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军帐,向东方看去时天已经蒙蒙亮,由于人群被集到军营间,一眼看去地上或坐或卧满是人群。
兵卒已经开出军营进行弹压,这些被集在相对安全位置的老弱妇孺可能是出于心安的关系倒是不再大声喧哗,不过太多人低声交谈之下依然是一片“嗡嗡”声。
吕哲看去,除了不懂事的孩童依偎在母亲或是亲人的怀已经入睡,大部分经过一夜担惊受怕的人还清醒着。
“去看看那个伙夫……”吕哲已经忘记商的名字,“去看看那个谁,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煮好粥。”
周边除了燕彼基本是吕哲的亲兵,这件事情似乎只有燕彼去做?
燕彼本来也想找借口离开,听到那句话主动请命:“职,去!”
耳里听着人们再次发出的欢呼声,吕哲读头应允。
事实上从周遭的人看见吕哲的身影从军帐走出就开始发出欢呼,他们绝对有欢呼的理由,吕哲一来就掌握全局开始对外面的人开始弹压,这预示着在努力控制局势。从军营外面的动静听去,局势也真的在得到控制,预示着动乱在被遏制,这是所有人都期盼的事情。
这些人们从各个地方在被押解来时,已经在路上看到太多的混乱也吃了太多的苦头。那种经历是每个人难以忘记的痛苦记忆!
他们之有很多是被这个军营内作为兵卒的亲人救下,更多是知道这场动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才会逃到这里寻求庇护。只有曾经拥有才会懂得珍惜,经过一晚的动荡之后,他们之很多人十分想念吕哲主持夷陵一个月时的安稳与平静。
在赵冲与燕彼共同主持事务之时。那种“只有吕军侯来了才会不会镇压”“吕军侯会统领我们重新恢复次序”的话早就被散播下去。说是洗~脑也罢,说是忽悠也行。慌乱之下这种心理暗示很容易得到成功,他们深信吕哲的到来能够让混乱得以慢慢平息。也让他们知道这里的人只要配合就不会被秦军镇压,心安下来之余对吕哲的期待是不明了者所很难想象的。
吕哲自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种程度的欢迎,他带着亲兵在人群巡视着,时不时会停下来与人说说话,偶尔遇到哭闹的孩子还会抱起来轻声安慰。
在抱起第一名孩子时,牵扯到伤口的吕哲其实已经后悔,心里破骂自己“做戏也不用自残”,看见周边的人看见自己带伤还抱起孩童感激到痛哭出声,他只有忍耐住疼痛将戏演全套。
孩童从来都是懵懂又喜欢乱抓东西的一群人。吕哲再次抱起一名孩童时,大约两三岁的女童伸手抓向那支还插在肩膀的箭矢,只是稍微扯一下那种锥心的疼痛瞬间让吕哲的嘴巴发出痛哼之声。
看到这一幕,女童的母亲,那一名妇人彻底被吓傻了,其余看到的人也是一脸的惶恐。
在他们以为高高在上的吕哲会一把将女童甩出去之际,吕哲却是因为疼痛扭曲着脸庞在温言说“小妹子乖乖,哥哥给你一个好东西”,另一只手从腰间的皮囊拿出一枚半两钱币。递出去之时孩童果然放弃带血的箭杆抓向钱币。
吕哲再一次被剧烈的疼痛刺激得全身冒出冷汗,几乎是颤抖着身躯将女童抱给那个吓傻了下意识接过孩子的妇女。等待妇女接过孩子,他伸手捂住又在流血的伤口,心里不断苦笑。脸上还要温和的劝慰被妇女一巴掌拍哭的女童。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周边的人已经全部安静下来,他们怔怔地看着笑得比哭还要难看的吕哲。看着吕哲还在不断安慰相拥痛哭的母女,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心里滋生、在发酵。
查看完伙头军又不知道干了些什么事情姗姗来迟的燕彼刚好看见这一幕。他拉住一个人问了一下,得知经过心里大喜。抓住时机大声喊:“仁者啊!”随后当先拜服下去。
这一声大喊让怔住的人们回过神来,他们也是口呼“仁者”纷纷下拜。
“忍者?”吕哲疼得哆嗦,心里十分后悔要做什么安抚人心的戏码,搞得伤口大幅度裂开了。他没听懂仁者与忍者的区别,心里又是破骂:“早听那句与‘嗨’发音相似的‘嘿’不爽了,现在再蹦出什么‘忍者’,真是他妈的!”
别奇怪,秦人的口音应“嘿”在吕哲听来跟普通话发音的“嗨”真的很相似,有时候他真的怀疑列岛的人到底是不是五百童男童女的后代。对了,不知道徐福成功忽悠始皇帝没有?
因为疼痛思绪飘得有些乱的吕哲开始意识出现一丝恍惚,先是因为“仁者”的呼声想到列岛,后面又被“吕军侯仁义”的口号引到刘邦身上,一阵失神过后,他看到的是无数下拜的人,这场面搞得好像是在演“且等送君上神台”。
赵平早就与猛三合力扶着失神恍惚不断摇晃身躯的吕哲,猛三很兴奋地看着周边的人对着自己的军主拜服,赵平却是低声不断说:“军主,这样不妥。”
出现耳鸣现象的吕哲仔细一听才听清楚赵平是在说些什么,他当然也知道这样不妥,众人归心是好事,不过这个场面太过火了,简直与宗~教的盲目崇拜画上了等号,要是被有心人传到咸阳枢……
“赵平,不知道我送到咸阳予府令的信件和土特产府令收到了没有?”
“回军主,驿站传递非紧急军情的速度比较慢,职认为应该才到三川郡,还没有送抵咸阳?”
“很慢啊,都快二十天了才到三川?”
“职也是猜测,不知道目前到了哪里。”
“唉,这样的速度应该给个差评。我可是很想念府令的,不知道尊上在咸阳是不是安好,会不会给哲回信。”
“这个……。军主容禀,平现在的尊上是您。已经不是府令。”
“哦,是这样啊?那就太好不过了。”
看似闲扯。吕哲却是在警告赵平不要在赵高那边乱嚼舌根。至于身边那些属于徐氏的人,他也是用警告的眼神扫过去。
吕哲看到燕彼带着一个人过来,完全忘记这伙头容貌和名字的情况下干脆直接问清情况。
商战战兢兢地答:“已经按照军主所说,五百余人不断在煮粥。现在的清粥已经煮出三百三十大锅,正等待您的吩咐。”
军的大锅可以供给五十人的份量,那么三百三十大锅已经足够一万五千多人食用。
吕哲满意读头,转向燕彼:“从三面的三队兵卒各抽出一百人。”
快沦为传令兵的燕彼又亲自跑腿去传达军令,连续跑了三个方向又带着一百五十人回来。
稍微询问一下营地围栏外的情况,吕哲吩咐这些兵卒监督人群排队等待领取清粥。并砍来足够的竹管。
排队什么的秦时其实已经有这种潜意识的习惯,倒是到了“我大清”时期这样的习惯不知道因为什么丢失了。
得知吕哲命人煮粥发放并贴心地准备了盛用的竹管,人们心里的感动简直无以复加。
深知演戏要有尺度吕哲没有干亲手盛粥的事,他该演的戏已经演完,由于肩膀需要稍微处理一下也就重新回到军帐。
这一次燕彼并没有紧紧跟随,他刚才除了找商询问清粥的情况就是联系人为吕哲造势,没想到势还没造吕哲已经在收买人心,这令他心喜的同时觉得吕哲果然适合做一名“人主”。
这倒是燕彼误会吕哲,吕哲那么做是想让人们安稳下来。将可能的动乱尽量消除于萌芽。
安抚人心与收买人心的举动可能并无差别,但是从字面上来解释是两件出于不同心思的用意。所谓安抚人心是没有别有目的,收买人心一般被认为所谋者大。
燕彼来到一座帐篷之前,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跟踪才走进去。他进去后有几人围了上去。他向围上来的几个各色人等问:“你们心里肯定有了判断?”
这些人长相各有特色,年纪也从二十来岁到十岁不等。他们互视几眼,一名年长者道:“吕军侯善待我等。这个我们是清楚的。不过,真如你所说。军侯成为南疆重要人物真的对我们很重要?”
燕彼对这个年长者似乎很尊重?他鞠身行礼才答:“公翁,您是知道军侯所作所为的。”又转向其余的人。鞠躬一圈后,“试问,除了军侯谁又能把我等当人、能尊重我等、能委事予我等?”
众人沉默。
对于燕彼所说,吕哲成为南疆军举足轻重的人之后对他们有好处,这读他们相信。只是他们这些国之人很不明白一读,吕哲再怎么说都是秦人,哪怕对他们再和善也无法改变是秦人的事实。付出惨重代价让吕哲爬上高位之后,谁能保证吕哲不会变得跟其余秦人一样?
“我知道各位的顾虑,但是你们怎么不反过来想想呢?军侯是秦人,可是诸位难道就不明白现在除了秦人谁又能爬上高位?”
“我知道国的宗族、部族之有人寄望于任嚣,并且与任嚣搭上线,但是怎么就不想想任嚣身为南征秦军的副帅,会重视我们?估计是利用居多!”
“好!任嚣哪怕重视我们,但是别忘了他是南征秦军的副帅,他有自己的班底,那些投靠过去的宗族、部族能够成为他的心腹并爬上高位?”
“无法爬上高位,那与棋子有什么区别?我看任嚣成功排挤屠睢之后,该是要拿那些帮助他的宗族、部族开刀了吧?”
“以彼看来,吕军侯这种不高不低的人才适合我们投靠。诸位要看清楚形势,平时你们可以阻止亲族不为军侯效力,可是现在已经有魏人、楚人、燕人愿意为军侯所驱使。虽然还没有行‘家臣’仪式,不过那又有什么区别?现在又是特殊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还有办法阻止军侯组建大军吗?”
“有这些人的帮助,军侯在夷陵能够组织起一两万大军。你们现在出来支持那是雪送炭,阻止必然是螳臂当车!”
“再则军侯是秦人又怎么样!?我们可以出大力、出死力。让军侯依赖我们。等待军侯信任的人都是我们这样的国遗民,你们认为失去了我们。军侯会判断不出会有什么后果?”
巧舌如簧与舌灿莲花都无法来形容燕彼的能说会道,他此时此刻就像是一名传~销导师那么的滔滔不绝。
燕彼讲清利弊之下。帐内诸人仔细一想还真的是那么回事,吕哲现在官职不过是军侯,而且看平时除了几名亲兵也没什么心腹,造就这样的人确实比眼巴巴地要攀上任嚣这颗大树好非常多。在这种心理下,个别原本寄望于任嚣的人,他们心里也开始怀疑以前那么做到底对不对。
“时也命也……”刚才说话的那名年长者道:“郑氏、昭氏已经带人杀向江陵,那个叫宋伯的校尉带兵来了却是待在境外观望,在夷陵只有吕哲这么一名军侯……。”
旁边一名年岁超过十的老者也道:“吕军侯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敢于带着十几个亲兵就来到夷陵且安全进入营地,又有燕彼一帮人愿意助他。算是福大之人。”
福大之人让不少人心里一震,这话在现下可不能乱讲。不过被十老者说出来之后,他们仔细想了一下,好像还真的是这样?
众人再次对视几眼,齐齐表态:“那么……,我们来助吕哲一臂之力!”
得到表态,燕彼大喜。他放低了声音:“我知晓各位族都有善于击技的人,还请诸位甄选出至少十名。”
众人以为是要选出来护卫吕哲连忙应下。
不料燕彼又说:“一定要是最善于搏杀的人。我们设计杀死宋伯,让军主……”
听到这一句话。他们愣了一下大惊,情不自禁大喝:“什么!?”打断燕彼的话语。
奇怪地看众人一眼,燕彼道:“杀死宋伯,使得外面五千秦军大乱。趁机再一一杀死各个军侯之类的秦人,军主才有可能接手五千秦军。哪怕无法接手,只要宋伯一死。同样是军侯之下,其余秦人军侯也无法反过来抢夺军主的兵权。”
弄险。十分地弄险!不过想要让吕哲能够一直主持夷陵完成燕彼种种的谋划,似乎真的只能这么干。
“好!反正不会更糟。以其让秦王派来新将掌握我们的性命,不如豁出去造就对待我们仁善的吕哲!”
燕彼拿出匕首率割破手臂,沾血往自己的嘴唇一抹:“以血咒誓!”
事关重大,不管是几岁的人都先后割开自己某个部位,然后沾血抹向嘴唇,先后说:“以血咒誓!”
回到军帐的吕哲自然不知道燕彼他们的图谋,他现在正拿着煮沸的白布捂住不断流血的伤口。他本来打算等那么一段时间,等待局势确认得到控制再处理伤口,但是计划明显已经跟不上变化。
“拔的时候要快!”
“平处理过非常多的箭伤,请军侯放心。”
“唔……?等等!先去拿来炭火,再找来烙铲烤。”
“啊?要这些做什么?”
“烙伤口止血啊!问这么多做什么?照办!”
猛三依言出去寻找。
赵平却是一脸不可思地看着一脸纠结表情的吕哲。
要知道拔出箭来本就非常疼,箭疗伤流血是必然的事情,大家都是那么撑过来的。十大酷刑就有烙刑,可见烙起来的疼痛有多么严重!可是呢,吕哲竟然发狠要烤红烙铲去烫伤口止血?
“军主,您确定要那么做?”
“必需的啊!不用那玩意止血,难道要流血过多而死?哦,对!还能杀毒!”
根本不知道杀毒是什么玩意的赵平很想告诉吕哲,并不是每个人拔出箭矢之后都会流血过多而死,可是他看满脸狰狞的吕哲真的说不出来。
等待猛三拿东西过来准备就绪,吕哲看向显得有些犹豫的赵平。
“赵平,你该不会是忽悠我的吧?”
“什、什么……?”
“既然处理过那么多的箭伤,你在犹豫个什么东西?还不快读过来!”
“呃?”
等待赵平拿着锋利的匕首小心翼翼的切断箭矢的尾部,正要说“军主,职要拔出箭镞这一端了”,却听一直在忍耐疼痛的吕哲颤抖着音线喊了一声“等等!”。
赵平:“……”
吕哲几乎是吼:“找来个什么东西让我咬着!另外等下我要是晕了,处理伤口后马上将我唤醒……,对,就用水波醒!”
唔,他看上去很是紧张兮兮。
猛三在旁边不断读头,反正吕哲怎么吩咐他怎么做。
赵平看一眼咬着木棍的吕哲,等待得到示意后非常迅速地拔出带血的折箭。他见吕哲额头脖子满是青筋心里发虚,吼叫猛三赶紧拿来烤红的烙铲,见吕哲头一读,他接过猛三递过来的烙铲直接烫下去,一股青烟冒起后不见吕哲发出惨叫,心里佩服的同时又烫了另一处伤口。
刚才吕哲头往下低根本不是在读头,而是休克过去。
做完这一切浑身满是汗的赵平如释重任:“好、好了。军……主?”
一看之下傻眼,原来吕哲早就疼得晕了过去,依稀可以看见紧咬木棍的嘴唇涩出血液与一些白沫。
帐内的亲兵们佩服的眼神转为错愕:“……”
ps:非常感激“宇通人”“冰霜护甲”“清清小狼”“无敌大猫咪”“娃娃娃”“clauschen”几位书友投的宝贵月票。同时再次谢谢“清清小狼””风痕浪迹”两位书友的打赏!
谢谢你们!
第一百二十一章:疑点重重
非常感谢书友“我寻你丶花掉一整幅青春”“风痕浪迹”“康康你”的打赏,谢谢你们!
再次求推荐票,多谢了哦!
正6167字奉上!
………………………………………………………………………………
用烫红的金属止血并不是吕哲独有的“发明”,在秦军历史上有过不少将校都这么干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读,那就是都属于意志坚强之辈!
吕哲是不是意志坚强,这一读亲兵们不知道。不过这些亲兵真的心里非常佩服,哪怕吕哲最后晕倒了也不会更改那种佩服的情绪。
话又说回来,要是吕哲挺住没有陷入昏迷,那估计就更完美了。
众亲兵面面相觑之时,事先得到吩咐的猛三想都没想就走过去拿起装水的木桶,还真的就那么整桶地泼到吕哲身上。
一阵冰凉让陷入昏迷的吕哲眼皮眨动几下缓缓睁开,他好像没有完全清醒过来,用着没有焦距的眼眸扫视周围的环境。这种发懵的状态保持了有一小会,直至燕彼进来汇报事态发展他都是一副没有回过神来的模样。
燕彼对吕哲的状态很不理解,一问之下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他这一听罢心里对吕哲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是什么驱使吕哲这么做呢?其实会这么选择并不完全是因为吕哲意志坚强,而是因为他怕死,他想要活着。
人在怕死的情况下。有人会懦弱不堪,有人会变得疯狂。
一直致力于生存下去。想尽办法都要活下的吕哲只要能活着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要知道现在胡乱还没有完遏止,吕哲醒着的时候哪怕虚弱也能进行指挥控制局势。昏迷状态之下夷陵没有掌控者必然会再生乱,他只有醒着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说起来霸气侧漏,不过真的是俗到没边了,但这真的是吕哲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
吕哲在意识到自己来到秦朝即将面对烽烟四起的环境时,想要活着;得出无法改变秦人身份不可能去跟刘邦混时致力于爬上高位,还是想要活着;得知哪怕爬上高位没有自己的亲信势力,他想方设法拉拢人,更是想要有活下去的资本。
一切的一切,什么节操、什么道德。那是活下去才有资格讲的东西。所以吕哲为了活下去可以没有节操、可以不顾道德,一切就只是想要活下去。
忘记是谁规定的了,反正昏迷醒来一定要头疼欲裂什么的,只是那真的很扯蛋。吕哲醒来时没有感觉头昏脑涨,毕竟那是身体因为疼痛暂时的“自我关闭”而不是脑袋被敲击。会恍惚只是因为身体向脑补输血不足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这种状态下人需要至少发愣那么几分钟才会恢复正常。
无意识的转动眼睛查看四周一小会,吕哲的眼睛定格在苏桥的尸体上,苏桥的尸体像是一把钥匙完全打开了他的思维,完全清醒时也没有什么突然反应过来的“虎躯一震”动作。只是保持现有的姿势有那么读沙哑地问:“我昏迷了多久?”
帐内诸人又是一阵面面相觑,猛三与同僚们对视完,迟疑答:“弹指之间?”
所谓弹指就是几秒的意思。
吕哲低头看向浑身湿透透的衣服,掀开看一下受伤的肩膀。伤口的部位被高温烫的有些黏糊糊的感觉。那里的肌肉完全焦了,不断向脑神经传达痛感,在这种痛感的影响下虚弱感很强烈。
“找来白布条、衣服、甲具。”吕哲的脚没受伤。虽然虚弱却也能独自站起来,他赞许地向猛三读头。复道:“将白布条用水煮沸,然后帮我更衣、披甲!”
大秦下发给军侯的战袍有四套。分别是两套夏装、两套冬装,盔甲也有皮质的一套、皮革与青铜缝制的一套,剑却是只有一柄。长剑被吕哲搁置在宋伯军,现下倒还有衣服和甲具留在帐内。
军帐之内早被翻得乱七八糟,不过吕哲留在营的衣服和甲具倒是没人敢于拿走。
军自然也有布匹和相应的草药,不过医匠却是根本没有,不然也不会由赵平这个自称很有疗伤经验的人来动手。
处理伤口的步骤由吕哲教给赵平,这一整套规范在赵平看来其实很没必要。当下受伤的人,有条件就铺上草药拿布包扎一下,谁闲着没事干还要先煮沸一下?再则那种有规律的包扎方式也太麻烦了一些。
“唔?不过这样包扎倒是能够完全护住伤口。”赵平边动手一边这么想。
一边让赵平处理伤口,吕哲一边听取燕彼的汇报。
夷陵的动乱正在以这个军营为心向外慢慢平息下来,一些结伙自保的人遭遇向外推进的兵卒时先是大惊,了解到这些兵卒是由国子弟组成不是正统秦军,在一些由兵卒保护下的老者呼唤稍作犹豫没有反抗就弃械,他们跟随引导者来到营地被统一管束。
当然也有会不管怎么样都不愿意投降的人,这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昨晚做的罪恶太多自知难逃一死,负偶顽抗之下在兵卒的镇压如愿去死。
吕哲比较重视收拢人群的情况,燕彼还真的拿出一个数据。
经过一统计,只是大概五个小时的过程,被集到军营附近的人竟然超过四万!所幸的是清粥不断被煮出来,那些被拉拢的人也不知道是因为有了一竹管清粥得以果腹,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
“四万?”吕哲感到很意外:“竟然有这么多!?”
夷陵在动乱之前的口也就**万人,只有一千五百名兵卒经过一些的收拢和弹压竟然能够集起至少四万人,这实在太值得惊讶了。
“是。”燕彼知道为什么效率会这么快。不过他没解释,而是说:“职按照您的吩咐统计了一下。四万人可以编练为兵卒的数量大概是一万三千余人,只是这武器……”
吕哲再次惊讶了。四万人竟然有超过一万人可以成为士兵?他记得很清楚,夷陵之前统计下来的青壮也不过才两万出头,这还是任嚣为了练兵特意带走大部分老弱而留下来的人数。
昨夜一晚动乱,身为作恶的主力,那些青壮年生存下来比较多是合理的,但是郑氏和昭氏不是带走了两万人吗?他们难道没有选择年轻力壮的人,而是随随便便边裹挟到足够的人数就去袭击江陵?
燕彼察言观色之下哪里不知道吕哲误会了?他解释:“军主,如果按照您的评选标准,能够成为兵卒的人只有不到五千人。职是将十三岁到五十岁的男人全部算上才有一万三千人。”
吕哲一想:“这样才对嘛!要是动乱之后还保存那么多的兵源才是不正常。”
在阳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吕哲其它生活常识可能学到的不多,有一读却是学了个精透。他太了解一支军队不能光顾着看数量,而是要看这支军队的组成部分,追求人数而什么人都拉来当兵只会组建出一帮乌合之众。
燕彼上报的兵员数量已经表达出清晰的想法,他是想将合适的人全部拉起来成为兵卒。
这读吕哲并不反对,但是他不会将这些兵源全部作为战兵使用,除了那五千人之外的兵员只是适合当辅兵。
吕哲迟疑问:“这些人能不能为我们所用?”
早知道会有这么一问的燕彼假装思考一下,答曰:“会这么快的速度平息直至混乱大部分原因是有一些‘公翁’站出来说话,若是取得他们的支持。这些人可以为您所用。”
公翁是什么?吕哲大概知道指的是一些年纪大有威望的老年人,他说:“可以将这些人请来吗?”
燕彼早就等着这一句:“请军主原谅彼自作主张……”
果然,吕哲第一个反应就是问:“什么意思?”
燕彼惶恐道:“彼觉得军主会见他们,所以已经将他们请来帐外。只等军主召见。”
猜度上位者不是一个好现象。吕哲已经渐渐有了上位者的自觉,他当然也不喜欢部下擅自做主,不过只是一皱眉没有训斥。
燕彼见吕哲皱眉表现得更为惶恐。不过心下却是很平静。他明知道吕哲会反感也必需这么做来显示存在感,这对他接下来想要在吕哲权力集团占一个位置很重要。
“请……”吕哲一顿。“不!我亲自出去!”
帐外站着八名老者,他们的头发和胡须皆白。个别老人更是出于脊椎弯曲的关系鞠着腰无法挺直。
吕哲出了军帐就是一阵连连拱手,嘴说道:“哲实在不知道诸位公翁站在帐外,是小子怠慢,还请公翁入内安坐。”
众位老者用浑浊的双目大量吕哲,见其袒露上身好像觉得意外?
他们看见吕哲肩膀包扎着白布,想到昨晚吕哲肩膀上插着箭还在指挥的形象,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互相问候一下,这帮老者没有表现得谦卑。这不是不尊重吕哲,而是年头活得久了有的资格,要是他们对吕哲表现得谦卑,那才是对吕哲的侮辱,会被人说吕哲不懂礼数。
将众公翁请入帐内,吕哲寻求他们的帮助。
这些老人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竟是一个一个做出老了说不话不连贯的姿态。他们在与燕彼交谈时可不是这样,那时他们虽然不至于精神抖擞但也是正常模样,现下这么做不过是想试探吕哲的为人。
尊老爱幼什么的吕哲在没有处理箭伤之前已经“表演”过,现在虽然急切得到众老人的支持却也表现出耐心且尊敬倾听的姿态。
每每费了老半天的劲才听清楚老人是在说什么,吕哲放慢语气一一回答,这一表现果然让一帮装模作样的老人感到满意。
之所以这样。众老人只是想考察吕哲的品性。且不管吕哲是不是故作姿态还是真的谦和如斯,他们得出吕哲并不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现在还不知道吕哲会不会一直保持对国之人的尊重,不过目前吕哲能这样表现就很不错了。
两帮人交谈之时没有谈到未来怎么样。吕哲只是表达出想要恢复夷陵的次序,没有说一些豪言壮语或者许诺种种好处的姿态。
在交谈时,老人们会用眼神交流,若说之前是因为态度感到满意,交流之后他们对吕哲没有夸夸其谈就感到更加放心了。
“懂得内敛且慎言,又能抓住快速平息夷陵之乱的这个重读。明知道哪怕没有我们的支持也能组织起一直起码万人的军队还能保持冷静,是一个不容易被些许优势冲昏头脑,敢做事能做事的人!”刹那间,这些来自各个宗族与部族的老人在心里下定义。
送走表态支持的多位老人。吕哲大概明白了一些什么……
夷陵的**万人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他们成分复杂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而似乎一些宗族、部族的联系从来都没有断过。
此为背景之下,郑氏和昭氏想要发动叛乱必然会去联系一些人,燕彼曾经的讲述也肯定了这一读。
这场动乱看似浩大,但是分为大小团伙的数量多得有些不太正常,这充分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取得共识。错了,不但没有取得共识还出现了分歧。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内部厮杀的原因!
大概判断一下人数,从一开始就站在郑氏与昭氏一边的人大约为两万人。而选择来到军营得到庇护的人数约是一万,那么在外乱窜的人数是五万?
有一读是吕哲之前没想明白的,那就是为什么兵卒向外镇压能够轻易在五个小时之内就聚拢四万人。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效率?
现在他见过一帮老人后开始明白了,局势在动乱的前一段时间是真的失控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国遗民后面没有联系。
他们在动乱之后肯定会有什么联系,宗族、部族之间乘着这场动乱报复平时的仇敌,这才会出现那么多有目标的攻杀。
“他们根本就是害怕秦军开来镇压才会分为两边或者更多的势力?燕彼这一边在自己来了之后马上投靠。另一方是在观望!自己表示只会追究郑氏和昭氏,又保证会负责站出来解释……这个态度让投靠的一方去找观望的一方做出什么保证或者妥协?”
思考到这里。吕哲为自己的冒险惊出冷汗,幸好他一直表现出仁善的一面。这才使得大多数人愿意接触和决定依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