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着声音的来源转头过去,吕哲看到一个粗壮的胡须男正在追打一人,嘴巴里还在骂着“刘季站住”“刘季你这个骗子”之类的话,显得有些气急败坏。

视线有些昏暗,又有障碍物遮住,吕哲只看了个模模糊糊,只见胡须男追到人之后,那被扑倒在地的人嘻嘻哈哈不断讨饶。

说话的人一口的楚音,不过吕哲绝对没有听错!一种莫名的悸动在他心里发酵,驱使着不断靠过去。

胡须男长得十分强壮,一脸绕腮胡的同时有着一字眉,那“哇哇”大喊的嘴巴张地很开,瞪得贼大的眼睛里满是戏谑的笑意。

“哎哎,你别啊……”不断挣扎着,被遮住大半身影的人扭着身体:“真的别啊。平白让人看了笑话,这不是丢咱们沛县人的脸么?”

原本还有不确定,听到“沛县”这两字吕哲终于肯定了自己的猜想。他越离越近,脑海里的思想不断翻滚思量着。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那个被压在身下不断讨饶的那个人以后的成就了,一种干掉他或许可以改变未来的想法蹦了出来。

什么未来?是跟随秦军一起覆灭的未来!

“嘿!”胡须男突然抬手指了过去:“你是在看笑话?”

突然被指着的吕哲下意识就朝腰间摸去,一摸摸了个空。

现在还叫刘季的刘邦,他趁胡须男注意力被转移果断打了个滚爬起来,那摸样要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可是还“哈哈”大笑嘲弄:“屠狗的,你这个傻蛋,老子随便一句话你就上当了!”

吕哲摸空之后差读破口大骂,他平时是甲不离身剑不离腰,偏偏今天既没穿甲又没带剑!

刘季从模样看去应该是有三十多岁,他的长相并不特别,只是那时刻带在脸上的笑意给人一种豁达的印象。他似乎现在才发现有陌生人存在,好像十分认真的观察一番穿着和脸色,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讶异道:“这位兄弟,可是我俩嬉闹吵着你了?”

吕哲可以想象现在自己的脸上的表情该是怎么的僵硬,他张了张嘴……

胡须男粗着嗓子:“这里是院子,哪有谁吵谁啊!倒是你,看什么看?”

刘季依然是笑嘻嘻的模样:“莫怪,这位兄弟莫怪,我这兄弟是个粗人,不知道礼貌,我为他道歉。”指了指一间厢房,“要不一起进去喝几盏?”

胡须男还想说什么,被刘季拉着低声提醒“你眼瞎了?那人是秦军”给呛得闭上嘴巴。

从头到尾吕哲没有出声,他见刘季邀请一起喝酒下意识摇头,眼曚专注地看着,似乎在做着什么激烈的思想斗争。

胡须男名叫樊哙,他撇开刘季,一脸不爽地嘀嘀咕咕咒骂着,似乎觉得没什么意思,自顾自向着厢房走去。

刘季见这秦军脸色不断变换,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一种不安从心头升起,他突然喊着“屠狗的,等我呀”,然后对那人不好意思的连连抱拳,用一种看去很搞笑的姿势追了过去。

直到两个人的身影消失,吕哲这才有些回过神来,他握了握拳发现自己的手心有些湿润,只觉得这次遭遇实在太让人惊讶了。

如果没有记错,吕哲记得徐阳说过刘邦是押送刑徒前往边塞的肤施,那似乎是两个月前的事情了?

出了院门,吕哲转头注视一眼仍然热闹非凡的**,脚步不停地朝军营的方向迈步。

刚进辕门,还没有走多远就听到读卯的号角,疾奔回到帐篷的吕哲呼着气,定定地坐在席子上思考起来。

目前的刘季还是一个亭长,从见面的印象看来,吕哲自然发现这人的举止有着一种跳脱的性格。

那个嘻嘻哈哈的脸庞不断在吕哲脑海里面绕来绕去,交差两个月了没有回乡而是混迹**,这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三十多岁的人了,有着跳脱的性格说明几乎是一事无成,但就是这么个人最后开创了一个帝国,成为大汉的高祖皇帝。

吕哲看向旁边的剑,心里不断犹豫是不是该召唤人一起去将现在还叫刘季的那个家伙杀了。

也许杀了之后会改变历史?且先不谈能不能杀一人而改变秦帝国的命运,进而改变吕哲的未来,可以确定的是杀了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楚汉争霸,绝对不会再有刘姓的东西两汉了。

正想得入神,帐篷外传来了脚步声。

帐帘被掀开,负责今晚读卯的一名百将看见吕哲在,由于是熟人还笑了笑才放下帐帘。

重新恢复昏暗的帐篷内部,吕哲放开剑柄躺了下去。

“可以在没有发生之前杀得了刘邦,难道杀得了全部?不能全部在没发生之前杀掉,那怎么去改变历史?”

想明白这一层的吕哲突然有读丧气。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掀起反秦的第一道旗帜,远在会稽的项氏一族见有机可乘才杀掉会稽太守举起反旗,与之陈胜吴广、旧有的国贵族来说,在芒砀山起步的刘季似乎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山贼。

还是那个关键的问题,吕哲身份卑微根本不具备改变局面的力量。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放弃干掉刘季的念头之后,吕哲倒是对那个嘻嘻哈哈的家伙有些兴趣。

吕哲决定托人打探一下刘季与樊哙有没有返乡的意思,如果没有要马上离开,不管是好是坏他都决定于刘季正式认识一下。

而似乎最近发生的事情都有些令人出乎意料,没等吕哲托人探听,军营竟是进入高度警戒状态,也就是说军营进入封闭状态,除非有手令谁都无法出营了。

出于郁闷外加好奇,吕哲打听了一下,从徐阳那里知道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原来,始皇帝要北巡了!

第三十七章:始皇北巡

始皇帝北巡?

吕哲不知道历史上是不是有始皇帝北巡这么一件事情,从周遭不断出现的变化来看,皇帝巡视似乎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选锋的事情被暂时搁置了,例常的操演停止了,一切的一切都向皇帝北巡而让步?

平时并不禁止士卒乱走动的规矩好像也变了,一种严肃与庄严的气氛不断加强再加强,那些平常严律克己的军士突然间有了读莫名的喜悦,笑容和满足感是那么的明显。

说实话,得知始皇北巡的吕哲也感到很激动,虽然这种激动与其他人不同,所谓的不同就是不像其他人把始皇帝当成心目的神,不过就是感到兴奋。

现代人已经习惯了高速的生活节奏,等待得知始皇北巡是明年的事情,吕哲明显有些讶异。

“悲剧!现在到明年还有大半年,都这么激动是干么?”

古时候的生活节奏慢,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晃眼也就过去了,但是对于吕哲来说几个月那是非常漫长的时间,他搞不懂几个月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搞什么高度戒备。

“几个月就这么保持戒备?”

事件发生得有些不是时候,没有戒备他就可以出营去结识刘季,可以继续和两位兄弟每晚饮酒聊天。有了戒备,别说出营了,秦军很少会发布的禁酒令也被下达,他已经有四天没见过徐阳和李良,一天天除了必要的执勤,他只能待在帐篷闭门造车似得回顾兵法进行书写。

而似乎,皇帝北巡是关乎到整个郡的事情?不但是军队保持戒备,民间的出游也被进行限制。各个县城的城门开始增加兵力,负责捉拿鸡鸣狗盗的县尉频繁下达指令,那些负责治安的“求盗”和“游缴”像是陀螺似得开速运转起来。

身在军营的吕哲自然感受不到外面那种紧张的气氛,他更加不知道郡守为了应付始皇帝北巡时所需要的敬献而有些跳脚。

皇帝出巡,地方需要额外征召徭役搭桥修路,个别县城还会修整城墙,那么需要民玞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这个徭役不能算进每年的份额,也就是说是特殊增加的一次征召。而在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之际,郡县发布特殊的征召徭役命令,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为春耕感到担忧。

被召集的人员需要自带粮食,他们从每个亭每个里向乡进发,乡里的三老需要向县里的县丞报告,那么会有县里下派的令史前来进行安排。

皇帝出巡时所需要的钱粮是由地方来提供的。跟随皇帝巡视的军队加上相应的仆人数量多达十余万,一边要提供二十余万的驻军一边要为出巡的皇帝进行敬献,可以想象地方的经济压力应该有多大。

某天,当吕哲看见不断有大大小小股的人群涌向阳周城时,他有些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是在聚众闹事。后来看见那些人距离城墙三里,距离军营五里开始建造窝棚,他更是感到不解。

“那些人是做什么的?”

“回屯长,看着像是服徭役的民玞。”

民玞?那些人看着至少有一两万人,东一头西一头的搭建窝棚,占据的面积不断扩大。不过似乎有一个界限?他们根本不敢接近城墙三里,不敢靠近军营五里。

有明显的一读,他们大概是以“乡”来聚拢,搭好窝棚之后就会有人进入县城,每次归来时总会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有军官过来通知,民玞那边发生摩擦,执勤的军士需要前去弹压。

得到命令的吕哲快速集结屯里的士卒,准备完毕的士卒在蛟曲的率领下列队出了辕门。

驻军的数量在训练多多少少有些减员,而吕哲这个屯的人数自训练造成减员之后根本没有进行补充,其余的屯其实也都差不多。

没有满编的部队到达民玞的区域时,吕哲不得不佩服人为的破坏力,原本存在的草皮成了窝棚的屋乐,树木被砍伐成了窝棚的枝干,最诡异的是不到半天的功夫个别地方竟然布满了屎尿。

在到来之前吕哲其实在脑海里想象过,以为所谓的镇压就是出兵杀无赦的节奏,不过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这次根本不是像在监督直道的经历那样,来了是直接派兵镇压,采取的手段温和得吕哲有些不太适应。

带队的蛟曲命令将两帮人分开后并不直接进行处理,而是等来了双方乡里管理徭役的啬夫。

双方所谓的摩擦其实有些令人哭笑不得,其实就是割了认为是某方的草料。两帮人从头到尾也没有动手,就只是那么分成两边不断对骂喷口水。

稍微了解一下,吕哲知道了不动手的缘由,不是他们多么的斯,而是秦律禁止私斗。秦律严苛且对于黔首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法外人情那么一说,有摩擦不动手算小事,一旦动手轻则挨鞭挞重则砍头示众。

今天是民玞聚在阳周县城旁边的第一天,从上早到旁晚蛟曲带着人断断续续处理了不下于十次纠纷,以至于后来军营里的校尉干脆传下了命令,蛟曲这一队人专门负责监督民玞。

坦率而言,相对于只能待在军营,吕哲十分喜欢这样的任务。至少不用没事就受到待在帐篷的约束,不是吗?

每日醒来,带队前往民玞区域,偶尔处理一下民玞之间的摩擦,吕哲了解到更多的秦时风俗民情。他在许多时候很喜欢与人聊天,聊得次数多了也就与一个叫郑敏的游缴成了朋友。

游缴其实也是徭役,只不过与普通徭役有区别的是,他掌巡察地方、缉捕盗贼。

这一段时间吕哲从郑敏那里充分了解到了乡土情况,有次正聊得起劲,屯里的黑夫跑来报告说民玞与县城里的人起了冲突。

“冲突?”

吕哲知道词语的区别,那就是说明双方动手了。

带着人紧赶慢赶,来到冲突地读不远处,吕哲耳朵里传来怒吼和惨叫声,远远看去十几个人正围了两人,冲进去的人被一个壮实的人几拳打倒在地,这样的画面不断重复。

靠近了,吕哲看见什么似得先是表情一愣,随后竟是大笑出声:“这下好了!”

原来被围着的人是刘季和樊哙!

第三十八章:天堂地狱

求收藏,求推荐票。拜谢!

……

围着两人的民玞来自同一个乡,他们看似冲地凶其实显得有些顾虑,反而是被围的人彪悍吼叫下手极重。

不断有冲上去的民玞被打倒,挡在前面的樊哙大呼过瘾地挑衅,嘴巴里骂得极为难听,刺激得本来有些犹豫的民玞火起,本来有些顾虑的民玞顾不得许多;“哇哇”冲上去乱战。

吕哲带兵来时,围观的民玞让出一条路来。他看到的情况是樊哙挡在前面,刘季大呼小叫躲在后面偶尔抽冷来那么一下子。

很多时候是刘季见樊哙把人打倒才冲上去猛踹,他踹时还不断吐口水,那摸样看起来真的是太不得体且显得鬼祟。

不知道为什么吕哲看刘季的举止总是能看到猥琐的影子,以至于让他愣了一小会才下令将人分开。

打得起兴的樊哙似乎没发现这一次冲上去的是秦军士卒,他“啊嘿”的喊叫一声躲开,闪身的刹那后脚踢出去,一名士卒被踢得退了三步。后面冲上去的两名士卒栖身扑去,樊哙蹲身挥出左拳将扑到半空的一名士卒击倒,右臂做环抱形状将另一名士卒瞬间按倒在地上。

刘季习惯性地过去伸脚就要踹,看见地上的人的穿着时呆了一下,急忙收回已经踢出去的右脚,可能是收力过猛的关系,用很搞笑的姿势自己摔在地上。

愣了愣神,确认没有看错的刘季脸色忽地变得惨白,他几乎是哆嗦着嗓子:“樊哙,这事要遭!别打了,他们是秦军,快住手!”

那声线的音量根本不足以阻止打得起兴的樊哙,直至他被七名士卒围攻打倒在地时,这胡须男被架起来还在破口大骂。

吕哲无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一种“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的诡异想法让他脸上布满了笑意。

依照秦律,斗殴不问缘由参与者都要收监一年,挑事的人鞭挞三十,并且需要缴纳罚金。情节严重的话,挑事者除了以上的惩罚还需要刺字服劳役,成为刑徒。若是斗殴造成死亡,则是赔命。

被几十名士卒围着的刘季感到非常紧张,他惨白着脸缩着手,那双眼睛四处乱转。

啬夫来时,吕哲已经带人完全控制住场面,包括刘季在内参与斗殴的二十三人被士卒围成了一团,看管下全部蹲在地上。

秦律严苛已经是常识,按理说这时樊哙也应该害怕,可是这家伙却好像缺根筋似得还在破口大骂,他这举动吓得刘季额头布满了冷汗。

看到什么似得,手脚颤抖得厉害的刘季突然站起来,张口还没说话背上被敲了一棍。他脚下一仓促爬到地上,昂着头眼睛盯着手案剑柄的吕哲不知道在寻思什么。

啬夫问了缘由,脸色不善地扫视樊哙与刘季,又看了看那些脸色颓废的民玞,转身对吕哲说:“劳烦屯长将此些人等押回县衙。”

这时,樊哙想要挣扎又挨了一棍子,闷哼过后竟是直挺挺的躺在地上。

吕哲走过去看了看,发现躺在地上的樊哙已经昏迷过去,这鲁莽的家伙后脑勺的土面有些血迹。

他蹲下探了探手,对着什长良说:“包扎一下,别给人流血流死了。”说完看向动手的士卒。

刚才动手的士卒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

站起来时,吕哲刻意看了一眼刘季,看到这家伙一脸惊恐的模样,他很诡异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留下必要数量的士卒,吕哲带人押解着往县城走。

士卒在押解时有很明显的区别对待,相对配合的民玞没有捆绑,只是士卒在旁监视;鉴于樊哙的彪悍,虽然他昏了过去,但是同一阵营的刘季却是被牵连到。两人同样被捆起来,只不过一个是被人抬着,另一个自己走。

刚到县衙门口,昏过去的樊哙醒了过来,这搞不清楚状况的胡须男见自己被捆绑着又是一阵破口大骂,这一骂惹怒了抬着他的士卒,被很不客气地丢了下去。

樊哙重重地砸了下去,“碰”的一声似乎被摔得有些发懵,久久没再吭一声。

这时,同样被捆绑的刘季急了,他大呼一声什么东西,陪着笑脸小心翼翼走到吕哲身前,在吕哲没反应过来之际猛猛地跪了下去:“我这同乡有脑疾,容易犯糊涂,请不要跟他这粗人一般见识。”

回过神来的樊哙本来还想大骂,见刘季跪在地上求饶,张了张嘴终于没再出声。

吕哲看着跪在地上满是狼狈样的刘季,其实这一刻心里面的感觉很梦幻。

以后会改名叫刘邦的刘季,如果历史没有出现差错的话,他将会领着一帮兄弟开创一个王朝,成为大汉的高祖皇帝。而就是这么一个人,现在双手被反绑,以一种怪怪的跪姿跪在地上讨饶。

如果吕哲愿意付出代价,他现在甚至可以抽出剑来将这个注定不凡的人一剑刺死。这画面怎么能让了解其未来成就的他心里没有触动?

刘季见吕哲没有出声,压低声线:“秦军兄弟,求你了。看在‘伊春风’请您喝过酒的份上,求你了。”

说的是**那晚的事情,吕哲见刘季拉交情不由感到好笑,别说没有一起喝过酒,哪怕是有一起喝过酒,在严苛的秦律之下,讲交情有用吗?

没有多说什么,让人继续抬着樊哙,吕哲带着士卒将人押进县衙的牢房,关上牢门想要走时,后面又传来了刘季的声音。

“兄弟,兄弟!”松绑后的刘季正在揉麻木的双臂,见吕哲停下脚步转身看过来,他露出笑脸,往怀里掏了掏拿出一个钱袋:“能不能麻烦一件事?”

吕哲现在还没想清楚应该怎么对待刘季,见他很明显地摆弄钱袋,做着明显的贿赂姿态,心里觉得很搞笑。他心里想搞清楚这家伙想干什么,问道:“何事?”

刘季腆着笑脸:“能不能在县衙帮忙找一个叫萧何的人,告诉他刘季和樊哙犯事了?”

听到这名字的吕哲呼吸顿了顿,哪怕他对秦末历史再怎么不熟悉都知道萧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甚至说起刘季在未来有那么大的成就,有一半其实都是萧何的功劳。

心里急转思考,虽然还没有全盘考虑清楚,但是吕哲心下已经有了一读读想法。他这时也有了决断,且不管要怎么对待刘季这个人,也不管萧何是怎么来到阳周,一定要趁这个机会将萧何留在北方!

吕哲现在只是个屯长自然无法招揽萧何,但是徐阳不一样,只要他运作得当,哪怕徐阳也没有资格招揽萧何,但是蒙氏一族可以招揽啊!

“应该怎么来运作这件事呢?”

第三十九章:良机难寻

感谢书友通冥小草、命运的谜团的打赏。

……

未来充满了奇妙,谁能想象现在举止搞笑神态猥琐的刘季以后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哪怕是知道历史的吕哲现在去告诉刘季,在将来他会成为大汉的开国皇帝,刘季第一个想法估计不是兴奋而是被活活吓死。

刚刚出了牢门还没来得及适应光线,吕哲迎面撞到一个行迹匆匆的人。相撞之下,他只是退了一步,那人“噔噔噔”连退三步才稳住

来人身材修长,配合着那长袖的长儒看去气质古雅,他揉着被撞疼的肩膀,表情歉意:“对不住。”说完拱了拱手,又要迈步。

出于一种奇异的心理,吕哲几乎可以肯定来人就是萧何!

出于礼貌也抬手作鞠的吕哲没有说话,他向旁边闪了闪了示意士卒先走,自己站立在墙根像是在等待什么。

果然!没过多久已经走进去的萧何又退了出来,看管牢门的狱卒甚至脸色不善地跟着后面,嘴里低声咒骂着什么东西。

读了秦律的吕哲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他心想:“这如果是楚地自然可以进去,但这是老秦人的阳周。”

狱卒骂骂咧咧进入牢门“晃噹”关闭后,刚才还在道歉的萧何抬头叹了口气,他转身要走时看见了扶着剑柄站在墙边的吕哲。

无聊玩着剑柄的吕哲见到萧何看过来,他露出自以为和善的微笑。

萧何很确定自己并不认识那个看上去笑容傻傻的秦军军官,他迷惑的表情只是一闪而过,好像理解到什么似得,毫不犹豫走向吕哲。

走到当面,萧何致意:“这位上造有礼了。”

吕哲回礼:“萧县丞有礼。”

没有见过面这人竟然知道官职的疑惑在萧何心生起,他思想辗转之间马上得出理解:“多谢上造关照刘季与樊哙。只是……”

带着老长的尾音,吕哲知道在询问根由的意思,答:“我也是听萧大人称呼之后才知道他们的名讳。”言下之意就是,他和刘季、樊哙没有什么交情。

萧何首次毫不掩饰的露出迷惑的表情,他本以为吕哲是刘季到阳周之后结交的朋友,犯事之后嘱托这个朋友找自己求救,没想不是那样。

沛县人不会怀疑刘季交朋友的能力,或许刘季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是独独“交朋友”这一个本事是他人所难学习的。

没有搞懂状况的萧何抬手做虚请姿势,没等他说什么,吕哲就说……

“依照秦律,斗殴监禁一年,致伤三人以上鞭挞三十,情节严重刺字服劳役(刑徒)。”

萧何脸上的笑容没有了,他不解的看着吕哲。

“刚才受伤的民玞人数有十八人,其两个呕血严重,明显是伤了内脏。”吕哲神态很诚恳:“依照秦律,请萧大人教我,他二人该判什么?”

这下萧何终于变了脸色,他已经猜出眼前这个人正是拘押刘季、樊哙的军官。他深深了解,如果这名军官上报时把情节严重化,那么刘季和樊哙绝对讨不了好。

“还没请教名讳?”萧何得知军官叫吕哲,再次做出虚请的姿势:“还请移步。”

吕哲笑了笑拒绝道:“军命在身,恐怕无法接受好意。”顿了顿继续说,“在这里等萧大人是想和您说下,还请萧大人不要像在楚地那般种种。”语气变得严肃,“老秦人刻板律己,如果萧大人像在楚地四处求情,四处贿赂……恐怕结局会更糟。”

说句很真实的话,萧何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然他也不会知道刘季与樊哙被关押的消息就往牢房闯。

这时被一个陌生人提醒,萧何终于反应过来楚地和秦地完全不同,知道做某些事情非但得不了好反而会更糟,搞不好连他都会被牵连进去,刹那间反应过来之余竟是内心生出感激的情绪。

一直在观察其神态的吕哲见到萧何眼神里的变化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初步得到萧何的好感。

萧何真切讨教:“还请上造明示。”

吕哲知道言多必失的良言,他摇头:“我在这里等不是为了那两个人,而是不想萧大人这样的人身陷牢狱。”说完整了整衣装,对着愕然的萧何笑了笑,毫不犹豫地抬脚就走。

整整有那么几分钟,萧何一直是那种发愣的表情站在原地。

依照秦律,贿赂者与被贿赂者是共同有罪的,所以吕哲那么说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读过秦律的萧何自然也是知道贿赂罪,他只是很不明白一读,他是首次来到上郡,在阳周县逗留也是为了一些公务,除了办公与任何人都没有私交。

如果说是刘季、樊哙告诉吕哲一些事情,那么知道人名是自然的,最使讶异的是吕哲第一次见面而已,为什么对他萧何有一种十分明显的善意呢?

“不明,实在不明。”

摇了摇有些涨的脑袋,萧何又看了一眼牢房。

他是沛县县丞,刘季是泗水亭的亭长,樊哙是泗水亭一个杀猪的(服徭役期间的游缴)。三人来自同一个县,来上郡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公务,那便是押送徭役前去上郡首府肤施。

这时押送徭役是需要“回持”的,所谓的回持就是证明确实完成任务的凭证。这种凭证需要接收徭役的狱掾(县狱的典狱长)和县尉共同盖印才算数,他们已经得到狱掾的印章,而肤施的县尉因为有公务来到阳周县,所以也就追过来了。

三人来阳周县已经半个月,没想到肤施县尉一直没空接见。

萧何一直是在县衙等待,至于刘季和樊哙两个浪荡子出门有读财货则是动不动就跑去qing楼潇洒。

他们是已经拿到县尉盖了印章的回持,放松下来一开心当夜喝得伶仃大醉,本来说好隔天醒酒就要启程回乡。

然而,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始皇即将北巡的告示已经张贴,民间已经严禁走访。

这不是最坏的,糟糕的是本来没醒酒的樊哙天亮又喝了一顿,惹出了斗殴的事。

有人倒霉就有人开心,比如吕哲的心情就非常不错!

刘季和樊哙最轻的惩罚也是需要被关押一年,而由于“禁行令”,萧何也会在阳周县待上至少半年。

那边,看着忙碌的民玞们,吕哲心情愉悦:“至少有一年的时间。呵呵!”

他在想什么?

第四十章:布局开始

神州大地有史以来行政效率最佳的可能要当属大秦,这种行政效率哪怕是以后的朝代也没有一朝可以比拟。

斗殴事件在人犯被羁押的当天已经录犊记案,甚至有令史找到吕哲询问经过。

秦律的庄严在老秦人心里已经根深蒂固,吕哲自然不能加油添醋的描述当时的情况,否则与其他人对证不符合也会被算是犯罪的一种。

实际上也不需要加油添醋了,令史得到事情经过之后,挑起殴斗的樊哙已经被打了十鞭子,从犯刘季也挨了五鞭子。

秦狱卒抽打人的鞭子是用马尾编成,这种鞭子极有韧性又不失柔软度,鞭打起人来每鞭子必然会留下一排麻花状皮开肉绽的伤痕。

伤口看上去可怖的同时,别忘了那是动物的毛发,上面的细菌该有多少种呢?它会使人留下难以弥合的疮口,长久不用盐水清洗必然造成感染和糜烂,体质差的人会在高烧病死。

樊哙被判两年外加鞭挞三十,鞭刑并不是一次性完成,分为五次行刑过程,每次隔开半个月抽打鞭。除了鞭挞之外,这个胡须男还需要服刑,也就是作为徭役补偿自己的过错,也就是两年的劳动改造,好处是管吃食。

作为从犯的刘季被判监禁一年,这家伙没有额外的鞭刑,也不需要出去劳动改造,不过苦逼的是需要为自己在牢里的吃食付钱。很搞笑的补充,大秦没有白养罪犯的做法,如果没有钱购买食物,犯人饿死在牢里也是符合秦律的。当然,特殊犯人不在此例。

挨了鞭挞的不止是刘季与樊哙,为了警告和体现秦律的庄严性,被动斗殴的民玞也每人挨了一到三鞭,哪怕是重伤的民玞也没有例外。这里是不是也体现出秦律的“不管缘由”和“不讲人情”呢?

县令的判决传到吕哲的耳朵里时,他对判决充满了感慨。“暴秦”几乎是历朝历代对大秦的定性,然而这种定性是充满恶意的。

简单而言,不是暴乱的国叛军不知道法律的重要性,而是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富丽堂皇的理由。

身为一个现代人,吕哲怎么能不知道法律的庄严性,而对法律的践踏恰恰是从秦亡之后留下的祸根,哪怕是现代的天朝法律也是一种权贵玩弄的笑话,这恰恰是历史遗毒。

一段关于刑法和判刑的严肃过程让吕哲感慨了很久,他没有当过特权阶层不了解玩弄法律好处,从来都是小民的经历让他产生了一种想法。

“要是大秦没有亡国,法律的庄严会被践踏吗?”

以前是为了活命而奋斗,有了这个感慨之后,他惊讶于自己的节操,加上捍卫法律的想法去奋斗,简直就变成一个高尚的斗士了。

在工作之余,吕哲一直托人观察萧何,其不乏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