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御炎)-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批商人为他们赚钱,供他们挥霍,所以说山东的商业人才不少。

只不过徐岩的危险程度超过了其他人,达到了ss极,亲身体验过西突厥商业模式,在商业理念上得到了升华,这是其他商业人才所不具备的,所以只要不是徐岩做头头,许遥这个在血滴子里面数一数二的商业精英是完全可以应付的过来的,苏宁和杜如晦坐镇长安本部等着消息,等着最后的结果。

崔孝义率领山东联合商团继续出发了,带着山东世家的殷切期盼和崔孝礼以家人性命相威胁的举动而离开了山东,带着两千多人的的庞大商团北伐,誓要夺回属于他们的商路和财富,另一边,山东世家也开始全力运作,开辟第二战场,要在朝堂上争取到开办北方边境作为通商关口的资格。

卢氏和郑氏在朝堂上的势力被废掉得差不多了,但是世家大族又不是只有他们两家!所以更多的世家朝臣联合起来要求皇帝开设通商口岸,将北方长城重镇朔州作为通商关口,允许各族人民在这里做生意,互通有无。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山东世家的爪牙要求的条件。谁都看得出来,但是这个时候不是看得出来看不出来的问题,而是绝对不能让通商关口被世家大族掌握的问题,说实话,北方关口通商计划一直都是李二陛下准备实施的,准备另外打造一支商团和西突厥商团相互协作,也要有所对立,商人一定要掌控,也要有所竞争,不能让他们有所进展。

当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的时候。若是还不能掌控商人的话。那就等着被推翻吧,苏宁不会把这个事情告诉李二陛下,毕竟如今还是非常匪夷所思的,要让人们相信被他们所鄙视的商人有朝一日会成为国家的主导者。恐怕不仅他们不信。商人们也不会相信。我们只想赚钱,和别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只是苏宁让李二陛下多多少少注意到了商人的威力,所以李二陛下起了警惕之心。西突厥模式的大获成功证明了商业控制政治模式的可行性,用钱财腐蚀那些领导着,换取他们的支持,从而间接的掌控一个国家的全部,这个情况让李二陛下关注不已,而现在山东世家主动提出要开设通商关口和蛮族交易,这样一来,北方关口岂不是要被山东掌握在手里面?

有了钱,就有了人,也有了权力,还有地位,山东岂不就是第二个朝廷?之前因为大唐边防军时时巡逻,所有的买卖都只能算走私,所以规模不大,而且不敢放到明面上,一旦开设通商关口,所有的事情就能明面化,合法化,他们所能得到的财富将大大增加,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财政系统,到时候长时间的底蕴将彻底爆发,情况堪忧。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北方通商关口的掌握权放到山东手上,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上,没有朝廷的允许就不可以去做生意,把西突厥模式复制到北方去,否则这就会是一个隐患,一群不听朝廷调度,只遵从山东世家的商人,这样的商业集团绝对不是好事,而是毒瘤。

李二陛下连夜召集了自己的所有智囊,包括苏宁一起召开秘密会议,与会之人全部都是当初李二陛下的起家班底,就连魏征这些人都没有前来,只有少数人得以参加,而李二陛下称帝之后的臣子里面,只有苏宁一人得以进入这个核心圈子。

大家见了面之后,就知道自己这群人就是大唐最高的掌权者了,而苏宁就是里面的另类,年纪小,做皇帝的臣子不过两年,结果居然就这样得到了信任,还可以参加这样的会议,大家都有所感叹,不过基本上都认识,都有互相的利益关系链条,要说翻脸不认人,那基本上不太可能。

李二陛下把一群人喊来也很简单,目的很明确,北方开设通商口岸已经势在必行,这个大唐也不反对,因为开设通商关口对于大唐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大唐也很需要这样的关口去和北方部族多多交流,以其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伤亡就可以占据那样广大的土地,将西突厥模式复制到北方部族去,尤其是薛延陀。

北方的东部突厥被消灭之后,最大的国家就是薛延陀汗国了,东部突厥被消灭之后,大量的口众被内迁用作劳动改造之用,斛薛所部叛乱之后大唐对东突厥余部的打击进一步加深,整个灵州附近的余部被一网打尽,不是被杀就是做了俘虏,全部抓到了大唐内地做奴隶去了,于是薛延陀这一支铁勒人里面最强大的部族趁机扩张,更联合周边的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少数民族,领土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广博不已。

过去为了牵制东突厥,大唐在发动阴山之役之前大力扶持薛延陀对抗东突厥,也有成效,不过东突厥既然被苏宁一把火烧没了,薛延陀也就成为了北方最大的霸主,珍珠毗伽可汗夷男成为了北方最大霸主。

当时大唐讨论应对薛延陀崛起的计划的时候曾经有人提出过要和亲,结果苏宁当时正好在场,想到了不少事情,顿时大怒不已,指着一群将军说你当大唐没有男儿了吗?居然要用一个女人去换取和平?大唐打不过薛延陀吗?!那是懦弱无能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那是对大唐男儿的侮辱,是大唐男儿的耻辱!

这番话在当时的朝廷里面造成了巨大的反响和震动。大批将校为此感到羞愤莫名,是啊,大唐的和平为何要靠牺牲一个女人去换取?大唐没有男儿了吗?要考一个女人去换取和平?汉朝打不过匈奴才出此下策,如今大唐打不过薛延陀吗?

李二陛下阴沉着脸放弃了和亲计划,之后不少朝臣数次请求以和亲计划拉拢北方少数民族,都被一群将军红着眼睛给阻止了,声称谁敢提和亲就是打他们的脸,把皇帝的女儿送给人家做老婆换和平,这从一开始就是耻辱,不是计策。不是赏赐。是耻辱!

军方将领统一了思想,对于和亲计划从此深恶痛绝,一旦有人提出就会叫嚣着要带兵去灭了那个部族,导致军方和文臣之间的对立相当严重。李二陛下也顿时想到汉朝和亲那是迫不得已。把尊贵的公主给人家野蛮人做老婆。怎么想怎么憋屈,于是从此之后也不怎么热心于和亲计划,拒绝了不少部族的求亲要求。一度造成外交危机,不过平定灵州叛乱之役后,再也没有人敢贸然提出和亲的要求。

为此苏宁的名字在内宫传扬开来,不少公主对苏宁的印象大大提高……

如今面对北方关口开设的问题,再一次有大臣提出了以和亲拉拢和监控薛延陀的意思,薛延陀如今势力空前强大,带甲之士十数万,不能与之硬碰硬,倒不如按照西突厥的模式,加以控制,设立通商关口,为了消解其疑虑,正好夷男提出想要与大唐和亲,求娶大唐公主,所以干脆就顺势允许,然后附带着开设通商关口,肯定能一举而成,把薛延陀变成第二个西突厥。

这个策略不是士族大臣提出来的,而是一些寒门大臣从大唐利益角度提出的,的确非常具有可行性,李二陛下也不由的动摇了,于是这才召集了自己的心腹们,想要讨论一下,是否要按照这个计划实施,还有,如何将掌控权力全收到朝廷手中,而不会被山东世家夺走。

这个事情一说出来,如今的军方第一人、参谋总长侯君集就大力反对,指着苏宁说道:“三原侯当时就说了,和亲是前汉国力衰微不敌匈奴,无可奈何之下的下下之策,乃是拿女人换取和平的耻辱性政策,那真是大汉数千万人口竟无一人是男儿!大唐打不过薛延陀吗?为何要送公主前去?那是所有男儿的耻辱!

陛下,臣坚决反对此举,若是以公主和亲,那就是等于瞧不起大唐军人,瞧不起大唐男儿,大唐还没有到要拿女人换和平和利益的地步,陛下,臣请北伐薛延陀!”侯君集性子比较烈,一听这话就怒了,心胸狭小的人比较容易发怒,更别说如今侯君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于是侯君集想要北伐薛延陀,证明自己是带把儿的……

当然这是没有必要的,薛延陀又没有招惹大唐,如今还是称臣的,李二陛下安抚了一下侯君集,刚刚安抚好,尉迟恭瓮声瓮气的开口了:“陛下,我觉得咱们就不该有和亲的策略,咱们又不是打不过人家,公主也不是物件,可以送来送去的,这要是个侍妾舞女也就算了,可关键那是公主啊,苏小子说的对,臣怎么想怎么觉得憋屈,反正臣肯定是不答应的,谁敢答应,臣肯定要去他府上闹腾,然后拖着他北伐薛延陀!”

尉迟恭也是李二陛下的心腹,参加了这次的会议,耍起了无赖,气的李二陛下哭笑不得,两个大将顿时就给会议定下了基调,和亲的计划绝对不被允许,军方否认了,李二陛下想想也是,那可是自己的女儿,还有父亲的女儿,那些长公主,要是送出去给那些蛮人折腾,还真是难受,以前苏宁不说还好,现在一说,这怎么就觉得那么憋屈呢?

挥挥手,李二陛下说道:“就这样吧,和亲之事就不提了,以后,干脆也别提了,玄龄啊,等事情结束了,你回去拟个折子,就把废除和亲说出来,交给门下省审议,以后大唐就不要和亲了,我也觉得有些憋屈,嗯,就这样吧……苏宁,你说该怎么办,和亲是不要了,那么如何把通商关口掌握在朝廷手上?”

房玄龄应诺,苏宁一愣,又问到了自己的身上?还没说话呢……

“陛下,这个事情还真不好弄,但是如今山东已经集合了一支两千人的巨大商团北上,西突厥商团也组织了一下,也是一支大商团正在前往薛延陀,臣正在安排这次的事情,只要把山东的商队给赶回去,应该就有办法了。”苏宁思考了一下,谨慎的说道。

四百八十三废除和亲

“主人,您当真要这样做吗?”一个头发胡子都已经花白的老者站在崔孝义身前,一脸的忧郁和担忧,看着眼前的崔孝义,眼中流露出浓浓的哀伤,他二十岁开始服侍崔孝义,当时崔孝义十岁,而如今他已经是六十岁的花甲之龄了。

崔孝义苦笑一声,看着跟了自己一辈子忠心耿耿的老人家,说道:“勇叔,不是我愿意这样做的,实在是被逼无奈了,走到今天这一步,全都是崔孝礼所赐,但是他真的以为我就什么都没有做,一直都在害怕他,一直都在等死吗?他想的太简单了,我不愿意看到祖宗基业被毁于一旦,但是我更不愿意看到所有人死于非命。

我要是出手了,山东之人尚且还有一线生机,不管地位财富如何,到底可以保住性命,但是若是我不出手,任由崔孝礼和苏宁取走我的性命,那么,不单单家中人的命保不住,整个山东都会有血光之灾,李世民是个杀伐果断的帝王,知道不能留后患一说,所以,断无生路。

勇叔啊,我能相信的人不多,你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你一定要将这封信送到纵横司,送到苏宁的手上,亲眼看着他把这封信打开,读完,然后把他的答复带给我,这很重要,至于交换的筹码,就是他手下的几个人,我可以把他们送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暗中协助他们,若是不答应我,我也只能把他们揪出来。除掉,树立威信,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来了。

苏宁是个聪明人,虽然年轻,但是多智近妖,他应该知道哪一种方式对于他而言最有利,我和他的目标是一样的,他想摧毁山东,我也想摧毁山东,只是不知道善后手段是如何的。我要保全人命。这就是我的要求。”

崔勇战战巍巍的接过这封信,面带忧愁的说道:“主人,老奴一定会为您做到的,拼上这把老骨头也要为主人办成此事。可是。主人。苏宁,他是皇帝的人啊,皇帝想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做,他会帮助我们吗?还有,摧毁山东,谈何容易啊!?”

崔孝义苦笑道:“苏宁的确是皇帝的人,可是,在山东眼里,我就不是山东的人吗?”

崔勇一愣,恍然大悟:“主人是说,苏宁他……”

崔孝义摆摆手打断了崔勇的话,说道:“苏宁天纵奇才,多智近妖,他既然能把他所做的事情都交给皇帝,就意味着他不会和我一样,想着摧毁山东却又要保全山东的人命,避免血流成河,苏宁的目的是如何的我不知道,但是他绝对不会仅仅听从皇帝的命令办事情,他有自己的主张,这一点,我很相信。”

崔勇说道:“那主人,摧毁山东……”

崔孝义摇摇头,露出哀伤的神情:“我不愿祖宗基业毁于一旦,但我更不愿衣冠士族血流成河,落得个亡族灭种的下场,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他们咎由自取,也是因为唐庭强大的过了分,山东完全无力对抗唐庭,若不是因为掌握着大义名分,李世民大可挥军直取山东,那虎狼之师岂是那些护院家丁可以相比的?唐庭若想摧毁山东,只需下一道军令,尉迟恭那莽夫带着一万三千人就能办到。

山东士族,看上去和气庞大威武,看上去何其强悍,其实,当真如此吗?如今的士族,早已不是当初的士族,后汉末年的士族何其强大?四世三公袁氏就能一南一北执掌大半个天下,天下诸侯归附,曹孟德一开始不也是袁绍的部下?但是这么些年来,士族日渐衰微,人才凋零,早已不是天下英才尽出士族的局面了。

苏宁一个军事大学就能让军中人才悉出民间,你又如何知道他不会来一个文人大学自己培养官员?到时候他还需要我们士族吗?若是他能让天下百姓识字读书,我们士族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与其到时候被亡族灭种,为何不趁现在还有机会自我了断?苏宁不傻,他一定已经看到了那一天的到来,所以,他一定会答应与我合作!”

崔勇愣了好半天,这才恢复了神智,深深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了房间,留下崔孝义一个人孤独寂寥的看着窗外的风景,天凉了,树叶有被吹落了几多层,到底还是会落叶归根,自己这片将要落下的落叶,能够做到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活下去……

崔孝义的行动非常秘密,没有人知道,因为崔孝义不傻,五十年的时间,足够他组建出属于自己的力量,在必要的时候,保全自己,他一直以来对崔孝礼百般顺从,就是为了让他放松警惕,暗地里,一直都在搜寻崔孝礼的非法证据,这些证据足以撕破崔孝礼赖以生存见人的那张脸,把他的丑恶曝光于天下。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崔孝礼的丑恶,其实就是山东的一个小小缩影,一个崔孝礼,就是一个山东的写照,这样肮脏的地方,一旦被曝光,可还有活路?崔孝礼,毁掉山东的是你,是我,是我们所有人,是这个天下,这个时代,这一切的一切,没有偶然,有的只有必然。

两支商队按照他们最快的速度前进着,一个自西往东,一个自南往北,全力赶路,势要赶在对方之前抵达目的地,确立主场优势,双方各派使者赶到了大草原,召集了所有有生意往来的商业伙伴,要召开一个巨大的会议,这次会议的结果,将会主导整个未来的走势。

朝廷已经通过决议,准备要在北方选择一个重镇开设通商关口,同时也会下达国书给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让他选择一个比较靠南的水草丰美的地方作为通商关口,和大唐通商关口实现无障碍直达。让整个北方部族都可以和大唐做生意,互通有无,相信得知这个消息的夷男一定很高兴,不过,对于大唐决定从此以后不再允许公主和亲这一说法,估计他也高兴不到哪儿去。

可不是为了公主本人而要求娶公主的,看上的是丰厚的陪嫁啊……

关于废止自前汉以来就通行的对异族和亲通婚政策,朝堂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这一次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的军中大佬亲自上阵,一群大将军和一群文官腐儒展开了激烈辩论。程咬金脱去朝服袒胸露乳和一群腐儒当庭激辩。房玄龄杜如晦联起手来施展组合技——房谋杜断,将二十多个激烈反对此举的文臣说的哑口无言。

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让女子牺牲自己去换取国家安全,那是男人都死光了才会出现的事情,但使一个男儿还能舞刀战斗。那就用不着女子去牺牲!和亲。是天下男儿的耻辱!

最后以压倒性多数的支持率支持废除和亲政策的结果。结束了激烈的当庭辩论,从今往后,大唐的法典上将不复存在“和亲”二字。和亲从此成为历史,将会是非法的,任何人提议和亲都会是犯法,法律的威严不能撼动。

顺带着李二陛下自己定了一个规定,从今往后,大唐的公主只能嫁给对大唐有大功的功臣,而且必须是大唐人,也包括加入大唐的前外夷,不嫁现在的外夷,出身什么的不重要,哪怕是平民也可以,只要有大功,都可以,反之,就算是功臣之后,如无功劳,都不能求娶公主。

附带的决议是之前许诺的还算数……好歹安抚了不少功臣的内心,当然这是表面功夫,一副安心的模样,大家都不傻,暗地里面还是担忧不已,若是之前许诺的也作废就好了,大家都不想有个公主老婆或者是公主媳妇儿,那是遭罪啊!和皇家结亲什么的那是烈火烹油,稍有不注意,就会死的很惨啊……

不过据说这个消息传到了李二陛下的后宫之后,后宫一片欢腾,有女儿的妃子和已经到了待嫁之龄的公主纷纷喜极而泣,相拥庆祝,自古以来,嫁到远方的公主就相当于是被遗弃的孩子,几乎再也回不到家乡,而且野蛮人的规定还非常怪异,老子死了,继位的儿子还能继承父亲的妻妾……

这尼玛不就是乱来吗?

谁愿意?

大家都不愿意,尤其是之前从前朝传来似乎皇帝有意思从公主里面选择一位去薛延陀和亲,所有到了年龄的公主都惴惴不安,到处托关系找人询问一下具体的情况,结果突然之间峰回路转,又传出了皇帝有意废除和亲政策的消息,大家都把心儿悬在了嗓子眼,终于传来了准确的消息,皇帝下达圣旨,从今往后和亲政策为非法,废除和亲,大唐公主绝不外嫁,不允许外夷求娶公主。

后宫一片欢腾,长孙皇后也高兴极了,她也暗自担忧,因为她也是有女儿的,最担心的就是那些外夷点名求娶哪一位嫡公主,那可就要了她的命了,所以一听到皇帝下达旨意废除和亲政策之后,顿时就喜极而泣,一改往日勤俭的作风,下令六宫今夜可以尽情庆祝,不需节俭。

当夜李二陛下来到后宫的时候听到了阵阵喧嚣之声夹杂着笑声和欢庆之声,更有甚者传来了哭声,心中无奈,却又暗自一笑,转身回了书房,把今夜留给这些女人吧……

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不高兴,尼玛大唐一向出手阔绰,嫁一位公主陪嫁的就有好几千人,那能得到多少东西啊,大家都是冲着嫁妆来的,谁在乎公主本人?是个美人更好,可以玩玩儿,是个丑八怪也就认了,打入冷宫,可现在一切皆为泡影,这可如何是好?更有甚者恼羞成怒,要来问罪。

李二陛下于第二日起开始接待那些焦急的外夷使者,于正殿外设立了重军,全是大唐最精锐的玄甲军,层层排列起来一直从宫门口延续到正殿,所有使者一进来玄甲军就齐声高呼:“恭候多时!”然后将手中武器顿地三次,大吼一声“嗬”,释放浓浓杀气,之后放行,往往仅此一下就把这些使者弄的心神俱乱,被李二陛下轻而易举的打发了。

至于其他的一些胆子大的,没被吓到的,进入宫殿的,则看到了和往日不一样,穿着龙袍战甲的李二陛下威严无比的坐在正中央,右手持一把巨剑,其下左右两侧大臣分列,文官配剑武将着甲,皆怒目圆瞪视之,用不着帝气相压,浓浓的官威就能让百分之九十九有胆量的人战战兢兢而退,只剩下最后的百分之一,大概也就一两个人,让李二陛下以君威浩荡之术怒斥,之后连滚带爬的离开……

大唐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和莫名其妙的废除和亲举动,让所有国家心中不安,不论是藩属国还是敌国……

四百八十四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

且不说大唐废止和亲政策给诸国带来的震慑,李二陛下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功夫非常到家,把互市通商这样一颗大甜枣给了最为不安,也是最为强大的大唐藩属国薛延陀,薛延陀首领真珠可汗夷男立刻就忘记了和亲的好处,全方位的接纳了大唐提出的一切关于互市通商的条件,那副迫切的样子让大唐使节暗暗吃惊。

其实这也怪不得夷男,谁让阿史那泥孰手下那群已经富得流油的部族首领常常去薛延陀刺激夷男呢?西突厥通商之后,上层统治者们大发其财,一个个都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所谓保暖思那啥,这个时候既然已经超过了保暖水平不知凡几,嘚瑟和炫耀就是第一要务。

作为西突厥曾经的藩属国的薛延陀,就在这个时候成为了炫耀的对象,西突厥对于薛延陀这颗墙头草还是比较不满意的,不过现在既然西突厥也是大唐的臣属,兴兵问罪自然是不合时宜的,不过用大量的钱财去炫耀一下,鄙视一下那群土包子,倒还是可以的。

于是西突厥就时不时的会组成一个公派观光旅游团到薛延陀去给他们难堪,嘚瑟一下钱财多的花都花不完,从大唐进口了最先进的吃食啊丝绸啊瓷器啊之类的,还是花不完,钱太多了,哈哈哈,你们呢?哟!怎么还在用这些皮革制品啊?哎呀呀,这些东西早就淘汰了过时了啊,你看看咱们穿的。这是丝绸,是大唐达官贵人们才能穿的起的,哎呀,真是舒服啊,又保暖又柔软,哈哈哈哈,还有大唐的歌姬舞女,哎哟,那个细皮嫩肉啊!

什么?抢?你不要命了?这些怎么可能是抢来的?都是买来的舞女啊,既然能买干什么要抢?又不缺钱?再说了你没看到斛薛部的下场。良家女子也就算了。这些都是舞女歌姬,怕什么?贵?哈哈哈哈哈哈!老兄啊,不是都说了吗?咱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哈哈哈哈哈哈……

你说这能忍吗?

夷男不止一次的上表请求李二陛下。看看能不能按照西突厥的模式。也给薛延陀来一个互市通商呢?毕竟大唐的很多产品都是薛延陀紧缺的,以前双方不愉快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要抢,不还是因为买不到吗?要是能买到。干什么要浪费人命去抢呢?每一个壮丁都是珍贵的啊,皇帝陛下还请考虑一下如何?

此类上表也不知多少次了,李二陛下每一次都含糊其辞,夷男大为焦躁,若不是因为对上大唐军队实在没有信心,估计还真的要抢了,如今大唐居然答应了开设通商关口,夷男欣喜若狂之下,管他娘的和亲不和亲,通商最重要!你们他妈的看不到西突厥那个嚣张样儿?你们能忍老子我可忍不了!我要带着更多的钱去把面子找回来!

所以在很多国家就大唐废止和亲政策一事去询问的时候,只有薛延陀表示了支持,然后甚至摆出一副要陈兵出战的模样威慑诸国,原本就因为大唐的军威而战战兢兢地诸国,又被薛延陀来了一个二次威慑,再也不敢说一句话。

但是当他们打听到薛延陀如此支持大唐的原因之后,就恍然大悟,所谓西突厥奇迹的事情他们也听说过,对于大唐新兴的通商模式,他们感到非常有意思,也对此感到兴趣盎然,深入研究之后才发现西突厥贵族的富裕程度已经远远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似乎是大唐的商队一入驻,西突厥的经济就开始飞速发展,当初的一片小草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处商镇,繁荣不已。

于是,所有国家都感受到了大唐的真正用意——和亲嘛就算了,但是通商之类的,还是可行的,咱们要一起通商,互惠互利,我需要你们的战马牛羊之类的物品,你们也需要我的丝绸瓷器木料等等,所以呢,咱们要互惠互利,一起构筑一个和谐美满的大东亚共荣圈,构建以大唐为主导的东亚模式,然后向全世界推广!

这些国家顿时就开始朝着争取和大唐通商互市的目标开始前进,纷纷就与大唐接壤地区的城市路线要求与大唐展开双边对话,并且表示我们也是大唐的藩属国,要求大唐不能偏心,要公平对待每一个藩属国,往往两个土壤邻近的国度为了争取大唐的通商资格还会大肆争吵,国内也会互相征兵备战,相互示威,一时间大唐的藩属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分歧,大唐周边战云密布。

李二陛下目的达到了,搅动天下,当然大唐除外,你们到处打,互相打,打的两败俱伤了大唐过来主持正义,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只有大唐才可以和平的发展,你们没有那个资格,只要抛出一小块利益,就能让他们争得头破血流,这就是那天晚上苏宁给出的浑水摸鱼的计划,可以打乱山东联合商团目的的一个计谋。

苏宁主张放出大唐两支巨大商团前往薛延陀草原商议通商之事的消息,引来周边其他想和大唐互市通商的国家的骚扰,是他们感到慌张和混乱,同时也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将大唐变为优势的一方,不能让薛延陀占据了优势,谁知道山东急了之后会给出什么样的条件?薛延陀已经具备了威胁,到了该剪羊毛的时候了。

李二陛下答应了这个要求,于是仅仅一天之后,大唐国都长安城发生了第一次商户集体请愿的情况,实乃开天辟地头一回,以长安三十二家丝绸店铺为主的商业联合团体向李二陛下地上了一份请愿书,详细的诉说了西突厥商路开通之后大唐强行限制去往商户数量的事情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眼看着入不敷出即将倒闭。就希望皇帝陛下高抬贵手给他们一次活路的机会。

他们主动提出希望组建一支商团前往薛延陀草原,西突厥联合商团已经占据了整个西方的商业贸易,已经富得流油了,而山东联合商团已经具备相当的财力和资源,眼看着大唐的商业就要被这两大集团所掌控,他们实在是没有活路了,今后难道大唐就被这两大商业团体所操控?

李二陛下和朝廷对此高度重视,为此李二陛下再一次召开了暗夜秘密会议,对此进行了深度剖析,主要领导人苏宁发表了重要讲话。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正如同他们所说的,西突厥联合商团已经非常富裕了,再富裕下去就很不妙了,而北方通商关口又绝对不能允许让山东世家所掌握。所以说长安商户这种民间组织的突然要求反而让大唐有了另一种选择。

扶植民间商业力量。与西突厥商团的外贸力量分庭抗礼。

在场的大佬们纷纷感到无比怪异。但是却有全票通过了这一个决议,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西突厥联合商团里面有利益,一旦西突厥联合商团被剪了羊毛。他们的损失可就大了,所以消除皇帝疑虑的最好方式,就是扶持另外一个商业团体和他们对着来,两个团体分庭抗礼,最安全的就是皇帝,这和朝堂上是一样的。

当然苏宁可并不认为两个团体就够了,大唐需要的是三权分立,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这是自然科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