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砖(孑与)-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这本来就是微臣为了给我牛伯伯解闷,出的一道题目,免得他过于烦闷,为何要禀报与您?”云烨很委屈的问李二。
李二的脸色稍微好子一些,只要不是真的就好,他以为这是云家商队在高句丽打探来的消息,刚才还纳闷,为何百骑司没有上报,所以才失态。
李靖叹了口气对皇帝说:“陛下,这种猜测,可能要成为现实了,九月边城军报上说,扶余城囤积了大量的筑城物资,并且高句丽人以打冬柴为名,囤积了无数木材,还听说,高句丽会国的罪囚全部被征发到了辽东,几项印证下来,恐怕高句丽是真的准备筑城了,还很有可能就是云烨猜想的这种长城。”
李二的瞳孔缩了一下,正色问云烨:“这幅地形图真的是你胡思乱想出来的?”
“是的,陛下,不光是我,还有青雀、公输木、希帕蒂亚,洪城也参与了,这本来就是微臣做一个战争游戏,是书院将来进行课外游戏的一种方式。”
李二立马对断鸿吩咐道:“速速把云烨说的这几个人给朕找过来,朕有话要问。”
断鸿立刻领命而去,不多时,就反正在云家喝酒的洪城给招来了,醉醺醺的洪城一看到李二,酒意会部化作冷汗就从后脊梁上渗了出来。
李二阴着脸问:“洪城,你且告诉朕,这副沙盘的那一部分是你做的?”
听到皇帝问这个事情,洪城顿时放下心来,指着盖牟城和新城对皇帝说:“陛下,这两座城池是微臣制作的。”
“为何砍掉了盖牟城外的那片林子?还有,为何要在这里盖一座新城?”
“微臣也领过军守过城,自然知晓城边就不该有林子,如果敌人进攻,那片林子既能藏军,又能砍伐下来制作攻城器械,微臣为何要留下这片林子?这座新城的地方办证好处在俩山夹一沟的险要上,只要建一座城,立刻就会掐断大路,咱们大唐的很多城池都是这样子,比如函谷关之类的,微臣需要守卫这地方,当然要建一座城池。”
“没有人提醒过你这样做吗?”
洪城奇怪的说:“云烨和魏王不懂军事,公输木只需要设计城池的样子,希帕蒂亚只负责比例尺,剩下的摆兵布阵自然是微臣的事情,开始不是这样子的,结果我们玩了很多回之后,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能想到的漏洞都填补了。”
李二闭上眼睛,再次走到沙盘跟前司李靖:“如果有十万精锐之师能否攻下辽东?”
“陛下自己就是军阵大家,怎会不知十万大军掠地足矣,攻城不行。想要吞并辽东,没有五十万的大军不足以达到目的。”
李靖说完自己的意见,就不再说话,他的每一句,每一个字都似乎是斟酌之后才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
“五十万大军的粮草我们根本就没办法供给,十万大军已是极限。”长孙无忌穿着燕居服饰,凑到李二面前诚肯的说。
“哦?那朕就要问问这位高丽王了,你给朕说说十万大军如何可以攻破这些坚城?”
李二又把头转向云烨,似笑非笑的看得云烨心里发慌,这家伙只要表露出这种这种表情自己就会遭殃,如果想不出办法,一定会倒霉。
不过高句丽的事情云烨三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老崔如今都混成高句丽的贵族了,因为姓崔,所以在那个国度里,一向以高句丽人自居,这为云家的生意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陛下,微臣认为十万大军足够了,只要您的大军够勇猛,其他的不是问题。”云烨才说完,秦琼、程咬金、牛进达几乎一起大喝:“云烨慎言!”
李二笑的很得意,朝三个急疯了的老将摆摆手说:“不妨事,让他说,今日我们只是在讨论一个游戏,不要太认真,有什么话都可以说,朕不会怪罪,云烨啊,李大将军都说最少需要五十万大军,为何你认为十万就够了呢?说的有道理朕会向你道歉,就为刚才抽了你一巴掌,如何?”
“您刚才抽的我好疼!”云烨揉揉后脑勺,继续讨价还价,白挨打可不行。
“你不是一直喜欢朕书房里的那面铜镜么,那可不是什么青铜铸造的,据说乃是海外石精磨制的,当世就这一面,朕拿它当赔礼如何?”
云烨满意的点点头,李二今天已是少有的低姿态了,自己见好就收吧,朝着牛进达三人笑了笑说:“陛下,您发愁其实就是在愁在一个坚城的坚字上,如果高句丽的这些城池是云家督造的,陛下想要什么样的城池还不是您说了算?”
“高句丽已经从辽东购买了不少的水泥,你有应对之法么?”李二郁闷的对云烨说。
“他们怎么会有水泥?这东西全部都在工部的控制之下,大唐子民想要一点万分困难,他们怎么会有?”云烨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闭嘴,这是太上皇赏赐给高建武修建王宫用的,也是你能腹诽的?”李二的自己满肚子埋怨,却偏偏不许云烨埋怨,想想也是,不郁闷都不行,李渊收了高丽的大批财宝,听说高丽王只要一点修建皇宫用的材料,立刻就大笔一挥,同意了,还命李二派人把水泥给送过去,恨得牙齿都痒痒的李二当着各国使节的面也只好答应。
“父皇,高建武用的水泥是孩儿拨付的,您不用担心,他们会有多么坚固。”李泰匆匆的从外面走进来,正好听到云烨在和父亲说水泥的事情,就从中掺了一句话。
*第五十三节繁荣的高句丽商业
李二愕然的看着自己这个少言寡语的儿子,又把头转向太子问道:“承乾,还有什么是朕不知道的,一起说出来。”
李二忽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小看了这几个年轻人,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来,准备听听这些年轻人,到底在这几年里干了些什么?
李承乾从人堆里钻出来,站在李二面前说:“父皇,孩儿与几个伙伴,在前几年就对高句丽很不喜欢,所以提前做了些布置,如今高句丽最大的粮商是孩儿的门客,至于最大的药材商人,是三弟的门客,至于最大的毛皮,珠宝商人应该是云烨,辽东最有名气的建筑商人出自青雀门下,主事的是公输家的一个子弟,如今在高句丽已经被尊为”巧圣”。高句丽富贵人家的住宅,包括皇宫的修建,他们都会去问问这位巧圣的意见。”
李二倒吸了一口凉气,儿子说的这些话太让他吃惊了,他只知道太子、青雀、李恪、云烨都在高句丽发财,只是没想到他们会搞得这么大,怪不得云烨会把辽东的地形当成玩具,怪不得青雀会把太上皇的赏赐给弄成废物,只是,这么些唐人今日高句丽,还把持如此重要的生意,难道向来还算英明的高建武会不知道?
“太子,你给朕说说,那高句丽的王也就是高建武,他为人并不昏聩,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
“父皇,儿臣的门客就是高句丽人,只不过他喜欢在大唐居住,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获得大唐的户籍,所以,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直都很努力的在高句丽为孩儿做事。”
李承乾笑着给自己的父亲解释,话说的轻描淡写,但是落在那些老将的耳朵里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意思,太子把锻炼谋划军政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国外,怪不得,长安虽然现在乱糟糟的,却依然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安定祥和之气,只要没有内耗,大唐怕过谁来?
李泰接着说:“父皇,公输梁原本就是高句丽的使节,花了重金,从荒野之地聘去高人,他从来都只参与设计,却不会过问其他事,并且在高句丽娶妻生子,教书育人,极受尊敬,见高建武也只是以平辈礼相见。”
“你家呢?听说抡起忠诚,你云家的仆役当属第一,你家的大掌柜不会也是高句丽人吧?”李二饶有兴趣的看着想缩到人群里的云烨。
“回陛下的话,我家的大掌柜姓崔,听说祖上从高句丽的始祖朱蒙时期就已经是贵族了,只是后来家道中落,高建武登位之时,砍了他全家,他带着一个幼子,匆忙逃到大唐,发誓要把高建武全家干掉,顺便让所有的高句丽人都成为别人的奴隶,因为他做了别人家八年的奴隶,他的孩子也因为没有照顾好,变成了傻子。”
李靖见皇帝问完,就插话问云烨:“高句丽如今九十七城,你们的势力能达到多少城市?”李二也点点头,接着看云烨,等他回答,这里都是名臣宿将,不会有泄密的可能。
“我经营平壤、丸都、国内、尉那岩城,这里都是富足之地,太子喜欢产粮的长安城、城邑城,至于青雀他只对高建武感兴趣。”
李绩阴森森的说:“你们忙着赚龘钱,就没有为我大唐征伐不臣之地做准备吗?辽东城、白岩城、扶余城、新城、盖牟城、安市城这六座城池卡在我大军必经之路上,你们居然对这些要地不闻不问,是何道理?”
长孙无忌翻着眼睛看了李绩一眼说:“安市城是我长孙家的经商地,你很希望太子他们去和我家抢利润?”
李绩看看周围几个对自己怒目相视的老将,这才明白过来,整个高句丽的商业,已经完全比这些黑了心的同僚瓜分的一干二净,自己这几年在为大唐东征西讨的时候,长安城里的人却在挖空心思的赚黑心钱,自己好像亏大了。
李二对这一幕很是满意,也就不再追问其他几个城市是谁家的狩猎地,这样很好,都跑去了国外发财,一来削弱连自己的敌人,二来贵族到底是要受到优待的,以后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不损国力,不压榨子民,对于控制土地的兼并也有大好处,头一回发现商贾也是军国利器,高建武就算修建八道长城,在根基尽毁的情况下,又能有什么作用呢?李二相信,皇后应该才是最大的高句丽商贾,只是不知道大到了什么地步,回去好好问问才好。
兴致尽了,李二就不愿意待在云家,今日皇宫里有阴妃她们排练的歌舞需要观赏,自己如果不是听说一群将帅聚集到了云家,也不会自降身份的大过年的到云家来,来的时候骑马,会去的时候侍卫们已经准备好了暖车。
有火药在手的李二已经想通了如何征伐高句丽,现在让他为难的就是粮草的运输,大唐的国力现在才开始慢慢恢复,等上两年,想必时机就会成熟,前隋的耻辱到底还是要靠朕来雪。
皇帝走了,老帅们也走了很多,只有程咬金、牛进达、秦琼、尉迟恭留了下来。暖亭子里,四位老帅开怀畅饮,今年家里的收成不错,孩子们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前程,作为老辈可以喘一口气了。
老人家的场合不需要云烨伺候,钱管家跑前跑后的张罗,土豆牛肉这道菜已经上了三遍了,看样子还需要第四次再上。
李承乾护卫着自己的老爹会长安去了,只有李泰拿着一大块牛肉在不停的抱怨:“你家杀了牛,怎么就没想起来送我一条腿,我母后严令我们不许私自宰杀耕牛,都知道好吃,偏偏动不得,你家病死牛这事是长安出了名的,明天让下人牵几头送到你家,必须很快病死,我还打算给母后送几块呢。”
云烨奇怪的问李泰:“凭什么你家病死的牛要算在我家的头上,你不知道官府会处罚的么?蓝田县的主簿已经在哀求管家,今年不敢再病死牛了,再病死几头,他这个官位就没法坐了。”
“你家总有些奇奇怪怪的人,以前总有一个喜欢蹲在树上看你妹子的小子,现在那小子不见了,又多了一个喜欢挂在树屋上喝酒的人,这么冷的天露出胸口,不怕着凉么?”
李泰指指花园树屋里垂下来的一双大脚问云烨。
“你懂个屁,奇人必有奇行,有本事从你家找到一个这样子喝酒的,算你李青雀厉害,满魏王府都是一些文士,子曰诗云的酸气冲天,很有面子么?要不要我去做两首诗,镇压他们一下,免得目中无人。”
“屁我倒是不懂,不过《括地志》我是一定要编出来,书院图书馆里的书我的确是拿的多了些,你也用不着让许敬宗一天一趟的上我家催讨吧,正用着哪。”
“你们借《山川地理志》这些我理解,但是把《山海经》全套借走,为什么?你打算按照《山海经》来编译你的《括地志》?如果我把玉佩给你,你能不能帮我把白玉京在哪找出来?”
“就知道你不会把真的玉佩让人家拿走,最后得到的是我父皇,我父皇听完经过,想都没想就把玉佩给扔了,你干嘛不给我父皇看那东西?”
云烨站在树下等李泰靠近了才小声说:“不一样,你看了,最多花点钱去找找,娘娘看了最多满足一下好奇心,给你哥哥看,就是为了让他知道长生不老就是一个笑话,你爹才把吞服铅丸子这种事情戒掉,要是起了求仙问道的心思,给三千童男童女,是你带着去找蓬莱,还是我带着去找方丈?还是把心思用在军国大事上比较好。”
李泰把最后的一点牛肉全部塞到嘴里,嚼了很久,吞下去之后才看着云烨说:“你是一个厉害人,一个破玉佩,就耍的天下人团团转,得亏最后是我父皇得到了,要是别人家得到,现在一定是家破人亡了吧?你也别拿高句丽说事情,都是聪明人,不就是想把我爹的注意力吸引到高句丽吗,我们以前不是说好了,要把高句丽挖的屌干毛尽才住手,你现在捅出来为自己挡灾,实在是不仗义。”
“欺瞒这种事情啊,一定要有个极限,现在你爹知道了无关大局,要是到了你爹真正着急的时候你再说,哈哈哈。”
云烨干笑了两声,不言语了。
李泰也扯着嗓子跟着干笑,被云烨推了一把:“你现在就是一个书呆子,不明白我为什么发笑,跟着瞎笑什么,笑的像猫头鹰似得。”
“谁说我不懂,等我爹着急了才说,虽然功劳大些,但是一定会引起我爹的不高兴,不管告诉他事情真相的是谁,将来都会倒霉,这事就是我娘都不愿意干。”
“说的太好了!不过这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我一直认为陛下就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万世明主,没想到从他儿子的嘴里得知陛下还有小肚鸡肠的一面,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
*第五十四节沙滩一躺三年半
“什么?朕是天底下最大的奴隶贩子?云烨,朕要把你碎尸万段!”两仪殿里传出李二疯狂的咆哮声,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皇后操持的生意居然是贩卖人口。
这是一种很古老的生意,从原始人有了阶级意识,就有了这种生意,它和皮肉交易、杀手买卖几乎并称为世上最古老的三种生意,只是难听了些。李二知道长安城里忽然多了很多的高丽婢,新罗婢,以为是大唐的威名让这些外国女人不远万里的来长安谋生,没想到这里面有皇后在大力的推动。
“陛下这可就想差了,奴隶的买卖可是妾身自己从那几个小子手里要过来的,我哥哥还有程家、秦家差点为这门生意打破头,您不知道啊,大唐这些年在您的操持下,国力蒸蒸日上,听说商税已经占到了全部赋税的一半,只要商税再多些您就可以轻瑶薄赋,给天底下的农户减一些担子,让天人都尝尝盛世的好滋味。
可是商人多了,种地的人却不能减少,所以啊,都在打周边这些国家的主意,您征伐高昌,还有薛延陀大胜而还,为什冻那些将领宁愿抢着要战俘,也不想要金银珠贝?原因就是家里的作坊里没人了。
关中人不愿意经商,作坊里就找不到劳力,贩卖大唐子民会被您砍头,所以只好贩卖别的国家的人了,妾身是在为春天就要到来的大批羊毛储备劳力,只要女子到时候草原上的羊毛山一样的堆在长安您怎么办?没人手,总不能妾身带着宫闱里的人手亲自上吧。
自古以来大草原就是祸害中原的罪魁祸首,您是一代英主,铁腕手段让那些蛮子服服帖帖的,可是您的子孙不可能每一代都是英主,到时候就要靠利益,把他们牢牢地拴在咱家的马车上,有了外敌,他们上有了灾难他们挡,这样我们才肯给他一碗饱饭吃。
所以啊,妾身这才不顾脸面的揽下这种杀千刀的买卖,再说,这种买卖只有在妾身的羽翼下,那些高丽,新罗来的女人才不会太悲惨,您看看您的手下,除了妾身,还能找到一个善良人吗?云烨是善良可是这小子对大唐子民没的说,但是您看看他在岭南的举动就知道,这小子就不算是一个好人,听说他把人钉在木架子上,摆满了一个海岛。”
听完长孙的话,李二就觉得心里舒坦了好多,自己做这件事纯粹是为了做善事,程咬金?长孙无忌?秦琼?这些人都是沙场上沾满血的人,确实算不得善良。
“云烨把人钉在木架子上的事情今后不要再说,敢擅自进入我大唐领地的军队,这样做都是轻的,如果被朕遇到,他们的下场会凄惨一百倍,所以,这件事没什么错,只有功,没有过,就算有人要说让他来和朕说,嘿嘿……”
长孙咬断手里的丝线,把一件柔软的长袍披在李二的身上,蹲下去扯扯下摆,再往后走两步,拍着手说:“您穿上这件棉袍,真是合身极了,承乾送进宫五十匹棉布,说用来做外袍,既暖和又轻巧,有了它,您就不必穿那些厚重的皮辜,的确是好东西,怎么这些好东西大唐就没有。您是天子,好好地向老天问问,为什么把土豆,玉米,棉花这些好东西都给了蛮子,咱们这些好人想要棉花,就要打仗才行。”
长孙的俏皮话,惹得李二开怀大笑,身手抓过长孙的手,拖着就往外走,回头还笑着说:“咱们也过个好年,阴妃她们编排了歌舞,听说光是宫灯就用了三百盏,这就好好的去欣赏一下,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
熙童酒醒了,大着舌头要求云烨给他准备三匹最快的马,他要一路不停地跑回河北,第十九房小妾掐指头算算就要生了,不敢耽搁。
云家的马除了旺财自然随他使用,除了一大包奶糖、四个金镍子,其余的什么都不要,穿着云烨的熊皮大氅,一溜烟的就没了人影。
今天是初二,是闺女回门的日子。姑姑又挺着大肚子回来了,云烨不满的看了一眼离石,离石难得的老脸一红,低着头喝茶,姑姑则在云烨的胳膊上重重的拧了一把。
一娘也会来了,一进门就把头上的珠翠撸个干尽,换回闺女的打扮,拖着大丫就去了自己以前的绣楼,这房子一直空着,云家本来就人少房子大,干脆就把嫁出去的闺女的房间依照原样给她留着,这样回门的时候也好有个念想。
润娘回家就哭,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暴怒的云烨揪住秦老二就要施暴,被润娘赶紧拉开,一个劲的说自己没受委屈,只是想家想的厉害。
“每天一大早就要去给爹爹,大母请安,这也没什么,但是还要给大哥,大嫂请安,然后就是二三四娘,最后才是亲娘,我贪睡一阵子,晚了些,二娘就说我没规矩,还说咱家没教好我,是缺少家教,大娘嫌她多嘴,抽了她一记耳光,她就要跳井,说是被小辈欺负,还说她头上的首饰,还没我头上的一件值钱,我给她簪子,还被她给扔了。”
听完润娘的哭诉,再看看低着头不言语的秦老二,云烨说:“怀英,这是你的家事,我不会管,润娘确实是我疏于管教了,过完年我会向老爷子道歉。”
秦怀英涨红了脸连连摆手,给云烨行了礼才说:“大哥,这不怪润娘,润娘在云府是被当成大家闺秀养的,虽然只是表亲,但是和大丫她们的待遇都是一样的,在家里就没受过委屈,是小弟没用,在家里不受重视,二娘只是见小弟娶妻娶得比三弟好,妒忌心发作而已,过几天就会好的。”
云烨点点头说:“你这样看很好,你也在书院学习了三年,我看也该是到地方上,或者军伍里历练一下了,水军不要,想入军伍你看看右威卫如何?考核过后,我会给尉迟老爷子打招呼,你没有资格享受萌庇,只有按照条例担任宣节校尉,这已是正八品上的官职,算是特例了,你看如何。”
秦怀英高兴地才站起来准备致谢,却见润娘拽着云烨的胳膊说:“大哥,怀英是书院的高材生,想要入军伍,到哪里都会是宣节校尉,小妹想让怀英到您麾下的水军里,跟着船也就是了,不想让他上战场。”
云烨笑着不言语,秦怀英对润娘说:“不要再烦大哥了,进入右威卫已是很难得了,去水军里做什么,让大哥难做,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去右威卫,驻扎在洛阳,侯叔叔,尉迟叔叔都在,亏不了我,你也去洛阳,我们在那里安家。”
听说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润娘又开心起来,拉着秦怀英就去了自己的闺房。只有老奶奶看了润娘一眼不做声,似乎很不高兴的样子。
“奶奶,大户人家的规矩就是多了些,人多,事情也多,没必要争一时之长短,避开就是了,去洛阳自己安家,我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怀英也是人才,到了那里都会露头,润娘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从小就这样,没心没肺的。”
见两个人走远了,云烨小声的劝慰奶奶,不要生气。
“这一个两个的都来麻烦你,奶奶担心会给你带来的影响不好,你才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折损在这些小事上,其他的几个丫头,能帮就帮,不能帮的话她们就认命,穷日子都熬过来了,就不信富贵日子就没法过了?”
云烨搀着老奶奶来到门房,门房里已经有好几个老婆婆,老爷爷坐在那里喝茶,奶奶的身子骨脆弱了好多,佛堂这段时间也很少去了,倒是喜欢上和这些老人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有时候云烨也会礼貌性的陪坐一会,听他们天南海北的胡吹,说说庄子上的趣事,有谱没谱的总是说的极为热闹……
离石在云烨的书房里翻看他画的好些王八,不时地拿起一张点点头,表示满意,他一直都没弄清楚云烨为什么只单攻王八这一条路。
两个月没见他画了,这画王八的技艺真是越发的精湛了,以前云烨就给他说过,有人一辈子专门画老虎,有人画龙,有人画驴子,有人画虾,至于画牛的都上不了台面,自己决定专攻画王八,到时候给人家伸出拇指夸奖,云侯的王八画的真是一绝,请惠赐下官一副王八图如何?大笔一挥,一只活灵活现的王八跃然于纸上,看起来憨态可掬,寓意也吉祥,是馈赠亲友不可多得的礼物。
他总觉得云烨的说这话的神态很奇怪,似乎有点嘲讽,又有点小人得志的感觉,可是在大唐送人王八的确是长寿福禄的象征,没什么不妥当的,就是皇帝也送得。
翻看到一张带着诗句的王八图,他才似乎有了一点心得,只见上书:沙滩一躺三年半,今日浪打我翻身。
*第五十五节元宵节
大格局底下才有大变迁,连续三年的丰收,给了大唐王朝无比的底气,王权也在这一时刻变得强大无比,周围的邻居们战战兢兢地向天可汗表示臣服,无数的商贾蜂拥出大唐边塞,开始了第二轮的侵略。
辉煌的万民宫今夜彻底点亮了,矗立在龙首原上,光明无比,那时天上的宫殿啊,长安市民把指头含在嘴里,看得如痴如醉。
“漂亮吧,万民宫的漆料还是俺刷上去的,你们只能看到一个轮廓,俺可是挂在吊架上看了个仔仔细细,大殿里面铺的都是木头,金黄金黄的,就和金子一般模样,周家老三,拿着砂石一点点打磨,弄得比给他老婆画眉毛还细发。”
“吹什么呀,俺爷爷今晚就在里面和陛下共饮,听说来的宾客年纪总共要凑够一万岁,说是要祝贺大唐万年。”
“胡说八道,怎么那么凑巧就凑够一万岁,不知道就不要胡咧咧,滚远些,不要妨碍老子看夜景。”
“听说要是不够一万岁,就找一位勋贵当添头,凑够一万岁有什么困难的,咱大唐的勋贵比狗都多,想找个合适的太容易了。”
云烨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那些市民的喧闹声,脸黑的像锅底,没错,他就是那个添头,凑不够一万岁,自己被礼部官员临时喊过来凑数,说什么公爷们的岁数太大,侯爷里只有您合适,就差二十岁,简直是天造地设出来的。
今晚云家在进行游园活动,云家的花园对全庄子的庄户开放,里面挂满了灯笼,灯笼上有谜语,猜中了谜语,就能把灯笼拿走,只是花园门口挂着一个云烨亲自写的牌子,书院学生与狗不得进入。
昨晚是对学子开放,结果花园里的灯笼被拿的一只不剩,黑乎乎的宛如鬼蜮,那些对云家用红绸子做蒙皮的灯笼垂涎三尺的学子,准备今晚再次来个大扫荡,谁料想,人家不许。
听着花园里的小童子抓耳挠腮的猜谜语,急的心如火焚,蠢货啊,刘邦笑,刘备哭,这个谜语用得着猜吗?项羽死了刘邦笑,关羽死了,刘备哭,羽死合起来不就是一个翠字么?不知是谁家的傻蛋居然能猜成玲珑的玲字,王令是谁?
跳着脚在花园外面叫嚷,连云家漂亮的丫鬟都没心情多看两眼,尽管那些丫鬟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的。
一个胖小子趾高气扬的挑着一盏灯笼出了花园,把灯笼往坐在女眷堆里混吃喝的母亲手里一塞,在妇人们的赞扬声里又冲进花园,准备把云家的灯笼都拿走。
书院的学子看着上面简单的数学题,直拍脑门,揪着看守花园的护卫说:“我要进去,云家还讲不讲理了,昨日我们的灯笼上写的全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句子,要嘛就是希帕蒂亚老师都没讲过的算术题,怎么今天就变成这些脚趾头都能算出来的东西?”
被揪着胸口的护卫也不生气,笑呵呵地说:“您们都是读过大书的秀才公,出的题目当然要难些,今日来的都是庄户和小娃娃,出的题目当然简单,就是出难题,你们不也把俺家的灯笼全拿跑了,家里黑黑乎乎的过了半夜。您看,韩家小娘子在对您忽闪眼睛呢,您不去攀谈两句?俺家的丫鬟,可都是清清白白的人家出来的,看您的日子过得不甚宽裕,如果娶了韩家小娘子,她老子的陪嫁,就会让您吃用不尽了。”
学子们这才好像看到了那些端着茶点,浓妆艳抹的女子,一时间兴趣大增,知道云家的家风,那些丫鬟一定都是好女子,经过太侯夫人调教过的侍女,可比普通人家的闺女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再说了,有李靖红拂的珠玉在前,学子们对于这样的风流韵事极为向往,如果弄回家一个做老婆好像也不错。
揉揉脸,调整一下嗓门,看到了中意的,就踱着方步晃过去,拿起丫鬟盘子里的一块点心,塞进嘴里,三两下咽了下去,摇头晃脑的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知小娘子年方几何啊?可曾婚配人家?”
当然,得到的回答不一,甚至有挨耳光的,云家的丫鬟可不是那些卖身进府的女仆能比的,都是没签身契的自由人,顶着个丫鬟的名头学本事来的。关中女子的性子烈,看顺眼还好,看不顺眼,大耳刮子抽人从不犹豫。
想必云府的欢乐,云烨在万民宫就过得生不如死,乌泱泱的一片老头子,老眼昏花者有之,说两句话就要睡一会的有之,放屁打呼声不绝于耳,清醒些的不是闷头喝酒,就是大口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