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断狱-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瑞国公主见得杨璟沉默不语,便挪近了一些,凑到杨璟耳边,吹气如兰地低声道。
“杨大哥。。。其实父皇一直都知道。。。”
杨璟心头不由咯噔一下,只是他蒙着眼睛,瑞国公主也看不出来,杨璟也及时地压制了心的仓惶,朝瑞国公主问道。
“小妹你都把杨大哥说糊涂了,陛下一直知道些什么?”
瑞国公主笑了笑,仿佛在嘲笑杨璟装疯卖傻一般,继续开口道。
“父皇一直都知道,段妃喜欢的是杨大哥你呀。。。”
“这个事儿?”
“嗯,这个事儿,不然杨大哥以为是什么事?难道杨大哥跟段妃。。。”
瑞国公主也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儿,杨璟从对答之得到了确认,心头不由松了一口气,但瑞国公主也从对答之,察觉到杨璟与段妃或许真的存在什么不可告人的秘事!
杨璟心思一转,当即轻叹了一声,朝瑞国公主承认道:“原来陛下一直都知道。。。”
瑞国公主听得杨璟如此说话,心里头也是一阵酸楚,莫非她的杨大哥,果真与段妃有什么旖旎之事?
要知道杨璟是她又敬又爱的人,而段妃却是她的姨娘,若果真有些什么牵扯,皇家丑闻之类的也不去提,便是她心里也有些受不了。
杨璟也没给这小丫头胡思乱想的时间,当即接着说道:“当初段妃为了复兴大理段氏,想要通过嫁入宫,谋求官家对段氏的支持,是。。。是我将她带到临安来的。。。”
听得杨璟如此一说,瑞国公主竟然有些欢喜,原来她的杨大哥与段妃之间的情分,也仅限于此,害她心里酸涩了好一阵呢!
“原来是这般的渊源。。。难怪杨大哥对段妃这么好。。。”
“不然你以为是什么事?你这小脑瓜子一整天都在想些什么?”杨璟虽然看不见,但靠着炁场感应,还是伸手出来,精准地在瑞国公主头敲了一记。
瑞国公主羞臊得两颊粉红,调皮地吐了吐舌头,缩着脖子,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
这一无心之举,也勾起了她的回忆,若没有眼下这些烂事,她还能陪在杨璟身边,那该是有多好啊。。。
“杨大哥,你应该知道父皇的脾气,平日里他倒是好说话,可牵扯到皇家面子的事情,他是如何都不可能退让的。。。”
“若你今次真的抗旨,拒绝父皇提出的条件,只怕他。。。他很快会派人过来了。。。”
杨璟心里也清楚,瑞国公主并没有危言耸听,早先他还有百姓站在他的身边,声援他,支持他。
可如今他已经抗旨,虽然王道明仍旧在操控舆论,但寻常百姓是如何都不敢再参与进来的。
谋大逆可是死罪,为了多管别人闲事,替一个造反逆贼主持公道而被朝廷斩首示众,乃至于株连九族的事情,试问又有谁愿意舍弃一切去做?
徐佛和颜明直的一次拦截,杨璟提早做了准备,让老百姓进行围观,可若再来一次,这些百姓和武林侠客,还有多少人愿意声援?
再者说了,这些人也是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如今杨璟抗旨,等同于造反,若非心志坚韧之辈,又有多少人敢再来插一脚?
好在杨璟今番入京,是为了见赵昀,这一面是迟早要见的,杨璟只是不接受册封英国公,让张长陵背黑锅等协定,并没说不入宫。
若是不入宫,来临安失去了意义,又何必闹腾这么大的动静?
想了想,杨璟便朝瑞国公主道:“小妹你不要再操心了,大哥明日便启程,与小妹一道入京面圣便是了,你看如何?”
瑞国公主听得如此,心头自是欢喜,朝杨璟道:“太好了,只要大哥肯见父皇,天孙儿一定会劝父皇开一面的!”
杨璟若是与瑞国公主随行,安全便有了保障,也为王道明争取了更多的时间,能够谋划和布置后手。
起初杨璟也不想用这个法子,毕竟他如何都不想利用天真烂漫,对自己坦率真诚的瑞国公主,可瑞国公主的本意是要接他入宫,他也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杨璟若到了临安,乃至于入了宫,反倒变得安全,路才是最危险的,跟着瑞国公主,敌人必定投鼠忌器,也没什么顾虑了。
瑞国公主虽然心无城府,但出生皇家,眼力自然是有的,这一路她也寸步不离杨璟,便是夜里,也都让杨璟和姒锦住在隔壁房间,并让贴身宫女随侍,有什么风吹草动,她立马能够警觉。
这样的情况之下,杨璟也终于再次来到了临安这座大都城。
次离开之时,他是南征军主帅的身份,如今却成了叛国者,瑞国公主虽然微服而行,但车队太过浩荡,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临安的百姓和人侠士听说杨璟入了京,也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他们对茶楼酒店里说书人的故事,已经烂熟于心,对杨璟也是敬仰非常。
徐佛固然排除暗察子,四处封锁消息,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王道明和李彧等人早已提前散布消息,是以杨璟抵京的消息不胫而走,瞬间便沸沸扬扬起来。
只不过临安城的百姓见识也较多,心思也没那么单纯愚昧,来围观和迎接车队的人,并不是很多,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杨璟对此也没太在意,入了临安,他便安全了,起码在临安,无论贾似道还是赵昀,都不会杀他,以免落了话柄。
瑞国公主这一路也察觉到不止三四次的杀机,所以反倒是她变得担忧起来,趁着回宫,想让杨璟跟着她回去面圣。
不过杨璟还是以等待官家宣召,不敢擅自入宫为由,让瑞国公主先回去通报赵昀,等待诏令,瑞国公主也匆忙回宫去了。
即便如此,她还是将杨璟安顿在了招待外使节的客馆里头,让自己的侍卫,保护着杨璟及其家人。
而徐佛和颜明直早已派兵重重封锁,不让杨璟与外界联络,想要彻底切断杨璟的情报络!
只是他们也是百密一疏,因为李彧和陆长安本来是皇城司情报体系里头的坚力量,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绕过皇城司的封锁,根本不算什么难事。
张长陵自然也跟着李彧等人,来见着了杨璟,便将他们这些天的成果,都一一汇报了来,等待杨璟的下一步指示。
杨璟和王道明经过了缜密的商议和筹划之后,又将下一步计划的命令给发布了下去。
李彧这厢正要离开,外头却通报,只说有人来拜访杨璟,并呈了刺帖。
杨璟如今是落难之时,最为窘迫,别人避只有恐不及,杨璟实在想不到会有谁,在这个时候还敢来探望他杨璟这个叛国贼。
不过王道明心里却敞亮,朝杨璟道:“如果我猜得没,应该是董槐这老儿,除了他,也没谁有这个魄力了。”
董槐位高权重,未赋闲之前乃是内阁首辅,如今虽然赋闲,但威望犹在,也有东山再起之日,可他冒着被赵昀猜忌的风险,都要来探望杨璟,可见此人也确实是有情有义了。
董槐为官刚正不阿,在官场是出了名的“强项令”,性子特立独行,也曾经年少孤傲,行事没什么顾忌,即便当了宰相,仍旧是这么个脾气。
王道明看人准,又把握着时势,审时度势之下,做出这样的判断来,其实也并不难。
杨璟心里其实也能够想到,当初若不是他放了董登州一马,救了他一命,只怕董槐要老来丧子了。
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又岂会因为几句流言蜚语,不来见杨璟一面?
再者说了,董槐此时从朝局里头抽身出来,所谓旁观者清,他对时局的考量,是站在朝廷和官员的角度,所以他的意见对于杨璟和王道明而言,也是有着极其庞大的价值。
杨璟放下名刺,便朝那门子道:“且让门房好生招待,我换身衣服,这出去迎接老相公。”
杨璟果真换了一身衣服,便来到了门房,两人稍稍寒暄,杨璟便直接将董槐带到了书房里,将师父王道明引荐给了董槐。
董槐是个纵横官场数十年的老人,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章,与王道明短短几句交谈,董槐便被王道明给震住了!
他又如何看不出王道明是个通晓帝王心术之人?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气质或者相同境界之人,彼此间都会有强烈的直觉和英雄惜英雄的亲近,同样也有同行相轻的警惕。
王道明却没什么顾忌,仿佛认识董槐已经很久了的姿态,朝董槐道。
“董榘堂,有什么话要说,赶紧给这小子交代一番,不然他入宫之后,可麻烦了。”
王道明一点也不客气,董槐似乎也并不介意,对王道明反而客客气气,坐下便与杨璟叮咛起来。
杨璟频频点头,有些暗自庆幸,也有浓浓的担忧。
无论如何,有了董槐提供的帮助,接下来的入宫面圣,杨璟也更有信心了!
在客馆待了三天,客馆每日安排的也都是素餐,颇有沐浴斋戒三日的意思。
翌日,杨璟终于得了宣召,终于要与赵昀直接对话了!
第八百二十八章 书房会面话不投机
杨璟曾经多次出入皇宫,甚至还在皇宫里头住过,对于一个外臣,而且还是男性,这是不太容易的,毕竟宫闱里头有着太多的忌讳。
今番入宫,宫殿仍旧熟悉,杨璟却生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来,心难免唏嘘。
当他再次见到赵昀之时,更是有种说不出的感叹。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眼下段妃生了小皇子,赵昀总算是有了继承人,也不至于绝后,加两淮路的边军不断往北拓展地盘,南征又取得重大的胜利,国内更是安定繁荣,按说赵昀该是意气风发才对。
可此时的赵昀早生华发,两鬓微斑,腰板都有些佝偻,眼脸都满是疲累,杨璟虽然看不到赵昀的模样,却能够感受到他微弱急促的呼吸和心跳,心不免有些疑惑。
“官家身子不舒服?”
赵昀脸色顿时阴沉起来,因为皇帝陛下的健康状况,关系着国家安稳,从来都不是臣子可以探听乃至于谈论的!
可当赵昀看着杨璟双眼蒙着白布的样子,他也难免有些心软,因为他知道,杨璟是个不喜欢政治斗争的人,也知道杨璟虽然很有智慧,却不懂得如何运用在朝堂官场之。
杨璟曾经救过他的命,也曾经无数次询问过他的身体状况,杨璟此次问起,应该不会有别的心思。
“偶感风寒罢了,无碍的。”赵昀虽然有些警惕,但毕竟有胡命桥等人在旁边护着,外头还有不少火枪手,杨璟进来之前也被搜过身,更有皂阁山天师韩晦烛在暗保护,赵昀也放心了。
再者,杨璟并未急着谈及神火营的事情,更没有急着为自己辩解,也不提安南一战的事情,反倒与他赵昀拉起家常,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赵昀心里对杨璟确实有着愧疚。
只是这份愧疚,终究抵不过他对杨璟的猜忌罢了。
杨璟问出口之后便知道自己问得不合时宜,难得赵昀没有发飙,他也不再去揭这个话题,只是朝赵昀道。
“冬春料峭,节气交替,官家还是要多保重龙体的。。。”
赵昀想起以前与杨璟之间的君臣之谊,也难免有些于心不忍,若非杨璟的势力越发做大,渐渐要失去掌控,若非贾似道对皇家忠心不二,他赵昀也不至于如此对待杨璟。
毕竟杨璟对他和瑞国公主乃至于段妃和小皇子等人,都有着救命之恩,若非杨璟主持宫医务,那一次疫情,足以让皇宫内一半以的人病死了。
“你的眼睛可还有恢复的可能?”
赵昀没有问杨璟的眼睛是如何瞎的,而是问杨璟还有没有恢复的可能,说明他对事件始末经过已经非常清楚。
杨璟听得这个话,也只是摇了摇头,并未直接回答赵昀的问题。
王道明一直在给他用药,杨璟自己也每日用内功来疏通经脉,还跟着王道明学习道诀,只是眼睛能否恢复,杨璟心里也没个底,反正如今他早习惯了炁场感应所带来的好处,眼睛的事情也没太放在心了。
赵昀见得杨璟点头,也轻叹了一声,朝杨璟道:“彼时你领兵出征,鲜衣怒马,可谓意气风发,可南边一场仗,却让你落到这个地步,是朕对不住你了。。。”
一个皇帝,便如同人间神祗一般的存在,能够给他杨璟说声对不住,即便只是两人私谈,也足以让人动容,起码说明,赵昀也知道杨璟所受到的所有委屈。
在别人看来,或许这是好事,承认误的一个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在哪里。
很显然,赵昀知道自己在哪里,但在杨璟看来,赵昀的姿态放得越低,两人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越低!
虽然赵昀在道歉,但看透了本质的杨璟,却没有任何的喜悦,而是变得更加愤怒起来,因为他知道,给神火营弟兄们平凡和昭雪的可能性,已经低到快没有了!
“官家,你是对不住我,更对不住那七八千死去的神火营弟兄!”
杨璟可以说毫无忌讳,敢在皇帝面前这般说话,而且面不改色的,只怕也只有他杨璟这么第一份了。
出人意料的是,赵昀并未因此而大发雷霆,反而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
“朕何尝不作如此想?每每念及此处,朕也是寝食难安,这段日子也是极其难过的。。。”
“但你也该知道,此案已成定论,若赦免了你杨璟,必须让张长陵绑在耻辱柱,这桩事情是没法子商量下去的。”
杨璟冷笑了一声道:“既然官家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便该知道,该绑在耻辱柱的,并非杨璟,更不是神火营死去的弟兄,而是贾似道这个奸臣!”
赵昀并未生气,而后朝杨璟问道:“如果朕说贾似道你杨璟更有用,你可承认?”
杨璟想了想,却也只能点了点头。
杨璟很早考虑过这个问题,贾似道不是一个丧心病狂的疯子,只不过是理念不同罢了。
事实,这个蟋蟀宰相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否则尔也不可能将南宋朝廷祸害成那般样子。
他喜欢搜集古时的书画金石等等,与一般附庸风雅的人也大有不同,可以说是个很有底蕴和素养的人。
虽然他是个人人喊打的奸臣,可杨璟也并没有否认他的政绩,尤其在官场,三个杨璟都不过一个贾似道的执政能力。
“官家所言不差,但战场可不是嘴皮子能把敌人骂死的,官家可知祸蛇儿赤是什么样的人?可知韩晦烛是什么人?可知贾似道想跟忽必烈议和?”
杨璟接二连三问出来,虽然看不到赵昀的表情神色,但从他的呼吸心跳,杨璟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位皇帝陛下的紧张和焦虑,他甚至能够嗅闻到赵昀冒出来的冷汗!
“南征之前,我便让国舅代天子督察大军,国舅是个能审时度势的人,他做出的决定,自然有着他的道理和深意,虽然彼时造成了一些误会和无谓的损失,但回来之后,他已经向朕禀明了情况。”
“在那样的情况下,国舅的所作所为,或许有些匪夷所思,可细细回想,却高瞻远瞩,有着常人无法看到的长远好处。。。”
“朕固知你与国舅有隙,然则此事一定,无所谓什么平反,你若愿意继续辅佐于朕,朕还是那句话,英国公的封号可以给你,甚至连天孙儿,朕都可以许配于你,让你一生衣食无忧。。。”
“朕不是恩怨不明之人,你对我天家赵氏的恩情,朕也都记着,可公私分明,在朝政之事,朕也不能用恩情来说话,朕是一国之君,需以大局为重,你若还不明白,朕也无法可说。”
赵昀也算是坦诚,可杨璟也知道,立场不同,屁股坐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做出的决策自然也不一样,看来终究还是无法两全其美了。
“官家自然有官家的道理,但神火营的弟兄们不是死在敌人的手里,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我杨璟的眼睛是谁弄瞎的,官家应该很清楚。”
杨璟此话一出,赵昀不由紧握拳头,因为韩晦烛此时与胡命桥躲在暗处,保护着他这个皇帝陛下,整个御书房里头,也都布满了符阵,只要他愿意,韩晦烛可随时将杨璟永远留下来,再也走不出这御书房!
赵昀无言以对,杨璟却继续说道:“敌人的血债,杨璟已经让敌人偿还了,可自己人造下的血债,杨璟又该向谁讨要?”
“杨璟不是个苛刻之人,若只是我这双眼珠子,瞎了也瞎了,可神火营八千三百五十七名兄弟惨死,广南的少数族裔兄弟五百九十三人阵亡,三千五百零二人重伤,这笔账杨璟却不能不去算!”
杨璟已经说得如此直白,赵昀的脸色也冷了下来,仿佛蕴含着无匹的雷霆一般,朝杨璟寒声道。
“杨璟!注意你的语气!莫不成这笔账你是要向朕讨要不成!”
赵昀猛拍桌子,仿佛整个天都塌下来一般,躲在暗处的那些人都感到透不过气来!
然而杨璟却云淡风轻,他从进来到现在,都站在原地,不卑不亢,也没移动过半步,如今却是稍稍往前了半步!
仅仅只是半步,赵昀便脸色煞白,往后退缩,将屁股下的椅子都推倒了!
“嘭!”
椅子倒地之后的瞬间,御书房的门被撞开,十数名火枪手涌了进来,而暗处的胡命桥与内等子,以及皂阁山邪道韩晦烛,全都出现在了御书房之!
虽然他们不敢听杨璟与赵昀的对话内容,但椅子倒地,对皇帝是多大的冒犯!
杨璟虽然手无寸铁,但他本身是一个武道宗师,便是赤手空拳,仍旧能够对赵昀造成致命的威胁!
会面之前,贾似道便谏言过,要让胡命桥和韩晦烛侍立于左右,贴身保护赵昀,可赵昀却拒绝了,贾似道只能退而求次,将这些人都安排在暗处,而御书房之,也布下了不少符阵。
没想到,杨璟竟然真的敢冒犯皇帝,他们又如何能够忍得住!
杨璟感受着炁场的变化,却没有丝毫的动作,仿佛呼吸心跳头暂时停住了一般。
赵昀也是自己被杨璟的气势给吓退了的,可他心里很清楚,若杨璟死在御书房,死在皇宫大内,乃至于死在临安城之,他都必须背负骂名,此时他杨璟还要担心杨璟的安危!
“都给我住手!”
赵昀虽然沉声喝止了这些护卫,但却也没有让这些护卫退出去的意思,当这些人涌进来,密密麻麻地围住杨璟,他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杨璟于他而言,是多么危险的一个人!
虽然杨璟没有谋害之心,却又生杀之力,又如何能让他安心!
杨璟微微抬起头来,虽然蒙着白布,可给人的感觉却很是诡异,仿佛那白布后头,眼珠子仍旧在冰冷地看着周围之人一般!
杨璟朝赵昀道:“官家,人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若想要杨璟的命,只消下一道圣旨,又何必出动这么大的阵仗?”
杨璟也是现学现卖,他赵昀懂得以退为进,杨璟此时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第八百二十九章 君臣谈崩再无瓜葛
杨璟的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仿佛触动了赵昀内心深处的阴暗或者感伤,他那苍白的脸浮现血色,朝杨璟吼道。
“杨璟!难道朕在你心是如此昏庸狠心之人么!”
杨璟心顿时浮现这一路遭遇过的截杀,在徽州之时,连徐佛和颜明直都带着禁卫精锐前去围剿,如今赵昀却能够如此理直气壮地质问杨璟,端的是可笑之极!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赵昀仍旧想要保持他那光明正大的形象,却全然罔顾事实,反倒是杨璟的一般!
“陛下对杨璟有恩有义,若是这般说,倒是贾似道徐佛颜明直之流却私自调动禁军想要置杨璟于死地,还请陛下为杨璟做主!”
“你!”赵昀被杨璟这么一提,脸色更是难看,却又无法反驳,脸都憋得铁青!
“杨璟!你怎地还是如此执迷不悟啊!”赵昀憋了许久,最终才憋出这么一句话来,在他心,皇帝的威严早已被杨璟搅得一塌糊涂,在杨璟面前,他竟然感受到了压力!
当然了,在他看来,压力并非来自于杨璟的气势,而是他心存愧疚,太过心虚,才导致气不足。
无论如何,到了这一步,这次会面算是表明了各自的态度,也算是彻底谈崩了。
“杨璟,朕念你曾经救驾有功,今次不再与你计较,朕封你为安乐公,以后留在临安好好享福吧!”
这已经是赵昀最后的底限,封了个安乐公的虚衔,将杨璟养在临安城,置于他的眼皮底下,又有皇城司和殿前司看守着,也不必担心杨璟再扑腾出什么水花来。
这也是他与贾似道等人商议出来的最终定议,杨璟杀不得,但又不能放虎归山,若把他放到北边,杨璟势必要加入宗云的义军,放到南边,又有蛮兵,杨璟还有安南的支持。
而放到西面,又有矩州方面的人,即便放到间,江陵等地又是杨璟发迹崛起的根据地,临安已经是东南,再往东要出海了。
所以将杨璟流放出去是不太现实的,只有将他当成老狗一般养在临安,赵昀才能够安心下来。
而且给了杨璟安乐公这个封号,即便不能平息民愤,好歹也是他的态度,这些百姓都是一时三刻的冲动,热度一过,谁还能记得住杨璟?
再说了,只要杨璟被困养在临安,往后让徐佛的皇城司,或者韩晦烛的人,四处散布关于杨璟的种种谣言,想要抹黑杨璟也是极其容易之事。
不得不说,若论勾心斗角的腹黑之学,贾似道和韩晦烛还真是技高一筹!
可惜啊,早在杨璟入宫之前,杨璟便与师父王道明预演过这一切,当时杨璟本色出演,而王道明扮演赵昀,当预演结束之后,杨璟是如何都不相信。
可如今看来,这结果与师父预演的,竟然分毫不差!
这些帝王将相,根本不需要杀人的手段,因为他们能想出一万个法子,能杀死一个人,更容易解决问题!
入宫之前,杨璟还抱着一丝希望,对赵昀,对贾似道,对这个朝廷。
可如今,杨璟终于心寒了,也绝望了。
从洞庭湖畔被陈潮父子救起,到调查身世,卷入巴陵舞弊案,再到成为巴陵县推吏,这一步步走来,杨璟经历过太多的心境变化。
他曾经想要为这个朝代好好奋斗,曾经想过为百姓将鞑虏抵御在国门之外,也曾经想过要收复故土,想要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可现在他终于明白,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也不是他的心志不够坚定,而是这个时代根本容不得他这样的人,作为这个朝代的主宰,赵昀也同样容不得他杨璟继续折腾下去!
杨璟轻叹了一声道:“没想到最后还是如此。。。也罢。。。也罢。。。”
这一声哀叹,实在让人揪心动容,连赵昀都有些懊恼,胡命桥皱着眉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杨璟轻轻吸了一口气,朝赵昀道:“杨璟本来只是个乡野草民,今番入京,也不过是为了给弟兄们讨要个公道,这公道讨不到,我却成了公爷,岂非如芒在背?”
“烦请官家收回成命,杨璟愿意纵情山野,逍遥江湖,老此一生,仅此而已。”
这是杨璟进入御书房之后,第一次给赵昀行礼,但赵昀也知道,这是杨璟最后一次给他行礼了。
想起自己曾经将杨璟视为股肱栋梁,甚至想要将最疼爱的女儿都许配给他,如今却成了这等局面,赵昀心里头也不好受。
然而他是一国之君,必须要为天家,为天下做打算,即便许多时候颇有违心,却也不得不去做,这是帝王的无奈之处了。
虽然杨璟摆出好聚好散的姿态,但赵昀却是不能让他这么走了的。
纵情山野,逍遥江湖?
在赵昀的眼,杨璟已经成长为一头狼王,一尊猛虎,一条蛟龙,若将他放入江湖,只怕不知要搅动多大的风云!
在前不久,贾似道和韩晦烛才提醒过他,杨璟早先从北方接回数千道人,这些道人全都散入大宋各地,而这些人都是道门之的精英和坚力量,都是一呼百应的人物。
杨璟若散入江湖之,也漫说那些绿林游侠,便是这些道人响应杨璟,也必定是一场大乱!
若肯让杨璟离开,他又何必封杨璟为安乐公,不如弃之不用,将他丢入市井,等风头过去,随便找个借口杀掉,或者让胡命桥和韩晦烛组织人手刺杀,也一了百了,又何必给他正经封爵,养在临安?
“你不愿接受封爵,朕也不怪你,更不会勉强你,但天孙儿将你视为兄长,南征之时便三天两头缠着朕讨要你的消息,若你离去,天孙儿必定心头忧伤,她是朕的掌明珠心头肉,为了方便天孙儿去寻你,你还是不要走了。”
这借口虽然打的是温情牌,但杨璟适才行礼之后,两人之间便算是彻底决裂,连君臣之谊都没有了,又何必再假惺惺?
“官家的好意,杨璟心领了,只是临安虽大,却无杨璟容身之所,请恕杨璟无礼,若官家没别的是,杨璟这便要告退了。”
“杨璟杨璟,好一个杨璟!”赵昀心冷笑着,杨璟从进入御书房之后,便一直自称杨璟,而非臣,已然没将他这个君主放在眼里了!
“这么说,你是要再次抗旨不尊了?你要知道,在徽州之时你已经抗过一次旨意,朕顾念旧请,放了你一马,如今你已经拒绝了安乐公封号,不再是朝廷的人,你若抗旨,可知是何下场?”
赵昀的脸色已经非常阴沉,杨璟能够感受到,但谁让他是个瞎子呢,再如何阴沉,还不是浪费表情?
杨璟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朝赵昀道:“杨璟虽然回复草民之身,但草民也是民,臣的户籍在江陵,自然要回江陵去,我堂堂大宋,难道要拘束一介草民?”
杨璟如此说完,赵昀也是气得直瞪眼,可惜杨璟看不见,也不想理会,当即迈步往御书房外头走,连告退之礼也省了!
韩晦烛乃是贾似道推荐给赵昀的,也着实是个大本事的人,此时真缺少表现自己的机会,见得杨璟如此不敬,当即跨出一步,朝杨璟身后疾行,张开手掌抓向杨璟肩头!
“我大宋官家面前,岂容竖子如此不敬!给我回来!”
杨璟猛然扭头,杀气滚滚,如血雾一般蒸腾,义正词严地喝道:“来得好!你这老狗竟也知道礼节,在陛下面前动手,难道是尊敬么!”
杨璟本不想回嘴,但必须师出有名,要对韩晦烛动手,必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