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人骑兵们听赵丹这么一说,只当赵丹是郡守手下的红人,因此对于赵丹更加的敬重,一个个脸上露出了谄媚的笑容。
几人七嘴八舌的凑在一起用胡语嘀咕了好一会,最终由其中一个看上去似乎是小队长类型的胡人开口对着赵丹说道:“我们希望能够尽早的加入赵国户籍,成为赵国人的一员。”
“赵国户籍?”赵丹闻言又是一愣。
赵丹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些林胡人已经投降了赵国,但是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如今还没有列入赵国户籍。
“没有列入户籍,怎么会被分田地呢?”赵丹显然有些不解。
小队长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列入户籍,只不过我们的户籍是被分成了胡籍,和赵国人的户籍不一样。这个胡籍并不算是赵人的户籍,而且所要上交的税赋也要更多一些,征发劳役的时间也更多。”
一旁的胡人士兵们闻声纷纷附和,七嘴八舌的开口说道:“对对对,我不想再当林胡人了,我知道赵国的大王是一个好大王,我要当这个赵国大王的子民!”
“没错,和林胡王比起来,这个赵国的大王,能够分田地让我们活下去,我愿意为了这位大王而战斗,就算是献出生命也可以接受,只要我的家人被承列入赵国户籍就行!”
赵丹面带微笑的听完了这些士兵的话,承诺一定转告郡守,随后和这些士兵挥手告别。带着李牧赵恒等人牵着马走进来镇北城之中。
刚一走进城门之中,跟在赵丹身边的赵括就忍不住眉飞色舞的开口了。
“大王,如今这些林胡人已经归心,大王麾下又添子民,真是可喜可贺啊。”
赵括对胡人并没有什么偏见,而李牧的话由于高阙塞的战友们本来就多是胡人,倒也没有什么不满,毕竟李牧恨的还是匈奴。
对于赵括的马屁,赵丹只不过微微一笑,轻轻的摇了摇头。
赵丹的心中很清楚,这些胡人士兵之所以迫切的成为一个赵国人,当然不是被赵国感化,更不是因为赵丹这个赵国大王如何如何,只不过是因为赵国能够给他们比林胡王更好的利益罢了。
如果有一天赵国给的利益不比其他国家多,那么这些人肯定又会毫不犹豫的背叛赵国的。
话虽如此,但是对于这一点赵丹的心中却并没有生气。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世界上的哪一个人又不是因为利益而奋斗呢?
赵国的子民们如今之所以如此支持赵丹,不也是因为赵丹这个国君能够为赵国夺得更多的利益吗?
什么道德啊礼教啊,虽然也能够起到作用,但归根结底利益才是最容易见效、也是最能够团结别人的大杀器。
从眼下以及赵丹这一路的见闻来看,毫无疑问赵国这些地方官员的工作做的还是非常扎实的。
如今许多胡人对“赵国人”这个身份已经产生了向往,只要长此已久下去,这些胡人迟早会赵国人所同化。
这样一来,过了几代之后,他们的后代就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真正赵国人,而不在是什么林胡人,楼烦人。
事实上在赵丹一路看来,如今的赵国北方五郡之中,大部分年轻的林胡、楼烦族人已经更愿意称呼自己是“赵国人”了。
要知道赵国征服北方五郡也不过才几十年时间而已。
这正是赵丹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赵丹几人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声大喝。
“让开让开,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赵丹几人立刻让在路旁,却见一名身后背着小旗的信使纵马在大街上狂奔而过,朝着不远处的郡守府而去。
赵丹脸色微微一变,心道:“难道又有敌人入侵了?”
于是赵丹一时间也顾不得继续微服私访了,而是直接向着不远处的郡守府走去。
片刻之后,赵丹在郡守府见到了河套郡守,同时还得知了一个消息。
“月氏王派出一支骑兵东进,如今已经渡过了黄河进入了朔方郡之中,人数至少在两万以上!”
第481章 寡人怎么可能当一个逃兵?
“月氏人?”听到这个消息,赵丹心中是相当惊讶的。
这封情报乃是来自朔方郡郡守府,上面加盖着朔方郡守的印玺,真实性自然是不用怀疑的。
只是……为什么月氏人会突然出现呢?
从一个穿越者的角度来说,赵丹对于月氏其实还是挺有好感的。
毕竟月氏是匈奴的死敌。
当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为了寻找月氏,和月氏结盟以共抗匈奴。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月氏已经被匈奴虐出心理阴影了,加上自身的实力过于弱小,所以只能够婉拒了汉朝的结盟要求。
但即便如此,月氏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对汉朝很友好的国家,本身也位于丝绸之路上,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也有过自己的贡献。
所以在穿越之后,赵丹一度还考虑过拉拢月氏一起对付匈奴,不过后来事情多了,加上匈奴出乎意料的弱鸡,于是这件事就被赵丹放在了一边。
如今赵丹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争霸中原之上,没有太多的功夫去关注河西走廊。
没想到赵丹不去理会月氏,月氏却打上门来了。
赵丹看了在场的几名属下一眼,问道:“汝等可有谁了解这个月氏的情报?”
赵丹对于月氏的了解并不多,而且大部分都还是汉朝时候的记载,那个月氏和现在这个战国时代的月氏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也让赵丹暗自警醒,看来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王朝的话,情报工作不仅仅要放在中原诸国,而且还要注意到草原、高原、大漠等等这些地方才行啊。
得让胡衣卫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这方面的部门,先派点探子去侦查侦查,收集一下这大片“未来赵国领土”的情报。
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作为一个穿越者,赵丹想都没有想就以后世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来作为潜意识中的赵国领土了。
对于赵丹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几名臣子对视一眼,然后是李牧开口说道:“大王,臣驻守高阙塞,距离贺兰山亦不算太远,曾经抓到过几个月氏游牧民,也听说过月氏的一些事情。”
“还不给寡人快快道来!”
李牧拱手道:“大王,这月氏人部众约在二三十万人,号称拥有十万骑兵,曾经屡次和匈奴、乌孙交战,胜多败少,乃是如今西北一大势力。”
赵丹追问道:“还有呢?”
李牧摊了摊手:“大王,其他的臣也不清楚了。”
赵丹有些失望。
就在此时,一直在旁毫无存在感的河套郡郡守赵陵突然道:“大王,据说那林胡人和月氏人乃是盟友,如今军中多有林胡部中人,林胡贵族也有不少在军中为将官,不如找几个来询问一下情况?”
赵丹一拍大腿:“寡人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片刻之后,几名林胡人匆匆而来。
“末将见过大王!”
赵丹一看,发现这些林胡贵族基本上都是赵军的军官,其中还有一个偏将。
“汝等且和寡人说说这个月氏的情况!”
几名林胡人对视一眼,然后由那位如今已经是偏将的林胡贵族答道:“回大王,月氏军队分为王帐军和部落军,由五大翕候掌管。每一翕候麾下辖有两个万骑,其中三翕候乃是月氏王直接任命,乃是月氏王直属军。其余两翕候则由月氏大贵族出任,主要是战时抽调月氏中小部落骑兵组成。”
顿了一顿之后,这名林胡贵族继续道:“若是这一次有两万骑兵,那么应该是某位翕候率兵来犯。”
赵丹想了想,问道:“那么以汝之见,这一次来犯的翕候会是月氏王直属,还是月氏国的贵族呢?”
林胡偏将摇头道:“大王,这臣就不知道了。”
一旁的赵括突然插嘴道:“大王,以臣之见,这极有可能是月氏王的一次试探,出动的应该是月氏王直属军。”
赵丹转头看向了赵括:“汝有何证据?”
赵括道:“臣并无证据,只是猜想。既然那月氏人拥兵十万却仅仅发兵两万,足见这只是一次试探。既然是试探,那么派出太弱的部队便起不到试探的效果。”
赵丹思索片刻,觉得赵括的这番话似乎也有些道理。
这下子就有些棘手了。
赵丹开口问道:“如今河套两郡之中有多少兵马?”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河套郡郡守赵陵:“回大王,河套、朔方两郡各有两千兵马驻扎,都是骑兵。”
赵丹盘算了一下,两郡加起来四千骑兵,再加上赵丹带来的五千骑兵就是一共九千骑兵。
虽然只不过是月氏人差不多一半的兵力,但以赵国骑兵的强横实力,应该是可以一战的。
于是赵丹便开口问道:“李牧,若是寡人命汝率兵前去抵御月氏人,汝可能够获胜?”
李牧想了想,道:“大王,臣当然有这个信心。但是……”
李牧欲言又止。
“说!”
李牧被赵丹这么一喝,只好唯唯诺诺地说道:“只是大王务必要答应臣,这一次大王绝对不能够亲临战场了。”
赵丹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个问题。
李牧见话已经说出口,干脆直接挑明:“大王若是亲临战场,臣就必须要将一部精锐留守在大王身边以护卫大王安全,如此一来将士们便不能够放手施为。而且这月氏人既然能够屡次击败匈奴,其实力亦是不可小觑,如今月氏人数量又两倍于我军,若是不能够全军上阵,此战胜负难料啊。”
赵丹沉吟半晌,点头道:“也罢,既然汝这样说了,那么寡人这一次就不亲征了,便在这镇北城等着汝胜利的消息罢。”
李牧闻言大喜,忙躬身行礼:“大王英明!”
一旁的河套郡郡守赵陵看上去仍旧有些不放心,道:“大王,如今兵战凶危,大王不如先北渡黄河,以免……”
赵丹摆了摆手,打断了赵陵的话:“如今月氏人侵略寡人的领土,寡人怎能够在敌人到来之时当一名逃兵!立刻晓谕河套、朔方两郡所有子民,寡人此次便在这镇北城之中,与两郡子民同在!直至击破月氏入寇,寡人才会东归邯郸!”
赵丹这一番话下来,在场的众人心中也是十分鼓舞,齐声道:“喏!”
赵丹想了想,又对着赵陵问道:“赵陵,寡人听说如今军中有不少胡籍士兵?”
赵陵点头道:“正是,此乃武灵王旧制,臣也只是沿袭而已。”
赵丹道:“既然如此,那么就通传下去,只要能够在此战之中斩首一名月氏人,便能够脱胡籍入赵。若是斩首在一级以上,依照赵人立功制度封赏!”
几名在场的胡人将军军官闻言大喜,齐齐朝着赵丹行礼:“大王英明!”
赵丹将半枚虎符交给了李牧:“事不宜迟,汝速速去准备一下,明日便率军出发吧!”
李牧恭敬的接过虎符,高声朝着赵丹作出保证:“请大王放心,臣必定让那月氏人有来无回!”
第482章 以王的名义,攻破这座赵国人的城市!
定西城。
这座和镇北城一样看上去并不算太大的小城,就是管辖着赵国河套地区西部朔方郡的郡治所在。
此时此刻,定西城的西城头之上站着上千名赵国士兵,这些赵国士兵们一个个手执弓箭,十分紧张的注视着城外。
朔方郡郡守陈腾是一个看上去颇为文弱的四十三岁中年男子,长着方脸小眼,颌下的胡须因为紧张而微微颤动着,有些心神不宁的朝着身边的郡尉吴升问道:“吴郡尉,月氏人来势汹汹,这定西城可一定要守住啊。”
吴升是一个年纪刚刚超过三十的赵国军官,黑黝黝的皮肤加上高大的身材这么一站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座铁塔,给人一种很安心的感觉。
“郡守莫慌,这些月氏人只不过是骑兵,并无任何攻城器械,想来吾等坚守个十日八日不成问题。”吴升开口安慰道。
“当真?”
“当真!”
话虽如此,但是当陈腾看着身下这由黄土夯实而成的城墙,总感觉有些心神不宁。
……
而在城外的月氏人阵地之中,月氏人的主将马萨盖正在注视着面前的镇北城。
月氏国之中一共有五大翕候,分别是祁连翕候,焉支翕候,贺兰翕候,草原翕候和西域翕候。
每一名翕候都负责一块特定的区域,掌管着这片区域之中的大小部落和兵马,权力极大,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
马萨盖就是五大翕候之中的焉支翕候,也是月氏王麾下的头号大将,多次为月氏王东征匈奴西讨乌孙,立下赫赫功劳。
这一次马萨盖带着两万骑兵而来,其中包括了自身的两个万骑一共一万五千人,以及来自祁连翕候的五千骑兵,可以说是声势十足。
自从东渡黄河以来这已经是第六天的时间了,在这六天之中马萨盖一路所向披靡,接连劫掠了方圆百里内十几个赵国村庄,获得了上千名俘虏和不少粮草。
这些俘虏刚刚还被马萨盖押着来到城墙下面,希望以此迫使定西城之中的守军投降,但并没有成功。
根据从俘虏们口中套出来的情报,只要拿下了面前的这座小小的定西城,那么整个林胡人原先的地盘就已经被马萨盖拿下一半了。
一座两千守军的小城,城墙既不算高也不算坚固,还是用土夯的,打这种城有什么难度?
马萨盖信心满满,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就朝着身边的两名万骑长下达了命令。
“你们两人一个负责西面一个负责南面,给我把这座城市给拿下来!攻下之后,本将军允许你们和你们的部下将自己见到的一切据为己有,无论是金钱牲畜、还是女人和奴隶!以伟大的韦希什卡王的名义,攻破这座赵国人的城市!”
马萨盖的命令传下去之后,月氏骑兵们立刻就是士气大振,一个个眼中都露出了贪婪和渴望的光芒,个别人甚至好像猩猩一般拍打着胸口,向天狂吼起来。
在呜呜的牛角声中,数千名月氏骑兵骑着战马,犹如一道潮水般呼啦啦的从不同的方向朝着面前的定西城冲了过来。
当敌人冲锋的号角声响起的时候,定西城城头之上的每一个人都紧张了起来。
郡尉吴升虽然年纪轻轻,但曾经是廉颇的亲兵队长,从十八岁参军开始就跟在廉颇的身边超过十年之久,多大的场面都见过,所以面临着这样的情形时丝毫不乱。
“二三子莫慌,城下敌军并无铁甲,端好汝等手中的弩,射他们的马,还有胸膛!若是不想被这些月氏人掳掠为奴,今日便给吾拼死作战!”
吴升的这番话一说出来,许多城头上的赵国士兵们虽然仍旧有些紧张,但是一个个都握紧了手中的劲弩,拉满了长弓。
刚刚那一千名衣不蔽体的赵国俘虏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惨状,没有任何一个定西城之中的人希望自己也成为这些俘虏之中的一员。
这一刻,无论是胡人士兵还是赵人士兵,也不管平日里他们曾经有过多少龌蹉,但现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守住定西城,打退月氏人!
当月氏骑兵们开始进入劲弩射程之后,吴升毫不犹豫的将手用力一挥。
“发射!”
伴随着吴升的怒吼,数百支弩箭嗖嗖的飞出,瞬间没入了月氏骑兵之中,位于最前方的几十名月氏骑兵纷纷中箭,在惨叫声中落马。
由于蹶张弩需要时间上弦,所以当弩手人第二次举起劲弩的时候,月氏骑兵们也已经冲到了城墙之下,纷纷弯弓搭箭瞄准了城头。
“发射!”
“发射!”
两句意思相同的话被城上城下两名指挥官用不同的语言吼了出来,下一瞬间,双方之间的天空就被两波去势完全相反的箭矢给覆盖了。
城头上下同时发出了无数的惨叫声。
激烈的夺城战开始了。
由于缺少石料,所以定西城的城头是用土夯而成,高度只有一丈多点,换算成现代高度大约在四五米左右。
这样的高度,显然不足以阻止月氏骑兵们的攀爬。
大量的月氏骑兵在城下骑马纵横来去,凭借着身为游牧民所练就的优秀骑射对城墙上的赵军进行压制,掩护着其他月氏骑兵的登城。
不停的有月氏骑兵爬上城墙,然后很快就被聚拢而来的赵军士兵砍成几段。
城头上的鲜血越流越多,渐渐的将城墙染上了一抹鲜艳的血色。
马萨盖显然下定了决心要一举拿下这座定西城,因此月氏人的攻势是一波又也一波,几乎完全没有任何要停歇的迹象。
虽然城中近万赵国军民齐心协力共同守城,但是仍旧有越来越多的月氏人冲上城头,而将这些冲杀城头的月氏人杀光所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
一个白天就这么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日头开始西斜,西方的天空中出现了黄色的光芒,并渐渐的准备转为红色。
马萨盖注视着面前的战局,脸色有些难看。
说实话,打到现在所付出的伤亡,已经远远的超出了马萨盖的估计。
但一想到面前这座城池即将被攻破,想到随之而来那必定令人畅快无比的掳掠和屠杀之时,马萨盖的心中又涌起了一丝兴奋之情,下意识的轻轻用手摩挲着腰间的剑柄。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突然快马赶到。
“翕候,城池东面十里外发现大批骑兵,可能是赵国人的援军!”
第483章 破月氏人,何须出奇?
“赵国人的援军?”马萨盖心中微微一惊,赶忙追问道:“搞清楚有多少人了吗?”
斥候答道:“大约有一万人!”
“一万人?”马萨盖露出了诧异的神情,又问道:“是骑兵还是步兵?”
“统统都是骑兵!”
马萨盖闻言勃然大怒,突然举起了手中的鞭子,没头没脑的朝着身边的一名月氏将军抽了下去:“你这个蠢货不是说整个林胡人地盘里只有四千骑兵吗?这一万赵国骑兵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由于马萨盖乃是月氏人的主帅,因此这名月氏将军虽然看到鞭子抽来,但是却根本不敢闪躲,苦着脸硬生生的受了马萨盖几鞭,连脸颊上都被抽出了一道明显的伤口,鲜血淋漓。
马萨盖怒气冲冲的对着这名月氏将军喝道:“说,到底怎么回事?”
“翕候,是那些赵国俘虏告诉末将的,末将也只是如实转告啊!”月氏将军捂着脸上的伤口,叫起了撞天屈。
马萨盖脸上的神色渐渐转冷:“难道所有的赵国俘虏都是这么说的?”
“对,所有的俘虏都说只有两座小城,每座小城里面有两千骑兵!”
马萨盖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就这么点人,难道赵国人不怕秦国人北上?”
说起来月氏和秦国也算是邻国。
将领苦着脸答道:“这些俘虏说赵国最近已经几次打败了秦国,秦国人根本不敢主动北上!”
马萨盖听完这番话之后,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阴晴不定。
想要知道这名月氏将军是不是说谎很简单,再派其他人审问一下赵国俘虏就是了。
所以马萨盖觉得除非这属下是被马蹄子踢了脑袋,否则的话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说谎。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这支赵国援兵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呢?
马萨盖有些搞不明白。
不过很快马萨盖就定下了心来,左右不过一万赵国骑兵,兵力才是马萨盖的一半,有什么好怕的?
但话虽如此,接下来的攻城行动显然是不可能继续了,毕竟现在月氏人打了一天仗了,体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万一被赵军从背后捅上一刀,那结果就真的难料。
不如先收兵回营,明天再寻找机会。
于是马萨盖大手一挥:“传令下去,立刻收兵回营!”
又是一阵呜呜的号角声响起,但是这一次的号角声一改进攻时悠长浑厚的音调,变成了急促无比的连续短音。
在黄昏的天空下,数千名月氏骑兵们缓缓的离开了城墙,退入了月氏大营之中。
随着月氏人的撤退,定西城的城头之上爆发出了一阵震天的欢呼之声。
许多赵国士兵抱在一起兴奋无比的大喊大叫着,也有人默默的为袍泽包扎着伤口,更有人静静的抱着战友的尸体坐在一旁流泪。
四处组织民夫助战,忙得一身是土的郡守陈腾闻讯而来,匆匆忙忙的跑到了城墙上。
“吴郡尉,月氏人真的撤退了?”
浑身是血的吴升站在那里,整个人衣甲上满是血污,朝着陈腾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顺便秀了一下那一口大黄牙。
“没错,敌人撤退了!”
陈腾看了一眼城外不停归营的月氏士兵,脸上先是一喜,随后又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这无缘无故的,月氏人怎么就退兵了呢?”
虽然一直在城中协调各种事务,但是陈腾可也是知道城头上马上就要守不住了。
吴升摇了摇头,正准备说些什么,突然若有所觉,猛地转头看向了东方。
一阵沉闷的马蹄声远远传来,在那片尚存光明的东方天空之下烟尘滚滚,无数骑兵在烟尘之中出没。
更重要的,是那一面在滚滚烟尘之中、在夕阳的光芒照耀下仍旧鲜红无比的赵国大旗。
下一刻,一直以来在定西城之中都以冷面将军示人的吴升突然毫无征兆的吼叫了起来。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来了!!”
下一刻,定西城之中的欢腾达到了极点。
来的正是李牧所率领的赵国援军,总计中央军骑兵和两千河套郡本地骑兵总计七千骑兵,但或许是因为声势浩大的缘故,所以才被月氏人误认为是足有上万之多。
毕竟在滚滚烟尘之中想要在不靠近的情况下辨别出一支骑兵数目到底是七千还是一万,说实话的确是很有难度的。
或许是因为忌惮赵国援军,又或许是因为知道撤围了城中的军民也不可能逃跑的缘故,月氏人撤除了定西城东面和南面的包围。
半个时辰之后,李牧就出现在了郡守陈腾和郡尉吴升的面前。
“城中只有七百骑兵了?”李牧皱起了眉头。
老实说,定西城的伤亡比李牧所想象的还要高。
两千守城的士兵,一天的战斗下来竟然已经只剩下七百人了,足见这场战斗是如何的激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李牧原本该有的九千骑兵,如今最多也就七千七百人了。
看着李牧凝重的神情,郡守陈腾的心不由自主的又提了起来,忙问道:“李牧将军,情况难道很严重?”
虽然陈腾也听说过李牧以少胜多大破林胡的事迹,但是陈腾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一场对林胡的战争,而是今天在这里亲眼见证了月氏人的凶猛,因此心中对于月氏人的评价自然是要更高一些的。
李牧抬起头来,并没有回答陈腾的问题,转而对着站在一边的吴升问道:“郡尉,可否请教一下今日之战况?”
一开始吴升还以为这位年轻的将军是对伤亡如此惨重而感到不满,但是等到李牧几个问题问下来之后才发现李牧是真的想要了解战情,当下也不敢怠慢,详详细细的将今天的战况说明了一番。
最后吴升不无忧虑地说道:“这些月氏人如此强横,难怪能够连续击破匈奴,的确是有其原因。”
和吴升的一脸凝重相反,当李牧听完了吴升的这一番话之后,李牧脸上的表情倒是轻松了不少,还露出了几分笑容。
“请郡守和郡尉放心吧,明日过后,定西城之围应当便可解除了。”
郡守陈腾闻言大喜,忙问道:“李牧将军莫非已经想到了什么破敌良策?”
李牧微微一笑,双目之中闪耀着某种神采。
“破此月氏人,何须出奇?只需堂堂正正之师即可。”
第484章 赵国人,一通弓箭的事罢了!
翌日清晨,马萨盖早早集合好队伍,浩浩荡荡的开出了大营之中。
当看见城池另外一边隐约露出某座大营的一角之时,马萨盖就有些遗憾的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昨天的撤围,马萨盖其实也是有一些小小的心机在里面的。
如果说赵国的援军真的全部进城的话,那么马萨盖就可以立刻把这座城池包围起来。
如此一来,赵国骑兵就只能够坐困城中,完全失去用武之地了。
甚至极端一段,马萨盖完全可以不用攻城,直接将这座城池活活围死。
这座城池这么小,不用想也知道没有多少存粮,几万军民人吃马嚼的,根本就撑不了多少天。
只可惜赵国的将领显然也不是一个糊涂蛋,所以并没有上马萨盖的当。
一名月氏将领策马立在马萨盖的身边,脸上还用麻布包着伤口,只露出了两只眼睛,看上去倒好似那蒙面强盗一般。
“翕候,你说那些赵国援军会选择出来和我们正面作战吗?”
马萨盖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就好像听到了什么世界上最可笑的笑话一般。
足足过了半晌,马赛盖才收敛了笑声,缓缓说道:“赵国人只有一万骑兵,又怎么可能敢正面和我们相抗?不过这只赵国骑兵如今在城外扎营,和城池互为犄角相互照应,这倒是不好对付了……”
就在马萨盖因此而觉得有些为难之际,一件完全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伴随着阵阵远远传来的擂鼓之声,一队队赵军骑兵整齐无比的从营帐之中涌出,随后在赵军的营帐面前集结成阵。
马萨盖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一切。
“这些赵国人……不会真的想和本翕候来一次正面对决吧?”
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在半个时辰双方真的已经面对面列阵对峙的时候,马萨盖还有些不敢相信。
蓦然间,马萨盖好像被针扎了一样跳了起来,吼道:“这些赵国人是哪里来的自信,竟敢和我们正面对决?”
没有任何人能够回答马萨盖的这番话。
而接下来的事情,更让马萨盖感觉到十分的荒谬。
就在马萨盖的面前,赵国人竟然大摇大摆的分出了一支骑兵,就这么离开了赵国的中军阵,来到了赵军的侧翼。
这是一个邀战的信号。
什么情况,对面的赵国人明明兵力不占优,但现在竟然还敢主动分兵邀战?
马萨盖眯起了眼睛,注视着面前的这支赵国骑兵。
这是一支看上去非常奇特的赵国骑兵,他们浑身上下都披着甲胄,甚至连胯下的战马都是如此,看上去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马萨盖的身边接二连三的传来了啧啧的赞叹声和惊讶声,议论纷纷。
“这、这莫非就是传说之中赵国那支非常能打的骑兵?”
“看上去好像真的很能打!”
“就是人数有点少,好像只有一千人。”
“我们可是有两万人,这一千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