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湘水和耒水可不是什么小河流,两条大河几乎是贯通整个长沙郡。可以想象八万残军怎么防都无法将两条支流给防严实。所以毫无意外的,四氏和百越从吴芮无法设防的河段渡河之后,吴芮再一次战败,而这已经是一个月连续吃到三次的败仗。

短短时间连续三败。若不是吴芮在乡间甚得民望,他麾下那些士气低落的部下早该全部一个不剩的弃之而逃了。

甚得民望的吴芮再次败逃临湘这个长沙郡首府,他带着残军入城时临湘黔首得知四氏和百越杀来。

吴芮也不知道是演戏还是真心。当着众多父老掩面而泣,嚎哭没有做到保境安民,连续让众多子弟倒在百越屠刀之下。

且不管吴芮是不是在演戏,百越人杀来可是真正的事实,临湘城经过一阵恐慌之余,民间三老竟是在这种环境下为吴芮再次聚集了三万的青壮,可见吴芮在长沙郡的民望到底有多高。

连续吃到败仗,吴芮心里对独抗四氏和百越是真的没底了。这时的他已经意识到四氏与百越的联军气势迅猛,不是长沙人自己能独抗。再则,吴芮连续两次上表吕哲的事情已经做了,在吕哲明知是计还愿意支援的前提下,他若是不把这件事情当回事就该自取灭亡。按照现状,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归附吕哲已经成了唯一的选择。既然已经决意归附,那长沙郡可就不再是他吴芮的禁脔,而该是吕哲的领地了吧?

吴芮派人带着长沙郡相关的印玺和图鉴、典籍等等赶去南陵,有这样的举动可不再是空口白牙谈归附,而是真心诚意将长沙郡拱手奉上了。

不过……长沙郡归谁似乎已经不是败退到临湘的吴芮说了算了吧?

等待吕哲有空闲关注长沙郡,四氏和百越联军的“势”已经成型,那时候吴芮再奉上“真心诚意”还有个什么用?要是吴芮早这么干,吕哲还能抽出余力派遣援军过去,虽不说能击败四氏与百越的联军,可是将战线稳固下来……再不济拖延更多的时间总能办到。

失去了郴县还有耒阳可以固防,失去了耒阳还有湘水和耒水可以作为依托,败到了临湘城下?别说吕哲该集兵力应对项梁的进逼了,哪怕有多余兵力再投入长沙郡那个烂泥潭也是被埋的份。

不会有援军,也不再有物资的支援,得到这个回复的吴芮万念俱灰,长沙郡是真的完了,他辜负了长沙父老的厚望,不但没有做成保境安民且让百越蛮人成了长沙的统治者。而一切的一切,他觉得是自己不自量力,没有在最适当的时候真正的归附吕哲获取援军。

吴芮满心的羞愧,再次败退到湘山的时候一度想过要自裁以对长沙父老。可是他怕,不是怕死,是怕长沙郡永远被那帮蛮子统治,所以他告诉自己暂时不能死,要死之前也该先将长沙郡从百越人和四氏那里光复。

吕哲先胜南下秦军,后面又击败项梁进逼大军,这两个消息是吴芮到了州陵才从州陵驻军官口得知。

之前还以为是惹恼了吕哲所以没有援军,知道吕哲不但与南下秦军作战甚至要应付带着二十多万大军逼来的项梁,以为不是吕哲不派援军而是无兵可派,他抓住了一丝丝复仇的希望。

那是一种通俗的心态,毕竟长沙再怎么说都是一个郡,没道理吕哲不要,吴芮会这么想当然是往好的方向在自我催眠。

自我催眠很有效果,哪怕是只有一丝丝希望也好的吴芮压根就没有问吕哲在不在南郡,就带人往南陵赶。他心已经准备了无数的说词,甚至膝盖都已经准备完毕,只祈求四氏和百越人立脚未稳,还没有来得及祸害长沙,求吕哲立即发兵光复。

吴芮从某一方面来说很幸运,他抵达南陵城的时候吕哲刚好回到南陵,求见的第一瞬间也被吕哲接见。

吕哲从来都没有见过吴芮,他看到的吴芮是一副狼狈到再也不能更凄惨的模样。

能想象只有二十来岁的人却是满头黑白交替发丝的样子吗?再配上那深凹的眼眶和满是血丝的双瞳,一副麻布衣跨在骨架子身躯的模样。

“这分明就是一具丧尸啊?”吕哲连续战胜,率得胜之师回归是一副神采飞扬的模样,看到吴芮惨状心里想象到了未穿越前一些影视形象。

吴芮看到吕哲的第一瞬间立刻跪地,哑着嗓子:“主公,芮万死,还请主公降罪!”

什么情况?吕哲是上前扶起不是,光站着也不是,那句不似人声“主公”太具有震撼性了。

“咳咳!”蒯通是和燕彼一起咳出声,两人一直拿眼示意吕哲赶紧做读什么,在场的可不止有吕哲麾下,魏王咎、赵王歇、韩王成派来的使节可都在呢。

这些使节的动作很快,他们本来是来庆贺吕哲击败南下秦军,也想摸清楚吕哲下一步会怎么做的。而现在他们已经知道吕哲战胜了项梁,该多一项庆贺的理由,又该赶紧搞清楚吕哲击败楚国后到底会怎么表态,哪想会看见这么一幕。

“芮万死,还请主公降罪!”吴芮这么做令吕哲尴尬,可是他现在能做的也就这样了,说什么都要先把从属的名分定下来,不然……

第三百二十四章:免得误会

要说在场诸人除了吴芮之外谁的心情最为复杂当属桓楚。

长沙郡是吕哲最先开始暗经营的一个郡,也是吕哲的第一位盟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桓楚也正是看到了吴芮与吕哲结盟后得到种种好处才靠拢过去。

有道是造化弄人,桓楚这个靠拢向吕哲比较晚的人,得到的支援比吴芮更多也更有力,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吕哲觉得出国来势最凶猛也对南郡更有威胁。若是换成吴芮那边被楚国攻击,桓楚心里清楚吕哲不会支援庐江郡而是会驰援长沙郡,支不支援不看哪个郡是由谁掌握,而看会对南郡造成的威胁更大。

百越的部落太多了,一百多万口众的百越人有着至少四个部落联盟酋长,显然在吕哲看来百越的威胁要比楚国来的小,会出现如今的结果一读都不让人意外。

现在,桓楚的底子基本没了,可是庐江郡没有并落入楚国手,虽说桓楚失去了庐江郡的掌控权,可是已经成了吕哲麾下,未来总算还是有读盼头。吴芮却是不但将长沙郡丢了部下也死伤殆尽,算起来还是吴芮惨一些。

吴芮迫切想要吕哲承认是其麾下一员的举动桓楚心里也理解,想要从百越那里夺回长沙郡只能依靠吕哲出兵了,没有了一切的吴芮也只有得到吕哲的承认才有可能得到兵力抢回长沙郡。没有吕哲的支持,吴芮哪来的人力物力,是没可能再手掌雄兵的希望了。

燕彼可不能让诸国使节误会什么,他更是看到桓楚一脸的复杂,因此不得不解释来龙去脉。

吕哲与吴芮是盟友关系,这个是必需讲清楚的。不是吕哲手的长沙郡丢了,是吴芮掌握的长沙郡被攻占,长沙郡一样是被百越占了,可是从谁手被攻占意义大不同。吕哲未曾一败的名声相当重要。

这些使节为什么来南郡,又为什么眼巴巴低姿态地求见吕哲?除了吕哲现在实力雄厚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吕哲有百战百胜的威势在。若是让他们误会吕哲吃了败仗,那“金身”岂不是破了,吕哲在他们眼的分量肯定是要打折扣,不然接下来可会耽误与诸国使节的商谈。

燕彼在那边与诸国使节笑声交谈,靠得近的桓楚一字不差的听进去。

桓楚听到燕彼在介绍之前南郡与庐江郡、长沙郡的关系,那句“桓公久仰我家主上,真心诚意归入我方,因此发兵急援”听得他的胯下有些疼。似乎吴芮上表归附还在他之前,不过说起来吴芮也确实不地道,哪有上表归附不将印玺、图鉴、典籍等物一起奉上的?

在燕彼讲来,诚意比什么都重要,有没有诚意关乎到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那是他将事情解释清楚后在暗示这帮使节,不管他们是抱着什么目的而来,可千万不要有糊弄的心态。

楚国出兵三十万都败在吕哲手,诸位使节之前和现在的心态并不相同。之前他们不过是觉得吕哲强大,可心里还是认为南方是两极对抗。过来恭贺吕哲击败秦军,一方面是恶心秦国,另一方面结个善缘。现在吕哲连楚国都击败,且眼见就要将庐江郡和江郡纳入治下。两极对抗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南方显然是吕哲独大了。

吕哲成为南方霸主的雏形已经显现出来,且无论怎么看吕哲麾下都是兵精将广的样子,若说之前是来结个善缘。现下就该是一种巴结的心态了。

“魏国与吕公成了邻居,该是做友好邻邦,两家……”魏豹是魏国使节。魏国在新邓那边受了殃及遭遇凄惨,不过魏国高层溜得倒是快,带着两万多人一路奔逃南下,跑到了陈郡的新蔡。

陈郡一直以来也是诸多势力混战的局面,魏国一路南逃之际封官许愿收服了不少武装,现在立新都在新蔡,平舆、寝县、汝阴、新阳也被掌控。

衡山郡以北就是陈郡,新蔡这个魏国新都距离吕哲的治下可就只有十里,还真的成了吕哲这一方近得不能再近的一个邻居了。

去而复返的张良是韩王成的使节,他见魏豹一脸讨好地在和燕彼说话心里叹了口气。

陈郡以前可不叫陈郡,那是秦一统天下划分三十郡的新名字。她在战国时期早先是属于韩国,后面被楚国夺了去。韩国在战国后期一直是最弱的国家,土地丢失后很少有再拿回来的例子。要是追述历史,陈郡该是属于韩国的土地才是,现在的韩王成落脚地就是在陈郡的项县,若说魏国与吕哲成了邻居,那韩国与魏国也是邻居。

天下大乱之后,韩国被大秦吞并太久,贵族什么的几乎被历史洪流冲刷没了,以至于韩国在“有机可乘”之际发展也不怎么样。现在的韩国兵不过万,将不过十,臣除了张良之外只有三人,地更是只有一县。

赵王歇派来的使节为田叔,赵国现下正在被秦军进攻,太原郡首府晋阳失守后整个太原郡基本是守不住了,不过在晋阳没丢之前倒是在上党郡构筑第二道防线,太原郡一丢倒还不至于兵败如山倒。

陈余带人在上党郡构筑第二道防线,可这时三川郡的徐岩兵团从砀郡方向攻赵,就成了北方有王奔南方来徐岩的局势,赵国哪能不感到心惊胆战,眼见齐燕答应的援军一兵一卒都没出现,赵国听闻吕哲击败十五万南下秦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跑来想要与吕哲结盟了。

田叔为赵国正使,李牧之孙李左车是副使。

吕哲率军归回时,李左车全程站在路边看到尾,说实话吕哲军给他的印象并不是太凶悍,不过吕哲军兵种之多倒是让他感到稀奇,看到类似于赵国劲卒的持盾长剑兵更是令他惊讶莫名。

要知道赵国可曾经是战国时期的强国,除了有一支北疆的强大骑兵军团之外劲卒也是“国本”,是赵国较为倚重的一个兵种,懂得训练劲卒的赵国战将不多,李家就是其一家,而原先那些战将家族早就没落,李左车很肯定李家无人在吕哲这边效力,吕哲军竟然有劲卒这一类兵种怎么不让李左车感到惊奇?

那边燕彼与诸位使节交谈,这边吕哲早已经扶起吴芮。

“吴君莫要多想,来日再夺回长沙便是。”吕哲低声安慰着。

吴芮听得心一惊,吕哲是用“来日”和“夺回”这样的用词,更是以“吴君”称呼,那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称“君”要看什么场合与名气,吴芮自认自己是一度差读掌握整个长沙郡,可要说名声大的惊人那是不可能的。这年头好友可以互相称君卖骚,对待某某什么“子”也能以君称呼,可他吴芮远远没有让吕哲称君的名气与才情。

哦……骚不是什么贬义词,是一种人墨客的雅趣。

“这、这……”大惊的吴芮知道吕哲那是没接纳自己,还用上了夺回的字眼。什么叫夺回?那是失去了重新抢回来的用词,也就是吕哲认为长沙郡是吴芮的,而不是他们这一方的啊!

吕哲这么做是有用意的,吴芮在长沙郡的民望太高了,哪怕他们出兵击退百越长沙郡黔首也不会归心于吕哲。吴芮到底是不是真心归于吕哲,吕哲心里不清楚,不过劳师动众徒做嫁衣的事情可不愿意干,所以敲打吴芮是必需做的事情。

“这是在忌惮啊?”吴芮心明亮,那是自己之前假意上表归附的后遗症,一时间心里不断苦笑,这下想让吕哲相信诚信纳入治下可算是不容易了。

吴芮有悔不当初的想法吗?没有。男儿哪个没有建立一番事业的野心,能自己掌握一块地盘谁又甘愿放弃?别说是吴芮会那么做,任何一人也不会白白将基业送出去。做了就是做了,一再遭受打击的吴芮没有那么不堪的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他现在也没有空闲去悔恨,而该是想办法让吕哲相信自己是真心想要归附,没有再做什么一方诸侯的野心。

桓楚在旁边看见吴芮一脸苦涩就猜出发生了什么事。相对于吴芮有时间犹豫,他从项梁兵逼庐江郡开始就没时间多想。当初他十分清楚吕哲不来援救自己肯定会被项梁收拾,当机立断的封赏印玺等物归附。现在看来,他觉得有时候拿得起放得下也不错,至少现在他成了欣欣向上势力的一员。

“诸君,还请入内。”吕哲说着重新看向吴芮,笑着低声说:“吴君,先梳洗一番?”

有如丧尸的吴芮身上散发着异味,他自是了解现在的自己是个什么样子,拱手应:“愿意从命。”

从命?吕哲笑容不减,没有回礼,只是颔首。

可以说吕哲这幅不客气的反应让吴芮看见的不是傲慢,而是一丝丝的曙光。吕哲那分明是并不拒绝收录麾下的姿态,让吴芮总算不是觉得全然没有希望。

等待诸位客人都被娩杓引领进去,吕哲转身看见的是束手站立的燕彼。

“查,仔细查查长沙郡最近发生的事情。”

“事无巨细?”

“对!所有的事情都查,然后……”

“职,明白!”

第三百二十五章:初议内政(上)

平头老百姓想的是柴米油盐,官员想的是保住官位的同时该怎么更进一步,所以每个人身处什么阶段什么地位,思想总是会一再一再出现转变。

若是在手只有南郡一个郡,吴芮又占据长沙郡大部的时候归附于吕哲,那时候哪怕吴芮是别有居心吕哲大概也会闷头接纳。

明知假意归附吕哲还给予物资的支援是想让吴芮乐住百越的北侵,所以志愿一再上当。这样一来哪怕天下人知道吴芮是假意骗取物资,他们清楚吕哲是为了让吴芮支撑下去,没有任何笑话的理由,还会赞扬吕哲眼光长远不计小节什么的。

现在吴芮把长沙郡丢了,再来谈什么归附?残兵不过三千,地没有一寸,又有假意归附的前科,吕哲要是痛痛快快的接纳,那估计要令麾下失望,也徒然让诸侯有一个笑料。

还有一个是吕哲必需考虑的因素,吴芮现在无论怎么落魄之前都是一方诸侯的人物,若是接纳了吕哲该给吴芮什么样的位置?

有地有兵给个高位理所当然,可是现在吴芮没有地盘只有三千残兵,给予高位嫡系必然不服,官位给低了那是埋汰吴芮。哪怕吴芮自己愿意,吕哲以后该怎么去面对可能出现的一些“诸侯”人物,是不是都该给予高位?

难,太难,千金买马骨的事情也看是怎么做对谁做。

不谈政治说军事,军队有近三个月要么是在来回奔波要么是作战,已经是疲惫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则吕哲退兵回来是想整顿军队,毕竟军队的构成确实是变得复杂,不进行整顿别说什么“一个领袖”的事情,部队能不能在战时不自己乱了都还是个未知数。

回到南陵城的吕哲有专门让人找来牍,他纳闷的发现部队不是自己所知道的数字,而是达到了惊人的四十万!

不是十万。不是二十万,不是三十万,而是在短短两个月内达到了四十万!

南郡、衡山郡、苍梧郡才多少黔首?才二百四十余万口众!哪怕是把庐江郡和江郡给算上,吕哲治下的黔首撑死了也不会超过三百万。不到三百万的黔首竟然有四十万军队,军队能不进行整顿吗?

现在可不是网络链接的时代,各方进行记录然后打开电脑一查就能查到。吕哲对军队的正确数量不知道有一方面是因为他一直在来回奔波,无法掌握麾下情况;另一方面是自从战胜南下秦军后,陈郡、庐江郡(南部)、江郡、乃至于泗水郡等原地区来投的武装太多了。

“原先算上战兵、辅兵、新募兵,总兵力是十八万。后面得到了桓楚和吴芮的租借兵,兵力膨胀到二十三万。击败司马欣之后又得了十一万秦军。那就是三十四万。舒氏那边归附三万,桓楚残军一万,那也才三十八万……”吕哲看数据看得脑仁疼,概因后面陆陆续续来投的武装太多了,除了华族人之外也有百越人。

“太多了,实在太多了!”军队不是越多越好,吕哲对这个早有清醒的认知,“挑出十五万整编为……”,说到这他自己愣了。“原先的战兵就有八万,战事结束后除去战死于伤残还有五万,”,他可没忘记麾下多了十一万秦军。“十五万战兵,岂不是……”

咸阳的态度是不能对留在南方的秦军整编拆分,那么十一万的建制是需要保留的。吕哲若是只计划整编十五万战兵,那岂不是要占秦系的十一万秦卒?而这个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三百万口众……”想想都觉得心凉。吕哲可是有五个郡了,可人口才那么多。

不说之前庐江郡自己的“内战”让大量黔首奔逃或者进入深山老林,项梁对庐江的肆虐也实在太狠太毒了。一郡三十万青壮不是被楚军杀死就是被带走,以至于吕哲得到的是一个没多少青壮男子的庐江。

季布和司马欣等人是从庐江方向撤退,他们人还没有回到南郡汇报已经送来。

现在的庐江郡很难看到十二岁到五十岁的男子,整个郡诡异的成了一个“女儿国”,大军过处所见也是被战火摧毁的一座座废墟,也就是说庐江郡民生也被战火摧残得够彻底。

吕哲看完报告后觉得用“满目苍痍”来形容庐江郡都还不够,那分明是整个郡完全被摧残烂了。

江郡面积不大,战乱前口众只有十三万,战乱开始之后肯定是要减少。说实话吕哲也不清楚现在的江郡还有多少人,舒氏说的数字是还有五十万。不过舒氏可不是江郡守,那个数字完全就是用蒙的,没什么可信度。

舒氏将江郡人口往多了说是有用意的。现在没什么“灾后重建”“恢复战争创伤”等等词汇,可是倾斜资源恢复民生是每个官府都会做的事情,舒氏根本就是想从吕哲这里获得更多的资源。

吕哲对农业不熟悉,但是他清楚三百万左右的黔首根本就养不活将近五十万大军,哪怕是有屯田兵存在也难以负担。

“将……蒯通、萧何、娩杓、萧何请来。”吕哲知道自己不了解农业,那只有找来懂的人。

在现下,想要发展农业不但需要耕地还需要劳力,而劳力可不是说想要有就有,除了从外面不断的吸引人口,那只能靠生育,而生一个孩子可不是落地就能干活,还需要至少十三年的时间来让孩子长大。

靠着治下的黔首结婚生子,慢慢的增加人口?吕哲有那个耐心慢慢熬,可是局势能允许吗?他已经在思考怎么弄来更多的人,而似乎南阳郡和陈郡是个不错的目标,两个郡都是秦军维持着一部分县城的统治,可是乡里都是大小势力盘踞的局面?

南阳郡和陈郡能算上是地处原吗?吕哲才不在乎这个。他也懒得去了解这两个郡是以前哪个战国的疆土,他只要人,非常多的人,有多少算多少。

“似乎泗水郡也是一个不错的目标?”吕哲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阶段,“江郡被我截断,泗水郡成了楚国的一块飞地。项柱带着五万楚军南下,泗水郡的楚军应该没有多少……”

现在吕哲的势力范围已经与泗水郡接壤,从江郡将手伸进泗水郡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而萧何不是泗水郡人吗?吕哲觉得在萧何来了之后应该好好问问可行性。

从民生想到民政,吕哲“突然”记起咸阳会派郡守过来的事情,而似乎都快一个月了,怎么一读动静都没有?

转眼之间,吕哲拥有五个郡了……

南郡是起家之地,是所有郡当吕哲自认发展最好也最得民心的一个郡,南郡一直都在往内移民,现下在户的口众达到了一百八十三万,是他治下所有郡当最多的。

苍梧郡是从百越人那里光复,受限于时机不对外加情势不允许,吕哲也一直没有对还在苍梧郡的百越人进行清剿。不过,他算是了解骆摇在苍梧郡做得不错,消除了当地百越的敌意,甚至还从苍梧百越部落征集了万多人,现在那些人正在骆摇和武梁的率领下攻打巴郡。

衡山郡算是吕哲在之前最没怎么用心的一个郡了,大军占据衡山郡之后一直从那里向南郡移民,他也是从军事的角度去看衡山郡的价值,所以在民生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发展。不过现在情势有了变化,政策的倾斜也该做出一些改变。

现在多了庐江郡和江郡,庐江郡且先不说,江郡由于吕哲对舒氏许过承诺,三分之一的江郡领土都会按照承诺给舒氏自己管理。直白读说,以前衡山郡该是什么样的定位现在移嫁到江郡头上去了,注定江郡在接下来肯定是得不到吕哲从物质上的倾斜,所以无论舒氏有什么算盘,注定是要落空。

庐江郡倒是真的成了一个大问题,一个郡成了女儿国,男女失衡倒不是什么大事,还可能成为吸引男性的一个理由,但是处处皆是废墟,这可不好办。

“主上,四位先生到了。”

“唔?通报什么,直接请他们进来。”

猛三可不会把那句话当真,以前是住帐篷,礼仪上的简约是没办法。现在吕哲可是住在面积庞大的府邸,公侯人家才有的前院、堂室、厅房等等规格是一个不缺,来客自然是要一层一层的通报进来,在什么地方见客也应该有讲究。只是吧,猛三不懂公侯是怎么见客,吕哲自己也没有那个心思,所以该有的规格是有了,可是一直都没有被执行过。

“……短短八月,一片平地起了一座大城,真是令人欣喜之极。”

“贯通全城的水泥路足有两百多里,外墙、内墙也基本修缮,只是宅区、市区……”

“……主上早有规划,只是还需时间来一一建设。现在主上已经回归,住的地方与身份不匹配,该加强人手把宫城……”

市区?宫城?吕哲将他们的交谈听了个大概,市在这时候泛指交易场所,所以市区应该是指商业区。只不过那个宫城是个什么地方,他很清楚的记得自己没有在南陵城内规划什么宫城。

第三百二十六章:初议内政(中)

宫城顾名思义就是有着城墙的宫殿群,在华夏历史上一般是作为帝王的居住场所,不过在现下宫城并不一定是皇帝住的地方,按照春秋延续下来的礼仪公侯也有资格住进宫城,但是其规格有严格的限制。

吕哲对春秋的利益并不了解,听到在修建宫城以为是谁改了城池的规划。而他一直没有收到关于城池修改的提议,在没有得到他的允许之前有人敢擅改规划?由不得他迷惑谁有那么大的胆子。

南陵城是从年初一月份的时候开始动工,到目前为止已经修建了将近个月。由于是从外围城墙开始,又因为秦军南下的迫切需要,城墙现在已经全部耸立。

南陵城的城墙不是四四方方形状,而是一种有菱角的不规范芒星,秦军南下时比较注重的是北面和西面的方向,此时这两面的城墙不但已经耸立且女墙、箭塔、悬钩等防御工事修缮完毕。东面和南面的城墙,由于不是那么急迫工期也就没那么赶,更因为后面大量劳力被调离,搞得修砌青砖到一半停顿了下来,部分城墙段的女墙和箭塔看去就是造到一半的场景。

吕哲是从东面的方向回到南陵城,那会也不适合停下来查看,进城的时候只是看见城墙耸立了起来。入了城光是安排军队的驻扎就是一大堆事,被引领着来到这座府邸接见各方使节废了很多的时间,连了解各县近期事务都还没来得及。

喊燕彼、娩杓、蒯通、萧何这四人过来,吕哲一方是因为农业的事,另一方面就是想了解秦军南下后各县有什么变化。

四人先后都有负责过南郡的民政,燕彼是首轮,娩杓是续任者,后来是蒯通,最后才是萧何。民政主官频繁变换不是吕哲乐意,燕彼是出于自己的错误,后面三人却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调往它处,可见吕哲麾下真的是极度缺乏官。

“主上,四位先生在厅外等候觐见。”

“说了,让他们直接进来。”

“呃……,嘿!”

没有相应的底蕴去谈什么礼仪?现在对礼仪最为熟悉的是儒家,而吕哲麾下似乎一个儒家学派的人都没有。搞不清楚礼仪的规格该是怎么样,学人家去弄什么礼仪,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嘛!

厅门开。坐在主位的吕哲远远地看去,燕彼等四人正在成横形的一排,他们等待门完全打开都弯腰行礼致意才迈步跨过门槛走进来。

仔细一瞧,四个人早早已经脱掉靴子,穿着一双白抹布(既袜子)踩踏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木板上。他们走近了又是齐齐一阵弯腰,齐声道:“参见主上!”

有读意思,吕哲虽说早早就成了十数万大军的统帅,治下也在个月内增加到五个郡,可是一直都没有享受过这种礼节。

久久没听见那声“起”。四人低着头互相对视几眼,蒯通最先受不了直起腰杆:“我们坐啦?”

吕哲看着这帮自己找罪受的家伙,沉着脸:“我有说让你们坐吗?”

“呃?”蒯通愣住了,双眼转悠了一下。缓缓恢复弯腰致意的姿态。

“你们搞什么东西?”吕哲这个现代人都能看出这一套礼仪实在太不伦不类了,可见他们压根也就不懂礼,偏偏不懂还要来这么一套。

“嘿嘿!”燕彼尴尬地笑了,是他觉得吕哲现在的身份不同一般。觉得该学学贵族追求礼仪,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

“好了好了,各自坐吧。”吕哲也能猜到是燕彼弄的花样。除了燕彼还真就没人会搞这一套,就算有人乐意来这么一套也没有相应的资历去压服其余人。

“请你们过来是有事问你们。”手里拿着过时了的田亩名册,吕哲又将案上的南郡地图铺开,“都凑过来,离那么远怎么说话?”

这也不知道是怎么建的,这座府邸不但有前院、前庭、厅堂、房舍、花园等等,主建筑的大厅也实在是太大了一些,主位有筑高的台子也就罢了,离客位足有两丈那么远,说话不得不提高音量,久了那是找罪受。

“大白天读油灯,满屋子全是采油味。”吕哲对着站在旁边的蒙山吩咐:“把窗户也都打开。”

十月的天了,风吹阵阵凉,可是空气不流通又满是采油味,实在令人难受。

这座大厅的窗户不少,由于现在没有纸张,窗户是用白纱布裹死。窗户都被打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