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御炎)-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宁点头:“细则已经拟定的差不多了,今夜回去润色一下,明日就可以呈上给陛下查看,只是,陛下,这个……”苏宁没说完,李二陛下抬手瞪了他一眼:“校长!不是在朝堂上,就喊我校长!”

苏宁愣了一愣,点点头道:“是,校长,校长,关于大唐军事大学的学子,学生有些想法。”

李二陛下点头:“说。”

苏宁说道:“那就是,虽然他们入了大唐军事大学,就是军中之人,但是学生觉得,应该有区别于府兵,比如,除了春耕之时放假一月和秋收之时放假一月,还有各个节假日,他们将一直在军中服役,直到,四十岁或者五十岁退役,学生以为,可以以大唐军事大学的学子为根基,建设一支常备军队,除了必要时期,这支军队将一直维持在可以战斗的状态之下,而不是如同府兵这般战时为兵平时为民,那样的话集结起来也比较麻烦。

而这支军队随时随地都可以出征作战,自然而然的所有的用度都是朝廷发放,不管是武器还是粮食还是衣物等等,都是朝廷发放,就等于是朝廷完全负责的一支军队,除了战斗没有别的任务,区别与一般府兵,或许我们仍然以府兵为主力,但是却可以有一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来战斗的军队。”

二百五十六常备军

“随时随地都用来战斗的军队?这一点,我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总是觉得不太妥当,因为这就意味着整支军队的负担都要加诸在朝廷的身上,本来朝廷不用承担的养兵费用也要加上去,朝廷的负担加重了,而且一旦朝廷负担不了,免不得又要向民间征税,这一点,不好。”李二陛下一皱眉头,表示了否定意见。

苏宁却并不死心,他一直认为,府兵制的崩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难以避免的,就好像明代的卫所制度,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府兵制,的确可以不耗费百姓的粮食,可是,他还是有着他的缺点,否则,现代军队也不会朝着义务兵役制度的方向前进了,府兵制有其好处,也有其坏处,苏宁打算综合一下府兵制和义务兵役制度的优点,先来一个实验。

于是苏宁说道:“校长,学生的意思不是这样,而是我们可以先行实验,也就是只把大唐军事大学毕业出来的学子编成这样的常备军队,学生的想法其实就是以大唐军事大学毕业出来的学子担任大唐军队里面的下级军官,府兵战功赫赫的也可以担任军职,不过大唐军事学院出去的学子一开始就可以从火长一类的下级军官做起,因为他们识文断字,懂的一些兵法,比一般的府兵要好上不少。

但是这样的话就难免会让府兵感到不满意,毕竟大唐还是要以府兵为主要军力的。所以不可能不考虑府兵的想法,那么这个时候常备军的好处就可以产生了,也就是没有大的战事的时候,也就是不用出动一万人以上大军作战的时候,一般的平叛战争,就不要动用府兵,而已这支常备军队出战平叛,让他们在战场上积累经验,配合他们所学的知识,他们一定会有大的成长。

等到真正的需要府兵大军出动的时候。这些常备军就可以分散开来作为军官加入大军出征。打出自己的名声和威望,打响大唐军事大学的威望,那个时候,才是大唐军事大学学子真正扬名立万的时候。那个时候。陛下就可以在平常的时候把这些学子放到各个军府里头做校尉。掌管兵马的训练,这样一来,大唐府兵的战斗力一定会大大提升。

而学生以为大唐军事大学的学子在军校里面学习的时间以三年为期。三年一届学子毕业,从第二年开始,就可以招收下一学年的学子,这样保证以后每一年都可以有相当数量的学子毕业出来,加入军队为国征战,而且考虑到大学里面的情况,每一次招收学子以一千为上限,超过了就要择优录取,这样的话每一年就可以有一千学子从军校里面毕业,而军校里面的学子每一年都可以保持在三千人的数量。

师尊曾经说过纸上用功十年不如一朝剑刃染血,大唐军事大学毕业的学子既然可以一出军校就担任军职,那么自然也要有他们可以让军伍中人服气的地方,军队里面的军官只有让下属心服口服才能得到拥戴,所以平常没有大的战事的时候,府兵不动,大唐军事大学的学子组成军队出击,在全大唐范围内打响名声!”

李二陛下的面色渐渐的严肃起来,苏宁说得对,这些军校的毕业生一旦出来那就是天子门生,天之骄子,可以担任军职,但是那些以军功为晋升道路的府兵如何自处?军官职位有限,若是遇到了军功和军校毕业生之间的冲突,他这个校长如何处理?

苏宁提出的方法就是一个好办法,每一年招收一千学子学习军事,然后三年期满就可以开始保持每时每刻都有三千学子在军校里面,这也就是这三千学子就是三千常备军队,他们就是大唐非战时的常备军队,负责四处征战,积累经验和军功,一旦发生了大的战时,他们就是大唐的军官,之后,慢慢的,所有的军官都是出身于大唐军事大学,大唐的军事体系将趋于稳定,军队的素质也将提高不止一点点儿。

因为这些学子在打响名声之后会奔赴各地担任车骑府校尉的职务,把大唐军事大学里面的练兵章程用上,用最严格最科学的方式,训练府兵,然后还可以顺带着通过这些实际掌兵的学子完成天子本人对军队的掌控,代代相传,天子就可以掌控军队,而不用担心军队被别人掌控。

这实在是好办法,苏宁应该也费了不少功夫,能想出这样儿的好主意,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你这主意的确不错,花了不少心思吧?你说的也对,大唐军事学院绝对不会招收没有用的人,更不会让没有用的人出去,要是不能这样,凭什么一出去就担任军职?苏宁,你是打算在军事大学里头学习还是顺便担任一些什么职位?毕竟这里头的东西都是你捣鼓出来的。

你师尊若是想要好好的经营这大学,估计也少不了你的帮助,这样吧,你去辅助你的师尊,顺便跟着那些小子们一起学习学习,弘文馆的话你们这些有意从军的小子就不用去了,去了也是白去,你们肯定学不出什么东西来,所以,你们就去军事大学吧,在军事大学里头好好儿的学习军事,可别让我失望啊!”

苏宁大喜,随后试探着问道:“那校长,这个常备军的事情?”

李二陛下大手一挥:“准了!就这样办吧!不过多多少少要注意一些,这些学子可都是宝贝疙瘩,一个个还要识字,把识字的人放到军伍里头,估计又要有不少人反对了,这要是损失了也都是大唐的损失,我心里头疼啊,你可要注意一点儿,平时训练的时候往死里练,但是战场上能保住一个就保住一个。跟着孙道长,把野战医院给办好了,这一回野战医院立功甚大,所以各地的医院也要开始筹备起来了,哎呀,突然觉得这事儿可真多啊!”

苏宁笑道:“所以才叫能者多劳啊。”

孙思邈的野战医院在斛薛反击战里头立下了大功,大唐出动的一万兵马到了最后一共才战死了九百五十八人,轻伤归队者占了五千余人,而重伤暂时无法归队者有三千余人,剩下的都是重伤致残。无法继续当兵者。但是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活了下来,野战医院救治不了的和在战场上站死的士兵只有九百五十八人,其余的都活着了。这一下可把整个朝堂惊掉了下巴。那些反对野战医院的大臣再也没话可说了。事实就在这里。

孙思邈从战场上回来之后沉默了许多,苏宁还没来得及找过他,但是听说孙思邈很不开心。从战场上下来就是一副沉默严肃的样子,举手投足散发出了无尽的稳重气息,好像是因为亲眼目睹了灵州大营里头的京观,气急攻心一口逆血喷出就昏倒了,醒来之后二话不说就投入了繁重的工作之中,再也没有露出过笑脸,也不知道这老家伙怎么样了,苏宁觉得到时候也该去看看他。

初次上战场的人总会有些不适应,甚至还会有人产生心魔,一辈子脱离不了,孙思邈也不知道是不是产生心魔了,他这种行医的道士,一下子看到了那样的惨状,也不知道会不会产生什么心理障碍神马的,这段时间野战医院几乎成为了大唐的长安市市医院,经常有病人上门求诊,苏宁也乐见其成,正好实验一下医院的大唐是否可行。

而且根据条例,医院不收取费用,只收象征性的一文钱,表示你曾经来过,而这些钱到年末就会被拿出来数一数,证明这段时间医院里头救助了多少百姓,然后再用这些钱作为医院运转的费用,购置一些必需品之类的,都是孙思邈负责,包括从朝廷下拨的款项,都是孙思邈具备支配权,这老家伙深受信任,可不能出了岔子,否则还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接替这个老家伙。

常备军的事情通过了李二陛下的认定,李二陛下决定只要军校办理起来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军校的校长和祭酒都已经有了人选,但是还需要很多的大将前来执教,没有战事的时候,这些大将军都是闲的慌,所以这下子有了军事大学这个地方,这些大将只要没有战事就可以到军事大学里面来执教。

等到年纪大了功劳大了的时候,只要聪明点儿就可以脱离军队脱离朝堂,请求入军事大学执教,带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记住他的恩德,到时候桃李满天下之际才是他真真辉煌的时候,大唐军队将代代相传永不断绝传承,就好像尉迟恭那个家伙说的,从没想到我这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也能当上老师,带学生,还有机会桃李满天下,嘿,这一会非把那些老学究给气死不可!

的确,军事大学建立的消息放了出去,不少文人士子表示了反对的意见,尤其是那些军队大将要入军校带学生,也要获得老师的名号,还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担任校长,大唐战神李靖担任祭酒,这个事情可把他们给累的外焦里嫩。

皇帝的坏话他们不敢说,军神李靖他们也不敢非议,但是其他的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猛将悍将就成为了他们攻击军事大学的目标,大字不识一箩筐也能当老师?把老师当成什么人了?什么人都可以做老师的吗?大唐时期的老师那还是相当尊贵的一个词语,天地君亲师,可以和皇帝排在一个行列的尊贵人物。

等于是认了老师就一辈子承其恩情,一辈子忘不掉的,这怎么可以是那些猛汉可以获得的地位?整个中国古代都非常尊师重道,可是那局限与文人,什么是老师?老师也是舞枪弄棒的?学校和武人从来都是绝缘的,现在这一帮子武人也开始附庸风雅要弄学校,还要做老师,岂不是荒天下之大谬?

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不少人开始对军事大学进行批判,但是同样的,有反对者就一定有支持者,比如大量的有意从军的猛士们就好像看到了曙光一样,还有那些读书读不出来以及没有书可读的落魄平民,看到了军事大学的招生简章之后,就好像看到了希望之光一样,没办法在朝堂上为国出力,那就在沙场上为国征战吧!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大唐很重军功的!

于是乎,一批又一批立志于开疆拓土为国征战的猛士们,开始向大唐军事大学投出了橄榄枝。

二百五十七薛礼从军记(上)

“呸!这也叫茶?这玩意儿也能喝?!”苏宁苦着脸一口把嘴里的莫名其妙的液体给喷了出来,连忙抓起旁边的水壶往嘴巴里头灌水,想要把那一股浓烈的腥味儿给去除掉,他娘的这也能算茶?本来想着过来找孙思邈一起谈论一下关于医院的事情,顺带着开导开导受了刺激的老人家,正好看见孙思邈在捣鼓什么东西,苏宁就问你这个是什么,孙思邈答之曰茶,苏宁大喜过望就要喝,结果遇到了这个事情……

这他娘的也能叫茶?这简直就是油汤好不好?苏宁有个毛病,不能吃肥肉,不能喝油,一旦占到了肥肉和油,立马浑身不舒服,不吐就难受,所以虽然苏宁很喜欢烧烤和油炸的食物,但是肥肉和油是无法单独食用的,这一下子灌了一口油汤,简直想死……

“苏侯是在做什么?这上好的茶饼啊,还有羊油,还有肉蔻和盐之类的,正宗的蜀地煎茶,是老道昔年在蜀中游历之时所学的,和蜀中大儒学习煎茶,深得其真传,一般人老道都不会让他喝的,你瞧瞧你这弄得,暴殄天物啊!”孙思邈一脸的痛心疾首……

怎么就给忘了,真正的泡着喝的茶这个时候的大唐是没有的,乃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茶叶是当药用的,大唐的茶也是只有少部分江南士族延续了东晋士族的饮茶之法,饮茶风靡的时代还是要等到浪漫皇帝李隆基登基之后才会出现,这个时候。人们基本上也不饮茶,所以苏宁一直以来都忽略了,这突然间见到了茶,这才想起来了关于茶的事情,不过炒茶的技术苏宁是不具备的,也不知道百度能不能百度出来,到时候试试看吧,这种油汤,还放盐,尼玛。毒死人不偿命啊!

算了。这也不是来找孙思邈讨论喝茶的问题的,是来给老头子做心理辅导的,老头子可是大唐目前不可缺少的人物,万一出了点儿什么事情。李二陛下都能给咱切吧切吧炖了。于是苏宁强行按耐下了恶心。正襟危坐,摆出一副高人的姿态,刚要开口。孙思邈就一脸嫌弃的说道:“苏侯,这里没有旁人,就着这副假正经的样子了,老道不在意这些。”

苏宁翻了个白眼,给你脸不要脸,行,你说的!

鞋子立刻就给脱掉了,盘腿坐了起来,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然后一股毁天灭地的气息散发开来,苏宁觉得孙思邈应该承受不了了,谁知道孙思邈面色如常不动声色,只是嫌弃的看了看苏宁的脚部,说道:“苏侯可要注意一下个人仪表,这到时候上了朝堂商议事情的时候让一些大臣昏过去也就不好了,老道修行多年,什么味道没有经历过?但是那些闻惯了熏香的大臣可就不一样了,苏侯还是注意一下吧!”

苏宁给孙思邈也得说不出话来,不是说孙思邈沉静了好长时间都不说话的吗?不是说老家伙有得抑郁症的先兆吗?为毛苏宁觉得老家伙有一点朝着毒舌状态发展的趋势?抑郁症没得,反而还在人物属性里头增添了一个毒舌?尼玛!

“好了,老道知道苏侯所来为何,劳烦苏侯担心了,老道都活了大半个甲子了,什么事情看不穿?只是一时间还不能接受而已,不过看着任城王把那些蛮夷的脑袋也给砍下来做成了京观,老道突然想开了,战场上本来就是你杀我我杀你的,老道也该知道的,劳烦苏侯担心了,老道这厢有礼了,不过,苏侯,下回来这里还是打理一下自己个儿吧,您瞅瞅,老道养的这只小貂儿都快受不了了。”孙思邈眨眨眼睛把话给说通透了,然后面色一变开启了毒舌属性,又开始埋汰苏宁了。

顺着老家伙的指引,苏宁这才看见了一只蜷缩在角落和猫差不多大小的浑身紫色的物体,这,这就是貂?

嘿,别说还真是可爱啊!

苏宁不由得想要上前抚摸一下这只小貂儿,可谁知这小貂儿看着苏宁一步步的接近却是浑身弓了起来,毛都竖起来了,一副你再接近我就咬你的样子,苏宁不由得愣住了,而后就听得孙思邈一阵大笑:“哈哈哈哈,紫电,快些过来。”小貂儿立马就蹿了出去,还离苏宁离的远远儿的,苏宁那个郁闷哟,默默地走到鞋子旁边把鞋子穿上,毁天灭地的气息被收敛了一些,这才使得浑身发抖的小貂儿紫电安稳一些。

孙思邈又是一阵大笑道:“出征回来就在院子里头看见了这小貂儿,后腿上有伤,老道就给它诊治了一番,伤好了之后这小貂儿反而不愿意走了,老道反正也孑然一身,也就喜欢这些有灵性的小家伙,也就留下来做个伴儿,这些日子这小家伙陪着老道,老道倒也舒坦了不少,哈哈哈,哦对了,苏侯,这小貂儿可是有剧毒的,若是被咬到了可不美,苏侯可要注意一点啊!”

苏宁翻了翻白眼,看着这小貂儿一脸的不善:“小家伙要是敢咬我,我就把它给炖了!给我家大嫂吃!”

孙思邈无奈的说道:“老道也就是说说,苏侯何必和一只畜生过不去?苏侯还是应该多费些心思经营一下大唐军事大学,这些日子老道听着长安市井对这个事儿可是争论的相当激烈,一个不好这军事大学可是很难办下去的,苏侯可要做好准备啊!”

苏宁坐了下来,认真的说道:“没有什么人可以阻挡军事大学的设立,除非他不想活了,要和全大唐的军队和立志参军报国的百姓作对,没有人有这个胆量和实力,山东世家也不行,他们已经是纸老虎了,最强大的地方往往也是最虚弱的地方,因为他们要用强大掩饰他们的虚弱。不能让别人看出他们的虚弱,从而给予致命一击,他们若是伸手,我就剁了他们的爪子,敢伸头我就剁了他们的头!”

苏宁说这话的时候孙思邈瞅着苏宁的模样一直笑,苏宁看着孙思邈的脸色不对劲,不知道孙思邈这是要做什么,孙思邈笑道:“看来领军出战给你带来了不小的改变,但是,苏侯。无论何时。可不要把打打杀杀放在嘴边,这样子即使你不愿意,也会慢慢的变成嗜杀的人,嗜杀者可从来都没有好下场的。”

苏宁一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貌似从灵州回来之后。苏宁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打打杀杀了……

不过军伍中人。若是没有杀戮的心思,还算得上军伍中人吗?就好像薛礼,若说他嗜杀。自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被气急了,谁也受不了,谁让那登徒子意图凌辱爱妻柳氏,薛礼自幼习武,天生神力,又年少气盛,遂一怒之下将其斩杀,乃至于身边恶仆三人悉数斩杀,等到眼前的血色退去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下了杀人之罪。

薛礼虽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但是自祖父以来家道衰落,父亲去世之后薛氏彻底衰微,落毛凤凰不如鸡,薛礼自幼便过得异常凄苦,所幸家中还有几亩薄田,便以耕田为生,不过薛礼天生食量巨大,几亩薄田的产出竟然不够他一人食用,无可奈何之下,十三岁开始,遂在乡人介绍之下去当地世家大族柳家做工。

在冬日粮食吃光之后,薛礼也希望以此糊口,为此也和柳家有过协议,不要工钱,只要吃饱饭就可以,柳家人从未听过此等要求,自然答应,结果他们才发现,虽然薛礼天生神力,一个人能干五个人的活,可是一个人也能吃下三四个人的饭,柳家奇之,感到找来了一个饭桶,不过算算账,还是赚了,所以也就听之任之,没有把薛礼赶走,这也为日后他们逃过一劫埋下了伏笔。

薛礼在柳家的日子过得也着实不错,柳家管家看着薛礼神力惊人,而且敦厚老实,勤劳肯干,除了吃得多就没什么缺点了,所以也就特别喜欢薛礼,在管家的照顾之下,薛礼甚至可以吃到肉,一个冬日下来不单单没有瘦,反而还长的愈来愈壮实,四年下来长得愈加俊美,仪表不凡,管家更为喜爱,愈加照顾,也许是薛礼命中有这一次机缘,正好撞上了冬日夜晚山贼下山劫掠之事,柳家家丁孱弱不敌之,官兵迟迟不至,眼看着就要沦陷,薛礼持棍杀出,一人力敌数十山贼,身中三刀尤力战不止,最后一人将山贼驱出府中,保全了柳家。

因为此事柳家深慕薛礼之恩,柳家家主柳老先生亲自感谢薛礼,得知薛礼虽然目前卑微却出身名门,而且仪表不凡,神力惊人,为人敦厚,感到此子终非池中物,所以有了别样的心思,正巧这一回柳家未出阁的大娘子柳银环难得的出了屋子看看对柳家有救命之恩的薛礼长的是个什么样儿,这一看之下,风度翩翩相貌俊美的英雄少年便把怀春少女给俘获了。

之后柳老先生让薛礼做了府上的护院头头,给了很高的待遇,也给了薛礼一定的地位,所以柳家娘子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看到薛礼的英姿,一个严寒之夜,薛礼值夜,天寒地冻的着实不好受,柳家娘子注意到了,心疼薛礼受冻,便从阁楼上丢下一件袍子给薛礼,薛礼不知怎么回事,但是看到了袍子也就捡起来穿上了身子,第二天便被柳老先生发现了,柳老先生注意到薛礼身上穿着的袍子不对劲,暗暗上了心,便去询问柳家娘子,一问之下得知了自家女儿心系薛礼,柳老先生自然也看着这个少年郎君非常顺眼,于是便顺势把柳家娘子下嫁给了薛礼。

薛礼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娶妻,只想着填饱肚子再图他举,谁知道柳老先生竟然和他说要把自己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家闺秀下嫁与他,顿时就感觉天旋地转,只觉得自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大喜之下哪有不答应的?立刻就下跪喊了一声岳父,要说这柳老爷子也算是慧眼识英雄的人,十七岁的薛礼尚且看不出任何可能性,出身士族的柳老爷子却顾不得旁人的非议,执意把柳银环下嫁。

清纯秀丽温柔娴淑的柳银环瞬间就俘获了薛礼的心,洞房花烛夜薛礼更得知柳银环便是那一夜赠锦袍之人,便更加感动,怜其更极,夫妻二人婚后生活极为幸福,柳老先生赠送了二十多亩良田给薛礼做立身之根本,还附带了大量的钱财书籍之类的嫁妆,薛礼耕种田地,不用担心吃不饱,夫妻二人不愁吃喝,柳银环又看到了那么多书本,便执意要教自家夫君读书。

薛礼也读过书,识字,但是苦于家境问题,无法安心学习,这一下子有了学识优秀的柳银环相教,薛礼天资聪颖,便是一日千里,柳银环喜不自胜,觉得自家夫君的出头之日不远了,薛礼不仅仅学习儒家书籍,更喜欢读兵法,常常挑灯夜读,柳银环也就陪侍一旁,夫妻感情日笃,却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

二百五十八薛礼从军记(下)

这件大事的确非常大,尤其是对于一个热血男儿而言,更是一件无法忍受的大事,薛氏夫妇的村子里头,出现了一个以游山玩水为由实则沾花惹草的恶少,听说是一个大家族的公子,这一来就看上了陪着薛礼外出耕种的柳银环,薛礼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坨屎而已,对于美人,他可是无比在意的,于是百般招惹,柳老爷子甚至把薛礼柳银环接入家中避难,这公子的家世实在是可怕,柳氏得罪不起,只好躲避,谁知这公子不依不饶,还动用了官府的力量,更是趁着薛礼带着柳银环遁入山中的路上堵住了薛礼和柳银环。

对于男人家来说最不能忍受的两种仇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于是乎,薛礼爆发了,公子哥儿常年沉迷于酒色,根本不是薛礼的对手,带来的一帮打手也被薛礼料理了,三个为虎作伥的恶仆被薛礼干掉了,这一下子薛礼就犯了四条人命,柳老爷子大惊失色,柳银环也无可奈何,眼瞅着官府要来拿人,那大家族也不依不饶,最后薛礼背上了逃犯的罪名,把柳银环托付在柳家,只身窜逃,把追兵引走,保全了柳府。

要说寻常人家遇到这种事情一定会逼迫女儿和夫君离婚保全自身,谁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柳老爷子和柳银环出乎意料的保持了一致阵营——一日没有薛礼死讯,一日不离婚!然后动用了柳家良善人家的名望,还有多年积累的名声。硬是没让那大家族得逞,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正巧这绛州刺史是李二陛下的亲信,听到了这个事儿很是不爽,在李二陛下明里暗里的支持下和那大家族对着干了起来,就是要保全柳府,乃至于绛州军隐隐有出动的趋势,这一下子这大家族才放过了柳府,但是下了决心要追杀薛礼到天涯海角。

薛礼一路逃难,他觉得天下之大。反正河东之地是不能待着了。河东是世家大族的后花园,一个不好就要完蛋,向绛州刺史那样的官员毕竟是少数,所以他决定往关中而来。一路上听到了不少让他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大唐军事大学的开办。

因为时间不长。所以招生简章的消息还未散播太远,目前也就是关中周边地区,薛礼一路走来。到也就慢慢的听说了不少消息,一直到他看到了招生简章的时候,他激动地简直要跳起来了,这就是武人的天堂!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他知道爱妻打的是什么心思,是想让他好好读书,然后考取一个功名,靠着柳家的关系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谋取一个好职位,担任官职,加上他自己的家世,未来指不定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但是薛礼虽然也读书,喜欢的却是兵书,他最喜欢的就是兵书,也喜欢习武,所以一身武艺甚是强悍,一身蛮力少有人敌,他也向往战场上的生活,本来想着年岁十八之后就告别柳家谋取一个府兵的位子,为国征战,沙场称雄,可是没有料到一个突发事件将自己绑在了家乡,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身旁安睡的爱妻,薛礼也曾动摇过,但是最终他还是不能欺骗自己,他的身体里流着战斗的血液,要是将这一身本领浪费在田地里头和书本上,这是多么凄惨的事情?

可是爱妻殷切的眼神让薛礼如何才能说出那种话?这一度让薛礼感到备受煎熬,但是如今,这却是大有因祸得福之像,反正回去就是死,还不如参军,加入这个大唐军事大学,要是运气好,学出了什么名堂,上了战场立下大功,那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大唐的大将拥有什么地位薛礼知道,所以,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也要定下来。

还有就是一点,大唐军事大学的招生简章上面写了,食宿免费,都是大唐军事大学提供,但是这样优厚的条件自然是有着很高的门槛儿,不论到底多少人报考,只有一千人可以被录取,无论有多少人,择优录取,哪怕十万人报考,也只取一千人,而且要想入大唐军事大学,就必须要做好沙场裹尸的准备,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大唐之荣誉为个人之荣誉,以大唐之利益为最高利益,愿为大唐奉献一切;保护百姓,不使民有一人死于蛮族之手,开疆拓土,不使一寸国土沦于敌手,需知寸土必争,一寸山河一寸血!决不服输,决不退让,决不投降,决不妥协,剑锋所指,刀山火海亦敢闯,虽九死亦由未悔,荣誉即我命。

薛礼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做热血沸腾,原来这就叫做热血沸腾,这就叫做大唐军事大学!这还不止,还有,英雄纪念碑,凡是大唐军事学院内为大唐开疆拓土守卫百姓而站死者,都可以镌刻其名于其上,无论任何人经过都要遵守三个原则,不得骑乘,不得着冠,不得高声言语,需要三鞠躬以示尊重,无论何人,无论何人,哪怕是皇帝!所以,所以,还有什么所以?就是它了,就是它了!我薛礼就认定它了!

我薛礼一身武艺学识,就不信不能一举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大唐军事大学,学习三年,期间若有战事则大唐军事大学学生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将为全大唐军人之表率,率先出征,不论多么强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