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币体系。能够创造出金、银、铜三进位,凭什么就不能再把宝石加入到货币体系之中!”

是啊,凭什么不可以?所有的制度和体系,不是因为需要才被创造吗?

吕议略略懵逼地想:“好像到了现代,一些人无法进行现金交易,也无法进行转账交易,将钻石是用在了黑市的大额交易上面?”

吕启暂时还没有懵,但是他无法反驳既然黄金、白银、黄铜可以作为货币,为什么宝石不行的理论。

很一目了然的事情,黄金、白银、黄铜成为货币,那是人为构造出来的货币体系,与他们一样价值的宝石自然也有资格加入到货币体系之中。

“那个啥……”吕议好像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提出了一个疑问:“黄金、白银、黄铜,它们可以融化掉在做成任何想要的模样,宝石不可以吧?”

“呃?”吕阳得意洋洋的表情僵住了,垂死挣扎道:“我们只是需要它们作为货币,为什么要融掉?”

“如果宝石作为货币,使用纯粹地雕刻或裁剪,成本和工序上会有很大的丢分。”吕启悄悄地对吕议起了个大拇指,然后含笑看着表情僵住的吕阳,说:“可以融掉的贵重金属,我们使用冲压手段可以轻易地印上任何想要的图案。宝石雕刻图案暂时只能依靠人工,作为流通性的货币,有点难呢。”

吕阳愣愣地说:“不雕刻图案不就行了……”

吕启说:“任何货币上存在图案,是为了货币体系的严控。你学了经济学,没有学到这个?”

吕阳似乎是明白了一些什么,没心没肺地说:“知道啦,那我再想想,总有解决的办法的。”

吕议却是在思考其它的事情,他说:“中亚一些国家和印度次大陆的国家,他们都有用宝石作为货币交易的习惯。这个似乎有点搞头啊?”

不是口胡,目前使用宝石作为货币的国家一点都不少,估计也是因为找不到比黄金更加贵重的货币,又因为黄金作为货币已经无法承受商业替换价值,才搞出了用宝石作为货币那一套出来。

吕启提醒了一句:“他们没有纸……”,说着又改口:“至少他们的羊皮纸什么的很麻烦。”

羊皮纸和纸都叫“纸”,但真的是不一样。目前除了帝国有纸张之外,其余种族和国家并没有纸张这种神奇的物品。这么说好像也错了?至少中亚的那些商人是有采购了一些纸张回去,但是数量太少太少了。

纸张作为贸易品的价值太低,但是他们又了解到纸张的好用,不止有一个商人愿意出大价钱购买纸张的制造方法,但是暂时还没有得到回应。

“执政府的意见是拖着,能拖多久就多久。”吕议坏笑着说:“什么东西最容易承载文字,那样东西就会成为继承文明的‘神器’。纸张的重要性比任何人想象中都来得尊贵,说什么制造方法也不能贱卖了。”

吕启知道那句话只不过是一个引子,果然接下来又听吕议说下去。

“宝石我们不缺,并且说实话……宝石在帝国并不受欢迎。”吕议继续坏笑:“我们喜欢的是玉和翡翠,那些宝石的销量可不怎么样。它们或许应该作为一种货币,然后从愿意接受宝石的国家或种族那里换取我们需要的东西。”

“我就说嘛,宝石可以作为货币的!”吕阳又蹦出来,可是很快就被摁回去。

“大人说话,小孩子一边去!”吕议嫌弃地将吕阳撇到一边去,看着是在对吕启讲话,实际上是在自言自语:“很有操作价值啊!宝石对我们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在帝国也没有多大的市场,拿它们去外面精心另一种层面的掠夺,是个不错的主意!”

第1101章:海洋啊海洋

吕阳说白了就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屁孩罢了,因为接受到的教育懂得不少东西,但要说能够有多么令人赞叹的见解绝对是骗人的。

十三岁的小屁孩嘛,连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都没有,能够想到宝石也能够成为货币体系的一员,且不管想法有多么幼稚,其实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用宝石与中亚那些国家……当然还有孔雀王朝交易,那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对了,孔雀王朝是帝国在去年发现其存在。这么说或许也不怎么对,帝国的高层早就知道有个孔雀王朝,但是并没有实际接触过,后面是使节团到了中亚之后才实际有过接触。

孔雀王朝的疆域很大,听闻人口也是非常多,只是他们的民族构造非常复杂,好像是超过百个种族?

“那不过是一个由多到没法数的部落组成的大杂烩国家。以前的君主倒是还懂得处理复杂的民族关系,到了现任的君主提婆伐摩,国内的种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已经难以控制。”吕哲是在对骆摇和萧何说话。

帝国发现一个国家,总是会想着从那个国家获得什么,发现了孔雀王朝自然也不例外。

目前想要出兵孔雀王朝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帝国都没有搞定高原,只是占了高原在东面的一小块领地,其余地方都是处于各种高原羌的控制之下。

帝国无法占领高原不是那些高原羌有多么厉害,是帝国的人很难适应高原天气,再则就是没有发现高原上有帝国极度需要的矿产什么的。结果是什么?是帝国很难生出急迫占领的*。

有更容易占领和资源更加丰富的地方,为什么要经历千辛万难去占领一个困难的地方?全帝国也就只有吕哲和吕议会抱着一颗坚定的心将高原“收回”,那还是因为他俩有“大统一”情结,其他人对高原是绝对一点兴趣都没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够了。”吕哲说这句话的时候,背景要搭配上尸山血海,成堆比喜马拉雅山还高的尸骸。他却是带着微笑:“多了就是麻烦。”

太尉骆摇在点头,他很快就不是太尉了,会被调到西域,去当什么都护府的总督。

其实,在帝国太尉卸任之后远调于外都是一种惯例了,就好像蒯通卸任之后去了倭列岛,现在是轮到骆摇去西域。

西域都护府就是一个权宜之计,因为帝国暂时没有那个功夫去统一西域兵占领,所以就拉上了一些臣服的国家建一个以帝国为绝对老大的联盟。

那也就是一个过渡式的存在罢了,提议者是乌孙,所以帝国也就勉为其难同意了。

是了,乌孙可是嫁了两个公主到帝国,现在她们是皇帝的妃子之一。不过……说实话,两个异族公主在帝国并不是那么受到待见,至少包括勋贵、百官、平民都不是那么待见,只有皇帝还算是公平地对待。

其实……吕哲也是有一颗开后宫的心呐!前面是在奋斗,没有多余的功夫去收集美女什么的,等待帝国建立又是一轮向外开拓,空闲也没见得增加多少。

近几年帝国可算是渐渐没有那么多事了,吕哲那颗压制了多年骚动的心才算是活络了起来。从某些方面来讲,吕议说要收集世界美女的年头还就是吕哲给勾引起来的。

“对于美好的,我们可以收集。对于没有需要的,我们则选择让他们接受历史的洪流,走向必然的淘汰之路。”吕哲还在南陵,不过很快就要启程前往长安了。他一直是保持着微笑,说道:“像是南洋那些猴子就属于淘汰的物种之一。”

帝国的第二艘蒸汽船已经投入使用,依然是分配给了南洋舰队。南洋舰队目前的规模很大,那是出于南洋岛屿众多的现状,再则就是南洋的资源着实也是丰富,各个岛屿上的土著还比较多,不像北洋舰队只需要顾着倭列岛就算是完事了。

“是多了点,并且还非常懒惰。”萧何有绝对的发言权,他不止一次处理过奴隶的分配份额:“事实上已经证明南洋奴隶是最没有用的一批,倒是草原奴隶称得上能够吃苦耐劳,身体素质也不错。”

其实倭列岛的奴隶也是挺不错的,就食个子矮小又瘦不吧唧,虽然听话却顶不上大用,倒是已经被打服了的草原奴隶身体壮一些。

“未来帝国需要至少五百万的奴隶。”看似文雅的萧何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背景也该配上一副尸山血海的模样,再加上像是海市蜃楼一般的帝国美好城市建设图。他认真地进行介绍,比如修路啦、挖矿啦、之类的,然后说:“或许五百万并不足够?”

“目前我们所能够获得奴隶的渠道没有增加,周边的异族该杀的杀,该抓的抓,基本上已经呈现枯竭的状态了。”骆摇一脸的苦恼,说道:“南洋舰队是有发现疑是同样另一个大洋的海峡,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认。”

在这里,历史再一次被改变。历史上帝国发现海峡都已经是帝国历三十多年的事情了,现在是帝国历十四年却已经发现,那要归功于帝国科技的进步上,至少技术的发展让船只的运载量增大,可以航行更久的时间。

对海军来说,产生最大变化的还是蒸汽机运用于海航。以前船只基本上是受季节的限制比较大,比如季风季节就是一个很好的航行时节,没有季风或是逆风则会受到限制。

船只使用划桨其实也是可以,但是作用并不明显,看看地中海的情况就知道了,那些文明基本上都有采用船桨技术,造出了那种又细又长的船,结果是风浪稍微大一点就悲剧。

帝国的船只并不是那种又细又长的款式,是比较传统……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类福船外形。任何科技物品只要出现一丁点不同,那么从原理上就会显现出分支,船只显然也是归属这一类。又细又长的船只就是为了针对划桨而设计,帝国这边并不是。另外相对于比较平静的地中海,南洋可是出了名的多风多雨季节。

“进入另外一个大洋,我们会找到新的资源。”吕哲有想过干脆从陆地打到印度洋沿岸,然后建立一个造船厂什么,可是那样非常不现实。他依然带笑,说道:“那边除了能够接触到孔雀王朝和塞琉古帝国,还能发现一块有非常多黑蜀黍的大陆啊!”

一想到黑蜀黍,忍不住就会冒出“奴隶贸易”两个字。就是依靠着奴隶贸易,黑蜀黍到了现代可谓是在每一片土地上都生根发芽,他们还真的就不愧是生存在“生命摇篮”的人种,耐活率估计是所有人种中最强,也是最能适应各地环境的一个人种。

当然了,黑蜀黍也并不全是那种满身肌肉的大块头,那是生活在灯塔国等欧美国家的黑蜀黍营养跟得上去,他们老家的黑蜀黍多的是那种四肢消瘦肚子却很大的亲戚。

骆摇和萧何什么奇怪的反应都没有,他们早就习惯皇帝像是全知全能一般,对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有什么玩意都是了如指掌的模样。

“其实要是真的却奴隶,我们南边的海洋对面就有一块大陆,就是那片大陆的人种……有点不好搞。”吕哲不是在开玩笑,别看印第安人好像被白人很轻易就灭掉似得,那不过是知道白人最后成为那片土地的主人出现的感官,实际上白人死在印第安人手上的数量也不少。他晃了晃头:“至少是在关岛和夏威夷找点之前,别奢望去对面的大陆了。先专心搞那些离得近的。”

另外,吕哲对美洲大陆其实是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不是怕印第安人,更不是怕根本就不存在的灯塔国,是他担忧过早的移民会使得国家或民族发生分裂。因为北美大陆实在是太大、太空旷、资源太丰富,要是移民过去,时间短的话移民对资源不断被送回帝国本土可能没想法,但是等待移民落地生根将北美当成自己的家园,对资源一再被送回帝国本土肯定就会有意见,到时候嘛……难道来一个另类版的“龙虾兵大对决”?

萧何和骆摇对皇帝说的那片大陆倒是充满了兴趣,每每发现一片处女地则是代表着还没有被开发的无穷无尽资源,资源等于利益,怎么可能会不心动?但他们也就是心动,一是皇帝不愿意开发的原因,二来……离得近的地方确实还没有吃干抹净,折腾那么远好像有点得不偿失啊?

皇帝待在南陵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等待确认是不是真的发现可以通往印度洋的海峡嘛!

现在打到印度洋沿岸建立造船厂什么的,真的是有点不值当,交通首先就是一个大问题。要在那边海港和其它工业设施,等待海运畅通才有的说。这样一来发现可以通行的海峡就真的比较重要,那是预示着帝国未来五十年的扩张重心,到时候陆地上的扩张反而是辅助,从海上到处烧杀掠夺才是主业了。

就在南海,那一艘已经服役了的蒸汽船,它的出气囱正在冒着浓烟,庞大的身躯则是破开海浪在前行。

在蒸汽船的周边,是大大小小约二十艘其它船只,它们是十二艘六百吨侦察舰和三艘一千二百吨的常规舰,其余是二千五百吨的补给舰。

对了,蒸汽船的吨位达到了五千二百吨,它是一艘非常接近近现代的船只,无论是从外形还是搭载的武器都是,估计也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船了。她暂时还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俗到令人发指的“一号”作为代号,另外一艘马上就要服役的姐妹舰是叫“二号”。

其实说白了吧,两艘蒸汽船不是最终版本,她们就是一种实验性质的战舰,会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发现不足,然后才累积经验来研制新一代的战舰。

此时此刻,二十来艘战舰和运输舰组成的舰队正在朝着西北方向航行,她们的右侧是一片看去绿葱葱的岛屿,大概是后世的马来西亚的主岛?

这片区域的岛屿早就被帝国海军发现,舰队也派人进行过登陆,按照习惯立下一块界碑啥的。他们确确实实就是在每一块新发现的土地,只要是能够埋下一块界碑的地方都弄了一块界碑,现在不一定是占领,但立下了界碑就是属于帝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嘛!

“舰长,咱们似乎在这片海域绕了有两个月了吧?”

“想说什么?”

“补给只剩下半个月了。”

“哦。”

他们确实是绕了有些日子了,主要是以为某处可以穿过,但是等待派出侦察舰一侦查,要么是无法容大型船只通过,要么就是一个死胡同。

无法让大型船只通过还叫海峡吗?应该叫水沟的吧!他们要找的是一个可以容数十艘大型战舰并排都能通行的海峡,可不是找水沟。

他们找那个海峡都到了四五年了,海峡没找着,倒是找到了数量众多的岛屿。这片旮旯地方再怎么也是发现了一两年,该建立的补给基地早就弄了,像是离他们最近的鸟岛(纳土纳大岛)就有一处补给基地,返身回去就是一天半的事情,还怕没有补给?

“绕来绕去,绕去绕来,袍泽们都异常疲惫了。”

“嗯。”

“要不,咱们回去,哪怕是在鸟岛踏上岸半天也是好的。”

“可以考虑。”

不存在什么焦躁,他们整整探索了四五年,就是在七个月前有一艘侦察舰遭遇恶劣天气想要靠岸躲避,意外地发现了海峡的存在。那帮不知道应该说倒霉还是幸运的孩子,他们的船只在离岸边不远的地方触了礁,是拼了老命才等上岸,所有的航海记录却是丢了,结果是只能模模糊糊确认大概的海域,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探索。

“最后一轮吧,把侦察舰散出去,然后其余战舰停在原地下锚!”

……………………

挺悲剧的,看《我们的法则》和《咱们穿越吧》,根本就停不下来,所以……大家见谅啊!

第1102章:野人什么的

南洋这片海域的岛屿,它们目前应该是帝国除了倭列岛之外最大的宝库,只是因为目前科技的制约,南洋的众多岛屿实际上开发程度并不怎么样。

帝国未来重心会倾斜到海洋的开发上面,对继续向戈壁、草原等等看似没有什么资源,又不具有丰富矿产的地区,兴趣正在不断不断地降低。

很多时候吕哲都感到揪心,他这一代要是不将脚步踏上中亚,真的需要担心下一代还不会淌过戈壁、沼泽、沙漠,继续进行无论怎么看都没有什么太大收益,甚至会是赔钱买卖的扩张。

真的就是会赔钱,毕竟中亚什么的离帝国太远了,在遥远的地方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花费的财力十分惊人。一旦维持部队的花费远要多过于收获,裁撤掉军队也就成了必然。没有足够多的军队,向外继续开拓估计是没戏了,扩张下来的军队能不能守住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别看现在蒸汽机出现,火车也有了,铁路正在建,先看看现在是什么年代,生产力又怎么样,帝国想要修炼一条通往中亚的铁路?百八十年后再提上案头吧!

事实情况也真的是那样,沙俄在近现代修从莫斯科到西伯利亚的铁路,按照那个时候的工业科技应该是不算太难,至少西欧修铁路都修得全国、甚至是跨国畅通了。得到西欧技术支持,甚至是不缺乏劳力的沙俄,他们修铁路修了多少年?是二十五年。

修铁路?在华夏这么一个多山地的地区修铁路可比大部分是平原状态的老毛子那边困难得多了。要是修铁路的话,其实最佳的方案还是走沙俄的老路,不是选择从西域那边开始。这样一来,帝国先拿下草原,将匈奴什么的部族赶到西边,跟在这帮蝗虫后面扩张,路才能算是被打通。不过,那估计也是一百年开外的事情了。

修铁路到中亚暂时没得奢望,那么从海洋来进发就成了确实可行的方案。帝国日后会将发展中心倾斜到海洋,多方多面来讲益处并不是一般的大。

对南洋诸多岛屿的勘探势在必行,帝国本土的发展需要来自外部的资源,过程中海军虽然不会得到什么海战经验,但是培养数量众多的海员对民族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

然后,南洋诸多的岛屿有什么?可以说该有的其实全部都有,只要帝国将一系列的掠夺设施建立起来,日后数百年的资源根本就不会缺。

将太平洋变成帝国的“内湖”一直都是吕哲的心愿,只是那需要一个首要的前提,那就是把周边所有能够威胁到帝国的种族和国家全部折腾死,这样一来弄死中亚那些国家,包括南亚次大陆上的孔雀王朝就避免不了。

想要达成消灭周边种族和国家的目标,陆路扩张成本无比大,大到帝国难以支撑。所谓难以支撑,主要就是运输成本上面,毕竟哪怕是怎么就粮于敌都需要有后方稳定的补给在支持,完全依赖于抢劫的扩张方式不是没有效果,但是缺少与后方的必要互动,是培养军阀、分裂,还是打算攻下来抢一下就撤军?

发现可以通往印度洋……好吧,现在那片海洋压根没名字,以后会叫什么另外说,现在就且用印度洋凑合着。

帝国必须要找到可以通往印度洋的海峡,只要找到了海峡,就预示着帝国不再受于戈壁、沙漠、沼泽等等复杂陆地地形的制约,可以痛快地与中亚那些国家“站着捅”,还能与孔雀王朝发生快乐的接触。嗯,是帝国快乐,孔雀王朝如果觉得遭受入侵也快乐,那就是互相之间都快乐。

自然,入侵孔雀王朝不会是一开始就进行,甚至压根不会是奔着占领土地而去,一开始就占领土地绝对是脑残的行为,怎么地也该表现出友好经商的一面,先把孔雀王朝的政治情势、地形什么的摸清,然后再干一些抢劫和掳掠的事情才是正途。多少年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快快乐乐地消磨掉孔雀王朝的国力什么的,折腾虚弱了就该是露出真正獠牙的时候了。

想要与中亚国家“站着捅”,或者是与孔雀王朝快乐玩耍,一切的前提就是发现海峡,一天没有发现海峡什么都只能是纸面上的计划。

“又下雨了啊!”

“这片海域就是这样鬼天气,前一刻还是风和日丽,下一刻就是倾盆大雨,还是那种看不到乌云就下雨的怪天气!”

谁规定下雨就非得是乌云密布才能下啦!内陆地区可能不多见,但是沿海地区,特别是一些海上的岛屿,晴空万里的时候下大雨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尤其是以大海中的岛屿最为常见。

“一些学院过来考研的学生说,那是因为海洋上的水份蒸发,没有进入那个什么流层?不记得是什么流层了,反正就是蒸发到了一半没有能够形成云朵,又掉下来,成了下雨的模样。”

学生?从帝国历七年,中枢就通过一道法案,鼓励学生在放假期间到处走走,一般是在帝国本土进行郊游什么的,太学则是会组织起来前往边疆。不过,这一次既然是考研,那么就不是纯粹的郊游之类,是带着一些学术问题进行实地考察。

帝国的宣传部门已经在对未来会开发南洋进行教导式的宣传,中枢的各个部门也会对各个学院下达一些任务,比如这一次南陵太学会有学生出现在南洋舰队就是一个关于记录南洋气候的任务。

大多数的侦察舰已经被散出去,五千二百吨的蒸汽船和两艘常规舰、运输舰则是停在海岸线附近。它们的不远处其实并不是什么海岛,不过无法从高空鸟瞰,他们也还没有摸透这片海域,自然是不清楚这一点。

大多数的水手和士兵都是上了甲板,他们有的是在做清洗甲板之类的活,更多是趴在栏杆边上遥望远处的大陆。

其实大陆哪有什么好看的,除了乱七八糟的植物,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动物。对了,他们甚至是经过一处满满都是鳄鱼的狭隘航线,那个时候站在栏杆边上看着到处乱蹿的鳄鱼,那个视觉感官甭提有多么刺激了。

万里晴天的雨势其实是下不久的,一般下个几分钟也就结束了。晴天下雨会出现彩虹,处于绿水蓝波之间看半空的彩虹画面很美,可是看多了其实也就那个样,因此只有那些少见多怪的学生会瞎咋呼。

南陵学院随行的学生不是很多,就是一个班级四十人,其中有十一个女孩。都是青春年少的时候,十七八岁的男孩女孩身穿统一制式的夏季校服,那张青春脸庞大多数是被晒成了小麦色。

“看!看那边!”

“什么,什么?”

“好像有人在奔跑!”

“这边到处都有野人,看见人奔跑有什么好奇怪的嘛。”

帝国的捕奴队在南洋十分活跃,但活跃的地方是在吕宋岛一块,像是马来西亚群岛或者印度尼西亚群岛则是少有队伍过来。

要说吕宋岛已经被发现了七八个年头,那边经过南洋舰队一再开发,不说内陆到底是怎么样,至少沿岸南部已经不见了原始森林的痕迹,甚至是因为捕奴队频繁光顾都有集镇出现了。

南洋舰队还是非常欢迎帝国本土的人过来,不说是为荒凉的岛屿增加一些人气什么的,那些人多活动就意味着环境会改变。

一开始的时候,哪怕是岛屿海岸都是一片蛇蚊毒虫片布的地方,还慢慢清理出一块地皮,再适当地用火来烧出一块更大的空地。之所以用火烧,是因为砍啊什么的对环境的改变几乎是没有,只有烧过之后再清理根茎才算是有用。这个破地方阳光充足,雨水也充足,要是不处理植物的根茎,哪怕是砍出一片空地,一个雨季之后又该是回到绿色满布的环境了。

刚才那个瞎咋呼的学生其实不是第一次看到野人,只是他刚才晃了一眼,隐约是发现那个野人有些不同。

“那些野人,身上有着非常多的纹身。我看他们追的也不是什么动物,是一群人。”看上去小斯文,却被晒得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他叫黄安。他可不是唱歌的,是南陵太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还是优等生。

听到瞎咋呼的一名水手凑了过去,开口说:“纹身,还追着另外一群人?”

黄安晃点着脑袋:“对,我肯定没看错。”

水手先是“哈!”了一声,然后说:“那些有纹身的家伙是猎头族,又或者我们比较熟悉的吃人族。”

南洋这片破地方的野人真的是太多了,一个村庄就是种族也是常事,其中吃人族占了大多数,倒是温顺一些的野人基本上都快灭绝了。

一直是到近现代,那样这个破旮旯地方依然有着众多的野人,甚至大多数就是食人族,后面西方殖民者来到这里,食人族才大部分被灭绝掉,没有灭绝的也是躲在深山老林,要不就是向着澳大利亚周边的岛屿迁移。

现在是公元前二零二年,要说起来南洋这片破旮旯地方也不是没有文明,是存在着一部分的玛雅文明,不过玛雅文明的主体是在加勒比群岛那一片和南美洲,南洋这破地方比较少见。说白了,玛雅文明也就是一个石器时代的文明,能漂在水面的基本就是舟,想要找条船基本就是找不到。

“看!看!他们出来了!”

很多人都是顺着黄安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部分有望远镜的人都是拿起来注视。

海岸边先是冒出一些人,然后更多的人冒出来,他们还真的就是一身复杂的纹身,大部分人手里都是抓着一颗还在滴血的脑袋,然后他们对着海面上的舰队不知道在吼什么玩意。

是浑身****的野人,来自学院的小姑娘们没有觉得害羞,甚至她们压根就没有被那还在滴血的人头吓住。

“那些没有开化的动物,看着真恶心。”看着斯斯文文,虽然皮肤黝黑,却能看出是个一个美人坯子,她叫林雯。她就是对那些纹身感到恶心,滴血的人头却是被无视了。

不但是林雯这个女孩子,全部的女孩子就没有一个看到滴血的人头感到恐惧的。

然后,这是啥情况?说白了,一些人心里肯定害怕,可是身为学院的学生,一种难明的自尊心支撑着她们没吓叫唤。另外一些原因则是……帝国的军国主义教育问题,这年头越是发达的地方奴隶就越多,有些奴隶可不怎么温顺,对于不温顺的奴隶通常就是弄死,并且是在公开场合弄死,除非是刻意地躲避,不然起码是会多多少少看到几次。

他们看热闹,这艘蒸汽战舰的舰长却是在下命令。

“那些野人吓叫唤什么鸡~巴玩意?最逗的是竟然拿人头向咱们示威,不知道上一次这么干的人全部被火炮砸死了吗?”舰长也姓林,他叫林增,还是林雯的族叔。他对自己的大副说:“调整一下船身,用开花弹轰他娘的。”

舰长的命令自然是应该被忠实地执行,至于说拿炮打野人,没人说一句浪费炮弹什么的。他们都出海多久了,绕来绕去了那么久,再不听个响是真的要闲疯了。

很快,一连串的口令在船上被军官喊来喊去,还特别提醒那群学生离栏杆远一些,说是马上就要开炮,可别给晃下去,这片水域似乎是有鲨鱼的。

野人们还在鬼吼鬼叫,他们甚至是抓起滴血的脑袋在畅饮血水,个别的家伙甚至当场就开始啃脑袋或是其它部队的人体了。

看滴血的脑袋没啥,可是看吃人就真的太恶心了,不过很快就不用再看到那恶心的一幕,随着第一声轰然作响,一颗炮弹砸偏了一些,开花弹落地的时候再次爆炸,溅起了岸边的一阵沙土和木头。

第一发校射,调整了射击诸元,第二发之后就是直接命中,然后是一阵猛烈的爆炸直接覆盖在被炸傻了的野人区域。

“什么毛病,竟然挑衅帝国舰队?活该被轰成残渣!”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