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名年轻的男子跪在坟前,这男子一袭麻布衣裳,双眼通红,神情颇为哀痛,在他的身边同样有另外一名男子坐地抚琴,轻声而唱。
  “岂曰无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悠扬的歌声伴随着悠悠的琴声在山林之间回荡,让空气之中都充满了一股淡淡的哀伤之意。
  良久过后,琴声和歌声缓缓止歇,抚琴男子收起自己的琴,走到仍旧跪在墓碑之前的男子面前劝道:“荆轲兄,伯母已去,若是天上有灵见兄如此哀痛,恐非伯母所愿啊。”
  跪在地上的年轻人久久沉默不语。
  片片落叶从天而降,枯黄灰败的落叶在大地之上聚集成团,随着秋风的吹拂而沙沙的飘动着,分外显露出了几分萧瑟之色。
  良久之后,荆轲才涩声道:“渐离兄啊,吾母辛苦抚养吾长大,吾却不能尽孝于母前,吾实在……”
  这琴师乃是燕国人,名唤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性喜游历四方结交朋友,前阵子正好从陶邑到这里拜访荆轲,赶上了荆轲母亲的葬礼。
  高渐离温声抚慰道:“逝者已去,生者自当奋发,兄何必如此?想当年吾曾多次邀请兄随同吾一同游历天下,如今伯母已去,岂非正是兄一展心中大才之时?”
  荆轲摇了摇头,叹道:“话虽如此,但吾欲为吾母守孝三年,这游历天下之事,三年之后再说罢。”
  高渐离点了点头,十分佩服地说道:“荆轲兄果然不愧是那至情至圣之人,令小弟汗颜啊。”
  荆轲缓缓的站了起来,对着高渐离说道:“渐离兄,走罢。”
  荆轲的家位于濮阳城外十里左右的一个小村庄之中,这座村庄看上去颇为破落,村中的住户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房屋破败,虽然还是正午时分,却给人一种日暮西山的感觉。
  一条小黑狗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对着两人汪汪直叫,看上去颇为凶恶。
  心情不好的荆轲皱了皱眉头,抬脚作势欲踹,小黑狗被吓了一大跳,赶忙跳到了一旁。
  荆轲哼了一声,和高渐离一起迈步向前走去。
  谁曾想才刚刚走了两步,这小黑狗再度冲了上来,仍旧冲着两人狂叫不止。
  荆轲的眉头皱得更加的厉害了,干脆从地上拿起了一颗小石子,重重的扔在了小狗的额头上。
  荆轲的手劲颇大,这一下竟然直接将小狗砸翻在地,额头多了一个小伤口。
  小狗痛叫着跑开了。
  高渐离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道:“荆轲兄何必和这畜生一般见识?”
  荆轲嘿了一声,道:“某这一生落魄不堪,连供养家中老母无病无灾都无法做到,实在是废物已极,想不到现在还要被这畜生如此欺辱与吾,如何能忍?需要教训它一番才是。”
  高渐离哑然失笑。
  又走了几步,一座破旧的小院出现在两人的面前,院墙不过只有两人的腰部这么高,站在路边就可以轻易的看到小院之中的几间破旧房屋。
  这就是荆轲的家了。
  两人正准备走入院门之中,突然又是一阵汪汪声传来。
  荆轲和高渐离都是一愣,同时转头看去,却发现刚刚被荆轲打跑那小狗带着几条大小不一的狗,统一的对着两人汪汪而叫,状极凶恶。
  高渐离见状忍不住笑道:“荆轲兄,汝将人家小的打了,如今却是一家子都来找汝的麻烦了。”
  荆轲平静的一笑,突然从腰间拿出了一把匕首。
  “渐离兄,可爱吃狗肉?”
  狗肉很香。
  荆轲和高渐离坐在院中,一人一根狗腿,啃得很香,汁液随着香气四溢。
  高渐离一边啃着狗骨头,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不知兄台在守孝之后,意欲前往何处?”
  荆轲将手中的狗骨头扔开,又捞出一根明显要粗壮许多的狗骨头,边啃边道:“暂时还没有去处。”
  高渐离也将被啃干净的狗骨头扔了出去,笑道:“若是荆轲兄不嫌弃的话,不如往燕国一行?小弟虽然不才,但是还在燕国之中置有一些产业,以荆轲兄的本事,你我携手起来,还怕不能够做一番大事业?”
  荆轲听了之后也有些意动,但过了一会之后还是摇头道:“其实不瞒渐离兄,吾准备去往邯郸一行。”
  “邯郸?”高渐离纳闷的瞪大了眼睛。
  荆轲点了点头,道:“如今的赵国乃是天下霸主,赵国南北军的待遇据说亦是极好,吾自负一身武艺,自然是想要去那赵国军中闯下一番功名的。”
  高渐离的神情微微一动,一丝不满悄然从眼中闪过。
  作为一个燕国人,高渐离又怎么可能会对刚刚从燕国手中夺走了大片土地的赵国有好感?因此见到自己的好友竟然想要去投奔赵国,心中不免就有些不太高兴。
  但这毕竟是荆轲的个人事务,高渐离也不能够说些什么,只不过接下来两人之间的气氛不免就变得沉闷了不少。
  就在此时,一阵大骂之声突然从院子之外传来。
  “荆小子,汝这杀才,竟然将老妇家的狗全杀了!好一个混账东西!”
  两人转头看去,才发现一名老妇人正跳着脚气急败坏的指着两人大骂。
  荆轲和高渐离的身体都是一僵,不由自主的就将手中拿着的狗骨头放了下来。
  特么的,光顾着吃得爽了,忘记了狗其实也是有主人的……
  更加过分的是,荆轲和高渐离两个人就把人家四条狗全杀了,而且现在都统统吃进了肚子里。
  气氛突然有些尴尬。
  眼看老妇人被气得大骂不止,荆轲皱了皱眉头,对着面前的老妇人说道:“孟大娘,不就是吃了汝几条畜生吗?吾且赔给汝便是。”
  “赔?”孟大娘双手叉腰,冷笑道:“吾倒要看看,汝这个杀才今日要如何赔偿!”
  荆轲哼了一声,道:“自然是用钱赔偿了,五百文够不够?”
  孟大娘冷笑一声,道:“五百文打发谁呢?一千文!”
  “六百!”
  “九百!”
  “七百!”
  “八百!”
  “七百五十!”
  “拿来!”孟大娘伸出了满是老茧的手。
  荆轲摇了摇头,朝着腰间的钱袋摸去,却摸了个空。
  荆轲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为了给自家老母亲出殡,自己已经将家里的最后一点钱都给花掉了。
  荆轲十分尴尬的咳嗽了一声,对着面前的高渐离说道:“渐离兄可有铜钱在此?且先借些许于吾,吾改日再还。”
  高渐离摊了摊手,无奈地说道:“还请荆轲兄见谅,小弟亦是囊中羞涩啊。”
  两人的对话清清楚楚的被孟大娘听在了耳中,这下子泼辣的孟大娘顿时就忍不了了,再度开启骂街模式。
  “好你个荆家小子,说了半天感情是消遣老妇不成?真个是混账小子,怪不得汝娘死了也不得安生……”
  荆轲脸色一变,霍然站了起来,恶狠狠的盯着孟大娘道:“大娘,汝刚刚说些甚么?”
  孟大娘被荆轲瞪得心中一慌,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但马上就又尖叫了起来:“来人哪,这荆家小子杀了老妇家的狗,现在还要对老妇行凶啦!”
  伴随着孟大娘的尖叫声,一名老汉带着几名年轻人跑了过来:“婆娘,究竟怎么回事?”
  这几人不是别人,正是孟大娘家的老汉和儿子。
  孟大娘跳着脚这一番诉说,将荆轲骂的是比茅坑里的石头还要臭上几分,最后对着荆轲喝道:“荆家小子,汝若是今日不能将这狗的钱赔来,老妇便砸了汝这破房子!”
  荆轲大怒,喝道:“汝敢?”
  孟家老汉和几个年轻后生也不是能忍的主,当即上前喝道:“荆轲,吾看汝今日是存心找打!”
  荆轲怒极反笑,拔出了手中的匕首,冷冷地说道:“吾倒要看看今日有谁敢进吾家门一步?”
  若是寻常人这时候恐怕也就怂了,但是孟家老汉和家里几个后生都是参过军打过仗的,哪里会将荆轲放在眼里了?
  孟老汉一声怒喝:“一起上,揍他!”
  几名后生立刻举着木棍和手中的农具,没头没脑的就朝着荆轲砸了过去。
  高渐离见状心中突然一动,目光一闪,突然从琴中抽出一把细剑,高声道:“荆轲兄,吾来助汝!”
  两人并肩而上,乒乒乓乓的和孟家父子兵打成一团。
  片刻之后,一名孟家后生突然一声惨叫,整个人踉跄后退,胸口已经被刺出了一道深深的伤口,整个人眼见是不活了。
  “杀人啦!!!”下一刻,孟家大娘的尖叫声响彻云霄。
  荆轲心中大惊,急忙一拉剑上还有鲜血的高渐离:“快走!”
  一个时辰之后,两人已经远远的逃出了村子,摆脱了愤怒如狂的孟家父子的追杀。
  高渐离一脸内疚的对着荆轲说道:“荆轲兄,小弟一时不查误杀他人,却是给荆轲兄惹祸了。”
  荆轲长叹一声,摇头道:“渐离兄乃是为吾仗义出手,吾又如何会怪罪于渐离兄?只不过今日之事一发,此处却是待不下去了。”
  高渐离嘴角闪过一丝笑容,不失时机地说道:“荆轲兄,不如和渐离往燕国一行,渐离也好补偿一二。”
  在高渐离的极力劝说之下,荆轲沉思良久,终于做出了决定。
  “好,既然如此,那么吾便和渐离兄往燕国一行罢!”


第642章 楚将亡,秦救乎
  咸阳城。
  一场朝议正在咸阳宫之中展开,气氛十分的凝重而紧张。
  这一次朝议的主题非常简单,到底要不要救援楚国?
  这已经不知道是楚国派来的第几次求援使者了,但无论从求援使者的次数还是从前线不停传来的消息来看,所有人都会生出这么一种感觉,那就是楚国要败了。
  不仅仅是要败了,甚至就连被直接灭国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毕竟现在的楚国,郢都的重建依旧遥遥无期,陈城又已经被韩魏联军控制,寿春如今已经被魏国攻克,东部的广袤领土完全和被包围的现国都息城失去了联络。
  完全没有任何一个好消息,楚国人甚至在这个时候连一支能够出手相助的援军都找不到。
  秦国已经成为了楚国的唯一希望,至少在此刻这座朝堂之中的所有秦国君臣们看来是这样的。
  别看这些年来秦楚之间大战不断,但是秦国其实也是有过和楚国相互支援互为亲密盟友的历史。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任命孙吴和伍子胥作为吴军的最高指挥官,率领精锐吴军一路西进,接连大破楚军并攻占了楚国大片领土,最终攻破了楚国郢都,让楚国一时间陷入了即将被吴国蛇吞象灭亡的绝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是秦国出兵在为难之中援救了楚国,这才得以使楚国避免了这一次灭国之灾。
  虽然早已经时过境迁,但是现在的秦国人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种“老子当年对你楚国有恩”的骄傲感。
  现在,楚国又一次的面临了亡国的危急,而秦国君臣们也又一次的需要做出抉择。
  楚国,救还是不救?
  作为相邦,阳泉君羋宸毫无疑问是第一个开口的人:“大王,以臣之见,这楚国必须救!须知韩魏两国乃是赵国的盟友,若是被这韩魏两国将楚国瓜分之后,赵国的势力更是大涨,届时我大秦危矣!”
  有赞成,当然也就有反对。
  如果说如今的秦国朝堂之中有谁最喜欢反对羋宸的意见,那么这个人绝对不是曾经的相邦纲成君蔡泽,而是新近上位的吕不韦。
  吕不韦咳嗽一声,不急不缓地说道:“阳泉君此言,吾以为有待商榷。楚国虽然曾经和大秦结好,但是近年来秦楚之间战事不断,早就已经相互视为仇寇。反观韩魏两国虽然如今是赵国盟友,但是却并非不能够拉拢,不如坐视韩魏获胜,随后拉拢韩魏两国一同连横抗赵便是。”
  吕不韦的这番话一说出来,羋宸的脸上就立刻露出了不高兴看的神色,狠狠的瞪了吕不韦一眼,随后说道:“简直是胡言乱语!若是被韩魏两国做大,那么最终只会让他们连同赵国来威胁大秦,又如何肯和我大秦连横?”
  吕不韦摇了摇头,道:“阳泉君,汝难道忘了魏国国都大梁城是被谁攻破的?就连魏王圉本人都落在了赵国人手中!如此奇耻大辱,魏王圉怎会不报?吾听说近来魏国使者已经赶到了咸阳,阳泉君作为相邦,不会对此事一无所知吧?”
  这番话顿时将羋宸整个人都给噎住了,因为芈宸对此还真是一无所知来着。
  为何?因为如今秦国负责外交的最高长官典客根本就是吕不韦的人,这个消息显然也是吕不韦暗中隐瞒,直到此时才拿出来对芈宸发难。
  吕不韦见芈宸没有话说,然后就对着坐在上首的子楚道:“太子,臣以为大秦经历了数次战乱,如今应当是以休养生息为上,不应当轻动刀兵,否则的话若是大秦救援楚国之时赵国再从河东出兵,那么大秦岂不是又要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自从出任了三巨头之后,吕不韦从邯郸方面接到的指令是“如果有机会的话就搞死白起,如果没有机会搞死白起的话,那么白起就不能够得到任何一次领兵的机会。”
  吕不韦个人并不是很明白赵王为什么如此忌惮白起,毕竟在吕不韦看来白起只不过是一个被廉颇打败过的老将罢了。
  但吕不韦是一个聪明人,既然赵王有命,那么自己就好好执行便是。
  从这一点上来说,现在的吕不韦执行得其实还算是比较不错的。
  子楚在听了吕不韦这番话之后,心中也是有些犹豫。
  子楚当然很清楚芈宸为什么力主救援楚国,因为芈宸自己就是一个楚国人,芈氏原本就是楚国公族,在这样的情况下芈宸自然是想要不遗余力的拉楚国一马。
  但芈宸是楚国人,子楚可不是啊。
  子楚的母亲名义上是芈宸的姐姐华阳夫人,但那只是过继罢了,他真正的母亲夏姬可和楚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子楚和楚国也没有什么感情在里面。
  子楚沉吟半晌,然后将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位一直老神在在坐在一边没有发言的秦国重臣。
  “纲成君,汝怎么看待此事?”
  众人的目光顿时就统统都移到了纲成君蔡泽的身上。
  说实话,蔡泽本人其实还挺享受这种成为众人瞩目焦点的感觉的。
  也是托了芈宸和吕不韦这对曾经的密友如今的政敌近来激烈争斗的福,蔡泽经常能够成为这种一举定乾坤的角色。
  毋庸置疑的是,这让蔡泽在秦国政坛之中的权力和威望又慢慢的涨了起来。
  在听到子楚发问之后,蔡泽咳嗽一声,慢吞吞地说道:“太子,以臣之见,若是发兵救楚,对我大秦全无益处,不但不能够夺取一城一池,反而将大量士兵的性命为了楚国而亡,此为良策乎?这援楚之事,不为也罢。”
  芈宸一听这话就急了,立刻喝道:“蔡泽,秦楚数百年友谊,汝难道就此无视了吗?”
  蔡泽摇了摇头,慢吞吞地说道:“敢问阳泉君,昔年亦有‘秦晋之好’一次,后来秦晋之间又是如何?”
  芈宸还待继续再说,但是子楚已经敲了敲桌子,沉声作出了决定。
  “好了,不必再说了。吾意下已决,这援楚之事,且暂时搁置吧!”
  在芈宸失望至极的神情之中,吕不韦和蔡泽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目光之中都露出了一丝笑意。


第643章 夜宴
  当大朝议散去之后,蔡泽和吕不韦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
  只见吕不韦对着蔡泽低声笑道:“纲成君,吾今日有宴,不知纲成君可愿往吾府上一行?”
  蔡泽愣了一下,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既然卫尉有请,吾岂能不从?”
  当天晚上,吕不韦果然在府中设宴款待蔡泽。
  琴音袅袅,数名舞姬在大厅中央翩翩起舞,美好的身材在薄纱之下若隐若现,优美而诱惑的舞步让人不觉有些口干舌燥。
  蔡泽下意识的抿了抿嘴唇,举起面前的酒爵朝着吕不韦示意了一下,笑道:“想不到卫尉府上竟然有如此绝色,实在是令吾艳羡不已啊。”
  吕不韦哈哈一笑,摸了摸颌下的胡须,不无自得的对着蔡泽说道:“纲成君有所不知,吾当年曾经在邯郸逗留过数年时间,也是在那里认识了太子。这些舞姬便是当年在邯郸之时所买,若是纲成君喜欢的话,那么今日便都送给纲成君了。”
  蔡泽闻言大喜,但仍旧故作姿态道:“这却是要让卫尉割爱了,如何使得?”
  “使得,使得。”吕不韦笑道:“不过区区几名舞姬罢了。”
  有了这个小小的插曲,两人之间的谈话气氛顿时就变得亲密了不少。
  酒过三巡,两人也是酒酣耳热,吕不韦便对着蔡泽笑道:“如今秋风正爽,吾府上有一小亭景致尚可,不如便请纲成君随吾前往乘凉夜话?”
  蔡泽微微一笑,道:“卫尉乃是此间主人,蔡泽自然从命。”
  吕不韦果然没有说话,在他的府邸后院的确有一个小小的亭子,这亭子位于一座小湖之上,有一条走廊通往湖岸,走廊两侧都挂着油灯,在黑夜之中光明闪烁,确实别有一番味道。
  两人来到小亭之中落座,自然有人送上醒酒汤。
  蔡泽端起这酸梅汤喝了一口,感觉一股丝丝的冰凉之意自喉咙沁入心肺,一股秋风正好迎面而来,让他整个人顿时都变得清醒了起来,不由得赞道:“卫尉这里倒也确实是个好去处。”
  吕不韦笑了一笑,原本酒气逼人的脸庞突然就变得清醒了起来,看着蔡泽缓缓地说道:“不瞒纲成君,今日冒昧相请,其实是有事情想要和纲成君商量一二。”
  蔡泽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道:“不知卫尉所言何事?”
  吕不韦深深的看了蔡泽一眼,突然道:“纲成君昔日亦曾贵为相邦,为三公九卿之手,如今却不过仅为一治栗内史,吾每思及此事,实在是为纲成君叹息啊。”
  蔡泽脸色微微一变,被罢相这种事情无论什么时候说出来都绝对不会让人愉快的。
  所以蔡泽在说话的时候语气自然也就没有刚才那么愉快了:“此事乃是昭襄王之意,吾身为臣子自当遵从也。”
  吕不韦微微一笑,对着蔡泽说道:“纲成君难道就没有想过要重回相邦之位?”
  吕不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整座亭子之中的空气似乎都有了短暂的凝固。
  蔡泽的眉毛微微一挑,看似一脸平静,但是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对于吕不韦邀请自己的来意,蔡泽作为一个老政客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不就是想要和自己结盟一起对抗芈宸么?
  考虑到现在芈宸势大的事实,蔡泽的确也是愿意这么做的,要不然也不会来赴这个宴了。
  但是蔡泽万万没有想到,吕不韦所想的其实还不仅仅是对抗芈宸,而是想要直接把芈宸掀翻!
  芈宸可是秦国相邦,现在太子的舅舅,秦国王后的亲弟弟,芈氏一族的族长。
  这几个身份里任何一个拿出来在秦国都是响当当的存在,更别提是集这么多身份于一体的芈宸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蔡泽都在和芈宸作对,但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能够彻底将芈宸打垮的原因,实在是芈宸背后的势力太强了!
  而现在,这个才刚刚崛起没有多久的吕不韦,竟然要拉着蔡泽一起向芈宸下手?
  蔡泽本能的就想要拒绝掉这个提议。
  但就在蔡泽拒绝的话即将冲口而出的时候,蔡泽突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虽然说芈宸的确是非常难以扳倒的对手没错了,但是自己面前这个吕不韦也不是一个善茬啊。
  这个吕不韦可是太子的老师,现在看起来应该也是太子的头号心腹。
  太子的头号心腹吕不韦竟然想要扳倒太子的舅舅芈宸?这可是一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情啊。
  在这之前,蔡泽一直以为吕不韦之所以和芈宸争斗是因为太子出于平衡的考虑才这么做的,但是现在看来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啊。
  如果说这件事情背后没有太子的授意,蔡泽是打死都不信的。
  只要等到明年的服丧期一过,这位太子就将成为下一任的秦王!
  或许芈宸的实力的确足够强大,但是在秦王的面前,他又算得了什么呢?
  刚刚吕不韦的意思可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如果真的能够扳倒了芈宸,就让蔡泽重新出任相邦!
  那可是整个秦国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蔡泽曾经拥有又失去过的相邦之位啊!
  蔡泽想着想着,他的心情渐渐的变得火热了起来。
  如果真的能够扳倒芈宸并且让自己再次出任相邦的话,这样的好事蔡泽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呢?
  蔡泽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不动声色地说道:“话虽如此,但是那阳泉君势大,此事恐怕难以为之啊。”
  吕不韦神秘一笑,道:“还请纲成君放心,吕不韦敢在此保证,芈宸的势力再大,也比不上吾等二人联手!”
  看着吕不韦这信誓旦旦的模样,蔡泽的心中登时对于自己刚才的判断又信多了几分,犹豫了一下之后道:“若是扳倒了芈宸之后,不知卫尉希望出任何职?”
  吕不韦是肯定不可能白出力的,这点傻子都能够想到。
  吕不韦闻言笑道:“吾虽不才,但是私以为这御史大夫一职还是能够胜任的。”
  秦朝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就是相邦、太尉和御史大夫,这是除了国君之外的最高三人组。
  而在三公之下还有九卿,九卿就包括了现在吕不韦的卫尉和蔡泽的内史。
  现在的秦国太尉是白起,所以别人是不可能去染指这个职位的,那么如此看来的话,蔡泽出任相邦吕不韦出任御史大夫,倒也算是各有所得皆大欢喜。
  话都已经说清楚了,那么蔡泽自然也就不再犹豫,朝着吕不韦伸出了手:“既然如此,那么便希望你我二人的联手能够成功吧。”
  吕不韦笑了笑,伸出手和蔡泽在空中击掌三下,十分肯定地说道:“请纲成君放心,此事必成无疑!”


第644章 太子求救
  邯郸,华夏学宫。
  夜色已经深沉,但是仍旧有一名少年躬身朝着在一扇紧闭的大门行礼,久久弯腰不起。
  在这名少年的身边,一名穿着完全不同于赵国人服饰,看上去似乎像是一位贵族的男子,正在焦急的劝阻着这名少年,对着少年说道:“太子乃是楚国的储君,更是未来的楚王,如今却在此地行礼苦候两个时辰,实在是有损楚国的威严,若是被大王知道的话,必定不喜啊。”
  弯着腰楚国太子,十分坚定的摇了摇头,对着身边的这名楚国贵族男子说道:“临武君,纵观天下,此时此刻能够救楚国于危难之中的已经只有赵国而已,吾身为楚国的太子,眼见祖国有难,又怎么可能隐匿在这华夏学宫之中,对于祖国之危难无动于衷呢?”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被楚王元派到赵国邯郸作为质子的楚国太子,以及这名楚国太子的幕僚临武君。
  临武君摇了摇头,对着面前的楚国太子继续劝道:“太子应当知道,在这赵国之中,赵王才是那个能够作出最终决定的人。太子若是想要搬来援兵,那么便应该去求见赵王才是,又为何在此地向这几名儒家学者如此低声下气呢?”
  年轻的太子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对着面前的临武君说道:“临武君,汝难道真的以为吾就没有求见过赵国大王吗?但是赵国大王对吾的求见根本置之不理呀。”
  楚国太子的这番话充满了无奈以及几分愤怒。
  这愤怒当然是有理由的,如今楚国已经是危在旦夕,但是作为楚国的太子,未来的楚国大王,他却只能坐一个人质的身份在邯郸之中无所作为。
  这名太子原本是在邯郸的宫城之中跟随着赵国的公子一起学习的,但是随着华夏学宫的开办,包括赵恒在内的所有赵国公子都通通被派遣到了邯郸学宫之中求学,因此这名楚国太子自然也就来到了华夏学宫,失去了能够进入赵国宫城之中的机会。
  楚国太子顿了一顿之后,继续朝着身边的临武君说道:“临武君,汝这一阵子也去求见了不少赵国大臣,想必他们也是对汝避而不见吧?”
  临武君闻言脸色一僵,片刻之后才缓缓点头,说道:“太子明鉴,的确是如此。”
  临武君之所以被派到邯郸来,第一个使命自然是防止其他国家对年轻的太子搞什么阴谋,除此之外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多认识一些赵国政坛之上的大人物,好让这些大人物在关键的时候劝说赵国站在楚国一边。
  在这几年来,临武君的确是认识了不少的赵国的人物,甚至称兄道弟的也有好几个。
  然而到了关键时刻,这些赵国的大人物们此时此刻在得知了临武君拜见的消息之后,一个个却完全避而不见,摆明了就是不想掺和到这件事之中来。
  临武君并不是一个傻子,所以他能够十分敏锐地从这些赵国的大臣们的态度之中察觉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至少到现在为止,那位高高在上的赵国大王其实还并没有任何想要插手这次事关楚国生死存亡的战争的意思。
  这对于现在的楚国来说,绝对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坏事情。
  放眼天下,如今能够阻止韩魏联军在楚国境内肆虐的国家,其实真的是寥寥无几。
  齐国和燕国,如今正在打成一锅粥,这两个国家直接就排除掉。
  而秦国虽然说曾经是楚国的盟友,但是这些年来更是楚国的大仇人,这样的一个大仇人,能不能够出兵援救楚国,那还真是一点都说不好。
  而且秦国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国如果出兵的话,能不能够打过韩魏联军还真不好说。
  如果是在五年之前,在长平之战爆发的那个时间段,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怀疑秦国军队能够完胜韩魏联军。
  但是,现在可已经不是长平之战那个秦国威震天下的时刻了。
  现在那个威震天下的国家,名字叫做赵国。
  只有赵国愿意出手的情况下,楚国才能够在韩魏两国的兵锋肆虐之下留得一线生机。
  为了让赵国出手,楚国太子和临武君可是没有少费心思,只可惜无论楚国太子还是临武君,都根本就见不到极其想要见到的那位赵国大王。
  在这样的情况下,百般无奈的楚国太子只好选择了一个迂回战术,那就是想要通过面前这些华夏学宫的先生们,向赵王转达自己的求援意图。
  要知道这些华夏学宫的先生们,同时也还是赵国的卿大夫,属于赵国国君的顾问团,因此他们是拥有可以随时觐见赵丹的资格。
  当然啦,由于华夏学宫之中齐聚诸子百家,因此先生们也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