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丹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那么寡人就等着汝的好消息了。”
……
当回到宫中之后,一直跟在赵丹身边的毛遂突然开口了。
“大王,臣觉得那个公输腹真或许有些问题。”
赵丹的脚步定了一下,随后转过了身来:“汝此言何意?”
毛遂道:“大王,这公输腹真可能是个间谍。”
“什么?”赵丹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是为何?”
毛遂道:“大王,此人之口音虽然听起来颇似河东口音,但绝对乃是关中人。”
“关中人?”赵丹皱起了眉头,过了好一会才道:“单凭此一点,恐怕不能够认定他是秦国间谍罢?”
毛遂继续道:“大王有所不知,臣近来阅读胡衣卫所搜集的情报,曾经见过有一份情报上说秦国墨家之中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配方墨,此墨的名字便为黑烟墨。”
赵丹的脸色变得凝重了起来。
“若是如此,那么汝便给寡人好好查查,看看他到底是怎么进入这印刷坊之中的,又有何图谋。”
毛遂顿了一顿,随后又低声道:“大王,其实臣还有一事欲要禀报。”
“什么事?”
毛遂道:“大王,近日发现芈夫人的身边有一名女宫人,曾经借着某些机会悄悄的出宫,似乎和秦国细作有过接触。”
赵丹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竟有此事?”
赵丹这一下是真的有些怒了。
先是一个疑似秦国间谍的家伙,然后又是一个可能是秦国间谍的夫人。
这些秦国人还真是能够算计啊,都算计到寡人头上来了。
“查,给寡人狠狠的查!寡人倒要看看,这秦国人到底想要在寡人的地盘上搞什么鬼!”
赵丹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明显的怒气和杀机。
第543章 蔡泽使燕
燕国,蓟都。
由于上一代国君燕武成王更加的喜欢呆在下都武阳城之中,所以这十几年来蓟都显得颇为冷清。
冷清得甚至有点破败。
明明这里才是燕国正儿八经的首都,但是任何人去到武阳之后再来到蓟都,总是会发出这样的一种感慨。
“蓟都,远不如武阳矣!”
蔡泽此刻的心中就是这样的感慨。
作为一个燕国人,蔡泽当然不可能没有来过蓟都。
和印象之中的那个蓟都相比,此刻蔡泽面前的这座蓟都,实在是太老旧、也太暮气沉沉了一些。
这种感觉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当燕国王宫出现在蔡泽面前之时,蔡泽竟然情不自禁的松了一口气。
至少这座王宫仍旧给人一种威严无比的感觉。
虽然说燕国王宫的这种威严和咸阳宫或者是邯郸龙台来说都不在一个档次上,甚至连自家武阳城之中的那三座高台宫殿都比不上,但是它至少证明了一点——燕国的威严仍在。
这就好。
很快的,蔡泽就进入了宫城之中。
马车辚辚的行驶着,道路的两旁不时可见到许多工匠,正在忙忙碌碌的对着宫殿进行着修缮和扩建。
看到这一幕,蔡泽的神情更加的放松了。
如果燕国真的已经沦落到连这么一点修缮宫殿做做样子的能力都没有的话,那么蔡泽就真的要考虑一下是不是直接掉头就走了。
“无论如何,这燕国毕竟亦是七雄之一呀。”蔡泽这般在心中安慰自己。
很快的,蔡泽就在王宫的正殿之中见到了两位此刻燕国的最高首脑人物。
燕太后和燕国相邦乐间。
蔡泽恭恭敬敬的朝着坐在上首的燕太后行礼:“臣见过太后。”
年轻的燕国太后面色清冷,微微颔首道:“使者请坐。”
等到蔡泽落座之后,燕太后再度开口:“不知使者是何来意?”
蔡泽恭敬道:“臣此次前来,乃是告知太后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燕太后的脸庞上不由多出了几分耐人寻味的笑意:“还请使者说说,到底是何好消息。”
蔡泽道:“回太后,如今齐国发兵攻楚,国中兵力空虚,若是太后愿意攻齐,那么便能够一鼓而下临淄,重现当年昭王之霸业矣!”
燕太后脸色微微一动,随后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容:“老妇还当使者说的是何事,原来却是这件事情。此事恕燕国和老妇难以为之,使者请回吧。”
蔡泽一听这话就急了,忙道:“太后请三思啊。”
燕太后摇头道:“使者莫非忘了如今的赵国和齐国乃是盟友乎?若是老妇发兵攻齐,那么岂不是得罪了赵国?”
现在的赵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还有秦国牵制的赵国,而是变成了如今这个几乎天下无敌的霸主赵国了。
再加上燕太后的娘家就是赵国王族,这位太后自然是不希望和赵国开战的。
但是燕太后不希望开战,却又并不代表着就没有人愿意开战了。
一旁的乐间适时的开口了:“太后,以臣之见,这攻齐一事,其实是势在必行也。”
燕太后闻言就是一愣,看向乐间的眼神之中不免就带上了几分不解:“昌国君此言何意?”
乐间侃侃而谈:“太后,须知这燕齐之间乃是死敌,如今齐国已然夺取了楚国兰陵、襄贲、郯城等城邑,将近半个淮北之地已然重归齐国之手。若是齐国在这一次大战之中尽收整个淮北地,那么必将是燕国之大患也!”
燕太后一对好看的眉毛开始皱起来变成了一个八字,过了好一会才道:“老妇当然知道不能够使齐国变得更强,但是昌国君想必也应该清楚如今齐军正在配合赵军攻伐楚国,若是此刻出兵攻齐,岂不是会让赵王不快?”
燕太后已经是第二次强调这一点了。
赵国,那可是现在谁都不敢轻易得罪的对象啊。
乐间再度摇头道:“太后之担心的确是有道理的。但臣想请太后考虑的是,如今赵国联合四国伐楚,楚国几乎已经是必败之局,即便少了一个齐国,对于整个战局来说亦是无伤大雅。”
乐间说到这里,刻意加重了语气:“而且太后真的觉得赵王会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齐国吗?须知就在不久之前,赵国才刚刚从齐国的手中夺得高唐,难道赵王就不担心齐国在夺得淮北地,变得更加强大之后反过来联合秦、楚等国一同攻击赵国?”
燕太后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蔡泽察言观色,心中也是有了决断,立刻趁机劝说道:“太后,齐国人一定不会想到燕国此刻会突然出兵,因此这正是伐齐之最佳时机啊。”
燕太后转过头来,神情古怪的看了蔡泽一眼:“说起来,老妇倒是有些疑惑想要请使者解释解释。这燕齐之间是否开战,又和秦国有何关系呢?”
蔡泽笑道:“太后想来应当知晓,这赵王之所以向楚国开战,乃是因为秦楚之间暗自缔结盟约,意图连横抗赵。”
燕太后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原来秦楚之间真的有盟约?老妇还以为那只不过是赵王之借口罢了……所以汝这一次前来,便是希望能够帮助楚国减少压力了?”
蔡泽十分光棍的开口道:“回太后,正是如此。”
燕太后沉默半晌,然后才开口道:“老妇需要一些时间做出决定,使者先请回馆驿之中休息罢。”
蔡泽站了起来,深深的看了一眼乐间,然后告退离去。
等到蔡泽离开好一会之后,燕太后才再一次的开口了。
“昌国君,汝真的打算攻伐齐国?”
乐间点头道:“回太后,正是如此。”
燕太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老妇并不是因为和赵王的关系方才恶意阻拦,可是老妇想知道……若是赵王不满,此事又该如何解决?”
在这个时代,得罪一个霸主国的下场是很严重的,这从现在正在被围殴的楚国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燕太后不希望自己的燕国也步楚国的后尘。
乐间轻轻的摇了摇头,道:“臣斗胆问太后一句,若是赵国再这么继续强大下去,那么齐国是否会灭在赵国手中?”
燕太后想了想,道:“应当是会的。”
乐间继续道:“若是到了那时,赵国便是燕国唯一之邻国矣。如果太后届时还想要开疆拓土,难道要去攻伐赵国不成?恐怕到那个时候,被赵国攻伐的便是燕国矣!”
燕太后有些愣住了:“所以昌国君的意思是……”
乐间道:“所以臣的意思很简单,那便是要趁着齐国还没有被赵国灭亡之前,尽可能的夺取更多的土地,让燕国变得更加的强大。否则的话,一旦未来燕国南下的道路被赵国所封闭,届时燕国必定也会步了齐国的后尘,被赵国所灭亡矣!”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燕太后眉头紧皱,久久不语。
乐间继续劝说道:“而且臣想说的还有一点,那便是这一次伐齐其实也未必就会得罪赵国了。毕竟赵王肯定是更加愿意先去攻伐齐国的,而若是攻伐齐国的话那么赵王就一定会联合燕国,因此在赵王的心中多半是不会因为齐国而和燕国断盟的。”
这番话终于打动了燕太后。
“当真有这种可能?”
乐间很肯定的点头道:“回太后,的确有这种可能。”
燕太后轻轻的出了一口气,良久之后才道:“既然如此,那么这伐齐之事,老妇——准了!”
第544章 廉颇的小心思
陈城。
这座城市已经被包围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了。
隆隆的鼓声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回荡,城头上下是激烈无比的喊杀声,投石机的机括吱吱呀呀的响着,每一次抛射都会发出许多断裂的声音,似乎已经不堪重负。
无数箭矢和巨石遵循着物理原理,在空气之中不停的来回穿梭着,它们之中的大部分其实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仍旧有一小部分无情的刺入了士兵们的身体之中,肆意的收割着生命。
在陈城的北侧城墙之下,原先的护城河早就已经被填平,在无数手提肩抗的赵军士兵努力下,一个大土包正在以每天一两尺左右的速度缓缓增高着。
而在这个大土包的附近,也正是整个战场之中厮杀最为激烈的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当这个大土包有一天成长到差不多和城墙平齐的高度,陈城也就完全守不住了。
赵军统帅廉颇就这么静静的看着面前的这座城市,他的目光和出征之前的那个夜晚看着自家那位年轻动人小妾的目光一般无二。
而在廉颇的旁边,当然便是廉颇的老搭档乐乘了,只见这位赵军的副将站在这里,多少有些忧愁的神色。
“大将军,这楚国人死守陈城,我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啊。”
对于乐乘的担心,廉颇显得十分的淡然。
从开战到现在,已经是差不多四十天的时间了。
自从赵国大兵压境之后,楚国人显然也知道不能够和赵国正面相抗,因此干脆主动放弃了和赵国野战的可能,直接选择了固守首都陈城。
说起来这个陈城的地理位置也不算太好,陈城到魏国故都大梁城之间的距离,就和大梁城到邯郸之间的距离相当。
而陈城距离楚魏边境,更是只有一天的路程。
当年楚国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国都,看重的正是陈城距离魏赵两国很近,一旦被秦国攻击的话就能够非常方便的获得来自魏赵两国的援军。
但凡事从来都是有利就有弊,所以在享受了好些年的地理红利之后,楚国人的报应也来了。
这一次,近在咫尺的魏国和赵国成为了楚国的敌人。
赵军从邯郸出击后,只需要十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够顺利的包围陈城。
但即便是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乐乘的脸上也并没有太多欣喜的表情。
要知道在其他三个方向上,赵国的三个盟友可是捷报频传啊。
韩国自新郑发兵,如今已经将宛城给包围,看上去攻克宛城只是时间问题。
魏国自陶邑出兵,一路攻克城父、巨阳,刚刚传来的战报是包围了宿州,整个颖水和睢水之间的广大土地都落入了魏国的手中。
齐国更不用说,一心想要收复淮北地的齐国在这一次大战之中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连战连捷直接已经收复了半个淮北地,剩下的半个淮北地看上去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唯有作为四国联军主导和盟主的赵国,开战这么多天以来仍旧在围困着楚国都城陈城,说起来基本上等于没有取得任何的战果。
国比国,气死人啊。
所以乐乘有些急了。
在乐乘看来,自家大王作出攻打陈城这个决定根本就是错了。
陈城和赵国直接隔着一个魏国,就算真的把这座楚国首都打下来,赵国也不可能将这里给拿下来,作为赵国日后的领土。
这样的话,攻打这座楚国的都城除了白白耗费赵国士兵的性命,并将楚国的主力牵制在这里不得动弹,剩下的完全就是为了他人做嫁衣啊。
一阵微风吹过,廉颇脸颊的几缕白发飘起,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乐乘,以汝之见,这陈城还需耗费多久时间才可攻下?”
乐乘想了想,有些不确定地说道:“一个月?”
廉颇缓缓点头,道:“一个月,应当是足够攻破陈城了。”
这么一算的话,攻下陈城所需要的时间就要达到两个多月。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太慢的速度。
作为一名军人,廉颇其实和乐乘一样,对于这个率先攻击陈城的决定很是不满。
难啃的骨头都给赵军来啃,齐魏韩三家痛痛快快的在一边吃肉喝汤,这像话吗?
但军事和政治从来都是不能分开的,两国之间的战争,绝大部分时候都只是政治的延续罢了。
作为一个军人,必须要服从国君的意志。
陈城,必须要被攻破。
只要能够攻破陈城,那么楚国军民的信心就会遭到一次堪称致命的打击。
到那个时候,这场战争的大局就算是彻底的定下来了,楚国就是彻底翻不了身了。
然后廉颇就可以慢慢的率领着赵军攻城掠地,将本该属于赵国的那些土地给收入囊中。
诚然这种打法会比一开始就去攻击其他地方(比如说曲阜)的损失要更大一些,但是这确实赵丹三令五申所必须达成的。
所以廉颇只能拍了拍乐乘的肩膀,道:“王命难违呀!”
乐乘呆了半晌,又道:“大将军为何不请求大王再出一支偏师,先将那曲阜给拿下来?”
廉颇嘿了一声,道:“此事绝无可能。”
顿了一顿之后,廉颇继续说道:“如今我赵国国土虽大,但同时因此也需要许多部队去守卫,邯郸之中如今不过数万兵马,要是再从国内抽调兵马,那么邯郸守备必定空虚。”
乐乘道:“可是如今韩魏齐皆为盟友,秦国又远在关中,根本威胁不到邯郸。”
廉颇摇头一笑:“汝难道忘了燕国不成?”
乐乘愣住了:“难道……燕国竟敢背盟?”
廉颇拍了拍乐乘的肩膀,道:“燕国背不背盟,此事谁都说不好,但必要的准备还是有的。所以偏师之事并不可行,吾等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尽快攻破这座陈城罢。”
看着乐乘离去的身影,老将军轻轻的摇了摇头。
这个乐乘,虽然的确是骁勇善战了,但是在政治这方面,还是缺少一些觉悟啊。
要是真的再出一支偏师去进攻曲阜,那么这支偏师的主将肯定就是庞煖。
考虑到如今的战场局势,庞煖如果真的领军进攻曲阜的话,那简直就是白捡功劳啊。
考虑到如今庞煖已经摆明车马站在公族派一边想要挑战廉颇的军方第一人之位,廉颇又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绝、对、不、行!
第545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担忧
当城外的赵军主将副将因为巨大的攻城损失而感到有些无奈的时候,陈城宫城之中的气氛更是无比的凝重。
楚王元脸色阴沉的坐在主位之上,而在楚王元的面前,楚国的两位大佬令尹黄歇和上柱国景阳垂首而坐,完全不敢将头抬起来。
在这番大殿之中,这楚国两大巨头刚刚经历了来自楚王元无与伦比的怒火。
“怎么,野战打不过,难道连守城都守不住?汝等倒是来说说,寡人要汝等这般臣子究竟有何用!!”
楚王元说话的时候,眼睛里简直都要喷出火来了。
如果可以的话,楚王元是真的想要直接生撕了面前这两个混蛋。
如果不是黄歇的极力主张,那么楚国就不会和秦国暗中缔结盟约,也就不会和赵国翻脸,更不会有面前的这场战事。
如果不是景阳认为赵军势强不能够在野外对抗的话,那么楚王元现在也不会被廉颇死死包围在这座城池之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都怪这两个蠢东西!
这些念头其实早就已经存在于楚王元的脑海之中,但一直都压制着不发作出来,直到今天听到陈城有可能失守的汇报之后,楚王元终于忍无可忍了。
要知道现在楚国的太子都还在邯郸之中呢,如果陈城被攻破之后楚王元也落在了赵国人的手里,那就真的是父子大团圆共为阶下囚,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千古笑柄了。
楚王元心烦意乱的看着面前两名低着头不敢说话的楚国重臣,喝道:“怎么,一个个平时争权夺利之时声音比谁都大,现在就哑巴了?汝等倒是给寡人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楚王元这一声大喝将一直低着头充当鸵鸟的黄歇吓了一个激灵,忙道:“大王,以臣之见,如今唯有请求秦王速速出兵救援才是。”
楚王元面色黑如锅底,重重的哼了一声:“那秦王明明早便该出兵了,但是现在却一点动静都没有!简直混账、混账之极!”
连脏话都忍不住骂出来了,显然楚王元是真的急眼了。
楚王元不得不急眼。
要知道在楚王元原先的预想之中,应该是一个秦楚率先发动,然后魏齐两国随后跟上,最后韩燕两国一起跟进,大家开开心心的来一个六国伐赵。
结果事到临头楚王元才发现,事情好像出了很严重的偏差。
且不说原本应该站在楚国这边的魏齐两国摇身一变成为了赵国的帮凶,就连原本信誓旦旦一定会和楚国共进退的秦国人也完全没了踪影。
好好的“六国群殴赵国”变成了“赵国带着三个小弟围殴楚国”,这剧本根本就不对啊!
楚王元越想越是火大,又狠狠的拍着桌子大发了一番雷霆之怒,随后瞪了面前两位噤若寒蝉的大臣一眼:“黄歇,汝立刻给寡人想办法通知秦王,若是寡人五天内再听不到秦王出兵的消息,那么这秦楚之盟约就此作罢,从今以后寡人和秦国便是至死方休!!!”
说完这番话之后,楚王元掀桌而起,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殿之中。
就在楚王元大发雷霆的同一天,远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城外秦军军营之中将士云集,人喊马嘶之声不绝于耳,整整二十万秦军将士在此整装待发。
“大王来了,都让开,莫挡了王驾!”
在一阵宫廷侍卫们的呼喝声之中,秦王柱的马车缓缓的驶到了帅帐之前。
得到消息的白起早就已经率领着诸多秦军高级将领在此等候,齐齐朝着秦王柱行礼:“见过大王!”
秦王柱走下马车,来到了白起的面前,微笑道:“武安君,准备得如何了?”
或许是因为年纪的原因,已经是须发皆白、甚至背都开始有些微微佝偻的白起并没有如同其他将军一般全副武装穿戴盔甲,而是穿着一身玄色端衣,头戴紫色鹖冠,一根系带自脖颈而过,看上去不似出征,反而像是要去上朝。
在听到秦王柱的询问之后,白起道:“回大王,等用过朝食之后,全军将士便即刻出发。”
在听完了白起的话之后,秦王柱显然有些不太放心,挥退了左右,和白起一起进入大帐之中,准备来一次君臣之间的私聊。
“武安君,汝跟寡人说实话,这一次真的能成功?”
秦王柱话音刚落,突然一阵猛烈无比的咳嗽,整个人咳得连腰都弯了起来。
白起被吓了一跳,正准备呼喊别人的时候,却见秦王柱拼命的摆手。
好一会之后,秦王柱的咳嗽才慢慢的平复,整个人又恢复了正常。
“大王,没事吧?”
秦王柱摇了摇头,显然并不打算在身体健康这个话题上纠结下去:“武安君,汝还没有回答寡人的问题。”
白起看着秦王柱,好一会才道:“大王还请保重身体,此战若是失败,臣愿意承担所有责任。”
白起之所以这么说话,当然是有原因的。
虽然说在之前的会议之中,秦国君臣的确是确定了要援救楚国,但是关于到底如何援救楚国,秦国人之间也有着不少的争议。
想要救楚国,第一种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秦军出兵陈城,和包围陈城的赵军来上一场硬碰硬的大战。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且不提路上还会遭遇韩国军队的阻挠,就算是最终成功抵达了陈城,赵国这时候也可能已经把所有的盟友都召集起来了。
于是接下来必定就是一场超级大战。
如此一来,秦楚联军还是劣势,胜算不大。就算能赢那也是惨胜,对于秦国来说一点都不赚。
于是就有了第二种办法,那就是“围赵救楚”。
更确切的说,是“围河东救陈城”。
河东郡对于秦国关中来说简直是近在咫尺,和赵国邯郸本土却隔着一个山路崎岖的上党郡。
只要秦军对河东郡展开攻击,赵国是肯定要做出一些应对的。
只要赵国从前线抽调兵力,那么楚国那边的压力自然就会减轻,从而能够继续替秦国拖住赵国。
赵国一旦被楚国拖住了,秦国就有希望从赵国的手中夺回河东和崤函通道。
那样的话,秦国的战争目标就完美达成,接下来就可以看情况要么继续打,要么直接向赵国求和,总之都很主动。
至于楚国嘛……只要能夺回河东郡,楚国死不死的,又和秦国有什么关系呢?
包括白起和蔡泽在内的许多秦国大臣就是这个计划的忠实支持者。
在长达数日的争吵之后,秦王柱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案,并且将指挥整场战争的大权毫无保留的交到了白起的手中。
秦王柱紧紧的抓住白起的肩膀,目光热切、言辞诚恳:“武安君,寡人不需要任何人来承担责任,寡人只想要胜利,胜利!”
白起往后退了一步,正好让秦王柱的手掌离开了自己的肩膀,然后十分平静的朝着秦王柱弯腰行礼。
“臣保证,大王一定会看到胜利的。”
第546章 雄心壮志的剧辛
赵国河东郡,蒲津渡。
作为秦赵两国之间最大的黄河渡口,由于战争的开始,蒲津渡已经完全关闭了。
而在三天前秦国大军浩浩荡荡的抵达蒲津渡对岸之后,这里的警戒程度更是立刻就达到了最高级。
负责坐镇并防守整个河东郡方向的赵国北军中郎将剧辛早已经率领着麾下的五万人马赶到了这里,并且在上下游各百里都派出了大量的密探,严防秦军渡河。
除此之外,剧辛还立刻就派人快马加鞭的前往北方的河套两郡,让那边的李牧立刻率领骑兵南下关中,以达到从侧后方牵制秦国人的目标。
剧辛站在渡口的码头之上,面对着滔滔的河水,注视着黄河对面的关中大地,以及视线之中那几乎是一望无际的秦军营帐,心中既有着丝丝忐忑,也有着几分期待。
忐忑是必然的,根据之前的情报来看,这一次秦国可是整整出动了二十万兵马,可以说是精锐尽出,而且领军的还是一直以来赫赫有名的武安君白起。
虽然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遭遇了一次失败,但是深知内情的剧辛非常清楚,这一次失败与其说是白起的失败,倒不如说是秦国在外交方面的失败而导致的连锁反应。
白起,绝对是一个让任何对手在面对他的时候都会心生忐忑的可怕敌人。
期待的话就更加的容易解释了,对面这可是武安君啊!
虽然说白起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拥有着不败之名的武安君了,但只要能够挫败白起的攻势,剧辛这一次的功劳就绝对是稳稳的、大大的有了。
说实话,剧辛现在对于自己的处境其实是有些不满的。
要知道之前剧辛在燕国之中可是出任过亚卿,属于不折不扣的燕国核心领导层。
但后来因为新王登基的缘故,剧辛被燕武成王给抛弃,被迫下野在燕国之中隐居就是十几年,然后在老友庞煖的劝说下来到了赵国之中,成为了赵国的一名将军。
从这个角度来说,剧辛觉得自己是比较屈才的,堂堂的燕国亚卿竟然只能够当一名将军?
但很快的剧辛就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毕竟隐居了十几年了,赵王也不可能一上来就给剧辛什么比较重要的职位,将军也算是不错了,慢慢干吧。
然而剧辛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个将军竟然一干就是五年。
虽然说在这五年之中剧辛也不是没有加官晋爵,但是相对于庞煖如今已经成为了赵国核心领导层之一的现实,剧辛对于自己现在这个北军中郎将的官职就是比较的不满意了。
人怕的就是比较。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爸爸,总之别人家的东西都是很让人讨厌的东西。
剧辛这时候就很讨厌别人家的庞煖。
和庞煖一比,如今的剧辛无论是在官职、成就还是名声,那都真的是要逊色不少。
这人比人啊,真真的是要气死人。
所以剧辛觉得自己必须要努力。
对现状不满意的话,那么当然就只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来为自己的加官晋爵去争取一些筹码了。
当然了,也有负能量一些的做法,那就是搞点阴谋诡计把庞煖弄下来,然后剧辛自己取而代之。
但是剧辛不屑去这么做。
老夫胸中才华本不逊色于庞煖,又何必行那下作之事!
在剧辛看来,眼下这一次守卫河东的战争,就是证明自己才华的一个绝佳机会。
老将军迎风而立,脸上满是坚决的神情。
一定不能够让白起和秦军踏入河东郡一步!
此时此刻,剧辛手中的兵力是远远少于白起的。
白起的手中有着二十万精兵,但是剧辛的手里却只有两万赵国河东郡常备军和三万河东郡郡兵所组成的五万部队。
所以一旦让白起渡过了黄河,那么凭借着手中的这五万兵马,剧辛是绝对无法和白起抗衡的。
但剧辛也并不是没有好消息的,那就是现在是夏天,秦国人必须要利用船只才能够穿过黄河来到东岸。
如果是在冬天的话黄河会直接河面结冰,那时候秦国人可以直接靠着双脚、甚至骑着马拖着车过来对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