是为何明明已经执掌了齐国相位好几年的时间,后胜却始终没有获得封君之位的症结所在。
  此时此刻,当后胜听到面前的这个神秘人说有希望能够帮助自己解决这个封君的爵位,整个人立刻就挺直了身子,目中也爆发出了一阵精光,瞬也不瞬的盯着面前的神秘人说道:“此话当真?”
  来者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自然是当真的。”
  后胜这一下子是怎么也没有办法淡定了,立刻开口催促道:“那汝还不快快将这件事情说来!”
  来人微微一笑,对着后胜低声说道:“后卿想必已经清楚,如今赵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已经准备爆发了。”
  后胜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对于如今的战国七雄的高层们来说,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来人又对着后胜笑道:“只需要后卿能够说服齐王在这场战争之中和魏国一起联合讨伐赵国,一旦赵国失败之后,齐国自然就能够将高唐等地收回。后卿想想,有了如此大功,难道还怕齐王不授予这封君之位吗?”
  来人话音刚落,后胜整个人就愣住了。
  书房之中顿时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
  过了片刻之后,后胜缓缓开口说道:“来人送客。”
  书房的门立刻被打开了,心腹管家的身影出现在房门处:“客人请吧。”
  来者并没有立刻站起来,而是带着一种捉摸不定的笑意盯着后胜:“怎么,难道后卿真的要和触手可及的封君之位说再见了吗?”
  后胜冷笑一声,对着来人说道:“汝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天大的好事,而是想要把吾往火坑里推!几年前,秦齐魏联合起来尚且不是赵国的对手,如今的赵国可是比当年要更加强大了,汝觉得有了齐魏两国就够了?吾告诉汝,就算是加上秦国,也一样不行!”
  “是吗?”来人微微一笑,突然从手中拿出了一封信笺放在了后胜的面前。
  “好亲,不如看看这封信之后再做决定。”
  后胜瞄了来客一眼,看着对方一脸的胸有成竹,于是便半信半疑的拿起了这封信,拆开阅读起来。
  突然间,后胜的身体一震,带着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抬起头来:“这……”
  来人面带微笑的看着后胜:“怎么样,后卿现在还觉得这件事情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吗?”
  后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着站在房门处的心腹管家挥了挥手,示意将房门关上。
  房间中似乎隐约传来了笑声。
  片刻之后,后胜满面红光的从书房之中走了出来,对着等候在房门的心腹管家吩咐道:“速速给吾备好车马,我现在就要入宫面见大王!”


第688章 魏王圉的雄心
  陶邑。段干子急匆匆的走下马车,朝着面前的大殿走去。
  自从魏王圉和赵丹闹得不欢而散并回到魏国之后,段干子就成为了整个魏国之中最忙碌的那个人。
  物资和军队的调配,民夫的征集,地方官员的差遣,许许多多繁重的政务压在了这个相邦大人的身上,让段干子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所以此刻段干子的心中对于突然把自己召进宫的魏王圉多少也是有点怨念的——没看正忙着呢吗,有事你去相邦官邸找我说也行啊。
  当然了,这样的吐槽也是只能够在心中想想而已,段干子收拾好心态,朝着大殿走去。
  当他走到大殿门口的时候,正好从殿中走出了一个人。
  来人见到段干子之后慌忙向段干子行礼:“见过段卿。”
  段干子上下打量了一眼这个家伙,发现此人并不是段干子认识的人,长相也是平平无奇毫无特点,一身衣服更是十分简朴,所以也就没有把此人放在心上,应了一声之后脚步不停的朝着殿中走去。
  他还想早点解决魏王圉的事情,然后回去处理自己的政务呢。
  段干子很快就见到了魏王圉。
  “臣见过大王!”
  魏王圉今天的心情看上去很不错,对着段干子笑道:“段卿来了,坐吧。”
  段干子急着回去处理正事,所以一坐下来就开口问道:“不知大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魏王圉笑道:“段卿,寡人是想问问如今的备战情况如何了?”
  段干子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对着魏王圉说道:“大王,说实话,备战情况很不乐观啊。”
  “什么?”魏王圉一听就怒了:“难道现在都还没有完成?”
  段干子点了点头,苦笑道:“民夫只征集了六成,物资只有八成,官员如今也是稀缺……大王,什么都缺啊。”
  魏王圉一拍桌子,目光如刀般盯视着段干子:“段卿,寡人需要一个解释!”
  也不怪魏王圉发怒,毕竟谁都知道魏国马上就要和赵国开战了,这个时候后勤准备工作都没有弄好,这不是扯淡吗。
  段干子额头隐约见汗,赶忙解释道:“大王,去岁的战争,对于国内实在是造成了太大的消耗了啊。”
  段干子也顾不得许多,直接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将所有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魏国到现在都很没有从几年前面对赵国的那场大败之中走出来。
  魏国的国库就在大梁城之中,由于大梁城被淹没的原因,魏国国库自然也就沉入了滔滔河水之中。
  这年头可没有钞票,大家都只认真金白银,所以国库被淹没的最直接结果当然就是魏国没钱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王圉既要修缮宫室又要对外用兵,这哪一样都是要用钱的,这就导致了魏国的财政极度的紧张。
  不得已,段干子只能延长那些民夫的服役期,原本只需要服役三个月的民夫直接延长到了半年乃至一年,利用这些免费的劳动力来打到省钱的目标。
  但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弊端的,最直接的弊端就是魏国境内如今已经开始出现了逃兵役的情况,同时由于过度抽调民夫导致缺少劳动力,所以魏国这两年的粮产量大不如前,两相叠加起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情况了。
  段干子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如今的魏国内部其实已经很不稳定,民怨沸腾,对于魏王圉和段干子这对君臣组合许多人都很有意见。
  魏王圉面沉似水,对着段干子喝道:“这些事情为何不禀报于寡人?”
  正在伸手擦汗的段干子被魏王圉的这一句怒喝吓了一跳,忙道:“大王,此事已经禀告多次了啊,大王只需一查便知。”
  魏王圉凝神一想,发现自己似乎还真的看到过相关的奏折,而且还不止一次。
  只不过这两年以来魏国对外战争由于跟着赵国的缘故进展非常的不错,魏王圉的心中只有胜利和土地,些许粮食危机和泥腿子们的怨气又怎么会被魏王圉放在心上?现在终于搞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魏王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着段干子说道:“寡人现在不管汝用什么样的办法,总之军粮和民夫的数量一个都不能少!”
  段干子一阵哑然,心道我又不是天上的泰一神,哪里变得出来这些军粮和民夫?
  但是魏王圉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段干子不接受又有什么办法?只好苦着脸应了下来。
  魏王圉看了段干子一眼,放缓了语气,说道:“段卿,寡人知道汝的顾虑,但是汝可曾想过,寡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和赵王决裂?”
  段干子有些茫然的摇了摇头。
  一丝失望的神情从魏王圉的眼中一闪而过,但是这位魏国国君今天十分罕见的表露出了极大的耐心,对着面前的这名心腹解释起来。
  “段卿,如今赵国势大,乃是天下当之无愧的霸主,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既然身为霸主,那么赵国肯定是不会允许其他的霸主国出现,不然便会让赵国遭遇到严峻的挑战!”
  段干子动了动嘴唇,还是忍不住说道:“可是,这天下霸主,又岂有长久的?”
  在段干子的认识之中,过去的两百年赵国乱世也不知道出了多少霸主国家,但那向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几十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如今赵国势大,但是段干子仍旧下意识的认为这样强大的赵国或许会持续几十年,但是却绝对不对长久强盛下去。
  事实上,这也是如今华夏大地上许多人的看法,在这些人看来,从赵武灵王以来赵国已经强大了几十年,也是时候差不多要盛极而衰了。
  魏王圉哼了一声,道:“没错,赵国的强盛固然不能长久,但是汝莫要忘了,只要赵国还强大一天,那么它就会坚决打压任何一个可能会成为霸主的国家,就像当年秦国一样!”
  段干子点了点头,突然有所明悟:“所以大王的意思是,即便大王不和赵国作对,赵国也会前来攻打大王?”
  “没错!”魏王圉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那赵国对于寡人和魏国的提防,可是有目共睹的呢!别的不说,若是这一次没有赵王从中作梗的话,寡人早就将楚国东部两郡全部吞下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魏王圉的眼角一阵跳动,显然对此依旧耿耿于怀。
  魏王圉终究还是无法按捺住心中的怒火,狠狠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沉声道:“寡人算是明白了,只要赵国还强大一日,那么魏国终究是不可能再复兴起来的。所以这一次寡人就要和这个该死的赵国斗上一斗,让整个天下都知道,寡人和魏国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段干子一听魏王圉这番慷慨激昂,心中固然也是有些激动,但是更多的是哭笑不得,忙劝道:“大王,就算是有了秦国的参战,那么也未必能够打得过赵国啊。”
  魏王圉微微一笑,道:“段卿的顾虑,寡人当然是知晓的,单单和秦国联手,的确是难以得成大事,但是——”
  魏王圉刻意的拉长了音调,直到段干子露出了一副好奇之极的表情,满足了魏王圉的虚荣心之中这才不急不忙的缓缓说道:“可如果要是再加上齐国和韩国呢?”
  “什么?”段干子一听这话,顿时就惊叫了起来,但马上段干子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赶忙向魏王圉请罪。
  “无妨。”魏王圉大手一挥,毕竟一开始他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段干子越是吃惊,那岂不就越是证明魏王圉这个计策的出其不意和成功之处?
  所以魏王圉也不去追究段干子的错误,而是乐呵呵地说道:“不瞒段卿,寡人已经和韩王说好了,只要秦魏齐和赵国交战,那么韩国就会立刻出动,打赵国一个措手不及!到了那个时候,寡人倒要看看赵国如何招架这四国来袭!”
  魏王圉说着说着,忍不住眉飞色舞了起来。
  事实上不只是齐国和韩国,就连燕国魏王圉也派去了使者,只不过一时半刻没有回信罢了。
  当然了,燕国是否加入在魏王圉看来其实也就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罢了,有了韩国的反水,魏王圉觉得这一次绝对是大局已定了!
  段干子心中震撼不已,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平日里自己觉得只不过是一个平庸君主的家伙,竟然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
  更让段干子心中生出几分忧虑的是,除了和秦国联合之外,韩国和齐国是什么时候被魏王圉说服的,段干子这个本该是魏王圉头好心腹的人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魏王圉看出了段干子的忧虑,对着段干子笑道:“段卿勿忧,寡人说服韩王和齐王的事情其实也不是刻意隐瞒段卿,否则的话现在也不会第一个就告诉段卿了,不是吗?”
  “这一次的伐赵之战,说起来还要多多仰仗段卿呢,寡人在这里保证,只要这一次的伐赵行动能够成功,那么段卿汝的封君之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封君?”这两个字好像一颗重磅炸弹一般在段干子的心中炸响,顿时让这位魏国相邦激动得不知所以,什么怨气和担忧都抛到了爪哇国外,直接起身朝着魏王圉大礼参拜,高声道:“请大王放心,臣纵使粉身碎骨,也要完成大王之托!”
  看着好像打了鸡血一般离去的段干子,魏王圉嘴角的笑容不由得缓缓扩散开来。
  世人皆道寡人不如信陵君,更不如那赵丹小儿,可寡人这一次就要向全世界证明,所有人都是错的,他们都低估了寡人的雄心,更看错了寡人的才能!


第689章 主将人选
  在返回了龙台的第二天,赵丹就将七名赵国重臣们聚集到了一次,开始了一次廷议。
  这一次廷议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了即将开始的下一场战争之中,赵国的大军究竟要选择哪一个国家作为征伐的对象。
  说起来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关于征伐对象的讨论,倒是没有多少争议。
  赵丹一上来就直截了当的抛出了结论:“寡人欲征讨魏国,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事情就摆在这里,魏王圉在刚刚结束的会盟之中拒绝了盟主赵丹的命令,这无疑对赵丹和赵国构成了极大的挑衅。
  作为三晋之盟的盟主和如今的天下霸主,赵国必须要把魏国这个出头鸟给按下去,不然要是随随便便一个小弟都敢抗命不遵,赵国这个大哥还怎么当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丹话音一落,所有的赵国大臣们立刻就表示了赞同。
  在这其中,又以平原君赵胜的声音最为响亮,毕竟上一次这位平原君就是力主进攻赵国,甚至还不惜因此而打赌。
  从结果来看,赵胜这一次毫无疑问是赌赢了,自然是让他内心颇为自得。
  所以等到话音一落,赵胜就立刻开口说道:“不知大王此次伐魏,欲要以何人为主将?”
  赵胜的这个话题一出口,整座大殿之中就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赵丹的身上,等待着他的答案。
  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他们此刻都是信心满满,觉得魏国根本就不可能对赵国构成任何的威胁。
  正因为如此,所以说这一场进攻魏国的差事,绝对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美差,白白捞功劳的好事啊。
  事实上以当今天下的局势来看,即便是再不服气的人都必须要承认一点,那就是任何一个国家如今仅靠一己之力的话,都已经很难是赵国对手了。
  至少要两三个国家联起手来,才能够有和赵国抗衡的希望。
  这里面并不仅仅是因为赵国的军队实力强劲,也不仅仅是因为赵国拥有具装甲骑兵这样冲击力强劲让整个大陆都闻风丧胆的强力兵种,更是因为赵国拥有着其他各国所难以匹敌的诸多名将。
  第一个要说到的自然就是如今的赵国军方第一人武信君廉颇。
  这位老将自从出道以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关键的长平之战中挡住了秦国名将武安君白起的犀利攻势,这才让赵国等到了能够反败为胜的那一刻。
  除此之外,廉颇更是多次出兵,在击败魏国,齐国以及后来的对秦作战中都以主将的身份率领赵军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可以这么说,在如今天下人的心目之中,廉颇就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名将,不做他人之想。
  但更可怕的地方在于赵国不仅仅只有一个廉颇,还有着其他的名将。
  赵国军方的二号人物庞煖属于大器晚成的代表,以六十多岁的年纪出道,然后历次战争中击败了燕国、齐国和匈奴等敌人,又在至关重要的邯郸保卫战之中率领之下赵国军民上下一心将邯郸稳稳的收了下来,迎来了整个战场局势的大逆转。
  如果不是因为廉颇的光芒实在太盛的话。那么庞煖其实也是有资格去竞争这个当世第一名将宝座的。
  说起来,廉颇和庞煖属于老一代的将领,过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年纪等各种原因淡出了,其实也不算什么。
  但问题在于,赵国新一代的将领同样也是无人能及。
  别的不说,就说大名鼎鼎的李牧吧。
  这位年轻的赵国将军犹如彗星一般崛起,数次击败了匈奴人,又两次南下关中将秦国的腹地弄得鸡犬不宁,更里应外合攻克了秦国都城咸阳,还有水淹大梁城的壮举。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李牧还十分的年轻,他的年纪不过三十出头,也就是廉颇和庞然的一半左右。
  这就意味着,至少在未来的二三十年时间里,整个华夏大地其他诸国都要因为李牧这个名字而颤抖。
  李牧毫无疑问是如今新生代将领之中的第一人。
  大部分人都将他看作是未来接班廉颇天下第一名将的最有力人选。
  除了李牧之外,年轻一代的赵括同样也是不可小觑。
  虽然说现在的赵括还没有达到他父亲马服君赵奢的高度,但无论是在长平之战中屯留保卫战的表现,还是在紧接下来河东郡之战的出彩表现,又或者是在最近匈奴入侵赵国之中定西城反击战的表现,那都是极为出彩的。
  只不过由于赵括一直以来都没有独立领军打过一场大仗,而且赵括打的仗规模相对于李牧的来说也要小了不少,这就让赵括没有李牧那般威名赫赫。
  更重要的是,赵括曾经在河东郡之战中吃过一次不大不小的败仗,失去了李牧这种不败金身的光环。
  因此综合来说的话,如今的赵括比起李牧自然是要有些不足了。
  在整个华夏大地看来,未来的赵国军界,应该是以李牧为首赵括为辅。
  李牧和赵括很有可能就是未来像现在廉颇和乐乘一样的黄金组合。
  俗话说的好,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在如今战国末期,这个大争之世更是如此。
  赵国能够一次性拥有新老两代五名将领,而且任何一个拿出去都是足以让其他国家垂涎不已的名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上天眷恋赵国的地方。
  当然啦,所有人都非常的清楚,这一切的源头,完全是来自于刚过而立之年不久、继位不过十年时间的赵国国君赵丹。
  如果说赵武灵王是赵国霸业的真正开拓者,赵惠文王则是赵国霸业的守城者的话,那么赵丹就是在祖宗基业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那个人。
  到了赵丹这一代,赵国再一次的兴起,并且一飞冲天压制住了所有的国家。
  在赵丹的统治下,赵国国力蒸蒸日上,良将贤臣辈出,这充分证明了在这个人治的时代,一个贤明的君主对于国家来说是如何的重要。
  但是再贤明的君主也好,那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烦恼的,如今赵丹就面临着这么一个幸福的烦恼。
  自己麾下能打的人太多了,究竟要让哪一个人来出任这个征讨魏国大军的主帅呢?
  赵丹思虑半晌,目光在所有人的眼中划过,最后缓缓的开口说道:“关于这一次征伐魏国的主将人选,诸卿尽管畅所欲言便是。”


第690章 战争准备
  从稳妥的角度来说,当然是要先听一听面前这些大臣们的意见,让这些大臣们有一种参与感,这样才会激发他们参政的热情。
  事实上,赵丹发现自己低估了自家大臣们的参政热情。
  赵丹话音刚落,赵胜就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大王,庞卿一直以来对大王忠心耿耿,又立下许多汗马功劳,而且指挥能力出色,屡屡为大王开疆拓土。以臣看来,庞清正是这次出征魏国的最佳主将人选。”
  赵丹看了一眼说话的赵胜,对于赵胜所说的话一点都没有感到意外。
  毕竟庞煖可是赵胜的政治盟友,如果在这件事情上赵胜不推举庞煖出战的话,那反倒是一件咄咄怪事了。
  但并不是只有赵胜才会提出人选的。
  赵胜的话音刚落,另外一边的虞信也就咳嗽一声,缓缓开口说道:“大王,武信君廉颇素来领兵有方,率领大军东征西讨功劳无数,正是这一次领兵的不二之选。”
  虞信推举廉颇,又一件让人毫不意外的事情。
  从现在的赵国政坛来说,也就只有廉颇还有庞煖这两个人是最有能力竞争这个主将人选的了。
  虞信话音刚落,赵胜就皮笑肉不笑说道:“武信君劳苦功高,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武信君毕竟年事已高,年年出征未免也是过于辛苦了,所以吾认为这一次武信君不如就先在邯郸之中好好休息一阵,等到下次有机会的时候再领兵出征吧。”
  廉颇一听这句话立刻就不高兴了,开口反驳赵胜道:“平原君,军人便该以马革裹尸为荣,吾既然为大王之臣,那么理当报效大王,为大王冲锋陷阵疆场杀敌,这才是臣子的本色。再说了,和庞卿相比,吾可是一点都不老呢。”
  双方一番争吵,足足吵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也没有得到任何的结果。
  最后还是如今的赵国大行人郑朱结束了这一次的争吵。
  只见郑朱站了起来,对着两边拱了拱手,说道:“既然诸位如此争执不下,那么便请大王进行裁决吧。”
  郑朱的这番话一说出来,所有人就立刻纷纷点头赞同,然后将目光投向了赵丹。
  事实上在场的每一位赵国大臣都不是傻子,他们当然也知道无论自己嘴巴上说成什么样,最终的决定还是要由赵丹这个国君所做。
  但他们之所以如此的努力争取,就是要摆明自己这边的渴望态度,希望能够借此让赵丹在作出最终决定的时候偏向自己这一方。
  到底要选谁出任这一次攻伐魏国的主将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赵丹自己也是一直在纠结着。
  不过现在已经是事到临头了,因此不管赵丹再怎么纠结,终究也是要拿出一个主意的。
  于是在沉吟半晌之后,赵丹终于开口说道:“寡人决定了,上一次庞卿在攻伐燕国之战中有着出色表现,因此这一次,寡人决定仍旧以庞卿为主帅,出兵攻伐魏国!”
  之所以以庞煖,目的和之前是一样的,赵丹需要一个能够在军队里面和廉颇抗衡的大将。
  赵丹甚至都打算好了,只要庞煖再打赢几场,那么就可以给庞煖封君,然后这种竞争的态势就彻底形成了。
  赵丹的这番话一说出来,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赵胜和庞煖这边自然是满心欢喜,而另外一边的虞信和廉颇脸色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这已经是廉颇在主将的争夺之中第二次败下阵来。
  赵丹看了一眼廉颇,发现这位老将军满脸写着不爽,知道多少也要给这位老将军一些安慰,于是便开口道:“武信君,寡人听胡衣卫的汇报,近来齐国境内也是正在抽调兵马粮草,似乎有联合魏国要向寡人开战的意思。寡人准备命汝率领一支偏师驻扎在高唐城,防备齐国有可能到来的攻击,不知武信君觉得如何?”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又道:“若是武信君不愿意的话,那么寡人就让乐乘去守。”
  廉颇一听赵丹这话,立刻就来了精神。
  对于廉颇这样一位求战心切的大将来说,虽然没了主将的位置,但是有仗打那还是非常不错的。
  毕竟廉颇已经闲了一年多了,要是错过这次就要再闲至少一年,一来一去两年时间,对于一个五十多差不多六十岁的老将来说,那可太浪费人生了。
  于是廉颇赶忙对着赵丹说道:“大王若是齐军前来进犯的话,那么老臣是否能够进行反击?”
  廉颇的意思当然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击而已,廉颇的意思其实是如果齐国人打过来的话,那么廉颇能不能够在击败齐军之后继续进入齐国境内,反攻齐国领土。
  不得不说,有了几十年吃饭睡觉打齐国的经历,廉颇对于打齐国这件事情还真是信心满满,连敌我数量都不知道呢,就先想着怎么去占领齐国领土了。
  赵丹笑道:“只要武信君觉得可以,那么寡人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廉颇这才完全转怒为喜,对着赵丹行礼道:“老臣遵命。”
  赵丹顿了一顿,继续说道:“除此之外,秦国方向可能也会会连同魏国一起出兵,所以寡人准备派乐乘坐镇河东郡,防备秦国有可能到来的攻击。”
  在上一次的战争之中,坐镇河东郡防备秦国攻击的是剧辛,但是剧辛在这件事情上显然做得非常的不好,让赵国一度丢掉了几乎整个河东郡。
  在战后赵丹虽然并没有将剧辛下狱问罪,但也追究责任将剧辛降职,让剧辛去当了上党郡的郡尉。
  赵丹的命令还在继续。
  “再给寡人传命令给李牧,让李牧速速集结兵力,一旦发现秦国开始加入战争,那么李牧就要给寡人立刻南下关中牵制秦国人的注意力。寡人就不相信有李牧在,这一次秦国还敢像之前那样大张旗鼓的东进,除非他们又不想要咸阳城了!”
  赵丹话音一落,就是一阵笑声,显然在场的人都想起来上一次攻克咸阳城的欢乐时光。
  在这阵笑声之中,赵丹又将目光转向了郑朱:“郑卿,汝那边也要做好准备,要是确定齐国的确是有向寡人开战的意思的话,那么汝就立刻派使者去燕国告诉燕太后,只要这一次燕国愿意出兵帮助寡人,那么等到这一战获胜之后寡人就可以把上次齐国人攻占燕国的土地通通归还。”
  “再派人去通知韩王,告诉他只要这一次韩王愿意出兵帮助寡人,那么等到战争结束之后,魏国西部鲁阳、昆阳、襄城和召陵等所有颖水以西的魏国土地统统都归他所有!”
  赵丹的命令一条一条的分派下去,诸位大臣自然也就是齐声领命,然后纷纷回归各自的官邸,开始执行起赵丹刚刚的诸多命令。
  无数的命令在这一天晚些时分从各位大臣的官邸之中开始分发到了赵国的四面八方,整个赵国的战争机器在这一份份紧迫的命令之下开始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行动了起来。
  又是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赵国之中上至赵丹到平头百姓,对于获得这一场战争都充满了十足的信心。


第691章 进展顺利的草原攻略
  草原。
  这是一片位于贺兰山以西,祁连山以东以北的辽阔草原,站在这片草原的随便一个地方往四面八方望去,都能够望到一望无际的绿色。
  再往头上一看,碧蓝的蓝天万里无云,春天的太阳从天空之上照射下来,既带着几分热气,也让人感觉到了温暖的味道。
  但就在这一片充满了绿色的大草原之中,却开始出现了一个看上去有些突兀的东西。
  严格的说,这不应该算是一个东西,因为它是一座城。
  这城池的城墙十分的低矮,仅仅不过一丈的高度,任何一个成年战士只要稍微助跑几步并且用力一个跳跃,都能够抓住这个城墙的上缘,并沿着城墙攀缘而上。
  城池的面积也不大,四面城墙的周长加起来也不过仅仅只有七里。
  不仅如此,在城池之中也并没有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