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攻略(御炎)-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李愔,还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混蛋啊!
看着年纪幼小,差不多才六岁样子的小屁孩儿竟然有这样的神情,苏宁深刻的理解了荀子“人性本恶”的思想,人一出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本恶性,自私,自利,自顾自,不顾他人等等,所以小孩子特别容易被带坏,因为他们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人格教育,没有善恶观,只能循着自己的本性,李愔很明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就算是受到了教育,还是这个样子,貌似还把自己的老师给五马分尸了,皇家教育看起来,也是如此的失败啊!
“来人!给我狠狠的打!打死他都不要紧!”苏宁正在思量间,从李愔冲出来的道路上,又来了三个宫中侍卫的一样的人,看上去就不是什么好人,太监不敢打自己,因为太监是奴籍,标准的奴隶,所以没有人权,但是侍卫不一样,不是奴籍,尤其是李愔的侍卫,就是私兵,部曲,从头到脚全归李愔一人,就如同历史上李承乾的那些突厥侍卫,李承乾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所以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这些训练有素的侍卫一点儿都没有疑虑,冲上来就要打,也都是一脸的嚣张,也不管自己是谁,这下子可把苏宁惹毛了,特别是李愔的那句“打死都不要紧”的话,苏宁被挑出了真火,一旦被激怒了,苏宁就会有一种管你三七二十一的冲动,浑身都被怒气的力量填满了,身体燥热,颤抖!
“我乃三原县伯苏宁!尔等竟敢对我动手!不怕死吗!”苏宁大怒喊道,不到万不得已,苏宁还是不想和李愔正面冲突,这对于自己没有好处,但是那三个侍卫似乎没有听到一样,甚至领头的侍卫还喊着:“顶撞大王,取死之道!”
还真是狂妄啊,这个李愔,真的敢做这种事情?看来做的次数并不少了,要不然这些侍卫为什么会看上去如此的轻车熟路?也的确,平时在宫中这些人就跟着李愔横行霸道,从未受过惩处,他们早就认为跟着李愔,就是最安全的……
或许李愔根本就不知道,目前的苏宁,已经不是以前的苏宁了,反正李愔也根本不认识苏宁,对于狠下心一把火烧死了三万突厥兵的苏宁而言,这种场面实在是太小了,军队里面出来的人,早就已经心如铁石杀伐果断,苏宁从来就不怕见血,更何况只是一群打手而已……
第一个侍卫已经冲到了苏宁的眼前,看来也没有少打人,但是很明显他挑错了对手,在阴山上亲手杀了近百突厥人的苏宁,早就是个打架的行家里手了,一身被李靖锤炼出来的武艺也绝非说着玩的,这些日子也不曾放下,早上起来以后一定会耍一套枪法,虽然手上没枪,但是空手功夫,苏宁也不差。
所以在那个侍卫打出第一拳的时候,苏宁就左手捉住了那侍卫的胳膊,右手对着关节处狠狠一击,直接把那侍卫的右手骨头打断了,整个手都弯了过来,接着抬腿一脚踹在那侍卫的胸口,貌似用力猛了一点儿,感觉把他的肋骨也给踢断了几根。
接着苏宁可就主动出击了,好久没有打架了,正好松松骨头,冲到第二个侍卫身边一脚踢出去,把那侍卫踢倒在地,右腿抬起,猛地下压踏在了那侍卫的胸口,又是一沉的感觉,这侍卫的肋骨估计也是断了,最后一个就容易了,一手夹住那侍卫踢来的腿,猛力朝着膝盖一击,腿也弯了,伴随这一身惨叫,苏宁一脚把这侍卫踢飞了。
似乎只是一个瞬间,三个侍卫就被放到了,凄惨的叫声非常渗人,李愔目光呆滞的看着这一切,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着,脸色苍白,方才嚣张阴鸷的神情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自然就是恐惧了,一个太监两个内侍被吓得低着头闭着眼睛浑身发抖,动也不敢动,他们知道今天算是碰着硬石头了……
往日里李愔也没有少打架少打人,所以也没有少被李二陛下责罚,但是似乎越责罚,李愔就越不服气,做起事情来也就越猛,打太监打侍卫打宫女这是常有的事情,还曾经把宫女的衣服都给撕碎了,年纪小小却能如此行事,真不负李二陛下禽兽不如的评语。
但是这一次,他以为他是王爵,苏宁只是个普通爵爷而已,不管怎么样,他也不是王爵,所以也不担心别的,打了再说,谁知道苏宁的心里住着一头猛兽呢?看着三个倒地惨叫的侍卫,苏宁觉得很爽,非常愉快,好久没有打人带来的就是浑身不舒坦,今天终于打人了,还是这样的爽,打人,苏宁从来不留手,这三个侍卫有断手脚的,也有断肋骨了,还有既断手脚也断肋骨的,反正是起不来了,一个太监两个内侍浑身颤抖的躲在后面,只剩下呆掉的李愔而已。
说起来,这要只是一个普通的纨绔子,苏宁恨不得,额,算了,年纪这么小,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一不打女人,二不打小孩儿,这是老头儿对苏宁下的禁令,是男人就不要打女人,打女人的男人不配做男人!是男人就别打小孩儿,如果不是跟你有杀父之仇,那么你就是恃强凌弱!别人怎么做我不管,你就要给我做到这两点!
但是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教训。
苏宁慢慢的走近了李愔,李愔打了个激灵,看向苏宁的眼神充满了恐惧,身子不住的往后挪动:“你,你,你要做什么,你,你别过来!你别过来!你,你别过来!我是王爷!我是王爷!你想干什么!你想干什么!我告诉父亲,要父亲砍你的头!砍你的头!
ps:这是本书最后一章公众章节了,这章过后,就是vip章节了,还请各位读者大大们继续支持阿炎,阿炎不胜感激!
一百零七小看你了
“朕不会砍他的头!”
这个声音李愔很熟悉,最开始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李愔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但是听完了整句话的时候李愔仿佛听到了来自地狱的呼唤……
要说李愔最怕的是谁,第一是李二陛下,第二还是李二陛下,没有第三和第四,他最害怕的就是李二陛下,因为除了李二陛下,还没有人打过他,还没有人敢打他,杨妃性子柔弱不舍得打他,吴王李恪课业繁忙读书努力没有时间管他,只有李二陛下,每每听闻了李愔干了好事,绝对是一通胖揍。
但是李愔还真的没有听到过李二陛下用“朕”这个自称对待自己,他明白的,虽然他年纪小,但是他知道一旦李二陛下用了“朕”这个自称,那就是君臣之间,而不是父子之间的拉家常了。
什么时候,李二陛下开始对他用君臣之道了?
以往每一次闯祸,伴随着一声悠长的“圣人至”,李二陛下踩着死亡的节拍来了,然后就是一顿怒斥和胖揍,也没什么别的,最多就是禁足,完了以后李愔照样我行我素,而今天没有“圣人至”的前奏,那也就是说……
李二陛下已经在这里看了一会儿了?
“朕一般不从这里走,却是没有想到,偶尔走一回,见到了这样精彩的一幕!好啊!好啊!李愔,你当真是让朕开了眼界了,以往朕只觉得你是缺少教养,需要更好的教养。给你请名师,想把你给教育好!每一次你犯错。朕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往你只是对着宫女内侍出手。没想到啊!朕的宽容,却让你越来越放肆!敢对臣子动手了!还想打死人?当真放肆!!!”李二陛下一声虎吼,怒气冲冲的快步走了过来,越过苏宁,一巴掌甩在李愔的脸上,清脆的一声响,李愔飞了出去摔在地上,满脸都是血,昏死过去……
饶是苏宁也觉得一阵胆寒。李二陛下这是真的发怒了,这不是故意作秀,不是故意学着刘大耳摔阿斗笼络人心,而是真真正正的怒气勃发,天子一怒,血屠万里!这样浓烈的怒气,让苏宁真切的感觉到,眼前的君王是一位君王,是一位踩着尸山走到执天下牛耳之位的铁血君王李世民。而不是那个喜欢用轻佻的语气和自己说话的李二陛下。
“尔等三人,明知李愔做错,却不阻止,任由事态发展。毫无作为,更可想见过往李愔之所作所为具有你等之一份!作为服侍李愔之内侍,你等罪无可赦!来人。拖下去,当众杖毙!警告宫人!”李二陛下冷冷的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一个太监两个内侍。开口道,顿时。这三个倒霉的阴阳人面色惨白,瘫倒在了地上,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口,立刻就有三个侍卫上前把三人拖走了。
“此三人,以下犯上,贸然对伯爵出手,罪无可恕,拖出去,斩首示众!”李二陛下又扫了一眼躺在地上呻吟不止的三个李愔的侍卫,毫无一丝怜悯的冷然道,又是三个侍卫出列,拖着三个倒在地上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口的侍卫,离开了苏宁的视线。
“王德,把李愔送回杨妃那里,告诉她,朕今日晚间再过去,还有,把李恪也喊过去。”李二陛下放缓了音调,对着贴身太监王德说道;王德欠身道:“奴婢遵命。”
“苏宁,你随朕来。”李二陛下淡淡的说了一句,就自顾自的往他的书房方向走过去,苏宁立刻跟了上去,至于其他的事情,苏宁没有在意,李二陛下本就是一个军伍出身的君王,杀伐果断是他的必备素质,杀几个人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贞观四年被处死的二十九个人是罪人,不是奴仆,皇宫里面的奴籍者,是不能被看做人的。
一直以来,苏宁只把李二陛下当做是一个很自恋的自大狂,虽然作为皇帝很是英明就是了,但是“英明”二字,却又如何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解释的?春秋笔法之下,杀人很坚决也能被称之为杀伐果断而大力颂扬,何况是英明这个涵盖面非常广的词语呢?苏宁不知道李二陛下要做什么,但是苏宁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进入到书房的那一瞬间,苏宁一个九十度大礼向李二陛下请罪:“臣有罪!还请陛下恕罪!”
“你有什么罪?你无罪。”李二陛下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愣愣的看着苏宁,淡淡的说了一句话,苏宁听不出来什么别的意思,但是苏宁知道,李二陛下一定非常的生气,越是冷淡,就越是意味着李二陛下把怒气压在心里,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这个时候,苏宁需要用一些别的事情来引导一下,或者是掩盖一下,转移注意力,绝对是逃脱惩罚的不二良方。
“陛下,其实臣此次进宫是有要事禀告陛下。”苏宁说道。
李二陛下眼珠子一动,淡淡地说道:“什么要事?”
苏宁从自己的胸口把那几张白纸拿了出来,走到李二陛下身前递给了李二陛下说道:“这就是臣要来禀告陛下的事情。”
李二陛下接过了这几张白纸,淡淡的看了一下,抬头问道:“宣纸?你拿宣纸来给我做什么?”
苏宁笑道:“陛下,这不是宣纸,这是竹纸。”
李二陛下眉头一皱,眼中精光一闪,低头看向了手中的白纸,抚摸了一下,而后又扯了扯,眉头皱的更紧了,抬头问道:“这的确不是宣纸,竹纸?我见过竹纸,根本难以书写,色泽极差,如何能是这幅模样?你不许胡言乱语,否则我定然不会放过你!”
苏宁笑着说道:“陛下,这就是竹纸,是臣用竹子做出来的,只是臣制作竹纸的工序和大唐其他作坊做竹纸的工序不太一样,所以做出来的竹纸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其实本来还不会这样快的做出来,因为第一步就是要选择竹子浸泡百日,只是恰好长安有一间竹纸作坊办不下去了,臣就把它买了下来,里面正好有已经浸泡好的竹子,加上其他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若是原料准备好了,制作这种竹纸的过程,只需一日。”
李二陛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向了手中的白纸,然后提起笔沾上墨汁就开始写字,写了几个字之后,惊讶的发现和宣纸写字的效果差不多!这,这简直和宣纸没什么两样!可是宣纸制作一张需要近一年的时间,而这种纸,苏宁方才怎么说的?原料准备好了,一日就可以?
“此种竹纸造价几何?”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气,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陛下,您说竹子需要多少钱?石灰需要多少钱?甘蔗渣需要多少钱?这种竹纸的造价,完全还比不上原来竹纸的造价,若是可以出售的话,几乎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只要原料足够,天下人皆可用纸!”苏宁笑着说道。
李二陛下猛然站起身子,顿了很久,仅仅盯着苏宁问道:“这也是你学来的?”
苏宁点头:“正是,天下多有愿意读书之人,但是能读书之人却甚少,只是因为纸张太贵,书籍甚少,这才无法推广读书,若是天下人都能读书,陛下,那会是何等光景?陛下还需要为那些人而担忧吗?”
李二陛下一愣,而后定定的看着苏宁问道:“那些人?哪些人?”
苏宁笑道:“就是那些人喽!”
李二陛下把眼睛眯起来了一会儿,突然笑了:“好小子,我小看你了,我真的小看你了,皇后也小看你了,无忌也小看你了,我等都小看你了,你很好,很好!若不是你年岁太轻,我可以立刻就给你安排官职,这是真话。”
苏宁无所谓的笑道:“陛下,臣可不是来要官的,臣也不愿意这个时候就做官,臣只是希望将功赎罪,把造纸之术献给陛下,希望陛下莫要怪罪臣顶撞大王。”
李二陛下脸上笑容一滞,而后收起面容,摆了摆手:“这件事情你没有错,我都看在眼里,是李愔太过放肆了,我国务繁忙,他母妃杨妃性子柔弱,他兄长李恪倒是不错,学业很努力,却也没有时间管束李愔,这才造成李愔如今这幅模样,这不能怪你,你无罪,若是你站着给他打,我却要低看你一些了。”
苏宁轻轻的松了一口气,结果李二陛下又来了一句话:“但是当众顶撞皇子,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事情,若是被人说起来也不好听,虽然你是遭了无妄之灾,却也必须要做出些样子,你还不是官身,没有俸禄,那就罚你一月食邑收入,略作小惩。”
刚开始听到李二陛下说话的时候苏宁还紧张了一下,后面苏宁却是忍不住要翻白眼,这还真是欲抑先扬啊,一个月的食邑收入,算了,也算不上什么,罚俸禄这一类的惩罚在苏宁看来更像是为了堵住朝臣的嘴巴而君臣一起上演的一场戏,基本上官做到了一定的程度,哪里会缺钱?俸禄算什么?高官可有靠着俸禄过活的?
“谢陛下恕罪!”不管怎么说,能够做到这个份儿上,李二陛下已经不错了,苏宁也挺满意的,感谢了一下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明察秋毫,李二陛下笑着让苏宁不要多礼,拿着白纸就不住的抚摸,像是在抚摸心爱的女人一样,看到这一幕,苏宁有点儿不舒服,连忙打断李二陛下这种特殊的爱好。
“陛下,其实臣还有一些好的想法想要告诉陛下。”
一百零八自恋的李二(求订阅)
“陛下,其实臣还有一些好的想法想要告诉陛下。”苏宁笑着对李二陛下说道,李二陛下一摆手,满脸的不爽:“臭小子,莫要废话!莫要让我这般难受!快说!有什么都给我说出来!要是敢有藏私,我定然不会饶了你!”
苏宁翻了翻白眼,无奈道:“陛下,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若论治大国,陛下第二,何人敢称第一?但这烹小鲜,陛下可就远远不及臣了,臣可是个中行家里手,这烹小鲜最重要的就是细心,谨慎,火焰的大小调解,用原料调料如何,烹调时间几何,如何使用厨具等等,缺了其中任何一环,做出来的食物那就是鬼见愁!”
李二陛下“咳咳咳”好几声,而后背过身子不住的颤抖,好一会儿才转过身子一脸笑意的盯着苏宁看:“每一回和你说话就是比和那些大臣说话要说服的多,鬼见愁,哈哈哈,你是如何想出来的?不过话说回来你的厨艺的确不错,要不,反正你如今也不能做官,你去御膳房给我做个御膳大厨可好?”
苏宁一阵郁闷:“陛下可莫要消遣臣。”
李二陛下止住笑意,变回了严肃的面容:“好了,玩笑话到此为止,你说,你还有什么想法要告诉我?”
苏宁也严肃地说道:“陛下可曾试想,即使我等拥有廉价纸张,但是刊印书籍所需之雕版却是极大的问题,一块雕版雕刻出来多费时不说,只能用于一本书的某一页。而后便没有用途,这不单单是费时。也是浪费,书价如此高昂也有其中一些关系。”
李二陛下沉吟一会儿。点点头:“你之所言我也多有考虑,无忌他们也曾经与我探讨过这些问题,也曾进献过大量计策用以降低书籍耗费,但是一直以来都未曾有什么进展,你这纸张的确解决了一大难题,但是现在还不能赏赐你,个中缘由你也应当明白。”
苏宁点头:“如今臣年岁太小,若是这个时候便赏赐,臣可就无法安然度日了。”
李二陛下很满意的看着苏宁点点头:“你很聪明。我很满意,但是你也不用担心,你所做的这一切,大唐既然收下了,就必然会给你赏赐,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此乃我之行事准则,你不必担心。那么,你的想法是什么?”
苏宁说道:“臣的想法就是与其将所有字刻在一块雕版上,为何不选择将每一个字都独立的雕刻出来?我们可以使用木材,把木材分为一个个小方块。每一个小方块都可以雕刻一个字,把我们目前所知的每一个字都给雕刻上去,需要印刷书籍的时候就把这些方块组合成一篇文章。然后印刷,完毕之后这些方块还可以变换位置。继续印刷其他书籍,变死字为活字。成为活字印刷术,这样不就是大大的增加了印刷的速度,大大的减少了印刷所需费用吗?”
李二陛下浑身一震,眉头紧皱,而后眉头舒散,脸上换上了一副得意的笑容,安静了许久,苏宁知道这个自恋的皇帝陛下又在想着如何拳打五姓豪门脚踩诗书世家了,说起来,若是真的被李二陛下掌握了这些技术,掌握了文化上的制高点,五姓豪门和山东诗书世家绝对会早上四百年被李二陛下狠狠的摧残,或许李二陛下有生之年无法亲自摧毁山东世家,但是可以留给李承乾一个犹如被秦国活埋了四十万大军的赵国,风卷残云,彻底收拾掉他们。
若是以前,认识老头儿以前,或者是苏宁的生命里从来就没有经历过老头儿这个人,苏宁一定会支持李二陛下,用铁血的方式扫除掉五姓豪门和山东世家,把压在天下寒门士子头上的这座大山拔除,提前四百年迎来大宋的文化盛况,迎来大宋的真正地科举考试,在法律上为天下寒门士子打开一条通天之路。
但是这个时候,苏宁却是在想着,如何在为寒门士子打开通天之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全山东诗书世家,并且将他们彻底同化在庶族当中,用比较温和的方式,让士族归化到庶族里面,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毕竟这些诗书世家都是最为正统的汉家衣冠支持者,也都是汉人,他们的学识,他们的藏书,都是汉家文化最大的保障。
朱温那一批出身寒门的军阀,杀掉的不仅仅是阻碍中国文化进程的绊脚石,也是中华文化最坚定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他们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敢于蔑视皇权,敢于对抗皇权,敢于拿着文化权力去和李二陛下的皇权军权对抗,这也就是一种权力上的平衡之道。
若是让他们全部被收拾掉了,李二陛下岂不是失去了一个最大的牵制?掌握了文化上的制高点,李二陛下会做什么?唐朝后代君王会做什么?苏宁不奢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什么自由民主之类的事情,可是,至少要留下一点点希望的火种,让大唐按照这样的轨迹走下去,一百年二百年以后,可以顺理成章的过渡到下一个历史阶段。
从这样的感情上而言,苏宁并不希望五姓豪门和山东诗书世家就这样被全部摧毁,他们也是节制李二陛下皇权的重要力量,这未尝不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权力分立雏形,只是这些士族的观念太过僵化,永远认为寒门士子是低贱的人,中华的一切应该被他们掌握,他们热切的希望回到魏晋时期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那是世家大族的黄金时期,也是汉家儿郎的血泪经历。
苏宁绝对不会认同那个时代,不会认同那个身上长虱子都被认为是潮流的**时代,那个时代一去就不会复返,就不允许复返,一定要给这些士族一点颜色看看,狠狠地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等到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力量的时候,和平演变,和平收编,把他们塑造成可以为国家出力,乃至是节制皇权的重要力量!
对于这一点,苏宁有那么一些些的想法……
“很好!很好!小子,你又立一大功了!好!好!哈哈哈哈!”李二陛下嚣张的大声笑了起来,结果看到苏宁一脸嫌弃的看着他,顿时整了整面容,恢复了那一副威严的皇帝的模样,而后从自己的桌子上拿起了一张纸,递给了苏宁:“这可是你写的?”
苏宁接过纸一看,哎呀我擦,这不是写给褚遂良的那一首《竹石》吗?怎么落到李二陛下手里了?苏宁抬起头看着李二陛下说道:“那一日褚遂良先生来到臣家中与臣讨论书法,臣看褚遂良先生甚是喜爱臣之书法,所以,就写了一首诗赠予褚先生,为何会在陛下这里?”
李二陛下看着苏宁默然不语,良久又拿起一张纸递给苏宁:“你再看看这个。”
苏宁又接过了这张纸,一看,尼玛?这,这,这是谁写的?模仿也要有个样子啊,这完全不带精气神的,虽然有几分形似,但是看不出神似啊!这不会是褚遂良自己写的吧?褚遂良到底还是一个文人,写字较为温润,没有经历过真正地家破人亡,写不出颜真卿的味道,更不具备颜真卿扑火而亡的气势,所以写出了一个四不像。
“倒是有几分形似,至于精气神,却是差了不少,这莫不是褚先生的字?也难怪,褚先生并未经历过真正的战火与家破人亡,只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终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情感,臣一开始练书法的时候也是不得其要点,但是最后见得更多,才得以明白这一笔书法的精髓之所在。”苏宁摇摇头,表示不满意。
李二陛下点点头,又拿起一张纸递给苏宁:“那么这一张呢?”
苏宁接过来,一看,顿时有些吃惊,这笔书法显然也是模仿了自己的书法而来,但是其中的气势已然是超脱了一切,虽然形体上略有不足,但是精气神上,绝对不比自己的要差,更显露出一股英气逼人的意味,显然也是一位真正经历过生死见惯了生死的铁血之士才能写得出来,难道?
苏宁抬头看着李二陛下:“陛下,这笔书法虽然与臣的书法在形体上略有些差异,但是神韵上已然是十足十,乃至于略有超脱之意,陛下,莫不是您?”
李二陛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脸的得瑟:“你果然是有真才实学的,这笔书法,自从数月前孔先生拿来与我看过,我就不停练习,不断练习,乃至于今日,才有了些许的成就,你小子,当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啊!这笔书法,精气神十足,与我大唐目前之书法迥然不同,我一直以为大唐重军功,乃是以军威立国,以煌煌之天威震慑诸国,这书法,自然也应当带有相当之气势。
但是一直以来,大唐之书法却是温圆玉润,以欧阳询等数人为首,书法上总是带着一股子靡靡之气息,我甚为不满,一直以来都想着改变,一直到看到你这笔书法,我才觉得,这才应当是大唐之书法,这样看上去,就觉得气势非凡,而且公整严明,足以彰显大唐国威!还有,你这首诗写的当真不错,是你自己写的?”李二陛下拿着苏宁写的那张纸,问道。
废话,不是我写的还是你写的?当然仅仅只是我“写”的,不是我写的,但是,谁知道呢?
“是。”苏宁说道,李二陛下露出了笑容:“你对登善的评价很高啊!既如此,你也为我写一首诗如何?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几分文采,你的武略我见识过,文韬却是没见过,展现一些,给我看看,如何?”
一百零九秋收(求订阅)
那一日苏宁回家的时候,有些郁闷,李二陛下是个自恋狂他知道,所以才会厚颜无耻的说出要苏宁也为他写一首诗的要求,当然苏宁实在是不知道历史上还有多少人会为了赞美皇帝而写拍马屁的诗,那种诗即使写得好,也会被认为是奉承之作,会被人所瞧不起,苏宁当然不会做这种事情。
于是,一首杨炯的《从军行》就出现了,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出生于公元六五零年,距离如今还有二十年,他爹出生没苏宁尚且不知道,何况是杨炯?所以苏宁完全没有一丝丝的愧疚之意,抄了就抄了,耐我何?跟何况如今唐朝的诗风还是充斥着金粉南朝的靡靡之气息,完全不符合李二陛下心中以武立国的风范,倒像是个小娘子,李二陛下定然非常不满。
边塞诗派的出现要到贞观末年和唐高宗年间,那个时候才是大唐拓边的极限时期,边塞诗派也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大唐的诗风也因此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从娇羞美娘子变成了铁血真汉子,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但是唐贞观初年也是武风盛行的时代,大唐方才打完了对突厥的反击战,并且大胜之,灭亡之,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但是因为局限性,这场大胜却没有更多的记录和赞誉,此时此刻,若是可以出现一首从军行。何其妙哉?
所以当李二陛下看到这首诗的时候,脸上得瑟的笑容也变为了慢慢的严肃和欣喜:“让你为我写诗。你却是为大唐将士写了诗,怎的?我不值得你写诗?便是褚遂良也比我更值得你写诗?”
苏宁知道李二陛下不是在责怪他。于是认真的说道:“为帝王写诗,自古以来总会被人认为是阿谀奉承之作,为文臣武将士兵写诗,则更多的具有赞美和激励的意味,臣虽然不能直接为陛下写诗,但是这首诗的一切,却是陛下所缔造,是陛下缔造了这一切,所以这首诗若是流传后世。后人也当明白,这是陛下的功业。”
李二陛下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点点头把这首诗收了起来:“算你小子说的有道理,过往却未曾发现,你的文采也是如此优秀,我也差点儿忘了,你是个军伍出身,到底还是带着一股子军伍中人的气息,若是将你留在朝堂。实在是屈才了,好吧!那么我就遂了你的意愿,到时候,你就回军中去吧!”
唉?
苏宁猛然间想到。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尼玛!难怪,听到这种话。李二陛下如何不会赞赏?在这个李二陛下要借军威打击文风的背景之下,这样的诗作。绝对是李二陛下手中的利器,苏宁也可以想见李二陛下会用这首诗做什么样的文章,但是现如今最大的影响,却是李二陛下误以为自己心系军中,想要从军征战,而不是在朝堂上治理国家……
所以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