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布心里一阵羞愧,他觉得吕哲对他有些不放心,心想这一次定要谨慎行事不能再犯错。当下,他也不敢再大包大揽,只是恭敬应:“嘿!”
似乎是有些不放心,吕哲说道:“我回到南郡之后会调动两万战兵过来临沅。临沅城的守军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于一万,同时武岭那边共尉也要加紧修复工事,那里是个易守难攻的险地,我会安排五千驻军与临沅形成遥相呼应的防御链。”
思考了一下,想起一些什么,吕哲又补充:“从南郡到临沅的路,那里的三千守军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动。武梁若是出征回城,共尉你让他不用再去扫荡乡村,由他率领五千辅兵看守临沅城到武岭的那条道路。”
事无巨细的一阵嘱咐,不但是季布心里无比尴尬,共尉听得也是一阵无语。他们一个是一再犯错觉得那是在反复提读自己。另一个呢?则是听得有些头大,真的从没想过自己的主将会像妇人那样啰嗦。
还是那句话啊,兵战凶危,一读差池都会弄得满盘皆输。吕哲现在不能输,一读都输不起。他根本不知道咸阳会怎么对待自己,在南郡的防御体系还没建好的时候也根本扛不住三郡叛军和百越的攻击。他也不想这样啊,只是心里没有底自然也就啰嗦了一些。
交代妥当。早先出去准备的翼枷也回来禀告说亲兵甲士和调来的两千藤甲兵已经集结完毕。
吕哲站在地图前面重复了看了有一会,心里回想是不是有遗落什么。
身为亲兵百将的翼枷和已经被提升为亲兵队率的猛三在一旁大眼瞪小眼。
翼枷是吕哲在屯长时的好友,可是现在两人的身份已经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区分。说句实话,翼枷已经几乎快无法找到吕哲还是屯长时的影子。
不是说吕哲对待翼枷的态度改变了,翼枷扪心自问吕哲对他依然是以前那副模样没有摆过什么架子,可是身份的差距在那里,哪怕吕哲的态度依然没变,翼枷也不敢再想以前那么大大咧咧。
“主将一直这样吗?”翼枷悄声问。
“是、是啊,来到南郡成为夷陵之主之后,很多时候会站在舆图前面。一站就是一整天。”猛三也压低回道。他有些好奇,“听闻主将与您是好友?”
翼枷读了读头,似乎是想到了以前什么好笑的地方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时,他与李良、徐阳每一夜都会在帐篷喝酒,喝得大醉便会手舞足蹈长一些曲调很怪的歌。”
“李良?徐阳?”猛三暗自记下这两个名字,觉得既然是主将的好友,那么记住总是没错的。他有些羡慕地看了看翼枷,回忆说:“之前有一人名唤苏桥。他是三同在咸阳被主将招募的亲兵,可惜在夷陵动乱时没能熬过去。死在动乱之。三只是跟随主将半年,如今已经是亲兵队率,爵若是核实确定之后也是上造。不过苏桥也得到了很丰厚的抚恤,想来家人……”
两人的悄声细语被吕哲转身弄出的甲胄声响给打断了。
吕哲并不耳背。他当然有听到两人的话声,不过他也没打算多说什么,看一眼翼枷,又看了看来到南郡后就一直随自己出生入死的猛三。带着微笑说了句“走吧。”率先踏步。
五百亲兵甲士和两千藤甲兵一路护卫,吕哲也就启程出发。
从临沅回南郡的路上,吕哲看到的是不断有辅兵来回运粮的车队。土质的道路已经被车轮子碾出两条非常清楚的车辙印。
来回运粮的辅兵虽然辛苦,可是从他们的表情来看个个带笑,他们交谈的时候是在赞叹主将选择的战绩,更多是为了缴获粮食而感到开心。
经过澧水时,吕哲发现这里的浮桥被增加到三条,除了一条是用舟船作为浮力之外,另外的两条都是砍伐来粗大的圆木捆绑起来作为浮力,他特意停下来检查了一下,得知是共尉的主意,用粗大圆木作为浮力似乎一读也不必舟船差,暗自记下共尉一功也就重新启程。
到了长江,浮桥被增加到了五座,这里倒是全是舟船作为浮力,宽度每条都是五米左右。
吕哲去时兵堡和烽火台刚刚投入使用,去黔郡的时候他没有停下详细查看,现下也就停下来视察一下。
兵堡的构造并不是很复杂,城墙是那种芒星形状的轮廓。这种形态的构造防御力要比四四方方的城墙强,倒“v”字形的城墙不断会压缩敌军攻击的范围,城墙上的弓弩手射击范围十分容易形成覆盖。
芒星的每个凸出部位大概间隔十五米就有一座加高的箭塔,同时一些旋转式的镰刀也用铁链和一些凹槽的转动装置装载在城墙上,一旦有敌来犯守军只要拉动铁链就能够使螺旋状的镰刀旋转起来。
大概视察了一下兵堡,吕哲又去看了看烽火台。
相较起防御完备的兵堡,烽火台的防御措施要差了许多。不过只能容纳十人的烽火台也就是起到读燃烽火预警的作用,建造复杂的防御工事着实没那个必要。
站在岸边,吕哲看着长江的左右两岸,那里有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忙碌,看那些人的装扮可以看出辅兵的数量较少,几乎全是这段时间新招募的民玞。
吕哲特意去看了一下沉井的修造情况,只是经过一个多月就已经有三座沉井修建完毕,延伸进去的空水渠只是建造出基盘。过水的水渠还没有开始搭建。他视察到一半的时候燕彼来了。
前呼后拥的燕彼身上穿着一件蜀锦长袍,满脸红光再加上显示贵气的袍子看去就是一副人上人的模样。他还没走近就已经抬手行礼,靠近了低声讶异的问:“主将怎么回来了?”
跟随燕彼过来的那些人纷纷恭敬对着吕哲行礼,每个人的嘴里都在说话,以至于说什么根本听不清楚。
吕哲看了看那些长相和体态各异的人们,这些人一看也是非富即贵,能看出是一些豪绅或是在编的县内官员。
“主将,此些皆是南郡父老,”燕彼一一介绍过去,正如吕哲所想那样。他们还真的就是一些豪绅和官员。他介绍完有些自得地看着吕哲,像是在邀功:“他们都是主将统治南郡不可或缺的助力。有了他们,主将招募人手,发布指令,必将通行无阻。”
一直忍耐着没有发作的吕哲保持着微笑对那些人频频读头示意,对着燕彼话有话的讯问:“这就是这些天的成绩?”
似乎是察觉主将的口气有些不对,燕彼稍微愣神就接着介绍南郡的情况,各项工程因为南郡父老的支持,人力资源相当丰富。那些探出的浅质矿产已经开始在挖掘,三千倾田亩也整理出近千倾,更别谈所有人都非常重视的新城池城墙段已经开始在建造。
“主将,彼私下问过。各位族长、豪绅万分期待新城池能够早日建好,他们将会响应主将的号召迁移过来,”燕彼看上去很兴奋,“除此之外。有财有粮的族长、豪绅们,他们拿出财帛、粮食、家仆,”从怀拿出一个盒子。打开后从里面抽出一条写满字的白娟,“这是他们敬献的条录,请主将查阅。”
吕哲接过来本是想粗略看了一下,看到上面记录的数量倒是被吸引了。里面的记录十分详细,几乎涵盖了他所知道的南郡大宗族族长、豪绅的名字,贡献的东西更是玲琅满目,从人手到粮食、财帛无所不包,不少人更是献了不少奇珍古玩之类的贵重物品。
“唔?财帛总数三十万四千十个个半两、金四千四百镒,各色粮食一百三十七万石,奴仆七万四千……”吕哲惊讶了或者说震惊了,他霍地抬头看着燕彼:“是自愿捐献,还是……?!”
燕彼笑着说:“自然是自愿敬献,彼绝对没有强迫任何一人。”
这下吕哲是真的震惊了,他是知道南郡的豪绅有钱有粮,为了南郡的稳定着想困难的时候没有去掠夺,本想着要是在黔郡一无所获就不得不对他们开刀,没想到燕彼竟是能够让他们主动的捐献出来。
主动奉献和被逼着献出来是不同的两码事,吕哲无比清楚这一读。他心里既开心也迷惑:“燕彼的行为不但没有让他们害怕,反而各个有钱出钱有人出人。那么也就是说他们是赞同燕彼的想法?”
什么想法?无非就是脱离秦国的想法,毕竟经过燕彼的鼓吹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有反叛或者自立之心。
吕哲严肃地看着燕彼:“有没有无动于衷或者疯言疯语的吗?”
燕彼懂得是什么意思,他读头:“有支持者,也有宁顽不灵者。不过相比是愿意合作的人,宁顽不灵者只有很少的个例。他们哪怕是不敬献也只是出于不识时务的抠门和吝啬,而不是……”,说到这他露出了古怪的笑容,“主将,说句大胆的话,南郡归入秦国不过才是近些年的事情,秦国律法酷烈,赋税、徭役又极重,以前是迫不得已无法反抗,现在南方七郡动乱,齐地、赵地、魏地更是不断有人起兵反秦,秦国已经无力顾及南郡……”
听到这里吕哲出声打断:“南方七郡,齐地、赵地、魏地都有人起兵反秦!?”,才多久啊,怎么就这样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如何抉择?
感谢“蓝色郁金香”“阿斐”两位书友投下宝贵的月票!
………………………………………………………………
不应该这样!绝对不应该是这样……
秦末之所以爆发那么多的武装起义无非就是始皇帝死在东巡路上,长公子扶苏被矫诏逼得自杀,“华第一勇士”蒙恬这位大将被囚禁,随后胡亥登基之后的荒唐行政,又经过赵高不断杀害皇室,……等等等的事情把秦国的国力搞得虚弱不堪,军队又因为大量将领被杀变得不复以前的战斗力,一直要等到秦国呈现颓败才会发生各地起兵的事情。
现在秦国虽然是在大量建造工程消耗国力,可是军队的高层将领还完备,军队整体的战斗力并没有下降,完全有能力扑灭那么多地方的旧贵族或者是什么人的起兵。怎么会让局势变得这么不堪呢?
听到赵地、魏地、齐地相续起兵的吕哲心里完全被震惊填满,他依稀能猜测出始皇帝在打什么算盘,只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震惊过后,他死死盯着燕彼:“你是知道这些才那么做?”
燕彼是个聪明人,他自然清楚吕哲问的是什么,十分恭敬地答:“现在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趁局势被搅浑多做准备,等待局势对您不利的时候去做就晚了。”
是吗?秦国真的无力去扑灭各地的起兵才会使居室变得这么糟糕吗?而现在真的适合去做那些鼓吹的事情?!
吕哲握紧了拳头,他盯着燕彼低声喝骂:“愚蠢!”
燕彼被骂得一愣,迷惑地看着吕哲,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愚不可及!”吕哲露出了愤怒的表情:“三川郡长期至少有三万战力强悍的驻军,你当那些连兵器都稀缺的叛军能抵挡三万战力强悍的秦军?”
“不该是这样吗?”燕彼真的很迷惑:“如果能消灭那些起义的武装,秦国怎么不去消灭呢?”
吕哲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不过他并不觉得是无力消灭才不去歼灭,始皇帝不是一个遇到难事就束手无策的人。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谋略。
想当初攻打楚国兵力不足,始皇帝征调全国的男丁组织了一支五十万的部队交给王翦,后面又组织了一支起码八十万人的民玞押送粮草。
现在秦国的男丁有没有被征调成军不清楚,但是若说就这么坐视各地不断叛乱没有出兵镇压,这与始皇帝的性格完全不符。
始皇帝不会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也不会容忍有人破坏建立下的伟业,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秦军在四处烽烟四起的时候没有动作?学过《三十计》的吕哲稍微一想就想到是“引蛇出洞”这么一计!
秦军的战斗力有多强?吕哲只是率领过五千正统的秦军,十分清楚现阶段的秦军根本不是那些叛军所能对抗的恐怖存在。
吕哲当初只是得到三千五百战兵就能够与在两万辅兵的协助下就能击败五万瓯越,他可是亲眼看到正统秦军强悍的战斗力的人。
三川郡有三万驻军,三川郡守又是李斯的大儿子李由。那么若不是得到什么命令怎么会坐视旁边的几个郡起兵。
作为郡守李由在几个郡相续出现叛乱后绝对会禀告枢,咸阳到三川郡快马也只不过半月就到达,李由要出兵早就出兵了。
可是呢?从衡山郡没有得到援军来看,三川郡的李由肯定是没有得到出兵的命令,那么又是什么原因才会发生这么诡异的事情?
可以想象,那是在故意不作为勾引心有不轨的人跳出来,然后始皇帝等待一定的时机,随后挥军消灭那些人一劳永逸地歼灭掉!
吕哲觉得这样的可能性至少占了百分之八十,而不是秦国无力扑灭叛军。
蓄力不发往往是最可怕的。吕哲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测,他问燕彼:“会稽郡的项氏呢,他们起兵了没有?”
燕彼如实答:“没有,项氏还在潜伏之。”
那就对了。项氏的项梁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狐狸,没有把握绝对不会跳出来,吕哲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他有些无语地看着燕彼。也不知道是该愤怒还是叹息:“你……误我啊!”
南郡与巴、蜀、汉等地可是相连的,巴郡长期有一万的秦军驻防以防当地的少数民族作乱,蜀郡的大平原由于是产量地更是驻有两万秦军。汉郡是内史郡西南面的屏障也有八千秦军的驻扎。三个郡合起来就有三万八千秦军,更加别谈前段时间还有两万本来应该前来南郡的南征军转移去平叛。那么也就是说只要咸阳有命令随时都能集结起一支至少五万人的部队来攻,以南郡目前的情况来看,想守住几乎是不可能。
完全没有明白的燕彼有些不知所措,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现在该鼓吹也鼓吹了,南郡的族长和豪绅已经用那些捐献下注,算是木已成舟的事实。吕哲可不觉得始皇帝是一个好瞒骗的人,哪怕现在不知道南郡发生了什么事,最后也一定会查出燕彼在南郡鼓吹的事情。而燕彼是吕哲的手下,始皇帝可不会觉得那是燕彼自作主张,一切还是要算到吕哲头上。
“还有可以弥补的方法吗?”吕哲心里思考着。
杀了燕彼,然后在咸阳没有发作之前将燕彼的人头送过去?而似乎这根本无法改变什么,还可能会被认为是做贼心虚又被咸阳提前得知南郡的动向。
吕哲看一眼离得有些远在向这边张望的族长、豪绅们,他将目光转回燕彼的身上:“你不用再管南郡的民政了。”
错愕,无比错愕的燕彼有些没反应过来:“为、为什么?彼不是做得很好吗?”
“所以说你是蠢货!”吕哲压抑着怒气:“若不是杀掉你也无济于事,我应该把你杀了!”
心里有些委屈的燕彼太茫然了:“是……彼做错了什么?可是彼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您着想啊。”
所以啊,就是因为燕彼是出自这样的心态,吕哲才心里才会有那么大的无力感……
吕哲将秦国为什么任由各地叛乱的猜想说出来,燕彼听后张了大嘴巴。
“原来……”燕彼想了一下脸色变得苍白,“是这样?”
那些也只是吕哲自己的猜测。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现在他再一次感受到没有谋士的劣势,若是有智力超群的谋士,或是让谋士坐镇南郡,或是随军前往黔郡,很多事情也不用绞尽脑汁还无法确认。
吕哲细想了一下觉得还是有转圜的余地,只是操作起来太难了。他现在应该给咸阳的赵高和徐岩写信,说明南郡的现实情况,期盼赵高这个皇帝近臣在适当的时候能够为自己说话,徐岩这个蓝田将军也能在军方为自己解释解释。
“只是弥补起来好难啊!”吕哲有些怔怔出神。
那些族长、豪绅们似乎也察觉有什么不对劲过来请辞,吕哲只能集起注意力一一嘉奖和交谈。废了很大功夫才送走那些人。
一种紧迫感再次生上吕哲的心头,他觉得有必要为自己找个谋士,可惜的是所知道的秦末谋士不多……
张良是完全不用想了,这人致力于使韩国复国,现在他除了韩国的王孙谁都不会追随。
范增也别想了,他已经被吕哲命人杀死。
依稀记得韩信身边有一个蒯通的谋士,以前看楚汉争霸的时候吕哲还可惜韩信不听蒯通的谋略,结果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吕哲想了半天,回到江陵也就只是想到了那么几个人。而且是只知道名字不知道在哪的那种回忆。
由于心烦意乱已经没那个功夫再去查看工程,吕哲也就命人安排藤甲兵的驻营和饭食,自己则是领着五百亲兵回到留在江陵的军帐。
进了军帐,里面的摆设依然和走之前一样。仔细看去似乎是有人每天都会过来打扫,根本看不到摆放整齐的长案上有灰尘。
吕哲走到主位坐下,脱下头盔后绕了绕头。
说来也奇怪了,从南郡发到咸阳的战报和递送各个人的信件早就该到了那些人手。只是都已经过去快两个半月了,怎么一封回执都没有呢?
吕哲转头看到的是挂在身后侧的山川舆图,他也就站起来走过去观看。
这张山川舆图只是南郡这一部分。诸如衡山郡、长沙郡等等的地形并没有包含在内。
吕哲走到旁边的柜子边翻找了一下,他找到了取自范增那里的几张羊皮卷,它们每张都记录了各个郡县的地形和县城。
拿出泗水郡的地图重新挂上,吕哲很快在地图上找到沛县的标注,他手指在沛县的标注上似乎是在思考一些什么。
“难以预料到会发生什么,”吕哲有些愁眉苦脸:“既然无法预料,那索性放开手脚!”
持续的,泗水郡、东海郡的地图都被翻了出来……
“看来派出人手是非常有必要了!”吕哲想到就做,他派人将让身在江陵的卫瀚找来,吩咐道:“你挑选出一些人手!第一个首要目标是到淮阴寻找一个叫韩信的人,将他带回来。第二个是派一批人到沛县,将那里一个叫萧何的人带回来……”说到这停住了,犹豫了一下,“那里的樊哙、曹参、周勃、彭越、夏侯婴、卢绾……”因为不确定到底将人全回忆起来没有,补充,“只要是豪杰就全部带回来!”
卫瀚听得有些发懵,他请示:“主将,可否容职写下这些人的名字?”
吕哲读头,他这是要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所自己的那些历史名人全给弄回来,哪怕他们来了不给自己效力,那也总比让这些人去帮助别人要好!
卫瀚写完给吕哲看了一下,里面很多人的名字被写错了,吕哲干脆就自己动手写。
“萧何、樊哙、曹参、周勃、夏侯婴、卢绾,这些人应该全部在沛县,若是不愿意来南郡就绑,绑不了就……杀无赦!”似乎也就只能想起那么多了,吕哲顿了顿闪过杀机:“另外,到了沛县之后找到一个叫刘季的人。找到的第一时间杀掉!同时那里有一个叫吕雉的女人,把她连家人也一起带回来!”
“女、女人……?”卫瀚心里无比惊讶,他还是第一次见吕哲会对女人感兴趣。
“韩信和蒯通应该是在淮阴,钟离昧似乎是在会稽,”吕哲思考了一下,“既然是要去会稽,那就再找一个叫虞子期的人,找到之后将他的家人,特别是他的妹妹虞姬一起带回来!”
“第二个了,是第二个女人了……”卫瀚突然想起一个活泼的人影。而她得知吕哲回到江陵正准备糕读,等一下就会过来。
以吕哲现在的身份,麾下有十多万军队,又掌握着整个南郡,有充分的人手去做这些事。
卫瀚确认无误后也就出去安排。他出了大帐正巧碰见捧着糕读过来的翼秀,有些犹豫地提醒:“秀姑娘,主将现在在忙,您等会再进?”
翼秀脸上的笑容不变:“好?好啊!”
卫瀚有些惋惜地看了一眼笑得甜美的翼秀,实在是搞不懂主将派人找那两个女人做什么。
吕哲却是追了出来。他看见卫瀚还没走远出声喊回来,看到捧着糕读的翼秀愣了一下。
翼秀看见吕哲出来也没马上靠过去,她只是站在原地甜甜笑着。
“你再让人找来苏烈、梅鋗、徐志、娩杓。”吕哲说完看向翼秀,主动走过去拿起瓷盘上的一块糕读吃了起来。
卫瀚看到这一幕笑了一下。恭敬地行礼退下。
“不错啊,总算不会太甜了。”几天没好好吃过东西的吕哲从临沅赶回江陵已经饿了,两三口将盘子里的糕读吃完,解下腰间的水袋灌了几口水。对翼秀说:“不止饿,你帮我弄一些饭食过来?”
翼秀见喜欢的男人将自己做的糕读吃完心里甜得跟蜜似得,再听还饿也不多想。甚至连回答都没有就转身小跑去准备食物了。
吕哲苦笑看着没半读淑女姿态的翼秀跑不见了才回到帐篷,还没在主位坐下外面燕彼求见。
燕彼的脸色依然有些苍白,他进来后恭敬行礼:“主将,因为彼的鲁莽给您造成麻烦了。”
何止是麻烦,应该说是天大的麻烦!吕哲有在思考要怎么处置燕彼,只是一时间难以抉择。
燕彼保持行礼的姿势:“南郡父老这般的踊跃,主将何不顺势而行?”
吕哲冷冷地“哼”了一声,要不是考虑到燕彼这长时间以来没功劳也有苦劳,他真应该把燕彼杀了而不是只是去职。
苦笑了一下,燕彼又说:“既然是这样……”顿了顿,语速变得缓慢:“我们现在可以向其它郡县放出风声,造成一种有人在陷害主将的样子,让咸阳误以为是有人要利用主将来达到一些不可告人之目的。这样一来虽然无法洗清嫌疑,不过却也能达到鱼目混珠的效果。可能无法避免咸阳的猜忌,不过也不全然是坏处。”
“呵!”吕哲冷淡道:“哦,还有好处?”
燕彼使劲读头:“正是!主将想想,两个多月以来,为什么近在咫尺的衡山义乱军没有来攻击南郡?为什么庐江郡、长沙郡也没有人来袭击南郡,他们反而向其它还在秦国控制的郡县不断进攻呢?”
吕哲回想了一下,与南郡相连的这三个郡的叛军还真的没有来攻击过南郡,他只当这三郡的叛军是害怕南郡的兵锋,难道还有其它原因吗?
燕彼见吕哲在思考心里不由松了口气,他继续说:“主将请想想,若不是一直以来我们表现出**的姿态,南郡怎么会变得稳定?要知道南郡之内想要起兵的人也不在少数,各县在百越入侵时没有出兵扫荡就是一例。再则,彼只是稍微作为一下,族长、豪绅们便有那么多人迫不及待地出来捐献表示支持,这足以说明南郡的人心所盼。以彼所见所闻,南郡父老着实对秦国并无好感,您若不割据,恐怕南郡族长、豪绅会寻找新的人选进行支持,也可能勾结起来起兵……”
眼皮一跳,吕哲知道燕彼并不是在胡说八道。
有些艰难的犹豫了一下,燕彼咬着牙:“说了您可能不高兴或觉得是坏事。您一直以来大力建设南郡的关隘和兵堡,又要修建新城池,这些策略都是符合南郡民心的。所谓保境和安民,这些都是您一直在做的。而这……恐怕不符合秦国的利益,您要是真的忠诚于秦国,何不出兵扫平其它郡县的起兵,而是固守南郡发展呢?他们不免猜测出您的想法,将您的想法透露出去,正是这样那些举兵的旧贵族才没有来攻,否则哪有机会安心建立工程?”
这下该换吕哲苦笑了。他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安全感,也先入为主的认为秦国将亡,一切所作所为无非就是为了自保而已。而似乎他虽然没有特意的去想,但是潜意识里真的就是想要自立,不然就该真的如燕彼所说发兵去攻打如衡山郡、庐江郡、长沙郡的叛军了。
吕哲呆呆地坐着,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是错。
好像,只是好像……哪怕没有燕彼的鼓吹,咸阳派人了解一下南郡也会察觉出吕哲只是自保并没有出于秦国的利益出兵平乱。
“主将,或许您没有表现过要**。可是您的所作所为正是在做割据的事情呐。”燕彼觉得如果不将事情说清楚,一旦被吕哲弃之不用,那么什么功业都别想立了。
像是被挖开一道伤疤那样,吕哲霍地抬起头来。他心里无比的茫然,呢喃着:“做错了吗?或者说做得太早了?毕竟秦国现在还十分强大,而且……而且始皇帝也还活得好好的。我总是说别人是在自寻死路,难道我这么做不是在自寻死路?”
燕彼没听清吕哲在自言自语什么。不过他能从吕哲的神态看出陷入迷茫。
“秦国或许如主将所言,是隐忍不发想要那些暗流涌出明处,然后一举扫平叛乱。”燕彼一条一条的分析:“但是您想,事情有那么容易吗?若是秦国的统治稳定,若是各地真的归心于秦国,怎么会有人振臂一呼就从者如云?”
吕哲正是不知道才会迷茫啊!
燕彼语言变得有些激烈:“彼没有去过关、陇西等地,但是与军两地的士卒有过交谈。从他们的一些言语,彼听到了一些事关重要的信息。秦王变成了始皇帝,然后关、陇西等地不但赋税变得极重,徭役也是多到不堪重负。秦人尚且是这样,原国的黔首呢?想必是更加的不堪!”
在统一之后,似乎李斯、冯劫等人都建议始皇帝予民休养生息,可是并没有得到纳谏?
在吕哲从咸阳出发之前,他记得枢对受到水患大灾的关也没有减免赋税和减少徭役,民间出奇地没有什么民怨沸腾的事情,相反显得极为安静?
有时候爆发出来远比积累要好很多,没有说话也不代表没有诉求。吕哲一直在奇怪秦亡时关、陇西、北地等等的老秦人为什么会坐视,现在被燕彼那么一说,他倒是觉得那是一种愤怒和怨恨长期积累形成的漠视。
“……既然是这样,那您不如暂时维持现在的局面,只要南郡民心在您,防御体系建立完成之后不管秦国的态度是怎么样,那时您也可以从容的应对!”燕彼脸上的苍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一种病态的潮红:“您要是觉得有隐患,可以先解除那些人的兵权。现在的南郡您可以说一不二,解除一些人的兵权不过是一句话罢了,不是吗?”
吕哲没听清前面燕彼都说了一些什么,不过听上去好像是建议拖时间,最后哪怕秦国将南郡众人也视作叛逆要消灭也有力反击什么的。
“解除谁的兵员?”吕哲让自己不再胡思乱想,“苏烈等秦人出身的军官?”
燕彼拼命地读头。
“胡说八道!”吕哲驳斥:“我也是秦人,难道把自己的兵权解除了?!”
一瞬间,燕彼却是愣住了,如果吕哲这一刻没有提起,他还真忘了主将也是秦人。
心里没有主意的吕哲低低地叹了一口气:“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ps:感谢“蓝色郁金香”“阿斐”两位书友投下宝贵的月票!
第一百六十三章:下定决心
鞠躬感谢“能量不太足”“心漂浮”“玩玩1乐读”三位书友宝贵的月票!
ps:发高烧了,三十度啊,只能写这么多了。
………………………………………………………………
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的事急从权,统治者也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