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最后,毛遂的语气之中已经充满了森然的杀机。
  好好的工匠谁会在自己的衣服里放这么一堆暗算别人的东西和这种取人性命的毒药?
  如果这时候的毛遂还不知道腹真打的什么主意的话,那么毛遂也就别当什么胡衣卫副总管了。
  腹真并没有回答毛遂的话,刚才那一击过于沉重,已经对他造成了内伤。
  一盆凉水迎头泼下,还在剧痛之中徘徊的腹真总算是清醒了一些,好一会才低声道:“吾今日落入汝等手中,生死任凭处置便是。”
  毛遂哈哈大笑,伸手拍了拍腹真的脸庞,双目之中满是毫不掩饰的寒光:“生死任凭处置,好一个硬气之人!但汝想来并不知道,若是一名合格的死士,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便应当是自杀!既然汝连自己的性命都舍不得,那么说出这些话来又想唬得谁去?”
  腹真脸色一变,摇头闭目不语。
  整个房间突然陷入了一片寂静,足足过了好一会,另外一个平和的声音才在腹真的耳边响起。
  “汝既为大匠,身怀如此之绝技,又为何要甘当刺客,行此卑鄙之事?”
  腹真怒了,闭着眼睛就高声道:“夫专诸刺王僚,聂政刺侠累,要离刺庆忌,全乃刺客义举,皆有大功于国家社稷也。吾虽身死,亦不负刺客之名,汝何能如此辱吾?”
  那个声音笑了起来:“吴王阖闾先命专诸刺王僚,此乃杀父于前;又命要离刺庆忌,此乃弑兄于后,如此杀父弑兄之徒,上天责之,所以吴国在阖闾的手上被越王勾践所灭。”
  “聂政刺侠累者,不过是因为那韩国大臣严仲子妄图夺侠累之位不成便买凶杀人,如此行径真乃是卑鄙无耻之徒也。聂政虽可称光明磊落,但受雇于卑鄙无耻之人,又何能称得上有大功于社稷?”
  “如此来看,汝之所谓刺客义举,不过世人愚昧之见,徒增笑尔。”
  腹真的脸色被这番话反驳得又青又白,想要睁开眼睛看看对面这个牙尖嘴利之徒到底是谁,谁知道才刚刚一睁开眼睛就愣住了。
  站在腹真面前的,赫然是他朝思暮想所想要刺杀的对象——赵丹。
  赵丹笑吟吟的看着嘴巴张得能够塞得下两个鸭蛋的腹真:“怎么,汝很意外?”
  腹真被赵丹看得低下头去,半晌过后才长叹一声:“事已至此,吾仅求大王赐吾一死。”
  赵丹脸上笑意不减,对着腹真道:“汝可知吾祖乃是赵襄子,汝如何就不能是那豫让?”
  这豫让和赵襄子,其实也是一个很有名的刺客典故。
  却说当年赵氏先祖赵无恤在晋阳被淹的绝境之下联合韩魏两家反杀智伯瑶,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也为自己招来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刺客——豫让。
  豫让是智伯瑶的家臣,为了给智伯瑶复仇,豫让先是把自己给阉了进入赵无恤宫中当了个太监准备刺杀,只可惜演技不精很快被识破了并且逮住了。
  问明缘由之后,赵无恤觉得他是个义士,于是放了他一马。
  然后豫让又把自己的脸给刮花,吞碳把自己的嗓子弄哑,搞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老婆都认不出来之后伪装成乞丐,准备在赵无恤出行的必经之路上伏击赵无恤。
  只可惜豫让的演技依旧不精,所以他又被识破,又被逮住了。
  赵无恤这就很不爽了,特么你有完没完了?这谁家也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啊,你要是这样子的话,我还能不能睡个安稳觉了?
  于是就不打算再给豫让第三次机会了。
  即便如此,赵无恤为了成全豫让的名声,还是当场脱下自己的外衣丢给豫让。
  然后豫让就把这件外衣刺了个千疮百孔,高呼“吾可以下报智伯矣!”,然后自杀了。
  腹真当然是听说过这个典故的,所以在听到这番话的时候心中不由自主的就想道:“难道这赵王打算效仿先祖之举,饶吾一命?”
  有一点其实毛遂说对了,那就是腹真确实算不上一位真正的死士。
  仅仅是赵丹的三言两语,腹真就已经出现了动摇。
  但是一想到在咸阳城之中的家人,腹真刚刚产生的动摇又迅速无比的消失了。
  如果腹真今天真的在这里投靠了赵国人,这件事情迟早都会被秦国知晓的。
  要知道腹真所有的亲人可都在秦国之中啊,若是风声走漏,腹氏一族的灭族下场自不必说,就连秦国墨家一脉都有可能受到腹真的牵连。
  所以腹真在低头思考了片刻之后便重新抬起头来,十分坚定的摇了摇头,道:“请大王赐吾一死罢。”
  看着一脸坚决的腹真,毛遂忍不住开口道:“大王,此人心志并不坚定,只需大王将其交给臣,最多三天时间臣必定能够让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胡衣卫之中可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逼供手段。
  赵丹微微一笑,摇头道:“不可。”
  毛遂的脸上失望之色一闪而过。
  赵丹又转头朝着腹真道:“腹真哪,寡人今天之所以来到这里,其实是想要告诉汝一个消息。寡人的大军不久之前刚刚攻破了咸阳,三万秦国工匠如今已经随着寡人的大军回到了赵国境内。过几天应该会有一些汝很熟悉的人出现在汝的面前,等到那个时候汝再做决定不迟。”
  腹真身体剧震,脸色突然一片惨白。
  出了房间之后,赵丹便对着跟上来的毛遂说道:“给寡人好好的照看着他,莫要让他找到自己逃脱或者自杀。寡人能否收服墨家,便落在此子身上了。”


第594章 墨家缘何至此啊
  赵丹并没有说谎,仅仅在五天之后,腹真就见到了他的父亲腹康。
  当父子两人四目相对的时候,气氛突然有些尴尬。
  毛遂微微一笑,对着两人说道:“汝等有半盏茶的时间。”
  当毛遂离开之后,腹真终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匍匐大礼跪倒在地:“孩儿无能,未能够完成父亲大人的嘱托!”
  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腹康长叹一声,将面前的孩子托了起来:“起来罢吾儿,赵王麾下能人无数,连咸阳这等坚城都能在一月之内为其所破,吾儿又如何能够瞒得过其耳目?”
  “咸阳被破了?”虽然心中早有猜测,但是当听到了这番话的时候,腹真还是忍不住身体剧震:“这……如何可能?”
  要知道当时主持对咸阳城加固并且完善各种防御措施的人就是腹真,他可是太清楚自己那些防御措施的威力了。
  别说是一个月,腹真觉得只要粮食足够的话,守上三年五载的都不成问题。
  虽然墨工只是墨家四系之中的一脉,但是当年墨子墨翟可是曾经和春秋时期的绝代大匠公输班斗法并且取胜的。
  当时的墨子就是守城的一方,由此足见墨家一脉对守城的造诣所在。
  即便距离当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时间,可这几百年之中墨工一脉也并没有拘泥于先辈的框架,而是自己不停的推陈出新。
  作为如今墨工一脉灵子的腹真可以说是墨家之中最擅长此道之人,徒然听到自己心中完备无比的防御体系被破解,又如何不震惊无比?
  腹康摇了摇头,正色道:“吾儿,如今乃是墨家生死存亡之际,其他事情暂且不必再提。”
  腹真这才回过神来,徒然响起了前几天赵丹面对自己的时候所说过的话,哪里还不知道自家老爹说的是什么?
  “父亲,汝怎会被赵人所擒?”
  作为墨家一脉,腹真早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退路,腹氏一族的大宅之中地下就是迷宫密道,其中机关无数还储藏着大批粮食,又有密道通向城外,完美的符合了狡兔三窟的定义。
  腹康苦笑一声,道:“康儿啊,汝所有不知,为父在开战之后被征调随军,日夜身处守城第一线,赵军入城之后又如何来得及逃了?”
  腹真这才明白过来,顿时面色变得一片惨白,良久方道:“如此一来,墨工一脉岂不是被尽数打尽了?”
  想到这里,腹真心中就恨死了那些法家的官僚。
  如果不是法家对墨家的打压,凭借着自家父亲墨家巨子的地位,又怎么会被派到城头第一线去干工匠的活计?
  腹康点了点头,叹道:“是啊,墨工一脉皆处军中,不是被杀便是被俘,如何能够逃得过了?”
  腹真一听这话,顿时心如刀绞。
  那些墨家工匠,可都是腹真的好伙伴、好兄弟啊!结果如今一个个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如何能够让腹真好受。
  腹真的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足足过了片刻才道:“父亲,那么其他三系墨者如何了?”
  墨工上前线这没话说,墨侠基本上都在秦军之中了这也不必说,就是墨辩和墨士都在秦国之中为官,不少人还刻意隐瞒了自己出身墨家的事实。
  所以腹真觉得,其他三系的墨者即便是有所损失,但应该还是安全的。
  然而腹康的回答却完全出乎了腹真的意料之外。
  只见腹康又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一张老脸之上眉头深锁,摇头道:“此番墨家,几乎已经被赵国人一网打尽矣!”
  腹真情不自禁的瞪大了眼睛,道:“这如何可能?”
  腹康苦涩的摇了摇头,闭上了眼睛。
  腹真的心随着自家老爹的这个动作渐渐沉到了谷底,突然嘶声道:“难道墨者之中出了叛徒?”
  腹康沉默良久,十分痛苦的点了点头,道:“墨家之精华墨者,如今尽被掳至邯郸矣!”
  看见腹康点头的一瞬间,腹真的脑袋好像重重的被人敲了一下,整个人差点晕了过去。
  墨家竟然出了叛徒?
  要知道自从开派祖师墨子开始,墨者就一直是诸子百家之中最有纪律性,最团结的一派,所谓“赴汤蹈刃,死不旋踵”就是墨者之间最好的写照。
  当年墨者们跟随着墨子在诸国之中奔波,不知道制止了多少次不义之战,让诸国的百姓得免多少次兵灾之祸,更在这其中付出了许多的墨者性命,这才有了墨家和儒家在这个时代并称为“儒墨显学”的资格。
  但是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轰鸣而过,诸子百家之中的法家奇峰突起,凭借着在秦国之中的成功而后来居上,依附着霸主秦国而同样跻身于显学之列。
  墨家的死对头儒家也不算差,先有孟子坐镇稷下学宫于临淄辅佐一代霸主齐宣王,后有荀子创立华夏学宫于邯郸辅佐如今大陆上风头最盛的赵王丹,虽有短暂中衰但如今已经完全复兴,风头又一次的盖过了屡战屡败的秦国法家。
  反观墨家在春秋末期便渐渐盛极而衰,战国以来更是四分五裂,不得不入秦和法家合流,才能够在儒家无所不在的打击下苟延残喘。
  入秦之后,墨家的处境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改观。
  提倡“兼爱非攻”的墨家,对于已经完全被军功爵制度所绑架的好战之秦来说完全就是一个异类,遭到了秦国从上到下所有人的排斥。
  即便对自家的学说进行了艰难的改进,但是每一次的改变都遭到了强力的反对,导致多年来墨家的改变微乎其微,融合入秦的道路依旧艰难,只能够勉强保证不被法家吞并罢了。
  没想到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墨家竟然还遭到了自己人的背叛?
  腹真突然抱着头,蹲在地上痛哭失声。
  腹康看着自己完全失态的儿子,一张老脸之上充满了怜惜,他轻轻的摸了摸自己儿子的脑袋,拍了几下以示安慰,然后就站了起来,走出了大门。
  在那里,老迈的墨家巨子碰到了胡衣卫副总管毛遂。
  “烦请告知赵王,腹康已做好觐见准备。”


第595章 时代变了,总要与时俱进啊
  老巨子很快就见到了赵丹。
  赵丹就坐在宫城里的后花园中的一棵树下,静静的捧着一本书读着。
  腹康颤颤巍巍的走了上去,对着赵丹恭恭敬敬的拜了下来。
  “腹康见过大王。”
  虽然腹康的头发都还没有花白,但是任谁看到腹康走路时候的样子,都会觉得这个老头子应该离死不远了。
  不过在这个三十岁就能够称老子,五十岁就能算喜丧的年代,已经差不多六十岁的腹康这么走路好像又还真的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赵丹放下了手中的书籍,十分平静的注视着腹康:“腹康,汝可知道是谁出卖了汝?”
  腹康轻轻的叹了一声,道:“想来应该是墨士一脉。”
  赵丹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道:“寡人还以为汝只会说出几个人的名字。”
  腹康摇了摇头,道:“墨士一脉入仕数十年,一直被秦国法家打压,如何不对秦国深存怨念?吾为墨家巨子,数十年不得令墨家在秦国发展壮大,又如何不被墨士一脉所怪?有此两条原因,墨士一族出卖墨家,并不令吾感到一样。”
  赵丹笑了起来。
  “来人啊,看座。”
  看的并不是椅子,而是一张席子,毕竟赵丹可没有偷窥老人家胯下风景的习惯。
  不过如此一来,两人一个坐着椅子一个在席子上跪坐,单以高度来说倒是让赵丹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几分居高临下的俯视味道。
  赵丹注视着腹康,饶有兴致地说道:“腹康,汝为墨家巨子,不知对那兼爱非攻之道的了解如何?”
  一说到这里,腹康下意识的就挺直了身体,道:“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故此须兼爱、非攻、尚同、节用之策,方可令天下大治也。”
  腹康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整个人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因为这番话并不是腹康所说,而是来自于墨家的老祖宗墨子的言行。
  赵丹看着腹康,随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腹康啊腹康,汝墨家也算是入秦多年了,难道就一点改变都没有吗?也难怪被法家压制得如此喘不过气来了。”
  腹康一张老脸涨的通红,但是却完全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语。
  赵丹说的完全都是事实,这让腹康怎么去反驳?
  赵丹深深的看了腹康一眼,道:“所谓的兼爱、非攻之策,其实也不是不可行。但是啊,寡人觉得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墨子将这个世界之人想得太过美好了一些。”
  “举个例子,寡人的赵国和秦国虽然同出一脉,但是为何做不到兼爱?原因很简单,若是寡人去爱秦国,秦国却不爱寡人,那么寡人向秦国所付出的爱,岂不是反而变成了寡人的伤痛?”
  “这人哪,总是自私的,打了几百年的仗了,轻轻松松说一句兼爱非攻就让大家放弃,怎么可能做得到?”
  腹康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道:“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大王为天下有名之英主,难道便不欲效仿圣王之法乎?”
  赵丹笑了起来。
  “腹康啊腹康,寡人不知道汝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词,那就是‘与时俱进’。三皇五帝那些圣王们的时代啊,那根本就是一片洪荒,那时候的人一生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了存活下去而奋斗,动物和敌人对圣王们的威胁是等同的,圣王们甚至要拿着石斧石箭去和猛兽们拼命搏斗猎食。”
  “可现在呢?现在青铜器都快要被淘汰了,寡人的具装甲骑兵早就已经凭借着新式钢材所制的盔甲横行天下,千年前高高在上的周天子现在对寡人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蝼蚁,更不要提周朝开国之前还要再追溯几千年的圣王们了。”
  “想要再回到那个时代,让汝腹康拿着石斧石箭,腰上披着毛皮,露出毛茸茸的胸口去密林子里和野兽们搏杀,那可能吗?圣王的时代啊,回不去了!所以啊,我们就让他过去吧。”
  腹康被赵丹的这一番话说得心神大震,但仍旧没有放弃争辩:“大王此言差矣,虽然如今之人和当时之人的确大不相同,但不同者无非身体器物,并非思想精神也。墨家亦不欲回归茹毛饮血的时代,但是若是人人都甘心追随圣王,那么兼爱非攻之事必然得成也!”
  赵丹再一次的笑了起来。
  “腹康啊腹康,汝未免也太过理想化了。汝也不想想,如今之天下充满了战乱,每一个子民,甚至连寡人这个国君都时常生出朝不保夕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寡人每天想着的就是如何让寡人的赵国变得更加的强大,让敌人变得更加的弱小,什么圣王不圣王的,寡人又哪里有心思去敬拜他们呢?”
  “是啊,古人们将圣王们说得是多么的动听啊,但是有时候寡人经常在想,圣王们的表现是不是未必就和那些古代传说相符呢?”
  “寡人这个人啊,经常喜欢揣测一些毫无依据的事情。尧对舜的考验,是不是一位首领对挑战者的镇压呢?舜是不是在反抗这些镇压之后成功的夺取了权力,强抢了尧的两个女儿为妻,然后囚禁了尧并且逼迫尧让位呢?”
  “大禹这个人啊,是不是因为在治水之中立了大功,所以得到了天下部族的拥护,并且凭借着这种拥护得到了压倒性的力量,最终因此成功的逼宫让舜也不得不禅位呢?”
  “仔细想想,如果大禹真的是一个圣人,一个衷心拥护禅让制的圣王,那么他怎么会教出启这样结束了禅让制的继承人呢?如果是寡人的话,寡人最希望教出来的继承人,肯定是要和寡人一模一样的,不是吗?”
  “如果大禹和启这对父子是同样的性格,那么一切都就容易解释了。大禹用自己的死来设了一个局,将伯益骗到了夏都城,然后大禹的儿子启手起刀落杀了伯益,没有了伯益这个强大的挑战者之后伟大的夏朝家天下就此建立。”
  赵丹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的话,随后对着已经完全呆滞住的腹康说道:“汝看看,这一切虽然荒谬无比,但是仔细一想又好像有点合情合理的样子,不是吗?尧舜禹他们的确是我们诸夏的圣王,这一点无可辩驳,但是他们所采取的手段,真的就像那些传说之中记载的那般尽是光明全无黑暗和龌蹉吗?”
  “寡人今天之所以告诉汝这些,只不过是因为寡人觉得汝等这些墨家还有救,还能为诸夏、为这个世界作出一些伟大的贡献。所以啊,寡人决定再给汝墨家一次机会。”
  赵丹说着将手中的纸质书籍抛到了腹康的面前,道:“时代变了,诸子百家在不停的进化着,儒家和法家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在这种模样,不就是因为他们在不停的改变着自己吗?汝墨家不愿意改变,寡人可以帮汝等一把。”
  “从今往后,寡人给汝的这本书若是能够被墨家奉为圭臬,那么墨家就能够被寡人所接纳,也将会在未来的诸子百家之中有一个位置。如若不然……”
  赵丹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刻意的停顿了一下。
  “好了。何去何从,墨家有三天时间思考,自行选择吧。”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赵丹就起身离开了。
  感觉三观遭到了极大冲击的腹康有些颤抖的伸出了手,翻阅起来面前的这本书籍。
  书名《墨经正义》。
  共六篇,分别是《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
  这里包含了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其中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光学和静力学。
  这本书明显的被改过了,前半部那些阐述兼爱非攻尚同之类思想理论的篇幅统统被删掉了,一字未提。
  不知为何,当将面前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看完之后,腹康好像整个人都失去了力气,一下子变得苍老了许多。


第596章 儒家就是欠调教!
  墨家终究还是屈服了。
  当腹康、腹真父子带着一群墨家精英朝着赵丹跪倒效忠的时候,赵丹心中一点都不意外。
  如果这些墨家人不愿意效忠的话,那么他们就会立刻被发配到赵国大同铁矿之中,并在监工们的鞭子监督下永远渡过一生。
  有一句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君王,赵丹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最基本的信条。
  尤其是在发现了墨家手中竟然还有八牛弩这种堪称当世最强的大杀器之后,赵丹就根本没有想过要让这些墨家人离开自己的视线。
  不顺服的就只能是敌人,在这个残酷无比的时代,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啊。
  赵丹可不愿意哪天在战报之中看到自家的具装甲骑兵在八牛弩的密集攒射之下死得一片片的那天,他更希望看到赵国的八牛弩在战场之中大显神威,镇压所有不服。
  不管怎么说,既然墨家臣服了,那么该有的仪式还是要有的。
  就在墨家屈服的当天,赵丹就在王宫之内召开了一次小型的宴会,列席者并不是赵国的高官显贵,而是所有的华夏学宫诸子百家先生们。
  赵丹笑容满面的举起了酒爵:“诸卿,让吾等一起庆祝墨家加入赵国,成为华夏学宫的一员!”
  腹康慌忙站起,手捧酒爵一饮而尽,随后深深低头:“臣谢大王!”
  根据惯例,在加入了华夏学宫之后,腹康这个墨家巨子就有了一个卿的爵位,属于正式的赵国臣子了。
  理所当然的,墨家也就在华夏学宫之中拥有了一座讲堂,今后可以在学宫之中招收学子并讲课。
  从此之后,赵丹所框定的那本《墨经正义》就将取代原先墨家的《墨子》成为墨家最高典籍。
  如果墨家真的依照赵丹这本书上划定的道路走下去的话,将来他们就会彻底的变成一个理工学派,和什么思想理论之类的东西再无关联。
  这正是赵丹所想要看到的事情。
  诸子百家听起来固然是很好的,但前提是要能够促进赵国发展,促进华夏进步。
  对赵国和未来华夏发展没有丝毫用处,甚至可能还会拖后腿的学派,留着干嘛?华夏学宫不养废物,未来的华夏大地更不需要这样的废物。
  赵丹所熟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墨家并不适合去搞理论,只有理工才是墨家真正的出路。
  根据历史的记载,墨家始祖墨子早就已经发现了小孔成像理论,也知道力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还运用过共振的理论进行过守城实战。
  这是好事啊,只要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物理学的大门就会对整个墨家冉冉打开。
  真正的光明大道啊。
  只要踏上了这条道路,墨家才会成为真正的千年学问,甚至会盖过帝王的光芒,以后的未来可能就不会有什么物理学家,而只有墨学家!
  对于墨家的加入,华夏学宫之中的其他诸子百家大部分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唯有几个人的脸色非常的阴沉。
  半个时辰之后,当晚宴结束时,赵丹回到了偏殿之中,随后很快就收到了有人请求觐见的消息。
  赵丹叹了一口气,道:“且让祭酒和先生们进来吧。”
  片刻之后,荀况带着几名白发老者走了进来,这几个家伙一个个都是身着儒袍头戴儒冠,一看就是不折不扣的儒家人。
  “臣等见过大王!”
  赵丹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不知诸卿今夜求见,所为何事啊?”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赵丹的心里其实是有些不高兴的。
  一名儒家老者高声道:“大王,那墨家之人狼子野心,曾经助秦为孽,今又叛秦而赴赵,如此反复二心之徒,大王如何能够用之?臣请大王尽诛墨者,以肃清其毒!”
  赵丹听完了这个老头的话,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娘的,这儒墨之间的仇恨果然不是盖的,一上来就直接要杀人全家啊。
  不过这说起来倒也并不让人意外,不然赵丹也不会特意在这里等着儒家学者们上门了。
  儒家一直代表的是大贵族的利益,追求的都是成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而墨家思想一直都代表手工业者和平民,这种根本立场上的对立让两家之间水火不容。
  而且墨家始祖墨翟曾经是一名儒家士子,后来因为看不惯儒家的种种思想才叛离儒家创立墨家,这无疑更加深了两家的仇恨。
  所以墨家对儒家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徒弟子,门中败类。
  这种门中败类自然是要让他早死早超生为上。
  这就是为什么被儒家把持的稷下学宫之中虽然号称百家争鸣,但是却没有出现过墨家学者的原因。
  老儒者一发言,其他几名儒者立刻纷纷开口附和。
  “对,墨家必须受到惩处!”
  “臣请大王下令诛杀墨家!”
  “若是大王不将墨家尽除,那么臣只能向大王告老还乡了。”
  赵丹看了几名群情激奋的老儒者一眼,心中颇为无语。
  他娘的,做学问做傻了吧,还敢向寡人逼宫?
  当年的齐国就靠这么一群嘴炮来当幕僚?也难怪齐国会霸业中衰了。
  赵丹脸色淡然的将目光转向了荀况:“不知荀先生意下如何?”
  荀况犹豫了一会,还是说道:“臣请大王将墨家尽数逐出赵国。”
  从立场上来说,荀况其实相较于其他儒家学者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并没有一定要将墨家给赶尽杀绝。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毕竟荀况再怎么被人诟病是所谓的“儒皮法骨”,但是天下人都还是认为他是当今这个时代的儒家领袖。
  所谓屁股决定立场,既然荀况的屁股是儒家这边的,就不可能不为儒家说话。
  赵丹点了点头,道:“很好,诸卿的意见,寡人都知道了。来人啊!”
  赵丹一挥手,突然一群人哗啦啦的就走了进来。
  几名儒家学者不明所以的回头一看,才发现走进来的这些家伙也不是别人,就是刚刚还和自己一起在正殿喝酒的那些诸子百家学者,就连墨家巨子腹康也在其中。
  不知为何,几名儒家学者的心中突然生出了几丝不安的念头。
  不过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
  等到所有人朝着赵丹见礼完毕之后,赵丹就开口了。
  “之所以将诸卿都召回来,乃是因为刚刚发生了一件紧急的事情。”
  赵丹伸出了手指头,在三名老儒者的身上一个个点过:“元先生、宋先生和陈先生自觉老迈,已经向寡人告老,寡人体谅三位,如今已经批准了。”
  赵丹话音一落,偏殿之中顿时就响起了一阵惊呼,随后便是一片窃窃私语。
  被赵丹点中的三位儒家学者更是脸色剧变,身体颤抖不已,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荀况也同样是脸色大变,下意识的就想要替自家人求情:“大王……”
  “荀卿不必多说了。”赵丹摆了摆手,打断了荀况的话,然后缓缓说道:“寡人最近听说荀卿一方面要管理学宫杂务,一方面又要教授学子,的确是过于劳累了,公孙卿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