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断狱-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三方阵营很快就明朗起来,虽然贵由的势力仍旧是最大的,但蒙哥在军队之中有人心,若真是逼急了,发动政变的话,蒙哥的胜算更大一些。
耶律楚材只有文武百官的支持,失烈门毕竟是个孩子,谁都知道即便失烈门登基,也是由耶律楚材这样的顾命大臣来把持朝政,所以反倒是失烈门的呼声最小。
随着那些军队将领陆续归来,蒙哥的势力也越发壮大,乃马真和贵由也不知提出了怎样的条件,耶律楚材突然又转了口风,声称贵由毕竟是窝阔台汗的儿子,失烈门的叔叔,朝臣们最终选择支持贵由!
谁都知道今次大忽里台决定着蒙古帝国未来的命运,谁都愿意参与其中,谁都愿意为自己谋求更好的未来。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这场大会必将轰轰烈烈,毕竟名垂青史!
外头闹得风风雨雨,杨璟却与大萨满等人留在蒙古大帐之中,仿佛一切都跟他们无关一般。
事实上杨璟时刻关注着局势的走向,关键时刻,也会出手挑拨一下,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就怕他们打得不够热闹。
若没有常神岳,铁骨者也不会现身,蒙哥也不会走到台前来,双方也就不会如此快速交恶,只要看准了时机,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也都不是不可能的。
鲁丽格也已经被放了出来,毕竟乃马真这边人手已经不够用,再继续将鲁丽格禁足,只能让他们落了下风。
鲁丽格第一时间来拜访了杨璟,因为杨璟为她招募了常神岳等人,成为了她最大的助力。
当然了,经过了这么多事情,鲁丽格也不再单纯地追求那达慕大会的胜利,她毕竟是皇族之人,对权力的斗争虽然不怎么热衷,但敏感度还是比其他人要更加灵光。
在那些个皇族和大领主都背弃乃马真和贵由之时,杨璟却仍旧留在皇庭之中,鲁丽格是非常感激和欣慰的。
而杨璟之所以留在这里,并非因为乃马真和贵由,而是因为大萨满,因为他终于查到了乃马真手里握着的把柄!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萨满的秘密把柄
哈尔和林已经冷落下来,热闹的重心转移到了城外的大忽里台大草场上,蒙古汗国的九脚旄纛已经立起来,方圆数十里全是白色的大帐和蒙古包,各部族的领主,也立起了大旆。
旗帜如林,白色的蒙古大帐如同天上的白云,落在绿色的大草原上,天气晴朗之时,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马儿和骑士纵横驰骋,如同一群群海洋里的鱼儿一般,这等奇景,足以让人心头激荡!
无论是蒙哥,还是贵由,亦或是耶律楚材的人,都在四处拉拢帮手,做着最后的准备。
这样的关键时刻,也正是杨璟从中作梗的最佳时机,可他却没有离开哈尔和林,只是派了李彧和林爵,以及陆续抵达北方的那些暗察子们,到城外去打探消息,随时报告最新的局势变化。
因为他已经查到了乃马真手里握着的把柄,只要把这个把柄斩去,大萨满就不必再受到乃马真的牵制!
之所以能够查到真相,也多亏了克烈氏,若非克烈氏透露消息,杨璟也是毫无头绪的。
早在克烈氏与蒙哥等人出城之前,这位娘娘便秘密召见了杨璟一次。
大萨满当初让克烈氏割掉牧草,以防止牧草太长,绊了马脚,这是她们之间的暗语,杨璟也不理解其中的深意。
然而克烈氏迟迟没有行动,到了最后,还是将秘密告诉了杨璟。
大萨满之所以受人敬重,是因为她德高望重,而她的威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她是大萨满,可另一部分,却是因为她给皇族和诸多贵族的子女接生。
大草原上最重要的资源,不是牛羊,不是到马,而是人口!
生育,对于草原部族而言,乃是最神圣的一件事情之一,神圣到女人们可以无视男女之间的情愫和忠贞,没有将男女之间的结合,与那些龌蹉的思想想到一处,而是将这件事情,当成是圣洁的生儿育女必须的手段罢了。
从早先的匈奴,到突厥,再到柔然,鲜卑,回鹘,契丹,蒙古等等,这些草原部族在最为艰苦的环境下,渴望着民族的兴盛和强大。
草原上流行着开放的性风俗,客人来了,可以钻帐篷,牧民的女儿乃至于其他女眷,都会脱掉衣服,钻入帐篷之中,与客人结合,祈盼能够生下强大的儿女。
并非因为她们没有道德羞耻,也不是因为她们生性放荡,而是草原上征战连年,民风彪悍,动辄打杀,男丁稀少,为了民族的延续,女人们必须生儿育女。
那些钻帐篷的男人,或许会认为自己占了便宜,睡了这些女人,但在女人们看来,她们只是借了这些男人的种,为部落生出更多的人口,这是一种生存之道,与情欲无关,是长生天赐予女人的最基本权利和义务,这种事情在她们的眼中,甚至在草原男人们的眼中,都没有半点污秽可言。
他们的女人被敌人抢走,生下敌人的儿女,他们打赢了之后,会把女人们接回来,仍旧当她们是自己的妻女一般抚养和对待,因为这些苦难是敌人给予,女人们无力反抗,他们反而会更加爱惜自己的女人。
这样的事情,在成吉思汗的身上,也都同样发生过。
也正是因为他们对待生育这个问题的态度,使得大萨满这种给人接生的人,变得更加受人尊敬。
她是孩子们出生之后,见到的第一个人,她知道孩子是怎么来的,她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她用这种柔和且神圣的方式,掌握了太多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中原大地上,生活优渥,生存环境和条件都比草原上要好上百倍,也就不存在没人接生的问题。
专门给人接生的稳婆,反倒被列入“三姑六婆”的队伍之中,成为人们并不太喜欢的是非之人。
可在大草原上,似大萨满这等样的存在,却是最受人尊敬的。
只是说了这么多,大萨满毕竟也是女人,她给人接生,但她也要生孩子,她不能给自己接生,那么又是谁给大萨满接生的呢?大萨满的孩子又有什么秘密?
大萨满掌控着许多皇族孩子的秘密,那么又是谁,掌控着大萨满的秘密?
答案便在克烈氏的手中,因为给大萨满接生的人,便是克烈氏,也正因此,克烈氏与大萨满才有这样的私密情谊。
然而这里头却存在着一个极大的误会。
大萨满年轻时候生下了孩子,但不愿去抚养,因为她是大萨满,她不能抚养孩子,甚至不能对外声称自己生了孩子,于是只能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克烈氏来抚养。
成吉思汗死后,汗位的继承人,在窝阔台和拖雷之间摇摆不定,汗位甚至空缺了几年,一直由拖雷监国,直到后来才推选了窝阔台当这个大汗。
后来拖雷莫名其妙就死了,许多人都怀疑是窝阔台干掉了拖雷,但克烈氏选择了表明立场,效忠窝阔台家族,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她也必须付出一些东西,其中就包括了大萨满交给她抚养的这个孩子。
也就是说,乃马真的手里头,握有大萨满的这个私生子!
当乃马真召见大萨满之时,大萨满还不清楚乃马真到底抓住了自己什么把柄,但潜意识之中,她却想起了自己这个孩子。
自打孩子出生之后,她就再没见过这个孩子,虽然没有养育之情,但到底是自己的孩子,感情仍旧还是有一些的。
但她终究不愿意为了自己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就让乃马真把控自己,让自己去做那些危害到整个蒙古帝国的事情。
所以她让杨璟给克烈氏传话,让克烈氏处理好这个孩子的问题,就是为了不让乃马真用这个孩子来挟持自己。
克烈氏与大萨满之间的秘密,便只有这个孩子,她当然知道大萨满的用意,也不消杨璟多说。
她本来想着从乃马真手中要回那个孩子,可惜因为杨璟让常神岳逼迫,雅罗斯拉夫一世手下的铁骨者开始发难,与乃马真的人交恶,使得蒙哥提前进入争夺汗位的战斗,克烈氏必须与乃马真决裂,那孩子自然也就要不回来了。
她没能履行自己的诺言,只好在离开和林之前,将这个秘密告诉了杨璟,让杨璟却救回那个孩子。
大萨满听完杨璟的话,心中也是无奈轻叹,乃马真的把柄,果然就是这个孩子。
如果让克烈氏来处置这个孩子,她心中或许没有那么多的愧疚,毕竟那是自己的孩子。
可如今要让杨璟来处理,自己就有些于心不忍了,因为杨璟是她的人,杨璟动手,无异于她亲自处决了这个孩子。
“那孩子是男是女,叫什么名字,如今又在什么地方,克烈氏可曾与你说道清楚?”大萨满如此问道。
杨璟想了想,朝大萨满道:“婆婆,这件事不如交给我来做,你不需知道任何详情,便当做是几十年前,这个孩子交给了克烈氏,便与你再无瓜葛,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大萨满知道杨璟在帮她,但她如何都不能装作不知道,既然已经开了头,她又怎能像几十年前那样,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不,那是我的孩子,我亏欠了几十年,老来也该偿还,不管是好是坏,都是我的命…”
大萨满既是如此说了,杨璟也就不再隐瞒,朝大萨满道:“那孩子…那孩子是个男孩,不过已经死了…”
既然孩子已经死了,事情也就该完结了,可无论克烈氏还是乃马真,仍旧能够拿这个孩子说事,说明事情还没有完。
“那孩子留下了血脉吧?是谁?”大萨满自然是清楚的,杨璟也没再隐瞒,朝大萨满答道。
“婆婆的儿子虽然死了,却留下了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女孩儿,一个由乃马真可敦抚养,一个却交还给了神殿…”
“你说什么?交还给了神殿?!!!”
大萨满心头一紧,双手不由颤抖起来!
这么多年,交还给神殿抚养的孩子,多半都是女孩,因为女孩不如男孩有用,大萨满管理着神殿,自然清楚这一点。
可如果那孩子是自己的孙儿,事情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是,当时乃马真的女儿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于是她正好将您的一个孙女儿,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养,而另一个孩子,是由神殿养大,或者说…是您养大的…”
杨璟说到这里,大萨满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真相,难怪…难怪她总觉得那孩子与自己天生亲近,自己却又发自骨子里想要远离那个孩子,原来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难怪自己忍不住将毕生所学,都倾囊相授,却又不愿与那孩子朝夕相处,反倒像欠了那孩子的债,想要赶紧还完,而后躲得远远的。
她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对那孩子有这样的感觉,如今终于是明白了。
那孩子,自然便是现在的国师祸女吕!她正是大萨满的孙女!
而另一个孩子,乃马真认为是上天赐予她的,长生天夺走了她那个夭折的女儿,却又补偿了一个给她,于是她对这个女儿更加的疼溺。
这个女儿,也就是现在的鲁丽格!
祸女吕和鲁丽格都不知道,大萨满就是她们的奶奶,乃马真和克烈氏却是当年的知情人!
大萨满连自己的儿子都没见过,乃马真又怎能用这两个孩子,来威胁大萨满?
许多人或许想不通,但乃马真却信心十足!
因为她知道,大萨满给人接生,最重视生命的神圣,她又是大萨满,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世间的因果报应,都是长生天的安排,没有人能够躲得过!
她亏欠祸女吕的,所以冥冥之中,不断地偿还,她同样亏欠了鲁丽格,却仍旧没有偿还。
这一丝血脉,或许羁绊不了其他人,但深信命运的大萨满,却必定无法放下!
“宗维,把祸女吕和鲁丽格都叫过来吧。”大萨满如此朝杨璟吩咐道。
“婆婆…接下来想做什么?”杨璟微微皱眉,如此问着。
大萨满:“我要认下这两个孙女,我要号召神殿和所有信徒,支持乃马真和贵由…”
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职主持外交
杨璟以为大萨满会抽身而退,谁知道此时大萨满却坚定了立场,要开始帮助乃马真和贵由了。
以大萨满的威望,她若真想要明哲保身,不愿趟这浑水,乃马真也不能拿她如何。
可如今知晓了往年的旧事,知晓了自己还有两个孙女儿,大萨满也是狠不下心来。
人老了,总需要有些寄托,即便不是为了补偿这么多年的亏欠,大萨满也没法子再回到库库诺儿,老死在那雪山圣湖之地了。
鲁丽格与祸女吕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耿直豪爽似男儿,一个又阴柔狠辣,没想到却都是她的孙女儿。
尤其是祸女吕,大萨满一直将她当成女儿一般去养育,却没想到祸女吕到头来却背叛了她。
大萨满是相信宿命的,天底下的子女,都该是父母的延续,什么样的父母,便生出什么样的儿女来,祸女吕不像她大萨满,便像她那个该死的祖父了。
想起那个男人,大萨满眼中便满是怨恨,又多有羞愧,仿佛不愿意提及那个名字一般。
无论如何,祸女吕如此对待她,或许也是长生天对她的一种惩罚吧,惩罚她为别人接生,看着别人的儿女幸福安康,受人景仰,却将自己的儿子置之不顾,一出生便抛弃。
大萨满自然也不会对鲁丽格和祸女吕说起这些,只是鲁丽格每次来拜见杨璟之时,她都不再像以前那般,一个人躲在大帐里头,而是走出来,就坐在一旁,听着二人说话,时不时会插上一两句。
杨璟也知道她的心思,偶尔也会不露痕迹,将话题引向她,鲁丽格一向将大萨满视为最崇圣的神人,能够得到她只言片语,心头自然是欣喜不已的。
反倒是祸女吕,听说大萨满要遵从乃马真可敦的邀请,重归神殿主事,如此一来,她的国师名头可就要被剥夺了!
果不其然,到得第二日,乃马真可敦便发下懿旨,封大萨满为神殿的“乞别”,也就是大长老的意思,全权掌管整个蒙古帝国的宗教事务。
这里头可不仅仅包括了萨满教,还有诸如佛教、道教、***教和天主教等等教派,只要在蒙古帝国行走传教的神职人员,只要身上没长出翅膀来,头上没带着光环,都得归大萨满管辖!
祸女吕虽然有着国师的头衔,但那都是朝堂上给予的称号,乞别却是萨满教中的尊号和神职,那是握有实权的!
自己一手把握的权柄,只消乃马真一句话,便让大萨满给夺了去,祸女吕一气之下,便带着亲信,逃出了皇城,至于她要投靠谁,也就不清楚了。
大萨满早知她会有如此反应,虽然她仍旧是国师,但大萨满要复出,不可能再让她发号施令,她也不可能与大萨满和谐相处,即便知道自己是大萨满的孙女儿,也不可能重拾往日的旧情。
大萨满对她的补偿,便是将她的权柄都给夺走,让她远离朝堂争斗,迟早有一天,她会为今日之事而感到庆幸。
至于鲁丽格,她是乃马真的女儿,乃马真这十几年对她也付出了真感情,将她视如己出,当成掌上明珠一般疼爱。
好在鲁丽格并未醉心于权力的斗争,是个直爽的性子,做事但求随心所欲,或许比祸女吕更容易接受这件事,只是大萨满从未想过要告诉她们罢了。
杨璟带着常神岳,以及神殿的数十名武士,在和林城外拦住了祸女吕,她看着杨璟,只是冷笑道:“早知道那老不死不会放过我,没想到竟如此心急!”
杨璟看着祸女吕脸上有些扭曲的憎恨表情,也有些说不出的悲凉。
这世间又有多少子女,总是无法体谅父母的爱护,将父母对自己的保护,当成是对自己的束缚。
“等等吧,婆婆有些话要跟你说。”
祸女吕身为国师,也培植了不少自己人,神殿中人最是虔诚,祸女吕又善于蛊惑人心,自然有着不少死忠的追随着。
她的大部分人手其实早已出城,为她的寻找下家和靠主,此时身边都是些武艺高强的死卫,扮成祭司的样子,只消她一声令下,便拼死也要护得她周全。
不过祸女吕看了杨璟一眼,终究没有下达命令,过得片刻,妮茉陪着大萨满,坐着一辆牛车,从城里追了出来。
“我有些话要跟你说,让他们退到一旁去,你上来。”
大萨满在牛车上如此说着,祸女吕虽然迟疑了片刻,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照办,便仿佛回到了当初,她伺奉大萨满的那段日子里一般。
杨璟并不知道大萨满与她说了些什么,只知道祸女吕带着满脸泪水和无尽的怨愤,没有回头,便离开了哈尔和林,消失在大萨满的视野之中。
“孩子,我真的做了吗?”大萨满遥望着远处,低声如此问着,也不知在问祸女吕,还是在问杨璟。
过得许久,她才长叹一声,朝杨璟道:“孩子,神殿里头的事情,我可以应付得来,但其他外族的神教,我却是一窍不通,我会让乃马真发一道任命,让你管理那些人,你可愿意帮我?”
杨璟其实很明白,许多传教士,其实都是带着外交目的过来的,他们既是传教,也是为了本国的外交打先锋,即便到了后来的明清朝代,也都是如此。
与这些人接触,对自己的大事有着很大的好处,杨璟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
而且这些传教士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之间也有着各自的联络渠道,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对于杨璟,是非常有利的。
李彧虽然已经上来,暗察子们也陆续北上,便是连宗云义军里头的神行飞符营,也有不少细作和探子北上,但想要架设皇城司的情报网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如果杨璟能够将这些外国教派或者使节团的人都利用起来,在他们的传信基础上,混入皇城司的碟子,用他们的驿路,来传递皇城司的情报,那可就大大缩短了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祸女吕离开之后,大萨满接掌神殿的事务,很快便宣布,贵由乃是天命所归,但凡信奉神殿的人,都该与大萨满一般,相信贵由能够将他们带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贵由和乃马真由是声威大增,许多已经投靠了蒙哥的部落领主们,纷纷表示倒戈,投向了贵由这边来!
而杨璟则带着阿什莉伯爵夫人,开始接洽那些外国传教士。
因为有了阿什莉伯爵夫人如此尊贵的助手,加上杨璟不同于那些陈腐原始的萨满教神职人员,思想比较开明,目光也比较长远,见识更是不凡,外国的传教士们很快就在杨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杨璟也刻意带上李彧和林爵等暗察子,让他们摇身一变,成为神职人员,由他们去接触外国传教士。
无论是临安还是泉州或者是广州,南宋国内也有很多传教士,尤其是泉州和广州两地,朝廷还专门设有市舶司等对外机构,接洽和管理这些经商或者传教或者进行文化交流的外国人。
市舶司在南宋是油水最肥的一个衙门之一,皇城司负责监察百官,自然是不会放过市舶司的,所以李彧和林爵等皇城司密探的手中,捏着大量的外国人情报。
起初这些外国传教士对李彧和林爵很是不客气,认为只有杨璟和阿什莉伯爵夫人,才有权跟他们洽谈一应事务。
可当南边传来了情报,李彧和林爵捏着这些情报,极具针对性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之后,这些传教士和外交使节都是有眼力的,自然能够看得出李彧和林爵的本事。
杨璟干脆将这些事务都交给了阿什莉伯爵夫人来全权负责,这位贵妇人有着极高的谈判技巧,深谙外国人的礼仪和办事习惯,比杨璟更称职。
阿什莉伯爵夫人也曾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土,可惜雅罗斯拉夫一世并没有给她足够的希望。
如今杨璟给了她这个机会,能不能回家,就看她跟这些外国人如何交涉的了。
想要从陆路回到自己的家乡,希望并不大,并不是说无路可走,而是太过遥远漫长,旅途环境太过恶劣,只怕没有回到家,便已经死了好几回了,亚欧大陆可不是这么容易穿越的。
所以她接受了杨璟的意见,要将这些外国传教士和商人的情报资源都打通,如果能够通过他们,回到南宋,她回家也就有希望了。
因为南宋的港口乃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每日里各国船只往来不断,通过海上,她就能很快回到她的家乡!
有了这个想法,阿什莉伯爵夫人的办事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了,杨璟也并非真的当了甩手掌柜,具体事宜交给阿什莉和李彧林爵等人,他自然是放心的,但大方向还需要他来把控。
而且眼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那就是大忽里台终于要召开了!
这个蒙古汗国最为隆重的盛会,在各国征战的将领们都班师回朝来参加的政治性大会议,终于要在三日后开幕!
而大萨满需要与乃马真一道出席,杨璟自然也是要跟着去的,那达慕大会也在大忽里台期间举行,所以鲁丽格等人也都要跟着去。
那是难得一见的盛会,但同时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战场,无论是大忽里台,还是那达慕,都是英雄们抛头露面,名垂青史的地方!
当然了,对于杨璟而言,这样的场合,这样的盛事,同样也是搞事情的最好时机!
然而就在乃马真等人即将要离开和林,前往大草场参加大忽里台之时,和林城外,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雅罗斯拉夫一世遇刺,凶手却是马木留克人,弗拉基米尔的勇士与那些维京铁骨者,封堵了南城门,一定要贵由给出说法,血债血偿!
马木留克乃是贵由的雇佣兵团,这是谁都知道的,而雅罗斯拉夫一世是过来声援蒙哥的,有鉴于双方已经撕破脸皮,这件事情即便是有人故意操纵,也必将对贵由造成极大的困扰!
第六百七十章 佣兵围城群臣献策
来到哈尔和林这么久,杨璟终于第一次踏入了蒙古帝国的金帐,见到了那个被乃马真扶持的皇子贵由。
早在大理之时,杨璟并未能够见到贵由,因为龙首关之时,杨璟与忽必烈有过交集,彼时的贵由却已经开始仓皇北撤。
如果说和林乃是蒙古汗国的心脏,那么这座金帐,便是整个蒙古帝国心脏之中最脆弱却又是最强大的地方。
很难想象,征伐亚欧大陆,几乎要称霸天下的蒙古帝国,一条条至关重要的军事决策,便出自于这个并不算很大的金帐之中。
这金帐也只是象征性的地方,无论是乃马真,还是文武百官,平素里议事,都在和林皇城的宫殿之中进行,只是这个金帐,提醒着蒙古人,他们始终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蒙古包和帐篷,就是他们的家,这是他们如何都不该忘却的根源。
贵由并不算高大,反而有些清瘦,这样的外形,没有太多的男儿英雄气概,也难怪蒙古人对他不太支持。
杨璟虽然跟着大萨满一起来,但便是乃马真,也不敢对他蔑视和无礼,因为大萨满交托的事情,杨璟总是能够办得漂漂亮亮,不得不说,汉人的为官之道,管理臣民的本事,绝对是天底下首屈一指的。
若不是杨璟和阿什莉伯爵夫人,将那些外国传教士和外交使节都给留了下来,这些人起码有一大半要跟着祸女吕,逃到城外,和林城也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子。
如果没有文武大臣,没有军队,没有臣民,连外交使节都被带走,贵由即便上位当了大汗,也只是光杆大汗,所以乃马真和贵由也都很高兴。
外交上的东西,多半都是虚的,诸如国际舆论之类的,或许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却能够带来很多附加的好处。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帝皇,都渴望能够征服四海万邦,诸国来朝,即便给他们一些好处,挣个面子回来,也是有得赚的。
且不说隋唐时期的公主和亲,便是明朝郑和下西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了天下第一的大船,就是为了出去耀武扬威,要让天底下所有的国家都知道,大明朝才是唯一的正统,才是他们的宗主国,必须要得到所有人的承认和朝贡。
许多小国朝贡的东西很是便宜,甚至寒碜,到了中国来之后,给中国皇帝歌功颂德,表示愿意成为中国的附属国,中国皇帝便龙颜大悦,赏赐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瓷器丝绸,让他们带回去,好让他们知道中国是多么的富有,让他们知道臣服中国有多少好处,甚至不惜下嫁公主,永结邻邦之好。
虽然古代没有国际舆论或者国际地位这种词汇或者概念,但不管是中原大国,还是其他边陲小国,海外孤岛,其实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
蒙古帝国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征伐天下,领土疆域实在太大太大,可他们行的都是杀戮之事,可以杀死敌人,却不能征服敌人,便是管理那些国家,都需要用当地的土著官员。
即便他们屠城灭国,仍旧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许多外国人,只是将他们当成地狱来的杀戮者,称他们为黄灾,甚至于到了后世,外国人的眼中,黄种人便是蒙古人,这种荒谬的想法,一直到很久都没有转变过来。
贵由或许在军功上比不过蒙哥,或许文武百官都让耶律楚材给带走了,或许神殿的人,也被国师祸女吕带走了很大一部分。
但在外交舆论这件事上,他却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是杨璟和阿什莉伯爵夫人带来的,他自然要重视杨璟。
而且杨璟是个颇有办事能力的人,既不需要付出金银财帛,也不需要许诺封地租界或者传教区,甚至没有赋予这些传教士多少特权,更没有送他们甚么女人之类的,便能够将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本事。
因为这个事情,乃马真和贵由也将杨璟好生夸赞了一番,这才开始商议眼前的大事。
对于雅罗斯拉夫一世的雇佣兵团,围堵城门一事,诸多臣子和将领以及部落领主们,也都把持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这明显就是蒙哥为自己造势,遇刺根本就是他们自导自演,为的只不过是寻求臣民百姓的支持罢了。
也有人认为,他们封堵了城门,贵由和乃马真的人无法如期参加大忽里台,才是最要紧的危机。
当然了,尚武的蒙古人,解决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