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断狱-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如果客观地分析,彭连城其实已经病得不轻了。
他是大族子弟,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想要让他接受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需要经历多少痛苦挣扎,也就可想而知了。
杨璟还推测,曹恩直或许并非同性恋,或者说他是后期才被彭连城诱导,并非天生同性恋,他与彭连城乃是发小兄弟,平日里又亲密无间,很容易就会转化为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
彭连城必须时刻警惕,生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真实性取向,又需要与曹恩直保持亲密,来填补自己对男人的渴求,而作为长房长子,他肩负着比所有人还要多的家族使命和责任。
再加上他又娶了一个娇蛮霸道的妻子,自认清贵的他,却摊上了一个暴发户一般的媳妇儿,还要饱受欺压,忍受这女人的颐指气使。
而弟弟又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纨绔,家族里头也不知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龌蹉腌臜事情。
他对阎立春这样的女人毫无感觉,有没有夫妻之实是一码事,弟弟彭连玉不知廉耻,叔嫂通奸则是破乱天道人伦的丑恶之事。
彭连城自己背负着太多秘密,而彭连玉与阎立春苟且偷奸不说,竟然还联手做起生意,想要通过阎立春的门路,进行科考舞弊,还妄图借此渔利!
彭连城自己就有缺陷,他也曾为自己喜欢男人而感到羞耻,但渐渐地他也就发现,这是老天爷的安排,而并非他作践自己,这是骨子里的渴求,而不是自己能够选择或者决定的。
于是他比别人还要维护正统伦理,像一种补偿心理,也更是一种掩饰,试问谁能够想到,极力维护正统礼教的他,本身就是个不为世俗所容的人?
所以当他发现了彭连玉和阎立春的阴谋之后,便揭发到老太公那里去,谁知老太公为了家族的利益和脸面,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让彭连城不要再理会这件事情!
彭连城只好强忍着,找到自家弟弟,希望弟弟彭连玉能够痛改前非,悬崖勒马,只是没想到,彭连玉非但不知悔改,反而揭穿了彭连城与曹恩直之间的事情,指责彭连城败坏道德,根本没有资格说他!
彭连城此时才知道,阎立春早已发现自己是同性恋,还将秘密告知了彭连玉,阎立春甚至还主动找上门,说他彭连城无法与自己同床共枕,就不要阻拦她与彭连玉,还恬不知耻地扬言,就算她与彭连玉生下儿女,最终也是彭家血脉,她又没有勾搭外人,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还告诉彭连城,其实彭老太公早就默认了此事!
彭连城已经怒不可遏,当下就要不顾一切地杀死阎立春和彭连玉,但最终还是被阎立春的贴身大丫环撞破,及时呼救,彭连城这才罢了手。
他本以为自己表现出来的强硬姿态会让彭连玉和阎立春收敛一些,但这对狗男女根本就没把他当成一回事儿,继续张罗着洞庭文会,暗中联络了十几二十名考生,要一同舞弊,甚至还要在文会上揭发彭连城的丑事!
这样的事情一旦暴露,彭连城必定会失去家族继承人的资格,彭连玉虽然名声不好,但借助阎立春娘家的势力,肯定能够将彭连城的位置取而代之,反正现在彭家也想巴结阎立春。
遭受到的屈辱便如同啃噬心头的蚂蚁,使得仇恨的怒火不断在彭连城内心之中积累,彭连城又担心彭连玉真的将他的丑事揭发开来,终于还是控制不住怒火而爆发开来。
周文房本是彭连城的好友,他能够当上巴陵县衙的推吏,并非周氏的后台关系,而是彭连城动用了自己的人脉。
彭连城知道周文房虽然科举不成,却专研毒药之道,便让周文房调配了毒药,想要毒死彭连玉,以保守自己的清白名声。
周文房调配好毒药之后,彭连城便伺机给彭连玉和阎立春下毒,可这两人对他已经起了戒心,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机会,只能通过周文房的关系,找了两名船工,让船工找机会下毒。
彭连城知道曹恩直也收到了邀请,担心彭连玉会对曹恩直不利,便找上门来,跟曹恩直说明了一切,没想到却让李婉娘全都偷听了。
李婉娘本就是个心思玲珑的女子,与曹恩直成亲多年,早就产生了怀疑,听得二人亲口证实,一时半会儿也接受不了。
可到了晚上,她冷静下来之后,终究还是想通了,曹恩直虽然与彭连城有着不可告人的亲密关系,但对她还是不的,如果这秘密真的被彭连玉揭发开来,曹恩直必定身败名裂,她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所以当曹恩直回来的时候,她就劝说曹恩直上船,因为如果曹恩直拒绝邀请,就会引起彭连玉的怀疑,彭连城的下毒计划想要成功,便会更加的困难。
曹恩直没想到妻子非但没有责怪和幽怨,反而主动帮他出谋划策,心里也着实感动,便向彭连城提出要登船,彭连城想想也就没有拒绝,只好又与周文房商议,让一名护院高手扮成船工,保护曹恩直。
而另一方面,阎立春也知道自己跟彭连城已经势不两立,便让贴身大丫环出面,雇佣了鹿月娘这个蛊师,让她在船上保护彭连玉,顺便给船上的人都下蛊,也算是立下投名状,避免有人走漏消息。
只是她并没有想到,彭连玉一见鹿月娘花容月貌,便鬼迷了心窍,酒宴的空当就要对鹿月娘用强,结果自然是被鹿月娘打了出去,还被鹿月娘下了蛊。
彭连玉吃了瘪,恼羞成怒,又不能对鹿月娘发泄,便将矛头指向了曹恩直,借题发挥,揭发了曹恩直与彭连城的丑事。
船上的士子们都已经决定跟彭连玉参加科举舞弊,更知道他凭借的是阎立春的门路,自然要拍马附和,加上曹恩直和彭连城的新闻实在太过劲爆,这些人当即就大声嘲笑起来。
曹恩直发现矛头不对之时已经来不及,也顾不得羞愤,便吩咐那护院高手,将彭连玉给架入了船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给他灌下了毒药!
鹿月娘对彭连玉的行径甚为不齿,又岂会继续待在他身边,阎立春的人说不动鹿月娘,只好亲自下船舱去找彭连玉,却发现了曹恩直的人,双方当即大打出手!
那些船工也都陷入乱战之中,船上登时大乱,那些个士子本来就心里有鬼,骚动一起,他们更是慌张,船上乱成一团不说,船舱里更是厮杀不断!
混乱之中,也不知是谁踢翻了烹饪的火炉,舱内起火,烟雾很快就将里头的人逼了出来,双方在甲板上继续厮打,船舱却被烧穿了,那些个士子都是文弱不堪的人,待得船舱进水,更是慌乱,也不知谁喊了一句,要捉拿拿凶手,结果两边的人都炸毛了,又将士子和那些陪酒的女人都给牵扯进战团!
只是这画舫算是大船,船舱漏水之后,巨大的压力很快就将船底撞开,船身吃不住,便倾斜起来,而后缓缓沉入了洞庭湖!
这些人落水之后自然挣扎求生,可大多数人也只能被淹死洞庭湖里头。
彭连城和阎立春都关注着船上的一举一动,可惜等他们派来援兵,早已难挽大局,彭连城先到一步,将生还者都救了起来,生怕自己的秘密走漏,只能将两个有资格参加宴会的士子给抓了回去。
至于其他生还者,有些只是厨子和奴婢之类的,并没有资格到二楼的宴席,也听不到彭连玉胡言乱语,彭连城也就放过了他们。
几次三番询问他们,这些奴婢都说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船舱失火,导致了沉船。
彭连城便以彭连玉的名义,给了他们很大一笔抚恤费,诱导他们将沉船说成意外事件,至于曹恩直等人,他一时半会儿也不知该如何处置,便让周文房好生软禁在了别院。
事情传开之后,李婉娘第一时间找到彭连城,哭得肝肠寸断,彭连城也不好隐瞒,便带着李婉娘见了曹恩直。
李婉娘提出要照顾曹恩直,隔三差五过来送温暖,彭连城也没办法拒绝,但他自己也放心不下,生怕李婉娘这般温情,会把曹恩直的心给夺了回去,便将一半钥匙交给李婉娘,每次都一起来探望曹恩直。
不过这种事情始终是瞒不过阎立春,李婉娘很快就成为了阎立春调查彭连玉死因的突破口。
为此她甚至不惜用下蛊来操控李婉娘,只可惜事态的发展渐渐无法控制,无论是她,还是彭连城,都无法控制得住,终究还是被杨璟抓到了周文房,将曹恩直等人给救了出来。
杨知县对杨璟的审讯技巧感到非常的别开生面,如今见得杨璟三言两语就撬开了彭连城的嘴,非但如此,反而让他陷入癫狂之中,根本不需要发问,就发泄多年积怨那般一一倾吐了出来!
到了最后,彭连城甚至关于阎立春以及许多彭家的辛秘都吐了出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对不起他一般!
杨璟知道他的心理已经扭曲,说什么都不意外,但杨知县可就脸色大变,赶忙让那书吏停下,不敢将这些记录在供词里,而是用另外一张纸记录下来,稍后说不得要跟宋阁老好好商量一番。
发泄完内心之后,彭连城如释重负,仿佛肩负了十几年的大山,终于放了下来,又如同被抽空了灵魂,似那行尸走肉一般。
他缓缓低下头,只是趴在稻草铺上,无力地流着眼泪,再没有多说一句。
杨璟拍了拍他的肩头,而后朝他说道:“如果你想见曹恩直,我回尽量安排你们见一面的。”
杨璟不是古板之人,也不是所谓的卫道士,他知道同性恋不是病,而是与生俱来无法选择的,就像人的性别一样,所以他并没有唾弃彭连城。
彭连城闻言,没有任何反应,杨璟只好叹了一口气,转身要离开,正要关门之时,却又听到身后传来彭连城的声音。
“谢谢。”
第四十五章 馈赠
彭连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周文房交代真相也只是时间问题,既已取得口供,杨知县和苏秀绩便会措置接下来的审断,杨璟也就不需要再操心这些了。
从牢房出来之后,杨璟的心情仍旧久久无法平静。
于他而言,彭连城算是这个时代的典型,虽然有着深厚的家世,有着清贵的文人身份,还有着光明远大的前途,但仍旧无法摆脱生活对他的摧残,以致于心理失常,造下这种种的罪行。
在古代的大背景下,南宋算是思想开放的一个时代,可同样也是个极其压抑的时代,文人们一方面因为自身地位高贵而洋洋得意,另一方面又与贩夫走卒一般,承受着这个时代的思想束缚和局限性。
彭连城自诩正统,守着读书人的礼法,甚至不惜大义灭亲,但命运又跟他开了个玩笑,让他成为同性恋者,仿佛要从根本上否定他的一切。
可这种否定非但没有打垮他,反而让他变得更加的固执,让他更加迫切地要弥补这个世道的崩坏。
案子到了这里,应该说终于真相大白,但距离圆满结案还有些早,因为直到目前为止,杨璟都未能见到案子的另一个关键人物,阎立春!
这个女人在这起案子里的分量,直逼彭连城,可杨璟却直到现在都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个彭家媳妇儿与彭连玉做下了苟且腌臜的勾当,又参与了几乎一半事情的运作,但由于她的身份敏感,杨知县和苏秀绩到底会做出何种决定,一时半会儿还不得而知。
是不畏权贵,继续追查下去,还是息事宁人,得过且过?
照着杨璟的脾性与后世接受的教育,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自然是要继续追究阎立春的罪责,可如今他到了这个古代封建社会,他甚至对南宋法律没有半点了解,想要继续下去,也就无从谈起了。
回想起来,宋慈已经是致仕养老的阶段,他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再掺和这件事情,可从一开始,这桩案子就打上了宋慈的烙印。
或许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沉船案的背后是科举舞弊,否则也不会联合杨知县,早早就封锁了消息,江陵府也不会将苏秀绩等人指派下来。
自打杨璟接触县衙之后,巴陵县方面就一直是杨知县在出面,县丞主簿教谕这类的佐贰官就没冒过头,如今想想,或许宋慈和杨知县等人早就察觉到,所以故意将这些与科举有关的官员,都控制了起来!
想到此处,杨璟也不由苦笑,云狗儿的身世到底如何,眼下他暂时还不想深入探究,自己牵扯到这桩案子,完全是因为云狗儿对鹿月娘的一片痴情,鹿月娘却早已对周南楚芳心暗许。
自己调查了这么久,又历经艰险,结果宋慈等人从一开始就锁定了目标,他杨璟的调查看似贯穿了全局,但仍旧逃不出宋慈等人的算计,实在让人有些郁闷。
回到住处之后,杨璟也就抛开了所有的想法,想要好好睡上一觉,可这才刚躺下,杨知县便找上了门来。
杨璟在这起案子里头的作用和功劳都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他对杨知县的帮助,杨知县自然要有所回报。
杨璟如今居住的这个小院,便是杨知县安排的,虽然也在后衙,房子破旧了些,但也足够宽敞,县衙里头的老妈子和厨娘丫环随便使唤,倒也住得舒适。
杨知县既然已经将杨璟当成心腹,也就不打官腔,更没有太多表面功夫,一进来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贤侄啊,这案子也算告破,后续的一些问题牵涉有些大,还需要斟酌,世叔我已经上报江陵府,接下来应该没有咱们太多的事情了…”
“果然如此…”虽然杨璟早就猜到,但听得杨知县亲口证实,心里还是难免有些力不从心的无奈,但杨知县能够据实以告,足以说明他对杨璟的信任了。
“这周文房是如何都逃脱不了罪责的,本县主簿和教谕也已经入狱,不日将押送江陵府,这县衙如今空了大半,值此用人之际,世叔也不跟你客气了,这刑案推吏的位置,我想让贤侄顶上,如果侄儿没有异议,我明日就奏报上去了。”
杨璟的办案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这段时间他在衙门里也算混了个脸熟,又跟王斗等一干公差衙役有过交集,算是出生入死过,加上杨知县又与他叔侄相称,杨知县如今坐稳了县老爷的位置,这些县衙官员生怕自己与舞弊案有一丝半点牵扯,对杨知县又岂敢违逆半分。
所以只要杨璟点头,这刑案推吏的官职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也不需要担心底下的人不服管教。
平心而论,他对刑案推吏这个职位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是他的老本行,又有诸多书吏和贴书押司等帮忙处理公文,他只需要专心破案就好,杨璟又怎会拒绝?
“世叔有心提拔,侄儿也就恭敬不如从命,自当尽心尽力办好差事,不负世叔所托!”
杨知县见得杨璟表态,也满意地笑着点头,而后又压低了声音朝杨璟说道。
“按着朝廷的规矩,这案子破了之后,侦破之所得,可以将其中一部分赏给有功之士,我看周文房那处别院还算不,虽然离衙门远了些,但清幽淡雅,占地也颇广,也就替你谋了下来,等过几日搜证结束,我让人修葺一番,权当贤侄的落脚之处吧。”
杨璟一听,也是心头欢喜,周文房那别院算是豪宅了,虽然主楼毁了,但里头的莲池和药园子却很得杨璟欢心,杨璟自是面露喜色,又是一番感激。
这周文房和彭连城也有不少家底,彭家又想替彭连城保命,相信杨知县得到的好处一定不少,见得杨璟收了别院,直以为杨璟深谙官场规矩,自然感到很欣慰。
杨璟早就打算离开鹿家的苗寨,既然决定干起老本行,也就需要安身立命之处,这别院改造成大本营最是合适不过了。
那药园子可以用来栽培草药,还可以改建一处实验室出来,有空的时候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搞些青霉素之类的药物出来,如果顺利,这将为杨璟提供极大的助力。
送走了杨知县之后,杨璟想起这些来,也就没了睡意,躺了一会儿便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却是曹家二老寻上门来了。
多亏了杨璟,曹恩直才大难得脱,李婉娘的命也是杨璟救下来的,一家人便搀扶着李婉娘,来到了杨璟这边来道谢。
曹恩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应该还在挂念彭连城的审判结果,不过此时与夏至丫头一同搀扶着李婉娘,也看得出夫妻二人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
杨璟将他们迎进屋里,连忙让住在偏房的老妈子烧水煮茶,曹老爷子一见那老妈子年老色衰,也就顺势递上一张文书。
“杨公子,我曹家多得公子搭救,自当感铭肺腑,只是为了给犬子恩荣求情,也打发了不少银钱,眼下也是家徒四壁,夏至这丫头聪明伶俐,手脚勤快,很会伺候人,今后就让她服侍公子吧,还望公子不要推脱才是…”
曹老爷子显得有些难为情,似乎也觉着这份礼物有些轻了,老脸上有些挂不住。
杨璟看着那张卖身文契,心里也不是滋味,似夏至这样的奴婢,身份卑贱,如同货物一般被主人送来送去,实在让杨璟有些接受不了。
可他也知道,夏至如今孤苦无依,因为她曾经背叛过李婉娘,虽然最终没有下毒,但曹家已经容不下她,若自己不收,夏至在曹家也只有吃苦受罪的份。
再者,他与夏至也算是患难一场,往后有了自己的宅院,也需要人手来操持,夏至的生活经验丰富,显然是不二的人选。
不过杨璟还是推脱了一番,说些君子不夺人所爱之类的话,曹恩直和李婉娘一再坚持,杨璟也就转向了夏至,问道:“夏至,你可愿意跟着杨大哥?”
夏至一直忐忑不安的扶着李婉娘,杨璟帮她报了仇,跟着杨璟自然要比在曹家要好千百倍,她还生怕杨璟不要她呢,听得杨璟如此一问,连忙用力点头答应。
曹老爷子见得夏至如此干脆,心里又有些不高兴,不过既然已经决定送出去,这些旁枝末节也就无谓再去想了。
曹老太太又取出一封银子,硬塞给了杨璟,杨璟如何都不肯收,曹恩直和李婉娘也在劝,推脱了一番,也就让夏至丫头给收了下来。
送走了这一家子人之后,夏至也扶着李婉娘回去,反正她也没有太多行李,早知道曹家要将她送给杨璟,早早就打包妥当,背着包囊再次回到杨璟的住处,就算跟曹家再无关系,以后就是杨璟的人了。
“老爷…”夏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有些羞涩地朝杨璟正式行主仆之礼,杨璟却一把将她拉了起来。
“我又不老,叫什么老爷,快起来!”杨璟轻笑一声,不由分说就将夏至拉了起来。
“曹老爷已经将奴婢送了出来,以后奴婢自然是老爷的人…”夏至埋着头,红着耳根轻声道。
“以后别老爷老爷的,叫我杨大哥就行,什么主人奴婢的,我听了别扭,以后你就是我妹子,咱们好好过日子…”
夏至也知道杨璟的性格为人,但主仆之礼不可废,当即摇头道:“这怎么行,夏至是老爷的奴婢,以后要伺候老爷的…老爷若是嫌弃,以后夏至就称呼少爷好了,这规矩是不能废的…”
这封建礼教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夏至丫头一时半会儿是很难改过来的,杨璟也就不再勉强,故作严肃地说道:“那好吧,以后在外你就叫我少爷,在家里叫我一声大哥,就这样决定,不能再讨价还价,不然我把你送回曹家去!”
“是…少爷…哦不,大哥…”夏至虽然有些不习惯,但一声大哥叫出来,心里还是甜丝丝的。
时候也不早了,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夏至便打来热水,伺候杨璟洗漱睡觉,自己则简单整理了行李,睡在了外间。
杨璟也算是收获不小,想着今后终于能够离开鹿家,不再寄人篱下,案子又告破,终于放下所有,睡得格外舒畅,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日,杨璟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刚吃了些东西,宋风雅和徐凤武便找上门来了。
第四十六章 跟班
宋风雅的蛊毒已经解除,整个人又恢复了英气勃发的女侠气质,一身红衣格外惹眼,豪迈不羁之中又保留着大家闺秀的典雅高贵,练武塑造出来的高挑身材更是挺拔健美,尤其一双长腿让人过目不忘。
她与杨璟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又多得杨璟缓解了蛊毒,也算是她的半个救命恩人,加上杨璟又擅长破案,宋风雅对杨璟也是改观不少,心里那点芥蒂早就荡然无存了。
杨璟也不知道宋慈为何要见自己,但能跟法医老祖宗攀上交情,想想都能笑出来。
早先为了方便查案子,他和张证也扯起宋慈的虎皮当大旗,如今能够真的跟宋家攀上关系,杨璟自然是乐意的。
跟夏至交代了几句之后,杨璟便登上马车,跟着宋风雅,来到了宋府。
这是他第二次来,第一次过门而不入,今番也终于能够见识一些宋阁老的豪宅了。
不过走进宋府之后,杨璟略微有些失望,却又多了一份敬佩。
宋府占地却是很大,但装潢却只能算是一般,里头的亭台楼阁,假山活水,都因地制宜,顺势而建,少了人力的痕迹,多了自然的亲近。
宋慈正在亭子里坐着,旁边有个小丫环在煮茶,前面的池子颇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思,宋慈将手里的鱼饵撒下去,便有一尾尾金鲤挤着脑袋聚过来抢食,悠然自得,很有养老的氛围。
杨璟走进凉亭,宋慈对自己微微一笑,走到老人身边,但见得脚下莲池里锦鲤翻滚,似有大朵大朵的金红牡丹从水底绽放上来,煞是好看。
可杨璟又想到,自己像初生牛犊一般调查这个案子,就仿佛这些追逐鱼饵的锦鲤,以为抓住了蛛丝马迹,拼命往前追索,可真正的高人,却是撒下这些诱饵的宋慈!
这桩沉船案的背后是科举舞弊案,对于巴陵县和江陵府而言,破获这样的案子,确实是一桩莫大的功劳,但功劳的前面,却是他们极大的失职,是荣耀,但也是耻辱先行。
据说如今受宠的阎贵妃已经到了干预朝政的程度,朝野上下衮衮诸公是敢怒而不敢言,这样的节骨眼上,谁敢招惹阎家的人?
阎立春就是这些官员们巴结阎贵妃的敲门砖,谁又敢查到阎立春的头上?
这里头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因素,身在官场,除非不想干了,谁乐意深入去调查?
但这起案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果什么都不做,也是不可能,所以只能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对这个案子进行浅度的挖掘和追查。
或许杨璟的出现是意外,或许他撞见宋风雅和张证等人掘墓开棺是巧合,但接下来杨璟的一举一动,怕是都有宋慈从中引导的结果!
杨知县能如此善待和任用杨璟,固然有杨璟帮了他大忙的原因,但其中一部分原因,怕也跟宋慈脱不了干系。
虽然有种被宋慈当枪使的感觉,但杨璟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老人的无可奈何,若他还是那个呼风唤雨的宋阁老,他还没有暮气沉沉地在这里喂鱼养老,而像以前那样雷厉风行,嫉恶如仇,涤荡天下,肃清冤屈,又何至于让杨璟来打先锋?
可如果没有宋慈给他的这次机会,杨璟也不可能调查清楚自己的身世,以及这个案子的真相,说到底他还是要感谢宋慈的。
“听说你被任命为刑案推吏了,不嘛,一会儿陪老夫喝两杯,庆祝庆祝?”
宋慈随意说着,仿佛与杨璟熟识了很久,但事实上这才是他们第二次正式见面,若非他一直暗中观察着杨璟的一举一动,又怎可能有这样的熟识感?
杨璟一想到自己的一切都尽在宋慈的掌控之中,心里多少有些丧气,见得旁边有个果盘,便抓起一个桃子,用力丢进了水里!
“噗咚!”
锦鲤受到惊吓,纷纷散开,宋慈前面的水面上,一下子就没了鱼儿,只有一条呆头呆脑的,还在眷恋着那些鱼饵。
宋慈别有深意地笑了笑,似乎很理解杨璟的小脾气,杨璟见他仍旧云淡风轻,知他气度如海,也就释然了。
“小子能当上这刑案推吏,还多亏了阁老的推波助澜,哪里还有脸庆祝…”
宋慈闻言,微微一愕,也听出了杨璟的言外之意,不由哈哈大笑道:“不,这次是真的不,哈哈!”
他并不怀疑杨璟能想到他的头上,但从杨璟有发脾气嫌疑的话中,他也听得出来,杨璟是真的发现他坐镇幕后了,对此他反而更加欣赏杨璟了。
杨璟也清楚,堂堂宋阁老邀请自己,总不会真的要给他庆祝,怕是有些话要嘱托他杨璟,免得杨璟当上了刑案推吏之后,就像那尾呆头呆脑的锦鲤,只懂一味追索鱼饵,却没有察觉更高层次的危险。
果不其然,宋慈笑过之后,便拉着杨璟到亭子里坐下,有些语重心长地说道。
“老夫虽然寄情山水,但朝中好友也没有忘记我这个老东西,早些时日,朝里的一个老兄弟来了封信,说是北面又要打仗了…”宋慈说得似乎有些没头没脑,但杨璟还是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
蒙古人终究要往南边来了,这样的节骨眼上,一致对外才是正事儿,如果现在对阎贵妃动手,不知掀起多少血雨腥风,内部率先纷乱,还拿什么抵御蒙古人?
所以沉船案和舞弊案或许真的只能在彭连城和周文房这个层次就打住了,不能再牵扯到阎立春的身上,他这么解释,就是怕杨璟像那条呆头鱼一样,继续调查阎立春呢。
只不过他的担忧其实很多余,杨璟对追查真相有着痴狂一般的偏执,这一点宋慈是能够感受到的,他可以为了查案子而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甚至可以将自己困在实验室里好几天。
但如今时局不同,南宋末是个朝代更迭的苦难年代,杨璟一直想着该如何安身立命,如何才能够在这场战争之中活下去,能不能为汉民族的延续而奉献绵薄之力,他又怎会不识时务大局?
宋慈还在喋喋不休,说的都是朝廷里的消息,这些消息对于寻常百姓,乃至于杨知县这样的官员而言,都堪称惊世骇俗,但杨璟却显得很平静,因为他早就知道历史的动向。
宋慈能够将这些隐秘消息告诉他,也可谓用心良苦,杨璟自然不会不知道。
说了一会儿之后,宋慈终于隐约谈论到阎贵妃的所作所为,虽然语焉不详,但也足以让杨璟感受到朝堂上的内忧外患。
说到这里,如果杨璟还不表态,那么这位宋阁老怕是会认为自己真是一条呆头鱼了。
“阁老,小子虽然愚钝,但还是知晓分寸的,再说了,这些事情纵使有心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