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狱-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璟前些时候还在发愁,自打进入这个时代之后,便不断历险,身上的伤疤也是越来越多,不知何时就会把小命都给赔进去,这也是他为何如此发奋练功,连睡眠时间都被打坐入定说取代的原因。

    如今有了这刀枪不入的宝甲,杨璟却是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那杨某可就却之不恭了。。。”杨璟也知道,这是高泰祥对他的一种补偿,毕竟是人都有虚荣心,本属于杨璟和刘汉超的荣耀,却被他们这些上层的博弈者瓜分了,即便他不会过意不去,也必须要给杨璟一些补偿的。

    杨璟收下之后,高泰祥又朝刘汉超道:“杨大人这位刘侍卫堪称万人不敌,手中马槊更是似上古神将,老夫也仰慕至极,这里有柄刀,便赠予刘将军吧。”

    刘汉超是个不善表达之人,但木讷不代表他呆蠢,刘汉超心里其实还是很精灵的,本来他也不想收高泰祥的礼,但这高泰祥实在是个人精,上面说侍卫二字时见得刘汉超面露不悦,后半截当即改口称刘将军了。

    刘汉超便收下了那刀匣,打开一看,却是一柄传自于大唐盛世的横刀,刀刃隐约可见菊花纹,专用于防御和破甲,实在是战将不可多得的神兵利刃,而且刀柄上还镌刻了一行小字,虽然看不太清楚,但只怕也是颇有渊源的宝物了!

    高泰祥今番前来送礼,一共带来了五个大汉子,杨璟和刘汉超的刀甲并不太占地方,剩余的人却每人端着一个沉重的盒子,这就让人有些期待了。

    高泰祥此时却指着鹿白鱼和风若尘道:“剩下的东西,都是送给这两位姑娘的了。”

    “我们也有?”风若尘和鹿白鱼不由相视一眼,虽然她们对杨璟和刘汉超的宝物都很是羡慕,但没想到高泰祥如此有心,竟然还预备了她们的礼物。

    尤其是鹿白鱼,早先杨璟曾得过一身软甲,最终却送给了宋风雅,这让鹿白鱼心里头难免有些不舒服,今番杨璟再得宝甲,不由想起往事来,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礼物,不由对这礼物产生了满满的期待。

 第四百一十九章 相国醉酒吐露心声

    风若尘是个奇女子,飞檐走壁轻功了得,潜伏刺杀更是神出鬼没,但这种风格也使得她在正面应敌之时会吃大亏,以致于她没办法跟着杨璟上阵杀敌。

    但术业有专攻,风若尘也从不会妄自菲薄,毕竟她比鹿白鱼还要成熟,见识阅历也都更多一些,对世事也看得通透开明。

    听说高泰祥要给自己和鹿白鱼送礼,风若尘倒也有些期待,并不是说她贪图宝物,这种期待其实更倾向于高泰祥挑选礼物的眼力。

    也就是说,其实她关心的是高泰祥会选择甚么样的礼物送给自己,对于礼物本身的价值却并不看重。

    高泰祥让人递上一个盒子来,风若尘以江湖侠女的姿态,抱拳道谢,这才打开了盒子。

    但见得盒子之中放着一双黑色的丝质手套,这手套一直包到肩部,将整条手臂都保护了起来,而且这手套或者说袖套竟然很是坚韧,高泰祥让人用刘汉超那柄横刀来切割,那手套竟然丝毫不受损!

    “此物乃是老夫从一名西域女妖手中得来,据说西域有一处地方,名唤火罗合,境内有一处火口,直通幽冥,整日里邪气飘散,有一种蚕虫名唤石火蚕,这蚕虫专门吸收幽冥邪气,喜食火石,所吐蚕丝坚韧而不断,这才织造了这么一双手套,名唤黑修罗。”

    “风姑娘只有一双短刀,对敌难免有些吃亏,这双黑修罗,便如量身打造一般,风姑娘可不要推辞才是。”

    风若尘见得这黑修罗,心头也是暗自欢喜,这黑修罗简直就是为她这种潜伏刺杀的影子专门打造的,她又岂能不喜欢!

    “谢过相国!”

    高泰祥见得风若尘脸上欢喜的样子,也是笑容满面,毕竟男人送礼物的最大成就感,可不就来自于女人的笑容么,这道理也是古今通用的了。

    杨璟对于什么火罗合之类的传说,自然是不信的,但这双黑修罗手套确实让人惊诧不已,杨璟便是在后世,也未曾见过这等奇物!

    不过见得风若尘如此高兴,杨璟心里也有些担忧,毕竟他选择了段兴智,可高泰祥临别之际却送了他们这么多价值连城的东西,而且每一样都是量身打造一般,实在让杨璟感到有些拿人手短了。

    高泰祥给鹿白鱼准备的却是一套宝甲,可惜这套宝甲并不是人类穿戴,而是专门给夔虎红雪打造的!

    这宝甲乃是利用高采芝那头象王身上宝甲相同的材料说打造,上面竟然点缀各种宝石,夔虎披挂起来之后,气势更盛,俨然一头战虎!

    虽然鹿白鱼也很疼爱夔虎红雪,这套宝甲也是价值连城,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见过了众人的宝物,鹿白鱼难免有些失落。

    高泰祥似乎早已料到这一茬,为了避免气氛尴尬,他也没有卖关子,从自己怀里取出一个布包来,递给了鹿白鱼。

    “鹿姑娘,可不是老夫小气,这东西,放眼天下也只此一份了…”

    见得高泰祥如此小心翼翼,鹿白鱼也郑重地接过了那布包,层层打开,却是一个防潮油纸包,再打开才是丝绸包裹着的一本小册子。

    鹿白鱼看清了那小册子之后,不由心头震撼,眼泪唰一下就流下来了!

    那本子上赫然写着:“镇山养龙三十六法门”!

    高泰祥也没想到鹿白鱼会有如此反应,不由看向了杨璟,杨璟也是不解,走上前去一看,那镇山养龙三十六法门下面,还有一个类似鱼叉的标识,不过后头留着一条长尾,应该是蝎子的简笔标志。

    高泰祥也算是费尽了心思,知晓鹿白鱼是蛊师,便从大理三十六部搜罗而来的宝物里头,挑选了这本养蛊的秘笈。

    这养蛊之术古来有之,但多流传于苗黎等少数民族手里头,而且从来都是口耳相传,极少有典籍传世,由于门户之见,人人敝帚自珍,加上蛊术乃是阴毒技艺,蛊师脱不了孤贫寒的宿命,得不到善终,这害人的法门便是自己的家底,根本不会传授于外人。

    这也造成了蛊师之中极少有能够集大成之人,更慢说能够将各族各山门各垌各寨的养蛊之术凝聚起来的人。

    而高泰祥并不知道,这镇山养龙三十六法门,正是鹿白鱼的师父龙婆婆临终前嘱托鹿白鱼务必要找寻的一样东西!

    龙婆婆的灵惑能不能选择鹿白鱼,往后会不会寻找得回来,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东西,强求不得,所以龙婆婆对灵惑的传承,反而看淡了许多,对这三十六法门,却千叮万嘱,一定要鹿白鱼寻找回来。

    因为这镇山养龙三十六法门,乃是龙婆的师父,也就是鹿白鱼的师祖婆婆说写!

    对于神秘到了极点的师祖婆婆,鹿白鱼知道的也不多,但能够找回这三十六法门,却是完成了师父的遗愿,又让她如何不激动!

    毕竟这东西太过贵重,鹿白鱼也就将此中渊源都说与高泰祥知晓,高泰祥没想到此物竟然与鹿白鱼有着这样的牵扯,也算是一桩善缘,心里更是高兴,赶忙让人备下酒宴,欢欢喜喜地喝酒吃饭。

    美酒佳肴确实诱人,但杨璟却没有太多的心思,高泰祥虽然看着随和,但能够成为大理的“二皇帝”,架空段氏的权力,可见高泰祥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不过人家刚送了大礼,杨璟总不能干巴巴上去问一句,你送这些东西到底打甚么主意吧?

    高泰祥不开口,杨璟也不好问,这宴会上也是心思各异,虽然有异族少女莺歌燕舞,但也只是表面上的热闹。

    风若尘等人自然也是知情识趣,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渐渐也就借故退了下去,高泰祥毕竟年纪大了,受不了吵闹,便让乐师都退了下去。

    宴席上也就剩下他和杨璟两个人对坐小酌,此时高泰祥才朝杨璟道:“杨大人,今遭小女到大宋去,还望杨大人帮着照看了…”

    难得高泰祥开口,杨璟也就半开玩笑地问道:“相国赠了这么多价值连城的宝物,不会只是让我照看采芝郡主吧?我杨璟好歹也跟相国同生共死过一场,便是不送这些宝物,杨某又岂能坐视不管?”

    高泰祥深深地看了杨璟一眼,只是轻叹道:“可惜了…”

    杨璟不由心头一紧,因为他从高泰祥的眼中,分明看到他好像在说,可惜了,你杨璟到底没能站在我高泰祥这边啊…

    见得杨璟脸色有些牵强,高泰祥也只是洒然一笑,朝杨璟道:“宝物都是身外的东西,在我高泰祥眼中,采芝这个女儿,可比这些东西值钱多了…”

    杨璟见得高泰祥说得真诚,也不由感慨,这重男轻女的思想古来有之,但便是在古代,也有许多人疼女儿多过儿子,与后世那些个重男轻女的人相比,这个时代也是在后退了。

    杨璟本不打算再问,但始终是忍不住:“相国,既然如此心疼采芝,为何还要让她到大宋去?”

    高泰祥双眸微微收缩,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仿佛杨璟说中了他的痛处一般,可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不是我让她去的,是这孩子没办法老实呆在大理,说是玩腻了,想要见一见外面的风物,你知道的,说句不好听的,我高泰祥可以不听王爷的话,但女儿的话,却不得不听啊…”

    高泰祥也是一脸苦笑,杨璟却不知此话的真假,如果真的只是高采芝想要出去见识世面,难道是他杨璟和段兴智都想多了?难道高泰祥并没有让女儿入宫的想法?

    杨璟也没法确定真假,便只好朝高泰祥说道:“相国拳拳爱女之心,可谓感天动地了,做您的子女,真是天大的幸事…”

    “幸事么?或许吧…”高泰祥呵呵一笑,意味深长,笑容却有些不为人知的苦涩,只是他也不愿再说下去,只是朝杨璟道。

    “无论如何,杨大人今日可是做了保证的,往后我的女儿,可就交给你了。”

    杨璟也没想到高泰祥会如此郑重其事地说这句话,毕竟女儿交给你这种话,难免有些一语双关的歧义,但想了想,高泰祥对这个女儿如此溺爱,担心也是人之常情,杨璟对高采芝的初始印象虽然不算太好,但也并无甚么太大的恶感。

    再者说了,以杨璟如此的身份地位,又有龙首关大捷的功劳,再加上带回去五十名掌握了火炮技术的宗师级别匠师,说不得还有封赏,到时候如果连一个高采芝都保护不了,还混个甚么劲儿?

    念及此处,杨璟也严肃起来,朝高泰祥拱手道:“杨某保证,一定保护好采芝郡主!”

    高泰祥直视着杨璟,而后伸出手掌来,杨璟微微一愕,但还是伸出手掌,与高泰祥轻轻击了击掌,算是正式许诺了。

    高泰祥哈哈一笑,举杯与杨璟喝了一杯,显然是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倒也不再提这些事,只是与杨璟说起归途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东西。

    古人对出行其实很在意,临行前通常要拜祭行神,这行神也就是行脚旅人的保护神,能够保护你遇山过山,遇水蹚水,无往不利,也无盗贼剪径,更无风寒侵体,一路上顺风顺水。

    别的不说,这川蜀和西南地境,出行的话要拜祭蜀道行神张恶之,这里头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只是杨璟也不太了解罢了。

    高泰祥便是约好了,翌日一定与杨璟拜祭行神,再送杨璟等人上路,平平安安追上使节团的队伍,杨璟自然也应允了下来。

    正打算散席之时,高泰祥站了起来,老管事赶忙过来搀扶,许是喝多了几杯,高泰祥扭头朝杨璟说道:“并不是谁都能像我高泰祥这般疼爱自家女儿的…”

    杨璟心里不由一紧,高泰祥显然已经知道了段兴智的打算,言外之意该是在说段兴智将段初荷送到大宋去,根本就是在葬送女儿的终生!

    如此看来,高采芝前往大宋,便确实不是为了要当大宋的妃子,那么高采芝又为何要到大宋去?难道真的只是为了送礼?

 第四百二十章 一路修炼抵达石城

    大宋使节团的到来,曾经为大理的王都带来了轰动,而因为大宋使节团的工匠联合大理的能人,锻造了大火炮,打退了蒙古人,使节团离开之时,更是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再加上郡主高采芝带着朝贺团以及各类商团随行,更是百姓人心振奋,龙首关眼下也成为了大理人必须要去看一看的景点,摸一摸那冰冷的大火炮,仿佛自己便是亲身守卫过家园的英雄一般!

    许多人也因此响应朝廷的招募,到龙首关去建造关城,年轻人也纷纷应招入伍,跟着大将军高通,带着火器,收复北面的失地。

    相比之下,杨璟等人的离开,便显得有些冷清了。

    虽然相国高泰祥亲自践行,大理王段兴智也让大太监魏知报带来了御膳,表达了心意,但仍旧没有太多人注意到杨璟一行人的离开。

    因为高弘义的卫队并没有大张旗鼓,毕竟真正的大宋使节团早已上路,杨璟等人不能再打着使节团的旗号了。

    高泰祥如约带着杨璟拜祭了行神,亲自送出客馆,到了城外五里亭,才与杨璟依依话别,送杨璟等人上路远行去了。

    杨璟身上的伤刚刚愈合,但还是骑马走了一段,这才钻进了马车里头。

    扭头看时,高泰祥略显苍老的背影,难免让人有些感慨,这个老人,便是暗中掌控着整个大理的男人,可此时的他,更像一个不忍心让女儿出行,却又拗不过女儿,只希望杨璟能够好好保护女儿的父亲罢了。

    这种爱护女儿之时的卑微,与掌控朝野之时的枭雄本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非常感动,却又无可奈何。

    出了十里路之后,队伍停下来稍作整顿,那个老僧也终于带着几个人,护着一辆马车,加入了杨璟的队伍。

    杨璟过来一看,果然见得有些病怏怏的清河郡主段初荷,就坐在马车里头,脸色有些苍白难看,许是没办法适应马车的颠簸。

    似她这种足不出户的郡主,便是马车里头加了软垫,车把式又是老手,却仍旧免不了奔波之苦。

    杨璟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与老僧点了点头,又让高弘义的人严加保卫这马车,也就作罢了。

    毕竟山高水远的,虽然开春之后天气暖和,阳光明媚,但路途实在是枯燥得紧,鹿白鱼整天带着夔虎出去觅食,风若尘则与刘汉超在前面探路,杨璟需要养伤,便留在马车里头,屁股都磨出茧子来了。

    他也总不能白天黑夜打坐入定,闲来无事,便拿出一些话本杂书来看一看,打发消磨时间,可心里一直在惦记着那本血脉论。

    这本秘笈乃是老僧赠予他的,按说老僧该是知晓里头的文字内容,可杨璟弄不清楚老僧的意图,而且老僧也不可能会告诉杨璟。

    杨璟一时半会儿也有些糊涂,既然有心传授,为何还要闹这些个幺蛾子,直截了当将译文告诉杨璟不就完事了么。

    直到这日下午,队伍停下来歇息,杨璟才明白老僧的意图。

    高弘义正调度着人手,放出斥候警戒,又让人防守起来,而后埋锅造饭,而清河郡主也终于走下马车来。

    事实上为了照顾清河郡主,车队的速度放慢了不少,有时候清河郡主不堪颠簸而呕吐不止,车队不得不停下来,缓缓跟着清河郡主在路上步行。

    每到歇息的时刻,清河郡主都要下车来走动走动。

    杨璟也是在马车里憋坏了,便靠在车咕噜上,聚精会神地看着那本秘笈,用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写着,想要拆解那些古怪的文字。

    可这些文字与汉字没有任何牵扯,实在不容易解读。

    诸如契丹、西夏、女真等异族,他们在创造本民族文字之时,都会借鉴汉字,如古代朝鲜和日本等国家,其实也都将汉文当成上流社会的通用文字,也同样借鉴汉字来创造本民族文字。

    然而这本秘笈上的文字,却没有汉字的任何痕迹,杨璟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真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正愁眉不展之际,头上阳光却被挡住了,杨璟抬头看时,却见得清河郡主脸上露出不太正常的红润,才杨璟道:“杨大人,妾身却是识得这些字的…”

    杨璟此时才明白,难怪老僧没有传他译本,感情是为了让清河郡主出马,好让自己欠下清河郡主的人情!

    这老僧也是狡猾,如果杨璟欠他人情,以他的身手功夫,根本不需要还,而将这人情转到清河郡主的身上,杨璟可就必须要为清河郡主出力了。

    毕竟到了大宋之后,许多事情可不是万人不敌的武力就能够解决的,到时候还需要杨璟来出谋划策,甚至出面维护。

    了解到这一层之后,杨璟心里也不由生寒,这是否也可以说明,早在老僧送来国书之时,段兴智便已经决定让清河郡主与杨璟一同回大宋了?

    便是佛陀都有三分火,杨璟也很讨厌被人戏弄的感觉,可见得清河郡主这几日遭罪,眼下又看到她主动过来说话,杨璟也不忍心拒绝,反正回到大宋之后,也不能袖手旁观,便也就松开了心结。

    “郡主果然是博学多才,既是如此,杨某就不耻下问了。。。还望郡主不吝赐教。”

    清河郡主也不谦虚,只是笑了笑,却并没有任何动作。

    杨璟见得她的笑容有些尴尬,顿时明白过来,自己是个糙爷儿们,随便坐在地上倒也无所谓,人郡主从小接受礼仪教育,总不能蹲在旁边,更不能一直弯腰给你说话吧。

    杨璟赶忙起身来,从马车上搬下一个马扎儿,请清河郡主段初荷坐了下来,自己则坐回原位,听着清河郡主一字一句地念着译文。

    清河郡主也没说这是什么文字,更没有诉说这文字的渊源,只是说这文字已经失传,她也是在一些孤本里头看过。

    因为大理人人崇佛,对佛经有着收藏的爱好,大理王宫里头的佛经更是汗牛充栋,清河郡主自然也涉猎不少。

    而有些佛门大德在有所感悟的时候,往往会在玄之又玄的顿悟之中,随手写下一些似字又不是字的图像,一些个大师圆寂或者涅槃之前,也会留下类似的东西。

    这种文字被称之为虹文,传说佛徒们通过观摩这些虹文,能够得到大德禅师一生的感悟,堪称佛门至宝。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传说,就如同掌柜账房先生会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记数,为了方便记录,会对文字进行增减,就如皇城司的暗察子们,为了传递情报,往往会将文字拆解,而形成一套只有谍子细作才看得懂的文字一般。

    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例子,而佛门中人,也有这样的虹文,来传承参禅过程之中的所感所想。

    杨璟明知道这是老僧在帮着清河郡主讨要人情,自然不会再去追究这些,无论如何,清河郡主到底还是在帮助他,这人情也是实实在在的。

    有了清河郡主的译文,杨璟也是豁然开朗,演化自于达摩祖师血脉论的筑基功法,洗髓伐毛,让他通体舒泰,杨璟自然是勤加修炼不提了。

    到了用饭的时候,清河郡主才停了下来,自有贴身的女官高手,将饭菜端到宽大的马车里头,以供郡主单独进餐,杨璟则与高弘义等人则与卫兵们一道吃大锅饭。

    眼看着饭点要过了,刘汉超和风若尘并没见回来,而鹿白鱼和夔虎也没见踪影。

    他们这几个都是跟着杨璟的老人了,知晓路途之中需要格外谨慎,经历了云都赤那些精锐刺客的袭杀之后,众人也变得更加警惕。

    也正因为这份警惕,所以他们通常在约定时间点,都会及时赶回来,以免杨璟担忧。

    然而出行了几天,这还是第一次,他们没有按照约定返回营地!

    此处距离石城郡还有些距离,想要进入大宋境内,还需要好几天的功夫,也就是说,蒙古人的残余细作,还是有可能潜伏在暗中,对杨璟虎视眈眈,所以万万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杨璟用了饭之后,与高弘义商量了一下,便让几个卫兵出去寻找,毕竟老僧是没办法离开清河郡主的,而高弘义的人也不能一下子都散出去。

    卫兵出去不久之后,鹿白鱼便带着夔虎回到了营地,杨璟也就安心了不少,鹿白鱼平安无事,说是夔虎碰到了一只大猎物,费了些时间。

    营地有了夔虎坐镇,杨璟也放心下来,又过得一顿饭的功夫,风若尘和刘汉超也被找了回来。

    原来是陆长安的暗察子们在前头发现了一些异常,风若尘和刘汉超赶过去确认了一番,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不过最终发现只是虚惊一场,也就回来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风若尘等人也更加注重这方面,不会再无故拖延,到了时间点上,都会回来报到,杨璟也觉得自己太胆小了一些,渐渐也就投入到了血脉论的修炼之中,身上箭疮落痂了之后,杨璟便开始修炼那套名唤九浮屠的刀法。

    因为有了内外兼修的功夫,杨璟也就不觉得枯燥,休息之余,清河郡主也过来说说话,日子倒也过得快。

    眼看着即将要进入石城郡,高弘义颇有回到自家地盘的感觉,夜里安营扎寨,卫兵们也都愉快地哼着小曲儿。

    风若尘等人都回到了营地,连陆长安和那些暗察子,也都收缩了防线,就在营地周围警戒着。

    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越是该放松的时候,就越是不能放松,因为敌人往往会挑在这样的时机动手!

    不过事实证明,陆长安等人还是太过谨慎了些,云都赤的死卫都失败了,蒙古人又撤军北归,使节团也都走了,蒙古人哪里会想到杨璟就在这里?

    这一夜也就平安过去了,翌日中午,队伍终于进入了石城,高弘义好生招待了一番,夜里便将杨璟等人都安顿在了郡守府里头。

    此时连陆长安等人都放心下来,毕竟石城是高弘义的地盘,守备森严,而前一夜是刺客们动手的最佳时机,但都没有什么状况发生,说明可以初步排除危险了。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真正高明的刺客,要的就是意想不到,要的就是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不会出手之时,出手刺杀!

 第四百二十一章 郡主偷溜巧遇杀手

    大理本来就是个四季不太分明的地域,气候温暖宜人,如今虽三月未央,但早已草长莺飞花树万千,若不急着赶路,沿途一片好风光,也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高采芝穿着寻常人家的粗布衣服,裹了一条黑色绣边的蓝头巾,又把脸面抹得黝黑,十足一个彝族小伙的派头,加上她又古灵精怪,这一路上装傻充愣,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倒也不会太过惹眼。

    她的身边是个五十左右的老妇人,一身黑衣,该是大理境内并不多见的壮族人,而且还是便在广南西路都少有人敢惹的黑衣壮。

    这妇人挑着一个担子,担子一头是竹笈,一头是包裹,身后还跟了个蒙面的佝偻汉子。

    这佝偻汉子浑身包裹在黑色布衣之中,双手插在袖笼里头,走路的姿势很是怪异,一双眼眸却如同蒙尘的黄宝石一般,时不时嗅着鼻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嘀咕声。

    高采芝知道杨璟一定会在石城停留,所以当使节团在石城稍作休整之时,她便让侍女伪装成自己的模样,她却带着身边的死士,偷偷溜了出来。

    这妇人便是高采芝的死士,从高采芝一岁开始,便形影不离地跟着高采芝,这些年来无数次替高采芝挡下各种麻烦,早已成为高采芝最为亲近的人,高采芝对她的依赖,甚至比娘亲还要重。

    她的名字叫做覆盆子,年轻的时候也是大理的金花美人,而且还是驯象世家的后人,精通驯兽技艺,只是高采芝从未见过覆盆子驯养的野兽。

    当然了,在相国府这样的地方长大,高采芝的八卦之心也是熊熊燃烧,作为女人的本性,打听八卦的本事也不小,对于这位来历神秘的覆盆子,高采芝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知道,覆盆子的家族被段氏王族剿灭之后,只剩下她一个人,据说与父亲高泰祥有着不为人知的恩怨情仇,心甘情愿保护着高采芝。

    虽然覆盆子看起来很老,但高采芝总觉得她很年轻,或许是经常相处的原因,高采芝有时候也会冒出一些荒唐的想法来,比如,覆盆子如果是自己的娘亲,其实也是不的。

    高采芝虽然在王都无法无天惯了,但未曾见过王都之外的天地,这一路上也觉得新奇得紧,但渐渐也就习惯了,便也失去了兴趣。

    到了石城之后,只觉得王都像满身金甲的大将军,而石城只是壮实矮胖的士兵,越发百无聊赖。

    好在这石城的街市还算热闹,终究是有些好玩又新鲜的小玩意儿,尤其这里的一些小野兽,虽然没有大象虎豹那般的雄壮,但也有些从所未见的小兽。

    这里的女孩儿们喜欢养兔子,甚至还会拿出来相斗,比谁家的毛色更漂亮,比谁家的更乖巧听话,她甚至还见过一个小家碧玉豢养的兔子,竟然识数,会照着主人的指令,叼来相应数目的菜叶子。

    当然了,高采芝是向往大英雄的女中豪杰,绝不会像这些养兔子的女孩儿一般没出息,她要养;就养鹿白鱼身边那头夔虎那等气魄的凶兽!

    可惜,杨璟在相国府这么久,她使尽了各种法子,终究没能将夔虎要过来,并不是鹿白鱼不给,而是她手底下根本就没有驯兽人拥有驯服夔虎的本事。

    为此,她还抱怨过身边的覆盆子,叨叨着说外头的人都在传言,说覆盆子是整个大理最厉害的驯兽人,她却不肯出手,帮着把夔虎给夺过来。

    覆盆子也习惯了,这十几年来,她在高采芝身边,如同哑巴一般,极少言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高采芝发牢骚,也正是因此,她成为了最了解高采芝的人,也知晓高采芝最多的秘密,甚至于连高采芝暗恋杨璟,她都一清二楚。

    她从不干涉高采芝的生活,也从不左右她的决定,她只是默默地跟着高采芝,替她收拾闯下的祸,替她解决各种麻烦,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人最疼爱高采芝,高采芝认为不是父亲高泰祥,而是身边这个覆盆子。

    父亲虽然对她百依百顺,但父亲也有自己的原则,事情不能闹得太大,更不能主动招惹段氏子弟,父亲对她其实还是有底限的,但覆盆子对她却是毫无保留的支持和放任。

    想起夔虎,高采芝不由觉得街市上的一切都那么的索然无味,因为她自然而然会想起杨璟来。

    她见过的年轻男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相国府豢养的那些客卿和青年俊彦翘楚,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许多人也都奔着她这个郡主的名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