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丹话音一落,在场的诸位鲁儒便纷纷露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道:“大王此言,何其愚也!须知圣王之泽,可泽被千秋万世,如今不过百世之秋,如何不可行?大王如今乃是天下霸主,正当行此圣人之道,方才能够成就不世伟业也!”
  又一番让赵丹不胜其烦的口水轰炸开始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在场的都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赵丹都想要下令直接赶人了。
  但好在这些鲁儒的领袖们毕竟都是老人了,一个个年老体衰的也说不了多久,又过了大约一个多时辰,喷在赵丹脸上的口水也慢慢的开始变少。
  赵丹见机会难得,立刻咳嗽一声,正色道:“今日听诸位长者讲解圣王旧制,实在是令寡人眼界大开,想必诸位长者也应当知道寡人如今在邯郸之中建有一座华夏学宫,不如便请诸位长者移步华夏学宫宣讲,以令天下人知晓这圣王之恩泽如何?”
  “这……”赵丹一开口,几名鲁儒领袖就是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显得有些犹豫。
  鲁儒虽然古板,但并不代表着他们都是傻子,没见到这几名鲁儒领袖虽然张口闭口恢复圣王旧礼制,但是却从来没有劝说过赵丹重新建立周天子的威严么?
  如果依照孔子的理论,重建周天子的威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也是诸侯不愿意买孔子账的原因。天子的威严重建了,那我这个诸侯干嘛去,在一边凉快么?
  话说回来,当赵丹邀请他们前往华夏学宫的时候,这些鲁儒的领袖们就不太乐意了。
  这年头,知识可是非常宝贵的东西,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想要位极人臣或许还有一定难度,但是想要弄个官当那简直比吃饭还要简单。
  毫不客气的说,任何一个明清时期的秀才到了这个时代都能够随便弄个官当当,甚至混个县令都不在话下。
  当然了,当得好当不好是一回事,但是这当官的资格是肯定稳稳当当、毫无争议的。
  这就是知识的宝贵性。
  正是因为知识是如此的宝贵,所以对于知识的传授也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刻板传统的鲁儒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他们去华夏学宫宣讲学说,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这些知识进献给君王,那没问题。可要告诉你们这些底层的下等人,那就没有必要了。
  而且吧,荀况现在又是华夏学宫的大祭酒,如果这些鲁儒学者们去了华夏学宫,那岂不是要屈居荀况之下?这也是一个让他们心中不情愿的原因。
  赵丹看着面前这几个鲁儒期期艾艾的模样,心中略微一想便立刻明白了这里面的由来,当下便笑道:“说起来也是寡人唐突了,这等大事,自然还当请各位老先生回去多多商量一番才是,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在非常客气的送走了几名老先生之后,重新落座的赵丹嘿了一声,伸出手指用力的敲了几下面前的桌案,显然心情有些不太美丽。
  赵丹之所以邀请这些鲁儒进驻华夏学宫,一方面是出于在华夏学宫之中多一门流派,另外一方面也有着想要在华夏学宫儒家之中掺沙子的想法,毕竟鲁儒和荀况一脉不对付那是众所周知的。
  但从现在来看的话,这些所谓的孔子正统继承人,显然根本就没有继承到孔老先生的精髓啊。
  别的不说,有教无类这么一个闪耀千古的大优点没有学到,满脑袋都是食古不化故步自封,这样的学说怎么能够进步?
  而且说实话,赵丹的心中其实都已经做好了盘算,等到未来赵国一统天下之后,那些加入华夏学宫的诸子百家不用多说,自然都是能够得以留存乃至发扬光大的。
  但是像其他什么在山疙瘩自己搞东搞西的隐士山门,或者不愿意服从赵国加入华夏学宫的流派,那就只能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过了。
  赵丹沉思半晌,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算了,都已经给了机会了,如果还是不识抬举的话,那寡人也没有办法。”
  赵丹并不知道的是,在未来,这个放鲁儒一马的决定,其实还会给他和赵国带来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第682章 调解
  三日后,王宫。
  赵丹高坐在上首,看着下首两侧分别落座的四位国君,心中多少也是有着几分得意。
  魏王圉、齐王建、韩王然、楚王元,四位战国七雄之中的国君,如今统统都坐在了赵丹的下首。
  更重要的是,由于赵丹是身为盟主的人,所以这些国君们都要对赵丹行礼。
  一想到刚才魏王圉给自己行礼的时候那满脸不爽的表情,赵丹的心中就觉得很高兴。
  看到汝不开心,那寡人也就开心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赵丹小气,而是因为赵丹在不久之前才收到了吕不韦派人秘密送来的情报,那就是秦国和魏国之间,已经暗中结成同盟了!
  说起来,吕不韦的这个消息也是延迟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根据胡衣卫的说法,其实在咸阳之中的胡衣卫探子早就收到了消息,但是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秦国内部对于其他诸国间谍们的打击和侦查力度空前变强,导致赵国胡衣卫的探子间谍们足足过了几个月才找到机会将情报递了出来。
  不过好在这份情报虽然晚了几个月,但却还是解决了赵丹的大问题。
  赵丹咳嗽一声,不急不忙地说道:“今天召诸位前来,一来乃是因为诸位都是寡人的盟友,希望今后诸位也能够在寡人的率领下同舟共济,让这天下之人安居乐业,让诸位的子民们幸福安康!”
  洋洋洒洒一大堆,总的来说,都是一些没有营养的废话和套话。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大家都是统治者嘛,该有的牌坊还是要立一立,没看到几名史官在后面坐着呢吗?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丹总算是说完了这些话,开始进入正题。
  “相信诸位大王也应该明白,今天之所以召集诸位大王,一来呢是和诸位联络联络感情;二来呢也是想要调解一下魏楚之间的战争。”
  赵丹这一番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几名国君脸色就不约而同的起了变化。
  大家都不是傻子,所谓的联络感情,不就是让大家认你赵国当大哥,给你赵国当小弟么?
  这能忍?
  能……
  当然能忍了!
  春秋战国几百年下来,大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
  祖宗怂得,后辈怎么就怂不得?
  所以这第二点,其实才是诸位国君们关注的重点。
  调解两国之间的战争,这其实也不是没有范例。
  就像当年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来来回回打了上百年,终于都有些承受不住了,于是在以宋国为首的其他诸国调解下约定两国共享霸权(实际上晋国为首楚国为次),史称“弭兵之会”。
  有了这个弭兵之会的例子在前,赵丹的这种调解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魏王圉听到了赵丹的话之后,微微的眯起了眼睛看了坐在对面的楚王元一眼,发现楚王元正好也面色不善在看向魏王圉自己。
  看着楚王元那不爽的面容,魏王圉的心中就有些不太淡定。
  对于楚国和赵国最近的外交活动,魏王圉的心中自然是清楚的。
  前不久是楚国太子去求赵王,现在是楚王去求赵王,这楚国父子二人还真就是一个德性啊。
  就在魏王圉心中暗自吐槽的时候,赵丹已经不急不忙的开口了。
  “来来,下面就请楚王来说说这个请求吧。”
  楚王元很显然早就已经得知了赵丹的这个安排,赵丹的话音才刚刚一落,楚王元就立刻开口了。
  “诸位大王,那魏王突然兴不义之师伐楚,夺去楚国大片土地,令寡人之楚国多处陷入战火之中,民不聊生,实在是令寡人夙夜忧叹难以安眠。好在寡人知晓赵王身为天下霸主,素来行事公正无比,故此特地冒昧向赵王提出请求,请赵王阻止魏王之恶行,还楚国一个公平!”
  楚王元的这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又饱含悲愤,显然在心中思虑已久。
  魏王圉闻言冷哼一声,道:“楚王,这天下诸国相互征伐,乃是常有之事。汝之楚国既然在战场上不敌寡人之军队,那么自然便是如此下场。汝又何必在天下诸王的面前,做如此小儿女之态!”
  魏王圉的这一番话之中也是丝毫不给楚王元面子,直接就实打实硬碰硬的怼了回去。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现在楚王元摆明了就是冲着魏王圉来的,作为一个国君,魏王圉哪里肯当着其他这几名大王的面前认怂?更别提身后还有史官执笔了。
  楚王元同样也是重重的哼了一声,冷声道:“怎么,魏王汝麾下的军队在寡人的境内烧杀劫掠,寡人难道还就说不得汝了?”
  魏王圉有心想要说这年头谁家的部队不在敌国烧杀劫掠?要不然你楚王元以为就食于敌这四个字怎么来的?但是想了想之后终于还是没有把这番话说出口。
  两人四目在空中凶狠相对,空气中似乎有着某种看不见的火花雷电在隐隐闪动。
  赵丹看着这副情形,心中也是有些好笑,当下咳嗽一声,缓声道:“好了两位大王,如此争吵下去也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好好商谈才是啊。”
  楚王元和魏王圉同时哼了一声,同时闭上了嘴巴。
  赵丹道:“楚王,寡人既然应了汝的请求,来作为汝和魏王之间的调解人,那么这两方的条件自然也是要了解一下的。楚王汝且说说,你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和魏王停战呢?”
  虽然说早在两个月之前,魏楚两国就已经开始进行接触并开展停战谈判了,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这个停战谈判到了今天都还没有结束。
  既然谈判没有结束,那么魏楚两国就仍然处于战争状态。
  否则的话,赵丹也不会拥有这个调解的资格了。
  仗都打完了,还调解个什么劲?
  楚王元立刻开口道:“赵王,寡人的要求很简单,只要魏军退出所有侵占的楚国领土,那么寡人就不追究魏国对楚国的冒犯,就此签订合约,和魏国停战!”


第683章 赵丹的意见
  楚王元话音一落,大殿之中顿时就是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魏王圉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平静的看着楚王元:“楚王,所以汝是不打算谈了是吧?寡人想请汝记住,这一仗打赢的是寡人的魏国,不是汝的楚国!”
  虽然说话的时候语气非常的镇定,但是无论任何人都能够看得出来,魏王圉这一次是动了真火。
  作为一个赢家,魏王圉确实是受不了这委屈。
  但是魏王圉的怒火对于楚王元有用吗?
  显然是没有用的。
  两人大吵一架,最终不欢而散。
  散会之后,诸王回到各自的住所,都是各怀心思。
  魏王圉对着段干子愤愤地说道:“这个楚王,根本就是想要借助赵国的势来压倒寡人,简直混账至极!”
  魏王圉的怒火并不只是针对楚王元,而且还在针对赵丹。
  段干子看上去显然有些忧心:“大王,要知道赵王既然召开这个会议,那么想必早就已经和楚王暗中达成了某些协议。若是赵王以势压人的话,恐怕是不好应对啊。”
  魏王圉闻言就是一滞,过了半晌之后冷笑道:“寡人现在可也是赵国的盟友,而且三晋之盟可比他赵楚之盟要牢靠得多!寡人就不相信他赵王会因为一个楚国就放弃三晋同盟。别忘了,韩王可也在看着呢!”
  这才是魏王圉心中的凭借,毕竟赵魏两国向来都是看似亲密实则疏远,赵国和魏国翻脸不足为奇,可魏王圉笃定赵国是可能不会愿意和韩国也翻脸的。
  顿了一顿之后,魏王圉又继续说道:“秦国那边可有何答复?”
  很显然,魏王圉也并不是没有给自己留条后路。
  段干子答道:“回大王,如今秦国方面还是没有任何的回应。”
  顿了一顿之后,段干子又忧心忡忡的对着魏王圉说道:“大王,就算是秦王同意和大王联手,那也未必是赵国的对手呀。”
  段干子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三年前的那场导致大梁城被淹没的战争对于段干子来说实在是记忆犹新,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让这位魏国相邦在面对赵国的时候心中没有任何的底气。
  魏王圉哼了一声,脸上突然闪过了一丝奇异的笑容,一字一顿地说道:“谁说寡人只有秦国这么一个盟友的?”
  说完了这句话之后,魏王圉似乎自觉失言,没等段干子继续问下去就摆了摆手,道:“好了,寡人也累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
  在城中的另外一个地方,齐王建也在和后胜商议着这件事情。
  “后卿,汝和寡人说说,这个赵王召开了这次会盟之后又让楚王和魏王对质,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思和意图呢?”
  对于这一次的会盟,齐王建的态度是比较轻松的,毕竟对于齐王建来说,楚魏之间的战争和齐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眼下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既然都来了,那么齐王建自然也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让齐国获得利益的机会,眼下这种情况,说不定就能够给齐国一个浑水摸鱼的时机。
  齐国相邦后胜闻言思考了一会,随后说道:“大王,臣曾听说赵王对于楚国太子煽动华夏学宫学子进行请愿一事十分不满,日前更是将这名楚国太子逐回了楚国。所以说不定这是赵王为了给自己向楚国开战寻找的一个借口。”
  齐王建沉吟半晌,缓缓对着后胜说道:“后卿,寡人倒是觉得,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赵王已经打算向魏国开战了。”
  “赵王要向魏国开战?”齐王建的这个判断很显然让后胜吃了一惊,忍不住开口说道:“大王,这几年来魏国一直都是赵国的盟友啊,那赵王若是轻率向魏国开战的话,难道就不怕其他盟国寒心不成?”
  “其他盟国?”齐王建嗤嗤的冷笑了几声,道:“所谓的其他盟国,无非也就是一个韩国罢了,只要赵王能够牢牢的掌控韩国,那么他就不会把魏国放在心上。”
  又过了几秒,齐王建继续说道:“如今的赵国乃是天下盟主,赵王年纪轻轻便获得如此成就,此时此刻必定是春风得意,况且连当年的强秦都被赵王击败了,如今这魏国又算得了什么?”
  后胜点了点头,赞叹道:“大王果然高见,臣远不能及大王之万一也。”
  说着后胜的脸上突然闪过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大王,如果说那赵王又一次和魏国交恶的话,对于赵国本身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啊。臣觉得大王或许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挑拨一下赵国和魏国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早日走向破裂才是。”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些年赵国的强盛是被所有人看在眼里的,对于赵国强大的忧虑和恐惧也是在华夏大地之上与日俱增,所以在有可能的情况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介意顺手坑一把赵国,后胜作为齐国相邦自然也不例外。
  “不。”齐王建微微摇头,脸上闪过了一丝琢磨不定的笑意。
  “后卿,寡人已经决定了,这一次的会盟,寡人只需要静静的看着就好了。”
  第二天,这场谈判仍旧在继续着。
  和第一天相比,第二天的谈判也同样是充斥着剑拔弩张的气氛。
  但总的来说,即便是在吵架,魏王圉吵架的时候声音比起楚王元来说也是要更加响亮,底气也是更足一些的。
  毕竟魏国在这场战争之中原本就属于胜利者,而楚国只是失败者罢了。
  在魏王圉看来,魏国能够和楚国停战那就已经是看在赵国的面子上所能够给出的天打面子了,不然魏王圉还准备把会稽郡都打下来呢。
  如今楚王元居然还要想要让魏王圉归还领土,这怎么可能让魏王圉接受?
  所以毫无悬念的,这又是一天的争吵过去了。
  直到第三天,整个事情终于开始出现了变化。
  在这一天,赵丹在例行的发言完毕之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退居幕后,等待着赵王和魏王例行公事一般的争吵,而是不急不忙的继续开口了。
  “楚王、魏王,寡人其实有一个意见或许能够解决现在这个局面,不知道两位大王愿不愿意参考参考?”
  赵丹话音一落,楚王元和魏王圉下意识的就直起了身子,整座大殿之中的所有人也都一下子来了精神。
  在这两天的争吵过去之后,所有在场的人都已经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单单让这两位大王继续争吵下去的话,就算吵到明年春天魏国和楚国之间都不可能出现任何的妥协。
  事实上这场谈判之所以如此的艰难,倒是和战争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
  因为如果从正常的结果上来看的话,魏国应该才是在谈判桌子上予取予求的一方,而作为失败者的楚王元也不应该有这样的底气来和魏王圉叫板。
  说白了,一切的关键就完全都在于作为这次盟会的发起者赵丹的身上。
  楚国的底气完全来自于赵国,而魏王圉之所以容忍至今也是因为赵国,因此只有在赵丹开口说话之后,这件事情才会拥有解决的可能性。
  所以赵丹在这一开口之后,所有人的目光就都立刻投到了他的身上,静静的等待着他的开口。
  必须要说的是,这种众人瞩目的感觉即便已经经历了很多次,但赵丹的心中依旧有着一种微微的爽感。
  毕竟这一次坐在赵丹下首聚精会神的聆听和等待着赵丹接下来话语的那可不是赵丹的臣子,而是来自于其他国家的四位国君!
  赵丹咳嗽一声,道:“在寡人看来,魏国作为胜利者,据有土地乃是理所当然之事,楚王若是让魏王将土地完全交还,这显然是很难让魏王同意。”
  赵丹的这番话一说出来,魏王圉的脸色顿时就好了不少。
  但与此相对的,楚王元自然也就急了眼了,毕竟这魏王圉要真的保留了所有攻占楚国的土地,那么楚王元这一次岂不是就白白的做了无用功?
  就在楚王元打算开口的时候,赵丹先一步朝着楚王元摆了摆手,道:“楚王稍安勿躁,且听寡人把话说完。虽然说魏国的确是胜利者,但魏王若是寸土不还,那么楚王自然也是不满。”
  赵丹说到这里刻意停了一下,先观察了一下大殿之中其余人的表情,这才继续说道:“如今天下皆知楚国已经请了寡人前来调解此事,因此若是再这么争吵下去,不但楚魏两国之间的恩怨难解,对于寡人的面子上来说也不好看。”
  “所以寡人觉得,两位大王不如各自后退一步,以早日达成合议,不知两位觉得如何?”
  赵丹这一番话说出来,楚王元和魏王圉的脸上表情都是一阵变化,显然都在消化着赵丹话中所蕴含的消息。
  过了好一会之后,魏王圉才开口说道:“不知赵王所说的这个各自后退一步,究竟是怎么一个后退法?”
  赵丹笑了一笑,道:“其实很简单,魏国将寿春交还给楚国,魏楚两国之间就此停战,不知魏王觉得如何?”


第684章 魏王圉的立场很坚定
  赵丹的这番话,就好像是在平静的湖水之中突然投入了一颗石子,瞬间就荡起了无数涟漪。
  无论是在场的楚王元也好,魏王圉也罢,又或者是在一旁摆出一副高高挂起态度的韩王然和齐王建,几乎都在赵丹话音落下的那一刻起急速的开动着脑筋,开始思考起来。
  刚才赵丹的那番话其实已经说得足够的清楚了,作为调解人,如果谁不同意赵丹的这个建议,那么谁就是不给赵丹面子。
  考虑到赵丹的身份是天下第一强国的国君以及这一次会盟的盟主,赵丹的这个面子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如果给了这个面子,那么这件事情自然便是就此结束。但如果不给这个面子的话,那么事情可能会大条了。
  在一阵寂静的沉默之后,楚王元第一个开口了:“赵王的提议,寡人没有意见。”
  楚王元当然没有意见,因为楚王元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选择。
  如果不是赵丹的力挺,楚王元现在甚至连和魏王圉坐在一起谈判的资格都没有——因为魏王圉很可能会选择直接把楚王元的楚国给吞掉,能吞多少算多少。
  说白了,现在的楚国其实完全就是赵国推出来限制魏国扩张的傀儡,谁听说过傀儡还能够跟背后的主使者讨价还价呢?
  至少现在这个楚国不行。
  而且不管怎么说,能够将寿春拿回来,其实这对于楚王和楚国来说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了。
  毕竟除了陈城之外,寿春就是如今楚国境内第二大城市,也是楚国的鄢都(陪都)。
  能够将这样一座具备很强象征意义的城市拿回来,对于楚国臣民的士气提升也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的。
  在拿回寿春之后,楚王元就可以风风光光的回到楚国之中,用骄傲无比的向着楚国所有的臣民们宣布,在这一次的外交会议之上楚王元获得一场胜利。
  虽然说这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但是现在的楚国需要这样的自欺欺人。
  既然楚王元已经答应了,那么在场的人自然而然的就将目光投向另外一个还没有开口说话的当事者魏王圉。
  如果魏王圉开口同意了赵丹的这个意见,那么赵丹的调解就是大功告成,这场战争应该也就此结束了。
  魏王圉会答应赵丹的这样一个条件吗?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答案。
  好在魏王圉并没有让在场的人等待太久的时间。
  沉思了片刻之后,魏王圉缓缓的开口了,声音低沉而坚定。
  “赵王的意见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寡人不能够同意这样的意见。”
  魏王圉当然是不可能同意这种要求的。
  由于之前赵国介入的缘故,魏王圉已经被迫停止了对会稽郡的攻击,如今在魏国的手中只有一个九江郡。
  现在魏国所占领的面积,甚至还不到魏王圉事前规划的一半,这已经让魏王圉大为不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想让魏王圉将自己手中最大的一座城市寿春交出去,这怎么可能让他同意?
  更重要的是,魏王圉早在之前就已经悄悄的和自己的心腹段干子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在不久的将来,魏王圉会将自己的国都从靠近赵国的陶邑迁移到淮河以南的寿春。
  换句话说,在魏王圉的心中,寿春就是魏国未来的都城了。
  现在要让魏王圉将这座魏国未来的都城给交出去,他怎么可能同意呢?
  理所当然的,魏王圉选择了拒绝。
  在魏王圉的拒绝之后,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就变凝重了起来。
  赵丹看着魏王圉,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十分平静地说道:“魏王,难道真的就不考虑一下寡人的意见了吗?”
  即便语气平静,但是还是能够非常清楚的听到其中隐约带着的不满。
  魏王圉朝着赵丹拱了拱手说道:“赵王乃三晋盟主,照理来说寡人应当是要同意赵王调解的。但是——寿春对于魏国实在是太过重要,还请赵王恕寡人不能割爱。”
  赵丹的眉头皱了起来,语气加重了不少:“魏王,真的连寡人的这点面子都不能给了吗?”
  魏王圉双目直视赵丹,沉声说道:“赵王,寡人和魏国乃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能够答应和楚国停战那便已经是看在了赵王的面子上了。若是还要让寡人继续做出让步的话,的确是万万不行的。”
  赵丹的手轻轻的敲着桌子,缓缓的点头对着魏王圉说道:“很好,看来最近这些年的胜利的确是让魏王增加了不少自信啊。”
  魏王圉笑了笑,对着赵丹说道:“赵王谬赞了。想寡人之魏国乃是继承晋国正统,两百年来一直都是中原大国,这底蕴和自信当然是不缺的。即便是有些许敌人觊觎,但是魏国也是从未倒下,也绝对不可能害怕!”
  魏王圉的这一番话说出来,大殿之中的几名其他国君脸色顿时都变了,变得颇为惊讶。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魏国都是赵国的小弟。
  虽然说赵魏两国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龌龊,甚至双方因此也曾经爆发了一场大战,但是总体而言,这几年以来赵魏之间的合作都是多于对抗的。
  而此时此刻,魏王圉居然用如此不给赵丹面子的方式干净利落的拒绝了赵丹的要求,摆出了一副完全不在意和赵国直接翻脸的态度,这显然是让所有人都非常意外的事情。
  “很好,非常好。”赵丹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了,道:“既然魏王不愿意同意寡人的意见,那么寡人觉得这个盟会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开下去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赵丹的这份逐客令一下,其他诸王自然是很快的就离开了这座大殿。
  过了好一会之后,郑朱走进了大殿之中,对着赵丹禀告道:“大王诸王的车驾都已经离去了。”
  赵丹闻言微微点头,并没有开口说话,从脸上的表情来看,赵丹显然还在思考着某些问题。
  郑朱看了赵丹一眼,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心。
  自从赵丹登基以来,赵国其实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像长平之战这种大战也能够惊险拿下,接下来的历次战斗虽然有所起伏,但结果都是以胜利告终。
  可以这么说,赵国的顺利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之外。
  所以郑朱其实是有些担心,赵丹会因为这些胜利而变得膨胀了,变得自负了。
  一个膨胀而自负的人是非常容易被激怒的,尤其是今天的这种情况下。
  如果赵丹真的因为魏王圉的冲撞而被激怒,甚至因此而失去理智的话,那对于赵国来说可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所以郑朱想了想,还是开口对着赵丹说道:“大王其实并不用过于生气,魏王既然拒绝了大王的要求,那么就必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魏国是必须要进行惩戒的,否则的话赵国的脸面往哪搁?
  赵丹点了点头,突然开口说道:“郑卿,汝和寡人说说,魏王今天这么做,他的底气究竟何在呢?”
  郑朱心中微惊,还以为赵丹依旧在纠结刚才的事情,但是抬起头来之时才发现赵丹的脸上虽然带着明显的疑惑,可是却并没有多少怒火。
  这一下,郑朱终于放心了。
  郑朱思索片刻,对着赵丹说道:“回大王,臣也觉得这件事情非常的蹊跷。”
  “没错。”赵丹微微点了点头,道:“寡人早就知道魏王对寡人心中不满,也早就知道魏国是不可能长久的屈居于赵国之下的。但寡人奇怪的是,为王选择在这个时候和寡人翻脸?这总是让寡人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呀。”
  要知道一直以来,赵国的参谋都分为外交参谋和军事参谋两种,军事参谋归属于庞煖统领,外交参谋归属于郑朱统领。
  所以在确定了有可能会对魏国开战之后,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