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臣觉得,单单是凭借着郭开区区一个下大夫,虽然也算得上贵族之中的一员,但想要掌控住监察卫的官员们,那也是痴心妄想。”
虞信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了一下,缓缓的将目光移到了赵豹的身上,随后沉声道:“从这些供状之上来看,郭开之所以能够和这些监察卫的官员们沆瀣一气,究其原因乃是因为他属于平阳君的臣子!”
虞信的这番话音一落,大殿之中的所有人心中就是不约而同的一跳。
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厮杀终于开始了。
虞信的话还在继续:“平阳君所任之职务乃是司寇,司寇者,掌刑律之责也。如此赵国重臣,不正是一座大大的靠山吗?有了这样的一座靠山之后,这些监察卫的官吏们才放心的和郭开打成一片,才能够纵容郭开并为郭开掩饰罪责。所以究其原因,平阳君赵豹才是一切之首恶也!”
赵豹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对着虞信喝道:“虞信,汝休要血口喷人!郭开虽然的确是吾之臣,但是吾从来都没有让他去主动结交监察卫的官员,更没有让他去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是吗?”虞信嘲讽的笑了起来:“平阳君,汝对监察卫的不满,那是朝野公知的。以汝的性格,想必巴不得监察卫早日倒闭吧?既然如此的话,那么安排一名家臣去接近监察卫中人,并借此想要寻找到监察卫的一些问题从而将监察卫彻底取缔,不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吗?”
“如果汝不是担心这些事情败露的话,那么汝为何又要派人去监视监察卫总部,为何要在知道郭开府邸被围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为何要想办法帮助郭开逃走呢?这就是因为汝害怕这一切事情暴露了,害怕遭到大王的惩治!”
虞信站起身来,朝着赵丹肃然一礼:“大王,请务必惩罚平阳君,否则赵国忧矣!”
第616章 赵丹的决定
虞信的话一说出来,在场之人的神色不免又继续发生了变化。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心中都已经明白,虞信这是完全不打算给赵豹退路了。
他就是要直接集中全部火力,争取一举将赵豹给完全击倒!
而且虞信也不像李伯那样害怕得罪赵胜和赵豹,李伯作为七大臣之中算是比较新的人,对于赵胜赵豹没有太大的威胁,也就没有什么太过紧要的厉害关系。
但是虞信就不同了。
虞信在赵国政坛文官之中排名紧追赵胜赵豹的存在,属于众所周知的挑战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干倒了赵胜或者赵豹之中的一个,虞信就有希望让自己的官职上升,成为司寇或者相邦。
对于这一点,虞信和赵胜赵豹三人都是心知肚明。
所以早在虞信成为内史的那一刻起,三人之间的矛盾就已经是不可调和的了。
只是因为如今赵国对外势头凶猛,同时又有赵丹这般的君主镇住了场子,所以三人尽管矛盾重重,但该相互配合的时候也还是会配合的,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虞信还傻傻的想要放过赵豹一马,那无疑就是妇人之仁了。
平心而论,虞信更想取代的无疑是赵胜的相邦之位。
但看完供状之后,虞信就知道自己取代赵胜的想法已经落空了,毕竟供状之中所说的基本上都是郭开和赵豹,根本就没有提及赵胜。
但不管怎么说,能够把赵豹搞下来,对于虞信来说那也是好事一件。
虞信的好事,那就是赵胜赵豹的坏事了。
作为当事人,赵豹其实并不算太好开口,毕竟再怎么辩解都会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所以开口的是赵胜。
只见赵胜沉声对着虞信说道:“虞卿,如今赵国大敌当前两线作战,正是需要上下团结一心的时候。汝却在这种时候肆意诋毁平阳君这般重臣,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置平阳君于死地,这是为何?难道一个内部不稳的赵国才是汝所希望见到的吗?”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赵胜也和刚才的虞信一般对着赵丹行了一礼,正色道:“大王,如今一切未明,不如先暂时压下此事,等到整件事情水落石出之时再行判决,以免让忠臣蒙冤,令前线将士寒心,使赵国受损哪!”
赵胜心中也很清楚,有了这几份供状在这里,在没有抓住郭开并从郭开手中获取对赵豹有利的条件之前,想要替赵豹脱罪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既然不能够脱罪的话,那么赵豹的惩罚是肯定少不了的,这一点也是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
所以赵胜和虞信所争执的实际上就只有一点,那就是对于赵豹的惩罚到底是轻还是重。
虞信的说法就是有多严重说多严重,就算不让赵丹弄死赵豹,起码也得让赵豹从司寇这个位置滚下来。
而赵胜的说法则是另辟蹊径,在知道不能够用证据脱罪的情况下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就是赵国保持稳定的这个角度来阐述理由,希望借此达到能够让赵丹对赵豹的惩罚力度变轻的结果。
对于赵胜的说法,虞信当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于是虞信便敲了敲桌案,加重了语气:“平原君,想必汝和吾都很清楚,大同冶炼厂出产的是些甚么东西,那可是具装甲骑兵们的制式装备!”
“具装甲骑兵的重要性想必吾不用多说了罢?从李牧之前的数战之中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具装甲骑兵一旦在适当的时机投入正面战场,那么几乎没有任何兵种能够与之相抗!”
“一旦秘方泄露的话,那么其他的国家就可以根据这些秘方迅速的装备起一支同样的具装甲骑兵,就拥有了能够和具装甲骑兵对抗的资本。这就削弱了我们赵国在野战之中的优势,就会让更多的赵国士兵因此而被敌人杀死!”
“这,是一种灾难,不折不扣的灾难!”
“而这一切究其源头,难道不就是因为平阳君误信小人郭开,同时因为一己之私想要针对监察卫而弄出来的吗?”
“平阳君为一己之私而误国,必须严惩不贷!”
虞信这一番话斩钉截铁一气呵成,在大殿之中久久回荡,让赵豹面如土色,让赵胜哑口无言,让李伯暗自惊讶。
赵丹沉默了半天,先是看了看虞信,然后又看了看赵豹,最后将目光移到了一旁的郑朱身上。
“郑卿,汝意下如何?”
郑朱是在场唯一一个还没有表态的赵国重臣了。
郑朱被赵丹这么一问,一张脸顿时就变成了苦瓜脸。
在这件事情上只要支持一边,就会得罪另外一边。如果两边都不支持,那么也有可能两边一起得罪了。
墙头草也不是这么好做的啊,而且单单看赵丹投过来的目光郑朱的心里就很清楚,在这件事情上,自家的大王并不允许自己当一个墙头草。
那么,该怎么办呢?
郑朱的脑筋高速的开动着,终于给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只见郑朱咳嗽一声,对着赵丹说道:“大王,以臣之见,此事如今尚未查明,若是以此来定平阳君之罪的话,未免就过于草率了一些。”
郑朱这句话一说出来,赵胜赵豹就是一喜,而虞信则立刻对郑朱怒目而视。
赵丹不动声色地说道:“所以郑卿的意思就是等到此事水落石出之后再做定夺了?”
郑朱点头道:“正是,不过臣还有一点补充。此事虽然尚未水落石出,但是平阳君的失察之责却是已经确认的。所以臣认为这失察之责可以先行处置,其他的等到真相大白之时再做定夺也不迟。”
郑朱的这番话一说出来,所有人就都明白了。
搞了半天,这货其实还是在当墙头草……
郑朱的这个方案,既拉了赵豹一把,让赵豹不至于马上被虞信干掉,同时又要追究赵豹失察的责任,相当于也帮了虞信一手。
这又拉又打的,虽然也还是不能够让两边都满意,但至少两边对郑朱也不会有产生很大的怒气。
“真是一个老滑头!”众人不约而同的想道。
但归根结底,要怎么做还是得看赵丹这个大王的意思。
所有人都是屏气凝神,等待着赵丹的裁决,大殿之中的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了,当事人赵豹更是整个后背都湿透了。
赵丹沉思半晌,终于缓缓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平阳君先禁足三月,罚俸一年,削减封地一半,暂时免去司寇之职位。其余的等到事情真相水落石出之后再做定夺!平阳君,汝服不服?”
赵豹闻言身体就是一颤,脸色顿时变得一片惨白,但最终还是只能够低下头来,带着无奈的声音道:“大王,臣心服口服。”
说完了处罚之后,赵丹又将目光从眉飞色舞的虞信身上掠过,停留在了赵胜的身上:“平原君,如今司寇所属无人,那么便由汝暂时代理吧。”
虞信的笑容顿时就是一僵,正准备继续说些什么,但是赵丹已经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好了,寡人也累了,此事就到此为止吧!”
第617章 劫后逢生的郭开
郭开在几名死士亲随的护卫下一边纵马狂奔,一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渐渐远去的太行山脉,心情非常的愉快。
说实话,郭开其实是非常讨厌太行山的。
这座巍巍山脉从南到北阻断了偌大的赵国,给郭开的铁器生意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如果不是因为太行山险峻难行的道路,那么郭开觉得这些年来自己所赚到的钱至少要翻上两三倍。
不过说实话,郭开其实也并不算太在意这两三倍的金钱差距了,毕竟到了郭开这种大陆顶尖富商的地步,再多的钱财对于郭开来说其实也就是一个数字而已。
有了可以说是享用不尽的金钱之后,郭开更希望得到的就是地位了。
在这个时代,什么人最有地位?
那当然就是“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的士族。
但仅仅成为一个士族还不够,毕竟士族也分寒门士子和高门贵族两种。
要知道郭家并不是从郭开这一代才发达起来的,事实上郭开的爷爷郭纵才是让郭家真正起势的人,郭纵也是数十年前大陆有名的巨富。
经过了三代人的努力之后,郭家到了郭开这一代总算是混到了一个下大夫的爵位,勉强够到了高门贵族的边。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说起来这个下大夫的爵位,还是郭开在邯郸被围的时候根据那个粮食换爵位的方法,又走了赵豹的后门才得到的。
总而言之,这个晋爵之路很艰辛,非常的艰辛。
于是郭开渐渐的有些厌倦了,心中的不满在慢慢的滋生。
在郭开看来,自己作为赵国有数的巨富,每年都要上缴大批的商税给赵国官府,还要贡献不菲的收入和赵胜和赵豹这些靠山,然后还得看别人脸色,被人呼来喝去的跟条哈巴狗一样到处跑腿办事。
这换谁也不乐意啊。
更让郭开对赵国不满的是,由于大同铁矿和冶炼厂的开工,如今郭家的铁器生意已经开始受到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官方冶炼厂产量的不停扩大而增加着。
郭开进过赵国官方的冶炼厂,所以他也很清楚的知道官方的冶炼厂之中出产的铁器比自己家的铁器质量要更好,更耐用。
郭家的铁器一般只能够用一到两年的时间,这是郭开为了追求利润而对自家铁器作坊下的死命令。
如果铁器质量很好,十年八年都换不了的话,郭家铁器的销量怎么能够得到保证?
但问题在于,如今从赵国冶炼厂之中官方拿来出售和租赁的那些铁器,正好就是那种质量很好,能用十年八年不坏的铁器。
郭家的铁器在官方铁器面前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
再这样下去几年,郭家的铁器可能就要从几乎垄断赵国民间变成被官方铁器完全碾压了。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赵国官方断了郭开的财路,对郭开来说这就是杀父之仇啊。
这仇当然是要报的。
所以当秦国间谍出现在郭开面前的时候,郭开和秦国人几乎是一拍即合。
郭开将暗中走私赵国的武器,出卖赵国的情报给秦国人。
作为回报,秦国人将会允许郭家在秦国之中开设店铺,并且给予一定的优惠。
除此之外,秦国人还提出了一个让郭开动心不已的条件。
秦国人希望得到具装甲骑兵装备的秘密配方和打造方法。
如果郭开能够弄到配方或者铸造方法的其中一样,那么秦王就会封郭开为上卿。
如果郭开能够两样都弄到手,那么秦王就愿意给郭开封君!
这可是封君哪!
和这个爵位相比,财富算个屁,国家又算个屁啊!
为了实现这件事情,郭开已经暗中活动了几年时间。
在监察卫之中布设眼线,买通冶炼厂主事人缪莫,这都是郭开为此做的准备。
从这几年来看,一切都非常的顺利。
郭开暗中走私的行为在监察卫内线们的庇护下没有任何人察觉,同时缪莫也答应交出一名熟知炼钢法的工匠。
郭开很清楚,凡是能够掌握炼钢法机密的工匠,基本上都是会参与到铸造具装甲骑兵装备之中的。
只要得到一名参与过铸造具装甲骑兵装备的工匠,那么有关具装甲骑兵的一切不就统统被掌握了吗?
如此一来,秦国封君之位近在眼前啊!
虽然说秦国这些年被赵国打得有些惨,不过没关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嘛,谁又敢说赵国就能够一直强盛呢?
反正过去这几百年,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一直强盛下去的,郭开觉得赵国一定也是如此,肯定会盛极必衰的。
再说了,秦国之所以吃亏,跟奈何不了具装甲骑兵也有很大关系。一旦秦国也有了具装甲骑兵,那情况就不同了。
说不定秦国的反扑,就是由郭开献上的这具装甲骑兵配方和铸造方法开始。
这样的话,郭开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功臣啊!
美好的光明近在眼前。
但就在这黎明前夕,意外还是发生了。
毛遂突然率领大批监察卫包围了郭府并扬言要活捉郭开,险些让郭开的努力功亏一篑。
好在有着赵豹那个蠢货及时杀出救了场,让郭开有机会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密道之中逃离包围圈并离开邯郸。
离开了邯郸之后,郭开就马不停蹄的北上,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同冶炼厂。
如果单纯的想要隐藏,那么郭开只要往太行山一躲,躲个几十年都没有问题。
但是郭开还没有放弃,因为他的封君之路还有希望。
只要能够及时的在邯郸方面来人之前赶到冶炼厂,那么郭开还是有希望将工匠弄到手的。
冶炼厂就尽在眼前。
在整整五天六夜的奔波之后,郭开终于在黄昏时分来到了冶炼厂之中,来到了冶炼厂最高负责人缪莫的面前。
缪莫对于郭开的出现显然有些惊讶,惊讶的同时还伴随着明显的不耐烦。
仍旧是那一处幽静的小山谷,仍旧是那一座清幽的小亭子之中,缪莫对着郭开说道:“吾不是已经告诉过汝了吗?汝所需要的工匠还要再等一些时间!”
风尘仆仆的郭开微微一笑,不动声色的举起了手中的酒爵:“缪莫世兄,恐怕吾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几声惨叫突然从山谷的四周响起。
片刻之后,几颗山谷护卫的头颅就被扔到了缪莫的面前,一把剑锋上还染着鲜血的长剑也驾到了缪莫的脖子上。
郭开笑眯眯的将爵中美酒一饮而尽,然后道:“缪莫世兄,或许吾等现在应该去找一下那位幸运的工匠了。吾听说墨家工匠一脉的灵子腹真前些日子已经抵达了冶炼厂,在吾看来,此人应当便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郭开觉得自己应该否极泰来了,但他忘记了一句话,那就是——“福兮,祸之所倚。”
第618章 棋差一招
腹真简直了日了狗了!
老实说,这阵子腹真自认为应该是走了霉运,而且还是非常倒霉的那一种。
行刺之路眼看就要成功,结果却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也就算了,但失败之后腹真才发现输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整个墨家。
当自己老爹,也就是当代墨家巨子腹康将和赵王的商谈内容告知了腹真之后,腹真就知道无论自己愿意还是不愿意,为赵王效忠都是他和墨家一脉所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其实如果单单是换个大王效忠的话那也没有什么,毕竟秦国之中法家独大,墨家本来就不好发展,而且赵王也同意让墨家在华夏学宫之中拥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是很有诚意了。
作为墨家巨子,腹真老爹腹康理所当然的承担起了去华夏学宫和儒家喷口水打群架的重任,而腹真作为墨工一脉的灵子,则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赵国的兵器工坊副将作。
这其实是一个很高的职位了,放眼整个赵国工匠阶级,也就只有掌管所有赵国工匠的大将作比腹真的职位更高了。
但说实话,腹真其实并不在意这些虚头巴脑的职位之类的东西。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腹真成为了赵国的副将作并负责兵甲冶炼这一块之后,很多原先赵国的绝密资料就通通向他开放了。
这其中就包括了腹真一直以来都极为好奇和渴望的,关于具装甲骑兵兵器盔甲的所有资料。
腹真几乎是立刻就沉迷到了这些资料之中。
足足过了七天七夜的时间之后,面色憔悴但是整个人兴奋无比的腹真走出了房间,只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铸造具装甲骑兵兵器盔甲的工坊在哪?”
第二句是“马上准备马车,吾要去大同冶炼厂!”
于是腹真就出现在了大同冶炼厂之中。
平心而论,如果是以材料和锻造方法而言,赵国的工匠们由于有了赵丹这个穿越者的指点,无疑是要胜于墨家的。
但是如果比起底蕴以及对铸造一行的知识和了解上,腹真作为墨家墨工一派的领头人物,绝对是属于一览众山小的存在,恐怕也就只有传说中公输班(鲁班)的后人才能够和他一较高下。
当墨工灵子碰到来自后世的先进方法知识,会发出什么样的碰撞呢?
自认为吃透了所有方法的腹真只说了一句话:“吾能够让具装甲骑兵盔甲的防护力立刻提高三成!”
在赵丹听到了这句话之后,华夏学宫之中墨家所获得的官方经费立刻就提高了三成。
然后腹真就在五百名赵国骑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大同冶炼厂之中。
只可惜当时的赵丹并不知道冶炼厂有内鬼这件事情,所以也仅仅是朝着毛遂下达命令,让监察卫将腹真的防卫等级提到最高。
而毛遂理所当然的就把这个命令转发给了负责整个冶炼厂的缪莫。
所以在缪莫的领路下,腹真就落入了郭开的手中,整个人被五花大绑好像一个粽子一样塞在马车之中,并跟随着郭开一起离开了冶炼厂。
或许是因为在邯郸之中遭遇挫败的缘故,郭开很需要向别人倾诉,于是就变成非常的健谈。
所以在郭开的健谈之中,腹真明白了许多事情,比如说郭开这个王八蛋准备再一次的把腹真带回秦国。
在察觉到了这件事情之后,腹真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
墨家对于秦国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背叛者,即便这种背叛并不是出自墨家自愿的,但背叛就是背叛。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腹真回到秦国之后,这还能有好果子吃吗?怕是留给全尸都难啊。
“郭大夫,吾可以将秘方和铸造方法都告知与汝,汝就放吾离去吧。”惊惧不已的腹真对郭开苦苦哀求。
然而郭开对于腹真的请求无动于衷:“腹真,吾能够明白汝的忧虑,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汝真的写出秘方和铸造方法,吾又如何去判断真假呢?还请汝随吾往咸阳一行,只要能够铸造出具装甲骑兵的盔甲,那么秦王不但不会计较汝的背叛,还会给汝一场大大的荣华富贵。”
和腹真被关在马车之中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冶炼厂的监察卫首领缪莫。
正是因为有了缪莫的监察卫腰牌,所以郭开一行才能够畅通无阻的通过赵国境内的重重盘查,用最快的速度赶往秦国。
出于时间的考虑,郭开并没有走河东郡,而是打算走西南边的晋阳盆地,翻越吕梁山脉经过离石城来到黄河东岸的蔺城,最后从蔺城渡河进入秦国上郡。
在几天几夜的赶路之下,郭开一行终于来到了蔺城。
刚刚进入蔺城,郭开就松了一口气,打算先找个地方歇息,然后明天找船渡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声马夫的惊呼带着马匹的嘶鸣传入了车厢之中。
马车猛的停了下来,车厢之中的郭开猝不及防,整个人撞在了车厢壁上,额头顿时肿起了一个包。
“混账东西,怎么回事?”郭开忍不住破口大骂,将头伸出了车厢之外。
刚一伸出头去,郭开就看到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马车面前,马车就是因为避免撞到这个老人所以才紧急停下来的。
老人显然看到了郭开,朝着郭开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说道:“郭大夫,许久不见。”
郭开在看清楚这老人的面目之后浑身一颤,整个人瞬间如坠冰窟,过了好一会之后才结结巴巴地说道:“缪、缪卿……”
头发花白的缪贤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伸手敲了敲自己的腰,慢吞吞地说道:“人老了,走几百里的路都要了老命了。好了,都下来吧。”
郭开身体僵硬的挪下了马车。
他的心中其实很想让车夫立刻纵马逃跑,但是身边突然出现的数十名手持劲弩的赵国士兵让郭开彻底的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几名士兵从马车之中将被五花大绑的腹真和缪莫抬了出来,并给他们松绑。
腹真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朝着缪贤恭恭敬敬的行礼:“多谢缪卿相救。”
缪贤笑着对腹真点了点头,随后将目光转向了缪莫,老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这人哪,一老了就容易犯糊涂了,养个孩子连忠奸都分不清楚,险些就为敌国做了嫁衣。要是真的出了差错,怎么去地下见历代先王哟!”
缪莫面色如土,整个人跪在了地上放声大哭:“父亲,孩儿知错了,请父亲恕罪,请父亲恕罪啊!”
缪贤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皱纹看上去加深了许多:“吾为国尽忠一生,想不到却养了汝这么一个不忠不孝之子,真真是愧煞吾也。来人啊,把这逆子和叛贼郭开都绑了,带回邯郸请大王发落罢。”
第619章 齐国人又要搞歪心思?
汾门城外,赵军大营。
赵军主将庞煖注视着面前的汾门城,脸上略微带着几丝忧虑。
已经足足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但是汾门城依旧是不动如山。
赵军士兵已经在城下付出了几千条性命,所能够做到的仅仅只有将城外的那条护城河填平而已。
副将李牧就站在庞煖的身边,整个人的身姿十分的挺拔,看上去精神奕奕,正朝着庞煖进行汇报。
“大将军,齐国人那边似乎有异动。”
赵国大将军的这个职位实际上属于廉颇,这里主要是一种对庞煖主将之位的敬称。
“异动?”庞煖微微一转头,花白的胡子在说话的时候随着嘴唇的开合而颤动着:“甚么异动?”
李牧道:“齐国人看上去好像准备分兵了。”
“分兵?”庞煖对于这个答案显然有些意外:“匡梁想要分兵去哪?”
“应当是去临乐。”李牧道:“齐国人的野心很大,看上去至少想要全吞整个督亢之地。”
督亢之地,乃是对北易水和永定河之间广袤冲积平原的称呼,这片地区以临乐城为中心,土地十分肥沃,是燕国境内最大的粮产地,同时也是除了武阳城之外燕国人口最多的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世这个地方有着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做“雄安新区”。
庞煖沉思半晌,道:“吾可是联军主将,那匡梁如果真要分兵,为何不和吾通个气?”
李牧耸了耸肩膀,道:“齐人向来自视甚高,那匡梁恐怕对于大将军并不心服哪。”
庞煖哼了一声,正准备说些什么,突然有人来报:“大将军,齐国将军匡梁求见!”
“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齐军主将匡梁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朝着庞煖拱了拱手:“大将军。”
庞煖脸色平静的注视着匡梁,道:“不知匡梁将军前来,所为何事?”
匡梁的脸上露出笑容,对着面前的庞煖说道:“大将军。如今汾门城久攻不下,若是如此下去,恐怕亦是白白损耗兵力。依吾之见,不如分兵一支渡过北易水前往背后的督亢之地。如此一来的话,汾门城之中的燕军便是腹背受敌,进退两难,不知大将军觉得此计如何?”
庞煖听完了匡梁的这番话,然后就忍不住下意识的看身边的李牧一眼,过了片刻之后才说道:“按照匡梁将军的意思,那么又应该派谁去燕国背后的督亢之地执行这个任务呢?”
匡梁正色道:“匡梁虽然不才,但亦是愿意为将军解忧。”
庞煖似笑非笑的看了匡梁一眼,道:“恐怕这亦是匡梁将军所愿吧。”
匡梁同样笑了起来,道:“吾知道大将军对此有些不满,但是还请大将军仔细想想,若是督亢之地尽数被吾所占的话,那么燕国蓟都便将暴露在吾齐军的兵锋之下。届时就算乐间再如何沉得住气,恐怕也不会对蓟都被围这件事情无动于衷吧?”
“只要燕军一动,那么大将军自然便可衔尾追击,如此一来既不必面对汾门这座坚城,又可顺利取得胜利,岂不是一举两得?”
匡梁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非常愉快。
这个计策唯一一个对庞煖不利的地方就在于庞煖要率领赵军主力和燕军决战,而齐军则完全不需要应对任何成建制的燕军。
匡梁知道自己的心思瞒不过庞煖,但是他觉得庞煖应该是会答应的。
毕竟庞煖虽然名义上是联军主帅,但是实际上对于匡梁和匡梁麾下的十五万齐军可是完全指挥不动的。
燕军主力这个硬骨头就让赵国人去啃吧,匡梁只需要率领着自己麾下的十五万齐军去督亢之地打打秋风,顺便将这片肥沃的地方给完全占领下来,轻轻松松捞到功劳就好了。
庞煖沉默了片刻,道:“吾手中只有十五万人,若是燕军回援的话,恐怕是拦不住的。”
匡梁闻言就是一愣,下意识地说道:“这如何可能?”
“这如何不可能?”庞煖正色道:“吾手中只有十五万人马,自然是不可能抵挡住二十万燕军的。”
匡梁一听这话就呆住了。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匡梁还听不出庞煖的意思,那么他也就是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