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对于这些人的离开赵丹还是非常乐见的,毕竟很多时候各国的间谍就是借着商贾的名义堂而皇之的到处行走,既然商贾们纷纷离开,那么邯郸城之中的间谍肯定也会少了不少。
  与此同时,监察卫也开始大举出动,将许多早就在视线之中的各国探子,尤其是秦、齐、魏三国的探子给连根拔起,或擒或杀。
  这监察卫自从赵丹命令缪贤建立以来,虽然由于时间有限的缘故目前的耳目只能是在赵国的各大城邑和县城之中,但是邯郸作为赵国的首都,那自然是监察卫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赵丹这一纸清除令下来,邯郸城一夜过去直接就有好几百人直接没了性命,各国在邯郸城之中的情报网络顿时被清除大半,偶尔有一些漏网之鱼也只能够隐入地下,不敢在对外传递什么消息。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死守邯郸,那么赵丹这些日子以来的工作重心就全部都是和如何守城有关的,什么政务也懒得理会了,反正被包围之后也传不出什么王命了。
  除此之外,赵丹还悄悄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命人将自己的几名儿子和女儿统统的送去了赵国旧都晋阳,只把王后和赵国太子赵恒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晋阳远在千里之外,又和邯郸隔着整整一个太行山脉,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兵锋所波及到的。
  虽然赵丹的心中笃定这一次的邯郸保卫战不过是有惊无险,但是做人总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万一真的邯郸城破,那么远在晋阳的赵偃就可以成为赵国最后的选择。
  不仅仅是赵偃一个人,包括司寇赵豹、中尉李伯等一小部分赵国重臣都跟去了晋阳。
  这样万一事有不逮,那么晋阳也可以立刻就搭起一个新的赵国权力中枢。
  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赵丹就信心满满的等待着魏无忌的到来了。
  魏无忌很快就来了。
  就在赵国最后一支部队也完全退入邯郸城之后,邯郸城的东边,开始出现了魏军的身影。
  魏无忌率领着十几万魏国大军犹如一片黑色的潮水,无数密集的脚步声汇聚成一股惊天动地的声音,十几万大军的人喊马嘶让邯郸城头每一个人的视线之中都是滚滚的烟尘,更有无数旌旗在烟尘之中闪动,声势极为惊人。
  赵丹头戴王冠,穿着一袭平日里只有在大朝议之时才会身着的红色袍服站在邯郸城头,见状不由得对着身边的赵恒笑道:“恒儿啊,汝今日可要好好的看着,这一次乃是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汝看看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战争!”
  其实赵丹这是在吹牛逼,因为赵丹两辈子都没有亲眼见证过真正的战争……
  但是赵恒当然不知道这一点,这位赵国的王长子如今不过还是一名尚未行冠礼的少年,也就是还算不上一个成年人,因此心智自然也不够成熟,一时间不免被魏无忌所率领的这支魏国大军的声势所夺,脸上多少有着几分惶恐。
  不过赵丹的镇定自若显然给了这位赵国太子很大的鼓励,等到过了片刻之后,当赵丹有意无意的将目光从赵恒身上闪过的时候,却发现赵恒已经是直立如松,脸上也完全恢复了平静。
  在赵丹的身边,当然不仅仅只有赵恒一个人而已,事实上几乎所有还在邯郸城之中的赵国大臣都在场。
  于是赵丹干脆将庞煖和剧辛都喊了过来,让这两位宿将当场对于魏军的行军阵列等地方进行一番指点,名义上说是要教导太子军阵策略。
  庞煖和剧辛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精,又早得了暗示,哪里不知道赵丹的意思?当下在邯郸城头上将魏无忌和魏军是一番痛贬,直接说得是一无是处。
  如此一来,先是有了赵丹和赵恒这对影帝父子的以身作则,又有庞煖和剧辛这两位机智老狐狸在一旁尽职尽责的充当捧哏,在场大部分原先心怀忐忑的赵国大臣们紧张的心情倒是消除了不少。
  既然大王都这么镇定自若,那么赵国此战必胜无疑!
  情绪是会传染的,作为赵国的最高领导者,赵丹的一言一行都会给邯郸乃至整个赵国施加巨大的影响力。
  而两世为人,尤其是曾经在办公室之中见证了尔虞我诈官场厚黑学的赵丹今天便是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将这种以身作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邯郸城之中的军民士气更上一层楼。
  正所谓望山跑死马,虽然魏国军队早早就已经出现在了赵丹等人视线里的地平线之上,但是足足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时间,魏国大军才终于缓缓的来到了邯郸城外数里地的地方。
  在几声悠长的号角声和无数传令官的来回穿梭之下,魏国大军开始缓缓的散开,将邯郸城的东南两面都给慢慢的包围住了。
  在这期间,有几名赵国血气方刚的将军觉得魏国军队有破绽,想要请命率领一支骑兵出城冲杀一番挫挫魏国人的锐气,但是都给赵丹制止住了。
  赵丹的确不懂军事,但是赵丹却很清楚人心。
  魏无忌既然有着如此盛名,得到历代史家无数称赞,穿越这几年以来赵丹也明里暗里了解过魏无忌,知道这家伙绝对不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草包。
  既然如此,那么魏无忌就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兵临城下却露出破绽的蠢事,唯一的解释就是魏无忌其实是故意露出破绽,想要引诱赵军出击。
  既然如此,那么赵丹自然不会轻易出击,不然的话魏无忌刚一到来就打了一个胜仗,即便这个胜仗再小,对于两军之间士气的此消彼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赵丹的这番分析得到了庞煖和剧辛的一致赞同,这两名老将也认为应该是魏无忌的诱敌之策。
  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附近群臣犹如潮水一般滔滔不绝的马屁声,于是在一片“大王果然算无遗策,魏无忌不过土鸡瓦狗”的阿谀声中,赵国群臣们心底对于魏无忌的那最后一丝恐惧也终于荡然无存。
  事实上,无论是赵丹也好,又或者是赵国的群臣们也罢,经过了这一场又一场大战、苦战的胜利之后,他们的心理素质早就已经被锻炼得无比强大了。
  现在的情况再紧急,能够紧急得过长平之战那时候差点全军覆没的情况?
  说白了,这一次其实只不过是因为邯郸城这个赵国首都被包围,所以赵国大臣们才心慌慌罢了,一旦只要有人能够先稳住,那么这些大臣们强大的心理素质就会很快帮助自己稳定心情。
  更有不少人想道:“吾赵国,可是天下第一强国啊,魏无忌虽强,又怎能强过赵国?”
  天下第一强国这个称号,看似虚无缥缈,但恰恰有时候就是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最能够给人心理安慰。
  果然在片刻之后,看到邯郸城中似乎毫无出兵的迹象,魏军阵中又是几声号角响起,十几万魏军开始选择安营扎寨。
  当然了,也免不了派出许多斥候在邯郸城附近来回巡逻,以免城中赵军突然杀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探子来报,齐国大将匡梁率领着齐国部队也已经赶到,邯郸城的北面和西面也已经被齐军给包围住了。
  赵丹听了这番话,脸上没有任何慌张的神情,而是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庞煖。
  庞煖心领神会,直接一摆手,当即便有一名神射手走上前来,弯弓搭箭,直接朝着最近的一名魏军斥候射去。
  这魏军斥候虽然小心翼翼的游荡在弓箭射程之外,但是神射手的射程自然是要比寻常弓箭手更远一些的。
  所以这一箭准确无比的命中了这名斥候,这魏军斥候被弓箭射中之后直接翻倒落马。
  但是这魏军斥候落马之后却发现自己安然无恙,正惊讶间才发现射中自己的这支箭矢,其箭头竟然是木制的!
  不仅如此,在这根箭矢上赫然还绑着一封信,上面用魏国文字清楚的写着:“信陵君亲启!”


第408章 将军,赵王一定有诈!
  不用说,这封信当然是第一时间被送到了信陵君魏无忌的手中。
  在刚刚建成的魏国中军大帐之中,一身戎装的信陵君魏无忌盯着面前的这封信,脸上微微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有意思……这赵王,果然不愧是赵王!”
  在魏无忌的身旁是年轻的魏国将军钟成,这钟成自从在晋鄙一事之中突然反水帮助魏无忌夺得兵权之后便被魏无忌视为心腹带在身边,凡事也是颇为倚重。
  此刻钟成见魏无忌对于这封信摆出如此古怪的态度,心中自然是无比的好奇。
  但钟成总算是恪尽一名属下的职责,即便心中再如何想要知道心中的内容,但是也并没有开口询问。
  不过魏无忌显然也并没有想要将这件事情瞒着钟成的意思,只见他很快就抬起头来,对着钟成道:“赵王丹约吾明日正午时分在邯郸城东门外相会。”
  “啊?”钟成一下子就呆住了。
  足足过了好几秒之后,钟成立刻就好像被人踩了脚一样的跳了起来:“将军,这里面一定有诈!”
  虽然说钟成的确是年纪轻轻,但是从他本身的经历来说,自然就是碰到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有问题的那一种,这就好像一个从小在某些无法无天的地方长大的家伙遇见事情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去寻找警察帮助而是直接诉诸武力一样,几乎已经成为了本能。
  魏无忌意味深长的看了钟成一眼,成熟俊朗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不,这明日之会,吾当然是要去的。”
  钟成这一下子就急了:“上将军,若是那赵国人有诈,该如何是好?”
  就在说话的这几息时间里,钟成的脑海里面就已经脑补了无数计谋,比如说什么刺客隐伏,神射手射杀,骑兵突然冲出……总而言之,一大堆计谋,都是跟刺杀或者擒拿魏无忌有关的。
  正所谓蛇无头不行,如果魏无忌这位极得魏国上下军心民心的相邦被赵国人拿下了,那么这一次对于邯郸的攻击,说不定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彻底失败了。
  所以钟成打心里是不愿意让魏无忌去赴这个什么会的,反正现在都已经将邯郸给完全包围了,只需要好好的把邯郸给打下来就行了,搞这么多幺蛾子事情干嘛?
  作为一个军人,钟成的想法完全是不加掩饰的就写在了脸上,被魏无忌看的清清楚楚。
  魏无忌笑了笑,轻轻的将手中的这封信放了下来:“放心吧,那赵王年纪轻轻便已经是当世霸主,如此人物又怎么会行此等卑劣手段?若是他真的是这般人,那么也不会将赵国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明日之会,吾必定安全无虞。”
  钟成一听这个理由阻止不住魏无忌,心中大急,急中生智之下竟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个理由,道:“若是将军赴会,此事传回邯郸,难免魏王不生异心啊!”
  这句话让魏无忌的身体微微的一顿。
  对于自己的王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魏无忌的心中当然是再清楚也不过的了。
  问题是,这位信陵君也是有着自己的骄傲所在的。
  但凡世间出色之人,无不在心中有着几分倨傲,或者说是对自己的自信,这种自信虽然并不妨碍他们对于自己的君王低头,也不妨碍他们为国尽忠,但在某些时刻却好像执念一样的矗立在脑海之中,即便是任何风浪也都无法逾越。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吾信陵君一生行事,何须向人解释!”
  魏无忌自认为自己行得正做得直,上对得起魏国历代先王,下对得起魏国黎明百姓。
  既然如此,那么魏无忌又有何所惧?
  所以仅仅是犹豫了那么片刻,魏无忌脸上的表情就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他看了面前的钟成一眼,淡淡地说道:“汝不必多说,吾意下已决。”
  第二天正午,魏无忌早早来到了距离城门大约三四里地之外的一处空地上。
  这个地方显然是被精心挑选过的,正好位于魏国大营和邯郸城的正中间。
  在魏无忌的身边,是钟成以及三百名全副武装的魏武卒精锐。
  别看这人数不算太多,但是这些魏武卒一个个可都是千里挑一的超级精锐,就算赵国人真的有什么企图,那么有着三百魏武卒在,也足以护卫魏无忌安全回返魏军大营。
  事实上,在魏军大营之中同样也是大军云集,一旦情况不对就会全军掩杀而出。
  几里地的距离,也不过就是片刻时间罢了。
  当魏无忌抵达的时候,赵丹还并没有出现。
  正午时分的阳光火辣辣的从天空之中投射下来,这一片平原旷野又根本没有什么可以阻挡阳光的地方,是以不过片刻时间魏无忌身边的士卒们就人人流汗不已。
  钟成守护在魏无忌的身边,心中也是暗怒不已:“如今明明邯郸被围,这赵王都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竟然还敢如此托大!”
  魏无忌倒是没有钟成这般心浮气躁,这位信陵君今日一袭戎装坐在马上,整个人端的是威风凛凛,面色沉静的看着邯郸城门,心中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突然间,就在他们数里之外的邯郸东城门缓缓的打开了,一辆马车在数百名赵国骑兵的护卫下,缓缓的驶了出来。
  钟成心中暗跳,目光不停的在这些骑兵的身上游移:“五十、一百、一百五……三百。”
  三百骑兵。
  这些骑兵身上不知穿着何物,在阳光下反射着十分刺眼的光芒,行进中那光芒不停的来回在钟成的面前闪烁,就好像大晚上有一辆汽车开着远光灯迎面驶来一般,让钟成不由得目眩神移,刚刚数好赵军的人数就忙不迭的转过了头去,眼睛却是已经被刺得不由自主的流下了泪水。
  魏无忌饶有兴致的注视着面前的赵军骑兵,嘴角缓缓的露出了一丝笑意:“原来这便是赵国名震天下的具装甲骑……有意思,很有意思。”
  片刻之后,在沉重的马蹄声伴随下,被三百具装甲骑兵护卫在其中的赵丹出现在了魏无忌的面前。


第409章 阵前相会
  赵丹来了。
  这位赵国的大王高冠博带,一袭红黑交领深衣,坐在一架六马所拉的马车上,看上去既显得十分肃穆,又透出几分威严。
  这不是魏无忌和赵丹的第一次见面了。
  但是在看到赵丹的这一刻,魏无忌的心中仍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面前的这位年轻的赵国大王,比起上一次见面的时候给自己的压力更大了。
  要知道上一次见面的时候赵丹是赵国大王,魏无忌只不过是一名逃窜的魏国公子,双方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一个天一个地。
  如今赵丹仍旧是赵国大王,但是魏无忌也已经成为了魏国相邦,集魏国大权于一身。
  从这个角度来看,双方之间的差距显然是缩小了,而且缩小了很多。
  但赵丹仅仅一个平静的眼神投过来,魏无忌竟然却情不自禁的在心中产生了一种想要翻身下马,顶礼膜拜的冲动。
  这种感觉上一次见面的时候都还没有,但是这一次却好像一座沉重无比的大山,重重的压在了魏无忌的心中。
  在魏无忌之前这么多年的人生之中,他见过将近十位各国国君,但只有一个人曾经给过魏无忌这种感觉。
  那是在华阳之战中惨败后,魏无忌陪同魏王圉去咸阳朝见的时候,咸阳宫中那位高坐在王位之上,威压仿佛能够压平四海的秦王稷。
  当时的秦王稷就好像一座高高的大山矗立在魏无忌的面前,让魏无忌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冲动。
  而现在,赵丹也给了魏无忌当年和秦王稷一般无二的压力感。
  甚至更强。
  魏无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并没有下马,只是坐在马上欠了欠身,十分简单的朝着赵丹行了一礼:“魏无忌见过大王。”
  赵丹静静的看着魏无忌,并没有立刻开口说话。
  魏无忌也不开口,就这么平静的和赵丹对视。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赵丹才缓缓开口说道:“信陵君,汝魏国和寡人之赵国同属三晋之盟,为何背盟而率军攻伐寡人?”
  赵丹的目光如刀,言语似剑,这看不见的刀剑狠狠的朝着魏无忌刺来,似乎想要将魏无忌给刺个千疮百孔,血肉无存。
  魏无忌正色道:“大王难道不知那‘朝秦暮楚’之语乎?先前助赵利于魏,则魏助赵也。如今伐赵利于魏,则魏伐赵也。凡此重重,无非一个利字罢了。”
  赵丹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好一个见利忘义的魏国,好一个见利忘义的信陵君!既然汝以国家利益搪塞寡人,那么寡人倒想问问汝,汝这相邦之位还是寡人为汝争取而来的,汝不思回报便也罢了,如今竟然又率军前来讨伐寡人,这又是何道理?”
  赵丹这一番话声色俱厉,饶是这位信陵君素来以智慧而著称,一时间也答不上来。
  如果说赵国背叛三晋之盟是属于国家之间的恩怨,还算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赵丹对于魏无忌个人的帮助,那可是在中牟会盟的时候被三国使节团所有人都清清楚楚的看在眼里的。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赵丹帮助魏无忌从一名流窜他国的公子成为如今执掌魏国权柄的权臣,这无疑是一份天大的恩情。
  虽然说这个时代恩将仇报的人的确也是不少,但是魏无忌是谁?魏无忌可是大名鼎鼎的信陵君,是魏国乃至天下都有名的贤公子,大贤人。
  有了这个大贤人的牌坊立在魏无忌的头上,对于魏无忌来说无疑是有着非常多的好处,让魏无忌在招揽人才笼络人心方面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正是因为这个大贤人的牌坊,所以魏无忌绝对不能够做出和“贤”这个字相违背的行为。
  但此时此刻魏无忌的所作所为无疑就是恩将仇报,是背信弃义,完全违背了这贤之道。
  好在魏无忌反应极快,短短几息时间便回过神来,朝着赵丹郑重行了一礼,沉声道:“回大王,伐赵之事,乃是吾王(魏王圉)之意。魏无忌虽受大王之恩德,但毕竟乃是魏国之臣,吾王(魏王圉)有命,魏无忌又焉敢不从?至于回报大王恩德一事,只能够日后再论。”
  赵丹一听心中也是好笑,谁不知道你魏无忌如今才是魏国政坛之上说一不二的那个人,魏王圉都快被你弄成一个提线木偶了,现在你还摆出一副王命所在不得不为的架势,这是在骗谁呢?
  不过既然魏无忌都这么光棍了,赵丹反倒是不能够再利用这一点来指责魏无忌了,毕竟说一千道一万人家只要往“王命所在”这四个字上一推,赵丹还真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就在赵丹心中暗自沉思的时候,魏无忌却又开口了:“而且大王应当知道,魏无忌今日原本可不必和大王会面而直接攻城,但魏无忌却答应大王所请和大王会面,此岂非无忌感怀大王之恩德乎?”
  赵丹一听,得,就见个面都能说成还人情,说古人都是君子坦荡荡的那些家伙你出来,寡人肯定留你一个全尸。
  但吐槽归吐槽,魏无忌眼下的这番行为,那才是真正符合一名政治家该做的事情。
  如果将个人的感情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话,那么这个人或许是一个好人,但却绝对不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
  但是……
  这样的魏无忌,其实才是赵丹所希望看到的魏无忌。
  于是赵丹不紧不慢的咳嗽了一声,对着魏无忌开口说道:“信陵君,寡人希望和你单独谈谈,不知道信陵君愿意不愿意?”
  这个要求一提出来,魏无忌就是一愣。
  要知道双方现在这个阵前相会,就已经是足够隐秘的事情了,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事情,需要单独谈呢?
  要知道现在魏无忌和赵丹之间可是敌人的关系。
  赵丹显然发现了魏无忌的犹豫,于是继续加码:“寡人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信陵君,寡人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和信陵君乃至是魏国将来的命运有着莫大的关联。”
  魏无忌沉思片刻,最后缓缓的点了点头。
  “既然是大王所命,那么无忌理当从之。钟成,汝等都往后退下吧。”


第410章 明目张胆的离间
  钟成一听到魏无忌这话就是一惊,忍不住说道:“将军……”
  “退下!”
  钟成无奈,狠狠的瞪了赵丹一眼。
  对于赵丹,钟成显然就没有魏无忌这么多的顾忌和敬畏。
  但魏无忌既然下了命令,无论钟成再如何不愿意,也只能够率领着身边的三百魏武卒缓缓退下。
  也就在魏无忌下命令的时候,赵丹也对着身边的护卫们说道:“汝等都退下吧。”
  赵国这边显然是早就已经得到了指示,三百名具装甲骑兵完全没有任何迟疑的就执行了赵丹的命令。
  就连替赵丹驾车的驭手都跳下了马车,跟着赵国的三百具装甲骑兵缓缓后退。
  片刻之后,所有人都退到了百步之外。
  到了这个距离,除非是大声呼喊,否则的话正常对话是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听得到的了。
  似乎是因为阳光直射让魏无忌有些燥热难忍的缘故,这位信陵君在马上的身躯微微的动了一下,调整了一下姿势之后才对着赵丹说道:“大王有何事情,如今可以相告了吧?”
  坐在马车之上,有着伞盖遮挡阳光的赵丹十分从容地说道:“当然。信陵君,汝可知道段干子此人?”
  魏无忌的神色微微一动,道:“段干子乃是魏国重臣,无忌如何不知?”
  赵丹笑了一笑,道:“那么信陵君又是否知道,如今的段干子此人,已经成为了吾赵国在魏国之中的眼线了呢?”
  这句话一说出来,魏无忌的脸色终于忍不住发生了变化。
  但在短短片刻之后,魏无忌脸上的异色就瞬间一闪而逝:“大王说笑了,段干子乃是魏国重臣,又是吾王(魏王圉)心腹,又怎么可能背弃吾王而成为赵国之眼线?”
  赵丹哈哈大笑,道:“信陵君莫非不知道,寡人赵国之中才刚刚出过了楼昌这么一个叛徒吗?既然楼昌可以暗中和秦王稷私通情报,那么为何段干子就不能够成为寡人的眼线呢?”
  魏无忌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大王如此空口白牙、毫无证据便想要指控一名魏国重臣,莫非是想要离间魏国君臣不成?只怕大王是要失望了。”
  赵丹正色道:“不,信陵君,汝错了。寡人其实并不需要任何证据向汝证明此事。如果寡人没有记错的话,汝的麾下可是有着一张非常大、而且非常能干的情报网络,不是吗?只要汝自己命令那唐且暗中查探一番,究竟这事实的真相如何,不就水落石出了吗?”
  看着赵丹这一副十分笃定的神情,魏无忌的心渐渐的沉了下去。
  虽然段干子对于魏无忌来说是一个很强的政敌,而且魏无忌事先也的确想要除掉段干子,但是在段干子被魏王圉重新启用之后,魏无忌搞死段干子的心思就慢慢的消失了。
  毕竟魏无忌也不傻,本来和魏王圉之间的误会就刚刚消除,好不容易获得了魏王圉的信任,如果在这个时候把魏王圉的心腹给搞死,那就不是逼着魏王圉和魏无忌翻脸吗?
  所以魏无忌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派人去监视段干子了,反正在魏无忌看来段干子现在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然而让这位信陵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今天竟然在赵丹的口中听到了这么一个劲爆的消息。
  不管段干子再怎么被架空也好,作为魏王圉如今的头号心腹,列席魏国重要军机会议的资格段干子还是有的。
  要是段干子真的是暗通赵国,那岂不是代表着魏国高层的决策对于赵国来说完全没有秘密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阳光太过毒辣,还是因为赵丹说出来的话太过惊人,魏无忌的额头开始慢慢的沁出了汗水。
  汗水滴答滴答的,一滴滴落在了魏无忌脚下的土地上。
  赵丹也不继续说话,就在那里笑眯眯的看着魏无忌。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魏无忌才终于回过神来。
  突然间,这位信陵君脸上的焦灼之意完全消失了,反而露出了一丝微笑。
  “大王想要告诉无忌的便是此事吗,可还有其他话说?若是没有的话,无忌这便告辞了。”
  此刻的魏无忌神色清明,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恼怒了?
  看着魏无忌的这番变化,赵丹的神色不变,心中却暗自发出了感慨。
  “这个信陵君果然不愧是有名的人杰啊,这么大的消息放在面前,居然能够如此之快的镇定下来。不过……就算能够镇定下来又如何?只要魏无忌回去一查,就能够发现段干子的确是暗中私通赵国,到时候寡人倒要看看魏无忌如何解决此事!”
  赵丹说的是实话,段干子真的暗中和赵国有来往,甚至还为此暗中出卖了不少情报给赵国。
  之所以段干子会这么做,目的当然就是为了扳倒魏无忌!
  以魏无忌那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只要真的去查,这事情的来龙去脉肯定是会被查得清清楚楚。
  赵丹就是希望他去查。
  如果查出来,杀不杀段干子?
  赵丹觉得,以魏无忌一心为国的性格,是很有可能杀掉段干子的。
  可如果魏无忌真的摆出证据并搞死段干子,会不会被魏王圉认为是魏无忌心怀不轨,故意清除魏王圉身边的心腹,好架空魏王圉?
  这是一道很艰难的选择题。
  赵丹就是要以卖掉段干子为代价,来让魏无忌和魏王圉反目!
  反正对赵丹来说,区区一个段干子卖了也就卖了。
  只要能够达到离间魏国君臣的目的,那么这个筹码就值!
  而魏无忌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位信陵君才迅速的冷静了下来,为的就是想要告诉赵丹,你的离间计我已经识破了,没用了。
  其实赵丹一开始就不指望自己的企图能够瞒魏无忌多久,毕竟这本身来说都不能算是阴谋了,简直都可以说是阳谋了。
  但是魏无忌能够这么快就反应过来,还是让赵丹比较意外的。
  在识破了赵丹的险恶用心之后,魏无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着赵丹行了一礼:“多谢大王今日赐教,若无他事,无忌便就此告辞!对了,还要告诉大王,半个时辰之后,便是魏军开始攻城之时!”
  再说完了这句话之后,魏无忌毫不犹豫的一拉马缰,转身而去。
  赵丹静静的坐在马车之上看着魏无忌远去的背影,嘴角悄然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信陵君啊信陵君,汝真的以为看穿了寡人的计谋,事情便能够就此结束吗?
  离间离间,最关键的一点从来都不在于臣子对君王的感受如何,而是在于君王对臣子的感受如何啊!
  “信陵君,寡人知道以汝的性格,一旦寡人相召是必定会来和寡人相会的。但是汝有没有想过,只要汝出现在寡人的面前,汝就已经——中计了啊!”
  赵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对着已经重新围上来的赵国三百具装甲骑兵平静的发出了命令。
  “回宫!”


第411章 吾有忧,吕大夫可能解?
  咸阳。
  安国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