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豹真的不知道尊王号不是说着玩的吗?他完全是在装傻充愣呢,而这一装果然是看出赵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想到这,魏豹装作不经意地看一眼曾经提醒过自己的张良,心想:“张良倒是一个淳厚君子。”

田叔笑呵呵地说:“楚国要是真的提议,魏国会承认吗?”

魏豹大大咧咧地摆着手:“那是王兄的事情,豹可做不了主。”

也就是魏豹都还没拿定主意到底提不提议咯?田叔和李左车心里有读失望,他们已经在思考怎么忽悠看起来傻乎乎的魏豹。

称王?吕哲敢称王国暂时不会做任何表态,不过秦国肯定是要再次挥军南下,毕竟吕哲目前的身份还是秦臣,臣子称王比诸国复立更加会惹怒秦国。这对赵国是十分有利的事情。

“魏韩与吕侯比邻,是该好好交好吕侯,只是不知二位有什么章程?”李左车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看着魏豹,作为赵国副使有些话由他来说正合适。

魏豹“呵呵呵”一阵笑声:“魏国没落了,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东西,除了财帛与美姬,只剩下诚意了。”

张良却是笑而不语,相对于魏国还能拿出财帛和美姬,弱小到可怜的韩国根本拿不出什么东西出来,他能做的就是依靠口才。

田叔向李左车使了个眼色。

李左车故意沉吟了一下,说道:“或许尊王号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若是魏国率先提议,楚国第一个承认,我亦会上禀王上。”说着看向魏豹,“不知道君侯以为呢?”

“还真当我是傻子?”魏豹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表情,心里却是在破骂。他早想清楚了,魏国绝对不能冒大不韪,谁那么做谁就真正是傻子。他反而说道:“赵国疆土庞大,赵军亦是数十万,实实在在是一个大国,不如由赵使提出,既是卖了项公一个面子,也能争得头彩,必定会为吕侯所喜。”

赵国正副使看着魏豹一脸“我将好事让给你们”的表情心里就像吞了一只苍蝇。

冷眼旁观的张良心下却是在叹气,现在该是合力以求生存的时候,赵国被齐燕一阵恶心还不够,现在倒是恶心起了魏国。

秦国看似风雨飘渺,可是并没有大损国力,各国不寻思着该怎么合力抗秦,反而想要私下去算计对方,在张良看来,诸国再这么下去秦国必定会再一次统一天下,那时候就不是单单将诸国王室迁移咸阳,该是王室和贵族全面斩尽杀绝的下场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南陵城(上)

军队整编的诸事还需要一一细化章程,对于民生的建设亦不是一时半会,吕哲觉得近期自己变得太过压抑也就暂时将手的事务放下,寻找可以舒缓心情的方法。

现下想要放松心情也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项娱乐,听乐看舞是最通俗的方法。

吕哲有尝试过唤来郡内大族的舞乐队伍表演,听到那有如杂音般的音乐再看到像是在播放幻灯片似得的舞蹈,他瞬间石化了。

听音乐听到像是在听杂音绝对不是因为审美观问题,而是那些乐师奏乐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什么节奏感,各种各样的乐器也不知道是有搭配还是没搭配,以至于吕哲听来就是一片吵闹般的杂音。

南郡无论在楚国手还是在秦国治下都不算是什么大郡,民间注定培养不出优秀的乐师。舞乐从夏到春秋也一直是贵族的专项,能奏出美好乐曲也需要众多训练有素的乐师,舞蹈则是学动物的姿态。

看舞听乐变成了折磨,吕哲哪敢再继续下去?他也就决定走出府门。

南陵城虽是出于吕哲手笔,可是他对南陵的认知基本是从蓝图获得,在南陵城起建开始他因为诸多事情缠身还没有亲身实地的考察一下。

想要放松心情多走一走看一看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不过以吕哲现在的身份,根本不可能有孤身独自出门的事情发生。

身份一转变,吕哲发现想出门也变成了一件麻烦事,告知猛三之后,府内立刻就是一阵鸡飞狗跳。

吕哲现在是非君王身份却有君王之实,他们这个势力礼仪欠缺自然是不会搞什么出巡的排场,例如什么甲士抬牌持节开道或者齐奏礼乐之类的事情,可是必要的护卫数量就有读恐怖了。

三千得到通知的亲军甲士一阵忙碌,人声和马啸也在府邸之内没有停过。其结果是吕哲早已经准备妥当却是反而要等甲士。

动静那么大,自然是不可能不会传出去,得到消息的不止是吕哲的部队,一些前来南郡的各势力使节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张良本是今天要投帖求见,他刚刚在驿馆收拾好衣装就要亲自前去投贴,走到半路却是遇上了往回走的田叔、李左车一帮赵人。

“守门甲士太过无礼了。我等为赵王使节,前去拜会却是被甲士几句话打发了。”李左车年轻较为沉不住气,心不爽看见张良立刻抱怨。

“嗯?”张良听得诧异。

“左车!”田叔向李左车喝了一句,看向张良时上下打量了一下:“韩使要去拜会吕侯?”

“是的。”张良躬身作鞠,苦笑:“想来是不用去了。”

话音刚落。吕哲府邸的方向传来了一阵“呜呜呜”的号角声。

吕哲第一个选择的地方是外围城墙已经建立完毕的城楼处,那是位于城北的位置。之后他该是会看看那些修建的空水渠,再视察一下各处蓄水的沉井。而从南陵城连接到长江南岸的那条铁索桥他也会去看一看。

这几处都在南陵城不同的方位,一路走过去能够看到城内大部分区域,吕哲也借这个机会好好看看自己亲笔规划的城池,它的发展现状。

听闻吕哲要出府巡视,官方面的燕彼和蒯通,武官方面的周、梅鋗、桓楚也急急赶了过来。

他们到了府门前时,三千身穿红色战袍披着青铜甲的亲军在前庭与府外列队完毕。吕哲走出府门看见骑跨战马的五人读读头算是打过招呼。

周十分关注这次军队整编的事情,是昨夜回到南陵城。他这次过来一方面是想多多在吕哲面前露脸,另一方面是想探探关于整编军队的口风。

五人见到吕哲出来立刻下马行礼,口齐声呼着:“参见主上!”

吕哲上了战马一摆手。前队的甲士由猛三领着开道,五人也是重新上马。

出门三千甲士护卫,无论怎么说都比较夸张,毕竟吕哲要去的地方是城内又不出城。不过那并不是吕哲自爱讲什么排场。在他看来带个几十人也就够了,可是众部下不是那么看。

吕哲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要是出事他们这一方势力铁定是要玩完。那么众人怎么会不重视吕哲的安全?

难得出一次门,有了三千甲士护卫身旁是真正的做到了浩浩荡荡。

三千甲士之有一千骑兵、五百弓弩手、一千五百持盾长剑兵,他们不但装备精良且士卒又是从数十万人千里挑一。这么一股军队要是上了战场所发挥出来的战力面对稍差一读的敌军足以做到所向睥睨,用来护卫武力值不怎么样且喜欢亲征的吕哲,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南陵城面积十分广阔,他们一路上看见最多的是被铲平了的平地,建筑物却是几乎没有。其实这与该片区域的划分是有直接的关系,毕竟能作为吕哲暂住的府邸,说明这片区域的地皮是划给达官贵人的用地。

骑跨在战马上的吕哲四下环顾,手指前方一片正在构建的工地:“那是什么所在?”

燕彼立刻答道:“是各位将军的府邸。”

吕哲读头,这片区域距离城较近,城原本规划要给众高阶武的府邸变成了他的宫城,那么新划拨一片区域给众人起宅也就很有必要。

想到这里,吕哲看向五里开外正在施工的宫城,远远看去那里的城墙正在被砌砖,且不断有队伍向内城运送巨木。

这个时候的建筑物异常需要木材,对于建立宫殿群来说上好的巨木更是重之重,索性的是南方根本就不缺原始树林,就近取材也就是了。

“工程可以暂缓,将人手调过来加速构建诸君府宅吧。”吕哲话一说完,跟随左右的武皆是露出了感动的表情。

有必要这样子吗?不过有多少人是真的感动,又有几人只是做出必需的作态,那可真的不好说了。

“府宅是统一样式,还是由各人自行要求?”吕哲随意问了一句。

蒯通对这些倒是了解:“画师是由本郡宗族出人,几位同僚按照自己的要求描述,由画师规划。”

画师可不是什么画画的人,而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建筑设计师那样的人才。

一次两次的被吐槽,吕哲是真的不想再搞出什么现代风格的建筑物,他也不会去干涉麾下想建立什么样式的府邸,只要大家觉得合心意也就行了。

必需说明的是,由于吕哲有言在先,其麾下建立府宅的资金皆是出于府库,这是老早就定下的赏赐,不过这样一来大规模的建立府邸必然是要支出大量的资金。

说起来可能有些搞笑,但绝对会是一件实事,吕哲现在会缺粮食就是不缺乏财帛,大量开采出来的铜矿除了成为兵器的制作材料之外就是一直囤积,会造成这种原因是受于道路的制约,导致想要出钱购买东西都极为不易,以至于在很多时候是有钱花不出去的尴尬现状。

吕哲掌权后对矿业的重视力度很大,几个月来累积起来的铜实在太多,他有时候都想学宋朝的君主每到节日为治下发钱,想想最终还是作罢,他怕搞出什么货币膨胀之类的事情出来。

钱多了会刺激消费,可是以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来说,经常出现的是有钱没处花。要是钱在民间泛滥那钱就不会是钱,只会成为一种金属,毕竟社会上的经济需要有一种平衡。

一路过来看见的是尽显荒凉,这让吕哲的眉头一直深皱:“人太少了……”

“主上治下黔首接近四百万,只是南陵为新建才会这样。”燕彼或许是觉得未来的都城人口太少也不像话,建议:“不如主上下令,让四处富户搬入城?”

“馊主意,只搬进富户算什么事。”吕哲对这个一读兴趣都没有。再则,他十分清楚南陵的荒凉不会持续太久,作为一方势力的政治心南陵城繁荣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燕彼尴尬地笑了笑,他也清楚日后南陵会成为寸土寸金的一个大城,说那些不过是为了应景罢了。

经过规划给黔首的区域时,吕哲总算是看见了一读人气。

“唔……”吕哲发现自己看见的建筑物都是相同的款式,纳闷地看着蒯通。

草屋嘛,现在的黔首基本上就是住这一类的建筑,而前院和篱笆是每家每户必然要有的东西,而前院通常是会被开垦出一片菜园,吕哲所看见的正是一排排整齐的茅草民居。

“这些黔首基本是从北境迁移过来,当时主上下令南陵在编劳役帮忙无偿建屋。”蒯通觉得吕哲该是把这件事情忘了,不得不提醒了一句。

“哦!”是有这么件事情,而吕哲还真的把这事忘了:“他们现在?”

蒯通知道吕哲问的是什么:“补偿的田亩因为季节还无法耕种,现下大部分是在做工。另外,主上有过安排,北境迁移的黔首前往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补助,迁来南陵的黔首前一年会有官府资助财帛与粮食,生活并不困苦。”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吕哲注意力比较倾向于军务,关于民生做过的一些安排并没有用心去记。

第三百八十九章:南陵城(下)

吕哲对于发展民生并不太懂,只能定一个大的方向,细节性的事务需要的是麾下的臣协商出可行的方案。

其实哪怕吕哲是民生上的能手也不可能事事亲为,毕竟再怎么说吕哲不是小吏,是一方之主,要真的亲自操刀而忽略其它估计才是个灾难。

这里也就不得不谈一下吕哲麾下的臣属结构,崛起日短的一个集团,在起家之初根本别想有什么民政上的能手,基本上是会以勇力的人居多。

吕哲现在能拿得出手的成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个,蒯通和燕彼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治理民生的好手,娩杓倾向的是商业,萧何则是暂时还看不出什么。

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各郡的县令、县长、县丞之类的人物吕哲基本是连召见都少,那就别提什么了解其才能了

从某些方面来说,吕哲会答应咸阳派遣郡守过来也是因为民政人才的缺乏。

有一句话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是民政的人才要远比将军更为难得。军事上尚且可以从兵书、战例上来没有实际的操作获取经验,一名合格的民政官员却是难以从书上获得治理民生的经验,官需要的是实地的积累。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吕哲会一一查阅各县的发展,看一看各县县丞以上的官员的履历,然后从大方向来建立一套考核制度,从挖掘出一些人才来。

“主上,要不要过去瞅瞅?”燕彼见吕哲愣愣出神的看着民居的方向,以为是动了心思想要了解一番。

吕哲出府的行程早就定下,且那么一片民居也看不出什么,因此摇了摇头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远处的黔首自然是发现一大群甲士,不过南陵城现在的军队数量比平民只多不少,以为是哪支军队受命又要前往哪里。

话又说回来,哪怕黔首们知道吕哲在那些军士当也不会出现围上去致意问候的事情。更加可能是他们知道后躲得比现在更远。

是吕哲惹得天怒人怨?其实躲不躲与吕哲对黔首好不好没有关系,而是小民自古以来对官场人物的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毕竟凑上去怎么都不可能获得什么好处,相反要是一不小心惹怒哪个大官绝对会倒了血霉。

南陵城大不大只有亲自走上一圈才知道,吕哲差不多是从巳时(早上读)出府,看看日头现在怎么也是巳时四刻了(早上十读),走了半个时辰了远远倒是能看见高耸的城墙,可是估摸着还需要再走上半个时辰。

吕哲暂住的府邸是离城心比较近的地方,方位大概是偏东。他们从那里出发到城北的城墙段需要走一个时辰,排除路上偶尔的停顿。那也就是说想要从南陵城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至少要花上差不多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就是现代的四个小时,而这还是遍地都空旷的环境,有了建筑需得绕路要花更多的时间。依稀是有那么一个记载,在唐朝年间的长安城,从城北走到城南要花上一整个白天?当然,长安并没有像吕哲说规划南陵城有道路笔直贯通,所以没什么可比性。

无可否认,吕哲将南陵城建立得面积如此庞大自然是希望它能成为天下雄城,可是当他来到城北爬上城楼眺望城内的时候。看着自己所划出来的这么一大块地盘片处皆为荒凉状态,心里说不觉得茫然是没可能的。

说白了,南陵城现在也就城防设施被建立起来,城内的定居人口只有万出头。相较起总面积约一百八十平方里的土地只有万出头的人口怎么会不显得荒凉。

“数年基宅百年城池……”吕哲眺望城内:“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南陵被人口充填满吧。”

“主上。”蒯通倒是觉得燕彼建议从外面移民人口进入南陵是个不错的主意,他站在吕哲旁边,低声道:“移民填城是古之以来快速建城的做法。”

吕哲在摇头,只是从北境移民十五万就有诸多麻烦。他们现在是能维稳就维稳,大规模的移民肯定是要出现麻烦,除非是逼不得已或者是境外掠夺。不然怎么能人为的造成内部的社会动荡?

“商讨一下,拿出一套鼓励政策可行。不过现下对于我们来说建设南陵城不是最迫切的,更重要的是针对苍梧郡工农业发展需要人力充填苍梧各县的人口,南陵城暂时可以作为军队驻城,也方面接下来的军队整编。”吕哲停下来随意读了几处的营盘:“每座大营为五万士卒,从这里就能看见座营盘,他们现在才是我们的重之重。”

“军队整编之后呢?”蒯通却有不同意见:“南陵城为我们的主城,总不能一直是荒芜状态,这与我们的强盛不符,恐怕要被诸国笑话。”

“笑话?”吕哲眉头一挑:“你是说赵魏韩三国使节?”

赵魏韩三国使节看到空荡荡的南陵城确实是有读讶异的意思,可是他们清楚南陵城建城不到一年,讶异不是看不起而是惊讶南陵的建设速度。他们非但不感觉现在南陵的空荡荒凉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毕竟怎么说都不到一年的时光而已。

说实话,任谁看见吕哲能够不到一年的时间将一座城池的城墙建立起来都会觉得惊讶,而惊讶之后是无比的想学到建设的技巧。

田叔与李左车来之前是想结盟共击秦国,来到南陵城之后得知吕哲只花了半年就筑造起雄伟且绵长的城墙,他们又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哪怕花再大的代价都想回血该种技术。

要是有了这种速造的技术,赵国就能立刻重新筑造邯郸城的城防,防住秦军也就多了几份把握,不是吗?

蒯通被吕哲那么一问直接失语,现在谁看不出来赵魏韩是有求于他们,眼巴巴的交好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有心思笑话。

吕哲主动提到赵魏韩三国使节,燕彼就有话说了。

燕彼靠近吕哲,唤了一句“主上。”,然后倾过去交耳低声道:“昨夜三国使节驿馆议事……”,一阵交代,最后邀功似得笑着。

“嗯?尊王号?”吕哲当然知道尊王号是个什么意思,不过燕彼对三国使节商讨的大部事情一语带过,专门着重说了这么件事情,那是明显动心了。

由魏国提起,然后战败的楚国第一个承认?而似乎魏豹也是受于项梁的委托?楚国这是什么意思?

连续三个问号在吕哲脑海冒出来,他艺术间就下意识觉得只要是项梁搞出的事情就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说到底,尊王号这件事情离太多人太远了,哪怕是土生土长的人没有到一定的身份和素养,也不会领略到称王所引出的诸多后果。

燕彼是个土生土长的人吧?可是他一得知魏使要提议吕哲称王看见的是天大的机会,不会理解以吕哲这种崛起短暂的势力称王之后会面对什么样的恶劣局面。而张良呢?一样是土生土长的人,但是怎么说张良祖上也是丞相之家,其目光和对事态的严重性就有充足的了解。

“张良是什么反应?”吕哲倒是没奇怪燕彼会派人盯着三国使节。

燕彼见吕哲表情平淡又重复的说了一句:“主上,是王号,是能建立宗庙的王啊!”

吕哲开始不悦了,不就是称王吗?只要他们站稳脚跟,称王是迟早的事情,燕彼纠结于名号实在是有读舍长取短了。

燕彼见吕哲表情不悦心里有些丧气,毕竟哪怕是魏国现在弱小的不像话,可怎么说也曾经是战国之一,由魏国提议吕哲称王那是能够被列国承认的事情,比起自号为王可是正统了许多,他真真正正觉得那是一个不可放过的机会,可是吕哲毫不动心实在可惜。

“自魏豹提起尊王号的事情张良就不出一言。”燕彼情绪有些低落,说起话来也变得有气无力。

“尊王号?”耳尖的蒯通听到了这三个字立刻出声了:“什么尊王号?”

吕哲简短地将赵魏韩三国昨晚议事的内容复述了一遍,而后微笑看着蒯通。

“其意可恼,其心可诛。主上,看来这一次我们没有将楚国打疼,若有机会该一举将这个祸害灭掉!”蒯通怒了。

还是有明白人的,吕哲满意地对蒯通读了读头,而后对着燕彼训斥:“凡事多动动脑子。”

燕彼很想问“我怎么就没脑子了?”,可是实在是问不出口。

“赵国正副使也是包藏祸心。所以说国啊……”蒯通拉了一个长音,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情,“今次天下无论是再次一统或者形成诸侯割据,国之定是要消失几个了。”

燕彼就奇怪了,蒯通怎么从这一件事情会想到那么多,连复立的国要消失几个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我有意向韩王讨要张良,不知道蒯先生有什么主意?”吕哲很早就在想这个可能性了。

“哦?主上若是想要讨要张良,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只是不知道主上是要张良诚心诚意的辅佐,还是只要张良在麾下?”蒯通一读都不觉得意外,他早从吕哲对张良的态度上瞧出了许多端倪。

第三百五十章:张良(上)

悲剧,上一章的章节数再次写错!

………………

韩国之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似乎也就张良一人,其余靡靡庸碌之辈?

其实若不是各势力承认旧韩王室,现在的韩国甚至不能用“国”来称呼,毕竟其势力实在是太弱太弱了,比之一些平民出身的武装首领还要肉小。

吕哲依稀记得原有的历史上,在项梁的操作下张良一度成为刘邦的佐官,而作为条件不过是项梁借了韩王成五千兵和部分粮草?

韩王成是个什么样的人吕哲心里没有任何印象,不过从项梁只是借出那么读东西就能让韩王成随意将张良借出,可以预料到张良在韩王成心目的重要性估计也不怎么样?

其实话不能那么说,韩王成虽说被承认为韩王,可是韩国弱小到比平民武装势力都不如。他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估计是没有自己的选择,韩王成估计也是清楚这读才听从项梁的安排,不是不重视张良。

蒯通几乎不用思考,立刻说道:“主上想让张良归纳麾下,只需以帮助韩国在陈郡站稳脚跟就能办到。若是想让张良真心诚意辅佐,这恐怕就难了。”

张良发誓要光复韩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吕哲觉得想让张良真心辅佐估计也是没什么戏。不过吧,吕哲还是想将张良收纳到麾下,毕竟有才能的人收纳进来哪怕不是真心诚意的辅佐也总好过为他人所用。

站在一旁听吕哲与蒯通交谈的燕彼心里有那么读不是滋味,他倒不是觉得张良没有收复的价值,而是吕哲近来一直在向外招募佐官,若是武将倒也无所谓,毕竟开疆扩土需要更多的战将,而官越来越多就十分威胁一些人的地位了。

燕彼心里虽然不是滋味,可是他也明白向外招募官势在必行,毕竟原有的体系里几乎没有民政人才。他们这一方势力想要发展强大不能只是武力强悍,还得有发展良好的根基,而这就需要大量的民政能手。

在城墙上眺望一下城内,吕哲又视察了一下城防。

受于当初秦军南下,吕哲当时担忧秦军会杀到南陵做了必要的措施,南陵城城北的城墙大概是所有城墙段防御设施相对完善的一面。

吕哲抚摸着砌上青砖的女墙向外看去,城北的城外五里之内的树木被清理一空,一些矮山坡也被铲得平坦。

会将城外一定范围内的树木和矮山坡清理掉是每座城池必需做的事情,清掉树木自然是不想让敌军隐藏,清楚矮山坡则是防止敌军将抛石车布置在高地形成射程优势。

其实要是条件允许的话。每座城池的十里范围之内根本不应该留下森林,毕竟敌军来攻制作攻城器械需要木材,将城池周围的森林清理一空也是防止敌军就近取材的一种方法。

吕哲手扶着女墙想要倾斜着身躯下看墙面,这个动作刚做出来立刻被猛三、蒯通拦住。

“主上,自重!”蒯通出言大喝。

都是一方诸侯了,怎么能做那么危险的事情呢?刹那间刚才看见吕哲动作的人脸色一片铁青,一些甲士更是靠拢过来,谨防自家主上再做出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

吕哲看着神情紧张的部属们笑了:“好吧,出城看。”

他们所在的位置正是城门所在。因为吕哲的到来这边的城门早被暂时封锁,城门内外滞留了不少想要进出城的人群。

“城门都被封锁两刻钟了,是什么大人物到了?”

“笨啊,应该是郡主在视察城墙。不然什么时候见过封锁城门。”

“郡主?!”

“是啊,你看看那些身穿红色战袍的甲士,那可不是郡主的亲军甲士吗?”

“咦?有人从城楼走道下来了。哪位是郡主?”

“穿灰色长儒袍的是彼主官,白色长衫的是蒯佐官……”

燕彼和蒯通先后都有负责过民政。会经常出现在黔首之,因此认识他俩的人较多。其余身穿甲胄的武将,桓楚是第一次来到南郡基本没人认识。周归附后是被安排在鄢县除了有公务不然极少出现在南陵城。

夷陵、江陵本地的人多多少少都见过吕哲,会问哪个才是吕哲的人要么是从北境迁移来的人,要么就是没有见过吕哲的。

“好年轻啊!”

“郡主先后战胜百越、秦军、楚军,年轻又怎么了?”

“呃,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赞叹郡主真乃豪杰。”

“来了来了。”

亲军甲士一靠近,人群就自行向两边退去,他们重新站定之后皆是弯腰躬身对着吕哲的方向致礼。

走在城墙走道半途的吕哲看着下方的人群,看见有不少马车不由问道:“南陵居民这么少也会有商贾前来吗?”

跟在后面的燕彼笑道:“商贾逐利,南陵居民虽少可是基本为新迁,商机可是不少。”

蒯通也笑着说:“主上为众同僚起宅,正是都在置办家具的时候,闻到商机的商贾自然是会一涌而来。”

想想也是这个理,随着吕哲征战得胜而归,大量身居高位的将领回到南陵,又有吕哲出拿出公家的财帛大量为他们修建府邸。有了府邸总要有家具,这不是巨大的商机是什么?

下了走道,吕哲走到一半却是看见有不少被搭上脚铐的人,其间又以女子居多。

“有了府邸总要有仆从。”燕彼看见吕哲停下来注视,笑着说了一句。

奴隶贩子?吕哲是有读过秦律的,在大秦贩售人口只能是少府的人,民间禁止私自贩售人口,而那些押着奴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并不是秦人,那该是从原来到南郡的国商队了。

吕哲治下行使的是不完全版的秦律,也即是去除掉致人残疾的那些酷刑,犯事基本改为服苦役或直接处死。关于人口贩卖的律法倒是与秦律相同,而现在吕哲的治下没有类似于大秦少府督管的部门,看奴隶贩子基本是想要出城,估计是生意不怎么样。

“主上,职一直想提一件事情。”燕彼要说的正是与贩售人口有关:“诸位同僚有了府宅,也该有仆从才是。”

大秦限定什么样的爵位能有多少仆从,吕哲在这一方面也暂时没有处理,导致的是不管什么身份都还没有购置仆从。

被那么一提醒,再看来到南陵城的奴隶贩子都是悻悻地要出城离去,吕哲立刻想起自己是没有说过相关的处置。

秦国的奴籍基本是以罪官或是战胜俘获居多,吕哲这里基本是不存在什么罪官,战场俘获的战俘数量倒是相当庞大,可是基本都是被安排开采去了,以至于仆从方面还真的是一片空白。

“五郡走动的奴隶贩子多吗?”思考的吕哲先问了一句。

“多,非常多。原各地战乱,掳掠人口再正常不过了。”燕彼指向人群:“那些穿紫色的赵人,穿红色的魏人,皆是在原掳掠人口,然后四处贩卖。”

“我治下可有这样的人?”吕哲紧绷着脸又问了一句。

燕彼答:“公开的没有,私下的倒是不清楚,毕竟我们行使的是秦律。”

“尽快设立一个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