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况。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包括高唐城在内的齐国河间地千里国土都落入了赵国手中,这块肉割得已经是不小了。
  同时廉颇也歼灭和俘虏了大量齐魏联军的将士,削弱齐魏两国有生力量的目标也都达到了。
  既然两个目标都已经达到,那么这一战的继续进行下去就意义不大了。
  如果继续打下去,并且在其他国家都不会插手干预的情况下,赵丹觉得把齐国打灭亡都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但是——其他的诸侯国会容许这一切发生吗?
  肯定是不会的。
  齐国当年灭了个不属于战国七雄的宋国都召来一次五国伐齐,现在赵国要是敢吞并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差不多是宋国十倍的齐国,这天下诸侯不一起和赵国翻脸才怪。
  只要齐国到了生死关头,那么秦国首先是肯定出手的,魏国也必定是全力救援,甚至赵国的盟友们,楚国和韩国都会直接站到赵国的对立面去。
  这样一来的话,事情很有可能就演变成赵燕联军对抗其他五国了。
  要是燕国再来个叛变,那么整件事情就是五国伐齐的重现了。
  以一国之力对抗天下其余六国?赵丹就算是再自信,也不会轻易做出这样的选择。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最糟糕的情况。
  可必须要承认的是,只要选择继续打下去,这种最糟糕的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
  所以,还是见好就收吧。
  于是赵丹拍板作出了决定:“派人去告诉魏王圉和齐王建,若是不想灭国的话,便让他们去高唐城和寡人会盟吧!”


第512章 赵王的信到了
  临淄,齐国王宫。
  “匡梁败了,而且还差点全军覆没?”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齐王建整个人如遭重击,当场愣住了。
  而在齐王建的面前,一众齐国大臣也是脸色惨白。
  气氛十分压抑。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齐王建才猛的一拍桌子,用力的怒吼了起来。
  “匡梁这个废物,枉费寡人还如此信任于他,他就是这么回报寡人信任的吗?”
  齐王建毫无风度,不管不顾的当众破口大骂,显然心中愤怒已极。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没有任何一名齐国大臣敢在这个时候开口,以免被齐王建当成发泄怒火的对象。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齐王建就不会自己找人开喷了。
  齐王建目光如刀,落在了其中一名低着头的齐国大臣身上:“田炎,汝给寡人站出来!此战之前汝口口声声说那赵国不过尔尔,只要和魏国联手便能够战而胜之,如今此战打成这个样子,汝有何话说?”
  齐国大司行田炎被齐王建这么一点名,整个人额头上的汗珠立刻就冒了出来,慌忙道:“大王,并非是臣为自己辩解,匡梁将军原本便是善战之将,更曾击败过楚国人,因此臣才以为匡梁将军能够得胜。可如今魏齐联军二十五万不能胜赵军二十万人,乃是领兵主将无能,又与臣何干?”
  “够了!”齐王建越听越是不爽,喝道:“那汝倒是给寡人说说,如今该当如何是好?”
  田炎忙道:“大王,以臣之见,如今应当征集各郡兵马,先解临淄之围,再想办法击败赵军,如此方才是上策啊。”
  田炎的话还没有说完,一声清楚无比、带着藐视意味的冷笑就从大殿的另外一侧响起了。
  众位齐国大臣们纷纷转头看去,然后脸上都露出了“果然是你”的表情。
  此人自然便是田炎的死对头,齐国大司田周奋。
  只见周奋冷笑道:“如今临淄被围,城外乐间所率领之十万燕军对于我等来说便已经是难以抵挡,更遑论廉颇所率领的二十万精锐赵军!先破燕军再破赵军,还真亏汝田炎想得出来!既然汝如此口口声声说要打败赵燕两国,不如这率兵出战一事便交给汝去做,如何?”
  周奋这一番话说出来,登时就把田炎气得胡子乱颤,用手指着周奋半天,但却说不出任何话来。
  周奋也不去理会田炎,而是直接转身朝着齐王建说道:“大王,为今之计,唯有同赵国议和一途。”
  周奋的话音一落,周围的齐国大臣们立刻就纷纷附和。
  经过了这两年的对赵战争,尤其是在得知了高唐城惨败的情形之后,这些齐国的大臣们也已经明白了,齐国现在已经和赵国不是一个量级的国家了。
  既然已经打不过了,那么不求和,难道还得等对方把自己灭国么?
  所以在短短片刻之内,求和的声音立刻就成为了齐国朝堂之上的主流声音。
  齐王建看着下面的一片求和声浪,心中也是暗自吐槽不已。
  没开战之前怎么没见汝等这般渴望和平?
  现在输了,倒知道来请寡人向赵王求和了?
  吐槽归吐槽,齐王建现在也没有这个秋后算账的心思,而是愁眉苦脸地说道:“诸卿,如今寡人倒是想要和赵王求和,只是不知道那赵王愿意不愿意啊,哎。”
  没办法,这求和的主动权,从来都不是握在输家的手里。
  正说话间,突然大殿之外传来一声禀告。
  “大王,邯郸急报!”
  齐王建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立刻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快,快给寡人呈上来!”
  片刻之后,齐王建放下了手中这份由后胜传回来的急报,脸色看上去既有些担心,但又似乎轻松了不少。
  “诸卿,赵王要求寡人去高唐与其会盟!”
  齐国大臣们一听之下,脸上也纷纷露出了喜色。
  既然都要会盟了,那么齐国这一番兵灾应当是可以避免了。
  于是下一瞬间,诸多大臣立刻纷纷开口。
  “大王,还请速速成行!”
  ……
  而在另外一边的魏国,却又是另外一番情形。
  段干子兴冲冲的走进了陶邑临时王宫的一座别院之中。
  这座别院里是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的中央有一座小亭,魏王圉就坐在小亭之中,专心致志的钓着鱼。
  段干子朝着魏王圉行了一礼,随后直起身子笑道:“大王,好消息!”
  魏王圉头也不抬,淡淡地说道:“何事?”
  段干子凑到了魏王圉的面前,兴致勃勃地说道:“大王,魏无忌和匡梁在高唐城外迎战廉颇所部,大败!”
  魏王圉嗯了一声,有些漫不经心地问道:“魏无忌呢,可曾阵亡?”
  段干子摇了摇头,道:“魏无忌率领着两万残部如今已经退至东阿城中,臣手中这封战报便是那魏无忌所发回。魏无忌希望大王能够继续征集兵马支援东阿,以便和赵国人继续作战!”
  “继续作战?”魏王圉冷笑一声,扔下了手中的钓鱼竿,怒道:“这魏无忌知不知道,如今寡人的朝歌都已经被韩军给打下来了!若是寡人再继续派兵去支援他的话,怕是连这陶邑也要保不住了吧?”
  “正是正是。”段干子立刻附和道:“这魏无忌实在是不知进退!”
  魏王圉重重的哼了一声,然后看了一眼段干子,从怀中拿出了半枚虎符扔到了段干子的手中:“如今魏无忌已经败了,那么就依照寡人事先吩咐汝的去做吧!”
  既然魏王圉早就希望利用魏无忌的失败来做文章,那么肯定也是有所准备的。
  前期的那些打击报复,对于某些魏无忌一派大臣的削官去职其实还仅仅是开胃菜而已,如今的正餐才刚刚开始。
  现在驻扎在陶邑城中的还有五万魏国兵马,随着魏王圉的这一声令下,段干子很快就会用这枚虎符调动五万兵马,将整座陶邑城中所有魏无忌的势力给统统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段干子拿着虎符,心中的喜悦也是无以言表。
  只要斗倒了魏无忌,那么这魏国相邦的位置还能逃出段干子的手掌心不成?
  顿了一顿之后,魏王圉又道:“对了,等到这件事情完毕之后,汝便走上邯郸一趟,代表寡人和赵国议和吧。”
  段干子这时候才想起来,慌忙从怀中又拿出了一封帛书。
  “大王,此乃赵王刚刚发来的通报!”
  魏王圉接过帛书,读完之后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精彩。
  “赵王要让寡人去高唐城外和他会盟?”
  从这复杂的神色上来看,很显然魏王圉又想起了之前那一次中牟会盟。
  那对于魏王圉来说可绝对不是一次令人愉快的经历。
  段干子察言观色,在一旁开口道:“大王,要不——便不去?”
  魏王圉回过神来,瞪了段干子一眼:“如何能够不去?若是寡人不去,那么说不得陶邑也要被赵军包围了!寡人给汝五日时间,汝速速将魏无忌之势力给清除掉。五日之后,汝便率军随寡人出发,前往高唐一行!”


第513章 毛遂的名单
  段干子是哼着小曲离开的陶邑王宫。
  今天对于段干子来说,绝对是无比美好的一天。
  自己最大的敌人魏无忌即将被斗垮,而自己也即将翻身作主人,成为真正的魏国第一权臣。
  从今往后,这魏国政坛之中,段干子说一,又有哪个家伙敢说二?
  这样的日子,单单只是想象一下,都让人觉得非常的开心啊。
  而且那魏无忌这番大战既然已经失败,再加上他与大王之旧怨,想来这一次应当是活不成了罢?
  只可惜那信陵君府邸之中那些娇妻美妾,却是要陪魏无忌做了那刀下之鬼了!
  想到这里,坐在马车上的段干子就是啧啧两声,显然有些惋惜。
  虽然和魏无忌是政坛上的死敌,但是对于魏无忌挑选美妾的眼光,段干子可还是非常赞同的。
  突然间,段干子心中一动。
  等等,魏无忌的正妻自然是救不得的,但是那些美妾的话倒似乎也不是不能操作一番哪……
  当然了,如果要收入段府,那么小妾的地位怕是暂时不能给了,有点惹眼。但如果安排成婢女的话,那么应该就不会有什么人注意了吧?
  段干子摸着颌下的胡须,嘿嘿的笑了起来。
  段干子并没有马上去调集兵马,而是打算先回府,等到半夜再去军营之中调兵,然后立刻开始行动。
  毕竟谁也不知道魏无忌在军队之中到底有没有耳目,保密还是要保密的。
  半夜的时候陶邑城早就已经关闭城门,那时候就算知道自己要发难,魏无忌的那些耳目们也送不出消息了。
  马车很快的回到了段干子的府邸,这一处府邸原本也属于陶郡之中的某位高官,但是在魏国被迫迁都之后,这位地方高官就十分有眼色的将这座府邸献给了段干子。
  才刚刚走下马车,段干子就听到了一个消息。
  “家主,有客人在客厅等候。”
  段干子皱了皱眉头,对着面前的管家道:“吾不是已经说了,这阵子不要轻易让人进门吗?”
  管家面对着段干子的训斥显然有些慌乱,忙道:“家主,来客持有令牌,臣不敢怠慢。”
  “令牌?”段干子先是一愣,随后脸色微微一沉,大步朝着客厅之中走去。
  在客厅之中,果然已经有一名相貌普通的中年男子在客位之上等候了。
  看到段干子之后,这位男子就站了起来:“见过段卿。”
  段干子挥退左右,脸上明显带着几分不快:“汝是毛遂的人?”
  男子道:“正是。”
  段干子哼了一声,道:“汝这光天化日之下大摇大摆的来到吾的府上,难道就不怕被魏无忌的耳目发现不成?吾当初和毛遂约定之时,可没有让他的人这般莽撞!”
  男子并没有回答段干子的疑问,而是反问了段干子一个问题:“听闻段卿刚刚进宫归来,不知魏王相召,可是有何要事?”
  段干子皱了皱眉,道:“无可奉告。”
  虽然说段干子因为要斗垮魏无忌的缘故,和赵国的胡衣卫之间在某些事情上有些合作,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段干子就要对赵国人言听计从,更不代表着段干子对赵国胡衣卫的随便一个什么阿猫阿狗都要有问必答。
  而且如今魏无忌倒台在即,段干子更是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和胡衣卫合作下去的必要了。
  对于胡衣卫的手段,段干子的心中也是有些忌惮的。
  别的不说,单单就说这中山夫人身为胡衣卫间谍,竟然能够以死来栽赃魏无忌这件事情,就足够让段干子对胡衣卫敬而远之了。
  要是哪天自己身边也有这么一个千娇百媚的女人成为胡衣卫的探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床上给自己来上一刀……这还能不能好好睡觉了?
  所以段干子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一发动,那么不但魏无忌的势力要被一网打尽,而且赵国胡衣卫在魏国之中的势力也一定不能放过。
  到时候,就连段干子面前的这个胡衣卫男子也是死人一个了。
  谁会跟一个马上就要变成死人的家伙客气啊?
  然而这个在段干子心里已经是死人一个的家伙显然并没有作为一个死人的觉悟,而是笑眯眯地说道:“其实段卿不说,吾亦是知晓的。想来大王应当已经颁下命令和虎符,让段卿召集兵马,于今夜或者明日开始清除魏无忌一派的势力了罢?”
  段干子脸色顿时一变。
  这才刚刚出的宫,赵国人怎么就知道的消息?
  难道赵国胡衣卫的触角已经能够伸到魏国的王宫之中了吗?
  这也……太可怕了吧!
  男子笑了笑,并没有向段干子解释什么,而是拿出了一份帛书,恭恭敬敬的递到了段干子的面前。
  段干子强自按下心中的震惊,问道:“此为何物?”
  男子道:“此为名单。”
  “名单?”段干子愣了一下,拿起了面前的帛书。
  在这份帛书之中,密密麻麻的写着几十个名字,一小部分人的名字对于段干子来说颇为熟悉,但大部分的名字都极为陌生。
  段干子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不确定的抬起了头,问道:“这名单是……”
  男子笑道:“这名单自然便是魏无忌属下各种间谍之名单。”
  段干子仔细的看了一会这份名单,然后眉头就皱了起来,抬头说道:“汝等是不是弄错了?这里面有几个人,根本不可能和魏无忌沆瀣一气。”
  男子的脸上仍旧挂着礼貌无比的微笑:“段卿,此名单已经过反复核实,绝对不假。”
  段干子终于按捺不住,用力一拍桌子,喝道:“这些人都是吾麾下之人!”
  男子平静的和段干子对视:“但这些人亦都对赵国抱有浓重的敌意。”
  虽然说段干子名义上是亲赵派,但段干子这一派的大臣之中其实也有不少人是反对和赵国结盟的,只不过这些人更加反对魏无忌,所以才加入段干子一边罢了。
  如今胡衣卫送来这份名单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他们希望借助这一次清洗魏无忌势力的机会,顺便把魏国政坛一种一些不喜欢赵国、反对赵国的大臣也一并清除了。
  段干子冷笑一声,道:“毛遂莫不是疯了,他真的以为能够对吾指手画脚不成?”
  男子笑道:“毛遂命某带句话给段卿,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魏王如今深恨魏无忌与赵国,此乃是众所周知之事。若是在魏无忌垮台之后爆出某位魏国高官与赵国人暗中勾结……段卿好自为之。”
  男子站了起来,朝着面色铁青的段干子行了一礼,施施然的离开了客厅。


第514章 高唐城之中的变化
  已经是盛夏的季节,高唐城外的空气开始变得灼热起来。
  在城内,许多工匠正在忙碌着,对之前因为战争而损毁的房屋进行着修复。
  廉颇率领的赵国大军早在那一场大战之后就尾随着魏无忌和匡梁所率领的齐魏联军残部南下了,据说如今还在攻打东阿城。
  现在这座城池之中的治安,主要是由廉颇留下的一万赵军所负责。
  整座城市看上去似乎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样子,虽然街上充斥着齐国口音,但不时列队走过的赵军士兵已经在无形中向所有人说明了一个事实,那便是这座城市的归属权已经易主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但是已经开始有大批赵国的官员入驻这座城市,开始掌控城池之中的方方面面情况了。
  或许是因为才刚刚回到齐国没有几年的缘故,高唐城之中的民众似乎对齐国并没有太多的眷恋,很快就接受了自己如今已是赵国子民的事实。
  当然了,心念齐国的死硬派也不是没有。
  于是在某一天,赵国驻军突然发起了雷霆行动,数百个不安定分子被逮捕之后拖到菜市场门口,当众腰斩弃市。
  在数万民众亲眼目睹了这些不安定分子极其凄惨、肠子鲜血流了一地的死状之后,高唐城一夜之间就变得无比的祥和安宁。
  即便还是有些许暗流在地下涌动,但是那却已经完全影响不了大局了。
  在这一次轰动全城的处决行动之中,一个之前完全不为高唐城居民所知晓的机构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监察卫。
  正是这个听起来就带着几分监视意味的组织,在短短的十天之内摸清了高唐城之中的大部分情况,然后提供情报并配合赵国驻军雷霆般的发动了这一次大清扫。
  当高唐人还没有完全从这一次雷霆行动所带来的震慑之中走出之时,又一个让全城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了。
  赵王、齐王、魏王、韩王四位大王以及燕国相邦乐间这个燕国实际的掌舵人将在高唐城会盟,商定这一场战争应该如何收场。
  这个消息立刻就引发了高唐城内近二十万民众的诸多议论。
  归德坊属于高唐城之中的平民区,这一天,一些百无聊赖的齐国居民聚集在一起,聊起了天。
  “汝等说说,这一次高唐之盟后,吾等还是否有希望重归齐国?”
  “哈,汝怕是眼皮子被家里的草席给蒙住了。如今齐军惨败,东阿与临淄均被包围,若不是燕军撤围齐王连临淄都出不来,何谈收回高唐?”
  这句话一说出来,周围的人自然就免不了一番长吁短叹。
  虽然接受了被赵国二度占领的事实,但是毕竟在场的许多人祖祖辈辈好多代都是齐国人啊。
  一名老者颤颤巍巍的开口道:“想当年威王、宣王之时,吾齐国是何等的威风,如今、如今……唉。”
  周围的高唐人听了这番话,一时间心中不免五味杂陈。
  有人道:“往事无须再提,甚么天下霸主、东帝时代,如今早便是过去了。自五国伐齐后,齐国又何时强盛过了?听说那齐王和相邦后胜夜夜笙歌,又有诸多美女相陪,何曾管过吾等死活?”
  无论在任何时候,抱怨国家和统治者都是最容易找到共鸣的。
  所以在这一番抱怨开了头之后,立刻就有人接腔道:“正是,吾原本为城外农户,但是自从数年前高唐归齐之后,那齐王便派人将方圆百里上千户人家统统迁移进城,自农籍降为工籍,原先的土地都给齐国田氏贵族霸占了。”
  又有人道:“而且那赵国乃是十税一,齐国却是八税一,论起税来比赵国重了不少。而且赵国论耕地之富庶,远不如齐国也。这齐王收税如此之重,然而兵甲之利却远不如赵国,打起仗来更是……嘿!”话中不满和嘲讽之意十足。
  一番七嘴八舌对齐国的嘲讽之后,众人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于是话题又开始发生了变化。
  “若是这么一说的话,其实当一个赵国子民似乎亦是没有甚么不好。”
  “那是自然,汝也不想想,这数年来赵国从来都是对外扩张,何曾被人打过?当一个赵国子民,那自然是极好的。”
  “汝这便是胡说了,莫忘了去年还曾有一次邯郸之战。”
  “嘿,邯郸之战?汝怕是不知道,在那邯郸之战中,赵王为了令城中百姓不至于饿死,还以爵位和公卿大夫们交换粮食。汝倒是问问汝,若是高唐亦同邯郸那般被围数月,齐王可会效仿赵王?”
  “……这自然是不会的。”
  “这齐王怎会理睬吾等黔首死活?”
  “怕是届时还要命吾等捐粮,以备守军食用。”
  于是又是一番对齐国统治阶层的声讨。
  “……如此说来,还是当赵国人更好。”
  “那是自然,吾等黔首,只需安心度日即可,管他甚么赵王齐王,反正都是大王。莫造反,造反死路一条。”
  “正是正是,汝等不见前几日腰斩弃市那些人,哪个不是暗中鼓动造反的,如今皆落了个死无全尸。再说了,赵国乃是天下第一强国,哪里不比齐国强了?”
  “也对。若是吾等成为了赵国人,以后这兵灾兵祸,想来是要少了。”
  一说到赵国的好处,气氛突然又变得有些热烈了。
  “汝等可别忘了,赵国可是和秦国一般有着那军功爵制的。吾等若是去参加赵军并在战场上斩首立功,那便可能够分到土地啊。”
  “土地?赵国有这么多土地?”有人表示怀疑。
  “嘿,这就是汝等不知了吧。赵国如今从秦国手中夺得河东,又灭了林胡得了河套,如今更击败齐国得了高唐,土地多的很!吾大兄年前行商经过河东郡,回来还和吾说,那边还有很多土地无人耕作,许多乃是上田、最次也是中田!”
  “咦,上田、中田都无人耕作?”许多旁听的齐国民众都惊呆了,忙追问道:“这是为何,难道那些皆是赵国王室和公卿大夫的土地?”
  “非也、非也,实在是赵国人口稀少,土地分配给立功者之后还有诸多剩余也。”
  这一下终于点爆了齐国民众的激情。
  “那齐王命吾等从军,向来是只发饷不授田,这赵国竟然立功授田,而且还能有上田?”
  说话之人信誓旦旦:“那是自然,吾等乃是数十年街坊,吾骗汝等作甚?汝等若是不信哪,自行去找城中的赵国官吏询问便知!”
  于是众齐国民众热情更加高涨了。
  “赵国太好了,吾要当一个赵国人!”
  “正是正是,吾有二子皆已成年,明日便让他们去问问,看看能否加入赵军!”
  ……
  类似的对话,在高唐城之中的许多地方上演着。
  不知不觉间,高唐城之中的民心开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同一时间里突然出现这么多地方讨论相同的事情,这显然并不是偶然的。
  这些对话的发起者和引导者们往往都是高唐城的本地人,但同时他们其实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暗中身份,那就是监察卫的通报者。
  正是靠着这些通报者,监察卫才能够在短短数日之内摸清楚高唐城之中的情况。
  引导舆论民心,这其实已经是监察卫派下来的第二项任务了。
  鉴于第一项任务之中的丰厚奖励,通报者们对于第二项任务的实施同样也是极为上心的。
  在这些本地通报者的努力下,高唐城之中的民心民意,正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一种对赵国来说极其可喜的变化。


第515章 面见魏王圉
  赵丹就是在这种可喜的氛围之中来到高唐城。
  随同赵丹到来的,还有整整三万赵国大军。
  在抵达的当天,三万大军陪同着赵丹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进城仪式。
  当五百名威风凛凛,在太阳的照耀下犹如沐浴着金光一般的具装甲骑兵作为全军先锋昂然进城的时候,立刻就给所有见到这一幕的高唐城民众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在数以万计的高唐城民众亲眼目睹了具装甲骑兵以及赵国士兵们是如何的兵甲锋利精神抖擞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之后,高唐城民众心中对于赵国的评价顿时就高了一个等级。
  看着街边那一双双带着无比崇拜眼神的目光,赵丹心里同样也是颇为舒坦。
  民心这个东西,其实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在这个时代,人们最相信的就是强者。而这个时代的最强者,一定是拥有着最强大军队的那个国家。
  如今,这支最强大的军队来到了高唐城之中。
  赵国,就是那个最强大的国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唐城之中的民众终于开始对赵国官府和官员的统治管理表现出了服从的态度,赵国对高唐城的掌握也随之开始加快了。
  在赵丹抵达高唐城后的第二天,魏王圉、齐王建、韩王然以及燕国相邦乐间纷纷抵达。
  其他人倒也没什么,就是齐王建在看见那高大巍峨的高唐城墙之时,神情颇为复杂,心情更是五味杂陈。
  这可是齐国的五都之一啊,而且还位于土地肥沃地理位置重要的河间地,对于齐国来说战略意义十分重要,绝对不是一座能够随意丢弃的城市。
  高唐城当年曾经在齐王建父亲齐襄王手中失而复得,但如今却又要在齐王建的手中失去。
  而且这一失去,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度归来了。
  不知为何,当齐王建遥遥看向高唐城之时,这位齐国的国君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非常丧气的想法。
  或许高唐城再也不会属于齐国了。
  已经从邯郸提前赶来会合的齐国相邦后胜知道齐王建心情不好,于是便赔笑道:“大王,那赵王已经安排好了驿馆,大王一路奔波想必也已经是颇为劳累,不如便早些进城歇息罢。”
  齐王建转过头来,面无表情的看了后胜一眼,冷冷地说道:“寡人累了,今天便不进城了。”
  说着,齐王建挥了挥手,好像赶苍蝇一样把后胜赶下了马车。
  后胜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懊恼不已的走下马车,对着一旁围上来正准备献殷勤的其余齐国大臣将军们喝道:“都没听到大王的话吗?速速去扎营!连扎营这种事情都干不好,要汝等又有何用?”
  在后胜的骂骂咧咧之中,一座营地便在高唐城外很快建起来了。
  只不过比起那高大无比的高唐城,这座建在城外的齐国营地对比之下,却又显得十分的简陋、渺小且凄凉了。
  一城一营,和如今赵齐两国之间的境遇何其相似!
  对于齐王建的悲凉和悲痛,赵丹自然也是知道的。
  但是鉴于双方之间的敌对立场,想要赵丹对齐王建升起什么同情心,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赵丹在这个时候,其实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忙。
  那就是和魏王圉的会面。
  一次宴会。
  这其实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宴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城中其实还有韩王然和燕国相邦乐间两位堪称国家首脑的重要人物,但是赵丹却只单单邀请了魏王圉。
  没有舞姬,也没有音乐,两位国君相对而坐,美酒佳肴摆满桌案,看上去就好像两名多年未见的好友正在一起饮酒叙旧。
  说起来这两位国君的确也算是故人了,可他们所讨论的事情和饮酒叙旧却扯不上一毛钱关系。
  首先开口说正事的是魏王圉。
  “赵王,汝究竟要如何才肯撤出对东阿城的包围?”
  表面上问的是东阿城的数万魏军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