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狱-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大全是怎么死的,杨璟可是一清二楚,若真让赵昀知晓这种事情,便是自己再好用,也会因此而招来杀身之祸的!

    繁花这一手是兔起鹘落,杨璟也是猝不及防,只觉得香风扑鼻,眼前全是繁花领口处白花花一片,脸颊已经冰凉了一下,湿润润的,仍旧留着余香!

    杨璟反手扼住繁花的手腕,繁花呼吸都沉重了不少,略带娇羞地提高声音道:“杨爵爷,你走太近了。”

    那些个宫女听得繁花如此说着,赶忙抬头来看,生怕杨璟冒犯了唐淑妃,而杨璟而是电光石火之间,用袖袍将脸上的红唇印给抹掉了。

    “淑妃娘娘言重了,杨某岂敢无礼,只是这路径逼仄狭窄,臣实在不知该往哪里躲避了。。。”

    杨璟如此说着,便退出了路崖,直接踩在了路边的花圃上,诸多宫女见得杨璟如此窘迫,也是掩嘴窃笑。

    繁花如同猫抓老鼠一般戏弄了杨璟一把,此时也只是娇笑道:“杨爵爷何必如此较真,予只是玩笑之言罢了,杨大人自去了便是。”

    虽然繁花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但太监和宫女们可都脸色大变!

    因为只有皇后娘娘下制之时,才会用“予”这个正式的自称,平日里嫔妃们通常自称臣妾,或者妾某某氏,与官家亲近一些的,则自称奴家,或者奴奴。

    唐淑妃这才刚刚挤走阎淑妃,如今竟然在杨璟这个朝廷命官的面前,用了皇后的自称,这意味着什么?

    太监和宫女们都有些后悔,恨不得少生一只耳朵,没有听到刚才的对话!

    杨璟见得如此,知道繁花实在故意挑衅,也知道这是她在向自己示威,在所有人都不敢直视繁花的时候,杨璟却抬起繁花的下巴,用大拇指从她的红唇左边,一直抹到了右边。

    “淑妃娘娘,名不正则言不顺,说话可要注意一些才是,否则官家知晓了,还不定会作何感想呢。”

    繁花没有恼怒,反而伸出舌头来,结结实实的舔了杨璟的手指头,就像吃了美味一般回味无穷,朝杨璟道:“爵爷也要小心些才是。”

    杨璟收回手来,保持着微笑道:“臣恭送淑妃娘娘。”

    繁花也是微微一笑,朝杨璟道:“杨爵爷也走好。”

    太监和宫女们此时才抬起头来,赶忙护着唐淑妃的软轿,往福宁殿的方向去了,而杨璟站在原地,抚摸着自己的右手拇指,不由摇头,心中暗道。

    “又是个不好惹的妖精啊。。。”

    这繁花是个软刀子,可比姒锦更加厉害,如同悬在杨璟头顶上的刀剑,不知何时会掉落下来,斩落杨璟的脑袋。

    待得龙山观松晏和杨太后的事情有了着落,杨璟说不得要找个法子,解决繁花的问题,如此才能高枕无忧啊。。。

 第五百二十九章 郡主归期热泪两行

    杨璟回到嬉乐苑之时,瑞国公主和高采芝,正在观看花团锦簇的新戏码,这个幻人班子,堪称神奇,杨璟没有打断,在一旁静静看着,竟然也入了迷。

    幻人班子所表演的鱼龙蔓延古彩戏法,虽然障眼法比较多,使用布幔之类的遮挡,又制造了不少傀儡和人偶来配合表演,但效果却出奇的惊人,说是幻术,但效果却如同仙法一般,便是杨璟,也没能看出破绽来!

    杨璟也不是没看过现代的魔术表演,更并非对古彩戏法一无所知,得益于网络时代的发达信息渠道,只要在网络上搜索,各种魔术揭秘便一览无余。

    杨璟是个好奇心极重的人,对于这类解密的节目,他也是经常观看,甚至主动搜索来看。

    与其他人的动机不同,很多人想要解密魔术,其实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智慧,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解密只不过是为了获得优越感和满足虚荣心。

    可魔术师的本意却是为大家带来惊喜和那种神秘感,而非与观众作对,更不是用欺骗观众来优越自己。

    而杨璟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仅仅只是感到好奇,就好像他接触到一个新案子,总想着要追索真相和答案一般。

    得益于此,杨璟对一些魔术的基本原理,是非常清楚的,即便自己无法做到,但他也能够看出其中的奥秘来,即便看不出来,也能够推测出大部分。

    但对于花团锦簇的戏法,杨璟虽然找到了不少破绽,可顺藤摸瓜想要探寻真相,却又往往戛然而止,让他也是不明所以。

    虽然关鱼龙曾经好几次想要将其中奥秘告诉杨璟,但杨璟都拒绝了这位大提线。

    且不说这是花团锦簇的核心技术,是他们的立命根本,单说杨璟本身,享受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追寻答案的过程,如果直接得到答案,那还有什么意思?

    瑞国公主和高采芝自然是惊呼连连,这些幻人简直让她们惊为天人。

    因为曾经在集英殿之中有过交集,所以其中几个幻人与瑞国公主和高采芝也是认识的,而且经历过那场命案之后,交情还算是不。

    虽然幻人出身卑微,而瑞国公主和高采芝金枝玉叶,但毕竟都是年轻人,年纪相仿,志趣相投,渐渐也就没有了太多礼法的隔阂。

    关鱼龙虽然几次三番提醒这些年轻人要守住规矩,可见得瑞国公主和高采芝浑不在意,他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见得杨璟到来,瑞国公主和高采芝都很高兴,毕竟杨璟公务繁忙,她们又不能常常出宫。

    今次杨太后特意找来杨璟,让杨璟协助瑞国公主,排演戏码给太后祝寿,也是正中公主的下怀。

    毕竟祝寿这种事情,表演的节目要切合主题,而古人祝寿,无非是仙人啊蟠桃啊之类的元素,幻人团便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些幻人团能够做到寻常戏子无法做到的效果,能够为寿星公博得好彩头。

    这是杨璟第一次如此认真投入,如此近距离观看花团锦簇的表演,此时他才越发庆幸,将花团锦簇收入麾下,是多么明智的决定。

    瑞国公主还在爱玩耍的年纪,很快便忍不住要跟着关鱼龙等人,学习一些幻术的技巧。

    而高采芝发现了默默在一旁观看的杨璟,当即便欢欢喜喜跑了过来。

    “杨哥哥!”

    杨璟上一回多得高采芝和瑞国公主,才顺利出了宫,为此两人之间还发生了一些旖旎的事情,此时见得高采芝,杨璟自是有些“心怀鬼胎”。

    不过高采芝坦率真诚,杨璟心里那一点点尴尬,也就一扫而空了。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杨璟也不好将龙山观的事情说与高采芝知晓,只是说了贺寿的事情。

    沉默了一会儿,高采芝才停住了笑容,朝杨璟道:“杨哥哥,使节团要回去了。。。”

    “哦。。。嗯?”杨璟也意识过来,使节团自然是指大理使节团,如今赵昀决定要纳段初荷为妃,西海侯段智实为首的使节团,也要回大理复命。

    而高采芝作为相国高泰祥之女,大理国的郡主,本来就是跟着使节团过来的,照理也该跟着使节团回去了。

    不过高采芝的表情已经出卖了她的想法,她目前还是舍不得回去的。

    这出使的旅途,她领略了这天地人间的美好,也见识了人间的丑恶,经历了失去生母的悲痛,她仍旧记得狄护卫和覆盆子被魏无敌杀死的残忍场面。

    为此她还陷入了疯癫之中,绝望而无奈,直到杨璟杀死了魏无敌和白观音,她才终于感受到了安全,才终于从心理魔障之中走出来。

    又因为结识了瑞国公主,唤起了她也能够保护别人的激情,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因为瑞国公主的天真烂漫,让她再度感受到了人世间的美好。

    可段初荷的出现,又让她看到了另一面,让她想起了高氏和段氏的百年宿怨,纠缠不清的氏族恩仇,以及大理的未来和宿命。

    作为高泰祥的女儿,这个大理相国,对高采芝百依百顺,对她从没有过任何形势的拒绝,即便让整个大理的人都骂他,他也仍旧由着女儿的性子,做着各种荒诞不羁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父亲,她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或许正是因为瑞国公主也有这样一个爹爹,她们才如此的投缘,才如此合拍。

    可现在,她就要走了,不仅仅是离开大宋,也离开了瑞国公主,更需要离开杨璟。

    她与段初荷不同,段初荷是为了复兴大理段氏,是为了段氏能够获得大宋的支持,能够让大理段氏重掌实权,而高采芝却仅仅只是为了杨璟。

    从离开大理开始,她就很想知道,能够养育出杨璟和刘汉超这等大英雄的土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度。

    她终于如愿以偿,见识到了繁华昌盛却又内忧外患的大宋王朝,可她也不得不面临要离开杨璟的事实。

    她是心有不甘的,因为段初荷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可高采芝却没能成为杨璟身边最重要的人。

    见得杨璟有些心不在焉,甚至有些无动于衷,高采芝仿佛自己所有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一般,她有些愤怒地瞪着杨璟,红着眼眶责问道。

    “你就这么希望我离开这里么!你就没想过要把我留在这里么!”

    杨璟看着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是非常清楚高采芝对自己的心意,也知道高采芝想要什么,可杨璟却没有什么能够给她。

    对于感情,杨璟从来都是个傻瓜,不知该如何去处理,也正因此,她才会无法面对鹿白鱼、宋风雅、风若尘、乃至于孙二娘和姒锦。

    其实早在巴陵之时,在杨璟救下李婉娘的时候,他便发现了自己这个弱点,对待那些对自己有好感的女子,杨璟从来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

    不知如何拒绝,也不敢去接受,却又在不知不觉之中,胡乱在别人心里埋下了好感的种子,当别人示好之时,自己又只能装疯卖傻,直到因缘际会,毫无办法,又与人发生了亲密的关系,使得自己看起来就像个用情不专的烂人。

    或许杨璟本来就是个烂人,尤其在感情方面,或许他还无法接受这个时代的三妻四妾思想,可心里其实很向往这样的生活,只是现代的道德准则,又制约着他,让他无法放开心中的禁锢,却拥抱一个又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

    这就是杨璟的现实,他的道德观在这个古代,受到了应有的冲击,但他却又想抵抗一番,表示自己其实是好男人,但事实上,他跟这个时代的其他男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也想左拥右抱,只是有色心没色胆罢了。

    风若尘说的很对,从一开始她就说杨璟有色心没色胆,而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杨璟对于风若尘这个结论,竟然没有任何反驳的理由。

    面对高采芝的责问,杨璟也有些抱歉,如果你无法给她未来,又何必给她希望?

    如果你无法跟她在一起,又何必跟她发生这么多其实可以避免的风月之事?

    只能说,这一切都是杨璟自己造成的,连杨璟都想骂自己一句,他根本就是个当了**又想立牌坊的烂人!

    在犯罪学里头,有一种犯罪称之为激情犯罪,这个犯罪类型定义比较宽泛,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解读也没有太过清晰的边界。

    通常来说,没有预谋,只是一时冲动,失去了自制力,承受不住心理压力,从而突发犯罪,就属于激情犯罪。

    这种犯罪来得很突然,属于爆发式的犯罪,作案手段往往也会非常的极端。

    如今杨璟便处于这样的一个临界点,如果他承认自己是个朝秦暮楚的花心汉,如果他打破自己在后世建立起来的道德观,如果他挽留高采芝。

    那么他便是没能抵抗,没能坚持自己的自制力,没能守住自己的道德界限,便是凭着一股冲动在做事,也就是“激情犯罪”。

    这个“犯罪”的后果会一直延续,既然能够接受高采芝,那么下次便能够接受风若尘,鹿白鱼和宋风雅也一并收了,便是段初荷,他也能够来者不拒,只要对他有好感的,自己又有些欣赏或者喜欢的,他都可以纳入房中。

    这就是没有自制力的后果。

    这世界上没有好男人与坏男人的区别,因为好色是男人的天性,懂得负责任的,便是好男人,而没有自制力,不懂得担当,只直到凭着下半身的冲动去做事的,便是渣男。

    高采芝面临着要不要离开的抉择,而对于杨璟而言,他的一句挽留的话,会直接将他推向好男或者渣男的行列。

    杨璟其实比谁都清楚这一点,即便他做一个渣男,在这个时代而言,也并不算得什么大惊小怪的事,因为没有三妻四妾,反而让人鄙夷的时代,你却想要从一而终,要么你太矫情,要么你太做作,要么就只能是你没本事。

    然而杨璟沉默了很久,却只是对高采芝说道:“你父亲会很希望你能够回去的。。。”

    他没有回答高采芝的责问,他只是希望高采芝能够明白,除了他杨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男人,在大理国等着她归来,那才是她的故土,才是她该生活的地方,那才是她的归属之地。

    高采芝,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年纪,果敢而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最终却以落泪收场。

    在那一刻,她宁愿自己是段初荷,起码段初荷还能如愿以偿,而她却只换来了热泪两行。

 第五百三十章 得知往事撰写脚本

    高采芝并不想回归大理,起码暂时是不想回去的,又或者杨璟只是给她一个空头的承诺,她都能够带着满怀甜蜜,心满意足地回到大理。 。。

    可惜她在杨璟这里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杨璟虽然没有挑明,但言语间已经算是婉拒了她的心意。

    这让高采芝心里很受伤,可这种事情勉强不得,虽然高采芝的性子比其他女子要更加的主动和开朗,但仍旧无法跳脱那个时代的道德观念约束,她不可能做出更出格更大胆的追求。

    杨璟也有些不敢再面对高采芝,带着花团锦簇匆匆便离开了皇宫,回到了自家府邸。

    此时陈密等人也纷纷带回最新的调查结果,刑部和大理寺方面果然抵制杨璟这个折狱郎,不过陈密和李彧还是将杨友一案的卷宗带了回来。

    杨璟本以为他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卷宗,可当他拿着沉甸甸的卷宗,却迟迟没有打开的勇气。

    他曾以为,自己是杨璟,不是云狗儿,他追查的是云狗儿的身世,云狗儿的灵魂已经消散,又有失忆做掩护,如今的生活,是他杨璟的新生,不再属于云狗儿。

    可随着云狗儿的身世不断被揭示,杨璟才发现自己无法完全跳脱出来。

    如果说杨璟有什么优势,那么便该是他对这个所谓的身世没有太大的代入感,能够以第三者的身份去冷静而理智地观察和调查,能够做出最客观的判断和决策。

    杨璟终于还是打开了卷宗,不过这卷宗与寻常卷宗有所不同。

    在古时,没有拍照技术,想要证明一个人的身份之时,通常只能通过文字描述,便是科举考试的身份验证流程,也是这样,简简单单几句话,便概括一个人的外貌特征。

    比如五短身材,鼻翼有痣,甚至于贼眉鼠眼之类的描述都会出现,所以也因此闹了不少笑话。

    当然了,如果你认为能够钻这个漏洞,在科举上给人当枪手替考,那也未免太过天真。

    因为科举考试需要五人联保,还需要当地的官吏具保,也就是说,必须有人给你担保,五个人相互给对方做担保和证明,一旦被抓,所有人都要连坐。

    不过顺便提一嘴,考试作弊古来有之,也是“优良传统”,唐时诗人温庭筠人称“温八叉”,就是出了名的作弊大王。

    这位哥哥屡试不第,自己没能考上,便干脆当起了职业枪手,当然了,他考不上进士并非因为他没有才华,而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站了队。

    考官们对这位哥哥也是头疼不已,主考官沈询对作弊大王也是有所耳闻,便特召其试于帘下,给他设了个专座,与别人隔绝开来。

    这些可就惹恼了温庭筠了,这是**裸的歧视枪手这一有前途的职业啊!

    于是温庭筠在诸多考官的虎视眈眈之下,神不知鬼不觉又帮着其他八个人作了弊,堪称业界良心,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还得了个“救数人”的绰号。

    闲话也不多提了,只说古时卷宗多半都是这种路数,寥寥几句便概括一个人的外貌特征。

    可杨璟却在这份卷宗里头,看到了好几张人像!

    古时追缉凶犯,通常会画影图形,再发海捕文书,也就是说将犯人的人像给画下来,小广告一般四处张贴。

    古代的绘画技艺虽然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程度,而宋朝也已经开始有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工笔画,但衙门里头的画师,照着描述来绘制人像,逼真度到底有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如此,当陈密等人看到杨友的画像之时,却仍旧忍不住满脸惊讶,目光停不住地在杨璟和杨友画像之间来回转移!

    “这…”陈密起初直以为杨璟为了对付松晏真人,才调查这个陈年旧案,直到看到了卷宗里杨友的画像,他才惊愕地发现,杨璟的轮廓,竟然与那杨友,有着七八分相似!

    杨璟只是看了一会儿,便将卷宗收了起来,而后朝陈密道:“杨友的红旗墰可还有旧部留下?”

    得益于杨璟对白牛教的成功围剿,以致于朝廷也开始监视这些武林帮派,防止他们在关键时刻从背后捅刀子,皇城司对各大帮派,都有着足够的信息来源。

    陈密听得杨璟道出这个杀手组织的名号,知晓徐佛已经将个中内情告知了杨璟,再加上杨璟极有可能是杨友的后人,他也就不再隐瞒了。

    “红旗墰的残部还是有的,而且已经发展壮大,不过这个组织神出鬼没,咱们也没有太多的消息。。。”

    “谁是他们的主事?”

    “据说是杨友的儿子杨复血…”

    “杨友有多少儿女?”

    “一子一女…”

    “女儿还在?”

    “死在天牢暴乱里了…”

    陈密也很清楚,杨璟之所以问女儿,而不问儿子杨复血,那是因为杨璟极有可能是杨友的真正儿子,所以如今这个红旗墰的首领杨复血,只能是个假货。

    或许当初天牢暴乱之时,有人偷偷救走了杨璟,可红旗墰的人却以为杨璟已经死了,却又不愿意因此而解散红旗墰,便找了个人来冒名顶替吧。

    “他们现在还是想要刺杀杨妙真吗?”

    陈密摇了摇头道:“松晏真人一直在龙山观里头,红旗墰的人根本无法靠近,便是我皇城司的人,也无法潜伏,只能派了细作,才能够掌握里头的动向。。。”

    “红旗墰如今已经壮大,这几年杀了不少人,不管正邪,也无论是朝廷官员,亦或是武林大佬,只要出得起钱,他们就办事。。。只是看样子,他们已经不再追杀松晏真人了。。。”

    杨璟微微点头,沉思了片刻,又问道:“当年参与了天牢暴动的人,可尚有健在的?”

    陈密想了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而后又点了点头,这才朝杨璟道。

    “当年也是个大案子,朝廷方面要保密,并未对外扩散消息,暴乱之中死了不少知情人,据我所知,提举徐佛大人应该是知情的,因为当时他是提刑司的人。。。不过要说最清楚当年内情的,只能是化名松晏真人的杨妙真了。。。”

    毕竟是几乎二十年前的旧案,知情人也渐渐凋零死去,即便活着,对二十几年前的事情,或许也渐渐淡忘了,想要调查真相,谈何容易。

    不过杨璟想要追索真相,并不是要向杨妙真复仇,他只是想要弄清楚,杨妙真在这里头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会不会因此给他带来后续的影响,会不会因此对杨璟不利。

    至于替杨友翻案报仇之类的事情,杨璟也不是没想过,因为如果没有云狗儿,自然就没有现在的杨璟,既然顶着云狗儿的脸面过日子,有些事情该做的还是需要去做的。

    看了卷宗不久,风若尘等人也已经回来,朝杨璟禀报了他们的调查结果。

    杨璟早先从徐佛那里了解到,当初这案子的主审官,因为天牢暴动的事情而被贬职,最后连官帽子都丢了,眼下正在临安城里养老,所以杨璟便让风若尘几个去调查。

    如今风若尘却没能带着好消息回来,因为当年的主审,已经发痴了,整日里胡言乱语,是什么都不记得了的。

    杨璟也没奈何,只能一边让林爵等人展开调查,一面让暗察子寻找红旗墰的踪迹。

    虽然陈年往事没太多线索和办法,但杨璟通过画像,却也确定了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那便是他的身份。

    那卷宗有些年头了,应该不是临时作假的,卷宗一直封存在刑部和大理寺,真实性也可以确定。

    也就是说,杨璟应该便是杨友的儿子,而杨妙真,也就是老道姑松晏真人,其实是杨璟的姑奶奶!

    至于松晏真人当年是为了救杨璟,还是为了杀杨璟,也就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而杨璟也已经醒悟过来,当时入狱的孩子也有不少,被打上烙印的也不少,相信那个红旗墰现任首领,冒牌货杨复血身上应该也有烙印。

    只凭着一个烙印,杨妙真或者说松晏真人应该是无法确定杨璟身份的,只能说杨璟跟杨友长得太像,以致于松晏看到杨璟,再加上胸肋的烙印瘢痕,才确认了杨璟就是她的侄孙!

    而从她对杨璟的态度来看,当年只怕她对侄儿杨友并没有做什么好事,否则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忌惮和仇视杨璟。

    如果她心中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亲情或者愧疚,相信她都不会这样对待杨璟。

    对于二十年前的事情,杨璟自然没有太多的代入感,但如果杨妙真想要对他下手,杨璟却是不能坐以待毙的。

    再加上她跟杨太后牵扯太深,而杨璟又必须急着将龙山观拿下,为北上接应逃难道士们而做准备,杨璟不得不先下手为强了!

    将陈密等人打发出去之后,杨璟终于空闲下来,将卷宗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而后开始给花团锦簇写新的脚本。

    他要让杨太后和松晏真人看一出戏,彼时官家和文武百官都会在场,如果演好了,说不定能够借此机会,逆转局势,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杨璟打好了腹稿之后,便将关鱼龙叫到了书房,朝他说道:“大提线,我不需要知道你们的门子,但必须知道你们都有哪些花活儿,我这里有几个比较难的场景,不知你们能否做到。。。”

    “什么场景?”

    “斩首。”

    “斩首么。。。是难了些,不过并不是没法子做到,咱们的老祖于吉活神仙便做得到。。。”

    杨璟听得关鱼龙这话有些像调侃,不由问道:“意思是你们没办法做到?”

    “不,意思是咱们花团锦簇是传承自三国于老神仙的正宗,老祖能够做到,咱们也能做到!”

    杨璟闻言,不由心头大喜,暗自庆幸自己果真捡到宝了,也难怪魏无敌和白观音会将花团锦簇带在身边,为了招纳花团锦簇,竟然杀掉他们的家人,处心积虑地欺骗关鱼龙等人。

    有了大提线关鱼龙的表态,杨璟也就吃了定心丸,与关鱼龙合计了一番,将自己的台本梗概都说了一遍,关鱼龙也为之惊叹,毕竟他们来来去去反反复复都演着同样的戏码,古彩戏法就是要传统,就是老的东西,才够味,才有底蕴。

    可杨璟的新台本,却让关鱼龙看到了另一条路,非但能够继承老祖宗的技艺,还能够将这份技艺发扬光大,走上更高的台阶!

    他便如同得到杨璟新图纸的那些宗师级匠师们一样,因为得到了新的追求目标和方向,而斗志满满!

 第五百三十二章 五月初四灯火如昼

    五月初四的夜很热闹,因为明日便是端午,这个节日在宋时可是个重要的节日,不过千家万户似乎都并没有心情为明日而做准备。

    临安城也是万人空巷,因为丁大全的事情而实施的宵禁已经解除,这些人不在自己待着,却纷纷走上借口,往龙山观的方向而去!

    因为明日并不仅仅只是端午,更是皇太后的寿辰,官员们也早早散衙,为明日的贺寿做着最后的准备。

    正式的庆典是放在明天,龙山观作为太后指定的地点,提前一天进入了全民狂欢的节奏。

    火把如同一条条长龙,从山脚一路延伸到山腰,宫殿在万千灯火的衬托下,如同天上的星宫,分不清天上与人间,仿佛仙境在向人间的百姓开放一般!

    为了挑选能够在皇太后面前表演的班子,龙山观和礼部的官员提前了三个月在筹备,那些落选的班子也没有闲着,今夜便是他们在龙山观表演,观看的对象便是从临安城各个角落汇聚而来的民众!

    据说官家会陪同太后,在皇宫之中的高楼上,远远看着这一幕,整个临安如同沐浴在星光之中,仿佛万千星辰坠落人间,将这临安渲染成不夜之地!

    各种好玩好吃的摊贩,从山脚一路摆到龙山观的山门前,男女老少都沐浴在喜庆当中,这样的盛况虽然一年一次,但仍旧是不可多得,能够恰逢其会,自是人人踊跃。

    许多人也都知晓了往年的规矩,龙山观会免费发放一些好东西,朝廷方面也会在这一天开善堂,大大小小官员为了讨好太后,为了彰显大宋的富足,甚至会直接将铜钱如雨般从山顶洒下来。

    所以临安城中才万人空巷,因为整座城市数十万人,很大一部分都聚拢到了这里。

    这也是朝廷考虑到普天同庆的因素,因为明日能够山上观看庆典的,都是富贵之家,寻常百姓是没有这等福分的。

    这是热闹非凡的一夜,但同时也是混乱不堪的一夜,寻常百姓想要沾光,街头痞子捣子,山狐社鼠,附近的流氓和游侠,也都趁着今夜,大肆出手,许多清白姑娘被人胡乱吃了豆腐,甚至有些良家妇女受到了糟践。

    但很多人都乐此不彼,将这盛事当成了难得一见,更难得一遇的盛会,明日是属于太后和朝廷的,而今夜,却是属于他们这些老百姓的!

    为了保证治安,维持秩序,赵宗昌也联合龙游县等诸多廓县,以及殿前司等禁军队伍,加大人手,尽量维护今夜的安宁,府衙的大牢很快就满了,不断抓回来的犯人不得不转移到其他廓县的牢里头。

    杨璟并没有见识到这一幕,因为他刚刚才从宫里回来,花团锦簇还在配合着瑞国公主,排演明日的戏码。

    而杨璟则在等待陈密等人的情报。

    早在两日前,陈密与李彧便从皇城司暗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