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狱-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她很快压制了下来,鼎鼎大名的杨璟帮她调查儿子的死因,追捕凶手,她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而且杨璟从来都是神秘且强大的存在,许多人甚至将他神化了一样,可杨璟却对她推心置腹,用自己的家事来安抚她,她知道杨璟已经有个女儿,知道杨璟的心意,试问谁又有这样的际遇?

    许是气氛有些尴尬起来,董氏便不再多说,只是将杨璟等人带着,从后门出去,来到了后院外头的一颗桂花树下,她的儿子徐思正,埋在花树之下。

    杨璟朝董氏道:“夫人还是回避一下吧,你放心,我会照顾好思正的…”

    在董氏心里,儿子一直没有离开过,杨璟从头到尾都没有将思正当成死者,仍旧喊着他的名字,仍旧将他当成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只凭着这一点,足以让人心生温暖了。

    宋风雅该是与杨璟配合最默契也是最专业,可惜她正在为父服丧,无法过来找杨璟,杨璟眼睛又看不见,只能退而求次,把妮茉给叫了过来。

    宋风雅算是“带艺拜师”,得到杨璟教导之前,她便拥有着不浅的仵作根底,还跟着宋慈办了不少案子。

    而妮茉虽然也有不少巫医的本事,但终究是原始且粗浅,在法医学方面,她是一张白纸,虽然根基浅,起步晚,但吸收能力却最强。

    杨璟手把手地指点着,相信也没什么大问题,而且解剖开来之后,结果一目了然,杨璟又临场询问,可以做到最细化,这个问题想必是可以解决的。

    陈水生和唐冲将地面挖开,便发现一口小小的棺材,按说夭折的孩子是不能用棺材的,可董氏太爱这个孩子,以致于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也亏得有这口小棺材,加寒冬腊月,尸体保存得非常完整,也不知是这孩子长期服药还是别的原因,竟然没有出现膨胀和腐坏,仿佛睡着了一般!

    杨璟让他们将孩子搬到后院的房间里头,正打算开刀,外头却闹腾起来,遥遥里便听到董氏的哭求,以及余的大声喝骂。

    “我看谁敢动手!”

 第八百一十四章 案情明朗青天回归

    古时之人死者为大,漫说解剖,便是开棺,都已经是大忌讳了,更何况还是冤死之人,而且还是个夭折的孩子!

    余虽然风流,但风流之人反而重情,只不过是对每一个自己倾心的女子都重情罢了。 。。 。。ne

    对女人不重情义,玩过丢的,那不叫风流,叫渣男。

    余是个风流人物,所以内心很是愧疚,毕竟他无法给董氏和徐思正一个名分,尤其董氏将儿子取名徐思正,是隐喻着他余的名字,徐对余,正对,间思字则表达她的思念。

    他虽然攀了贾似道的高枝,但说白了只是个蛐蛐供应商,眼下连进士身份都没有,无法踏入官场,在坛也没什么传世佳作。

    莫看自己风光无限,其实大家只是将他当成贾似道的狗子,他也有着自知之明,不敢与巴陵大族董家为敌,是以只能金屋藏娇,偷偷养着董氏母子。

    如今儿子徐思正死了,他终于是忍不住悲痛,毕竟他这么一棵独苗,而董氏悲恸成魔,心疼欲死,他又如何能甩手不管?

    只是儿子的死对董氏打击太大,觉着儿子的死,谁都有责任,若余能够陪在儿子身边,儿子又怎么会死,他到底是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的。

    这些天他也一直希望能够安抚董氏,可惜董氏心怨愤,如何都不愿见他,他也只能派人盯着这里,以防不测。

    今日早些时候,盯梢的人回报,说有官差进了家门,余心里担忧,便赶了过来,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要开棺验尸,这又如何使得!

    他余虽然没有进士出身,却也是个读书人,执礼甚谨,又如何能够让杨璟他们再妄动儿子的尸身,打扰儿子的安宁!

    这官府若真有本事,便该倾力而为,何须借助受害人来寻找线索,靠着二次伤害嫌疑人来侦破案子,这算甚么本事!

    当然了,他不明白法医学的真正意义,解剖尸体确实对被害者乃至于家属的心理有着一定的影响和伤害,但在科学的年代,能够凭此快速侦破案件,才能伸张正义,让被害者安息,让家属了无牵挂,更能够铲除罪恶,避免更多人受到凶手的残害!

    杨璟没办法跟他解释这些,因为道不同,理念和普世观念的差距太大,完全是鸡同鸭讲。

    董氏心意已决,为了给儿子报仇,她不得不忍痛做出这个决定来,于她而言,这是天大的不易,于是便阻拦余,两人自然发生了争吵。

    这一争吵,又勾起董氏的伤感,大骂余平日里不尽人夫人父之责,临了要给儿子报仇,却推三阻四,指不定知道下药的是自己的妻妾,才害怕杨璟调查出真相来!

    罪案调查之,动机确实是破案的关键要素,董氏所言也有三分道理,若从动机而言,给徐思正下药的最大嫌疑,还真要着落在余那群妻妾的身!

    她们日夜伺候余,董氏更加亲近,受宠的机会也更多,但却无人能生育出一儿半女。

    董氏虽然是个董家弃妇,但花容月貌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与余琴瑟和鸣珠联璧合,颇为讨喜,又给余生了个儿子,试问这些妻妾们又如何不嫉妒?

    古时妻妾争宠也是血雨腥风,切莫小看了这桩事情,许多凶案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民间市井对此也是津津乐道,最是惹人八卦。

    也莫小看了这些妒妇的心肠,为了争宠,这些女人干起伤天害理的事情也绝不含糊,所以董氏的怀疑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余本心存愧疚,如今听得董氏控诉,也不再阻拦杨璟,反而朝董氏发愿道。

    “我余对你是真心是假意,莫不成你还不知道么!若真如你所言,我必饶不了她们!既然你不信我,那便查吧!”

    余松口了之后,杨璟也不再拖延,带着妮茉走进了房间,正要开始,却见得余走了进来。

    “我…我想再看他一眼…”

    杨璟见他已经双眼通红,也轻叹了一声,点了点头,便将那白布掀开来了。

    因着气温和环境等因素,尸体保存得极其完好,那收敛的仵作也是费足了功夫,想来董氏也给了不少洗手钱,仵作特意给徐思正打扮了一番,此时看起来真真如睡着了一般!

    余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走了过来,看着自家孩子,便趴在桌边大哭起来。

    这一幕也是让人心疼,妮茉是个泪根子浅的人,没能忍住,终究还是陪着落了泪。

    杨璟也是人,虽然修炼至今,已然道心通明,但贾似道葬送了神火营们,又害得林爵都死了,杨璟对贾似道也是恨之入骨。

    听说余是贾似道的人,杨璟自然会先入为主,对这男人并无太大的好感,甚至有些厌恶。

    可如今听得余痛哭流涕,伤心欲绝,仿佛一夜苍老,也难免动容。

    余大哭一场之后,也便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妮茉在杨璟手把手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解剖,虽然是第一次主刀,但她的表现非常不,虽然算不太镇定,但终究还是顺利完成了。

    蛛膜的出血点,证实了杨璟的推测,剩下的事情也简单多了。

    徐思正本来身子弱,平日里也多病,董氏又心疼儿子,这也不能吃,那也忌口,徐思正更加的羸弱。

    余虽然三天两头不着家,对这母子却也非常心,只是忙着攀附贾似道,经常外出游走,是以叮嘱身边的管家,让管家对董氏母子多加照拂。

    岂知这管家吃了余家大妇的好处,大妇有心要害死这孩子,他便暗寻了个毒医,那毒医查体之后,发现徐思正先天不足,心律脉搏皆有迹可循,便制了这么一个方子。

    这方剂看起来非但无害,反而对汗症有效,可对于先天不足的徐思正而言,却是致命的慢性毒药!

    通过管家和那毒医,一路顺藤摸瓜,很容易牵出了这恶毒大妇的罪行来。

    那大妇也是狗急跳墙,事情败露之后,竟想联合管家谋害亲夫,结果让陈水生提前察觉,将计计,让她在余面前原形毕露!

    但余和董氏出现在她面前之时,那大妇直到自己再无活路,声泪俱下地控诉余忘恩负义,抛弃糟糠,又将过往干过的坏事都认了。

    原来余与那些妾室多年不育,皆因大妇暗捣鬼,只要新人进门,她都通过管家,控制饮食,在她们的饭食里头下药,以致于这些女人皆无生养。

    余没想到果真是妻子所为,再不留情,将大妇交给陈水生和唐冲押送官府法办。

    手打了徐思正的那家人,孩子终于还了清白,又带人门来致谢,得知竟然是杨璟杨相公亲自给他们办案洗冤,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消息不胫而走,才短短两三日,巴陵人便都知道,杨璟已经回到巴陵,而且又开始替百姓伸张正义了!

    余自然也知道杨璟被贾似道陷害的事情,此时也有些无颜面对杨璟,倒是董氏将杨璟视为恩人,拖着余,亲自门来谢恩。

    杨璟见过余为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对他也没什么恶感,只是劝他远离贾似道,男儿汉顶天立地,敢作敢当,既然爱着董氏,便该将董氏娶回去才是。

    余被杨璟这么一说,便只是沉默,毕竟攀附贾似道,乃是飞黄腾达的捷径。

    可杨璟的一句话,当即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彻底断了攀附贾似道的想法,直到多年以后,他仍旧记得杨璟那句让他浑身激荡的话语。

    “因为贾似道活不了多久了!”

    这是杨璟劝诫他之时所说的话,而事实也证明,杨璟并未妄言,他确实说到做到,正如民间传言一般,这位杨相公,言出必行!

    余没多久将董氏正式娶过了门,没了大妇的下药暗害,很快结了珠胎,往后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也是后话了。

    单说巴陵百姓听说杨璟回来了,那些蒙冤受屈的,便到杨璟门前来求拜,希望杨璟能够给他们主持公道。

    杨璟本只是趁着空闲,解决一下陈水生和唐冲的离职问题,马要往临安进发的,可这么多百姓在门前跪求,杨璟也有些于心不忍。

    那巴陵知县也是牟子才的人,赶忙将消息报到了江陵府,牟子才隔天便微服而来,偷偷见了杨璟。

    这牟子才也是个正直的臣,虽然政务能力不算太出众,但品行端正,爱民如子,堪称官清流,也算是难得的好官了。

    杨璟早先推广试种红薯等地方创举,给巴陵乃至江陵,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开垦屯田的政策施行至今,惠及千万家少数民族百姓,更吸引了不少外商来贸易,地方经济提了去,百姓日子也好过了很多。

    牟子才自然知道最大的功劳乃是杨璟的,而杨璟非但在巴陵,在西南等地也都做出不少好事来,每到一个地方,都留下极好的口碑和传的事迹。

    虽然朝堂随波逐流,人人仰望着皇帝陛下,顺从着官家的意思,对杨璟这个叛国贼也是喊打喊杀,但只有地方的官员才能够深刻体会到,杨璟给基层百姓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实惠!

    也正因此,才有了巴陵百姓和人士子联名投递万言书的义举,才有了各路地方百姓对杨璟之事义愤填膺,纷纷声援杨璟的事情。

    牟子才是个刚正不阿之人,否则当年也不会因为弹劾董宋臣,而被赵昀贬斥到地方官场来。

    这样的性格,也让他没有太多的顾忌,便过来探望杨璟这个老相识。

    他为杨璟带来了朝堂的最新动向,同时也是为了警告杨璟!

    因为贾似道是个多疑的老狐狸,他也担心杨璟没有真的死去,毕竟如今是死不见尸,他也不放心,所以便在南方各道各路,都安插了眼线,相信这些人很快会找到杨璟!

 第八百一十五章 无心义举终归得报

    牟子才是朝廷命官,而杨璟如今是叛国逆贼,就冲着他能来提醒杨璟,这便是有情有义,这样的人,自是值得去结交的。

    不过杨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今番入京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惧怕,该感到颤抖的,应该是贾似道之流,乃至于心虚的赵昀!

    杨璟也不想牟子才牵扯进来,与牟子才密谈了两个时辰,便让牟子才从后门离开了。

    牟子才刚离开不久,王道明便进来,朝杨璟道:“这个牟子才说的没,地方官府已经派人来盯梢了。”

    王道明虽然没有明说,但杨璟也非常明白,牟子才来看杨璟,这是情分,选择盯梢,乃至于将情况报上朝廷,却是本分。

    杨璟本来就不想让牟子才牵扯进来,他能公事公办,杨璟自然也不会怪罪与他。

    再者说了,这巴陵地头,慢说寻常百姓,便是那些官员胥吏,也都感念杨璟的恩情,整日里听着杨璟的传奇故事,耳朵都长了老茧,杨璟这等地仙人物,试问谁敢对他动手?

    与其说这些人来盯梢,倒不如说是慕名而来,只是做个样子,以免朝廷方面追责罢了。

    杨璟知道,消息一旦传回临安,局势就会复杂起来,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横竖卖房子还有几天,杨璟干脆用来练兵,把随行的好手都放出去,在李准和风若尘等人的指点下,为那些喊冤百姓平反冤屈。

    杨璟和弟兄们可都是一肚子怨气,对待那些冤案的态度,可就不是官府那般了。

    但凡查实冤屈的,恶人的下场绝对足以警示世人,杨璟甚至用了后世明太祖朱元璋的手段,在巴陵城内租了个屋子,改建成了一座生皮庙,但凡罪大恶极的匪徒,会被剥皮填草,供在庙里头,以儆效尤!

    杨璟短短数日的雷霆手段,让巴陵百姓拍手称快,那些个官吏却吓得不敢出门!

    他们也都知道,正如朝堂上衮衮诸公所想那般,杨璟今番回来,就是讨要公道的,眼下杨璟在巴陵算是牛刀小试,往后会掀起多大的血雨腥风来,也就可想而知了!

    林官的商行听说是杨璟要卖房,哪里敢怠慢,本来想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没想到消息走漏之后,巴陵的大户纷纷来求购,一时间坐地起价,那栋宅子价值翻了不知几番!

    杨璟也乐见其成,毕竟这些钱不会进杨璟的腰包,而是抚恤壮族部落,这些富户家底丰厚,也不在乎这些钱,杨璟就更不必在乎了。

    到了这日,王道明的人回报称,鄂州方面的皇城司人马,已经出现在江陵府边界,只怕要对杨璟动手了!

    “领队的是何人?”杨璟朝王道明问道,因为李彧等人早早北上开路,不少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回来,王道明便成了总参谋,此时回想了片刻,朝杨璟答道。

    “是一个叫陈密的差事官…”

    “陈密么…”杨璟不由轻叹了一声,虽是职责所在,但昔日公事之人,杨璟也曾真心待他,如今却成了敌人,便如徐佛也一样,这些人都算是杨璟的旧识,如今却又站在朝廷那边,杨璟虽然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可真正来临,也难免唏嘘。

    杨璟正想思考对策,尽量避免武力冲突,此时陈水生却进来通报,说是外头有人要求见杨璟,说是大理故旧。

    杨璟不由有些疑惑了,大理的故旧?

    早年间在大理,杨璟确实与高泰祥等人并肩而战,又与高采芝段初荷等人有过交集,刘汉超也正是在龙首关一役,扛着床子弩,一夫当关,独挡蒙古的千军万马。

    可如今大理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段兴智借着蒙古人的势力,扳倒了高泰祥,成了蒙古人的走狗,若非西南有杨敬亭和林勋等人撑着,大理指不定会成为蒙古人进攻西南的炮灰了,又何来故旧?

    心中虽然如此想着,但杨璟还是朝陈水生说道:“让他进来吧。”

    陈水生点头而去,不多时便领进来一个四十出头的教书先生,一部山羊胡修建得很干净,衣着也得体,只是面色憔悴,黑框发黑,手脚轻颤,只怕也是一番劳累之后,为了礼数而打扮过仪容,以免在杨璟面前失礼。

    杨璟虽然看不见这教书先生的外貌,可听得他强行压制心跳,便知道此人是个沉稳老持之人了。

    “小人见过杨侯爷!”

    那人见得杨璟蒙着双眼,也有些惊诧,不过还是没有失礼,当即给杨璟作揖行礼。

    杨璟对此人的炁场和声音都觉着太过陌生,不由问道:“你是何人,如何就成了杨某的故旧?”

    那人也不含糊,开门见山道:“小人名唤丁晋廷,乃受了东家的指命,有些话要亲自说与杨侯爷知晓。。。”

    “丁晋廷?”杨璟听得这陌生的名字,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听说是东家的命令,便朝他问道。

    “原来是丁先生,不知贵东家是?”

    这丁晋廷也不敢怠慢,拱手回礼,而后朝杨璟道:“东家名讳沈鼎食,乃襄阳士绅望族,后来经商,四处行走,在大理之时遭遇贼匪,曾得侯爷相救。。。”

    “原来是沈鼎食。。。”杨璟顿时恍然大悟,这沈鼎食乃是当初大理发生变故之时,杨璟在半途之中顺手救下的商队主人,早先与杨璟约好了,若有机会,杨璟到了襄阳,且让他略尽地主之谊,以报答杨璟救命之恩。

    不过杨璟始终没能到襄阳去,没想到他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派了人过来。

    “原来是沈兄的人,沈兄盛意拳拳,杨某也是感动,不过眼下杨某一直四处漂泊,未能到襄阳一游,实乃人生憾事,不知沈兄有何话要先生代为转递?”

    丁晋廷本以为杨璟贵为侯爷,多少会有些架子,可没想到杨璟却甚是谦逊,一口一个先生,对沈鼎食也是尊敬有加,也难怪自己东家对这杨璟如此的推崇,更难怪此人年纪轻轻便贵为侯爵,呼风唤雨,即便如今落难,却仍旧能够让沈鼎食冒死相助!

    丁晋廷是个谨慎且沉稳之人,沈鼎食所有的生意,如今都交到他手里在打点,他自然知道来给杨璟通风报信是冒了多大的风险,可如今见得杨璟这般气魄,丁晋廷也是心悦诚服,当即朝杨璟道。

    “东家在襄阳守军里头有些关系,其中几个参将也是沈氏族亲,他们得以在军中站稳脚根,也多得东家资助,是以对东家也是投桃报李。。。”

    “早几日,东家收到消息,说是朝廷调动了襄阳守军,统共五千多人,要火速赶到江陵来围杀侯爷,东家心急如焚,这才让小人马不停蹄地赶来报信!”

    “襄阳守军!”杨璟听得这四字,也是心头震动不平,倒不是害怕这五千人,而是愤怒,无边的愤怒!

    襄阳是什么地方?那是大宋的要塞,是抵御蒙古人的第一桥头堡!若没有杨璟在北方扶植李庭芝和杜庶等人,若没有宗云的北伐,襄阳便是大宋的第一防线!

    多亏了杨璟的付出,襄阳才得以化险为夷,守军才得以解放出来,可以说是杨璟拯救了襄阳城的成千上万士兵!

    可如今这些士兵没有对付蒙古人,却被朝廷调拨到江陵来围杀杨璟!

    这是何等样天怒人怨之事!

    正因为杨璟的功劳,襄阳才不需要面对蒙古人的狂轰滥炸以及数年的围困,可如今朝廷却用杨璟保护下来的军队,来对付杨璟这个救命功臣!

    这相当于自己掏心掏肺养育长大的孩子,反口要咬自己的奶、头啊!

    也亏得沈鼎食记着这份恩情,毕竟泄露军情那是要砍头的,此时杨璟已经被朝廷诽为叛贼,失去了皇城司的情报支持,李彧和陆长安等人的情报网络,也没办法覆盖如此广阔的范围,若不是沈鼎食过来报信,只怕今次真要落入朝廷的围剿之中了!

    有了丁晋廷送来的情报,杨璟就能够提前做出应对,许久前的无心义举,没想到还能得到回报,总算是应了好心自有好报这句话!

    虽然内心愤怒到了极点,但杨璟也非常感激沈鼎食,当即朝丁晋廷说道。

    “晋廷先生想必马不停蹄,实在受累了,还请先生好好休息几日,杨某再回谢沈兄的情义。”

    丁晋廷朝杨璟婉拒道:“还请侯爷见谅,小人还需要尽快回去复命,若回去晚了,必定要引起怀疑,东家将身家性命都压在这件事上,小人不敢有任何闪失。。。”

    杨璟心想也是,便朝丁晋廷道:“大恩不言谢,劳烦先生回去告诉沈兄,若今次杨璟得免,来日再与沈兄畅饮长谈!”

    若杨璟拿出什么金银财宝之类的答谢之礼,又或者许诺往后如何报答沈家,丁晋廷倒是要看不起杨璟,如今见得杨璟如此干脆利落,全然没将沈鼎食当成外人,心头对杨璟的气度终于是心悦诚服,朝杨璟道。

    “侯爷,今番领兵前来的乃是襄阳统兵官吕文焕,此人擅军事而多诡谋,侯爷还请多加小心!”

    杨璟总觉得吕文焕这名字有些耳熟,过得许久才突然想起,原来竟然是这个人!

    得益于金大侠的武侠,杨璟对宋元之间的襄阳之战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过这襄阳之战,可没有郭靖黄蓉。

    这吕文焕便是当时襄阳之战的守将,也曾经死守襄阳,可惜被蒙古将领张弘范给击败了。

    这个张弘范嘛,便是后来崖山海战一役灭宋的那个张弘范了。

    吕文焕经历襄阳大败之后,便投降了蒙古人,而后帮着蒙古人,打下鄂州等南方大片地区!

    若换成李庭芝或者杜庶之类的将领,杨璟多少还有些为难,若来的是吕文焕这样的人物,杨璟反倒要安心了不少。

    因为这样的人,杨璟杀起来才没有任何罪恶感!

    丁晋廷提醒了杨璟之后,便匆匆赶了回去,杨璟也只好让人准备一些方便的吃食,给他准备了快马,写了一封书信,让他带回去给沈鼎食。

    这才坐下,准备与王道明商议对策,陆长安却带了一个人进来,杨璟见得此人,不由皱起了眉头。

 第八百一十六章 皇城司故人的劝降

    被贾似道摆了一道之后,杨璟的情报网络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好在当年在大理出手救下来的行商沈鼎食,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及时送来了情报,给了杨璟一个示警。

    杨璟与师父王道明正在筹谋对策之时,陆长安却带了一个人进来。

    陆长安跟随杨璟也很长时间了,早已成为了杨璟的心腹,若非信得过之人,他也绝不会如此贸然地带到杨璟的面前。

    可杨璟感受到那人的炁场和气息之后,仍旧免不了皱了眉头。

    因为来者竟然是陈密!

    杨璟第一次入京之时,便是陈密这个皇城使差事官接洽杨璟,而后由徐佛放话,让他跟在杨璟身边,负责协调杨璟在临安的所有事务。

    杨璟也曾经将陈密当成心腹,可惜杨璟北上安丰军,受伤几近不治,只能独自黯然离开。

    待得杨璟回归之后,陈密已经不再站在杨璟这边,而是回到了徐佛的身边。

    杨璟并没有责怪的意思,毕竟陈密也是为朝廷办事,杨璟又不是真心要谋反,没必要针对陈密个人。

    可如今却不一样,杨璟让贾似道和赵昀打上了叛国逆贼的烙印,皇城司也与杨璟划清界限,鄂州等地的皇城司暗察子,此时纷纷往江陵这边来,就是为了捉拿杨璟。

    此时陈密却找上门来,可就难怪杨璟脸色不太好看了。

    “卑职陈密,拜见侯爷!”

    陈密仍旧恭谦,即便杨璟已经成了“逆贼”,他却仍旧不改往日的尊称,这也让杨璟的脸色缓和了下来。

    “你们今次来了多少人?”

    杨璟直截了当的问道,也不需要遮遮掩掩。

    “这。。。”陈密有些为难,迟疑了一番,终究还是开口答道。

    “皇城司在鄂州等地的暗察子弟兄们,十二营人马,统共四千五百一十八人。。。”

    鄂州方面的情报,王道明早已掌握,陈密也并没有夸大,数字上比杨璟得到的情报要更加精确,但确实是掏心窝的大实话。

    杨璟不由点了点头,朝陈密道:“既是如此,你还过来干什么?是徐佛让你过来当说客的吧?”

    陈密也不含糊,朝杨璟老实答道:“侯爷明鉴,确实是提举徐大人让卑职前来。。。前来劝降侯爷。。。”

    “降?”杨璟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朝陈密道:“本帅班师复命,为何要用一个降字?”

    杨璟如此一说,陈密倒也不好再争辩,毕竟官家已经给各地方下达邸报,杨璟的罪行已经算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无论朝野上下,杨璟都是逆贼的身份,再无安身立命之处了。

    “徐大人说了,若侯爷肯降,他必定会向官家求情,或许无法让侯爷官复原职,但当个清闲侯爷,提举宫观,还是可以做到的,相信官家也念着侯爷的劳苦功高,不会让侯爷太难堪。。。”

    陈密只是个差事官,这些消息以及拥有着决定性的话语,应该就是徐佛的授意了。

    可杨璟今番回来不是摇尾乞怜的,而是理直气壮地为弟兄们讨回公道!

    “陈密,你我好歹共事一场,我也不为难你,你这就回去跟徐佛说,官家让我南征,我就拼了性命去打仗,如今我杨璟要回京复命,谁敢阻拦,就是违抗圣意,作为主帅,我会格杀勿论!”

    杨璟说出这句话之后,浑身气息都提了起来,虽然蒙着双眼,可陈密只觉着无形的压力像山崩海啸一般涌过来,压得他气喘不顺,头都不敢抬起!

    没有谁比皇城司的人要更加了解杨璟,更没有谁比他们清楚杨璟有多大的实力!

    他们知道壮族蛮兵们已经从部落出发,西南方向的苗寨和侗家人也已经往东南这边行进,甚至于军队之中,也有不少人蠢蠢欲动!

    杨璟之所以没有带着这些人,只不过是不想跟大宋的军队发生冲突,若双方真的打起来,谁敢说是杨璟的对手?

    陈密也清楚,杨璟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性子,他既然这么说,那就绝不是虚张声势,更不是危言耸听,皇城司的弟兄们只要胆敢冒犯,只怕杨璟真的会格杀勿论!

    “侯爷。。。兄弟阋墙之事终究不好,这是要毁了我大宋好不容易赢回来的局面啊!”

    既然接受了徐佛的任务,陈密就没有中途而废的道理,若不努力劝服杨璟,他又有何颜面回去复命?

    然而当他说完这句话,心头立马就后悔了!

    因为大宋能够赢得如今的优势局面,完全是因为杨璟的功劳,而就在前不久,贾似道窃取了这份功劳,并因此而晋升卫国公,成为了朝堂上的砥柱和股肱重臣,参知政事的宰执相公!

    果不其然,这句话点燃了杨璟的怒火,陈密只是眼前一花,整个人便被杨璟提了起来!

    杨璟捏着他的脖颈,如同拎着一个小鸡一般,只要他愿意,稍稍用力,就能够掐断陈密的脖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