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邻居是皇帝-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姓除害,除的不就是这些残害百姓的蠹虫吗?”
  政事堂的几位咧了咧嘴,我的陛下啊,就冲你这几句话,怕是又要伏尸百万了!
  他们现在跟柴荣绑在了一起,想退已经退不下来了,王溥只能勉强道:“陛下,三人之言,似乎有理,可按照他们的说法,岂不是满朝上下,全都该杀?如此牵连甚广,怕是不妥吧?”
  叶华笑道:“王相公的确是老诚谋国,我看应该以大周立国为界限,对那些之前就坐拥巨额土地,又品行不端的,应该严惩不贷,至于大周立国之后,又兼并土地,似乎应该以教化为主。”
  柴荣眯缝着眼睛,思索了一下,笑道:“这件事情就交给绣衣使者去办,清丈田亩,清理地方劣绅,朕要尽快看到成果!”


第478章 名师出高徒
  即便是亲自主持变法的诸位相公,也未必清楚,大周在柴荣登基的第二年,改元建隆的第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唯有叶华能借助千年见识,看透这一场惊天剧变的真正本质。
  首先以打击豪强劣绅的名义,展开了清洗……确实如同范杲等三人上奏的那样,能在五代活下来的士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劣绅,没有良绅。
  指望他们能良心发现,维护正道,照顾百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谓乡贤,如果根子就烂了、就不贤,如何能把乡村委托给他们?
  所以柴荣果断动用绣衣使者,将京畿河北等地的劣绅一扫而光……这里面当然会有冤枉的,绣衣使者里面也不都是好东西,但总归是进行了一遍彻底的清理。
  叶华敢说,向前追溯,历次改朝换代,都没有大周来得干净。当然没法向后追溯,那是从彻底铲除了地主,二者规模和程度云泥之别。
  但是经过这一番清理,原来压在百姓头上的恶霸消失了,那些沉重到几辈子也还不清的债务,因为劣绅的消失,而彻底解脱了。
  曾经分配不均的土地,也因为这一次的行动,基本上实现了以村为单位的平分。
  顺便提一句,因为重新分配土地,铲除劣绅,极大动员了民间的力量,各地的民兵百姓行动起来,配合绣衣使者和官军,剿杀了一直存在的山贼土匪。
  这可是强汉盛唐,都做不到的事情。
  不管哪个朝廷,可以坐拥雄兵,横扫异域,却没法清除那些藏在山间水域的盗贼。没有法子,朝廷的人马根本就找不到他们,更遑论消灭。
  而这一次不同,地方的百姓,因为相对公平地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全都愿意出力。
  官民合作,一起出手,自然无往不利。
  顽固的土匪被清理了,剩下的小毛贼也都脱下了贼皮,放下了武器,重新扛起锄头,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农夫。
  可以这么说,自古多豪杰盗匪的燕赵之地,第一次变得干干净净,像是婴儿一般。
  沿着官道纵马驰骋,两边都是平坦的农田,百姓或是耕种,或是挖掘河渠,引水灌溉……总而言之,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骑着马跑出去几天,竟然会生出没有移动的错觉。盖因为所到之处,都是忙碌的人群,都是分割整齐的田野……这还是春天,如果等到夏天,两边的庄稼长起来,那就更加不一样了。
  整齐严整的背后,代表着强大的动员能力,代表着朝廷将权力深入到了曾经无法涉足的领域!
  大周还是那个大周,但是内部已经变得全然不同了!
  ……
  农村的剧变,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税收变得容易了。
  曾经复杂的田赋丁赋被合而为一,摊入田亩之中,现在老百姓只要负责两样东西,一个是大约三成左右的田赋,一个是每年大约一个月的徭役。
  由于拿到了土地,税赋也公平,老百姓都愿意出来干活,赵普已经把整治黄河的方略交了上来,只等农闲的时候,就开始落实。
  重新挖掘河道,引黄河水北流入海。
  悬在开封君臣头顶上的一颗炸弹也就此解除了。
  三司那边已经估算了,建隆元年的岁入,应该能提升一倍左右。
  国库有钱了,许许多多的事情都能落实了。
  地方官制改革,废掉节度使,设立经略安抚使和布政使,废军设县,在州县增加通判,作为佐官,分割权力。
  设立监察御史,负责每一路的官风吏治,监察百官。
  与此同时,立下赫赫功勋的绣衣使者也得到了重视,各地都安排绣衣使者的人驻扎,负责监督民情,他们可以直接上奏皇帝,不需要经过政事堂。
  ……
  太多的变化,都发生在建隆元年的春天,多到让人目不暇接,招架不过来。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范质担任邺城留守,他在河北,既盯着朝廷,又看着河北,勉强对发生的变化,能有一丝把握!
  范相公背着手,凝视着面前的老树,长叹道:“真是想不到,居然有如此伟力,能砸开千年的枷锁,改天换日,了不起啊!事到如今,就连老夫都不得不说一声佩服!圣人果决勇毅,不同凡响。叶华那小子,也是深不可测,他用了五六年的时间,一点点布局,当初看似闲散无用的棋子,在这一次,全都发挥了作用,有这对君臣在,老夫真是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到的!”
  范杲老老实实站在叔父身后,他的脸上满是自豪,情不自禁道:“侯爷编撰教材,培养我们算学本事,教我们做事方法,甚至让士兵带领我们去野外拉练,强壮身体。曾经我们也不懂他的用意,直到这一次,我们全都清楚了,侯爷的每一项要求,都是深谋远虑,用心良苦!我是彻底服了!”
  范质意味深长一笑,是啊,叶华准备了太多的东西,大周学堂,冠军坊,识字的士兵,训导员,商人,工匠……所谓厚积薄发,铁杵成针,真的就让他成功了!
  “你要进京了?”
  “没错!”范杲道:“这一次河北共计捉拿劣绅三千多人,有超过五万人受到牵连下狱,大约两千万亩的土地,重新划分。数以百万计的农户得到了足够的土地,全都开始辛勤劳作。我这些日子,白天要去清丈分配土地,晚上要撰写经验总结,准备上呈天子,把河北的变化讲清楚。”
  范质瞧了瞧侄子,小脸瘦成了一条,颧骨突出,眼睛又大又红,不免有些心疼。
  “你进京吧,要不了多久,叔父也要进京了!”
  “什么?”
  范杲险些叫出来,他惊喜交加,不由得问道:“叔父,圣人要重新启用你了?”
  当看到范质点头的时候,范杲简直傻了。
  当初范质是因为拿不出办法,想要用柴守礼以谢天下,结果落了个离间骨肉之情,被赶出了京城。
  所谓伴君如伴虎,范质逼柴荣当不孝之人,的确是犯了大忌,没有丢脑袋,只是被贬出京城,已经算是走运了。
  居然还能被重新启用,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叔父,小侄没有听说谁上书了,到底是何人谏言,陛下才答应启用叔父的?”范杲非常好奇,因为在他的印象里,有这个威望的人不多,首推就是冠军侯,难道又是侯爷帮的忙?
  假如真是这样,侯爷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啊!
  范质笑着摇头,“还真不是叶华,是一个我都猜不到的人!”
  ……
  转眼十天的光景,范质终于动身,离开了邺城,向京城进发。
  范相公咸鱼翻身,这次进京,是轻车简从,只带了十几个人。可是他刚出城,就遇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足有好几百人,浩浩荡荡,比他威风霸气多了。
  这一支队伍的首领,不是别人,正是太傅柴守礼!
  “哈哈哈,真是巧了,范相公,愿不愿意带着老夫一起进京啊?”
  范质连忙从马车上跳下来,躬身施礼,“太傅在上,下官有礼。”
  柴守礼年纪不小,可腿脚挺灵便的,他抢先下来,迎着范质走了过来,伸手拉住了范相公。
  “你是朝廷栋梁,我不过是闲散野人,哪能让你给我施礼呢!”柴守礼笑道:“我正好有些事情,范相公愿不愿意跟我同乘一车,咱们好好商量?”
  “我求之不得!”
  范质迈步,要去上柴守礼的车。
  柴太傅经营有成,舍得花钱,马车又宽又大,奢华而舒服,自然是上他的车。可范质刚走出两步,柴守礼就拉住了他。
  “范相公,还是做你的车,我客随主便!”
  范质吸了口气,他能明显感觉到,这个柴守礼跟以前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脱胎换骨!也不知道是有人教他,还是他浪子回头?
  范质不敢怠慢,只能请柴守礼上车。
  两个人一路南下,聊了一路。
  这一聊就更不打紧了,柴守礼所谈,让范质都大为惊讶,这家伙真不是吴下阿蒙了!
  柴守礼在叶华的指点之下,跑去幽州投资,他们柴家本就是大商人,又经过叶华的指点,再重新经商,柴守礼的见识自然和以往不同了。
  “范相公,眼下地方上的官吏都换了一遍,原来的人固然不好,可他们都是肥鸭子,现在却换上了一帮空肚子的鸭子……地方上分了田,暂时没什么油水可捞,当官的可不会饿肚子,他们会朝商人和作坊下手的。”
  范质点头,“太傅所言极是,不过我大周虽然重农,却不抑商,太傅大可放心!”
  柴守礼连连摇头,“范相公,老夫一把年纪了,如果只顾着自己那点生意,未免也太小家子气了。跟你这么说,我之所以还经商,就是想真正体会一下,商人所思所想,还有遇到的难题,我把这些事情,如实上奏陛下,也算是老夫为这个江山尽的一点心了!”
  “哎呦!”
  范质不由得深深一躬,“太傅见解高妙,更兼身体力行,实在是让人钦佩。”
  柴守礼哈哈一笑,“别给我脸上贴金了,以往老夫懵懵懂懂,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险些坏了江山,误了大事……所幸遇到恩师,他可教了我不少东西!这工商发展好了,一样能强国,比起农耕还有用哩!”
  柴守礼拉着范质,聊了一路。
  他给老范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要求,那就是整顿吏治,管好百官,尤其是地方官吏,更是要防止他们四处捞钱,破坏经商环境。
  这些建议范质都听进去了,等到进了京城,两个人分开,柴守礼带着庞大的车队,没回自己家,直接来到了叶府。
  到了叶家,他就跟到了自己家似的,一点都不见外。
  招呼着手下人,从车上搬礼物,没有多大一会儿,就把叶家的院子给堆满了。
  “师父,这可都是好东西,光是人参,我就弄了一车,还有鹿茸,海狗肾,全都是滋补的好东西,怎么样,老夫这个徒弟没白收吧?”
  叶华赏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奶奶的,老子还是单身狗一枚,你给我送这些玩意,摆明了是让我犯错误啊!
  实在是可恶!
  叶华真想暴打柴守礼一顿,可见他胡须花白,风尘仆仆,就心软了,罢了,把东西送给陈石算了,那小子能用得着!
  “你能不计前嫌,把范质推出来,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柴守礼谦逊道:“师父,我以前的确是错了,老范也是被我牵连,让他起复,应该的!只是他有本事镇得住贪官吗?”
  叶华哑然一笑,“大周的法令都是他定的,你说他能不能?关键还是这颗心!已经失去一次了,我相信范相公会让咱们惊掉下巴的!”


第479章 士大夫的地狱
  范质被调回京城,并没有进入政事堂,而是执掌六部之首的吏部,成了天官大人。
  治国就是治吏,柴荣岂能不知道这个理儿。
  更何况那么多人辞官,又大面积启用新人,这里面会有多少贪官污吏?如果不把他们管好了,放任这些人乱来,就会把整个局面都毁了。
  该用什么人,提拔起来之后,又怎么监督,怎么考评,是升是降,是奖还是惩,这么多的事情,必须有一个心明眼亮,又威望足够的人负责。
  叶华私下里跟柴荣推荐了范质。
  五年的首相,他回来执掌吏部,不但能威慑百官,更能给政事堂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别看那几位相公暂时跟皇帝站在一起,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私下里耍花招。
  范质回来了,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了他们的头上,你们不听话,不好好干,随时会有人取代你们。
  当然了,反过来,对范质也是一样。
  他替政事堂挡了皇帝的怒火,被发配邺城,坐了冷板凳。
  这一年多下来,范质是尝尽了失去权力的滋味,他对几位相公都多有不满。
  让他掌握人事大权,就算老范再宽宏大度,对几位相公的门生故吏,也不会手软。柴荣已经受够了政事堂一家独大的局面。
  他要扶持吏部,作为新的权力一极,分割政事堂的权柄。
  果然,范质上台之后,就展现出惊人的魄力……政事堂会议,几位相公主持,叶华有天子特旨,列席旁听。
  他来得很早,令叶华意外的是范质来得更早,而且他一屁股坐在最靠近门的位置,距离原本属于他的首相宝座最为遥远。
  老范微闭着眼睛,腰板笔直,在那里养神。
  叶华赶来,他抬起大眼皮,见是冠军侯,挤出了一丝笑容。
  “侯爷草蛇灰线,多年的辛苦,总算到了收获的时候,老夫五体投地。”
  叶华坦然一笑,“范相公客气了,春种秋收,如果摘不好,保存不当,果子也会烂的。”
  “是啊!”
  范质大笑,“侯爷,老夫愿意帮你摘果子,你看成不?”
  “那就要看范相公的手段了!”
  范质没有说什么,继续闭目。这老家伙是比坐冷板凳之前直接干脆多了,以往他总端着首相的架子,不好打交道,所以说挫折让人进步啊!
  叶华翘着二郎腿,品着茶,他估计要有好戏看了。
  没等多大一会儿,那四位相公陆续赶来。
  曾经的老伙伴,消失了一年,又出现在政事堂,谁能不尴尬。像魏仁浦这种性格强悍的,只是点点头,就一屁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毫不在意,至于其他三位,却不好意思。
  “范相公德高望重,理当……”
  还没等王溥说完,范质一摆手,“仆执掌吏部,是诸位相公的属下,你们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就是,咱们公事公办!”
  老范半点没有改变位置的意思,王溥和李谷只能相视苦笑。
  等落座之后,王溥率先开口,“诸公,刚刚河北赵普送来了呈报,河北的清丈完成很好,百姓已经得到了土地,开始了春耕。依照赵普的估算,今年一年,河北就能增加五百万石以上的粮食,不但供应幽州等地的军需,还能调拨一部分,保证京城用度,这可是一件大功,该怎么赏,诸公有什么意见?”
  魏仁浦沉声道:“赵普是大才,他原来是枢密副使,老夫以为,应该把他调回京城,高升一步。”
  薛居正的老脸立刻垮下来,姓魏的真不是东西,高升一步,不就是抢了我的枢密使吗?自从跟叶华站在一起之后,你老货是越来越不要脸了,明目张胆,肆无忌惮!
  薛居正想说什么,奈何赵普的功劳是实打实的,他也无言驳斥。
  倒是王溥,想了想道:“赵普的确人才难得,国初……三相并立,我看不如让他进京,接掌集贤殿大学士吧!”
  从武则天的时候开始,唐代就没有真正的宰相了,多数是挂着同平章事的衔,行宰相事。
  所以要想区分宰相们的地位,应该看他们的学士头衔。
  如果是昭文馆大学士,那就是首相,如果是昭文馆大学士,同时监修国史,就表明只有两位相公,次相是集贤殿大学士。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三相并立,像国初范质,王溥,魏仁浦一样,首相是昭文馆大学士,次相监修国史,三相是集贤殿大学士。
  王溥琢磨着把三相给赵普,这里面的想法就多了。
  叶华在旁边默默观察着,心里十分清楚。
  赵普原来是枢密副使,如果升任枢密使,不用任何过渡,直接掌控枢密院,就能跟中书门下抗衡。
  赵普可不是薛居正,没有老薛那么绵软,而且以赵普和叶华的关系,他能借助军方的力量,瞬间就能成为跟王溥掰手腕的另一个巨头。
  已经多了一个范质,再来一个赵普,让王溥情何以堪!
  王相公提出三相并立,看起来都是高升一步,可进入中书门下之后,赵普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至少在几个月之内,没有发言的资格。而且前面有两个资历远超他的宰相,就算坐稳了三相,能分到多少权力,也要看王溥的心思。
  为什么说文官厉害,就厉害在这里。
  看起来都是提拔高升,但其中的差别却是天壤之别,如果没有懂行的人帮忙,怎么吃亏的都不知道。
  叶华越发看得清楚,难怪太平年月,武夫斗不过文人,这中间的文章太多了。
  幸好,把范质弄回来了,有些事情上,他该表态了。
  果然,范质开口,“王相公,魏相公,赵普固然有功,但是他的任期未满,吏部不能给上等考评,没有上等考评,就没法升迁……当然了,我不是反对提拔赵普,吏部的意思要么等他任期满了,清丈田亩完成,把黄河也治理好,得一个上上考评,光明正大进入政事堂;要么,就请陛下降旨,选调赵普进京,只有如此,才不会坏了朝廷规矩,你们意下如何?”
  叶华暗暗竖起大拇指,老范有两下子!
  他这是缓兵之计,赵普除了负责清丈,还有治河,这两条都是天大功劳,放在一个人身上,一个虚位的三相,是远远不够酬功的。等到那时候,只有枢密使,或者首相,才能配得上赵普的功劳。
  至于请柴荣降旨,这个难度就更大了,河北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皇帝不会轻易让赵普回来。
  总而言之,范质轻松化解了王溥的打算。
  这就是身为吏部天官的优势所在!
  叶华的二郎腿翘得更高了,有老范在,他的人马不至于吃亏了,几位相公也没法弄权,这个结果很不错……
  所以叶华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瞧着他们的表演。
  经过了相对温和的酬功讨论,接下来的气氛就凝重了许多。
  范质率先发难,“河北的清丈成果,堪称天下表率,可还有些人,拍着胸脯保证,说要在春耕之前,也将清丈完成,可结果呢?处理的劣绅不到一千人,清理出来的土地,只有五百万亩,远远不及河北的成果。”
  范质把目光落在李谷身上。
  “李相公,你怎么说?”
  李谷趁着老脸道:“京畿的清丈,本就比河北困难,而且京畿人口稠密,先帝在日,又颁布了授田令、均田令,针对豪强地主,已经进行了处置,京畿的劣绅数量少,藏匿的土地少,正说明了之前的成果斐然,已经清无可清了!”
  “哈哈哈!”
  范质朗声大笑,“好一番奇谈怪论!按照李相公的说法,岂不是政绩越差越有道理了!”
  李谷也把眼睛瞪圆了,横竖你不是首相了,我还怕你干什么!
  “范天官,老夫就事论事,你不要东拉西扯!”
  “那好,我也就事论事!”范质针锋相对,毫不退让,“根据老夫调查,你李相公为了尽快完成清丈田亩,所以将各地的官吏对调,让他们去陌生的地方负责清丈,你以为这样,就能弊绝风清,人人尽职尽责,对吗?”
  李谷道:“老夫没有这么说!但是兑换官吏,确乎有效果,这五百万亩,就是这么清理出来的!”
  “你错了!这不是效果,而是敷衍搪塞!”范质厉声道:“京畿附近州府的官吏,彼此也有勾结,有些人家田连阡陌,跨州连县,数额惊人。单单是对调,却没有仔细监督,当然难免阳奉阴违,私相授受!”
  范质说着,拿出了一大摞密报。
  “这里面有绣衣使者发现的问题,也有监察御史送来的密报,老夫已经让人核实过了,其中有十几个地方官,根本没有全心全意,进行清丈田亩,相反,他们纵容庇护,致使朝廷政令,变成一纸空文,老夫身为吏部尚书,不能不上呈政事堂,请求诸位相公裁决此事!”
  范质说着,将一份奏疏,送到了王溥手里。
  “按照规矩,吏部有专折奏事的权力,老夫知会政事堂,同时已经上呈陛下,请求圣裁!就不劳你们几位费心思了。”
  范质说完,转身迈大步,出了政事堂。
  他深深吸口气,然后用力将胸中浊气吐出,别提多畅快了。
  头一炮算是打响了,让老夫主持吏部,就断然不会唯命是从,你们瞧着吧,老夫会让你们大吃一惊的!
  “范相公,当真是好威风,好杀气!”叶华跟了出来,笑着称赞。
  范质抱拳,“老夫初入京城,刚刚执掌吏部,就能拿到这些真凭实据,还不是靠着侯爷的指点!以后侯爷有什么吩咐,老夫无有不从!”
  “别!”
  叶华摆手,“我可没帮你,这些东西是人家柴太傅弄的,你要谢去谢他!”
  范质突然大惊,质问道:“侯爷,老夫从没说过,是柴太傅帮忙,你怎么知道?”
  他们俩互相看了看,又都大笑起来。
  都是一个山上的狐狸,当然不用讲什么聊斋故事。
  叶华授意柴守礼做了这些事情,一来是避嫌,二来是化解曾经的仇恨……而且经过柴守礼,就等于告诉了柴荣,避免落下大臣私自结交的口实,一举多得,好处一大堆。
  范质跟叶华并肩而行,他问道:“侯爷,京畿的清丈就这么难?”
  “嗯!”
  叶华点头,“范相公,李谷是用了力气的,奈何京城周围的土地实在是复杂,里面有皇亲国戚的,有宫里太监的,全都是大神仙,李谷害怕得罪人,就大肆调动其他州县的官员清查,看起来声势浩大,非比寻常,奈何只是徒有其表,吓唬人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范质笑了,“李谷是理财出身,办事总讲究将本求利,就算把他推到前面,此人也没有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勇气!”
  “那范相公有吗?”叶华笑着问道。
  范质沉吟一下,反问道:“侯爷,老夫想问你有吗?你有我就有!”
  “哈哈哈!”叶华朗声大笑,“范相公,这次我可不会手软了!”
  叶华的确是说到做到,转过天,他就以协办清丈田亩事宜的名义,向柴荣递上了呈报,将京畿地区清丈的弊端悉数上奏,并且指出了十几名徇私舞弊的官吏。
  和范质不同,叶华不但拿出了证据,还建议柴荣,要把这些官员扒皮萱草,以儆效尤!
  盛怒之下的柴荣迅速答应了叶华的要求,并且派出了绣衣使者,将涉案官员全数抓捕,就在当地,公布罪状,明正典刑。
  砍下脑袋之后,又剥下人皮,塞满了干草,就挂在了衙门外面!
  如此霹雳手段,不可谓不残忍,但是效果也是惊人的,所有负责清丈田亩的官吏大受震动,再也不敢徇私舞弊,谁不怕被做成人皮枕头啊!
  ……
  官场如此,可士林却是另一番光景,文人们凑在一起,全都痛骂朝廷,视文人如草芥,清丈田亩,一体纳粮,还肆意残杀,手段暴戾,这样残暴的皇帝,堪比桀纣!
  中原简直是士大夫的地狱!
  相比之下,南唐的李弘冀,求贤若渴,励精图治,爱惜士人,那才是真正的明君啊!
  五姓七宗的人,聚集在一起,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投奔南唐……


第480章 挖墙脚比赛
  天子无道,奸佞掌权。残害士人,灭绝道统!
  今日之中原,狼犬满街,遍地腥膻,俨然地狱,朝中诸公,皆鬼魅之徒矣!
  郭威雀儿,本沙陀走狗鹰犬,久在胡人治下,与蛮夷无异,最无仁义。背叛故主,夺取江山,是为不忠不义之徒!
  彼登基之初,号称恢复汉家天下,然则所作所为,更甚蛮夷,令人发指!
  沙陀,契丹,尚知尊奉圣贤,重用贤良,当下之中原,奸邪高涨,道义之儒,悉处下僚;斗霄之辈,咸居显职。君昏臣暗,吏酷官贪,水惨山悲以至彗星流陨,天怨于上,山崩土震,地怨于下,官卖鬻爵,仁怨于朝,苛政横征,民怨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涂,徭役频兴,工怨于肆……今日之江南,天子圣明,励精图治,民殷国富,据三江之险,拥天下正道,万民仰望,虽古之贤君,不能比拟,四方之民归之,若百川就海,衣冠南渡,乃自然之理也!
  叶华的面前,摆着一份檄文,只读了一遍,就让他扔到了一边,哂笑道:“光看开头,我还以为要兴兵讨伐呢!没想到只是鼓动士人,衣冠南渡,这格局也太小了点吧!”
  李肆坐在叶华的对面,他把文章拿过来,一边看着,一边说道:“师弟,你也不能太小觑这帮人,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他们一旦遁逃江南,跟李弘冀勾结在一起,那可就大为不妙了。”
  李肆斜靠着椅子上,眉头皱起,郑重道:“我们全力经营北方,光复燕云,扫平河东,可李弘冀也没有闲着,现在整个江南,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这话倒不是胡说,李弘冀囚禁老父,夺取皇位之后,的确是展示出强悍的手腕,他首先大力整军,不惜血本,选拔精锐,如今南唐有十万精兵。
  靠着这支强悍的人马,李弘冀威逼吴越称臣,又三入荆湖,还派遣使者,跟后蜀连结,又征讨南汉,确立了南方诸国的霸主地位。
  李弘冀也清楚,靠着武力跟大周硬拼,是丝毫没有胜算的,他把经历放在了水师上面,大造战船,训练水兵,据守长江天险。
  他定下的战略是固守江南,徐图北进,如果真的让他成功了,还真有可能成为大周的心腹之患。
  李肆道:“师弟,我们打幽州,取河东,这些地方本就不富庶,经历战火之后,就更加狼藉凋敝,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富,休养生息,短时间之内,是朝廷的负担。可南唐不一样,他们虽然没有明面上吞并吴越和荆湖,但是这两地已经被李弘冀捏在手里,人力财赋,供应南唐,再加上长江天险,一时难以逾越。不得不说,他有了和大周争雄的本钱!”
  “在这个关头,如果北方的世家大族,迁徙到江南,无疑会增强李弘冀的力量和气势,让他更有信心,跟大周较量。”
  叶华翘着二郎腿,插着手,沉吟了一下,突然道:“师兄,你这么关心南唐,是不是还在打周娥皇的主意?”
  噗!
  李肆把一口茶水给喷出来,连连咳嗽。
  “你可别胡说啊!”他的脸色都变了,连忙探身警告:“我可告诉你,这话要是传出去,耽误了你师兄的终身大事,我跟你没完!”
  叶华眼睛眨了眨,好奇道:“怎么,你答应折家的亲事了?”
  李肆不停晃脑袋,“你说的是什么啊!弄得好像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