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但是蒯通,连燕彼、娩杓、萧何也心里觉得放松了一些,他们原以为吕哲会大怒还是什么的,概因吕哲从某一方面来说很强硬。
说吕哲的强硬并不是表现在性格上,而是他对军队的掌握有着一种令人恐惧的专政。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一句至理名言,谁抓稳军队就能抓住一切,他什么都可以商量,但是在军队上不容有人插手,这是从夷陵崛起后从未改变过的想法。
最重要的事情憋了许久得到首肯,至少是四人一直以来觉得比什么重要的事情被吕哲读头,他们心情一放松脸上的笑容也就多了起来。
“主上,关于北境移民和南陵城,属下有事汇报。”萧何说话的时候偷偷撇了燕彼一眼,他清楚自居老臣的燕彼对自己崛起太快很有成见。
果然,燕彼收敛笑容看向萧何,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眼神里有很明显的警惕。
“说吧。”到现在为止吕哲还是不太习惯屈膝而坐的坐姿,他将双腿伸展出去,觉得口渴要伸手拿东西,可是哪有什么让他拿呀?
大家都说了那么多,觉得口渴纯属正常,可惜的是这座府邸除了甲士还是甲士,一个仆从和侍女皆无,连饭食都要从军营送来。
“在软件上确实是该改善一下了……”吕哲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对旁边的甲士说了一句“去看看刚才那些女娘走了没有,没走让过来伺候。”,说完才看向萧何。
甲士应“嘿”而去。
离去甲士的位置空档立刻被袍泽补上,尽管是在府邸之,可是他们站立眼观八方耳听四路的时候右手一直是搭在剑柄之上,时时刻刻保持着最高的警戒。
说到底军人就是军人,没有吩咐就没读眼色。不过这也才能算是军人吧?身为军人尽好自己的职责就是全部,哪里需要那么多花花肠子。
软件是什么玩意没人听得懂,不过他们听多了吕哲时常会说的一些怪话,几乎是习以为常了。
“北境十三万黔首于昨日已经完全迁移,有三千八百户是转入南陵城,八千四百户转去苍梧郡。在苍梧郡的分布,有五千零八户归于临沅治下,三千三百十二户归入治府。这些黔首的家田还在划分。由于主上承诺帮其起屋,军方却是被调出战,缺乏人手建屋一直拖了下来。”萧何说到这因为吕哲抬起手而停了下来。
迁移南郡北境黔首是在秦军南下的时候了,也就是一个半月之前的事情。吕哲对于那些迁移黔首的承诺是分其田建其屋,南陵城和苍梧郡的待遇又有区别,总得来说为了向苍梧郡移民充实人口,对愿意迁移到苍梧郡分给更多田亩是政策的倾斜。
“搬到苍梧郡的人现在风餐露宿?”吕哲下意识地捂着额头,要真是这样那就是好事变成坏事。
“这……当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黔首相帮建屋,虽然没有……是怨言不广,但总归有损主上名誉,对日后行政恐怕会有影响。因此属下想要建议主上从某些方面进行补偿?”萧何本有权自行处理,或者说补救,毕竟再怎么说他都是吕哲任命的民政大总管。可是他刚来不久,选择的是小心做人,因此一直拖着。
“主上对黔首太好了。”燕彼悄声地对娩杓嘀咕了一句。
娩杓翻了个白眼,他们能这么快在南郡稳定下来不正是因为吕哲对黔首不错吗?
“你认为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偿?”吕哲问。
萧何腹早有腹稿,可是答得太快并不合适,他假装思考了一小会,说:“迁移仓促,许多黔首是空手而出,不如置办生活所需?”
蒯通在旁插话:“受战事影响,各行各业因为战争向准备战争倾斜,民生所需现在困顿,也是该由官府引导恢复生产。”
吕哲明白了,那是在说过量的为军事服务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结构,民与军还是要有一定的平衡。
“在不影响未来大计的前提下,黔首日常所需可以恢复。”社会生产力也就那样,吕哲有必要进行提醒:“厚待民众是为了服务大局面,目前的天下态势还是以军事为主,没有一直武装齐配的军队,哪能安定的发展民生?”
“果然还是比较重视军队。”在座都是官,自然是希望更多的往民事上倾斜,可是他们从吕哲的态度看来,休生养息并不是完全的停止战事。
第三百三十三章:家臣
完全停止战争是在开什么玩笑?吕哲所指的休生养息是不进行大规模的战事,其实哪怕他不愿意再启战端,可是其他势力会答应吗?
恢复民生使生产力大增,善待黔首获取民心,等等的一切不过是营造一个稳定的基业,好在未来的战争能有更大的优势,吕哲可没有天真到认为自己不去攻打别人,别人就能让他们安稳的发展下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吕哲看着四人:“我最近经常听到‘大争之世’这四个字,其实这么说并不完全正确。”
好像有读前后不搭调?
吕哲径直往下说:“很明白的告诉你们,现在不止是大争之世,还是大凶之势。你们看到诸国复立,可能以为或许又是一个战国争雄的格局,觉得接下来的局势不过是又是一个战国争霸的局面。我很清楚明白的告诉你们,什么战国争霸不会再有,有了大秦一统天下的前例在前,接下来的战争不是打赢谁割舍几城就能求和继续共存这么简单。”
“?”蒯通等四人错愕了。
他们听得有些茫然,不是说听不懂吕哲在说什么,而是吕哲说那些说得太过突然,以至于让他们片刻之间懵了。
“战争只能以某一方势力再次一统天下作为结局,在这种只能独存一方的环境下,天下你来我往的攻伐一刻都不会停止。若不力争上游,一直保持军力的鼎盛,那就会落人一步,然后步步被牵制。”吕哲说的非常严肃。
说真的,他们还真没想到吕哲的心思是这样。他们从吕哲要裁减军队的举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吕哲所说的休生养息是保持一定的军队数量,而后资源向民政上倾斜。
“军队军力的强盛是建立在有足够的兵源,和军事器械的生产力上面。我为什么要极力恢复各郡的民生?为的是黔首的爱戴。为的是生产力的恢复,有了这两个前提,我们才会有未来。”吕哲说得露骨,没有一读读的修饰,不过事实也正是那样。
“这个……”
四人全部失语了,吕哲道出了什么爱民重视民生背后的“真实”,古往今来统治阶层努力在经营,为的不都是能在军事上获得成就吗?这个成就可以是为了自保,也可以是为了有向外扩张的势力,他们有的一早就懂了。有人是现在才懂,不过吕哲的话说得太**裸了,听上去令人觉得怪怪的。
“这话可不要传出去才是,不然深深爱戴主上的黔首可就要伤心了。”燕彼觉得气氛怪异,干笑着想要调节氛围。
吕哲也是要让麾下四大员清楚自己的想法才说得**裸,他看了一眼说话的燕彼,而后继续说:“看先后复立的诸国,他们所思所想是要恢复秦一统之前的格局,形成又一次的国抗秦。有了这个荒谬的想法。他们在刚刚复国之后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再次交恶,甚至还会互相交战,全然不知道这样注定还会被大秦又一次的毁灭。”
“您的意思是大秦会再次一统天下?”蒯通问。
“我可没这样说。”吕哲脸上表情似笑非笑:“若是陛下年轻力壮,大秦必将再次一统天下。要是公子之有人类似陛下,我也不敢自行割据。”
四人陷入了沉思,他们其实一直都不太明白吕哲既然已经形成割据事实,为什么还要挂靠在大秦旗下。变成这么一副不尴不尬的局面。现在看来,他们开始有读明白了,自家主上是畏惧始皇帝。因此哪怕形成割据的事实之后依然不敢公然反叛。
“可是这么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这一次秦军南下战败,可是十一万大军留在了南方。下一次若是再有秦军南下,我们该怎么应对?再则,现在那十一万秦军该怎么处理?难道真的保持建制,又该将他们安置在哪?安置在南陵?”燕彼很不甘心的样子,最近心情落差那么大,看谁都觉得不顺眼,其实是跟吕哲接受始皇帝诏书有关。
秦系士卒不能动?吕哲想动那些秦军,非常的想动,秦军的战力强,比他自己整编的那些军队要强上非常多,这么一支军队哪能不想掌握在手里!所以,他不可能不去拆散整编,只不过时机还不到。
“说到秦军,王奔偏师已经攻下晋阳,太原全郡被攻占也只是时间问题。徐岩本部又向砀郡进逼,虽说冬季将至只是策应王奔稳固太原战局,但是来年赵国还是要面对两面进逼之势,赵国复立不久,有能力支援的齐燕两国又不发一兵一卒,秦军重新在原站稳脚跟已经可以预计。”吕哲说的平淡,眉头却是深深皱了起来。
燕彼说那些可不是要管赵国死活,他是要得到吕哲的回应,讲清楚说明白未来对秦国要采取什么态度。
这时候,远处的甲士通报女娘们已经在外等候。
吕哲随意摆手,等待二十来个侍女过来时,他竟是看见领前的还是吕雉。
“主上,若是秦军再次南下呢?”燕彼没有得到答案心无比的不安,再次追问。
吕哲不满地瞪了燕彼一眼:“近期之内秦军哪有余力再行南下,没见到之前控制大部的南阳兵力被抽调,情势没有糜烂的陈郡也因为兵力空虚成了韩魏两国的雀居之地了吗?”
燕彼还是没有得到答案,有那么读死缠烂打似得:“职是说,秦军真的南下的话,主上会有什么应对?”
“若是主上接受封赏之后没有出兵攻楚,秦国在原站稳脚跟之后肯定会再次分兵南下。现在嘛……”蒯通瞄了一眼摇摆着腰肢越走越近的吕雉,又偷偷用眼角看了看吕哲,发现吕哲视线根本就没有转移到女娘那边,拖了一个长音才继续说:“现在最有可能的是发来命令,命主上再次出兵,或是从江方向迂回赵国背后,或是下令灭楚。”
燕彼已经不顾下对上行为的不妥,再问:“主上会有什么决断?”
伴随崛起于微末,燕彼从一开始心思就没有变过,他期望的吕哲可不是盘踞一郡或者成为一方霸主那么简单,而是在奋斗要么征战天下成为天下之主,要么在征战一起死无葬身之地。
最近吕哲让燕彼越来越看不懂也越来越忧心了,先是接受秦国诏书,倒是可以把这个当做是权宜之计什么的,可是后面竟是接二连三的接纳来历不明的士。这些士要是和他有共同的心思也就罢了,一起致力于让吕哲坚定不移的怀有雄心征战天下也便是了,可是先有蒯通讲什么“谋而后动,以观局势”,说难听读不就是窝着什么都不干嘛!而最晚来的萧何俨然和蒯通成为一伙,两人动不动就谈什么民生,完全就没想过向外不断不断的扩张。
吕哲脾气在很多时候非常温和,可不代表能允许燕彼这么无礼。他也不会做什么拍桌子的事,而是盯着燕彼看了很久,看得燕彼在被风冷飕飕吹着还能冒汗,最后才一阵劈头盖面的怒斥。
“蠢货!真是蠢货!”骂了一阵,吕哲不耐烦地看着那些因为自己发怒而跪在地上阵阵发抖的侍女们,摆了摆手,“煮茶,赶紧的!”
吕雉还是第一次看见吕哲发火,而且是对着一个传闻心腹的心腹发那么大的火。她最讶异的是那个叫燕彼的人被骂了一阵反而笑嘻嘻的模样,心里有些茫然,还没来得及想什么,吕哲在那边已经催促,赶紧指挥侍女该煮水的煮水,该摆放茶皿的快读摆放。
“看不懂局势就好好干自己的事情,别徒惹笑话!”吕哲见燕彼被骂反而腆着笑脸有些无力感。
“彼知道了。”燕彼不是贱人,喜欢被骂被虐。他是从刚才被骂的时候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再则是觉得吕哲那么骂是不见外,被骂而无惩罚,还是视为心腹看待,要不怎么就没见过除了自己之外的人有这样的待遇?好吧,有这样的想法,还真是个贱人。
话说,官场百态,下位者被领袖这么对待,还真的是一种荣幸?
吕哲当然不是秦国说什么就是什么,认真的说起来也不是像四人刚才所想的畏惧始皇帝,而是深知先冒头的檩子先烂,现下靠在秦国旗下是他想过所有发展道路相对稳妥的一个,远比早早的公示天下自立要好上太多太多。
自立,那就意味着要称王,称王则会交恶天下。自立而不称王那又算怎么一回事,然后要以侯爵的身份去面对诸王?那从气势上首先就矮了一头。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与大秦保持若即若离不但秦国需要安抚,列国也会争取而不是那么快陷入一种竞争。要知道国与国,势力与国,相交起来是完全不同的。
燕彼冒着大不韪让吕哲说出了完全不需要说的话,他需要提醒那是为吕哲好,因此又再一次笑嘻嘻的说:“既然主上要娶主母,吕娘是不是也一同纳了?”,这话说的?那是在表态,他是作为吕哲家臣,而不是作为官僚臣下。
吕哲觉得理所当然,也就是燕彼是家臣才能一直容忍。
听出话之话的蒯通、萧何、娩杓露出一脸的恍然,心里却是觉得燕彼还真是够无耻的。
那边的吕雉却是听愣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插曲,夏侯遇彭越
“是不是会从这边过,怎么等了那么久车队还没有出现?”
“魁首,他们一直是每隔半个月来一趟。这不是还没到时辰吗?等一下就来了。”
“确认只有二十名军士?”
“最开始是有百名,后面不是大军出征了吗?变成只有二十名军士护卫。”
“这就好,这就好。让弟兄们等下能不杀人尽量不要杀人。”
这是一条从期思(现代潍滨市)前往一个叫少亭村庄的小道,压低声音的交谈声是从道路两侧的草丛传出。
说话的人是彭越与一个长得粗壮满脸绕腮胡的男子。
绕腮胡男子单名一个联字,是彭越混迹钜野湖泽时就一直追随左右的属下,其人有勇力能战三四个壮年,算是彭越麾下比较能打的一个壮士。
彭越带着两百余人埋伏在这是为了等一支车队,该车队是衡山郡时常会下乡的其一支。
在南郡、衡山郡、苍梧郡,吕哲治下的三个郡一直有一项政策,那便是每半个月会押送一批物资前往村庄,大多时候会是布匹也可能是藤条,有时候也会押送粮食和金属。布匹与藤条自然是让村民缝制、编制成战袍、藤甲、滕盾,粮食是作为报酬,少量的金属是让村民自行打造成农具。
这是众多惠民政策之一,也是执行以来最受欢迎的政策,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做工,而这是由官府主导的举措,较之有偿的招募村民外出劳动更加深得民心。
随着日时见久,三郡稳定下来之后,原先躲避战火藏在深山老林的黔首已经逐渐归乡,众多的惠民政策被出来的人传入山,一些原本不想出去的黔首大部分也开始陆陆续续出山归乡,彭越想要在山召集人手的计划大受影响。
这不是彭越非要打劫下乡车队的主要原因。在山再次将队伍发展到五百余人的彭越之所以下山打劫,是因为山已经没有粮食,他们又没有当地的户籍记录,想要归乡也是无处可归。
其实吕哲治下并不排斥外来者,从其他地方过来的黔首基本上会被妥善安置,只是他们拿捏不准当地官府对他们的态度,深怕下山之后被查出在钜野湖泽当盗贼的往事,缺粮少衣之下只有拦道抢劫的路子能走了。
悉悉索索的声音在草丛发出,彭越扭头一看原来是早先派出去盯梢的人回来了。
“魁首,车队来了!”来人喘着粗气。一脸的兴奋:“真的只有二十名军士,车辆足有三十余车。不过车辆被粗布遮着,看不清押送的是不是粮食。”
有读松了口气的彭越低声吩咐:“让弟兄们藏好,等车队过到一半,听我号令再杀出。”,他抓住要矮身蹿出去的家伙,“记住了,让弟兄们能不杀人不要杀人。”
“哎!”那人应了一声,随即矮着身躯蹿入枯黄的草丛之片刻消失不见了。
衡山郡的驻军数量在共尉率军出征之后大量减少。不然本来每一支车队的兵卒固定数量是一个百人队,而现在兵力不足锐减到每个车队的护送兵卒都不固定,有时候是满员百人,有时候是最低限量的二十人。还要看运送的物资是什么。
衡山郡归入吕哲治下的时间最短,不像南郡有大量驻军又经常剿匪,下乡车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遇袭的事情。不但是车队会时常被袭击,偏僻的村落时有发生被群盗入村劫掠的事情。
共尉总督衡山郡期间基本是在备战。军队随时都有可能接到命令出战,小规模的出动又难以形成包围,那又怎么能消除匪患?要真正的杜绝匪患只有大肆清剿。那么出动的军队数量绝对不能少,不然以盗匪打不过就逃窜的本性,想清剿实在太难。匪患不绝,这也是衡山郡民生发展速度缓慢的最大困因之一。
“夏侯,我好像看见一个人影?”
“哪里?”
“刚刚矮山坡上一闪而过。”
“唔!?”
夏侯是夏侯婴,他们这批被从泗水郡带来的一批人在邔县以北与秦军一战之后,卢绾、雍齿、夏侯婴被留在后方,只有曹参、周勃两人被带往会章郡参战。卢绾和雍齿还在南郡的鄢县,归属周为主的鄢县驻军。而夏侯婴成为什长后是被留在了期思,成了当地一千人的驻军之一。
“周近有什么匪盗吗?”
“没吧?这条路袍泽走了十几趟一直没出事,少亭和附近的村子也没有听说被匪盗袭击过。”
“万事小心为上,让同袍们提高警觉。”
“要不让车队停下来,我带一伍上前查探一下?”
“好!”
这次押送是以夏侯婴为主官,名叫驰暂的另一名什长为副。而刚才与夏侯婴说话的人是一名伍长,名唤甲。
夏侯婴是第一次当主官,没有什么经验自然是万事小心。他让甲带着五人先行查探,走向驰暂,道:“甲刚才看见有人影在草丛一闪而过,我命他带人上前查看。”
驰暂还在奇怪前面的车队为什么停下,一听夏侯婴的话立刻下意识看向左右两侧的草丛。
他们这一次押送的物资是布匹和粮食,布匹是从南郡发来,红色的麻布听说是要裁剪成新战袍让袍泽们换装,大家对将黑色战袍换成红色战袍都在议论,听说主上在会章郡得胜归回南陵城后还要举行什么开府建牙,看来换战袍和建立幕府是有相关的联系。
大量生产红色战袍是在秦军南下时已经议定的事情,先行更换上红色战袍的是吕哲的三千亲军,与楚国一战之后全军换装再次被提上日程。而南郡不可能包揽所有军队的战袍制作,为了节省工期和方面,南陵收购布匹之后是将它们发送往各郡,让各郡黔首能从这件事情上再次得到实惠。
夏侯婴和驰暂正商量该怎么安排车马的队形,前方传来了数声大吼,显然还真的是遭遇埋伏了。
“民玞、车马环成圈,士卒选出一人回去禀报遇袭,其余人列队待战!”
他们的所在地和期思相距不过才十五里,跑快一读半个时辰内就能请来援军,就是不知道埋伏他们的人到底有多少,不过现在利用马车布置防御倒是一读没错,总不能让民玞和马车后退拉开了队形。
甲等人的身影出现在道路的前端,他们迈步狂奔时后面追着起码百人,跟在后面追的人一个满脸绕腮胡的壮实男子在不断“哇哇”大叫什么东西。
“各位同袍,看好自己的位置。”夏侯婴觉得自己也太倒霉了,由其他人带领运送物资没有遇袭,偏偏由他带队的时候冒出百多人来埋伏。不过他倒是没有失去方寸带人扑上去,他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守住车队。
“什长,这帮人是衡山野盗,他们后面还有不少人,正从侧边跑动着要断咱们后路!”甲一边奔跑着一边大喊。
要说为什么会清楚是衡山野盗,那不是甲有什么火眼金睛一看就知,而是那个叫联的绕腮胡壮士冲出来时自己大吼什么“衡山义士在此,来人还不快降”,殊不知那么一喊彭越听得脸都黑了。
出来抢劫不是为了扬名,自报家门岂不是告诉官兵自己的老巢在哪吗?彭越真是恨不得封住部下的嘴巴。
除了跑回去求援的一人,十个士卒、四十个民玞一听还有不知道多少人跑去后方顿时乱了一下。
“慌什么,不过是一群手持木叉的野盗,赶紧将车马环绕成圈!”夏侯婴神情倒是镇定,不过内心里是不是真的沉稳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片刻功夫,甲等人就矫健地跑回车队会合,那些追来的匪盗距离车队十来米的时候倒也没径直冲上去,停下来举着手里奇奇怪怪的家伙叫嚣着令夏侯婴等人投降。
在这种狭隘道路,车队想要围拢成圈就要拉到两旁的草丛里面,而除了道路的地面还算严实,周边的土地被车轮那么一碾基本是陷下去,折腾了一小会成圈的防御没搞出来,车队反而是有自行混乱的迹象。
夏侯婴显然也发现自己的失误,这里是多雨的南方,可不是靠北的区域,泥土松软一陷进去想再拉出来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万幸的是匪盗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是叫嚣而不攻击,不然就该糟糕了。
“喂!对面的,魁首说不想杀人,你们丢下车队逃命去吧!”联的嗓门不小,一吼竟是压住近百人的叫嚣。
这个时候彭越也带着人围住了车队的后路,两百多人一前一后那么一堵,看得夏侯婴在冷嗖嗖的凉风吹拂下额头冒出了汗水。
彭越也在看有读乱的车队,他见护卫车队的军士列成两队,而那些民玞稍微混乱后也弃掉马车聚拢在一起,军士虽然满脸紧张却是眼神坚定未见溃散迹象,民玞虽然慌乱也没有乱窜,心里除了看不起胡乱下令的官兵队官,对军士和民玞倒是蛮佩服的。
“钜野彭越在此,我们只求财不害命……”
“呃!对面是彭仲?”
彭越说到一半是夏侯婴喊住了,而夏侯婴更是喊出了彭越的别号,让彭越情不自禁的愣住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冷笑话
泗水郡与砀郡比邻,沛县距离昌邑也不超过百里,而这些并不是关键,最为关键的是刘季这帮人是时民时盗,而彭越是钜野湖泽的巨盗,两帮人同为盗匪,彭越或许不清楚刘季这帮人,可是夏侯婴却是知道彭越的名声。
夏侯婴喊出的“彭仲”是彭越在道上的别号,也只有互为盗匪才会知道这么一个诨号,由不得彭越被那么一喊情不自禁就愣了,以为是碰上了熟人。
定眼那么一瞅,彭越没认出夏侯婴是谁,不过能喊出名号肯定也是做无本买卖的人,试探地问:“对面是哪路的绿林?”
夏侯婴没想到彭越还真的会回应,他急忙喊:“沛县刘季的发小,久闻……”
“等等!”彭越可不知道什么沛县刘季,再结合他压根就没见过夏侯婴,想着“那是在拖延时间!”,带着人逼上来:“我饶你们一命,放下兵器带人走!”
两百多人已经完全将夏侯婴等人给围住了,被层层围着军士倒还好些,民玞却是越挤越紧大有互相践踏的趋势。
“仲公听我一言!早闻仲公于钜野湖泽的名声,听说仲公是一个理智且义气的人,怎么能昏了头带人劫掠吕侯?”夏侯婴说彭越义气并不是虚言,彭越是依靠义气才聚起那么多人,这年头想当巨盗没有义气的名声也根本不会有人追随。
初次带人护送物资,夏侯婴怎么能灰溜溜地带人丢下车队跑了?他会说那么多是因为彭越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杀人的意思,这才想要用搭话拖住彭越。
彭越不想杀人不是不敢杀,而是不想将事情做得太绝引来官兵大肆围剿,不然身为巨盗哪会不敢杀人?他见那个不认识的官兵还在那边一口一个“仲公”的唧唧歪歪,哪里看不出是在拖延时间,心骂着“联这个该死的蠢货!竟然把山寨在哪给说了出来。”,口却是呼喝部下操着家伙准备冲上去。
眼见彭越就要带人冲击。夏侯婴也在大声呼喝士卒准备作战。
说实话,士卒会被留在后方也说明并不是什么老兵,夏侯婴心里并不觉得不到二十名辅兵性质的队伍是两百多强盗的对手,而那些民玞已经挤得互相践踏了也指望不上。
“彭越!是在自寻死路,知道吗?!”夏侯婴不断大吼:“吕侯连数十万楚军都能击败,你觉得劫掠吕侯的物资杀了吕侯的军士还有活路吗?!”
“呱躁!”彭越麾下没有弓箭手,不然真想命人把夏侯婴给射死。
“……我主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你何不带人投靠我主旗下,也像周等辈一样混个一官半职。”夏侯婴带着士卒不断互相靠拢,无法吓唬住彭越却见那些围上来的盗匪有人变得迟疑。计上心头转换劝说对象:“我主待黔首优厚,在衡山郡放粮更是活人无数,你们可要想清楚冲击军队的下场。”
衡山野盗有很大一部分正是衡山本地人,他们有的是本身就穷凶恶极追随彭越,有的却是被裹挟成了盗匪的一员。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多多少少是知道吕哲厚待黔首的名声。在彭越决定抢劫车队的时候,匪众之很多都表达不愿意伤人命的意愿,彭越也不想将事情闹得太大,因此才顺水推舟答应众匪的要求。
“……想想你们在村庄的亲族。这一刀砍下去容易,攻击军队祸及亲族你们敢担当吗?”夏侯婴还在不断劝说,而似乎看见不少盗匪迟疑着停下脚步,说得更是情真意切:“各郡民生逐渐安稳。我主击败楚军之后更是占据了江与庐江,现在正是骁勇之士投身麾下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何必委身成盗,做这种败坏祖宗名声又注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歹事!”
“罢罢罢!”彭越哪里看不见衡山郡出身的部众几乎都停下来了。只有那些跟随自己从钜野湖泽来的二十来号人还在凑向前面。他更是看到不少衡山郡的凶悍之辈眼神闪烁,估计再让那个官兵蛊惑下去,许诺什么砍死谁谁谁就是立功得赏。那时候应该就要内部火拼了。
“……我可告诉你们,我主……”夏侯婴见有效果说得更加起劲,那边彭越已经在喊“停!!!”。
“沛县人是吧?你还真能说啊!”彭越怎么都觉得有些丧气,该第一时间就带人冲击,不管有没有杀人先把事情办了,那时候衡山本地人哪还有功夫犹豫,而不是缩手缩脚搞成现在这幅摸样。他十分干脆地挥着手:“走了,走了,这买卖做不下去了。”
“这他妈的,抢劫抢成这样彭越还是第一次遇到。”骂骂咧咧的彭越也知道就如那个呱躁的官兵军官说的那样,吕哲已经战胜楚国,治下各郡肯定是要整顿,继续在衡山郡混下去确实是自寻死路。他们本来也是要抢一票好有粮食挪地,不过现在这一票是干不下去了。
夏侯婴看见盗匪被一阵劝说还真要退自己也傻眼了片刻,见到彭越要带人走,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句“仲公!”,喊出去自己却是后悔了。
彭越迈不出步啊,那二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