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朝统治者所看重的是汉族人口具有各业生产技术,拥有这些人口就可以为他们创造源源而来的财富。因此,太祖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军中将领将掳掠和安置汉族人口与军事进攻并重,切实解决好掠获人口的安置问题,以防止发生逃亡。
当时送进关于燕京归属的争执上,郭药师投宋带去的八千户常胜军就是一个例子,这八千户本属于辽东的浮户,金国要宋朝归还这八千户,但遭到了大宋和郭药师的拒绝,双方最终以“燕人治燕”的方案才最终解决此事,八千辽东浮户则为燕人,那是郭药师的根本。
但金人去开始迁走燕京周围百里以上的人口,这无疑是对大宋的一种逼迫,宋金在那时候已经开始互相龌龊了,而张觉的平州等地也在人口掠夺的范围内。
张觉事件的导火索则是张觉手下因反对,金使迁民被杀所致,当时的金国并不放心张觉,除了派遣斡罗阿里作为临海军节度副使之外,还派了原来的辽国故臣,康公弼和左企弓二人为监察使,时刻监视张觉的一举一动。
先是迁走大批燕民百姓,夺走的自己的立身根本,又派人监视自己,张觉心里极为窝火,恰逢郭药师再次来密信,向他举荐大宋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王安中。
而王安中这个草包,在得到了张觉的一封书信后,将张觉的信中所书:“平州自古形胜之区,地方数百里,带甲十余万,觉文武全才,若为我用,必能屏翰王室”具奏于徽宗,徽宗嘱其助之。
王安中于是和郭药师一同为张觉谋划,恰逢张觉手下被杀,张觉以此为由,毒死了斡罗阿里,并将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坑杀于栗林之中,遂发生明:“金虏恃虎狼之强,驱徙燕京富家巨室,止留空城以塞盟誓,缅想大朝,亦非得已。遗民假道当管,冤痛之声,盈于衢路。州人不忍,佥谓宜抗贼命,以存生灵,使复父母之邦,且为大朝守御之备,已尽遣其人过界……”
他依此偕平州叛金投宋,自己带着掌书记张钧、参谋军事张敦固诣安抚司听命与王安中,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宋金开战的导火索被点燃了!
第216章义士萧明
其实原来的金国并不想与大宋开战的,那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大宋朝,在女真人的眼里,宋朝是十分强大的。金军将领完颜宗翰就曾认为:“南朝四面被边,若无兵力,安能立国强大如此?此未可轻之!”
金朝在立国、击辽时初战获胜,但金军的人数其实很有限,而且粮饷不继。同时,辽国地域辽阔,仍有较大的力量,而此时恰有马植联金破辽的举措,金国认为这正是一个好的选择,这也是他们接触大宋朝的最初阶段。
但随着对辽战事的慢慢结束,与大宋的交道越打就越让金人看不起宋人,徽宗之时政治腐败,和军事无能到了极点,但又钱财丰足,这样一只大绵羊,任谁都会动起了贪心,于是张觉时间只是一个引子,就像当初破辽而举的阿疏事件一样。
宋金开战的事情带给萧明的影响最是巨大,一度让他有点心灰意懒,他付出的太多努力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生,但历史的车轮还是在向着他的惯性在滚动着,似乎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是不法抗拒的。
但没过多久,萧明被激发了自己的叛逆心理,为何不能凭着一己之力改写历史?如果之前没人这样做,那么我偏要这样做,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游牧民族吗?不就是一个腐败愚昧的封建王朝吗?老子让他天翻地覆!
萧明下定决心要扶宋灭金,那就必须要返回中原了,可是他现在正是新婚期,新娘子冰儿也才见到他没多久,难道又要出门远离吗?这是不是对冰儿太残忍了?
但萧明必须要走,可是当真的准备离去的时候,他才有点舍不得了,面对着冰儿幽怨的眼神,萧明实在是说不出口,冰儿拿出一件羊绒背心给萧明披在身上,对他道,就要下雪了,你在外面要注意保暖,还留着那件披风吗?
萧明握着冰儿的手,点了点头,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冰儿道:“自从见到你的那时起,我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你就是英雄,你必须去完成你的使命,冰儿知道,不能总是留你在身边,如果我还是你的丫环那就好了!那就可以永远带着我了!”
萧明道:“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不过就是想让身边的人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在受到任何的伤害和威胁,那个才是我的使命!”
萧明准备东归,可是现在他才发现,他手头没兵了,近卫军留在威海了,虎卫营的主力在杭州,黄金军团目前在西域,辽军西征的人马目前就剩下一万多人,这些人萧明不忍心再让他们去九死一生了,能够跟随他东归的人,现在就剩下三百多人的老虎卫了。
萧明看看身边的人,顾小六和郭守信一直跟随左右,武松也是寸步不离,在后就是钱拔光了!杨祈中先一步回乡为父守孝,阿立玛镇守河西走廊,野利宏,韩灵寿和西格答理管理整个西州回鹘,将领就剩下一个赵彦文了。
无兵无将,就是萧明的现状,如果从西夏当地征兵,必须要过曹据这一关,但曹据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深蒂固,除了衙役捕快,和皇宫的卫队,他拒绝让西夏再成为任何一个有军事存在的地方。
其实萧明手头最大的资源就是钱多,定州的铁矿和煤矿正在为他源源不断赚着银子,大宋的炼铁制钢业现在空前的发达,煤铁资源供不应求,如果河西地区的道路一旦修通,那么西域当地的煤铁资源更是一个庞大到无法计算的数字。
还有他的黄金储备,他从西域掠夺领来的大量黄金,基本上都成了他在西夏的黄金储备,以至于太平银庄本没有计划在兴庆府的分号计划,现在也不得不开了,并且在今后几年成为了最大的太平银庄的分号。
他有钱,并且完全可以用这些钱招募到很多的士兵,但要想成军,并且迅速形成战斗力,那还差的很远,这与他一贯坚持的精兵路线不符,但当下正是用人的时候,那该怎么办?
按照金融理论的做法,那就是:“融资”也就是说,傻瓜才动用自己的资源,那还不如借用别人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萧明立刻想到的就是大宋西军的都统种师中。
西军目前仍旧还有将近二十万的精锐分别驻守在秦凤路和永兴军路,秦凤路人马多一点,但现在全去抢西夏的地盘了,留守西安的禁军三万番兵五万,这些兵马多以马军为主,番兵则是步军,但却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种师中手下乃是西军的精锐所在,大宋八十万禁军有四十万都在西军,虽然被童贯和折可存带走去了燕云等地,但仍然有二十万禁军留了下来,永兴军路的十多万禁军最后被称为固北军,而在秦凤路的禁军就全部掌握在种师中手中了!
萧明此时盯上的就是这八万人马,但要想取得种师中的配合,萧明想想都觉得很难,但他还是决定亲自去一趟,是死是活总要见见阳光的吗,再者说,夺兵权的事情又不是没干过,省的之前自己骂自己:“没兵没将的有毛办法让天下天翻地覆?”办法有时候是想出来的。
几日后的一天,萧明带着自己的卫队,武松众人一起出了兴庆府,他们一共二百三十个人,却骑了五百匹马,这里面有两百匹大宛名驹,这种马出了骑乘之外,还是最好的礼物,最贵的商品,萧明指望它们有大用处的。
一路无话,队伍沿着西平府路向南,走庆州、渭州、过凤翔府,直奔京兆府的首府西安,这里基本上已是中原腹地了,通宝鸡过去就是临潼,而西安一直就有重兵把守,萧明他们决定分散进城,以为他们的目标太大,而且也不像客商,萧明派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萧明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西安了,一次在后世是旅游,一次是上次从空中,他始终觉得西安才应该是中国的国都,尤其是在空中俯瞰,整个城池四四方方的,其中的街道也是经纬分明,纵横直线,中心线上坐北朝南坐落着古皇城,沧桑厚重,大气凛然,实在是王者之都。
秦凤路与永兴军路无节度使,童贯一身多职,他全都兼着哪,种师中只是统制,连个制置使也没有混上,但他领兵平定羌人的叛乱有功,地位上没人能够撼动他,大宋朝的调兵当下仍然很是麻烦,没有枢密院的调兵符节,就算有皇帝的谕旨也没有。
所以萧明现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局势萧明从西安的日昌隆分号中已经获得了,是年十月,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
萧明本以为这是金兵的一次冬季攻势,但是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卢龙)攻燕山府。宋易州(易县)戍将韩民毅投降。到了一月二日,完颜宗望在白河和古北口大败宋军,两天后,宋将郭药师降,宋燕山府防卫崩溃!
王安中狼狈逃到了北缘中山定州,并派出援军三万支援燕京,但再次被打败,完颜宗望高歌猛进,一月1十四日又破宋兵五千于真定府,一月二十二日再克信德府。
而西路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则率军自大同攻太原,没有完颜宗望顺利。十二月二十九日攻克朔州,二年一月六日破代州,一月十三日中山投降,一月十五日包围太原,但在太原受阻。以至贻误军机,直到得知完颜宗望已经攻到了汴京城下时仍然没有进展。
公元1129年一月二十七日,完颜宗望军渡过黄河。目标滑州,宋军已经远遁,金兵兵不血刃拿下滑州,滑州是开封汴京的门户,滑州一失等于东京的门户大开,金兵可沿汴水而下直逼东京汴梁。
看来形势非常严峻了,但萧明在西安却没看到任何紧张的气氛,按理说这样的大事发生,宋军内部本就有驻京的信使传递消息的,但好像种师中似乎并未收到这样的消息,整个大宋军队的情报机构还不如民间商户来的有效率,这确实让萧明摇头感叹。
萧明安顿好随行的虎卫之后,直接就去见种师中,种师中现在住在秦凤军路行军总管府,但三万多西军的精锐则驻扎在城外,萧明来到总管府,只见门口站着两队禁军标兵,每队六人,头上戴着宋军的范阳帽,身披软甲,六个拿花枪六个拿朴刀。
萧明让武松上前通禀,递上名剌,上书:义士萧明拜上,背面上却写着:辽东节度使!萧明是徽宗任命的辽东节度使,可他却把辽东丢了,所以他也不好显摆自己的官职,如若写大夏南亲王的话,则会招致种师中的猜忌,倒不如直接写上义士来的方便,至于他那个什么大学士的称号,还是算了,萧明御赐进士出身的档案估计都没在吏部存档。
当值的军士拿过名剌看了一眼,并未去看背面,上下打量了一下武松道:“什么义士萧明?你是哪里来的狂徒,种将军军务繁忙没空见你,快快退下吧!”说完直接将名剌扔还给武松。
武松大怒,自家的主公是何种样人,东丹王!西夏王!西域王!又曾做过辽国的南院大王,并且真实身份还是西夏南亲王!如此王者气度却被视为狂徒!自己作为亲随,这口气如何能够忍得了?
他上前一步,一把揪住那名亲兵的胸甲喝道:“我家主人虽是大宋的义士,但本身却是五地亲王,身份何等高贵?你这贼厮!狗眼看人,想是狗肉吃得过多,荤油蒙了眼睛!待老子好好教训与你!”
这边十二个标兵都是种师中的亲兵卫队,那里受过这样的奚落,还被人当胸抓着胸襟,不由得大怒,顿时执着兵刃就围了上来,有人大喝道:“反了!反了!兀那汉子!可是要造反吗?”还有人道:“我等跟随将军,少有军功,你是给我们送平叛的军功吗?真是找死!”
武松根本不作理会,仍然抓着那名军士,大声喝道:“速速滚过去,给我家主人道歉!”
就在此时,总管府出来一人,而萧明也上前一步,两人同时大喊一声:“住手!”并且同时一愣!都为对方和自己一同发声怔住了,不由得开始互相打量对方。
第217章难调西军
众军士被人喝止,全都退下,躬身道:“少将军!”
那人上前了解为何争吵?军事禀报与他,那人年轻的脸上立刻堆满了崇敬之色,上前躬身道:“可是征服西夏国和高昌回鹘的萧明将军?”
萧明点头道:“没错,正是区区,敢问你怎么称呼?”
“在下种合,种师中是我叔父!”
“那种师道将军是?”
“正是家父”
“原来是少将军!是萧某鲁莽了,还请恕罪!”
种合道:“萧将军说哪里话,你的战绩震烁古人,西域之战流传甚广,都在传说萧将军的盖世武功,听说将军又是我大宋人士,那岂不是为我汉人建立了不世功勋吗?”
“呵呵!”萧明笑道:“少将军过誉了!不知道种师中将军可在,萧明有要事找他”
种合道:“叔父正在图室观看地图,就由我代为通报,萧将军请!”
萧明与种师和的见面,完全是围绕着杨震之死展开的,杨震是员虎将,种师中是十分佩服的,但杨震建功心切,没有听从老帅折可存不可轻敌躁进的劝戒,对整个西夏占据的河西地区应该缓图之,最后终于被害。
种师中与杨震实属同僚,并非上下级,种师中的的这个位子在折可存回京之后本就是杨震的,但杨震只做到步马军统制,就只身带兵前往了甘州,最终在那里遇害。
种师中待人还算和气,萧明注意到他正在查看,京西与京东两路的局势地形图,想来是在关注,金兵攻宋之事。
“金兵已下滑州,京师危矣,种将军难道不想起兵勤王?”萧明问道。
种师中道:“我大宋兵制严格,没有调兵的符节,私自调兵乃是诛九族的大罪!我虽有心率兵去救京师之危,但奈何没有枢密院的符节,我西军的精锐丝毫不敢动啊!”
萧明道:“上次西夏动乱,杨震将军遇害,又有李存忠的兵乱,大宋西军从永兴军路向西而动,想来并不是枢密院的指令吧?”
种师中沉默不语,那一次调兵西进他是奉了其兄种师道的命令所为,这里面有很多的猫腻,童贯目前仍然统领西军,又是枢密使,他为了剥夺折可存的影响,极力拉拢西军将领,种师道自来清高,本不愿与童贯为伍,但童贯给他临时决断权,却让他不禁有点想法。
上次西军的调动,杨震是等于丢掉了甘州大宋的势力范围,种师道调兵西进,也是为了抢地盘的,萧明率黄金军团平叛之后,等于是整个地区处于权利的真空,种师道在西北经营多年,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了。
黄金军团的战力实在惊人,种师道对萧明实在是有些猜疑,派弟弟种师中在西部列重兵也是防范之意,这一点萧明心知肚明,他在与大宋接壤的地区从未派兵把守,对他们抢占地盘的行为也听之任之,就是不想与大宋有任何的摩擦。
黄金军团再次西征之后,种师道才将兵马撤走,但仍然留下了五万番兵给种师中,其意义不言而喻,种师中不是不想领兵东进,但一则枢密院未下令,他大哥种师道也没有让他动一动的意思,种师中也是左右为难。
萧明道:“你兄种师道将军目前正在太原与金兵纠缠,根本分不出兵马解救东京之危,那童贯本是个无能之辈,京东西路,河北两路兵败如山倒!他手下刘延庆谭慎竟然烧营南窜,大宋已经有半数兵马尽墨!将军不趁此时发兵,救大厦之将倾,挽社稷于危难,更待何时”
种师中摇头道:“干系重大,恕我不能从命!”
萧明怒道:“国家危亡之际,你还在顾忌自己的身家性命,看来让你做这个秦凤军的统制是太浪费了!不如将兵权借给我吧”说完他就准备和身后的武松准备动手。
种师中愕然道:“人都道你萧王是一代枭雄,果然一言不合就要夺兵权拉啊?可是我就算将兵权给你也没有,大宋兵制,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没有统御使的文官,底下的中下军官也不会听你的”
种师中说的是在理,萧明知道这就是大宋以文御武的后果,宋军中都统以上的军官才可担任部分的文职官,而这个文职官只归属地方不归属中央,没什么地位,统制以上的军官才能出任防御使,制置使等官职,但军权必须交出来。
看来就算自己抢了种师中手中的官印,夺了他的权估计也没用!萧明左思右想不知道如何是好,一旁的种合急道:“叔父!萧将军也是一番爱国之心,请您不要见怪!”
种师中道:“我又何尝不知,萧王所挣的整个西夏国,现在不但不是我大宋的边患,而已成我大宋的后盾,其功在千秋,萧王能与我们提供些粮草,就已经是在支援我大宋的抗金大事了!”
萧明心绪烦躁,起身告辞,他告诉种师中道:“西夏粮草丰足,但却不是为围困围困我的军队提供,什么时候将军提军东向,我自会支援你粮草十万担!”
种合问道:“萧将军为何来借西军?你黄金军团所向披靡,正可提兵勤王,怎么会看中叔父的这几万人马呢?”
萧明朗声而笑道:“西夏加西州百万土地,我区区三万黄金军,只是震慑之军,全都东调了,那里再乱了,我拿什么人去镇压?”
种师中道:“我派兵给你也行,但甘州之地可否给我?”
萧明斜了一眼他道:“可以,你派兵前去西州整个接手都可以,但你没有枢密院的命令,敢去么?”
种合道:“子由不太明白,萧将军如果你带兵的话需要多少人马可解汴京之危?”
萧明道:“人不用多,三万即可!”
种师中对种合道:“子由,为叔身体不适,你有监军的权利,又是提辖使,一切谋画有决断权,你可明白?”
种合道:“叔叔养病重要,当然不能打扰,小侄明白!”
萧明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叔侄两个演双簧,十分的不解道:“你们,这是何意?”
种师中道:“我手中有五万番军,并不在西军序列,我可调拨你三万人马,名义是应你的要求协防剿匪,条件是十万担粮草,你认为如何?”
萧明寻思,三万番军只是充充人数,死马当做活马医,自己还需要大量的兵器甲胄来武装,西军的这些番兵,训练不足,但都是弓弩兵,权且接受下来,再像其他办法,于是点头同意。
“如此就多谢种将军了!”
种师中摇头道:“我只盼朝廷速派调兵符节,向你要粮草也是为了早作准备,你就算当做我西军的前锋吧!”
萧明拜谢,声称粮草立刻派人送到,自己可现带人东去,种师中最后将种合也派给萧明,作为番军指挥的凭证。萧明再谢,带着种合就走。
萧明带人赶回驻地,让种合前去点兵,第二日就要出发。
种合道:“三万番军由我指挥,但总归人数有限,将军是否再招兵马?”
萧明道:“你有何建议?”
“河中府提举姚平仲,手中还有一万八千的乡勇,将军可前去说服此人,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人马了!”
萧明问道:“姚平仲又是何人,怎么从未听说过?”
种合道:“姚平仲此人乃是河中府的富户,拥有田亩上万,但此人是军人世家,祖父曾为永兴军马军都指挥使,他自己是武举出身,现在是河中府的提举,这一万八的乡勇都是他自己的庄户子弟,我们可前去说服与他,让他勤王就是了!”
萧明点头同意,就是不知道自己这个五地王在大宋的地头上有没有人认了,自己在西域可以呼风唤雨,大宋之内官僚机构成熟,估计他们始终会认为自己终始草莽,看来要合理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才行。
萧明与种合约定,由他先去河中府,种合领三万番兵随后,种合自去清点兵马,而萧明立刻打点行装前往河中府,众人来到了河中府,并未前去拜访姚平仲,一是要等种合的到来,这样的借口更好一些,二是萧明发现河中府目前似乎并不太平,城内有大量的江湖人士出现,很多汉子都是携带着兵器,有的面黑有的面白。扎花纹身刺青着比比皆是。似乎是来赶什么聚会一般。
萧明派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些江湖人士正是前来参加西北抗金义勇大会的,而举办这次大会的正是姚平仲,原来这位姚平仲在江湖上还是一名大侠,名号非常响亮,叫做:“铁仲翁!”说明此人定然是练习过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功夫。
他这次以江湖名义,举办西北抗金义勇大会乃是为了扩充实力,但时间太过仓促,只有西北和河间等地的江湖汉子和部分帮派参加,但此人的号召力却也不小。
既然是抗金义勇,那就是为了抵抗金兵的,现在金兵两路攻宋,东路军已经兵临东京城下了,这种战报消息自然到处传递,而永兴路军的种师道正在太原与金兵激战,姚平仲此举也是受了种师道的委托,希望能为太原募集一些援兵,以为其他几路兵马全败,大宋已无援兵了。
萧明有点不明白,既然是募集士兵,那为什么不树招兵旗?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吗,搞这些江湖侠士什么的,一是不好管辖,而是没经过正统的训练,单凭单打独斗如何能胜过骁勇酣战的女真勇士?
随意他决定亲自去看看,看看到底这家伙到底想搞什么名堂?也好趁此机会将他的人马收编过来,但去之前,萧明也做了些准备,并且还化了妆。
萧明带着顾小六,郭守信,武松和钱拔光四人,也没带虎卫径直就去了姚平仲这次举办抗金义勇大会的地点,那是姚平仲在河间的产业叫做青云庄的地方……
第218章抗金义勇大会
萧明今天只是用青布璞头简单的遮住了头发,身上也只是穿一件对襟的白色大褂,一切只是以干净为准,很久没有好好收拾自己了,与冰儿大婚的时候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抹白粉描红唇的,现在终于可以清清爽爽的了。
初冬的天气十分清爽,前往青云庄的官道也很平整,萧明一扫心头西北的沙尘土色,终归还是觉得中原地区的空气舒适。
他们的马车很快就到了青云庄,路上不断有骑着快马和走路而去的江湖汉子,很多人的脸上都带有喜色,不知道此去参加大会会有什么好处?对此萧明心中越发好奇。
青云庄的庄园前面停着无数的车马和坐骑,壮丁引来送往非常忙碌,参加这次抗金义勇大会也不需要什么请柬,只要报一下名号即可,萧明让顾小六前去报了名号,顾小六回来嘻嘻笑,钱拔光很奇怪,难道报个名号人家就给你糖吃不成?
顾小六道:“我给肖总报的是日昌隆大掌柜的名号,他们竟然说久仰久仰!还请我们上座!”
武松奇道:“不是江湖人士的大会吗?为何商家也能参与?”
“是啊,不但如此,我在那边看到了不少的商户和掌柜也在内,喏!那个大胖子你们看到了吗?是大润油坊的掌柜,听说生意做得很大,芝麻油就属他家做得好!”
萧明摇摇头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姚平仲到底要干什么?看来只有进去看看了,否则在外面猜是猜不出什么的,于是带着武松他们迈步就进了青云庄。
壮丁果然将萧明他们安排在了一伙商贾中间,青云庄的大堂叫青云阁,里面就是会场,大堂的外围是一圈偏廊,现在却成了雅座,桌椅都已摆好,这座大堂之内熙熙攘攘,有相识之人抱拳行礼,大声的打着招呼,一切都是乱糟糟!
姚平仲今天穿着一件绛紫色的员外衫,红光满面,他的出现顿时让下面的人生安静了下去,姚平仲开口却是:“上就上菜!今天大家赏光光临敝庄园,是我姚某的荣幸,也是众位给我面子,姚某在这里不胜感激!”
“原来是到这里吃饭的啊?”顾小六说道。
再听姚平仲在上面一阵客套,武松却有点坐不住了!说的是抗金义勇大会,怎么跑到这里来喝酒吃菜,认朋友来了?仍不住面带怒气就要站起来。
萧明示意他先稍安勿躁,且看看下面讲什么,钱拔光撇撇嘴道:“有酒喝,有肉吃,也算我们没有白来一趟,且先喝他娘的再说”说完咕咚一口干了一碗酒。
此时姚平仲突然说道:“此次河中府武林人士聚会于此乃是姚某受陕西大侠铁臂膊周桐周前辈之托,为的是组织一批武功高强的人士,去做一件大事!”
他一提到陕西大侠铁臂膊周桐,底下众人忍不住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周桐是什么人啊?那是真正的大侠,自己的本领高强不说了,而且侠明远播,乃是陕西各地武林的泰山北斗,此人名头如此之响那是因为他教出来的几个徒弟,个个名动天下。
甚至有传言说武松的功夫也是周桐所授,萧明看武松的脸色显然没有露出激动之色,那显然传言并不属实,实际上周桐的真正的土地只有两人,一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通,但此人早死,而后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岳武穆岳飞了!
河西与河中府等地的武林之中对周桐自然是尊敬有加,但周桐需要这些人去做什么哪?这也是众人猜测的事情,大家都等着姚平仲进行说明,还有就是他为何又请了这么多大商人和大掌柜的前来?
如果抗金义勇大会牵扯的只是江湖豪杰之前的事情,并且还是要去干一件隐秘的事情,那么商人给人的感觉则是重利轻义的,这些人怎么可能对这些商人信任哪?与会的众人肚子里都有这样的疑问。
紧接着姚平仲就开始对那些大商人说恭维话了,言称金国凶顽,国家危亡,抗金义勇们这次所干大事那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希望这些商人们能够为那些抗金的义勇们捐献些后事的烧埋银子,不论多寡,意思到了就行。
顾小六道:“原来是敲竹杠啊?”他有点后悔将萧明报名成日昌隆掌柜之事了。
果然那些商人掌柜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他们是看着姚平仲是当地的一霸,没办法而已,人家家大业大,又有官职,又是河中府武林人士,哪一条拿出来都不是他们这些买卖人能够惹得起的!
姚平仲做了个样子,声称拿出一千两银子来,中豪杰在底下轰然叫好!众商人无奈,只好你五十,我二百的往外掏银子,一圈下来还不到五千两银子!姚平仲脸色顿时就拉下来了!手里的两个铁球转的飞快,那是他发飙的前兆。
这个时候突然底下有人突然喊了一句:“我捐五万两银子!”
众人立刻哗然,纷纷向开口之人望去,只见那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穿着打扮很是随便,但气势很大,他身边始终围着四个跟班,一看就是那种大商巨宦的派头,但此人并不张扬,只是微笑着看着大家伙。
“此人是谁?”底下议论纷纷,当然也有那好事的豪杰轰然叫好的,姚平仲身边的人低声在他耳边轻轻的说着什么,姚平仲脸上露出恍然之色,于是站起来冲萧明拱手道:“原来是日昌隆大掌柜尊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
萧明回礼道:“岂敢!这次前来叨扰姚大官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