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狱-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换崦闱俊

    但若果你是细作,在宗云这里前脚离开,后脚就给蒙古人报信,那么抱歉,红旗墰的人便是追到天涯海角,都会将你的命给讨回来!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江湖武林势力的加入,宗云想要刺探淮食军镇那边的情报,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探子很快就回报,声称雅勒泰伦那边的内斗已经暂告一个段落,雅勒泰伦如愿掌控了军权,但代价却是,她必须以别吉的身份,嫁给她的一个堂哥。

    实际上阿里不哥死了之后,那个堂哥才应该是接掌军权的人,可雅勒泰伦横插一脚,以女人的身份,强势争夺,最终才得了这么一个结果。

    宗云也知道以如今的实力,对抗淮食军镇的蒙古军队,实在有些蚍蜉撼树的意思。

    但他既然决定加入这天下的霸业之中,心中便早有觉悟,势力需要积累,但声望更需要积累,他的每一仗,都是积累势力与声望的过程!

    只有不断大胜仗,才能为自己的军队带来发展,蒙古人四处征战,蒙古军队却像滚雪球一般壮大起来,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打胜仗!

    蒙古虽然有着很多部族,但他们的总人口也就这么多,他们增长的势力都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都是他们打了胜仗之后,归附于他们的人,蒙古军队不断壮大的,其实是汉军和新附军,在前头当炮灰的,也永远是这些人,这就是以战养战的精髓所在。

    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用蒙古人的手段来对付蒙古人,宗云早就明白了这一点。

    今番要对付蒙古人,宗云也比较罕见的召集了太乙军和厌胜军的人。

    此时太乙军仍旧只有千余人,而厌胜军仍旧是五百人,加起来或许还不够蒙古军队塞牙缝,但宗云却知道,经过了蔡州的胜仗之后,他们士气大振,加上八阜仓的军备和物资,他们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

    宗云看着这一千五百多人,暗中运了气息,而后开口动员道。

    “今番我等需要面对的是淮食军镇的蒙古人,我可以提前告诉你们,我需要你们做的只不过是制造混乱,以便我能够混入蒙古大营,杀了他们新上任的掌兵大王,不想去送死的,现在就可以站出来,我会给你们足够的盘缠,让你们回家去。”

    宗云早已跟郑公禹等人进行过军议,诸多首领对此次的计划也心知肚明,怕也早已跟麾下的士兵们都通知过,要走的或许早就走了,能够留到现在的,自然都是愿意追随宗云的了。

    这种沉默也是对士气的积攒和提升,沉默地越久,士气反而越是高涨,原本心中还有些退意的,见得大家都沉默,也都无人离开,反倒也生出信心来,坚决地选择了留下。

    郑公禹等人也明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太可能的,即便他们能够大胜仗,也无法吞下整个淮食军。

    所以宗云提出的战略大方向是没有的,这于杨璟刺杀阿里不哥可就截然不同了。

    阿里不哥虽然是声望高远的皇族,是黄金家族的后裔,被杨璟刺杀之后,对蒙古人的打击也自然是沉重且巨大的。

    但经过了这么久的内斗,雅勒泰伦虽然在明面上掌控大权,但对那位新大王应该也是有着一定的掌控力的。

    而经过了内斗,他们人心未稳,各方的损失想必也不小,在如此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宗云如果再将他们好不容易选出来的大王给杀了,那对于蒙古大军的打击,可就比杨璟当初刺杀阿里不哥还要更加沉重了!

    再加上他们在蔡州的所作所为,一旦宣扬出去,只怕天下有志之士都会纷纷来投了!

    宗云见得如此,也暗自点头,终于有信心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说了出来。

    “今次作战,本宗允许你们抢夺俘虏,但有两条,第一,必须是蒙古人,而且不能是无辜的平民,只能抓现役的军士,最好是探马赤军,若能抓到怯薛歹和云都赤,也算你们的本事,汉军和新附军都不作数,那些辅兵和民夫更是不行,第二,谁抢的人,谁负责养,谁抢的人,谁负责管,若自己抢回来的人有问题,本宗会主人奴隶一并斩首示众!”

    宗云此言一出,不由全场哗然,便是郑公禹也有些吃惊,因为这在军议之中根本就没有提及,显然是宗云见得士气可用,才临时起意!

    厌胜军的人对蒙古人是恨之入骨,能抓了蒙古人来当奴隶,于厌胜军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若真如宗云所言,这道命令足以让厌胜军为之疯狂,战斗力最起码提升好几倍!

    更重要的是,今次的任务本来就是指骚扰,目的只是为了给刺杀团队造势,吸引火力,以便宗云率领的刺杀团能够将新任的大王给杀掉。

    太乙军看不惯厌胜军的残暴无情,厌胜军鄙夷太乙军的软弱和虚伪,两部分人马一直都在暗中较劲,但今次却保持一致意见,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着,在抓捕蒙古军奴的竞争之中,一定要赢过对方!

    而宗云只限制了抓捕的目标,要抓也只能抓蒙古的军人,却没有说抓多少,对数量并没有明确的限定!

    若真能成事,只怕宗云的队伍会在这一战之中,起码在数量上,快速提升到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

    这明显是宗云在放权,你们可以做军官,但自己的部下却需要自己去抓,相当多大的官儿,就抓多少人,而且这些人都是你们很恨之入骨的仇敌,这是多么强大的激励!

    从招纳厌胜军开始,宗云便一直在放权,他让郑公禹来负责厌胜军,虽然让于成和刘汉超负责练兵,但事实上并不会干涉郑公禹对厌胜军的管理。

    即便厌胜军一个个都是愤世嫉俗的无情之人,与太乙军也相互看不对眼,但在宗云的眼皮底下,却无人敢胡闹。

    宗云的这种管理模式,以及对自己队伍的信任,使得军士们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感想。

    只要他们想走,宗云不会强留,他们之所以留下来,是为了更好地去对抗蒙古人,宗云不是他们的主人,也不是他们的长官,而是他们的盟友,宗云只是为了这个团队能够更好,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够产生强大的战斗力!

    这就是宗云为何即便人再多,也要自己亲自一个个挑选的原因了。

    这些人一旦明白了宗云的立场,才能真正做到所谓的集体荣誉感,才会知道他们与宗云并非一上一下的从属关系,而是一左一右的平等关系!

    这一点也是杨璟早先与宗云商讨过的结果,这些人就像股东一般,他们越是拼命,这个团队的发展就会越好,他们自己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

    如此一来,试问还有谁不卖力?

    宗云训话完毕,全场也是一片寂静,过得许久才爆发出欢呼声来!

    在这等样的欢呼声中,宗云抽出神符剑来,斩了黑牛白马,祭旗之后,便带着队伍,由蔡州境内,往淮食军镇而行!

    宗云展开行动的同时,安丰军这边,也有人开始展开了行动,不过并非军事行动,而是调查行动!

    葛长庚等人还在为杨璟续命,风若尘赶往巴陵去找鹿白鱼,而林爵则带着杨艾男,前往西南寻找董尚志所说的那个草鬼婆了。

    可杨璟今番被刺,若说没有内鬼,实在有些让人难以信服,所以陈密和李彧等人,早一步已经开始行动,限制了内部人员的外出。

    陈密和李彧几个都是皇城司的人,刺探情报可都是好手,寻找内鬼这种事情,手段也多得是。

    但问题是,他们也属于内部人员,若让他们来调查,难免有些用脏水洗手的意思。

    所以众人商议了一番,站在杨璟的角度上来考虑这个问题,若是杨璟碰到这样的问题,杨璟该如何措置?

    思来想去,他们终于决定避嫌,内部人员一概不准插手,请杜庶来为他们调查这个内鬼的案子!

    杜庶是外部人,而且还是淮南这边的提刑官,对于查案子也有不少经验,放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杜庶也答应了下来。

    当然了,身为地方官员,他也不能干涉皇城司的内部事务,即便真要调查,也要通过朝廷的命令,所以今次杜庶完全是以个人的身份和名义。

    虽然有些顾忌,但眼下杨璟朝不保夕,若内鬼仍旧潜伏着,对杨璟和四位宗师而言,都是巨大的威胁,杜庶也就顾不得这许多了。

    众人还在措置这诸般事情之时,杨璟却终于醒了过来!

 第六百零零九章 偶然苏醒点出内鬼

    宗云正在往淮食军进发,意图为杨璟报仇雪恨,风若尘则赶往巴陵寻找鹿白鱼,林爵带着杨艾男往西南去了,陈密等人却因为杨璟受袭,不惜请动杜庶,要进行内部调查,抓出内鬼。

    而就在这个时候,四大宗师联手救治下的杨璟,终于得到了短暂的清醒。

    这种状况连葛长庚都觉着有些讶异,许是杨璟的意志太过坚韧,若换了一般高手,漫说是苏醒,只怕是从此便长眠至死了。

    葛长庚也赶忙将自己的治疗计划都告之了杨璟,当然了,他与罗道宁等人也只是暂时缓解,为杨璟争取时间,最终还是要靠从西南请来的那位草鬼婆,亦或者鹿白鱼能够惊艳出手,为拯救杨璟而施展出人意料的手段来。

    杨璟此时满头花白头发,形容枯槁,如同苍鬼,早已不见平日里的意气风发,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这些。

    虽然葛长庚和董尚志等四名大宗师因为联手治疗杨璟,为杨璟凝结了内丹,使得他们在道家修真的路途上又踏出了更加高远的一步。

    可即便四人轮值,仍旧有些入不敷出,此时四人也都是瞬间苍老了一般,能够从脸上看出他们的疲累,以及为杨璟所付出的诸多心血。

    杨璟也是感激肺腑,毕竟他们的年纪都大了,为了给杨璟拖延时间,输出的都是本源内力,即便他们内功浑厚,于这些老宗师而言,也是极大的牺牲。

    葛长庚自然不会听杨璟这样的废话,他应该是杨璟身边最早出现的一名宗师,也正是因为看中了杨璟的心性,在杨璟的身上看到了无限的潜能,甚至看到了他从所未见的全新世界,才决定要跟着杨璟。

    至于董尚志,他已经将宗云当成自己的弟子,而杨璟非但与宗云情同手足,在西南之时也帮助他解决了秦玄策和黄韵真的大麻烦,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杨璟都是值得他付出的。

    罗道宁和甘露师太也就自不在话下,若不是杨璟顶着欺君之罪,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替胡命桥,隐瞒他们襄助红旗墰杀手的事实,他们早就无法在行走于日光之下。

    加上胡命桥将杨璟当成弟子,不惜将武当大黄庭这种绝密的神功都传给了杨璟,在他们看来,武当的道统,便需要杨璟来传承下去,他们又岂能看到杨璟死在这里。

    这也才有了四大宗师联手为杨璟续命,可谓绝无仅有,羡煞旁人。

    葛长庚知道杨璟苏醒的时间不会太长,与他说了这许多事情之后,便给他讲解皇极落日功的要诀。

    他知道杨璟是个练功狂人,不惜用练功来代替睡眠,他本来悟性就不差,又有金关玉锁和血脉论乃至于武当大黄庭,诸多奇遇,让杨璟的修为突飞猛进,根基早已夯打得异常稳固。

    加上杨璟意志力极其惊人,所以葛长庚也是期望杨璟能够牢记皇极落日功的要诀,即便再度陷入昏迷,也能够潜移默化,利用内功诀窍,渐渐从内部理顺诸多驳杂的内力,如此一来,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

    事关生死,杨璟自然要强打精神,他甚至运动金关玉锁,想要尝试着延长自己苏醒的时间,可惜甫一运功,便发生了拮抗,诸多内力躁动起来,那灵惑更是蠢蠢欲动,杨璟赶忙强行按压了下来。

    这皇极落日功堪称仙术,那是白玉蟾葛长庚的不传之秘,当日宗云向杨璟显摆吹嘘的,便是这一功法。

    杨璟尝试着运动了皇极落日功,果真是气息顺畅,将其他三股内力都约束起来,这种约束并非强硬地压制,而是春风化雨一般糅合起来,极具亲和力,仿佛这皇极落日功乃是一片混沌,能够随意化为任何一种内力,又能够将这些内力全部收归为同种。

    这种感觉很是玄妙,就仿佛这世间诸多不同的内力,都同源于皇极落日功,都是皇极落日功分化出来的,如今又收归于皇极落日功一般。

    能够堪称为仙术,这皇极落日功不愧为万功之祖!

    杨璟也是心头大喜,奈何灵惑太过刁钻,极富灵性,很快就发现了漏洞,无法调动其他三股内力,竟然开始啃噬杨璟的内丹!

    杨璟此时虚弱,无法撄其锋芒,只能仓惶收功,正要集攒力气,却见得陈密和李彧,带着杜庶和李庭芝过来了。

    葛长庚四大宗师为杨璟疗伤之时,是无人能够靠近的,可陈密和杜庶不得不来。

    且不说杜庶愿不愿意以私人的名义来调查,单说陈密等人想要让他进行调查,就必须暴露皇城司的许多秘密。

    除了徐佛和杨璟,试问还有谁有这个权柄,胆敢请外人来调查皇城司?

    早先陈密也是担忧杨璟安危,生怕内鬼不除,必定会再度行刺,若碰到疗伤的关键时刻,伤到的非但是杨璟,还有四大宗师也要受到牵连。

    所以他才“胆大妄为”,与李彧陆长安等人商议之后,才邀请杜庶来抓内鬼。

    可如今杨璟醒了,他必须第一时间征得杨璟的同意!

    葛长庚正急于给杨璟传功,听说陈密和杜庶来了,心里也烦躁,恨不得连门都不让他们进。

    然而他毕竟是老人了,也知道陈密等人是懂得分寸的,若没有要紧的事情,是不会来求见的,便将他们都放了进来。

    陈密也知道杨璟苏醒的时间不长,三言两语就将事情说了个清楚明白。

    杨璟想了想之后,却摇了摇头道:“还是不要查了,加强防备就好。。。”

    陈密还以为杨璟不忍心伤害皇城司的弟兄,愿意放这些内鬼一马,急忙道。

    “大人,若内鬼不除,只怕危机尚在,咱们如今都是皇城司和安丰军的人在把守,虽然与杜提刑和李将军商量出一套环环相扣相互监督的巡视法子,但终究是内贼难防,这等时候,还望大人不要心慈手软!”

    杨璟也能感受到陈密等人对他的关切,笑了笑道:“我不是心慈手软,而是咱们的兄弟根本就没有内鬼。。。”

    陈密等人见得杨璟遭遇如此刺杀,竟然还如此信任弟兄们,不由感激得眼眶湿润。

    若无内鬼,试问蒙古人又如何能够如此精确地截杀杨璟?

    为了这件事情,他们也都抬不起头来,只觉愧对了杨璟的信任与关怀,便是陈密几个,也都主动避嫌,不敢展开清查,不惜邀请杜庶这个外人来调查。

    可杨璟竟然仍旧如此信任他们!

    “大人,若没有内鬼,那些个蒙古蛮子又如何得知咱们的行程和地点,安排如此精切果决的刺杀?”

    杨璟虽然如此说着,陈密等人却不能就此放弃,因为杨璟毕竟是在生死一线之间,对生死也看淡了,只怕认为自己无法幸存下去,而不再追究。

    当然了,这也是陈密接触杨璟太晚,似李彧和陆长安就不会有这样的疑虑,因为他们知道,若果真有内鬼,杨璟是绝不可能放过的,杨璟痛恨内鬼和汉奸,比痛恨敌人还要深重几百倍!

    杨璟听得他们的疑问,便朝陈密道:“如果你们真想替我解除危机,就先把侍卫司马军都虞侯陶用武给我扣起来!”

    “陶用武?!!!难道内奸是他!”

    “是啦!知晓行程和路线的,除了咱们的人,还有陶用武和王念恩的人!”

    “若他们将消息泄露给蒙古人。。。竟然是他!”

    杜庶和李庭芝听得众人分析,也是心头发寒,谁能想到,杨璟为边军刺杀敌酋,立下不世之功,朝廷非但没有丝毫封赏,竟然还要将他押解回京,如今负责押解的人,堂堂侍卫司马军都虞侯,竟然还私通蒙古人,差点刺死了杨璟!

    “实在是千古奇闻!本朝之人竟然勾结外虏刺杀绝世功臣!”李庭芝性格耿直,当即为杨璟抱不平起来。

    然而杜庶浸淫官场多年,少时便随着父亲杜杲充当书记,对官场之中的阴暗已经极其了解,当即就看出了其中的阴谋来。

    “杨大人,那侍卫司马军都虞侯可是。。。可是国舅爷贾似道的人。。。”

    众人听得杜庶之言,也是怒目,没想到竟然是这奸佞在幕后指使!

    杨璟也是暗自苦笑,且不说皇城司对暗察子的招募标准极其严格,非但对身世背景进行过三代以内的筛查,对人品和忠诚度也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而皇城司也会将暗察子的家属扣押看护起来,美其名曰替弟兄们照顾家眷,实则将这些家眷当成人质。

    若有暗察子反叛,他们的家眷便再没有任何活路,试问这些暗察子又有谁敢当这个内鬼?

    再者,这些暗察子自打跟着杨璟之后,与杨璟从淮食军一路打到蔡州,所做的都是出生入死刀头舔血的大事,早已培养出生死袍泽之情,内鬼的可能性其实已经不太大了。

    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将情报传递出去,任何情报的传递,都需要经过陈密和李彧等人的监管,严禁私自传信,便是本部的内部,也不得共享情报,只有杨璟这等级别,才能掌控全部的情报,以防止有人相互串通,造成不必要的情报外泄。

    种种成熟且严格的情报管理制度,根本就不足以让内鬼成功,所以钦差天使那边泄密的可能性,反而更大,而且动机也更加明显和迫切!

    杨璟一旦被接回临安,官家该如何处置杨璟?

    将他当成英雄?还是将他当成罪臣?亦或者说不赏不罚?无论如何,杨璟回临安都是让人极其尴尬的境地,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他无法回到临安!

    如此一来,将情报泄露给蒙古人,来一招借刀杀人,替官家排忧解难,除掉杨璟这个大麻烦,也就成为许多揣测圣意,意图凭此获得恩宠的人的首选了!

    李庭芝和杜庶等人早已愤怒难当,听得杨璟如此一说,当即离开了密室,带人去抓捕陶用武去了!

    葛长庚见得杨璟三言两语就打发了这些人,也不由笑了笑,心中却仍旧有着不解之处。

    “这钦差天使里头,除了陶用武,还有那个阉人王念恩,你为何只让他们扣住陶用武?又怎会知道王念恩没有嫌疑?”

    杨璟呵呵一笑道:“因为王念恩没有这个胆子。”

    葛长庚又是不解:“你怎么就知道他没有这个胆子?”

    杨璟哈哈一笑:“因为他没有卵子。。。”

    葛长庚:“。。。 。。。”

 第六百一十章 再杀新王无所不能

    杜庶本已经答应了陈密等人,要调查皇城司的内鬼,这对于皇城司而言是极大的危机,于杜庶而言,也是一种挑战,而并非毫无顾虑。Δ.『『.。

    他心中忐忑之余,也曾有过自己是否足以胜任的担忧,好在这个时候,杨璟竟然醒了,他也是如蒙大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为了这个案子,他也曾经深思熟虑,甚至提早向陈密等人打探了不少消息,制定出了自己的调查计划来。

    整个计划虽然只是雏形,却也算是他的苦心思考出来的,可没想到的是,这些都没能派上用场,杨璟早已洞察了这一切。

    他们与陈密一样,在杨璟遇刺之后,心神已经无法安宁,都在为杨璟的际遇感到恐慌,以致于下意识将怀疑的重点放在了内部人的身上。

    至于陶用武和王念恩,他们都是官家的亲信,而杨璟则是云麾将军和忠勇伯,深受官家信任,虽然是为了押解杨璟才来到的安丰军,但谁能想到他们之中竟然有人想要害杨璟?

    陶用武和王念恩也是官场体制之中的人,其实也算是他们的内部人员,但众人却没有想到他们的头上,而是下意识想到了暗察子们。

    杜庶怀疑内部人员,其实也不该将陶用武和王念恩排除在外,可他们却这样做了,即便陈密等皇城司的人,也都一致这样认为,这不得不说是皇城司的悲哀。

    盖因皇城司暗察子平日里的做派,让官员们感到恐惧,意识中对他们也就有了成见,自然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然而杨璟却能够一视同仁,跳脱这样的思维困境来待这些问题,自然也就比其他人更加一目了然地到问题所在。

    可在杜庶等人来,杨璟根本就没有进行过调查,便如有神助一般,直接得出了他们都未曾想到过的嫌疑人。

    当然了,杨璟只是让他们扣押陶用武,并没有钉死陶用武便是私通蒙古人的内奸,剩下的调查,仍旧需要展开,只是不再仅仅只是杜庶,而是陈密等皇城司的人,也都将大胆地加入调查之中。

    只是有了陈密等人,调查的力度可就大为不同,相信很快就能够确定,陶用武到底有没有泄露情报给雅勒泰伦。

    纵使如此,陶用武好歹也是侍卫司马军都虞侯,今次又是奉旨前来安丰军,擅自扣押陶用武,便想到于抗旨不尊,更相当于叛逆圣意,若拿不出实质的证据来,陶用武反诬的话,反而得不偿失。

    杨璟既然提出这一点,自然已经有了证据,可杨璟很快就陷入昏迷之中,他们无法再依靠杨璟,便只能自己去搜寻证据。

    再者说了,他们跟随着杨璟,本来就是为了协助杨璟,如今杨璟已经沦落到这样的绝境,他们仍旧还要依靠杨璟,难显得自己有些无用。

    所以陈密等人也想拿出本事来,杨璟已经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如果他们还不能处理好这件事情,那么他们也就再不配跟在杨璟身边了。

    因为即便跟在杨璟身边,他们也无法帮助杨璟,反倒会拖累杨璟,成为杨璟的负担。

    有了这样的心理建设之后,众人也开始卖力起来,虽然没有扣押陶用武,却让人以保护其为由,实则已经开始软禁他,而后才展开了大力度的调查行动。

    相较之下,宗云就直截了当太多了!

    有了新军规的激励之后,太乙军和厌胜军的弟兄们简直玩了命一般,在淮食军的地盘搅风搅雨,大肆掳掠蒙古的探马赤军!

    雅勒泰伦虽然即将嫁给新大王,但军权仍旧掌控在新大王的手中,直到成婚仪式举行之后,她才能真正分享一半的军权。

    可厌胜军和太乙军对蒙古人太具有针对性,以致于不需要雅勒泰伦来挑拨,便成功激怒了这位新大王,在明知道淮食军人心未稳的情况下,这位新大王还是下令悍然出兵!

    可惜的是宗云已经得了杨璟的游击战术,只是带着弟兄们东躲西藏,敌追我退,敌退我追,充分将这一战术扬光大!

    而厌胜军的人甚至卸下军甲,顶着巨大的心理阴影,再度假扮成奴隶,宗云将在蔡州俘获的那些奴隶,全都丢到淮食镇的城门前。

    若是往常,蒙古人绝不会开门接纳这些蒙古人,可这次探马赤军被人针对,蒙古人早已怨声载道,如果再不接纳这些蒙古人俘虏,只怕还未稳定下来的人心,便会更加的动荡,甚至会彻底崩溃而导致暴乱。

    当他们开城接纳这些俘虏之时,厌胜军便趁机入城,如同在蔡州一般,故技重施,又将淮食镇给搅了个天翻地覆!

    当然了,这一切既然都照着宗云的计划来,那么最终的目标自然也只有一个,那便是为宗云吸引火力,给宗云制造机会,让宗云刺杀淮食军的新大王!

    宗云并没有让弟兄们失望,身为领袖,他比所有人更加靠近危险,在所有人伪装成奴隶之时,他同样也伪装成了奴隶,借此混入淮食军之中。

    杨璟能做到的事情,他也必须要做到,并非他要跟杨璟争什么,而是他想告诉这天下世人,蒙古人并不可怕,只要想杀,他们也并非什么不死之身!

    宗云之所以这么做,自然也有为杨璟报仇的意思,按说最该杀的便是雅勒泰伦和公羊徙野,可宗云并没有这么做。

    那是杨璟的仇人,就该由杨璟来收拾,这是对杨璟的尊重。

    而他要做的,是为杨璟报仇铺平道路,为天下百姓遭蒙古铁蹄的践踏,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他将目标定成了这位新大王,只要这位新大王被刺死,淮食军那动荡不安的人心和局势,便会彻底崩溃,即便雅勒泰伦能够收拾残局,淮食军也会实力大损,无力再进攻淮南,这才是最大的赢面!

    宗云与杨璟有着共通之处,起码在立场和心性上,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就行事风格而言,杨璟偏向于缜密,甚至有些谨慎微,凡事都是谋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而宗云却高傲且自信,比杨璟要更具霸气!

    进入淮食军之后,宗云跟着那些蒙古人奴隶,可惜很快就被分隔开来,被丢进了汉军的奴营之中。

    因为有备而来,厌胜军的人很快就动了暴乱,还带着奴营的人揭竿而起!

    新大王也是急于争取人心,建立威望,竟然带着怯薛歹出来镇压,宗云似乎早有所料,让厌胜军的人且战且走,引开那些怯薛歹,自己则如死尸一般躺在地上!

    虽然大部分军士都会从他的身边路过,但也有不少人直接践踏着他的躯体向前,甚至有军马从他的身上轧过。

    可宗云却始终运动内功,死死地撑着!

    厌胜军的人从未想过宗云会如此隐忍,在他们来,宗云是个霸气的人,是个所向无前,无人可敌之人,他会拖着神符剑,会杀入万军从中,取那新大王的级如探囊取物!

    可宗云却如同他们在奴营里头一般,无止境地忍受着痛苦,只期盼有朝一日能够爆开来!

    他们一直没有将宗云当成领,而信服于郑公禹,因为郑公禹曾经与他们经历相当的经历,能够理解他们心中所想。

    宗云在他们的心中,便是高高在上的道门贵公子,是个理想派,甚至是空想派,只不过他的武功太高,运气太好罢了。

    可此时他们终于到,为了达到目的,宗云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像个奴隶一般隐忍着,等待着机会,就像将身子埋在积雪之中的雪豹,蛰伏三五日甚至更长时间,忍受着严寒和饥饿,只为了最后一击!

    他们也终于到,宗云的运气并不是一直都这么好,因为新大王并没有照着宗云所想的路线行进。

    而宗云只好借助被战马践踏,或者被军士碾压之时,缓慢地转移着自己的位置,最终还是一名太乙军的人,拼着自己被杀的代价,扮成宗云的同伴,将宗云的“尸体”拖到了新大王的路线上!

    新大王虽然急于求成,但也并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