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砖(孑与)-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

吃饭,只有白米饭,一碗汤,云烨宁愿拿茶水泡米饭,都不愿意动那碗什么调料都不放的菜汤,说是菜汤,厨子还给里面放了好大一块猪肉,是从供案上撤下来的东西,需要被百官分食。这是太上皇最后的恩典。

长孙冲也不吃,学着云烨拿茶水泡饭,独孤谋却不嫌弃,一个人将三碗汤全部干掉,里面的猪肉也吃的干干净净,似乎还非常的享受。

“草原上的那些人杀不杀?”独孤谋吃完饭就问另外两个人。

“你打算把他们活着殉葬还是剃干净了毛发当猪头摆在供桌上?如果是后者,明天的肉块子就有劳您的大驾了。”云烨小口的喝着茶,没好气的说。

“我觉得可行,阿史那思摩,契苾,阿史那杜尔这些人既然割破了自己的脸面要求殉葬去守卫先皇,我们不如成全他。”长孙冲一脸的歹毒。

“亏不亏心啊,契苾一生忠勇,每战必定争先,族人已经为大唐快把血流干了,你们就能昧着良心下手?人家也就是客气一下,表一下忠心,至于阿史那杜尔,那也是一员悍将啊,人家都已经被你们逼得快要回家放羊了,就不要砍人家的头了,不过阿史那思摩这个家伙我还是同意摆到供桌上去的,胆敢要求把封地弄到北海去的异族,我觉得他的谋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蒸熟了让独孤谋吃掉也不错。”

独孤谋呲着满嘴的白牙笑道:“我吃东西从来不挑,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我就不嫌弃,人肉也好,猪肉也罢,扔到嘴里都是肉。”

重口味的话题没说多久,李承乾就从里面走出来了,说是皇帝吗,这时候也没有半点的优待,晚餐同样是一碗白饭,一碗汤,一边吃一边听云烨讲述救灾的情况,听到受灾的地方足足有四个县的时候叹了口气,放下饭碗说:“长安自身就有长安,万年两县,再加上蓝田,三原,礼泉户县,就有整整的六个县受灾啊,长安,万年,蓝田,三原,还是大唐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县,三十万户受灾,两千余人死亡,这简直就是幸运啊。”

云烨放下茶壶道:“先别说幸运,倒塌的房屋数不胜数,尤其是三原,能住人的房子几乎没有,你看看头上的天,这是要下雪的征兆啊,现在还是一月份,先得把这些无处安身的人安置进房子里才行,最不济也得有一顶帐篷遮蔽风寒,要不然,没被房子砸死,也会被寒风冻死。

军中的帐篷几乎被我抽掉空了,依然不够,上百万人啊,早点拿出一个章程,我也好去救人,再晚几天,就不用救了。”

李承乾抬头看看铅灰色的阴云,对云烨说:“开放皇家行宫吧,好些行宫都多年未曾有人居住,别浪费了,行宫的房子都修筑的很结实,没有问题,旱塬上的昭阳宫这一次也开放,等到百姓的房屋建造好了之后,那些行宫也该修缮了。”

这是云烨在这三年里第一次和李承乾说话,公事说完了,大家都沉默下来,李承乾过了良久才沙哑着嗓子问云烨:“你真的打算去岳州?”

云烨点点头说:“不离开不行了,我快受不了了,今天过世一个,明天过世一个的,再这么下去就轮到我过世了,等到长辈都去世了,我就能回到玉山教书了,相见不如不见,见一次伤感一次,徒劳无益,你也知道我最害怕这种永别了。”

李承乾伤感的点点头小声说:“你还能逃避,我逃无可逃,通宵达旦的为这个国家操劳,却换来一个暴君的恶名声,李承乾自认爱民如子,从未做过害民之事,缘何要背负这样的恶名声,父皇故去,全天下缟素,不管是南海还是北海,处处都是哭声,朕担心我死之后,会有人额手称庆,父皇的谥号乃是文武兼资,我能有什么?纣?还是桀亦或是殇?”

云烨眼见长孙冲,独孤谋离去,忍不住低声道:“你吃饱了撑的?一定要收权?现在的大唐和历史上的那一个朝代有半点的相似之处?大唐一年的赋税足足是前汉上百年的赋税总和,版图之大旷古绝今,人口也已经突破万万人。

你还拿以前那种君王集权制度来统御这个国家么?先帝以前试过,后来发现这样跟本就行不通,才将大唐弄成你登基前的那个样子。

农田上的事情,那就是人家大司农的事情,礼仪,外交,那就该是礼部和鸿胪寺的事情,天下民户,就该户部去管辖,人间刑名你就该放手让刑部和大理寺去审判,谁让你去管理一两个死囚的?就算是冤死一两个那又如何?你亲自审阅后就不出现冤案了?

你该管什么?你该管吏部,兵部,都水监,还有你那个藏着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皇城司,参谋司,玉山书院的方略才是你应该用心研读的东西,你管那些州县小吏的破事情做什么?优胜劣汰这是常理。

看好你手里的兵权,看好你手里的监察权,盯着看什么地方会有叛乱发生,然后找一个合适的将军去评判。

知不知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是官场的名言,民部做错了事情你处罚民部,工部错了,你找工部尚书的麻烦,刑部错了你去整理刑部就是了,承乾,你现在是皇帝,你的职责就是监察天下,不是要你去当小吏。

你不做实际的事,所以就没有错,错的全是大臣,这才是君王错不得的精髓所在,一旦你错了,你往谁的身上推?你后面没人……”

李泰本来也出来透口气,结果看到云烨正在口沫横飞的和大哥说话,心里一暖,揉揉肚子,继续走进灵堂守灵,只要开始说话了,隔阂一定会解开,多年的情义,不是说不要就不要的……

ps:

第二节

第四十节偶遇

云烨进了灵堂以后;李承乾想了很久;还是摇摇头;喃喃自语道:“社稷家国;焉能操于他人只之手;权利握于一人之手是权力;操控在千万人手中也就不叫权利了。”

云烨不知道李承乾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都不关他的事情;现在的事情是好好地把李二送走;完美的埋在昭陵;等长孙死了之后;再把她送进去;最后覆盖上流沙和巨石;弄死一些觊觎陪葬品的盗墓贼;自己的任务就算是彻底完成;李承乾怎么想;怎么做;谁能顾得上。

在大灾面前;大唐雄厚的国力就完全展现出了它应有的威力;火车日夜不停地从洛阳运回来大批的帐篷;极大地缓解了人命的损失;十六卫的大军蝗虫一样的散布在这四个受灾县;工部;将作监;玉山书院的建筑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建造好了很多的房子;为此;书院的先生对这些地方重新进行了规划;以前杂乱无章的建筑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种最省材料的连体房屋;一排排的立在原野上;红砖碧瓦的非常美观。

三十万户受灾;在质朴的大唐百姓的努力下;很快就从灾难的阴影里走了出来;没有其他原因;只因为春播开始了;只要杏花开;燕子来;日子依旧要过下去的;掩埋掉亡者;牵着耕牛;背着耕犁;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最让李二害怕的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局面没有发生;他的灵柩在受人祭拜了八十一天之后;就由一些决意殉葬的宦官抬着走进了昭陵。当断龙石落下的时候;哭声遍野;或许上天接受了百姓的诚意;一场春雨不期而至。就向李二为政一样;先是狂暴;而后就是无尽的抚慰。

关中大地并不因为一个盖世君王的离世就停下它匆匆的脚步;冒着白烟的火车依旧匆匆的奔驰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燕子依旧在去年筑好的巢下生儿育女;世界平静的就仿佛不知道曾经有李二这样一个伟大的君王曾经在这片大地上。征伐过;统治过;或者说存在过……

杜维非常烦躁的在火车站台上走来走去;该死的;从洛阳到长安居然需要一整天?不是说换了火车头速度提高了么?为什么到现在对面的火车还没有来?单行道就是麻烦;按照杜维的看法;修火车道就该一次修两条;一个专门往东跑;一个专门往西跑;半个时辰就能有一列火车发出。从效率上来讲是最快的;从玉山书院毕业的杜维很容易得出一个最优良的方案;作为大掌柜;这点计算对他来说没有半点问题。

满腹肥肠的勋贵子弟才是这个世上最大的蠢货;只知道守着祖先留下来的那点财富懵懂度日;杜维根本就不相信这条铁路是云欢自己想出来的。他很自然的将这个功劳归结到那个受人尊敬的公爵头上。

从洛阳到晋阳的铁路听说这几天也就要通车了;从晋阳到长安的铁路也已经开始破土动工了;不过;因为桥梁的问题;想要在最近几年完成三京贯通;恐怕只能是做梦了。

作为商人杜维的嗅觉从偶来都是敏锐的;听说玉山书院已经有了一种新式的桥梁设计方案出世了;完全不同于古老的石拱桥;或者吊桥;它承载的重量和跨度是前两种桥梁根本就无法比拟的。据说这样的桥梁全部由钢铁构成;是名副其实的铁桥;建造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只需要把事先制作好的工件用铆钉铆起来;搭建在几个桥墩子上就成了。这样的桥不但能够支持车队马匹在上面行走;低层也能桂车穿行其上;现在已经有人叫嚣要在长江上搭建这样的桥梁;免得大唐国土被一条大江分割成南北两岸。

或许这样的桥在政治上有其他的用途;书院出身的杜维对朝政并非一无所知;但是他不愿意去想;他在乎的是铆钉;想要造桥;需要的铆钉一定是数不胜数的;而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周记的铆钉是最可靠的;军中连接大型器具的铆钉都是周记供应的;没理由建造大桥了却不用周记的铆钉;他这一趟就是打算进京;去找找工部的几位同窗;看看大桥什么时候建造;自己好去争取订单。

远远地听到汽笛声;杜维松了一口气;该死的火车终于来了;等对面开过来的火车轰隆隆的从身边驶过;杜维才睁开眼睛;火车上总是会落下来黑色的煤灰;非常的讨厌。

对面过来的那一列火车一大半都是货车;只有很少的客车;现在的运货要比运人赚钱;所以云家总是尽可能的拉货;运人;只是捎带而已。

能坐得起火车的依旧是少数人;骑着毛驴往长安走的人没少咒骂云家;杜维明显不是咒骂的那群人;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火车能快点开!

又等了足足一柱香的时间;杜维已经问了车厢里的管事三遍了;每回得到的答复就是还有一个没上来;再等等!

“畜生啊!”杜维暴躁的在心里骂道;窝在狭小的座位上;旁边是一个散发着羊骚味的胡人;大热天的还穿着一件羊皮坎肩;一张三人坐的长条椅;被他一个人占据了半个。

平日里自己都是坐前面那节车厢的;座椅是软软的羊皮椅子;如果疲惫了还能放倒了当软榻;一天的旅行;只需要蒙头大睡一觉就能精神抖擞的到长安下火车去拜会那些正在青楼里吟诗作赋的同窗。

今天没有那样的好事了;两个锦衣大汉握着横刀铁塔一样的立在那节车厢的门前;整个豪华的车厢被勋贵征用了。

不用说;火车就是在等这位勋贵;如果是一个平民没有上车;火车这时候早就跑到几十里开外了;云家的人很强硬;从来没有退票只说;还总拿“人不守信非人哉!”这句话来搪塞百姓。

杜维扭头向窗外看去;呼吸都要停止了;他不是看见了美女;这些年经历的欢场次数多了;多么美丽的女子也见识过;不会引起他的惊奇。

他之所以惊奇;是因为看到了一匹马;一匹传说中的马;这不是一匹千里马;以前可能是;现在连百里马都算不上;枣红色的毛皮都已经变得稀稀疏疏;只是脑瓜顶上还扎着一个小小的冲天辫子;最为过份的是那撮毛发上居然缀着一颗硕大的绿宝石……

旺财边走边放屁;云烨回头看看旺财;就叹口气;怎么就喜欢吃煮软的豆子呢?肠胃不好就不要吃那些胀肚子的东西。

没法子;自从带了旺财坐了一次火车;他就喜欢上了火车;或许是自己跑不动了;但是它依然怀念风驰电掣的感觉;所以只要云烨出门;让旺财见到火车;它就兴奋地拿蹄子刨地面……

李二故去已经五年了;今年的大祭祀云烨不想放过;想不通皇家为什么要把祭祀时间选在一年中最热的一天;或许是这一天阳气重;冤死的皇家子弟不会来找那蓄着的帝王。

云烨不过问朝政已经很久了;日子过得非常的安宁;这五年他的脚步最远到达过远岛;李躺功的将蒸汽机安装在大船上了;所以去远岛的时间被大大的缩短了。

上了火车;旺财习惯性的卧倒在马夫准备的一块大草垫子上;把脑袋搁在云烨的脚下从底下的玻璃窗往外看;云烨从不允许旺财把脑袋探出窗外;虽然这是它最喜欢的。

年经的管家过来请示公爷是否可以开车;云烨点点头;侍卫就帮着公爷将软椅子放倒;拿来一张薄薄的毯子盖上;坐车睡觉从来都是公爷的习惯。

杜维不再埋怨了;能和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坐在一辆火车上;他觉得很幸福;在书院读书的时候就知道旺财;也见过旺财;只是这几年公爷不再给学生上课了;算学课都是武媚老师和希帕蒂亚老师在上;听说这位老人家毅然放弃了所有的权利;躬耕田园。就这一条就让天下人敬服。

进则叱咤风云;退则海波不兴;多少人希望还能够达到这样的人生目标;却只有楚国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火车轰隆隆的开;将云烨从睡梦中惊醒;看看沙垄现火车已经过了函谷关;马上就要进入关中平原了;黄河就在不远的地方静静地流淌;只是河水泛黄;这已经好的太多了;前几年的时候;黄河简直就是一条黄泥汤子河。

旺财总是睡不安宁;云烨起来了;它也挣扎着在马夫的帮助下站了起来;铁鞋子踩在枣木铺就的地板上咚咚作响。无论如何;旺财都陪不了自己太久了;一匹马只要自己站不起来的时候;也就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晚辈们为了让自己高兴;引经据典的想要证明一匹马可以活过八十岁;并且拿出陈寿编篡的《三国志》指着赤兔马的年鉴信誓旦旦的说明一匹马足足可以活五十年不成问题。

陈寿的话也是能听的?谁给钱;就给谁说好话的史家;颜家早就将他归类到了败类中间;《佞人传》里就有关于他的记载。

活的年岁够大;云烨已经能面对死亡了;房玄龄死了;杜如晦也死了;贞观老臣就剩下不多的几个;除了程咬金依旧大碗酒;大块肉活的舒坦之外;尉迟恭和牛进达已经日暮西山了。

第一节

第四十一节教子

云烨背着手从马车上下来,长安城已是灯火阑珊的时候了,云寿扶着父亲上了马车,自己也上了马车,嘱咐马夫走慢点,旺财跟不上。

云烨拍拍儿子的大肚皮笑着说:“我和你母亲没有一个是胖子,怎么到你就胖成这样,马上四十岁的人了,多运动一点,爹爹在你这个年纪,还是身轻如燕啊!”

听了父亲的话云寿笑道:“孩儿的武功从未放下,现在舞剑半个时辰也不喘气,只是这身肉确实让孩儿烦恼,问过孙神仙,他老人家说孩儿先天的底子太厚!”

云烨哈哈笑了起来,拍着座椅高兴的说:“养生之道孙道长本来就在行,他老人家如今成了陆地神仙,说的话自然就是金科玉律。

不过你程爷爷做的每一件事都和长生无关,偏偏是所有老人家中身子最强健的,所以说,天下的道理都没有绝对的,凡事都有例外。”

云寿见父亲精神健旺,犹豫了一下说:“自从太上皇过世,皇太后归隐玉山,整个世界都慢慢的平静了下来,陛下也有所收敛,不再过份的煎迫臣下,所以朝堂上现在很平静,不过许敬宗打算告老了,他总是能选中一个最好的时机全身而退。”

“哼,这是政治智慧,用了人家四五十年,现在也该回家落个善终,那个叫做王维的小子现在还在陛下身边担任秘书丞吗?”

云寿见父亲不愿意听朝堂上的事情,就笑道:“您的眼光确实独到,这个人文采飞扬,最难得的是性情温和,听说他喜欢参禅悟道,作出来的诗歌也大都带有一股子空灵的意味,被好事者称为我大唐第一才子。父亲如果喜欢他的诗词,孩儿明日就请他到家里来?”

云烨摇摇头说:“不必了,我在隐居。要是弄得沸沸扬扬,还让人家以为我人老心不老的想要重出江湖,那样的话,你让长孙冲和独孤谋如何能睡一个安稳觉。还是不出去了。这一回你母亲生病,我要好好的陪陪她,怎么就生起病来了?”

“母亲只是总抽筋,您说需要补钙。把旺财的吃的那东西也拿给母亲吃,母亲不肯吃,说那是给牲口吃的,不是给人吃的。”

云烨气恼的拿扇子在云寿脑袋上敲了一下说:“死脑筋啊!你母亲什么性子你不知道?自以为是高贵的凤凰,你拿旺财的药丸子给她吃,她当然不愿意。你就不能在外面裹上蜜蜡,找个名贵的盒子装上,编造一套神奇的故事吹嘘一番,这样的话她就肯吃了,回家就去办,就说是我从海外找来的好药材!”

云寿苦着脸接受了,堂堂的兵部尚书被父亲一扇子一扇子的敲脑袋。实在是说不过去。

这一次云烨一个人出去了整整两个月,慢慢悠悠的走遍了河洛,少林寺,伏牛山,邙山,兕子的行宫,他都去了,可以说玩的非常的惬意。

如果不是得知辛月病了。他还不打算回来,准备去王屋太行去看看,家里人不敢打搅云烨的行程,也不敢问,既然说是去游山玩水,那就失去游山玩水,不是去找什么神仙宝地。

胡子花白的刘进宝知道家主就是在玩。在水潭里洗澡,在花丛里睡觉,和老和尚谈天,和兕子在山里抓兔子。总之游玩了一路,绝对没有去找什么所谓的神仙,不过在刘进宝看来,家主没必要去找神仙,因为他自己就是神仙。

回到家里发现客厅里坐了很多人,程咬金,李泰,希帕蒂亚都在,一进门程咬金就嘿嘿的笑着问龙穴找的怎么样了,能不能给他一个,等他死了以后好埋到那里去。

这话也就敢在李泰面前说,要是换一个人绝对就是滔天的大罪。

“程伯伯,晚辈就是去玩,没干别的,闷在家里不舒坦,走到山林里看风景,很舒坦,下回咱们一起去。”

云烨的话音刚落,辛月就开始抽泣起来,云烨吧嗒一下嘴巴道:“行了,下回出去带你一起去,出门的时候喊你一起去,你不愿意,现在怎么还哭上了。”

辛月羞赦的掩着脸进了内宅,肉山一般的李泰闷声闷气的说:“我就是太肥,要不然一定和你出去玩,一辈子闷在实验室里,很无趣啊,越是不喜欢人,就越是喜欢亲近山水,你的心思我知道,就和我一样,现在看到谁都烦。”

希帕蒂亚闷哼一声道:“我们也就是年老色衰罢了。”

李泰不甘示弱的说:“我看自己都讨厌!”

程咬金今晚没打算回去,起身就去找无舌,听说无舌现在活的痛苦不堪,真正的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明明早就想死了,结果每天早上睁眼发现自己还活着就会胡乱的发脾气。

李泰见程咬金走了嘿嘿笑道:“你去安慰老婆,小别胜新婚么,我去我的院子里住。”希帕蒂亚听他说的下流,啐了一口就搀扶着李泰走了。

云烨笑笑不做声,独自坐在客厅里看着摇曳的烛光一声不吭,活的时间够长,就会想起以前的往事,那些尘封的旧事在临睡前就会像潮水一样扑过来,哪怕是做梦,都会清晰地梦到另外一个世界,这一趟出去,其实就是想求得心安。

知道自己出门,所有人都会不安,从皇帝到臣子,都会猜测自己出去到底是在干什么?、

天下将领现在几乎全部都是出自玉山门下,虽然每一届毕业生皇帝都会亲自授勋和颁发证书,却没有一个人会忽视自己这个已经几乎消失在大唐政坛上的人。

岭南的邕州如今根本就是国中国,李容已经成功的将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隔离开来,这是他的私人封地,太宗皇帝封的。

隐藏的势力才会让人感到恐惧,如果云烨老老实实地留在玉山养老,李承乾还不会多想,尽管抱着最后的一丝奢望希望云烨不会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是派最好的细作跟踪,还是必须要进行的手段。

带着皇帝的,长孙家的,独孤家的,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无数的细作在河洛游玩,云烨觉得非常的有趣。

去找单鹰看大丫的时候,那些细做惹怒了单鹰,被他亲自出手抓到了七八个,吊在洛阳的城墙上示众,可是威慑并不见效,跟踪云烨的人更多了。

小苗端来一盆水,脱掉夫君的鞋袜,给他洗脚,辛月在一边埋怨道:“一大把岁数的人了,怎么还折腾,好好地在家里让妾身伺候着过日子,风餐露宿的也不知道图个什么。”

云烨把头靠在辛月的臂弯里慢慢的说:“以前有人对我说过我心安处是故乡,如今我的心不安,神不定,想要找回自己太困难了!”

李承乾咳嗽的声音在万民宫发出巨大的回音,自己收缴权力的工作就要完成了,拿冰水浸泡过的毛巾擦一把赤红的脸,又翻开一本奏章细细的研读。

此时的李承乾批阅奏章堪称悲壮,想要安静下来,但是风箱一样的胸膛,总是让他的气喘不上来,呼吸变得急促,额头上的青筋暴跳,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头在山岭上垦荒的老牛,戴着眼镜的双目开始看什么东西都模糊。

李承乾非常的讨厌这样的感觉,是上天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了,登基十年以来,大唐在变的繁荣富强,但是自己却变得日渐赢弱,他觉得是这个国家在抽取自己的精气神,自己就像是一具腐烂的尸体,在不断地滋养大唐这朵绚烂的花。

李家人逃不掉气疾的折磨,祖父,父亲,再加上母亲,没有一个能逃脱,阿泰现在也需要呼吸氧气才能平息他头昏眼花的毛病。

奏折上的文字再一次变得模糊起来,李承乾摘掉眼睛,那手背揉揉眼睛,无神的盯着对面墙壁上的《皇舆一览图》。

那上面的颜色几乎都是黄色,唯有不多的几片地方呈现不健康的灰色,如果云烨在在里,一定能发现那几片地域,也就是赵州,衡州,辽东,以及岳州,邕州,广州。如果把目光看得更远一点,就会发现在茫茫的大海上患有一片血一样的红色,那片地方就是远岛。

一个戴着金冠的孩子跑进来这座隐秘的侧殿,能自由进入这间房子的人人世间只有俩个人,一个是李承乾,一个就是刚刚八岁的李厥。

李承乾抱着儿子站在地图前笑吟吟的拿手指点着地图上的每一个州府,希望李厥能够完全记住,这是祖先拿鲜血换来的土地,不容子孙忘记。

听着李厥用稚嫩的声音一遍遍的念着自己用手指指点的地方,李承乾的心中充满了骄傲。

“父皇,这几片地方的颜色可真难看!”李厥指点着那几处发灰的地方向父亲提出疑问。

“确实很难看,非常的难看,可是爹爹现在没能力把那些地方变成美丽的黄色,厥儿,这些地方需要你去把颜色改过来,父皇我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如果再做,天下就要乱了。”

Ps:第二节

第四十二节无声处听惊雷

杜维也回到了长安城,在兴化坊找了一家客栈先安顿下来,而后就躺在澡盆里考虑自己明天要做的事情,今天看到了那个老人回了长安,那么,外面传扬的那些闲话都变成了无稽之谈,这位老人只要一天在外面,整个大唐一天都不会安定。

南北的对话,如今非常的有市场,那些富裕起来的南方人想要更多的权利,大唐将天下划分为是十道,自然就会有前后优劣之说,岭南,两湖,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年已经逐渐富裕,甚至超越了河北,河南,山东这些要害的地方,但是朝廷无论在政策的倾斜上,还是在支持的力度上,却远远地赶不上那三个地方。

说到亲近,岳州觉得自己更加的应该受到重视,这里的人本来大部分就是从长安迁出去的,到岳州街面上听听,一张嘴就是标准的关中音。凭什么河南道的农税就能全面的减免,而两湖却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多缴纳一成?

这两个地方的官吏一天没事干就上折子为自己治下的百姓鸣冤,曾几何时,十六卫的人马都从汉中出来,虎视眈眈的窥伺岳州。

有些自以为是的人高声的抛出自己的论断,认为南北大战已经不可避免,这一次和以往任何一次的造反都不一样,以前的造反都是因为没饭吃才揭竿而起的,现在的造反就有些别的意味了,这是"chiluo"裸的权利之争,是南方的百姓在伸手向北方的百姓索要同等的待遇,有人推测,一旦这样的战争发生了,所有人都会没有退避的余地,这不关一两个人的利益,而是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一旦开战,不死不休!

那个老人回长安了。外面的说法就是胡说八道,也就是说仗打不起来,想到自己的铆钉生意,杜维的心里就像是装了一团火,只要不打仗,南北就只能继续融合交流,那么大桥一定会建造起来的。只有把天堑变成通途,这个国家才能真正的变成铁板一块。

杜维认为自己这个大掌柜,应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他从不相信大唐只会在长江上建造一座大桥,难道黄河上不需要?淮河上不需要?

杜维甚至认为应该在全国所有的大河上都建造桥梁,并且通上该死的火车。自己管辖的作坊里难道就不能承接一点铁路上的道钉?或者别的小东西?

心里热的厉害,老人家回了长安,仗打不起来了,万事大吉啊,大唐的大建设就要拉开帷幕了,大唐钱庄里的海量金钱,就要散发出来了……

红日高升的时候。万民宫人头济济,工部尚书张谏之在长孙冲汇报完朝廷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进程后,就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准备将汉口的长江大桥提到议事日程上,同时上报的还有其余三座桥梁的可行性报告,催促朝廷早日下决心沟通南北,如今趁着南北的矛盾还没有到不可调和的时候应该加紧进行南北的大融合,最后说。只要是生活在大唐土地上的人,就不该有什么南北之分,上下之别。

如果说张谏之的奏章说到了李承乾的心里,而云寿的奏折更加的让李承乾欢喜,因为云寿从军事战略上也剖析了建造桥梁的重要性,只要大桥贯通,铁路就能一步步的跟进。关中的精锐部队就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开到大唐的任何一片土地上,快速高效,是军人孜孜以求的东西,如果朝廷能在长江上建造超过三座桥梁。十六卫和玄甲军,岭南水军,东海水军,这些精锐的部队就能将控制大唐国土的能力提高三成。

李泰坐在一张大椅子上,挺着硕大的肚皮也不站起来很随意的说:“前段时间有人说南北就要打仗,孤王本来想去抽这些胡说八道的嘴巴,大唐太平着呢,没人想造反,也没人愿意造反,楚国公跑出去游玩了一圈子,就会有这样的谣言出来,不要被孤王发现是谁传出去的,要是找到了,你就自求多福吧。”

李承乾见弟弟已经发话了,笑着说:“嘴长在别人的脸上,你难道还能全都堵上?让他们去说。我们做自己的事情,既然书院已经有了成熟的方案,众卿家再议一下,看看国库能否支撑这样庞大的开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