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河东路的保德军与永兴军路的保安军本属于西军,但现在整个西夏国称臣,宋夏战争结束,保安军几乎全部抽调,南方平叛,后有准备北上进攻辽国,收回幽云十六州,但因为萧明的出现,这一计划被无限期的推后。
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指中国后晋天福三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作为条件,两年后,即公元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之地献出来,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
按照对比来讲,这十六个州分别为: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作为此次辽国春倷钵大会的应州本就是幽云十六州之一,这里本是中原故土,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被割让给辽国之后,使得辽国从单纯的渔猎和游牧的民族逐渐转变为半农业的封建帝国,它提供了大辽国一半以上的粮食储备。
从北路走除了沙漠草原之外,还要跨越太行山脉,从南走可以穿过娘子关一线,直接进入晋中平原,到达朔州,朔州就属于雁北地区了宋辽就一雁门关为界再次分开,雁北地区地形复杂,骑马行走艰难,萧明他们五千人马在这里耽误了几天,最后在春倷钵大会的前三天到达了应州城。
到达应州之后,萧明还没等见到天祚帝,却见到了另外一个人,很意外的是此人实在不该出现在这里,他就是耶律大石,这家伙能出现在这里,那只有一个解释,他一定是追着大辽国长公主那个耶律波绪来的。
耶律淳先气的大叫,“你这孽畜!我等定会被你害死,完了!完了!”说吧扬天长叹。
第六卷辽灭
第124章萧爱卿想死你了
这段时间的接触,萧明对耶律淳先的感觉很好,耶律淳先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者,对后辈的关爱全部出自真心,尤其对耶律大石,几乎视为子侄,虽然仕途上受到挫折,但他安于现状心态很好,并没有什么野心,一心也是忠君爱国的思想。
耶律淳先的汉学造诣很高,通读过儒家经典,能赋诗填词,这让萧明很是惊讶,耶律淳先后来的命运也证实了其受儒学影响而迂腐的作为,但作为辽国宗室的重要人物,他的存在也是维系整个南院系统存在的关键所在。
如今自己非常重视悉心栽培的耶律大石如此糊涂,再发展下去,肯定身败名裂,他急在心里,忍不住就要亲自去找耶律大石,挑战契丹祖制的后果之严重耶律淳先想起来就感到心惊和发抖。
萧明拦住耶律淳先,让他先等一等,碰到这种事,有时候急也没用,耶律大石怎么说也做过自己的手下,倒不如将他叫过来,好好问清楚情况再做打算。
耶律大石是被萧明派去的亲兵给硬抓回来的,当时他正在一处大帐外徘徊,被硬押回来的时候仍然执拗,甚至暴跳如雷,但看到耶律淳先和萧明的时候,才老实了,一个是老上司一新提拔他的南院大王,一个是新上司,总是让他有惊喜昨日认为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的枢密使。
对于耶律淳先他有对自己父叔般的敬爱,当自己锋芒毕露时,正是这个父叔般的人,让自己避免了很多坎坷和打击,而他对萧明却是由衷的佩服,这个年纪比自己轻的多的人,可能是目前大辽国唯一能让金兵退居三舍的人了,跟他比,自己远远不如,萧明是让耶律大石收敛起骄傲和狂傲的第一人。
现在他站在帐中看着上面的两人低下头不做声。
耶律淳先开口道:“大石啊,你难道没有收到我给你的命令吗?”
“属下收到了!”耶律大石躬身答道。
“收到?收到你为何不回南京,而跑到应州来了?”
耶律大石:“”
“我问你,你手下的兵马哪?”
耶律大石:“”
“你这叫擅离职守!其罪当诛!”耶律淳先大怒。
萧明示意耶律淳先先息怒,他转而对耶律大石道:“你甘冒杀头的大罪而跑到应州来,是不是为了长公主?”
耶律大石仍然沉默不语,但听到萧明提到长公主的时候,眼中桀骜不驯的神色突然被一种温柔替代了,这种眼神,萧明竟然有种熟悉的感觉,似乎在沈萍儿看自己的眼神中才能看到的神色。
萧明忍不住心中一软,和气的问耶律大石道:“长公主对你是否也是这样,也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
耶律大石道:“波绪说愿意跟我去草原打猎放牧,她这次就是来见父皇请求嫁给我的!”
耶律淳先怒道:“契丹祖制,同姓之人不能成婚,你难道忘了?”
“可是可是我、我们”
“陛下怎么能够同意,哪怕她是长公主,这关系到皇家的脸面,你真是糊涂啊!”耶律淳先有些气急败坏,指着耶律大石,脸上痛心不已。
“你会成为整个大辽的笑柄,你的前途会毁于一旦我”耶律淳先实在说不下去了。
耶律大石也很纠结,但仍然握紧拳头道:“我不愿辜负他,哪怕粉身碎骨!”
“你!”
耶律淳先气的几乎从座位上摔下来,萧明连忙扶住他:“王爷息怒,先请息怒!”
萧明站起来道:“耶律大石,我问你,你确定要为了一个女人而甘愿粉身碎骨吗?”
耶律大石郑重的点点头,他现在正在热恋期,热情没过去,谁说啥话也没用,倒不如顺着他的话看看他真实的想法,从耶律大石身上,萧明看到了自己,相对比耶律大石,萧明几乎有点羞愧,到现在自己也没有给苏彩儿和沈瓶儿一个答复。
萧明一竖大拇指道:“好!好样的,男人大丈夫敢爱敢恨!有担当!”他一把拍在耶律大石的肩膀上,接着说道:“但如果皇帝陛下不同意你们的婚事,你打算怎么办?”
耶律大石突然怔在哪里了,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耶律波绪是天祚帝的长公主,一直疼爱有加,几乎是宠爱加溺爱,要什么给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刁蛮任性到不尽然,但性格高傲,自尊心很强,如果突遭拒绝,作为长公主青睐的男人,耶律大石真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
“看来事情并不如你想的那么简单”萧明呵呵笑着说道。
“你们现在只是一厢情愿的想在一起,还没考虑到双方的身份背景和家族势力,皇室之人万民的表率,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看你不是莽撞之人,怎么会如此冲动?”
耶律大石紧皱眉头道:“如果此事不成,毋宁死乎!”
耶律淳先以手扶额长叹一声:“没救了——!”
萧明笑呵呵的说道:“办法总还是有的,不过你不能着急,大石兄,我敬你是堂堂契丹男儿,有担当,将来一定有作为,又敢爱敢恨是个大丈夫,所以这次我一定会帮你,我只要求你不要着急,你可能做到?”
耶律大石单膝下跪对萧明道:“萧大人如能成全大石,大石感恩不尽,定肝脑涂地报答大人!”
萧明将他扶起:“此事不急,我们慢慢商议,当今之计,你要先劝的那长公主先不要急着想皇帝陛下提婚事才是上策,等我们知道到办法之后,再做计较!”
耶律大石道:“波绪公主已经前往皮室大帐了,估计这时候,已经说了吧!”
萧明一拍大腿道:“那就坏了,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见陛下,希望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假如触怒了皇帝,事情就会更难办了。”
耶律淳先和耶律大石面面相觑,情知萧明说的一点都不夸张,长公主假如提出要与耶律大石成婚的要求,可能会立即触怒天祚帝,到时候肯定会雷霆震怒,那时候坏事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想补救就晚了。
安慰了耶律淳先和耶律大石,萧明急匆匆的带着亲兵赶往天祚帝的皮室大帐,他是不招而来,天祚帝的羽林军肯定会将他挡在外面,萧明只得按照规矩通报:“南院枢密使,辽东路行军大总管,征讨大将军萧明觐见皇帝陛下!
一边通报,萧明一边向皮室大帐里走,可刚到帐门口,萧明就被几个膀大腰圆的斡鲁朵卫士给挤了出来,这些斡鲁朵卫士都是摔跤扑击的好手,腰跨间的力量十足,横在帐门口几个人一摆屁股就将萧明给挤得踉踉跄跄的倒退出去了。
萧明大怒,使出行云遁天诀的身法,就像一抹轻烟在这些斡鲁朵卫士的身上一沾就走,那几个大汉刚感觉有身体贴近,刚要使劲突然感觉失去了目标,但力量已经发出了,猛的扭腰甩跨出去,直接撞在一起,有的还扭了腰,几个人滚做一团,哇哇大叫。
萧明站在帐门口嘿嘿冷笑,这时从帐内钻出一位黄门内监,上前一摆浮尘,打讯道:“原来是萧国舅,哈哈,果然是少年英雄,咱家一直都在听说您的英雄壮举,今日可见到真人了,没想到您如此年轻,哈哈”
萧明躬身道:“公公谬赞了!不知道陛下可在?“哎呀!差点忘了,皇帝陛下正是让咱家宣唤您哪,您快点进去吧,陛下正等着哪!”
萧明随着那个黄门内监进入了大帐之内,天祚帝正在白虎皮的软榻上坐着,见到萧明进来,立刻唤道:“萧爱卿,快来!寡人想死你了!”
萧明上前跪倒,高呼万岁,天祚帝满脸堆笑,的将他扶起,拉着他坐在虎塌之上,亲热的不得了。
“萧爱卿,你可是为我大辽立了大功了,寡人一定要好好地赏赐与你,这次春倷钵大会,一定要陪寡人多呆上些日子”
萧明唯唯而答:“陛下如此厚爱,萧明没齿难忘”仔细观察天祚帝的面色,却没有发现不郁的表情,看来他现在还不知道耶律大石和长公主的事情,那他们的事情就还能补救,如果天祚帝已经知道了此事的话,那就不好办了。
天祚帝可能是真的很高兴,萧明喋喋不休说着最近一些皇室之内和朝廷之内的琐事,但他几次提到了朝廷现在缺钱的事情,称如果今年朝廷用度捉襟见肘,连后宫之内宫女的衣服用的都是陈年丝绢等等。
萧明道:“陛下,微臣倒是有办法能让您赚到大把的银子!”
天祚帝一听眼珠都瞪出来了,一把抓住萧明道:“什么办法?难道除了赋税,还能有短时间中能赚到大笔银子的方法?”
“陛下”萧明躬身说道:“我来问您,当初的大唐帝国为什么会富有四海哪?”
天祚帝摇了摇头“这个我还真没想过”
“陛下,大唐帝国所有的治国之策,我大辽基本上都已在用,可为什么我大辽却总是缺钱,我大辽国土之广也不亚于大唐帝国,治下之民也有几百万之多,农耕之地也不少,草原广阔,牛羊马匹成群,可为什么我们大辽仍然国库空虚?”
天祚帝愣愣的坐在那里,作声不得,他这些年就知道玩了,除了扩充五京的行宫,就是在各处游猎,大辽国国土广阔到哪里都是不错的猎场,自己纵马射猎不要多么惬意,哪里想过自己的国家一直以来都很缺钱。
“你快说说,怎样才能是国库充盈国努,我当然也想让大辽国富有四海了!”
契丹自崛起之时,不事农耕,除了渔猎放牧之外根本也不知道如何赚取财富,他们只知道抢,契丹铁骑四处出击,抢粮食,抢金银,抢人口,抢工匠,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杀掉,烧掉,毁掉,自建国后直到多年之后才改变这种以抢致富的积累方式。
这些是根本原因,萧明也不想去给天祚帝去恶补这些经济发展的规律,他的目的很简单,一切都要以自己在辽国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为主,自己用尽一切办法建立的辽东基地和与辽国大面积从事马匹贸易就是他的目的。
而现在大辽国还没有完全开放边境贸易的政策,朝堂之上还在为此争论不休,而派萧仲恭前往大宋出使的目的也是想再挖掘一下岁贡的潜力,不趁此机会说服天祚帝,这个过程可能还要很久。
“陛下不要着急,听我慢慢给您讲”萧明看了看,已经成功勾起了天祚帝的兴趣,于是决定将他慢慢引入到自己的计划中来。
第125章租地通商条例
萧明要给天祚帝出主意赚钱,耶律延禧也很上路,将左右内监宫女屏退,并让人送来羊羔美酒和烤鹿肉,十分迫切的看着萧明,看看他给自己出什么赚钱的好主意。
其实萧明给天祚帝出的主意很简单,那就是与大宋通商,并且加大通商力度,仿效大唐帝国的做法,与四海通商,唐帝国鼎盛之时,整个长安城到处都是外国的商人,从事各种商品的贸易,商业发达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很多中原地区没有的农作物品种也被引进,而唐帝国立农为本的国策也从中受惠。
从事商业贸易最主要的是可以进行商业收税,关口码头水陆通衢之地更是可以交税,税收一项就能顶当时国库收银的七八成,商业贸易收税在唐代时,被称为天可汗的李世民为显示天朝的气度,对外国的商人收税很低或者只收很少的一部分,而收税的目标则是本国的商户,即便是这样,仍然利润丰厚。
大辽国商业贸易历来都是自由贸易,谁也没有想起来去跟商人们收税,自从汉人官僚的兴起之后,税赋得品种也是局限于农业,牧业和渔业上面,并且辽国的徭役是全民徭役,每一个部落除去女人外,老人和十几岁的孩童都需要负起兵役和徭役的责任。
而辽国的军队除了南院在逐渐形成的职业化外,仍然保留着部落征兵不给军饷的制度,所有的军队补给,完全是靠军队自己去打草谷抢劫,这之前是对宋打草谷,在与宋缔盟之后,则转而向其他各落后部落还有西北边境上的西夏进行。
这样的行为造成了与西夏关系的紧张,同时也逼反了女真部落,如今要全面改变这种现状,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是要在大辽国实行一次“变法”!萧明知道历史上中原王朝凡是进行变法维新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更何况在一个传统上与汉文化都有点格格不入的游牧王朝,所以他才不会采用变法的方式。
只要说服辽国皇帝就可以,可天祚帝却有些犹豫,自宋辽对敌一来,宋国视辽国为死敌,而辽国又何尝不是,天祚帝是一个没什么作为的皇帝,南方的花花江山对他竟然丝毫没有吸引力,还不如道宗皇帝总是感叹生不为宋人而遗憾,骨子里却是觊觎南边的富裕和江山。
天祚帝这个人除了昏庸之外,还是很迂腐,但此人有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贪婪,这一点从历史的记载上就能看出来,萧明只是给他估算了一下每一年能从商业贸易上大概能收多少钱之后,他的眼睛就放光了。
天祚帝一直坚持宋朝与自己的辽国是兄弟之邦,不肯撕下脸跟宋国闹僵的目的本就是贪图每年人家白给的岁贡,大辽国不是没有雄心壮志的能人,一直以来都有人攒撵天祚帝以宋朝拖延岁贡的借口南下侵宋,都被他否决了。
除了他贪图每年这三十万岁贡外,大辽国虽然号称带甲之士百万,可这些人一旦动起来,早已被他挥霍而空的国库里哪有银子打仗啊?按照萧明的计划只要通商数年,就可以赚的钵满盆盈,到时候有了钱,想干啥不行?
可是与大宋通商,是不会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辽国一直以来控制对宋的马匹贸易就是为了控制宋朝的武备,就是不想为自己培养出一个强劲的对手出来,而宋朝强烈要求与大辽贸易的最大一项就是马匹贸易。
“陛下,微臣在南边呆过很长一阵时间,您知道宋人需要那么多马匹是干什么的吗?”萧明问道。
天祚帝奇道:“难道不是为了武装骑兵的吗?”
“哪里”萧明给天祚帝剖析道:“众所周知我大辽的铁器纵横天下,铁浮屠无人能敌,可是这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行的,宋人国内本就缺马,很多人连马都不会骑,他们的军队都是步兵,用重甲步兵来抗衡骑兵,这是他们的策略,而不是发展骑兵,这点陛下承认吧?”
天祚帝点点头:“那他们需要大量的马匹干什么?”
萧明将桌上的酒杯肉碗向旁边挪开,然后铺上一张白纸,给天祚帝画了一张图,那是一幅织布机的图,而动力使用上,萧明在一边画了几匹马正在围着一个轱辘转圈,传动装置直接作用到织布机上。
萧明解释道:“周所周知,宋人的纺织丝绸很发达,他们都是这样织布纺纱的,你看,使用畜力是很好的手段,而耕牛则太慢,况且耕牛耕田好使,干这个农人也不愿意”
萧明的图画的很清楚,几乎是一目了然,天祚帝也看明白了,“难怪宋人能够织出那么美丽的锦缎丝绢,原来他们纺织的手段这样先进!”
萧明道:“不但如此,宋人还可以进行羊毛纺织,这一点我大辽就做不到,大量的羊毛都做成毡毯,这是一种浪费,所以说,我们跟宋人贸易,不光是用马匹还可以从事羊毛,皮毛,药材,矿石等,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所需要的,而我们可以换来大量的粮食,丝绢,茶叶,陶瓷,铁器,食盐等等生活必需品,只要给点优惠政策到时候宋人定会蜂拥而至,那时候我们光是从这些人手里收税,那就发达了!”
天祚帝被说得连连点头,但他问道:“宋人一直对我大辽抱敌视的态度,他们会大量的来跟我们做生意吗?”
“会,当然会,人都是被利益驱使的!”萧明说道。
“陛下,宋人之所以一直对大辽抱敌视的态度,那是历史原因,还不是幽云十六州的缘故,您说对吧?”
天祚帝点点头道:“这个我倒是知道,可是为什么?”
萧明道:“汉人都是留恋故土的,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与大辽之后,我们与宋人的历次战争都是为此,假如我们还给他们几个州呢?”
天祚帝脸上勃然变色,眼神冰冷的看着萧明道:“你说什么?祖宗的基业如何能够送人?国舅你这是何意?”
“陛下息怒!”萧明诚惶诚恐的说道:“请听微臣说完,您就明白了”
天祚帝面色不渝道:“你讲”
“是!”萧明不禁暗地里有点好笑,但仍然正色道:“陛下,我当然知道祖宗的基业不能送人,可是我们只租不送啊!”
天祚帝问道:“这是如何说法?”
“陛下!”萧明见天祚帝上钩,于是慢慢说道:“幽云十六州虽然不错,但这些年来除了几个产粮的地区,其他几个州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了?”
他这话倒是非常有道理,辽国自得到幽云十六州以后,除了幽州左近的几个州府,生产粮食小麦之外,靠近晋中地区的土地以山地为多,地形也很险恶,但从战略角度来看却是非常重要,是辽国遏制宋朝进攻的战略缓冲地带,要说好处吗?还真没多少。
“陛下,我的意思是这样的,我们将幽州以南的十个州,以租借的方式租给宋人,让他们拿出大笔的银子来,然后每一年的租金用当地的粮食和税收的一半来抵,这样我们不但得了实惠,而且让宋人大量的投入也可以削弱他们的实力,更消除了他们对我大辽的敌视”
“同时”萧明缓了口气,接着说道:“我们将这里划成一块自由贸易区域,用以征税,宋人虽然拿到了这些地方,但却成为我们的佃户,租种我们的土地并且给我们交粮食,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不管从那个方位讲,萧明提出的建议对天祚帝都是以一个巨大的诱惑,辽国可以抽出布防在南边的精锐兵力全力对付女真金国,而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缓解财政压力,从理论上讲幽云十六州的土地仍然是辽国的,并未少掉一分一毫。
幽云等州的归属权没有问题,但实际上一旦租给宋朝,那实际上就相当于割地一样,谁还会管你什么契约租金的问题,这个却不是现在贪心大起的天祚帝所能想到的,他现在想的就是钱的问题。
经过与萧明反复的磋商之后,租借的地方最终定位为六个州,也就是东六州,他们是蔚州、武州、妫州、蓟州、檀州、瀛州。也称东部六州,与北宋的大名府连成一线,也算是东部产粮和赋税的大州了。
一系列的争论磋商,一个个利益的分化,萧明与天祚帝很快就敲定了这份大辽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租地通商条例”可谓丧权辱国之极,并且还有割让土地的嫌疑,但现在天祚帝满眼都是金银色,有他的全力推出,估计没人敢有胆量反对的。
于是乎,萧明最大的成果,诱使辽国暂时归还幽云十六州的东六州,并开始大范围与宋通商的“租地通商条例”经由天祚帝允可,隆重推出了!当然一切运作还要等春倷钵大会开完才会实行。
第126章芒果小狐狸
春倷钵大会在应州以北的郊区,这里有一大块草场和密林,是最近近几个月的时间,天祚帝派人专门修建的,被称为春闱牧场,这里比起辽国秋捺钵索博力噶苏木围场来,不仅范围面积小,而且其中多个设施以及野物也少。
不过修建春闱牧场的辽国官员有办法,他们四处搜集和购买,在春闱牧场之内放进了大量的兔子、野鸡、梅花鹿、野羊还有狐狸和山猪等物,只是为了皇帝和王公大臣们能玩的高兴。
对于整个春闱牧场的建设,监造使耶律阿布的确用心良苦,很多地方都种上了草籽,并人为地的修建了马道,主营区之内凡是高于腰部的植物都会被修剪,并且还将附近的一条河流引进来,为此还挖了一条河道。
这一天正是风和日丽,整个春闱牧场水草丰美,到处小河环绕,牛马悠闲的低头吃草,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地上的马群和羊群也在缓缓地飘动着,到处是彩旗飘扬,各处白色毡房轻烟袅袅,到处是持戟的甲士,到处是身着各色奇装异服的番邦使节,倒是很有一番热烈和睦的气氛,到处是持戟的甲士,到处是身着各色奇装异服的番邦使节,倒是很有一番热烈和睦的气氛。
这一日正是大辽国春倷钵大会举办的日子,北面一片绿树葱茏的山岭拱卫之前,在阳光下一片金光闪耀,这里中心营区,一片片巨大的帐篷已经搭起,足有一百多座,而且这些大帐基本上都是连在一起的,气势恢宏,随着“呜呜”的彆鬣号声响彻天边,大队的辽国羽林骑兵冲出,成雁阵式排开,春倷钵大会正式开始了!
辽国皇帝耶律延禧骑在一匹白色的马上,很是得意,今天他头戴白色冲天实里衮冠,身着鹅黄色天鹅绒宽袖大袍,脚下是向上卷尖的长筒白狐皮靴子。腰里扎着金带,上面缀满了五颜六色的各式宝石,一把镶金带银的制式长刀挂在腰侧,马鞍上横放一把虎胎反曲金雕弓,一壶金羽狼牙箭挂在一边。
他的身后则是契丹的王室贵族,领军大将军等,文武大臣全部到场,而在另一边则是他的后宫,契丹女子本就跟男子一样也喜好打猎,细甲锦袍包裹着曼妙的身躯,这一群人马明显的分为两拨,一波是以元妃为主的老后宫,一拨人马则是新皇后萧眯眯。
萧咪咪新晋贵人尊为皇后,在势力上肯定不容于原来的后宫诸女,这些人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刻就要她的命,可是辽国历来皇后和皇太后权利极重,皇帝不在,可持皇后和太后的印玺调动兵马,倒是没谁敢惹萧咪咪。
而萧眯眯的大哥,当今皇帝的大舅哥萧明更是给他长脸,短短的时间之内,平复东京到上京的五十一个州县,立有大功,萧咪咪自然在宫里水涨船高,地位稳固,皇帝也是对她言听计从,大舅哥的能量不容小觑。
萧咪咪拿着她的鹿胎小雕弓一马当先,身后跟着十几名女兵和侍卫,全是她从乌槐部带出来的心腹,她咖啡色健康的肤色在太阳下闪光,她的打扮完全是仿汉女打扮,最少没有像其他契丹女子那样髡发留辫,而是留着满头的长发,如今长发飘扬,甚是飒爽。
萧明躲在南院大王耶律淳先的后面,偷偷打量着萧咪咪,许久不见,他发现这个干妹妹清瘦了很多,叹了口气,知道阿咪最近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不要说比耶律延禧小二十多岁了,就大辽皇室内宫那些个琐碎,也够让她受的。
春倷钵大会先要围猎,上次的秋闱,萧明就参加过,就是那一套东西,这一次因为不只是春闱,还有更深层次的理政和接见属国特使的任务,所以格外隆重,陪同天祚帝围猎的都是这些达官贵人和各国使节,在这里面萧明又看到了一个熟人。
那人则是大宋的使节,曾化名为王康的康王赵构!这次赵构是跟随自己的六哥郸王赵焕而来,这个友邦使节和属国使节之间也有高下之分,大宋作为当世的大国,却被人安排在吐蕃等藩国之后,显然是不受重视的。
“隆隆!”的马蹄声中,号角响起,鼓声阵阵,成对的羽林军健马奔驰,将树林中受惊的小梅花路和兔子们赶了出来四散奔逃,灌木丛中野鸡乱飞,这些动物的末日又到了。
萧明没有跟着去打春闱,他要是去的话,只能用弓弩,这东西拥有高弹的钢片,还不属于辽人可接受的常规武器,再说萧明对打猎还真没兴趣,他坐在草地之上,与耶律淳先说起天祚帝可能还不知道长公主和耶律大石的事情。
耶律淳先叹了口气,心里仍然很是担心,不过有萧明在中间斡旋,耶律大石可能相对安全一点,殊不知萧明跟天祚帝一起根本就没谈耶律大石的事情,却办了一件让辽国丧权辱国的事情。
看着山坡下众人追逐猎物发出呼哨之声,和来往奔驰的身影,萧明想,是不是再找天祚帝提一下耶律大石的事情,现在整个辽国,萧明有很多事情不敢跟人说,就连结义大哥萧仲恭也不能说,何况他还不在,听说他出使大宋的事情不太顺利,正在赶回来。
这时候前方的一片灌木当中突然有一抹黄色闪过,然后一道电光一般的向着萧明他们坐的地方冲了过来,众人都是一惊,那东西眨眼之间就到了眼前,众人定睛再看,那东西跑到萧明跟前蹲了下来,原来是一只小狐狸!
那狐狸毛茸茸的脑袋,水灵灵的眼睛,站在萧明身前可怜兮兮的向萧明竖起了两只小爪子,并将自己毛绒绒的尾巴团在身前,耶律淳先在一旁道:“古怪,此狐通灵!”
萧明心里打了个突,暗道:“我了个擦,难道还闹狐仙不成!”
他将手一摆,露出袍袖,那狐狸刺溜一声就钻进了进去,狐狸刚钻进去,突然一只羽箭嗖的一声射过来,正中萧明的袍袖将袖口钉在地上,这一下就惊了萧明一身冷汗,一把抓过羽箭,正要观看。
这时候,一群快马奔了过来,只见萧咪咪坐在马上瞪着萧明说道:“谁叫你动了我的箭?那孽畜跑到哪里去了?”
萧明感觉那狐狸顺着衣袖已经钻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