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我有些不明白。”辛克苏惊讶了,不!应该说是万分的惊讶,以至于本来就说得非常不标准的帝国话彻底变了调:“我能担任一个军团的军团长?”

“对!”申屠嘉是连猜带蒙才听懂了辛克苏的疑问。他非常肯定地点头:“另外那些城邦或是王国,他们谁出的部队最多,能够担任另外一个军团的中郎将军团长。”

辛克苏脸上露出的惊喜,是为龟兹,也是为他自己。他本来以为帝国会完全剥夺各个城邦或是王国对军队的控制权,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一个军团的军团长,霎时内心里就是喜悦又是迷惑,真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是个什么心情。

“听仔细明白了,是中郎将。”申屠嘉有些亲切地拍了拍发愣中的辛克苏肩膀,说道:“会得到来自帝国皇帝的任命,你懂我的意思吗?”

其实辛克苏是有点不懂,他表情略略呆滞地看着申屠嘉。

“也就是说,你的任命是由帝国的皇帝陛下亲自下达,帝国承认你的官职。”申屠嘉带着十足的深意看着依然发愣的辛克苏,说道:“你应该感到荣幸。”

有没有荣幸是不知道,但是辛克苏此刻是被这个馅饼砸得有些晕乎乎的。他老半天才回过神来,带着十足的不确定,问道:“也就是说,帝国承认我这个官职,我的官职在帝国那边也有效?”

“呵呵呵。”申屠嘉眯了眯眼睛,点头:“有效,但是坦白告诉你,有效到什么地步,那还要看你做到什么程度。”

辛克苏明白了,他这个军团长根本就指挥不动帝国的军队,只对西域的众城邦和王国有实际作用。如果他表现出完全配合帝国,甚至是成为帝国的一员。得到帝国方面的认可,那么以后可以借这一道任命在帝国的官场上发展。

强国一小官远要比弱国一国王来得尊贵,辛克苏成长的地方是国家众多的西域,十分清楚强国官员身份的重要性。他要是有帝国中郎将这么一个身份,或许会在龟兹成为比龟兹王更加尊贵的人,毕竟龟兹对于帝国来说只是一个郡……或许还比不上帝国的一个郡。

“我明白了!”辛克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猛地一点头:“不管国王是什么样的考虑,我领导下的龟兹南部会完全配合帝国!”

申屠嘉见许官的承诺已经产生效果也露出开心的笑容,他说:“你不会为今天的选择后悔。”

辛克苏亦是开朗地笑着,内心里是什么个打算那就只有自己清楚。他又是与申屠嘉畅聊了一小会。最后离去。

差不多是辛克苏一离去,难兜靡就从后帐走了出来。他说:“将军好手段啊。”

“对乌孙并没有什么坏事,不是吗?”申屠嘉请难兜靡坐下,说道:“中部联盟原本的联军大概可以组建起两个军团的规模,由他们来牵制冒顿所部,乌孙南部的威胁几乎该是解除。”

难兜靡一脸的沉思,像是犹豫再犹豫,忍不住问道:“帝国会向这片土地下手的吧?”

“哈?”申屠嘉先是一愣,随后收敛笑容。沉声道:“凡事讲究效益,有付出就要有回报。帝国上至伟大的陛下,下到一名普通的平民,我们讲求的就是付出多少就需要得到多少回报。乃至于是获得丰厚的利润。”

难兜靡先是哑然,他专门了解过新建不久的帝国,十分清楚申屠嘉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帝国确实是一个讲求义务与责任的国度。也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国家习性,皇帝统治国家掌控赏罚,官员阶层受到来自皇帝和平民的共同监督。平民奋斗可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和改善生活。整个国家就像是一台逐渐完善的机器,一直都在转动着车轮滚滚向前,碾压了南方的百越,碾向了草原上的部落,现在只不过是车轮稍微转个向碾到了西域。

帝国表现出来的姿态就是一台运转中的战车,车轮“轰隆——轰隆——”地转动,身为战车操控人的帝国皇帝吕哲是一个侵略性非常强的人,他还有着一批能征善战的将军,全国有将近三百万卯足了劲想要奋进的士兵,谁面对这么一辆战车都会感到发怵。

“乌孙……能给帝国带来什么利润?”难兜靡的声音很沙哑,像是迷惘又像是恐惧:“帝国以后会怎么处理乌孙?”

“王子,我只是帝**方的一名俾将罢了。”申屠嘉哑然失笑,说道:“军方像我这样的俾将数百上千。”,停顿下来,颇为认真地看着眼神失焦的难兜靡,缓声道:“据我所知,帝国并没有决定应该怎么对待乌孙,王子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难兜靡失焦的眼眸渐渐收拢起来,他点头:“是的,是的,你们一直重复帝国还没有决定怎么对待乌孙。”,他点着头,心中却是在想:“现在乌孙需要来自帝国的援助,帝国需要乌孙牵制匈奴、呼揭、丁零等等北方部族,可是以帝国一直以来表现出来的姿态,恐怕最后还是会吞并乌孙。”

“其实按照我的想法……”申屠嘉笑呵呵地说道:“乌孙最后会怎么样,是取决你们一系列的选择。”

难兜靡笑了,他略略感激地对申屠嘉说道:“您是一名正直的将军。”

申屠嘉没有多说什么,正直不正直是取决于立场,他是帝国的军人,现在能和乌孙王子难兜靡开心畅聊。要是得到命令说要杀掉难兜靡,他下一刻就会毫不犹豫地抽出战剑,一剑捅死难兜靡。

“我的父王,他先前与我谈过一些事情。”难兜靡可不知道申屠嘉在想什么,他说:“我也赞同父王,我们有一个决议,将军或许可以帮忙参详一下?”

“哦?”申屠嘉找了个地方坐下,吩咐人将帐内收拾一下,看向难兜靡,说道:“若是太大的事情,王子或许应该找副司令,也能等即将到来的征西将军到了再参详?”

难兜靡自顾自往下说:“帝国愿意武装其余城邦和王国,或许也能够武装乌孙。我们愿意交出军队的指挥权,听从帝**方的调度。我们甚至愿意完全学习帝国的制度,完全引进帝国的文化。”

申屠嘉听得眉头挑了挑,张了张嘴,却是没有吭上一声。

“帝国非常强大,非常强大。”难兜靡是重复了两个“强大”,他低下了头,说道:“要是没有帝国的援助,能够想象的出来乌孙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北边会有无数部族杀进领地,南边的冒顿也会持续北上,国内的那些月氏人会暴动,一些部落首领也将脱离昆莫的控制自~立。”

难兜靡说的一点都不错,稍微有点区别的是,匈奴、丁零、呼揭等等部族在原版历史上不是一开始就入侵乌孙,是那些本来投靠了乌孙的月氏人联合外部的大月氏灭掉了乌孙,过程中乌孙众多的部落首领也真的自~立,最终乌孙是四分五裂然后灭亡。

因为帝国的出现,乌孙的命运有了新的改变,尽管内部依然有月氏人和其它部族奴隶不稳,可是因为帝国表现出来的姿态是支持勃西靡等靡姓王族,乌孙的众多部落首领看到帝国的态度暂时没有表现出自立的趋势。

帝国目前是支持靡姓王族,可是难兜靡十分清楚一点,对于帝国来说支持靡姓王族并不是必要,帝国能够支持靡姓王族就能支持其他人,帝国需要的无非就是一个能够起到作用的人,至于是谁根本就无所谓。

刘邦和众多乌孙部落首领接触,难兜靡先前可是被刘邦的举动给吓到了,他还以为刘邦是受到授意寻找靡姓王族替代者,后面才搞清楚那是刘邦的私人行为,后面难兜靡对刘邦做出不少承诺,亦是需要不少好处,才堪堪让刘邦答应在得到来自帝国的指令之前不会再有其它举动。

“帝国……我有必要亲自前去帝国。”难兜靡心中拿定主意,想着:“直接接触陛下,争取陛下坚定不移地支持靡姓王族。只是……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第九百八十二章:使节团的尴尬

“几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说说。”

“西域南部的城邦和王国被李信不知道用什么手段联合起来,集中大约一万八千人开往宛国边境,与宛国的二万部队进行对峙;西域中部的国家已经接受帝国的钟离眛和申屠嘉的‘好意’,两人初步接受了四万多中部联军,各城邦和王国还承诺会送来将近四万的青壮,可以组建两个未满编的西域土著军团。”

“李信曾经参与灭韩、灭赵、灭燕,虽然率军灭楚失败,可是好歹是秦国的高级将领。他选择楼兰国的国王为下手对象很正确,能够让西域南部的城邦和王国屈服也不令人意外。”

“嗯,是的。李信估计也猜测宛国会干涉,及时地让西域南部的那些城邦或是王国屈服,用土著对抗土著,倒是符合帝国的一些策略。”

“没人会向在野的李信说帝国对西域的布置,不过他好歹也做过高级将领,应该是自己猜出来的。我现在想知道的是,李信能挡住宛国的兵锋吗?”

“呵呵。李信从进入西域地头一开始就是借势,依靠帝国的威名受到楼兰王的接待,又在楼兰王宫出其不意斩杀楼兰王支兀另。后面,他能让那些城邦或是王国听话,依然是借了帝国的威名。”

“小国寡民的悲哀啊!”

“钟离眛送来信函,询问是直接在原地整编西域中部联盟的部队,还是等候我们这边的后续部队过去?”

“钟离眛什么时候也开始学会玩花花肠子了?他不就是催促将那些更换下来的兵器运过去嘛。”

“呃,信函上附有申屠嘉的汇报。申屠嘉的建议是,不一开始就无差别的整编,可以借整编的机会离间西域贵族和本国国王的关系,甚至能够寻找一些贵族进行扶持。”

何怿沉思了一下,他很去清楚帝国目前阶段对西域只是一种蚕食,草原威胁没有完全解除之前,帝国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精力到西域,因此只能是一步步来。

帝国蚕食西域不完全是土地。对于一些西域土著贵族的拉拢也是一部分,主要还是培养出一些站到帝国一边的西域本地贵族,为以后帝国占领整个西域打下基础。

“扶持西域贵族,让他们内部生出芥蒂。简单的策略,效果却是会很大。”陆贾轻笑着,说道:“根据申屠嘉的汇报,龟兹南部贵族的领导者辛克苏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辛克苏啊?”何怿有关于这个人的相关情报,他说:“一个热爱龟兹但是不怎么看得起龟兹王的龟兹南部大贵族。”

“是的。”陆贾点头。说道:“他已经见识过帝国强大的一面,很清楚龟兹不会是帝国的对手,明白惹怒帝国会付出什么代价。正是因为他热爱龟兹,恰恰能够被我们利用。”

何怿颔首道:“我原则上同意申屠嘉的建议。只是需要得到来自帝国那边的正是任命,才能让辛克苏成为整编后仆从军的中郎将军团长。”

“合该这样。”陆贾转了个话题:“征西将军已经从敦煌郡开拔,预计还需要至少一个月才能抵达西域南部。在此之前,考虑到西域西部宛国实力并不弱小,我们是不是分出一部分军队南下?”

李信是威逼利诱了一些城邦和王国集结军队听骢调遣,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正在与宛国对峙,但无论是何怿或是其他人。他们都不认为李信拼凑起来的一万八千杂兵能抵挡得住宛国的两万骑兵。

在西域这么块旮旯地方,乌孙是曾经最强的一国,可是宛国一直也是西域西部的区域性霸主,是比中部龟兹还要强大上至少一倍的区域性霸主。

帝国从一些相关渠道还探知到一些事情,宛国近几年来因为吸收了大批从西向东逃亡的逃难者,整体实力有所上升。另外,一些情报也显示宛国与康居等西边的国家联系频繁,近期不断有来自西边的商队进入宛国,根据探查是康居国向宛国运送了不少军事物资。

“有来自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的影子是吧?”何怿点着头,说道:“这两个国家对西域也有野心。他们确实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帝国在西域的行动。”

“我们从一些西边的商人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势。”陆贾顿了顿,走到旁边的案几上拿起茶水一大口饮尽,擦了擦胡子上的水迹,说道:“塞琉古的精力被重新牵扯到托勒密那边。暂时对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的压制又松懈了。”

“两国支持康居国,然后康居国支持宛国,真是有意思啊!”何怿是真的觉得有意思,他说:“调出一万部队,让他们先行南下。”

身为西域派遣军长史的陆贾立刻书写命令,写完了递给何怿亲手盖章。出去帐外唤人过来。

没有一小会曹参和张苍就过来了。

曹参已经是偏将,张苍也成了俾将,两人一个原本是第二混编军团编制一个是第一骑兵军团编制,现在都是西域派遣军的将领。

“你们这一次南下,主要是过去西域南部,期间需要携带一批物资给身在且弥的部队。”陆贾是边说话边书写相关手令,时不时还会抬头扫视站得笔直的两人。

曹参和张苍平静应“诺!”,站在原地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

何怿说道:“过去西域南部,不必插手李信对那些城邦或王**队的指挥权。”

这一下曹参和张苍不免对视一眼,张苍似乎想说什么,曹参则是干脆利索地又应了声“诺!”。

陆贾已经写好了手令,示意曹参过来拿。他说:“观察一下西域南部的情况,你们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本地土著贵族进行扶持,能够开出什么条件都在手令行文中。”

何怿接过话题,说道:“李信应该是有对那些土著许过什么承诺,你们视情况,认为有利就承认,认为没有什么用处就不必管。”

曹参依然是应“诺!”。

张苍则是迷惑道:“若是我们与李信的决定出现冲突,以谁为准?”

何怿懒得回答。

陆贾轻笑道:“你们是在职军官,李信是在野。这种话还需要问吗?”

张苍“呃”了一声。说道:“职明白了。”

“你估计还迷糊!”何怿明明白白提醒:“审时度势,要懂得判断,不了解情势就观察,不要轻易妄下结论。”

张苍尴尬地笑了笑。

曹参开口问最关键的问题:“职等南下之后。是待到征西将军抵达之后归回乌孙领地,还是原地纳入征西将军建制?”

“征西将军过来之后就没有西域派遣军了。”何怿摆着手,说道:“到时候所有在西域的国防军,会统一自动归属到征西兵团序列。”

“职明白了。”曹参是真的明白,那个时候他们统一是征西兵团。自然是听从蒙恬的统一调度。

陆贾又做了一些交代,然后让曹参和张苍退下。

“曹参比较沉稳,适合面对西域南部的复杂情况。”何怿摸了摸额头,说道:“就是有些刻板。张苍脑子灵活,思考的东西比较多。两人配合起来正合适。”

陆贾只是笑笑并不搭腔,他很清楚一些事情,比如皇帝会关注一些人,恰恰曹参就是皇帝关注的人之一。他明白何怿的一些用意,虽然是迎合皇帝培养一些将领的用心,但何怿选择曹参过去西域南部也并没有选错人。

“战损了一些。分出去两万,咱们手头的兵力可剩下五万多一点点了。”何怿依然是摸着额头,眼睛看向了旁边的山川舆图,像是自言自语,道:“曾经活跃于咱们先辈周边的大月氏,那帮丧家之犬最近的动静可不小呐。”

陆贾没有接腔,大月氏近期似乎对萨迦人完全取得优势,萨迦人连续溃败之后向更西边逃窜,月氏人差不多已经占领曾经萨迦人的传统领地,随后有向东返回的意图。

乌孙内部的小月氏可能是受到大月氏东返的影响。帝国大军没有开进乌孙领地之前可是闹腾了不小的动静,一些乌孙部落甚至出现了小月氏勾结其它部族奴隶暴动的事情。

“要说啊,乌孙人对那些小月氏很不错啊?”何怿将手从额头上放下来,双手交叉别在后腰部位。说道:“小月氏在乌孙的待遇很好,甚至能够成为贵族。他们不感激在危难时刻收留他们的乌孙人,反而是在乌孙有难的时候反噬,真是一些养不熟的白眼狼。”

陆贾了解的情况与何怿所了解的差不多,他说:“所以帝国的政策才是正确的,对于非我族类。利用尚可,优待则免。”

“真理,真理啊!”何怿来回踱步,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好的异族就是被奴役的异族,好的异族就是死掉的异族。”

“或许我们可以逐渐将兵力调动出去,让乌孙境内的月氏人好好闹腾一下?”陆贾满脸的恶意,说道:“我们对乌孙的善意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现在乌孙内部已经出现一种情况,很多乌孙人认为帝国帮助他们是应该的。”

“乌孙人?呵呵!”何怿对白皮肤、鹰钩鼻、碧眼的乌孙人其实不是多么看得起,只是出于帝国皇帝的命令,才会在某些事情上对乌孙展现出善意。他轻笑了一小会,停下脚步,满心感兴趣:“长史好好说道说道,该怎么个章程。”

“呵呵。”陆贾还是比较分寸,说道:“即让乌孙认清事实,又不破坏帝国对乌孙的方略。其中倒是有些事情需要使节团的配合,我们就……”

两人怎么算计暂且不提,身在乌孙王庭的使节团眼见雪势停止,刘邦召集使节团的各级负责人,商谈一些重新启程的事情,期间又难免会对帝国近期发生的一些大小事进行探讨。

“这么说来,李信真的是在楼兰王宫直接砍了支兀另的脑袋?”刘邦一脸的赞叹,满满都是羡慕:“大丈夫当如是啊!”

陈余却是蹙眉:“在野之身,竟然不顾帝国大方略,只为自己前程做出这等事情。”

刘邦瞥一眼陈余,说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陈余略略带着忧虑,就事论事,说道:“非官方身份做出王宫斩杀一国国王的事情,虽然楼兰是小国,帝国根本不用在意小国的态度,可是!”他停顿下来,扫视众人一圈,接着说:“西域众国,中亚各国,乃至于是西边那些国家,他们得知李信的行为之后该怎么看待帝国?我们就是使节团,去到任何一个国度之后,那些国家会怎么看待我们?”

刘邦被说得一愣。

好像也是那么回事!李信冒充帝国使节团,被隆重接待之后却斩杀了国王,其他国家会不会认为帝国太过霸道?事实上帝国也真的有些霸道,问题是以后帝国的使节团出使哪国,那些国家该怎么面对帝国的使节团?

陈余一脸不悦地说:“可以预测的事情,我们经过之处,任何国家都会对我们产生忌惮心理,不会带着善意来款待我们了。”

“还真他娘是这么个情况啊!”刘邦难得赞同陈余一次,他皱着眉头,说道:“李信爽是爽了,对我们的影响可就大了。”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陈余语气非常严肃:“向各方表明帝国只有一个使节团,那就是我们!”,他停顿下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怒火:“然后严厉谴责李信胆大妄为的行为,并向陛下那边要求严惩李信。”

“那个……”刘邦有一丝丝的尴尬,说道:“有消息称,李信前来西域是得到陛下的默认。我猜李信也应该是得到陛下的允许,不然胆子没那么大。”

“那只是传闻!李信胆子太大了,敢冒充帝国使节团,敢在一国王宫杀死他们的国王,说不准陛下默认的事情就是他散布出来的!”陈余几乎是吼:“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消除李信带来的不利影响,将出使的使命完成!”

第九百八十三章:一连串动作

陈余的猜测不完全是没有可能,李信胆子大到敢冒充帝国使节团,何尝不敢一些似是而非的谣言说皇帝支持他?

按照陈余的想法,李信只要不亲自公开喊出皇帝支持他的言论,事情不是闹得太大,谁会去找皇帝求证是不是真的授意李信干什么。

刘邦也是一名胆子非常大的人,越想越觉得陈余说得有道理。他认为一个人落魄了,想要重新向上爬的时候,只要风险尚在可以承受或是不会败露之下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必须向各方严正立场,西域境内只有我们才是真正的使节团!”刘邦原本还在赞叹李信是伟丈夫,敢在一国王宫斩杀该国的国王,可是事情对他不利之后,立刻是换上一脸的愤怒:“派人警告李信,让他自己也承认身份是假冒的!”

“来不及了。”陈余沉着脸,说道:“事情已经干了,现在澄清也来不及了。”

“那也要干!”刘邦拍着案几:“亡羊补牢或许来不及,但是态度一定要做出来。”

陈余可有可无地同意了刘邦的处置,然后说:“雪势已经停止。按照计划我们是停在乌孙领地内等雪势停了马上就该出发,是不是立刻做出安排?”

刘邦想都没想就说:“雪势是停止了,但是还有一段时间冬季才会过去。不知道还会不会下雪,还是先不重新出发。”

开什么玩笑嘛!乌孙现在情势不稳,不稳就代表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有事情能够就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这种情况下离开多么可惜啊?

“大队不走……”陈余知道刘邦是什么想法,他也想在乌孙这里寻找机会,说道:“那便先派出小队探索前方的道路,等即将开春的时候大队人马再走。”

刘邦颔首同意,正当他想说点什么。帐外有人通报,说是韩信过来了。

韩信不是一人前来,他还带着一个刘邦和陈余陌生的人。经过韩信介绍,刘邦和陈余才知晓陌生人是西域派遣军的一名校尉,叫陈民。

陈民没有多余的客套话,见礼之后拿出一个封装的盒子,说是奉西域派遣军的长史,也就是陆贾之命送来。

西域派遣军属于军方,使节团却是直接听命于皇帝,因此西域派遣军没有权利要求使节团众人什么。只能是以参详的态度。反而是使节团因为使命特殊的关系,他们有权利在适当的范围内要求西域派遣军进行配合,不过权利相对来说并不大。

陆贾派人送来的文书篇幅并不大,先是介绍一下西域中部和南部的情况,然后以询问的姿态问使节团能不能在一些事情上进行配合。

乌孙视帝国援助是理所当然,这种操蛋的态度刘邦也是有所察觉,他实际上也很讨厌一些乌孙人对帝国援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嘴脸。

“副司令也是这样的意思吗?”刘邦说着将文书递给陈余。

陈民事先被交代过一些事项,对刘邦的一些问话,能答得上来的答。答不上来也干脆明说上司没有交代。

陈余看完了文书递给了韩信,他地刘邦说:“南部的冒顿匈奴全面退缩,北部的那些胡人近期之内不会有什么动静,确实是一个好时机。”

刘邦沉思了一下。问道:“不会惹出什么大乱子吧?”

陈余莞尔,他看西域派遣军即将要做的事情是会让乌孙乱上那么一下,不过也该是让乌孙乱上一乱,使得乌孙人认清楚事实。或许还能引得南部冒顿或是北部各个部族有些动静,在西域的帝**队也许能够借这个机会取得一些战果。

韩信看完了文书并没有吭声,他是走到一侧。对着架子上的山川舆图盯着看。

乌孙内部有小月氏和一些奴隶蠢蠢欲动,那并不全然是因为乌孙有外地入侵的关系,其实还是因为乌孙的统治阶层逐渐变得腐朽。

靡姓王族已经统治乌孙长达数百年,是用血缘关系在维持整个大部落联盟的团结。血缘关系作为枢纽在很多时候是不错,可是随着一代代血缘关系的疏远,很多部落对靡姓王族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亲近感,另有一些与靡姓王族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部落逐渐壮大,实力大了自然是会有额外的想法,结果就是离乌孙王庭越远的地方,那些部落开始越不听从昆莫的调遣。

一方势力,一个国家,统治阶层并不单指王族,其实是维持整个群体的金字塔顶端和中间的行政人员,乌孙有数百年的历史,必然是有其历史包袱,或许是因为靡姓王族对中间阶层的失控,或许是中间阶层太过压迫底层,或许是底层残暴对待更底层的那些奴隶,造成了乌孙失控的状态。

“我书写回复信函,你等下带回去给长史。”刘邦说完就趴在案几上开始书写起来。

使节团不止有帝国那边的商人,还有中亚的一些商旅,想要重新启程的话也需要通知来自中亚的随行人员,陈余就是负责这一块。

“乌孙以西遍布沼泽,我们若是向西开拔,需要走临近阊池的路线。”韩信眼睛依然是盯着山川舆图,继续说道:“冒顿所部现在盘踞在阊池与北山区域,这点需要考虑进去。”

刘邦头也不抬,说道:“使节团整合起来有一个军团的规模,乌孙南部还有二万左右的国防军。”

韩信点头:“按照何副司令和陆长史的推测,或许冒顿会有些许动静。我们应当做好作战的准备。”

陈余说道:“你负责军事,怎么与西域派遣军方面沟通由你负责。”

韩信自然没有意见,冒顿有向西突围的趋势,目前帝国在西域的军事力量很难进行阻止,或许让乌孙出现动乱能够让冒顿出现迟疑,该是能拖住冒顿一段时间。

蒙恬已经带着一个军团进入西域,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域南部,取得一定的主动权之后,就该是进军宛国。只是不知道多久才能解决宛国,时间上来不来得及抵达冒顿所部的西面。

“或许我们开拔向西正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只是其中的风险很大。”韩信说的是如果冒顿向西突围,他们正好就处在冒顿突围的方向。

刘邦已经写完了文书,密封之后递给陈民。

陈民事情办完自然是离去。

“我们是使节团,不是征讨部队,可没有什么义务为征西兵团拦住冒顿所部。”刘邦撇了撇嘴,说道:“再则,哪怕是我们愿意拦住冒顿,凭我们那些拼凑起来的部队。能拦得住吗?”

使节团是有将近五万的兵力,可是说实话啊,五万的武装力量至少超过一半以上已经是四十来岁的老头子。其余的人个体实力是有,但是只经过每年夏季和冬季的军训,他们要进行的可不是斗殴打群架,是军队与军队的对抗,协同配合才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这点上使节团持有的武装可不能与国防军比。

“再有了,那些武士并不是帝国在编士兵。是受到雇佣的人,他们阵亡了不是由国家进行后续抚恤,是雇佣他们的商人要承担后果。商人逐利,雇佣兵们是听从我们的命令作战。出现死伤商人可不会管。”刘邦将话说得十分清楚明白:“我们倒是想承担战死残疾者的后续抚恤,可我们做的了这个主吗?”

“我们也就能集结起将近一个军团的武装,后面前往中亚甚至更加遥远的地方,安全上面还需要那些武士。”陈余看着韩信。说道:“光靠使节团的护卫队,想必你也认为不足够的吧?”

说到底嘛,使节团是从商人那边临时剥夺了哪些雇佣兵的指挥权。可是雇佣兵还真的不是属于国家建制,防卫状态上出现死伤和主动出击之后出现伤亡,真的就是两个概念。另外,使节团可以暂时获得指挥权,可也并不是没有什么限制,商人们要是不乐意,解除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