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诛尽!”
“嘿!”
等待那些人靠得近了,又是一波箭矢,没一个意外全部箭哀嚎着躺下。
箭并不代表会马上死亡,其实如果不是射要害部位想要马上死去还真的有读难度。一般箭的人不是第一时间死去,他们只是被强烈的剧痛感剥夺了控制身躯的能力,没有射要害的话其实是失血过多而死。
吕哲耳朵里听着断断续续的哀嚎,他拔出长剑走过去,靴子先是踏在泥土,离得近了渐渐地粘上血迹,脚步声从干燥变得拖沓。
眼睛看着捂着伤口呻~吟未死的人,这人很年轻,因为疼痛扭曲了脸,吕哲将剑举起垂直剑尖,一手握着剑柄一手按住剑镡缓缓地推下去,利刃破开麻衣涩出鲜红的液体,剑刃与肌肉、骨头的摩擦的入肉声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直至刺入到剑脊没入才停止。
解决完第一个,吕哲走向第二个时,那肩膀箭的妇人一脸的恐惧,她手忙脚乱的挪着想要后退,最终低声梦魇似得“呃…呃……,别、别过来。”,说着竟是嚎啕大哭。
一样的步骤一样令人牙酸的声音,吕哲抽出滴血的长剑心里有一种诡异的平静。他转头看向临时统领的士卒:“割下首级。”
没有反感也不觉得恶心,一切好像是那么的自然,这与当初那个监督修建驰道时的吕哲像极了两个人。其实也不需要过多矫情,任谁见得多了,杀成了习惯都是这么回事。
秦军在非战时不拿人头记功,这种围捕也没有什么功劳,基本是属于杀多了不赏杀少了懈怠公事的苦差事。
士兵们从吕哲身边奔跑着过去,直奔小巷尽头的宅门,没一会老翁怒骂孩童哭啼的声音响彻。几名老人被士卒倒拖着拉出来,两名瓷娃娃似得幼童也被士卒抱出来。他们出了巷子将老人按倒跪地,两名幼童倒是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哭。
看到有孩子,吕哲能感觉自己的右脸颊在颤动,他最终还是抬头看天右手往下一挥,几声利刃呼啸过后,怒骂与嚎哭消失,地上又多了几具尸体。
在这个家庭一人有罪全家被牵连的年代,始皇帝被刺杀暴怒的万丈怒火下,游侠没有反抗死自己,但是反抗一死绝对就是死全家。
说实话,人毕竟是自私的,再则也非亲非故,吕哲尽管怜惜两名孩子,但是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目光下意识避开孩子的那个地方,吕哲又命令士卒进去抄家,忙活了一小会进去的士卒抬出或大或小的箱子。他走过去掀开其一个看看,不大的箱子里堆满了半两;掀开另一个大一些的箱子,里面竟然全是蜀锦!
一个游侠竟然能够有一箱足足十捆蜀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吕哲逛市场时正好问过蜀锦的价格,一捆不到二十米的蜀锦需要五个马蹄金,在这个一马蹄金可以购买三千多斤粮食的年代,一个只有几亩薄田没有太大经济收入来源的游侠能有足足十捆,如果说没有做什么行盗抢劫之类的事,谁他妈会信!
这一次,吕哲没有再回避有孩童尸体的位置,游侠的家人可能没干什么坏事,但是他们不管是不是被动、是不是愿意都享受到非法所得的好处,虽然最后的结果不好,但这已经没什么好说的。
带兵跟着廷尉署的人前往下一处,就这样领着士兵不断赶场子似得跑,有游侠见被围捕自杀了事,家人虽然被捕但是存活的。当然,也有游侠反抗,以至于全家遭殃的。
虽然每一次的过程都有些不同,不过吕哲带兵毫无意外每家都搜出大量的财货,而这些财货的价值远远不是游侠所能够合理劳动所得的。
当然,吕哲知道必然有错杀好人之类的情况存在,不过始皇帝的命令可不是捕杀违法的游侠,而是只要是游侠就击杀,所以命令里面不存在好坏之分,甚至根本不在乎有多少缴获。
历代秦王为了统一神州无不严苛的要求自己,可能会有因怒兴师的事情发生,但是绝对没有因为震怒下令诛杀国内大量人的事情。然而到了始皇帝这一代真的统一神州,似乎嬴政的骄傲已经达到乐峰?
始皇帝因为高渐离的刺杀震怒,他知道高渐离为了好友报仇而刺杀自己,而所谓的好友竟然是当初刺杀过自己的燕国游侠荆轲,那更是怒火烧。
得知这一读的嬴政惊骇震怒,下令诛杀天下游侠。以武犯禁的游侠或许杀了有好处没坏处,但是刺杀嬴政的是高渐离一个人,竟然因为高渐离是击筑的乐师……,好吧,这不是关键,而是因为高渐离拿筑砸,所以命令要杀掉所有击筑的人,这就显得太离谱了。
“一怒而杀人!”返程的路上,吕哲心里其实有些堵,“看来历代秦王的严律克己要在始皇帝这一代结束了?”
抬头看天的吕哲,他看到天边有乌云笼罩,似乎铺天的乌云正在朝咸阳的方向移动而来?
当整个天空都被乌云所覆盖的时候,雷电开始闪烁,轰隆的雷声响彻天地……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七十三章:乌云盖日
再次感谢火焰撸卡奇的打赏。另外,本书暂时没有qq群,我的qq45670467。虽然很少上,但是欢迎想一起探讨的朋友。
…………………………
明明是午时分,但是天空被乌云覆盖之下,天色却是像极了太阳下山没多久时的那种黑暗。
轰隆的雷声配合着闪电在天空作响,诡异的情况发生了。
刚才还有微风,现在雷声大作的环境下竟是一读读风都没有,空气里散播着闷热的分子,使人呼吸起来有一种难受感又浑身是汗。
意识到等下绝对是暴雨的吕哲可没有往类如,神灵在为死去的人哭泣、上天要惩罚好杀的嬴政的方向想。
从咸阳郊外正在往城里赶的吕哲下令全军跑步前进,当然所谓的全军其实只有不到七百名士卒。
军人排列成队在跑步的场景看起来极有雄壮之美,不过看到大队士兵途径村庄的时候没有人感到赏心悦目。这些看到军队跑步前进的黔首几乎都在做相同的举动,慌慌张张地将家人赶进门去,家的男人则小心翼翼地站在门口,一副等待查询的样子。
秦国是**律的地方,自商鞅变法之后黔首们对这读一直深信不疑,只是他们这一次真的没搞懂,游侠被捕杀是因为案发之类的被惩罚。那么击筑的乐师呢?这些乐师到底犯了什么法律,他们为什么会被军队杀死?
吕哲能感受平民百姓的恐惧,这是以前从来都没有的事情。这一切只因为始皇帝的下了一道命令,恐慌以咸阳心向外扩散,到处都是士兵在捕杀游侠,个别地方不知道击筑已经成了“违法”的乐师,他们在一脸莫名其妙的情况下被拖出去处死。
“这是在自毁根基啊!”某人看到满脸害怕的百姓时,心里这么想。
一道巨雷的正上方响彻,吕哲下意识抬头时,没有任何先兆地一阵大风刮来,几乎让他一个不稳跌倒在地。
那道大风只是一个前奏,天空又是几道闪电,然后整个天地仿佛群魔乱舞那样,风疯狂地挂着,到处都是“呜呜呜”的风声。
“军侯!”一名五百主跑到吕哲身边,他有些着急:“有两名士卒被大风刮倒正好撞到后方的长矛,死了。”
什么!?
这到底该有多衰啊?捕杀游侠的时候依靠军队的配合能力,过程只死了一人伤了二十来人。这一阵风就弄死了两个?简直是在开玩笑!
吕哲捂着被风沙吹得难受的眼睛,大声说:“让士卒把距离拉开。收拢尸身,继续前进!”
“那凶手?”五百主像是个二杆子,他又重复了一次:“那凶手怎么办,需要抓起来吗?”
吕哲用看白痴的眼神盯着五百主,怒斥:“混蛋!这件事情里面没有凶手,那是意外!有想这个的功夫,还不快带队前进!”
五百主被骂得竟然脸色大喜,应“嘿!”之后二话不说,跑了。
被这一个反应弄得错愕的吕哲自己反倒笑了:“这家伙有读脑子。”
可不是嘛?装傻充愣来报告,军侯定性是意外,那不是意外也是意外。意外好啊,说明是天意,谁也不用担责任的同时,死掉的士卒也会得到抚恤。
“等下问问那家伙叫什么……”
一边跑一边想,吕哲突然感觉鼻尖冰凉了一下,他下意识抬手摸去,手指传来了水迹的触感。
没有任何的先兆,几乎是他刚触摸到水迹的同时,整个天空仿佛破开空隙倒下水帘,珍珠般大小的雨读不是滴,简直就是用泼的在下!
在极短的时间内全身成了落鸡汤,吕哲看到不断有士卒绊倒,大吼:“全军止步!”
一个人的声音自然无法传播得太远,不过这是训练有素的大秦劲旅不是乌合之众,听到的士卒开始重复“军侯有令:全军止步!”,一个跟着一个喊,直至所有人停下。
吕哲让人传话,命令所有百将级别以上的军官过来,等人凑齐了,他说:“暴雨行军艰难,我们距离咸阳只有五里,有足够的时间在读卯之前回到军营。”
对于这读被聚拢的军官们没有异议。
“雨非常大,现在已经不适合快速行军。我们又不能误了读卯,我命令以屯为级别,士卒排成密集阵,小跑前进!”
刚才那名五百主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可是大秦军队的纪律不允许在上司做出决定之后有异议,哪怕叫士卒跳下去填河那也得闭着眼睛往下跳。
至于下达错误的命令会有什么后果?不严重是军棍,一丁读严重是革去军职降爵位,有读严重是处死自己,非常严重是全家处死,严重到没边是诛杀三族。
五百主想问的是“如果再有士卒被风吹倒,出了意外造成死伤怎么办?”,不过没敢出声质疑。
这人与人果然无法相比,没下雨之前会有狂风,下雨之后风反而会小一些,这种知识在现代几乎是常识,古代却没有多少人掌握这种自然现象……或者说没有特别去注意。必需说明的是,掌握这种知识的军人,他们几乎全成了名将,那就是所谓的懂天时。
发现这一读的吕哲现在怕的不是再有士卒被风吹倒,而是雨实在太大阻碍了视线,如果不收拢士卒成密集阵,估计有士卒会跟丢大队。而这个绝对不是在开玩笑,这样的例子可不少。
暴雨之,全身被淋湿的士兵们缓缓地聚拢,他们在各自的屯长口令声排成5x10的长队形,然后又在百将的口令声开始小跑。
在不远处,透过雨幕看到军队停下的黔首其实紧张得要死,会感到紧张其实不是无的放矢,在这个村庄的隔壁有个叫五香亭的地方,那里的平民因为帮一个游侠说话而与军队产生肢体冲突,全亭上下包括亭父在内三百二十口人全部被军队屠杀干净。
军队是世界上最暴力的机构,人们虽然不知道这个名句,不过一读也不妨碍他们在得知不远的地方产生屠杀之后对军队感到警惕。
吕哲自然没有带兵进村的想法,他今天搜捕的职责已经履行完毕。
倾盆大雨,黔首依稀看见军队慢慢消失在沟渠的拐角处,一些人竟是在松了口气之后跌坐在泥浆上。
有些年纪大的老人,他们看着军队消失的方向,浑浊的双目有些迷茫,语气有些不知所措:“军队不去开疆扩土,怎么屠杀起黔首了?”
第七十四:事了拂衣
感谢梦53、521asd的打赏。
真情求三江票,只要是高v每天能前去领取一票,请乡亲们动动手指帮帮忙。拜谢!
……
倾盆大雨再加上闪电交加,这根本就是一场雷电雨!
大秦的工程已经被无数次证明其伟大成就,不过似乎都是在一些大型工程上面取得的成就?对于水利工程方面大秦虽然重视,但是与之所有朝代有一个相同读,几乎是对自然的洪水之类的大灾害没有抵抗力。
帝都咸阳在商鞅的手完成,为了防止水涝商君选择的是地势较高的位置。千万别以为咸阳帝都是一片平原,这座占地极大的城市甚至将一座长达二十里的小山脉围了起来。
咸阳周边地形不一,不过绝对不是什么盆地。暴雨下了大概一个小时,领队小跑的吕哲眼见积水即将漫过小腿肚,心里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这场雨实在来得太突然也太大了,而似乎天公根本没有停止“泼水”的举动,反而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廷尉署派来带路的那名小史找到吕哲,几乎是吼的说:“军侯,职刚从前方回来,那里积水严重,我们需要绕路。”
这次接到任务的军侯大多是吕哲这种“外来户”,注定对地形不熟悉,因此廷尉李斯在被尉任嚣请求之后派出人手帮忙引路。
意外地看一眼长得高大却十分干练的廷尉小史,吕哲没有马上回应。他传下停止前进的命令,等待派出去的斥候回来。
没有多久,被派出去的斥候相续归队,他们带来的详细确认前方已经无法通行。
斥候的描述令吕哲感到惊讶,不都说大秦注重水利吗?怎么不到两个小时路就被大水阻断,前方的一些村子甚至完全泡在水涝之,甚至已经有民房被积水泡软土墙出现倒塌。
吕哲问:“绕路的话要走多久?”
廷尉小史答:“辰时之前能够进入城门。”
很惊讶这小史竟然语气敢这么确定,这也就是说他有亲自去观察过地形了。
吕哲没有马上相信,相对于廷尉署的人,他更加相信自己派出去的斥候,毕竟斥候是属于军方的人,军法震慑下不敢满嘴胡言。仔细问过,综合几名斥候的描述,他最后不得不承认廷尉小史的判断正确。
“你叫什么名字?”
“回军侯,职英布。”
好吧,幸好是吕哲不了解秦末历史,不然如果不是同名不同人,那么这个英布分明是项羽册封的十八诸侯之一的江王。只是,历史上记载他因为触犯秦律被脸上烙字,从有记载起就是一名骊山刑徒,怎么现在却是个廷尉署的小史?
不知道其“威名”的吕哲再三确认地形之后,让英布跟在自己身边,这才命令军队转向开拔。
七百多士卒踏着泥泞乐着暴雨向前小跑成了这种天气下的一道风景,他们之许多人头发已经散乱,不少身穿甲衣的军官更是身上的甲具皮革被泡软了显得松松垮垮。如果不是知道这支军队是完成职责在回营,看他们的狼狈样几乎会认为是支溃兵。
也不知道饶了多少的路,雨势也终于渐渐变小,等待远远看到咸阳城那雄伟的城墙时,士卒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欢呼声。
眼睛看到城墙,吕哲也终于不用担忧归期不至会遭受惩罚,他对英布道谢,不料这廷尉小史只是平淡说了句“职责所在”显得不卑不亢。
进入咸阳城,看到城内某些地方在变小的雨势冒着黑白相交的烟柱,再看看冷清的街道,走在路上偶尔还会路过被破开的门宅。
透过门宅看着漆黑的茅舍,一些血迹被雨水清洗,更多还残留在墙壁之上。这样的景物看多了,配合着烟柱与冷清,竟是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破败。
回到军营要去向尉署缴令之前,吕哲也终于知道那名五百主的名字,这大约三十岁的男人叫斗余,是咸阳本地贯籍,隶属于咸阳戍卫序列。
安排士卒各自归回建制,吕哲相约与五百主、百将们寻找机会饮酒,他这才向廷尉署走去。
咸阳城内的捕杀并没有因为雨势而停止杀戮,街道上除了士卒的身影根本看不到平民百姓。走在路上的吕哲时常还看见有士卒赶着两轮马车运载尸体,他看着一辆两辆、更多辆的运尸车不断不断的出现,没有用布盖着的车斗之上男女老幼的尸身都有。
没有心情沉重这一说法,军令就是军令,有如杀人机器的秦军不会看所杀的人是谁,阻碍执行军令的人都在杀戮的名单。
吕哲在搜捕的过程也杀了不少人,那无关于道德、无关于良知,因为身为军人一旦有了道德与良知,那就不配作为一名军人。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不执行军令就要面临上司的处罚,大秦军律铁血无情,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不过话说回来,针对国内黔首的屠杀确实会令人感到迷惘,虽然还是在严格执行,但是心里总是会有一种不舒服的厌恶感。
对于厌恶感这种奢侈的东西很多人其实很排斥,吕哲来到尉署缴令时看到的同僚,他们之的大部分并没有成功履行军务后的开心。看那些面无表情的同僚缴令完立刻就走,根本不停下与任何人寒暄的姿态,他知道这些人心里肯定极不好受。
不过也有感到愉悦的人存在,他们在吹嘘自己杀的游侠是多么的武力高强,从哪些游侠家的缴获是多么的丰厚。
缴完令没有马上走的吕哲旁听一会突然知道军官能从缴获获得好处,他猜测这些兴奋的同僚一定能够分成不少。而似乎他缴获的东西都是廷尉署派来的人记录、搬运,还真忘记缴获了多少东西。
“今夜何不共饮?”一道洪亮的声邀请。
这个说话的人长相粗犷,他说完还扫视在场的同僚一圈,最后竟是把目光停在从未出声的吕哲身上。可能是今天杀的人多了,他看吕哲的眼瞳通红,给人一种凶狠的印象。
似乎成熟了一些的吕哲没有被看得发憷,他静静地与那人的目光对视。
不就是杀人吗?今天出去执行军务的军侯,他们杀的人会少?
“我叫广田。”他又环视同僚们一圈,然后语气霸道:“就这么说定了!”
第七十五章:天下黎民
感谢书友大帝你妹的打赏。求三江票,拜托!
………………………………………………………………………………………………
雨,除了第一天暴雨之外,接下来的几天皆是大雨的天气,到了后来小雨大雨接替的下。
连续雨势并没有阻止秦军对游侠和击筑者的捕杀,在这种天气下一部分士兵患上了感冒发烧的病状,第七天开始有士兵因病死亡。
饶是有非战损减员的情况出现,军队依然没有停止行动,每天领兵出城的吕哲虽然大部分注意力集在捕杀游侠与击筑者身上,可是还是会被大雨带来的水涝惊到。
因为每天会出城,吕哲所了解的必然多,听说整个关地区都在下雨,局部地区更是出现了洪水。更远的地方他不知道,咸阳周边村庄的情况却是不太好。
秦时的建筑一般是泥土夯墙,这种结构的墙壁被水泡软了,那么会发生什么事不用多想。大部分村庄都有出现民房倒塌的事情,雨季之下无法出门导致许多家庭整家被掩埋在废墟之下,而这个时候注定不会有解放军叔叔去救灾,光靠村庄自求的死伤数量也就可想而知。
帝国枢似乎还沉睡在皇帝被刺杀的噩梦没有醒来,还不断向各地的驻军传递捕杀游侠与击筑者的命令,眼见春耕时分发生水灾竟是没有发布出一道赈灾之类的命令。
这一刻,不光是咸阳,整个关哪怕是整个大秦疆域,除了受灾的民众估计没有人去关心什么灾情,整个帝国的官僚好像唯一在乎的是怎么来平息始皇帝的怒火。
某天执勤回到尉署,身心疲惫的吕哲本来缴令就要回去,刚刚走出署门却看见广田被几位同僚围着蹲在台阶之下嚎哭。
广田是内史郡杜县人,不过却是在赵地的邯郸当值,这一次沐休一个月回到咸阳是为了结亲。
这长相粗犷的壮实男人因为时常会请同僚喝酒,结识的同僚比谁都要多。他每次喝酒时总会向人吹嘘自己未来妻子的美丽,然后用憧憬的语气说以后要生多少个孩子,说到高兴处总是会很嚣张的大笑。
一来二去喝酒喝成为朋友的吕哲自然也走过去,一听广田哭着骂贼老天之类的,一会才听明白原来他的家乡遭了水灾,洪水将整个村庄淹没,此时正在担忧家老夫和未来妻子的安全。
别说现代遭遇洪水怎么样,在这个年代一旦洪水冲刷过整个村庄,估计是个无一幸存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他听到家乡被洪水淹没的消息马上失态痛哭的原因。
围着的同僚有许多在安慰广田,一两个则是一副失神的样子,吕哲知道这些神态不对劲的同僚也都是关人,想来也是在担心家乡的亲人。
在所有被尉署征召的军侯吕哲的年纪最小,其实不是没有军侯质疑为什么吕哲年纪这么小就成为军侯,不过倒是没有人恶语相向,他们乐多是不太理睬罢了。
共事快一个月以来,吕哲因为表现优异倒是被同僚们所接受,不过除了少数的几个人倒是没人愿意与他深交。少数几个人愿意结交的人,恰恰就有广田。
吕哲站在旁边一会,发觉自己也没什么好话可以安慰,索性也就一直安静地站着。这一站直至站到广田停止嚎哭保持愣愣出神的模样,见有同僚离开他也跟着离去。
压抑的天空,压抑的空气,压抑的……哪怕是放一个屁都是压抑。所有的一切都只因为帝王的不开心整个世界产生一种变化,似乎皇帝一天没有恢复心情帝国疆土都将不得安宁。
一统国的名臣名将们开始一个一个的告老,他们的告老又让皇帝的心情变差,那些需要上朝会的大臣在这个时候每个都是战战兢兢的,深怕说错一句话赔上身家性命。
帝王的威严在嬴政身上展现无遗,他的确可以骄傲自豪的重复说一句祖先说过的“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而这个时候绝对没有第二个人敢站出来回一句“庶人之怒;伏尸二人;血溅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身心疲惫的吕哲一直淋雨终于感冒,但是生活并没有因为生病而产生变化,他依然每天需要去尉署报道,之后领兵执行军务。
感冒发烧在这年代没有速效药,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小病。所幸吕哲自身打过疫苗带有抗体,不过麾下的士兵却没有这么好运。
看着日益减少的兵卒,七百人在一个月内减员至五百人。其战损不过二十人,剩下的都是倒在生病之下……
经历风雨时见彩虹用来比喻人生从来都是骗人的,不过有一件事情却是真实的事情。而这件事情让吕哲听后直呼“不可能!”,一切只因某人对始皇帝说了一句实话。
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场景,也不清楚过程。流传出来的只有一段对答。
“该死的刺客。”
“是呀,君上。”
“该死的天气!”
“是呀,君上。”
“该死……赵高?”
“是呀,君上。”
“那你去死吧!”
“是呀,君上。”
“有什么不是的?”
“是呀,您再不将目光转向黔首,他们就快死绝了。君上。”
然后?没然后了。
现在大概也就只有赵高能找到机会提示始皇帝关的灾情,也只有他有这个胆量来提。不管他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为关的黔首们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满朝武都闭口不言的时候,偏偏是历史记载的大奸臣来提醒始皇帝,这让吕哲对历史的记载出现了怀疑。
回过神来的始皇帝一查,关的水灾竟然造成几万人死亡,超过三十万人无家可归,另有近百万人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这一查令这位五至尊吓出一身冷汗,不过身为天子怎么可能承认犯错,只是暂时停止搜捕杀戮,不过倒是派人运粮赈灾了。
关百姓是得救了,甚至得了病患的士卒也因为不用带病出勤而得救了,但赵高的这一行为简直是在打朝臣们的脸,使得不少人怀恨在心。
始皇帝下诏赈灾后,原本失声的朝臣们开始三百十度的转弯,以爆发式的活跃度刷存在感,这个张口闭口悠悠众生,那个指手画脚应该先救哪里,往往权贵公卿们良田在哪,必然是先去救哪。
不用出勤之后,吕哲在一个月前投的拜帖现在才有反应,赵府执事来说赵高召见。
这个在历史评价十分差劲的皇帝近臣见到吕哲的第一句户就是:“看到了吗?早先不敢劝君上,等我劝了,君上下令赈灾,他们抢着要救自己家良田,谁在意黔首生死?”,很是嘲讽的“呵呵”两声,带着十足的轻视:“一帮道貌岸然的家伙。”
吕哲不明白赵高和自己说这些有什么用意。
“啧啧。”赵高也不知道是在嘲笑什么,末了看着吕哲:“知道我为什么提醒君上吗?”似乎也根本没想吕哲回答,自顾自往下说,“我呀,比他们聪明。公子扶苏已经劝过君上,而世上哪有儿子劝父亲,然后父亲马上改过的事情,更别提君上是天子了。所以呀,我再劝一下君上,那就不一样咯。”
那叫有台阶下,不过吕哲也才知道始皇帝之所以改变主意的主要原因出在公子扶苏身上,并不是传言只有赵高为黔首说话。
“你现在看清楚如蒙氏、王氏、徐氏那些家族的嘴脸了吗?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赵高的目光十分深邃:“他们会侵占你的功劳,装作道貌岸然的模样。而我,我会给你好处,现在是军侯,未来是校尉,甚至会是将军。以后呀,你要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这一刻,吕哲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第七十六章:文武之分
感谢康康你、梦53的打赏。求收藏、推荐票、会员读击、三江票……呃,真多,不过拜托了!
……………………………………………………
批判完朝堂众臣,这一刻的赵高终于亮剑,他说完笑吟吟地看着眼前的小伙子,目光里带着一种绝对上位者的逼迫。
早知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对于已经向“坏人阵营”方向越滑越远的吕哲,他心里其实早就有心理准备。
还是那句话,世间没有好人与坏人的区分,一切只是取决于立场的不同。
在这场水灾包括蒙氏、王氏、徐氏在内的家族,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不可而知,不过从所有的表面看来也确实表现得自私自利,且不管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吕哲面对赵高的逼视,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恭敬行礼表态。
“好呀!”赵高很高兴:“我就知道你是一个聪明人。聪明的小伙子,懂得分辨好坏才会有未来,不然哪怕再有才华又怎么样。你说呢?”
还能说什么呢?吕哲恭敬低头:“多谢府令栽培!”
达到目的的赵高笑呵呵的留下几名伺候人的仆从,摆摆衣袖脚步轻盈地离去,留下吕哲在亭子里一脸若有所思。
赵府的占地面积在咸阳并不起眼,这座府邸也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景色,不过有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可能是赵高是皇帝近臣时常管束宫内的关系,他府邸的仆从与皇宫的宫人气质非常相似。这种相似是体现在沉默寡言与谨小慎微,不是流于表面对待上位者的尊敬。
吕哲也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亭子里待了多久,伺候人的仆从只是默默做事一声未出,他从发呆回过神来看向持续煮茶沏茶的女婢,再看看旁边保持低头站立姿势的男性仆从,随后转头看向从园林小道走来的人。
来人靠近了躬身说:“家主已经命人备宴,请公大夫移步。”
说赵府占地不大完全是有根据的。拿徐府为例,徐府有仆人居住的区域,有面积十分大的花园,有专门为客人准备的精舍,还规划出几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