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御炎)-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下子减员一半,剩下的军阀的质量也上升了不少。

越来越有意思了……

八百一十三保王伐唐(中)

在整个高句丽都乱作一团、打作一团、遍地战火的时候,作为推动者和始作俑者,苏宁却在辽东半岛的一处风景优美的海边和张亮还有张士贵比赛钓海鱼,苏宁觉得,钓鱼不仅仅是一种获取食物的途径,也是一种对心性的磨练,比如一名将军,如果在行军作战的时候不能保持冷静,那么就极其容易陷入敌人的陷阱从而战败。

那么虽然自古以来钓鱼者无非两种,一种是渔夫,一种是文人雅士,前者为了饱腹,后者为了怡情,虽然我等军人不是文人雅士也不是渔夫,可是钓鱼这种事情显然不仅仅只有渔夫和文人雅士才可以做,我们既可以吃掉这些鱼,但是也可以陶冶情操,毕竟,我们做将军的也要冷静。

而且,总是吃粮食和肉觉得有些腻味,如果可以获取一些海鲜,也是不错的,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秋收之前,我们还是要靠自己的储蓄过日子,虽然海上路线已经被打通,在辽东半岛的一个港口也在建设当中,运送粮草和军械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可是自己捕捉海鲜还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苏宁觉得总是呆在军营里面很腻味,于是伙同憋得很难受的张亮还有一脸不情愿的张士贵一起到海边,决定散散心,这个时候散心的最好方式肯定就是钓鱼了,苏宁扬言说钓鱼不仅仅可以获取食物,还可以陶冶情操,锻炼心性。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做法,但是一个多小时之后,三个人还真没钓到几条鱼。

于是张亮就受不了了,屡次抬起鱼竿无果,看着自己的吊桶里那条小的可怜的只有指头那么长的小海鱼,怒的一下子丢掉鱼竿,大叫道:“不钓了不钓了,真是无趣,那么久了一条鱼都钓不上来,真是无趣至极。我说老张。苏小子,你们怎么就坐的下去呢?”

相处了一段日子,几个人之间的称呼也开始随意了,张亮原本就是个武人。不喜欢那种牵牵绊绊的叫法。于是带头叫了老张和苏小子。苏宁和张士贵也觉得总是将军公侯的喊不是很好,便也就放松了一些,便有了这一幕。张亮是最没有耐性的,能坐上一个多小时苏宁已经觉得有些惊人了,不过到底还是坚持不住啊……

“哎呀,鄅公,你真是,我们就在这儿静静的坐一会儿就不好吗?一天到晚呆在军营里头,那是会很难受的,哪怕不钓鱼,就吹吹海风,也是很好的啊,这难得的散心的机会,您为何还要这样做呢?”苏宁慢悠悠的说道。

张士贵也随之开口:“是啊,虽然老夫本不愿来,但是这显然是很有意义的,就算是坐着休息休息,也是可以的,甭管能不能钓到鱼,能休息就是不错的了,你看看啊,现在战局都稳定了,翼公他们也把营州给收复了,两路大军都获得了胜利,咱们都立下那么大的功劳,都该歇歇了不是吗?”

张亮黑着脸冷哼道:“一老一小,沆瀣一气,就知道我是个粗人耐不住性子是不是?好好好,且不说这些,你们不也没钓到鱼吗?那坐这儿干什么?我等是武将,钓鱼那是腐儒才做的事情,我等武将应该入山林狩猎才是,这算什么?!”

张亮话硬刚落,苏宁就欢快的说了一声:“钓到鱼咯!”一抬竿子,一条老大的海鱼被苏宁钓了上来,还没等张亮反应过来,张士贵也欢快的喊了一声:“哈哈,给老夫起!”手臂一抬,一条和苏宁差不多大的海鱼被拽出了水面,身子不住的左摇右摆,似乎想要摆脱这束缚一样。

苏宁笑呵呵的把那条大鱼装进了鱼桶里,笑眯眯的对张亮说道:“鄅公啊,这钓鱼啊可不仅仅是文人该做的事情,我们武人也可以啊,这钓鱼最大的乐趣不是坐着休息,而是你什么都看不见的情况下,猜不到什么时候可以钓到鱼,所以一旦钓到鱼,那是该多欢乐啊,您瞅瞅,这么大一条鱼,恩,今儿个晚饭就是它了!”

张士贵仔细的瞅了瞅自己钓到的那条肥硕的大鱼,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笑眯眯的说道:“是啊,这么大一条鱼,呵呵呵,鄅公,今儿个晚上,老夫也就吃它了,呵呵呵呵,还吃不完,那么大,明儿个早上还可以接着吃,省下多少粮食哟!”张士贵还挑衅似的看了看张亮,这可把张亮气的七窍生烟。

“嘿嘿嘿,你们这一老一小的,瞧不起老夫是不是?!好!老夫今儿个就钓他个五六七条大肥鱼回去当晚饭!让你们得瑟!海龙王!你他娘的听清楚没有!赶快把鱼给老子送过来!不然的话老子带兵毁了你的龙王府!”说完,张亮怒气冲冲的盘腿一坐,把杆儿往水里面一甩,开始钓鱼,这可叫苏宁和张士贵哭笑不得。

别说没有海龙王,就算是真有海龙王,估计也要被气死吧?不是人人都是刘仁轨啊!

“鄅公啊,您可别这样说话啊,惹恼了海龙王,可一条鱼都吃不上啊!”苏宁阴阳怪气的来了一句,结果张亮大怒道:“刘仁轨那小子都敢吃了海龙王的坐骑,那海龙王不还是屁都不敢放一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他娘的老子官儿比刘仁轨大,职位比刘仁轨高,带的兵也比刘仁轨多,打的仗杀的人哪一个不比他多!

他敢做的,老子就偏要做得更大,他娘的龙王老儿要是敢不给老子把鱼送来,老子就要带兵毁了他的龙王府!他娘的,老子堂堂大将军连几条鱼都得不到?!龙王老儿,你他娘的听清楚没!再听不清楚!老子就真的灭了你!”

苏宁皱了皱眉头,张士贵却笑道:“嗨嗨嗨,这里是北海。老夫的地盘儿,你那儿是东海,海龙王都不是同一个,你灭哪门子的海龙王?要灭也是老夫去灭好不好?要灭海龙王,回你那东海去灭,那里的海龙王欺软怕硬,老夫这儿的还不一定呢!”

张亮竟然无言以对……

一下午的战况很明显是喜人的,苏宁收获了二十多条大海鱼,张士贵也喜获十七条大海鱼,至于叫嚣着要灭了海龙王的张亮。很明显是找错了海龙王。这里是北海,不是东海,两家海龙王不是同一个,所以张亮只有两条小鱼。看着苏宁和张士贵满载而归的模样。别提多憋屈了。

苏宁让伙头军做了红烧鱼。这里的海鱼又大又肥,又正好是开春之际,最是香不过了。而且不知道吃的这两条是什么种类,居然没有小刺,吃起来就像吃桂鱼一样方便,苏宁一口气干掉了两条大海鱼,米饭也吃了好几碗,这才放下了碗筷,张士贵也胃口大开,吃了两碗米饭和一整条海鱼,至于张亮……

死皮赖脸的从苏宁和张士贵这里各弄去了一条大肥鱼,一个人闷头吃了起来,估计是要把自己今天下午受的气都给吃回来,把身下的米饭和菜全部都吃光了。

到了晚上军事会议的时候,最新的战报也传过来了,大军攻打到了安市城以南三百里的地方停止了进军,在那里安营扎寨构筑防线,按照命令停了下来,而高句丽那里传来的消息是泉盖苏文大破新罗十二万大军之后,经历了一次挫折之后决定休养生息,目前没有大的动作,倒是其他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实力派开始了他们各自的征伐。

五十几个实力派在短短时间内就只剩下二十多个,减员一半,速度不是一般的快,继而进行了第二轮的兼并,目前战况并没有停息的趋势,而是更加激烈的展开了,很多军阀在吞并了其他人之后立刻就被另外一个人给吞了,速度相当快,预计三个月之内就会发生扭转局势的事情,而最有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就是拥兵十万坐守不出的泉盖苏文。

对于这个事情苏宁也有相当的看法,泉盖苏文这样的做法很明显就是坐山观虎斗,他的军力还很强,在他不想动别的人时候,别人也不会轻易的动他,为了不让六国合纵攻秦的事情发生在高句丽,苏宁的血滴子可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挑动了其他实力派军阀之间的战争,这一打就不可收拾了,军力强的吞并军力弱的,变得更强,然后接着吞并。

不用多久,几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就会诞生,高句丽的军力反而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增强,军队的人数也会增多,但是相对应的,高句丽的生产力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预计今年冬日就会发生恶果,除了泉盖苏文有意识的种粮收粮储蓄粮草之外,其他没几个军阀有这样的做法,都只着眼于战争,而忽略了建设。

另外新罗军队被泉盖苏文大破之后损失惨重,原主帅本就重病,这下子干脆忧病而死,导致新罗换了主帅,这一次新罗善德女王下了死命令给新任统帅宋谦,并且给他补足了十万人的兵力,告诉他,如果打不破大同江防线、攻破安市城、干掉泉盖苏文,他就可以提着头回去见她了。

宋谦审时度势,认为大同江防线的西段绝对不是可以轻易打破的,泉盖苏文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家伙,与其余泉盖苏文死磕,浪费兵力,还不如表面上从西段继续死磕,暗地里从中段突袭高句丽的其他地区,然后调转兵锋收拾泉盖苏文,而且现在高句丽国内还在混战,这就更容易了。

宋谦的选择是对的,表面上以一支水兵继续佯攻大同江防线,暗中把军队主力都调集到了大同江中段,那里根本没有高句丽军队在防守,等到军队主力渡江之后,才遇到了一支一百多人的不知道是属于哪一位实力派的巡逻队,这支巡逻队自然是惨兮兮的,全军覆没,就剩一个头头被逼着问了不少问题,然后被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谦了解到了如今高句丽国内的混战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新罗军队贸然参入进去搞不好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宋谦果断决定退回大同江南岸,同时不断的遣人打探消息,了解最新动态,一旦这场会战告一段落,就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出兵北上,把那些没有准备刚刚打完还在休息的高句丽实力派们一举消灭。

而且根据情况还是可以选择如何行动的,比如对岸的实力派们集合军队对泉盖苏文进行围攻,双方各自消耗大量的实力,那个时候,才是新罗军队捡桃子的时候,那个时候进军,很明显更好。

于是宋谦安心的在南岸训练军队,准备作战,却并不渡江,连攻击的军队都收了回来,只是警戒而已。

八百一十四保王伐唐(下)

虽说是在休整,可是乱世之中不存在真正的休整,泉盖苏文依然瞪大了眼睛观察着自己的四周都在发生着什么。

西线,确定唐军在距离安市城南三百里左右的地区停止进军,安营扎寨,似乎有据守当地,不再进军的趋势,是否当真如此,有待观察,斥候仍然在活跃;南线,新罗军队被打败一次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然后小规模的突袭再一次展开,泉盖苏文下令狠狠的还击展现实力之后,新罗军队怂了,没有继续进兵。

最大的两个敌人拖住了泉盖苏文最精锐的五万军队,虽然这是值得的,但是用在对外上显然就不够了,于是获得了更多的土地之后,泉盖苏文进一步扩军三万,准备对外征战,长时间的休整和蛰伏不出使得各地实力派军阀放松了警惕,开始狗咬狗,和李先生给泉盖苏文定下的战略一样儿,对付这些愚蠢的家伙,真的不难。

只要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不是被小人偷袭,就是被新罗人打断,非常令人恼怒,现在确定了一些事情之后,泉盖苏文果断趁夜发动了第三次讨逆战争,一共出兵六万人,装备齐全,军容严正,带兵的就是他自己,迅速向北突击,要把之前偷袭过自己的三个北方实力派给彻底干掉。

之前的那三个实力派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争执,也发生了小摩擦,并且在三天之前变成了全面战争,目前战况胶着。泉盖苏文了解到这一消息之后果断进兵,轻而易举的打破了僵局,把三个北方实力派一个接一个的扫平了,狠狠的收拾了他们,但这他们的面干掉了他们的家人之后,满足的泉盖苏文下达了五马分尸的命令。

三个实力派六县之地被泉盖苏文所掌握,很明显的,泉盖苏文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了,北方靠近长城的地区由于接近战争,所以一般而言都有武库和粮仓的存在。泉盖苏文很幸运的找到了没有被怎么损耗的武库和粮仓。获得了发动下一次战争的资本,并且收编军队两万人,良田数千亩。

由于消息传递的速度实在是很慢,所以当泉盖苏文掉转兵锋往之前的老冤家。那三个将军当中的一个最凶狠的铁将军的领地上进攻的时候。铁将军还在前线指挥军队和另外一个昔日战友金将军打的很激烈。而且快要胜利了,结果老家一夜之间被端掉,他还不知道。等到他打败了金将军干掉了他之后,遇到突然来袭的泉盖苏文大军,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家也没了。

极度悲愤之下的铁将军带着最后的军队和泉盖苏文硬拼,并且发了消息给其余军阀,让他们搁置争议,共同对抗泉盖苏文,自己就带着军队赴死。

还别说,这家伙很能打,泉盖苏文飞了很大的力气才将他杀死,将他的军队全部消灭,一个都没留下来,这算是最惨烈的一战了,在又一次获得了五个县的领土之后,泉盖苏文决定休整一下,这一次打仗消耗的实力很严重,需要休整,不过这一次泉盖苏文在一次错误的估计了其余军阀对他的忌惮,结果两天之后第一支联军先头部队就抵达了。

得知了两位将军的阵亡和覆灭的消息之后,所有实力派很是出奇的很有默契的停止了战争,甚至还在交战中的两军立刻就化为了联军,被三将军中的最后一个齐将军率领,奔赴泉盖苏文的驻地,到达的时候是半夜,齐将军果断下令夜袭泉盖苏文大营,泉盖苏文从睡梦中被惊醒,这才发现东部实力派联军已经打过来了。

三将军之中,最勇猛的是铁将军,最稳重的是金将军,最具有指挥能力的是齐将军,所以再一次停火之后,三将军里面硕果仅存的齐将军再一次成为了联军盟主,率领联军十三万大军决定消灭掉泉盖苏文,然后各自凭实力再说其他的,这一夜,齐将军带着两万先头部队突袭泉盖苏文,获得大胜,而其他的部队也在快速赶往战场。

大军集结的时候,泉盖苏文已经带着四万败军后撤了,大意失荆州,泉盖苏文难得的一败,还是败在了一直都看不起的齐将军的手下,话说之前他就不怎么喜欢这些边关将领,结果他好几次栽在了这些边关将领的手上,虽然之前不是直接,但是这一次是直接了。

齐将军成为了打败泉盖苏文的男人,风头一时无两。

之后,齐将军稳扎稳打,连破六县之地,把失了先机的泉盖苏文打退了六次,占据了泉盖苏文所占据的两位将军的领地,并且还获得了一个县的领地,不过就在继续进兵的档口,泉盖苏文调来了镇守在安市城的一万精兵,打了联军一个措手不及,把联军的马队消灭了,联军被迫停止进兵,和泉盖苏文开始对峙。

另外,联军和泉盖苏文的战场还在南线开始,另一支联军七万人在另外一位将军的率领下从南路进攻泉盖苏文的领地,把泉盖苏文第一次讨逆战争的成果夺走了一个县,然后再一次陷入了对峙当中,泉盖苏文虽然在兵力上不占优势,但是兵士的精锐程度很明显不是盖的,突袭获得了成果之后,野战就被挫败了,七万人丢了一万人,还剩六万。

一时间,战场上出现了很诡异的局面,两个战线都是对峙,没有大胜也没有大败,但是很显然,这个局面不是苏宁以及宋谦希望看到的,两个人几乎做出了同一个决定——要让他们继续打生打死,消耗实力。

宋谦做得更直接,直接派了一支小部队带着引火之物渡江偷袭泉盖苏文南路军的军营,放火焚烧之,联军发现泉盖苏文的军营着火的时候还非常意外。最后主将认为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立刻下令进兵,跌跌撞撞的突破了泉盖苏文南路军的第二道防线,攻入了县城内,两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争夺战,不过就情况来看,泉盖苏文军是注定要战败的。

而苏宁没有派出人手,只是从军营里面大大方方的调走了五千人马南下回到主军营里面,明面上的说法是剿匪,实际上就是给泉盖苏文调集军队的信心和胆气。

果然不出所料。南路军战败的第二天。镇守安市城的精兵再一次抽调了五千人向南路战场奔赴而去,那是泉盖苏文培养的亲卫军队,战斗力和装备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毫无悬念的。整合了败军之后。以三万五千人的兵力大破联军六万大军。继而连战连捷,把失去的领土收了回来,又夺取了三个县的领土。最后因为兵力不足而停止进军,联军惨败。

但是北路则稍微好一些,虽然泉盖苏文发起了两次进攻,不过都没有成功,联军虽然损兵折将,却没有战败,只是损失大了些,不过在对付泉盖苏文的问题上,所有人都是惊人的观点一致,先把他干掉,我们再说别的,失败一起承担,损失一起承担均摊,谁也别想耍赖,也不要耍赖,我们是在为我们自己而奋斗。

这种想法使得泉盖苏文无法凭借个人的力量击败整个联军,就好象秦国虽然强大,却没有办法同时面对六国联合的兵力,所以一样有函谷关之败,泉盖苏文意识到自己应该找一些盟友,而不是孤军奋战,自己虽然是所有实力派里面最强大的一个,但是长期这样下去,再怎么强大也会被耗空实力,而这些人联合在一起,人多力量大,双拳难敌四手啊!

泉盖苏文觉得自己可以派人去联系一下一些在联军内部不怎么被待见的人,打这种战斗可不能傻傻的正面对决,使用计谋和其他的手段获取胜利一样是成功,只要方法用得好,没有打不赢的仗,联军那么多实力派,难道就真的是铁板一块没有矛盾?那是不可能的,只要稍微使一点儿手段,似乎一切并不是那么难。

自然而然的,这种事情自然就要用到李先生了,李先生这样的人才要是不用在阴谋诡计上,实在是浪费人才,不是吗?李先生的脸色虽然不太好,不过还是出了计策,南部我们没有了进军的实力,只能守城,但是也不可以傻傻等待着别人下一次打过来,在他们打过来之前,我们需要做点事情。

比如伪造一份南线敌人中的某一人和我们一起联合的信件,派人去送给他,然后假装被人抓到,东窗事发,导致对面联军内部产生严重矛盾,那家伙怎么也说不清楚,最后只有被灭掉之类的,当然,他也不会坐以待毙,肯定要反抗,这样的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会让联军看似稳定的联盟,土崩瓦解。

而北路战线呢?

很明显,咱们处于劣势,不能乱来,要想击退敌人,也需要故伎重施,让他们窝里斗,我们就没有压力了,只要他们一分裂,我们就有机会了,而且别把他们想到多么深明大义,说什么一定要把我们干掉然后再各安天命之类的,只要一点点矛盾出现,哪怕我们就在对面,他们也会打起来!

这就是德性。

两头分别开始使用计策,不一样的是,北路是真的打算找一个联盟者,而南路只是伪装,所以南路被发现是必需的,北路却并不一定,当然了,北路被发现了也不重要,就当作是少一个对手就是了,关键是,如何真的确定那个人可以与我们合作,或者说几个人与我们合作,我们不能总是孤军奋战,是不是?

所以北路派去送信的人一定要小心,而且我们还要选择出一个绝对会接受我们条件的人,当然被发现了也就是北方内乱而已,对我们一样有利,南方就很正常了,等着他们打起来,然后彻底崩溃,我们从中捡到好处就可以了。

李先生的计划还是非常完善的,南路就非常成功,一个穿着黑衣服的死士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潜入南路敌军的军营里面,然后故意暴露行踪,引发军营大追捕,然后死士自己自尽,留下信件,联军发现了信件,一看,顿时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这位倒霉蛋,当然了,选择一个愿意死掉的人并不容易,无奈之下,只好出动了泉盖苏文的家臣,最忠心的一个,慷慨赴死,换来了南路联军的内乱。

第二天一早,南路联军内部就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一直打到了黄昏,尸横遍野,自此之后的直接结果,就是南路联军的彻底崩溃,而距离北路联军的崩溃也没有太久了,这一出“保王伐唐”的闹剧似乎也正在走向结局。

八百一十五换帅

正如李先生所预料的,地方实力派联军就算是有着同样强大的敌人作为目标,也一样不会完全的精诚合作,在面对成功的时候争功,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互相推诿,若是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作为后盾的话这种行为勉强还能补救,但是事已至此,高句丽作为统一的国家已经名存实亡,还这样做,那么除了失败,只有失败了。

南路军方面,在泉盖苏文孤注一掷的决定下,抽调了剩下的可以抽调的最大兵力三万人驰援,会合原来驻守的三万军队,以五万人的强大兵力全力出击,一举击破了南路的实力派联军,一下子扫荡了整个大同江中段地区的联军,抢占土地无数,获取了粮食军械和俘虏无数,大大加强了军力和实力,直接威胁到了联军的大本营。

北路联军的情况和南路联军的情况如出一辙,泉盖苏文派去送消息的人死了,消息被发现了,大半夜的,北路联军大营不顾一切的开始了大战,一个实力派人物被其他所有人围攻,岌岌可危,正在此时,泉盖苏文亲自率兵突击北路联军大营,一举击破之,火烧连营,斩杀联军两万多人,俘虏三万多人。

地方实力派里面三个人被生擒后斩首,两个人被阵斩,其余六个人仅仅带着本部亲卫逃窜,作为统帅的齐将军被泉盖苏文手下的一名将领以弓箭射伤,箭上有毒,齐将军三日之后毒发身亡。至此,当初大败泉盖苏文挽救危局的三将军全部阵亡。

而那个倒霉的地方实力派则投降了,虽然知道了这是泉盖苏文的计策,但是所谓“自己人”对付起自己来更加凶狠,比泉盖苏文还要凶狠,于是这位地方实力派直接带着仅剩的一千多手下投入了泉盖苏文麾下,协助泉盖苏文追击联军,又攻取了大片的土地,直接把联军阵营压迫在最东部的大约高句丽原有领土的五分之一的区域里面。

这是第三次讨逆战争,泉盖苏文一扫前两次的失败倾颓。南北两路军队各自获得了巨大胜利。就像两把尖刀被一个人抓在手里,狠狠的威胁着那个脆弱不堪的敌人,泉盖苏文此时的南北两路军队已经达到了十万人,总兵力达到了十六万人。还有数以万计的俘虏和更多的难民。是当之无愧的高句丽第一大军阀。

就在泉盖苏文准备对已经衰弱至极的其余十几个地方实力派进行最后的扫荡的时候。贞观十年三月二十七日,新罗北伐军统帅宋谦果断出兵从大同江中段北渡大同江,一举打入泉盖苏文南路军的粮道之中。当场缴获了泉盖苏文南路军的一个月的粮食,全歼运输护卫军,接着兵分两路,一路往南路军前线而去,准备偷袭南路军,一路往泉盖苏文老巢而去,准备攻打泉盖苏文的南部领土,从北面把大同江防御军团吃掉。

宋谦亲自率领左路军,准备亲自指挥吃掉大同江防御军团的战斗,而对付南路军主力的则是他的副将崔永,而此时无论是南路军还是大同江防御兵团或者是泉盖苏文本人都不知道新罗北伐军已经渡过了大同江并且展开行动的消息,所以他们什么也没有做,泉盖苏文还在指挥歼灭战役,留守安市城的将军也并不知道新罗人的动向。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宋谦连着攻破了七八座城池,大同江防线已经近在眼前,而且消息还没有传到泉盖苏文一方的耳朵里面,南路军被新罗右路军趁夜偷袭,而且已经缺粮好几日,兵无战力,被一举歼灭,战死溺死投降无数,歼灭了南路军之后,新罗北伐军右路军继续顺着泉盖苏文南路军的路线,准备攻打高句丽的东部地方实力派领地。

贞观十年四月七日,安市城守将终于得到了来自于大同江防御兵团溃兵的情报,得知了新罗大军已经彻底消灭了大同江兵团剩下的一万人的兵马,而且是从北面攻打来的,不是从南面渡江而来的,守将大惊失色之下立刻派人联络泉盖苏文,然后抽调防备唐军的一万兵马火速回援安市城,准备守城战役。

贞观十年四月十日,新罗北伐军在统帅宋谦的带领下攻破了安市城南部最后一道防线,歼灭泉盖苏文军三千,终于兵临安市城下,而此时右路军也接到了来自于宋谦的消息,命令他们停止进军,就地驻守,派兵回援安市城下,安市城太过坚固,没有足够的兵力难以贡献,泉盖苏文的老巢就在这里,如果不把安市城拿下,会非常危险。

不过就在这个关卡上,宋谦犯了一个大错误,他虽然认为安市城非常难以攻打,但是他显然并没有认为安市城太过难以攻打,虽然此时的城主已经不是当初的杨万春,可是被泉盖苏文委任的城主显然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连战连胜带给了宋谦绝对的自信,使得他有些骄傲起来,放在其他地方或许并不严重,可是在安市城下,这却是致命的。

没有等到援军三万人支援,宋谦就组织了麾下的五万多军队以缴获的攻城武器对安市城展开了强攻,但是泉盖苏文虽然抽调了大量的军队离开安市城,并且这部分军队数万人被新罗军队歼灭,但是安市城本身的人口数量和预备军队的数量就不少,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配额了所以这些壮丁没有被招募入军队,但是如今情况紧急,安市城主立刻下令壮丁入伍。

足足四万人的壮丁被强征入伍,以简陋的武器上城墙抵抗新罗军队,安市城主为了锻炼这些人,使他们尽快的强大起来,下令每一天上城墙一万人,只有扛过了一天之后活下来的人才可以拥有铁制武器,而刚开始上城墙的壮丁只有木质武器或者是竹尖之类的。要不然就想办法活下来,要不然就抢夺新罗人的武器,除了部分正规军确保城墙安全之外,这些壮丁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战斗职责。

所以安市城的守卫兵马并不少,历史上大唐精兵猛攻安市城不下,而新罗军队如何能与大唐精兵相提并论?所以,很明显的,宋谦受挫了,连着三天攻城损兵折将,兵马损失巨大。看着累累的尸体和士兵低沉的士气。宋谦怎么可以按耐住自己暴躁的心情?失去了冷静的宋谦决定亲自上战场督战,不顾危险的亲临第一线鼓舞士气,结果……

一支冷箭射中了宋谦的额头,深深的插了进去。宋谦顿时陷入昏迷。新罗军队主帅受伤昏迷。顿时混乱起来,而城内的高句丽军主将城主立刻下令开城门出击,新罗军队顿时大败。主将昏迷无法指挥,新罗军队得不到指挥,被冲乱了,若不是另一名副将带着三万援军及时赶到救下了宋谦,新罗军队的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