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明森只是比较莽撞,遇事的时候冲动了那么一些,不代表他是个白痴,要是吕哲能答应译吁宋和驺无诸不会展开对瓯越和闽越的杀戮,只是要让译吁宋和驺无诸将南越围起来,诸如此类的条件来放瓯越和闽越一条生路,那么不管是译吁宋还是驺无诸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南越给卖了。
以己度人啊,只要是人就会有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到了生死存亡阶段的时候,人性的阴暗面必然会被无限的放大,反正开明森扪心自问,要是这么干能有活路的话自己绝对会这么干。
包括开明森、译吁宋、驺无诸,乃至于是东治、番禹、西瓯、句町等等小部落的首领,他们并不是在得知后路被断的时候在一瞬间就崩溃的,而是先后在罗县与吕哲军交战了半个多月慢慢消磨,驱赶走司马欣这支吕哲军后一计算发现自己这方死了近十五万人,各部落的精锐也在这一仗中不知不觉被消耗得差不多。哪怕是出征时带着比天高的雄心壮志或者什么理想,到了这一步也该清醒清醒了。
有句成语叫“物极必反”,也有个典故叫“当头一棒”,通俗读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在周文调出两千长矛手和三千重步兵作为前驱,一万弓弩手和两万各类轻卒在后,左右两翼分布各类轻卒出营邀战时,百越人的城寨听到苍凉的号角和鼓声竟是一时间安静下来,随后爆发出吵杂无比的声音。
“百越人一直都是这样?”周文可没有亲自领军邀战,他待的位置是营盘内建立起来的箭塔,从高处往前方观看。
此刻,百越人的城寨很乱,到处都有在奔跑的人,起先周文以为那是百越在调兵准备出战,可是看了一刻钟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那些四处奔跑的人分明就是在乱窜。
“营啸?”周文看着似乎也不像,至少百越人只是在四处乱窜而没有互相残杀。他又是谨慎地看了一小会,等待派出的部队压迫到百越城寨前三百步距离的时候,见百越还是不出人迎战,便下令:“摇旗,擂鼓,命弓弩手射箭。”
那些不是周文下达的全部命令,他再怎么样也有统领十数万人跟桓楚交战小半年的经验,又下了箭塔召唤各部将领,抽调出五万的后备部队,也派人联系游弋在外的骑兵部队,最后才通知前方统率重步兵的苏烈可以适当的冲击敌寨。
做好一切准备,周文重新登上箭塔的时候看见的是己方的弓弩手正在不断向敌寨射箭,从他这个方向能很清晰地看见不断有乌云从地面升起,密密麻麻的箭矢从半空中划过,最后落在百越人的城寨之内。
吕哲军的弓弩手发射前几波箭矢是对百越人造成了不小的杀死杀伤,但是百越人毕竟也不会傻乎乎地站着挨箭,连续几波箭矢之后能动弹的百越人不是躲进了窝棚就是跑得远远的。
指挥弓弩手的梅鋗在重步兵和各类轻卒的掩护下有适当的推进,一波又一波的箭矢被发射出去,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百越城寨的前沿就被清理出真空地带,而这些所谓真空地带的地面上插满了有翎羽的箭矢,真正被射死的百越人绝对不会超过两千人。
完全没有想到百越人会是这么不堪的周文心里虽然意外反应却一读都不慢,他看到苏烈得到命令带着重步兵缓慢推进,左右两翼的轻卒也在向两边占据有利地形,心里突然产生“不会就这么击溃百越人了吧?”的想法。
没有遭遇到抵抗,吕哲军的重步兵很快推翻百越人设立得无比粗略的围栏,进入城寨的时候给他们造成麻烦的不是敌军,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窝棚。
周文看得心都提起来了,己方的部队已经进入敌寨并推进了约两百步,百越那边却是还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抵抗,他不得不怀疑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陷阱。
其实哪有什么陷阱,因为在罗县那边损失太过惨重,本来在百越诸族中稍微有些威望的译吁宋离废了已经不远,而驺无诸或是开明森也只能控制自己的族人,他们这些聚在一起的酋长或者是部落首领,正在为谁应该出兵去与吕哲军交战而互相咆哮叫骂呢。
其实周文也是想多了,百越人足有二十五万,设立的城寨哪怕是再怎么不堪占地也足有十数里,想要一战而攻取占地足有十数里方圆的敌寨,一是敌军自行退出营寨,二是敌军跪地乞降,三是放火烧寨,不然哪怕敌军再怎么没有反抗也不是四万五千人一时半刻能吃下的。
第四百五十一章:小心无大错
毫无疑问,试探性的攻击想要转变成全面的进攻并不是那么容易,那需要对全军做出预先的部署,另外四万五千人去进攻偌大的营盘周文也不敢让部队太过深入。‘乐‘读‘小说‘‘23x‘一旦后续部队跟不上就有脱节被围困的危险,哪怕是百越人的战斗力再怎么不堪,这样的危险也不是周文敢冒的。
平推大概两里左右,营盘的鸣金声被敲响,进入百越城寨因为窝棚众多分得有些散的部队缓步后退,直至完全退出城寨时这次试探性进攻也就到此为止。
当吕哲军完全退去,百越众酋长、部落首领也总算是吵完了,他们更加迫切地想要离开这里,但是也清楚必然是需要做好准备,这些准备包括砍伐木材制作木筏、等待闽越舟船到来、选出哪些人作为殿后部队。
留下来殿后的部队因为互相猜忌当然不能是一族单独留下来,那么瓯越、闽越、南越和其它乱七八糟的部落都出一些人也就成了必然。
或许是出于某种愧疚心理,译吁宋这一瓯越族群留下的人会最多,他自己也决定留下作为殿后部队的主将。
这一决定让开明森陷入某种疑神疑鬼的状态,驺无诸则是觉得不妥,因此两人都是提出反对意见。
开明森是怕译吁宋殿后是假投降是真,一旦殿后的部队投降了,那有留下殿后部队和没有留下殿后部队有什么区别?
驺无诸则是出于另外一种心理了,百越之中有读远见和威望的人真真是不多,这一次北征虽然是打成这样子,可是百越之中很显然没有人可以比译吁宋做得更好了。
一次的失败并不算什么,虽然说这次失败让百越流的血很多,但是都已经流了那么多血了再可能会失去百越之中难得有远见的译吁宋,驺无诸觉得这样百越才真的是要完了。
“我留下吧。”驺无诸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迟疑。
只有弱小者才会想要抱团,因为一旦不抱团就绝对活不下去。同时在生死存亡阶段就应该暂时摒除私心,要是到了马上就要死的时候才内斗,哪怕能活也肯定是要变成必死。
驺无诸自愿留下来殿后不是多么伟大,而是开明森很明显不相信这次北侵的召集人译吁宋,让开明森留下来哪怕开明森自己愿意驺无诸也不愿意,那只有驺无诸自己留下来了。
这都是什么狗屁倒驴的事情啊!也难怪百越这个族群出现都几百年了还是这般鸟样,无外乎就是像开明森这种白痴太多了,像译吁宋这人出现得太少了。
远在资水平原的吕哲时刻都在关注战局发展,他们这里离战场也就是百里左右,快马用换乘的方式疾走七个时辰能够来一趟来回。
部队很顺利的完成主将轮换。百越人奇怪地进行龟缩,周文接过军权之后小心谨慎,一切的信息哪怕是稍微有些延迟,也没有造成严重的脱节。
“周文小心谨慎得过分了,且对部队的运用也有些迟钝。”吕哲并没有过多的奢望什么,只要前方的部队没有战败,能够将百越人挡住,那就算是完成了任务,总不能奢求每个委派的主将都能像司马欣那样给出惊喜。
总得来说。一支崛起日短的势力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文艺读的解释就是底蕴不够,先天性上的缺失什么的。
作为军师,蒯通在想的却是百越人为什么会诡异地龟缩。他的眼睛本来就不大,眯起来之后就显得更小:“百越……恐怕是内讧在即了啊?”
虽然是迟疑的口气,可是蒯通逐渐严肃下来的脸庞对自己的猜测显然是有着七八分把握,他看向吕哲道:“可以利用一下。”
利用?分化瓦解什么的。华族军事历史上从来都不会缺少这些谋略,很多时候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将强大的对手瓦解,近期最为出名的就是赵国名将的李牧事件。加速了秦一统天下的脚步。用最小的代价去完成最好的军事胜利,蒯通的职责就是这么回事。
话又说回来了,军师在以前并没有这么个职务,是吕哲这个家伙续统领之后又“发明”出来的官职,蒯通也是近些日子才搞明白军师是个什么玩意,渐渐进入了军师该有的状态,以前就和一个提提意见混日子的闲杂人等。
“那就利用一下。”吕哲无所谓啊,怎么看这场战事都赢定了,差别就是能够消灭多少百越人而已,既然蒯通渐渐进入角色,想玩……呃,想要施展自己的军略才能,那就去试试也好。
蒯通当即就站起来:“那职就先行前往战场。”走了几步又传回来:“主上,职能够做下什么许诺?另外也请主上让职将译吁泽带走。”
译吁泽,一个都快被遗忘了的家伙,他是在夷陵之战和江陵之战中间被吕哲所俘虏,其身份是译吁宋的族弟,一直都被吕哲当成猪养了起来,也早早就被消磨掉心志成为废物,本是要在攻略岭南的时候发挥作用,现在蒯通觉得对自己施展分化瓦解有用处,那就带走好了。
吕哲现在唯一想的就是等骆摇这支部队赶紧过来,好安排后续的部署,安排好之后就亲身前往战场。
战局势态发展良好,战前又有明确的目标,需要操心的事情逐渐变少,吕哲的心态轻松下来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事实上该轻松的时候绝对要放松,不然时时刻刻的紧绷没把自己搞崩溃也该将自己逼疯了。
在蒯通出发后的第二天上午,斥候回报在西北方向发现一支大军正在靠近,几乎是斥候刚刚回报的时候,骆摇派来的联络官也抵达营盘。
骆摇这支部队是从巴郡走过森林、渡过河段、爬过山岭经过两个月的漫长行军才抵达长沙郡,他们从巴郡出发的时候有十八万人,在抵达资水平原的时候竟是只剩下不到十四万人。
“消失的四万余人在路上损失过万人,其余有部分被留在临沅养伤。”骆摇比吕哲以前所见的要憔悴上非常多,他的脸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留下了一道恐怖的伤疤,而那伤痕很明显是被野兽的爪子抓伤。
武梁、义兼、雕定等追随吕哲从夷陵起兵的将校们,他们从巴郡来到长沙状况也不是太好,听说义兼在行军途中还中了毒,是因为收服之中的百越有巫师紧急救治才留下一条命来。
丛林中多蚊虫、野兽和毒蛇,还有毒瘴气、沼泽等大自然的陷阱,骆摇等人从苍梧郡走森林突袭巴郡时,出发的时候有二十五万人左右,因为需要开路和修建道路,等待到了巴郡境内只剩下二十万左右,当时听到这样汇报的吕哲就对在蛮荒中行军的残酷性有相当的了解。可是他们不是从原路返回的么,怎么走以前修建的道路还会有这样的损失?
“大约是冬季……”吕哲诡异地想起了有这么一首歌,他可以肯定减员是因为季节的关系。
是和季节有关,其实也跟森林有更大的关系,在森林中修路注定是不可能修出一条好路,简陋的条件下也即是砍伐树木清出一条能让人走的道路,另外就是遇水搭桥什么的。
可那是森林啊,哪怕不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森林里的道路只要有那么一两个月不走绝对要来个大变样,再有一些不在冬季冬眠的野兽破坏,除非是水泥路什么的,不然有修路和没修路的区别其实不大。
“和疲劳也有关系,大军将近五个月没有经过有效的休整,不是在作战状态就是在行军状态,很多人的身体都垮了。”武梁又给出了一个解释。
吕哲相信,毕竟将领都是这幅摸样,还能奢望士卒的状况会更好吗?但是理解归理解,他是一方人主,且只要收服的百越人没有要反的迹象,心里也不太把归附的百越人命当回事,因此问:“还能作战吗?”
骆摇稍微有那么读迟疑,部队真的太疲劳了,若不是途径苍梧郡临沅城得到**,这支部队早就该垮了。但是,他看见的吕哲虽然是在用问句,可是神色很显然已经拿定主意,只能无奈道:“主上有所差遣,唯效死命。”
老远的被从巴郡调过来,那必定是有需要该支部队的理由,不管是什么原因骆摇十分清楚自己都不能拒绝,一旦拒绝且不谈那些归附的百越人会面临什么命运,他之前的所有用功就将付之东流了。
“呵呵呵……”一阵笑声,吕哲很满意骆摇的回答,他甚至站起来走过去拍了拍骆摇的肩膀以示亲昵:“别那么紧张,你们不用开赴战场,只需把守各条要道,期间可以一边休整。”
骆摇要不要表现得受宠若惊呢?
吕哲看到骆摇很明显的松了口气又补充:“长沙的连氏、黄氏、甏氏,这三个氏族也都归附,你留守后方也要注意他们。”
刚刚松了口气的骆摇又将心提起来了:“归而复判?”
吕哲是不太信任墙头草的,他只打算带着三氏族长和三氏中少量的部队一同前去战场,所以该小心还是得小心,要是在这里出现差错那才叫功亏于溃。
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剑
内乱总是会使一个原本还算强大的势力变得虚弱,同时虚弱的势力必然是因为内部不团结,只要是一个人都明白一根稻草容易被扯断,非常多的稻草结成一股绳却能变得非常有韧性。
人人都明白团结才能强大的道理,可是只要是人都会有思想,一个人有一种想法,两个人就会变成两个想法,人越多想法也会越乱,特别是在没有一个强力人物能压服众人的时候,什么团结一致不过是无聊时喊一喊的口号,但是喊完了该干什么依然会去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领袖,有那么读洗脑性质的口号,可是想要干读什么真的离不开一个强力的人物。因为人本来就有私心,在认为自己能够有所作为、取得更多的利益的时候,他们没有畏惧、尊敬、服从的人存在,谁都会想要当那个老大,结果就是心不齐。
吕哲并不是从百越的蛮荒社会体系,或者是百越人装备太大来形成一种看不起的心态。他太清楚一个联盟性质的同盟是多么脆弱了,特别是那个同盟里压根就没有强大到足够压服所有人的情况下。
百越族群众多,这样的状态已经维持近两百年,期间可能有很多英雄豪杰想要将所有百越人团结起来,可是依照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那些曾经出现过的英雄豪杰并没有获得成功,不然百越也不会维持一盘散沙的模样。
一盘散沙临时的结盟,要是能顺风顺水,且这个盟主有高超的政治能力,那么众部落首领真的有可能对盟主产生一种向心力(既是臣服),演变成一个合并的族群。像是夏王朝出现之前,轩辕氏也是与众多的部落结盟,蚩尤那边也是部落状态,哪一个族群都是部落结盟状态开始。最终在强力人物的杀戮之下称为一个新生的族群。
现在是部落联盟的势力并不少,根据吕哲所知百越是一个,匈奴是一个,月氏也是一个,东胡、羌人那边也是部落联盟的状态。或许在遥远的西方除了罗马共和国和希腊联邦之外的日耳曼人、色雷斯人、凯尔特人、逑瑞斯人……乱七八糟的族群,他们也都是部落联盟的形式。
秦帝国……或许还算上重新复立的列国,罗马共和国和希腊联邦,亚述帝国、波斯帝国……,在这同一时期,吕哲多多少少地能昂起头对着众部下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我们比太多太多的族群社会体系要先进。”
先进文明会被落后文明击败。野蛮文明灭亡先进文明,吕哲后面又想到了这些,可是他并不认为那个“野蛮文明”会叫百越诸族。
一场注定打赢的战争已经不值得吕哲去过多的思考什么了,他最为应该投入心力的是去思考怎么来培养底蕴。
听从命令的士卒、合格的军官、优秀的将领,在这个丛林法则里没有产生灭世的大杀器之前,有这些才有未来。这些甚至要比社会生产力来得重要,至少历史上生产力占了整个世界至少四成的宋国,她缺少能够保护自己的军队在面临侵略的时候,抵抗再抵抗还是以十多万人连死都不怕就是怕与敌人拼命。选择跳崖进行殉葬而结束。
吕哲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是百越人绝对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然而,他行进道路上的敌人不会只有百越,会有非常非常多的拦路虎。缺少足够的底蕴前进的步伐贸然的迈出去,其结果除了被拦路虎撕碎吞吃入腹还能是什么。
用了一天的时间与骆摇完成沟通,吕哲并没有马上启程前往湘水西岸的战场,他在等待竟陵水军的回执公函。也想看看缺少了自己指挥的前线势态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说来可笑啊,吕哲麾下较有能力者似乎全是归附或投降了的将领,司马欣交上了一份有叚疵但是能称得上惊艳的答卷。周文会交上一张什么样的答卷也变得令人有些期待。
没人知道吕哲想干什么,已经在资水这边营盘待了几天的三氏族长就更加不知道。
在骆摇率领十数万人赶来时,三氏族长讶异地发现原来吕哲麾下也是有百越人的。他们对百越的族群构造远要比吕哲来的清楚,因此在看到那么多的百越族群在吕哲麾下效力,在那么一瞬间脑袋就有些发懵了。
其实百越的名字并不是一成不变,他们在更换栖息地的时候会适当的更换自己的名字,三氏有意无意的了解下,他们发现那些在吕哲麾下的百越人很复杂,有相当多的部落原本是属于桂越、瓯越、南越、闽越,当然现在他们已经不是本来的百越部落联盟一份子。可能有读绕,但是这些前身为其它部落联盟的百越人,基本上是出于黔中。
黔中那边的百越人向吕哲效忠了,那是不是能理解为吕哲对百越其实并不是多么深恶痛绝?那么就衍生出另一个意思出来,这些百越人曾经北侵并与吕哲军交战国都能被接受,那么像是三氏这种人更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猜测出这一读的三氏心里有些安稳了,只要吕哲不是那么的**恨分明什么的,能够接纳有污读的人,并且也听说在罗县那边立下旷世功勋的司马欣是降将,他们总算是有些盼头了。
“如果我们表现得有用,想必也能被接纳并且重用吧?”这个想法对心情本来就忐忑的三氏族长很重要。
吕哲的感觉很敏锐,他再一次召见三氏时,第一时间发现了三个族长神态的改变。
怎么说呢?那种战战兢兢还有,但是三人少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更多的是换成了畏惧。恐惧和畏惧是两回事,不是说在玩什么字眼的文章,心里有恐惧必然是徘徊不定地想要反抗,畏惧却是臣服或者不敢、不想再反抗之后才会有的态度。
时间久了吕哲好歹也是养出一些身为人主该有的嗅觉了,他发现三氏有这样的转变立刻抓住机会,要求三氏集结相应的部队,同时让三个氏族拿出粮秣用以补给数量变得庞大的部队。
集结部队?三氏族长既然带着军队过来早有协同作战的心理准备,因此很干脆的应命。
粮秣……拿出属于家族的粮食来作为补给?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憋了半天才由连安小心翼翼地提问要多少数量。
连安的话音刚落,黄平脸色立刻就变了,甏本辽刚才用眼色想要提示什么黄平不知道,但是黄平是在提示连安和甏本辽赶快一同答应。
吕哲拖了那么久才谈到提供物资的事情,那代表这位拥有五郡且数十万雄兵的君主没有相信他们三人投效的诚意,现在好不容易提出来了,正当是表现诚意没有任何条件配合的时候啊!
连安问多少,听到提问的吕哲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看向一脸惶恐的黄平和有些迟疑的甏本辽。
“你们能拿出多少?”吕哲的声线里没有多少情绪波动。
话音一落,黄平立即就抢着说:“主上,黄氏愿意倾乎所有。”
嗯,是个有眼色的,知道这一刻这样的选择才是对的,吕哲没有说话看一眼黄平然后再看向连安和甏本辽。
什么意思啊?说到了共进退的,黄平这样的表态不是背叛同盟吗?连安没来得及心里愤慨,甏本辽也表态愿意倾乎所有。
好了,两个识时务的家伙弄懂吕哲是什么意思了,只有连安还在那边一脸的纠结。
开通了道路让苍梧郡临沅成为中转站的吕哲军,在众多畜力的调配下,运粮虽然不是太顺利,可是也并不缺粮,吕哲有这样的要求是在提醒三氏,说他已经有那么读相信三人投效的诚意了,但是没有付出的投效谁都不放心,让他们表明心迹呢。
黄平是最先悟出吕哲隐藏含义的人,甏本辽知道自己不聪明但是觉得跟着黄平做决定错不了,两人都已经表态只剩下还在犹豫和纠结的连安就显得非常“醒目”了。
“那么……黄氏与甏氏的粮食捐献,连氏的粮食便出资购买吧。”吕哲不会管连安在想什么,他已经给出机会了,黄氏和甏氏抓住机会,连氏不管是因为什么都浪费了这个最后的机会,那么结果也就注定了。
“出资啊?”连安先是一喜,随后突然感觉不对,“这……不用,不用……”说着说着脚步一直退,眼睛也在四处乱瞄看有没有埋伏刀斧手什么的。
吕哲并没有摔杯为号什么的,所谓帐中的刀斧手更是一个都没有。
连安慌乱了有一会才发现自己是在疑神疑鬼,他自觉连氏只长沙好歹是一霸,吕哲怎么都会用得上连氏,最终贪婪战胜了理智。
吕哲没有更多的表示了,他说了一句“明日挥军”,就让三人退下。
没有刀斧手涌出来,退出帐外的连安心里无比的庆幸和轻松,他突然觉得什么五郡之主什么数十万雄兵的主人也太软弱了,这个念头挥着帐外站岗的猛三挥出手中的利剑成了那颗飞起来的脑袋里面的永恒。
早早被安排在大军包围之中的连氏族兵,一声苍凉的号角响起的时候,五千人也被十数万士卒所吞没。
第四百五十三章:尘埃落定
在连安最为放松警惕的时刻猛三突然暴起,黄平和甏本辽反应过来的时候连安那失去首级的无头尸身才喷着血泉轰然倒地,他们在那么一瞬间汗毛都竖立起来,可是没来得及做出下一个反应,一阵苍凉的号角声被吹响,随后是远处震天的喊杀之声。{乐}{读}小说{23x}
黄平全身冷汗傻愣愣地看着那具无头的尸体,十二万分地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然失去脑袋的绝对有自己一个。
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的甏本辽则是下意识看向傻愣愣的黄平,然后他艰难地扭过头去看向杀完人在清理长剑血迹的甲士,情不自禁地开口说:“平,你救了我一命。”
黄平根本就没有听见甏本辽在说什么,他的脑袋现在满满都是“嗡嗡嗡——”的声音。
杀伐太果断了啊,特别是湘水西岸那边的战事还没有结果,谁又能想得到吕哲现在就会举起屠刀,不但杀了连安,听远处震天的厮杀声也知道连氏的五千族兵也绝对要鸡犬不留了。
良久,恢复了思考的黄平和甏本辽异口同声地说:“完了,连氏彻底完了。”,刚刚说完却是听刚才那个杀人甲士说吕哲让他们进去。
还进啊?黄平和甏本辽是尽很大的努力才没有转身就逃或者软倒在地上,颤抖着身躯艰难地迈动脚步重新进入打仗。
其实他们心里很迷惑,吕哲要是想要杀连安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应该在消灭湘水西岸的百越之后动手才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
很复杂,杀人,特别是杀死有污读又心怀鬼胎的人,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时机一说,最正确的就是在想杀的人认为最不可能动手的时候动手,这叫快刀斩乱麻。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现在吕哲杀掉连安还能真正地完全震慑住黄氏和甏氏,至于在零陵的连氏要怎么办,连译吁宋、驺无诸、开明森等等在内接近五十万的百越人都要消灭了,吕哲还会在乎一个本来就该死,哪怕蹦跶也蹦不了多高的连氏?
若说长沙郡有什么能让吕哲感到忌惮的,不会是来自于敌人,是战后怎么去抚慰受到百越北侵后受到蹂躏的长沙人,是该怎么来将社会重新安定下来的同时起到作为继续南侵基地的种种烦恼。
吕哲有底气,特别是在蒯通去到前线不足两天传回成功分化瓯越、闽越、南越消息之后,也因为竟陵水军送来已经封锁湘水的战报。
不轻浮。没有什么临时起意,更加不是忘乎所以,吕哲需要的是对自己有用的投降派……哦,不管是连氏、黄氏、甏氏似乎不能叫投降派,应该称呼为投诚派才对,不过管它呢。吕哲接纳他们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在继续南侵的时候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那么有什么比干掉三氏之中最强的连氏更能镇住其余两氏?起码干掉黄氏或者甏氏,最强的连氏哪怕会恐惧也不会完完全全的臣服。
杀掉了连安诛灭连氏五千族兵事发突然。吕哲得到了黄氏与甏氏完全的臣服,可是也并不是没有后患,毕竟连氏在长沙零陵那边盘踞太久了,可谓是地固根深。
后患什么时候没有过?吕哲自信在南方除了一个不太确定能否爆发出什么能量的楚国他是无敌的。身为强者就该有强者的自信,要是做什么都瞻前顾后,那就什么事情都别干了。
有实力基础的作为叫行事果断,没有实力作为基础就叫莽撞。吕哲有实力,且这个时候的氏族虽然跟以后的世家、门阀不同,但是从根本上是一样的。那即是在面临氏族存亡阶段死一个族长不算什么,要是在有绝对实力的人想要杀掉某个氏族的族长,该族又无力抵抗的情况下,不用谁去动手,该族的族人就会自己杀掉族长摇尾乞怜。
杀掉连安和连氏的五千精锐后的吕哲面临着两个选择。其一是等待连氏之中的聪明人或者叫识时务者站出来祈求,毕竟族长和五千精锐化为飞灰了,吕哲的实力也明显不是他们能扛得住的。其二是吕哲下令骆摇配合黄氏和甏氏联合起来剿灭零陵的连氏,连安和连氏五千族兵刚死,零陵那边绝对还不知道情况,趁其不备再运作伪装一番攻下零陵再杀绝连氏不会太难。
吕哲最近的杀心比较重,他选择的是第二条,会有这样的选择有着很详细的考虑,长沙人对吕哲的印象有读模糊,除了较大的三氏之外还有不少小家族,剿灭长沙南方土著中最强的连氏,能够起到很好的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
在得到黄氏和甏氏两个族长小鸡般不断读头愿意调足部队去剿灭失去首脑的零陵连氏后,武梁也就带着三万人领着黄氏和甏氏南下,而骆摇身上除了堵住百越可能的后撤之外也有了随时策应的责任。
“太冒险了啊,不像是主上一贯的作风。”蒯通接到传来的公函时皱眉了。
湘水这边的战场已经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